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蔡微未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930522040001。曾就职于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10-28 34.05 -- -- 33.85 -0.59%
34.76 2.09%
详细
事件:公司于近期发布2021年三季度报告,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38.25亿元,同增 13.08%,实现归母净利润58.83亿元,同增115.81%业绩高增,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38.25亿元,同比增长13.08%,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收307.54亿元,同增14.2%,主要系运营商业务稳步推进、政企及消费级业务持续发力。2021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提升4.68pct 至36.82%,Q3单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8.13pct至38%,运营商业务毛利率改善及产品结构变化带动下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此外,Q3现金流大幅改善,同比提升188.74%至111.71亿元。控费方面,2021前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67%/ 4.87%/ 0.94%,三费率合计13.48%,同比下降0.03pct,控费稳健。毛利率提升叠加控费稳健,公司2021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8.53亿元,同增115.8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38亿元,同增130.85%,净利率提升3.04pct 至7.38%。 研发持续加码,巩固核心竞争力: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41.71亿元,同比增长31.32%,研发投入连续多年超过100亿,专利技术价值已超过450亿元,全球专利申请8万+件,研发人员33000+人。同时,为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的探索和研发,公司成立未来实验室探索研究前瞻性技术,产学研合作项目达800+项,在无线网络上,公司持续进行5G 后向演进相关技术的研发,且已启动6G 关键技术领域研究;在有线网络上,持续提升光传输容量的数量级;在算力方面,加强AI、大数据等在PaaS、SaaS 层上的融合与应用。 以运营商业务为主的第一曲线稳健增长,以政企、消费者业务及汽车电子等新业务为代表的第二曲线快速拉升:运营商网络业务板块,公司市场份额不断扩张,在H2规模集采中于高端交换机路由器、存储及服务器等产品上获得突破,在中国移动2021-2022年高端路由器和高端交换机产品集采项目标段4招标中,公司高端路由器产品ZXR10M6000-18S 和ZXR10M6000-8S Plus 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50%份额。政企业务板块,公司聚焦能源、交通、政务、金融、互联网、大企业,积极布局新基建、5G 行业应用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目前政企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市场基础,H1服务器与存储收入实现翻番增长。消费者业务板块,公司在产品和渠道方面持续突破,目前公司5G 移动互联产品累计突破 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前三季度,手机、家庭信息终端营收保持同比快速增长,其中手机营收同比增长约40%,家庭信息终端营收同比增长约90%。公司积极开拓线下渠道,2021年公司目标建设5000个零售阵地,目前已达约4000家,后续将加快渠道零售店建设。此外,公司在汽车电子等新业务上加大培育,已与上汽等车企达成合作。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向好,研发优势显著,经营效率优化,我们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72.21、87.36、102.71亿元,EPS 分别为1.56、1.88、2.21元/股,对应PE 为22X、18X、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公司中标份额不及预期风险;5G 资本开支不 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反复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同业竞争加剧风险。
英维克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10-28 40.51 -- -- 50.72 25.20%
50.72 25.20%
详细
