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郑震湘

国盛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680524120005。曾就职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73.68%
(第218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9/3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景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1-23 48.08 -- -- 47.58 -1.04%
54.80 13.98%
详细
事件:景旺电子发布业绩快报,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1.93亿元,归母净利润6.69亿元,分别较上年度增长27.72%、24.54%,利润增速略低于预期。主要是公司通过持续挖掘产能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客户对公司产品质量的认可度持续提升,推动了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17年Q4单季度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20%。同比16年,公司在产能没有大幅扩充、以及原材料涨价的背景下,继续实现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强化经营管理能力、挖掘产能、以及产品结构升级等因素。 公司先后落子江西二期和珠海项目,其中江西二期进展顺利,厂房装修阶段接近完成。硬板三年扩产90%,18年即可有效释放产能,打通瓶颈,带来营收规模与产能质量的双重提升。公司营运及成本控制能力强于同行。FPC良率94%,高于业界平均91-92%。RPCB达98-99%。与上游关系稳定可推迟提价,应对原材料涨价能力强,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有望提高市占率。 投资建议:PCB全球产能整体向陆资转移的趋势明确,叠加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带来的机会,公司有望凭借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公司稳步规划产能扩张,江西、龙川、珠海基地提供未来可靠产能保障;而内部营运优势则为公司在涨价潮中顺利突围提供保障。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8/2019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7/8.7/11.4亿元,目前对应PE30x/23x/18x。考虑公司在行业内较强的营运能力,给予公司29x估值,给予“买入”评级。
大族激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1-22 51.75 -- -- 55.54 7.32%
60.45 16.81%
详细
公司是中国激光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主要从事激光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包括小功率、大功率、数控设备和LED设备等。 近日大族激光发布业绩快报,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15.6亿元,归母净利润16.75亿元,分别较上年度增长66.12%、122.08%。公司经营业绩较上年度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为消费类电子、新能源、大功率及PCB设备需求旺盛,产品订单较上年度大幅增长。 17年Q4单季度营收26.46亿元,同比增长34.3%;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43%;同比16年Q4,净利率提升0.4个百分点。环比来看,我们认为在Q2、Q3营收及利润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公司Q4成长动能成功切换至行业专用设备和大功率等非苹果业务--激光主业精进不休,下游应用多点开花! 下游业务多点开花,打造全方位激光设备平台: 1)消费电子而言,OLED、双摄、防水、全面屏等科技创新加速渗透,激光新需求层出不穷; 2)未来两年动力电池市场产能迅速提升,产业链多环节需求爆发式增长; 3)受益产业东移背景下,大陆厂商激进扩产趋势,PCB业务稳步增长; 4)未来大功率激光设备有望重复小功率进口替代精彩。大小功率比例对标国际平均水平3:1,龙头IPG大功率业务占比70%,公司大功率业务大有可为。 2017完美收官,2018有望再创辉煌。电子创新大周期刚开始启动,终端厂商创新压力趋强,处于“设备-部件-模组-终端”链条最上游,公司未来享有更高议价能力与业绩弹性。18年新一轮创新驱动,叠加锂电、PCB等下游景气度持续提升,部分产线年初即订单爆满,另外大功率、面板、半导体等前瞻布局陆续进入收获期,后续增长动能充沛。 高端智能机全面升级,小功率激光业务腾飞。苹果正引领新一轮高端智能机升级周期,安卓阵营的快速追赶,高端激光及配套自动化设备从苹果延伸到非苹果的空间逐渐打开。公司作为激光龙头将极大受益于消费电子制造升级带来的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升级大机遇,平台价值将持续显现。 工业制造崛起,拉动大功率激光器需求。依靠精密性和坚固性的特点,激光焊接将代替传统生产方式,成为未来制造最重要的成型方式。公司相较于竞争对手,内生优势明显,在汽车制造产业崛起带来大功率激光器放量的行业背景下有望脱颖而出。 锂电打开行业专用设备新空间。随着全球电动汽车的繁荣,动力电池需求量也随之逐渐增长。公司具备了70%前段/中段整体锂电池装备供给能力,力争早日形成电池生产车间和工厂交钥匙工程的能力,成为拥有资本、技术、产能优势的核心动力电池设备企业。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21.9/27.9亿元,对应EPS 1.57/2.05/2.61元,当前价格对应PE为33.1\25.3\19.9x。行业可比公司18年平均PE为36.93X,考虑公司在行业内的平台化优势及龙头地位,给予公司18年35x估值,合理估值价71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景气度低于预期
京东方A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1-16 6.09 -- -- 6.68 9.69%
6.68 9.69%
详细
事件:公司收到北京市国资委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按照市国资委“开展职业经理人试点,‘一企一策’指定市场化选聘经理层的制度措施,优先在二级及以下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开展试点”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公司在试点名单之列。 改革深入优化治理,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职业经理人试点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畅通现有经营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身份转换通道,董事会可以按市场化方式选聘和管理职业经理人,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有望进一步完善公司管理层的激励(尤其是长期激励方面)与约束机制,有助于增强公司凝聚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LCD价格趋稳,产能释放助力平稳增长:自17年Q4以来大尺寸面板价格降幅逐渐收窄,进入一月以来,55寸与32寸面板价格已企稳,仅43寸微幅下降,18年为体育赛事大年,TV需求从二季度开始有望逐步释放,目前下游TV厂整体库存并不高,为旺季备货在即,大尺寸面板价格企稳是大势所趋。2018-19年公司福州8.5代线与合肥10.5代线逐步满产,叠加合肥与北京2条产线折旧陆续结束,预计年均减少折旧近30亿元,公司LCD业务有望保持20%左右平稳增长。 OLED新引擎发力在即,持续提升成长动能:成都OELD产线已开始量产,并实现了向华为、OPPO、vivo、小米、中兴、努比亚等客户的首批产品交付。公司从产线点亮,目前良率已经超过50%,良率爬升进度超预期。公司在OLED领域卡位优势远优于LCD时代,未来2-3年柔性OLED都将处于供不应求格局,有助于大幅缩短投产到盈利的周期。2018年底成都线产能有望达到30K/月以上,2019年将实现满产,叠加后续绵阳线接力,我们预计公司OLED业务2018-2020年有望贡献110、250、400亿元以上,柔性OLED新引擎加速发力。 投资建议:LCD利基市场平稳增长叠加OLED业务高成长性,公司未来业绩持续成长确定性增强,估值体系有望逐步向成长股靠拢,我们预计公司2017/18/19年净利润为85/120/157亿元,增速为350%/42%/31%,EPS为0.24/0.34/0.45元,目前股价对应PE为25.2/17.8/13.6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LCD面板尺寸价格超预期下滑,OLED产品量产进度低预期。
京东方A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1-15 6.11 -- -- 6.68 9.33%
6.68 9.33%
详细
与市场不同的观点:市场对于面板行业周期性及公司OLED良率及产能释放节奏较为担忧,进而降低公司估值。经过我们详细测算,我们认为,这一轮面板行业景气周期将至少持续到2018年,同时随着公司市场地位提升,受周期的影响有望逐步降低,公司LCD业务在新产能投放与部分产