事件:公司于近期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04亿元,同增41.44%,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增23.79%。 2021前三季度营收净利稳步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04亿元,同增41.44%,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增23.79%,主要系一些机房温控大项目验收确认以及应用于储能的机柜温控节能产品收入增长。2021Q3单季度实现营收5.22亿元,同增33.13%,实现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下降4.09%,主要系上游成本有所增长、产品结构变化等原因所致。 控费成效显著,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大幅改善。2021Q1-Q3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为1.21/0.59/0.19亿元,同增8.13%/11.05%/206.48%,其中财务费用大幅增长主要系融资费用增加和利息收入减少所致,三费率合计13.2%,同比下降2.87pct,控费成效显著。现金流方面,2021Q3公司经营性活动现金流为0.62亿元,同比增长9711%,主要系销售商品收款增加所致,现金流大幅改善。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大温控平台,创新推出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占市场先机。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多地设立技术研究院、研究中心,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1亿元,同增42.22%。公司已基本完成从热源到冷源的设备散热全链条的技术平台的搭建,9月15日,公司在2021开放数据中心峰会创新推出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包括冷板液冷、单相浸没液冷、相变浸没液冷等全链条绿色节能、高兼容性的液冷解决方案,从液冷板、快速接头、集水分歧管(Manifolder)、环形分配管路、水分配单元(CDU)、液冷冷源、到液冷工质等关键产品全面覆盖。目前,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已实现单机柜200KW批量应用,有效提升数据中心算力,并通过余热回收帮助数据中心创造价值、实现增值,已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碳中和提升储能需求,储能温控业务迎高速发展期:公司储能业务Q3持续高速发展,2021H1储能应用相关营业收入约1.5亿元,已远超2020年约1亿的全年收入。未来碳中和战略下储能需求持续提升,成为公司新增长点,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锚定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30GW目标,2020-2025CAGR达55%,叠加7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储能配置意愿大幅提振,而储能电站对温度要求较高,将带动机柜温控设备需求。公司2013年-2020年3月期间在全球累积支撑了1.7GW/2.7GWh的电化学储能应用,市占率领先,积累了比亚迪、宁德时代、阳光电源、平高集团等储能客户,且2020年公司被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评为“中国储能产业最佳储能智能装备供应商奖”,具备先发优势。 新能源快充桩市场有望开启公司领先优势显著,大温控平台优势逐步释放。EVTank在2021年7月发布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长期发展展望(2030年)》中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800万辆,2030年达到4000万辆。据罗兰贝格在第十三届国际汽车变速器及驱动技术研讨会上预估,2030年车桩比将达到5:1,则2030年我国充电桩数量有望达800万桩,在“双碳”的大背景下,180kW以上的超充系统正逐步成为标配,充电桩散热需求有望放量。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散热领域的产品已能够满足360kW充电桩高效散热需求,可提供端到端的充电桩散热全链条产品,且借助大温控平台技术联通优势领先开发液冷充电桩散热系统。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机房温控下游IDC需求高增、机柜温控业务受5G驱动量价齐升、储能业务海外重大突破、且快充桩温控、健康环境控制等大温控领域多点开花,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23.08、30.82、38.3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4、3.27、4.11亿元,EPS分别为0.73、0.98及1.23元/股,PE分别为60X、45X、3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发展不及预期、下游市场增速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经济风险等
锐明技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10-26 35.90 -- -- 43.00 19.78%
53.13 47.99%
详细
事件:公司于10月21日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96亿元,同增 24.89%,实现归母净利润5330.4万元,同比下降60.33%。 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短暂承压,长期仍具成长性。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96亿元,同增24.89%;实现归母净利润5330.4万元,同比下降60.33%;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收4.54亿元,同增 7.48%,实现归母净利润60.15万元,同比下降98.77%,业绩短暂承压主要由于几方面事件性原因: (1)收入及生产端:产能搬迁致使产能不足影响延续至八月中下旬逐渐消除,限电政策导致部分原材料供应受限、生产效率下降,此外疫情导致延迟交货,以及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公司海外销售结算。 (2)成本端:部分关键物料成本涨价以及公司搬迁至东莞扩大生产面积后厂房租赁费用同比增加,此外产品结构变化如“两客一危”产品占比提升致使公司综合毛利率同降7.48pct 致37.36%。 (3)费用端:以长期发展为出发点,公司加大研发及销售投入,销售/ 管理/ 财务费用分别为1.57/ 1.08/ -0.05亿元,分别同比变动+26.59%/ 34.93%/ -258.96%,其中财务费用大幅减少主要系汇兑损失减少,研发上公司增聘约500人、销售上增聘约150人抢先布局市场为未来发展作战略储备从而相应费用有所增加。三费率合计20.04%,较同期仅增0.1pct,控费相对稳健。公司业绩虽因宏观环境或事件性原因暂时承压,但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和销售投入等行为将奠定长期发展基础。 战略储备原材料,存货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存货为5.84亿元,同比增长162.91%。主要系公司面对贸易冲突、新冠疫情、技术壁垒等对全球原材料供应体系可能产生的持续不利影响,进行积极的供应链管理,合理调控库存,对原材料进行战略储备,从而有效保障前三季度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推进免受缺芯影响。 与地平线机器人公司战略合作,在商用车智能化领域进行深层协作。2021年 8月 27日,公司与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将依托其在商用车安全及信息化领域的领先技术与开发经验,而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将依托其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技术与产品,以ADAS 和自动驾驶等领域为重点进行技术合作,并联合发布360环视与盲区监测预警系统和前视 ADAS 摄像机两款基于地平线旭日3芯片的商用车后装产品方案投资建议:鉴于公司在公交、两客一危、出租及渣土环保行业深耕市场持续巩固龙头地位,但同时受到疫情、上游原材料涨价、限电等事件影响,预计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2.37亿、3.44亿、4.36亿元,EPS 分别为1.37、1.98、2.52元/股,PE 分别为26X/18X/14X。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升级、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项目建成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上游涨价、限电影响生产风险、宏观经济风险
德生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1-09-15 17.12 -- -- 16.88 -1.40%
16.88 -1.40%
详细
事件:公司于9月11日发布公告拟以人民币9180万元(含税)收购北京金色华勤数据服务有限公司51%股权。 勤德生科技收购金色华勤51%股权,于人力资源领域再下一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及现金流:公司于9月11日发布公告拟以人民币9180万元(含税)收购北京金色华勤数据服务有限公司51%股权,金色华勤深耕人力资源服务软件领域,通过互联网平台链接客户与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薪酬、社保、福利外包服务,目前已经实现了全国30个省和直辖市的覆盖。 金色华勤承诺2022、2023年分别实现1800万、2160万的净利润,将为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提供有效支持和补充,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在标的公司顺利完成2022、2023年对赌利润的前提下,公司将发起对剩余49%股权的收购。同时,基于金色华勤先收款后服务的经营模式,现金流充足,能有效改善公司的现金流状况,提高公司的资本配置能力。 向并购助力公司向2B2C,端实现商业模式链条延伸,产品、技术和运营服务能力将全面提升::产品方面,金色华勤的核心产品“亲亲小保”以互联网平台模式面向小微企业和灵活就业个人,整合了全国超过100家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各大应用商店常年排名“社保”类目靠前,且更新数量明显高于同行,产品端实力显著。技术方面,金色华勤自主研发的低代码开发平台“Uniplat”,能迅速基于人力资源运营的需求完成产品开发,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技术端的模块化开发和快速响应能力。运营服务方面,金色华勤针对个人提供社保服务的特性与公司主要面向政府提供项目实施的能力充分互补,此次并购将帮助德生实现商业模式链条的延伸。9月10日,人社部等4部门对美团、饿了么、滴滴等10家企业开展联合指导,强调切实维护好灵活就业者权益,而金色华勤具备完整的为小微企业和灵活就业的个人提供运营服务的能力,此次政府高度重视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将助力公司社保民生服务业务发展。 “1+1>2”双向赋能,实现业务端和市场端双重互补:业务层面,公司基于在全国150多个城市的社保业务深耕经验,已形成可观的数据积累,有望助力金色华勤挖缺潜在市场,而另一方面金色华勤可弥补公司C端及B端人力资源服务空缺,从而助力公司实现商业模式链条延伸。市场层面,目前公司的人力资源大数据业务集中于非一线城市,而金色华勤的主要业务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可实现区域互补。此前公司已与金色华勤在毕节项目上顺利展开合作,并购后新商业模式有望快速复制。 21H1公司顺利承接贵州省毕节市“劳动力信息数据采集及分析服务项目”,并与金色华勤在毕节合作探索基于城市和政府视角的人力资源运营新模式,并购后此模式将在全国进一步推广,双方1+1>2的结合,将大大增强公司的运营能力,助力公司业务的战略级跨越。 投资建议:本次交易是公司“基于大数据的人力资源运营服务”业务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是公司启动资本经营的重要开始。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7.83亿、11.73亿及17.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亿、1.81亿及2.62亿元,EPS分别为0.61、0.90及1.31元/股,PE分别为29X、20X、1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三代卡换代速率不及预期、信息化应用推进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经济风险等。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9-06 32.94 -- -- 35.88 8.93%
35.88 8.93%
详细
事件:公司于近期发布2021半年度报告,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0.71亿元,同比增长12.4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0.79亿元,同比增长119.6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1.12亿元,同比增长134.16%。 国内外市场营收双位数增长,H1业绩超预期增长::公司21H1实现营业收入530.71亿元,同增12.44%。其中,国内、国际市场营业收入均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在国内市场,公司紧抓5G、新基建发展机遇,市场格局和份额双提升,赋能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实现营业收入359.55亿元,同增13.24%,占整体营业收入的67.75%;在国际市场,公司通过ICT技术、员工本地化以及产业链高效协同等方式降低海外疫情影响,实现营业收入171.16亿元,同增10.80%。分业务来看,运营商网络/政企/消费者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50.52/56.67/123.52亿元,同比增长0.23%/17.65%/66.63%,政企和消费者业务加速增长。 毛利率恢复性增长,叠加控费成效显著,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21H1毛利率为36.14%,同增2.71pct,主要系运营商网络业务毛利率上升所致。 受益于5G产品毛利率提升,上半年运营商网络毛利率为42.83%,同增6.49pct;政企业务毛利率28.1%,同比基本持平;消费者业务毛利率20.82%,同比下降2.26pct,主要系于国际家庭终端产品、国际手机产品毛利率下降所致。控费方面,公司21H1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为41.70/25.44/4.81亿元,同比变化5.82%/12.29%/-24.04%,其中管理费用上升主要系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费用处于较低水平及本期股权激励成本增加的综合影响所致。三费率合计13.56%,同比下降0.93pct,公司控费成效显著。毛利率提升叠加控费稳健,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21H1净利率为8.57%,同比提升3.65pct,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0.79亿元,同比增长119.60%,相对2019H1复合增长率66.5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1.12亿元,同比增长134.16%,相对2019H1复合增长率85.77%。 研发持续加码,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21H1研发费用为88.61亿元,同增33.51%,研发费用率为16.70%,较上年同期的14.06%上升2.64pct。 据仲量联行发布的报告,截至21年4月,中兴通讯的专利技术价值已超过450亿元人民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约8万件全球专利申请、历年全球累计授权专利约4万件。其中,芯片专利申请近4,400件,授权的芯片专利约1,950件。此外,今年上半年,公司一项专利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是通信行业唯一金奖。公司坚持向下扎根,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技术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运营商业务份额扩张,政企业务转型升级,消费者业务持续突破:运营商网络业务板块,公司市场份额不断扩张,2019-2021年度连续中标中国移动PC服务器集采最大份额;6月7日,中国移动公示集中网络云资源池三期工程计算型服务器采购的中标结果显示,公司在标包1获得60%最大份额;6月8日,在中国移动2021-2022高端路由器及高端交换机采购中,公司中标标包3与标包5,份额分别达到14%和30%。此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固网接入产品PONOLT端口全球累计发货超2,400万,在国内三大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均超过了40%,其中千兆光接入产品(10GPON)获得了40%以上的新增市场份额。政企业务板块,公司聚焦能源、交通、政务、金融、互联网、大企业,积极布局新基建、5G行业应用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目前政企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市场基础。公司GoldeDB数据库3亿+用户,领衔中国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市场新格局,在大型商业银行核心系统商用稳定运行超过三年。公司将持续保持政企业务资源投入,推动核心产品销售,巩固云网生态圈,全力支撑政企业务拓展。消费者业务板块,公司在产品和渠道方面持续突破。产品方面,上半年发布了年度旗舰中兴Axo30系列5G手机等新产品,国内上市首销日在京东、天猫两大平台都是安卓手机单品销量第一。渠道方面,目前公司5G移动互联产品累计突破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积极开拓线下渠道,2021年公司目标建设5000个零售阵地,目前已超3500家,后续将加快渠道零售店建设。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向好,研发优势显著,经营效率优化,我们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68.28、82.25、97.86亿元,EPS分别为1.47、1.77、2.11元/股,对应PE为23X、19X、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公司中标份额不及预期风险;5G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反复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同业竞争加剧风险。
万达信息 计算机行业 2021-09-06 13.10 -- -- 13.74 4.89%
13.74 4.89%
详细
事件:公司于近期发布 2021半年度报告,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53亿元,同比增长 120.5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0.27亿元,同比增长 112.52%;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0.13亿元,同比增长 104.99%。 H1各业务顺利拓展,营收向好: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53亿元,同增 120.52%,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强智慧城市、健康管理两大战略业板块的拓展和积累,同时加强传统优势板块的项目精细化管理。分业务来看,21H1智慧医卫/智慧政务/互联网服务业务分别实现营收 7.80/ 7.42/ 2.30亿元,分别同增 88.02% /175.84% /107.29%。 控费成效显著,毛利率大幅提升,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公司 21H1实现毛利率 34.66%,同增 6.36pct,凭借资源整合和精细管理,各业务板块毛利率均大幅改善,智慧医卫/智慧政务/互联网服务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0.38% / 28.89% / 33.95%,分别同比增加 2.43pct /13.22pct /11.04pct。控费方面,公司 21H1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为 0.62/ 2.33/ 0.53亿元,同比变化 17.67% / 61.16% / -11.05%,其中管理费用上升主要系新设子公司等新增常规运营费用的支出以及社保优惠取消导致同比增加所致。三费率合计 19.85%,同比大幅下降 12.44pct,公司控费成效显著。毛利率提升叠加控费稳健,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0.27亿元,同比增长 112.52%,较 2020H1实现扭亏为盈。 研发持续加码,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 21H1研发费用为 2.46亿元,同增25.85%。截至 6月底,公司拥有 15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和软件著作权、36项国内外专利技术,其中今年上半年获得专利 1项、完成专利申请受理 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 69项。此外,公司还主持和参与了 3项工信部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计划,两项科技部智慧城市领域重点研发计划,4项科技部大数据领域重点研发计划,2项 863计划生物医学大数据项目,数十项省部级疫情防控、智慧教育、医疗大数据、医疗人工智能重点项目的研发及推广工作。 持续推进“3+2”战略,传统与创新业务并重:在智慧医卫板块,智慧卫健上 21H1除了在上海、浙江、山东等省市的老客户项目形成稳定营收,公司积极开拓贵州、重庆、甘肃等省市新客户,进一步夯实市场地位。智慧医保上,截至 6月底,在已经确定 DRG/DIP 软件服务商的约 30个医保支付改革试点城市中,公司已覆盖其中 11个,市占率名列前茅。智慧医疗上,21H1公司中标深河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电子病历配套改造等项目,持续拓展业务边界。在智慧政务板块,作为国内政务信息化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全国 30多个省/市/自治区,服务 2000余万市场主体客户。截至 6月底,上海“一网通办”总用户数超 5000万,电子证照归集 602类超 1.3亿张,持续推动政务服务领域的拓展和延伸。在互联网服务板块,公司打造的市民云、健康云及蛮牛健康迅速落地,稳中求进。截至 2021年 6月底,市民云正式签约城市数达 23个,覆盖人口超 1.4亿,实名用户数达 8957万,其中上半年新增用户 1789万。作为上海健康云平台建设和运营的唯一特许承运方,健康云累计已覆盖 3个省/直辖市、56个地市(区县);全国注册用户累计突破 4071万。蛮牛健康作为中国人寿成为万达信息第一大股东后首个重点孵化的战略项目 APP 于上半年新增注册用户 87.57万人,环比增长208.3%,累计注册用户数达 130.28万人。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毛利率大幅改善,业绩趋好,创新业务快速发展,预计公司 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 45.99、59.99、76.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4、3.84、6.01亿元,EPS 分别为 0.20、0.32、0.51元/股,PE 分别为 66X、40X、26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创新业务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星网锐捷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8-30 26.86 -- -- 27.88 3.80%
27.88 3.80%
详细
事件:公司于8 月25 日发布2021 半年度报告,2021 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87 亿元,同增56.22 %;实现归母净利润2.53 亿元,同增269.1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9 亿元,同增318.36% 。 需求超预期恢复,毛利率逆境提升:公司21H1 实现营业收入52.87 亿元,同增56.22 %,相对于2019H1 复合增长率仍达26.07%,营收大幅增长主要系疫情得到控制后客户需求逐渐复苏,公司的销售订单、发货同比增加,经营保持稳健成长态势。分产品来看,网络终端/企业级网络设备/通讯产品分别实现营收5.03 / 32.46 / 7.46 亿元,同比增长59.24% / 72.09% /5.80%,产品营业收入结构向好,叠加战略性原材料备货(存货同增47.22%),使公司于原材料涨价大环境下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仍上升1.11pct达33.01%。 控费成效显著,盈利能力提升,业绩大幅回暖。公司21H1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为6.98 / 1.89 / 0.15 亿元,其中财务费用上升主要系汇兑损失、子公司短期借款增加致利息净支出增加、以及因执行新租赁准则使租赁资产融资费用增加所致,三费率合计17.06%,同比下降1.73pct,公司控费成效显著。毛利率提升叠加控费稳健,公司21H1 实现净利率6.82%,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5.19pct, 较19H1 提升1.56pct。21H1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53 亿元,同增269.14%,相对2019H1 复合增长率26.7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9 亿元,同增318.36%,相对2019H1 复合增长率32.50%。 研发持续加码,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21H1 研发费用为6.51 亿元,同增32.71%,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1 年上半年共申请专利93 项,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总数达2167 项,增强公司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受益竞争格局重塑,市场份额扩张可期:运营商市场中,公司产品于Q2连续中标,5 月20 日中国电信公布的中低端路由交换设备采购结果中,公司在中低端路由器和中低端交换机标包均以第三名中标;6 月8 日,中国移动公布 2021 年至 2022 年高端路由器和高端交换机产品集中采购中标结果,公司在高端三层交换机 1 档和 2 档分别获得 30%份额,排名第二,公司产品竞争力强劲,在华为硬件收缩竞争格局重塑下公司市场份额扩张可期。企业级市场客户需求的差异性使公司客户粘性增强,据IDC 数据,2020 年子公司锐捷网络以太网交换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三,企业级终端VDI 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升腾资讯瘦客户机市场占比31.8%,连续九年亚太市场份额第一,在国内以39.9%的市场占比稳居第一。此外,公司在智慧产业领域持续深耕,不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已在智慧网络、智慧云、智慧通讯等领域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 投资建议:鉴于云计算赛道整体向好,公司作为具备硬件+软件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紧抓5G 商用等产业机会,有望进一步扩大各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我们预计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为6.62、8.33、10.33 亿元,EPS 分别为1.13、1.43、1.77 元,对应PE 为24X、19X、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订单交付;商誉减值风险;国内全要素生产率低迷,长期潜在增长率有放缓趋势;海外经济下行,外需疲弱;汇率变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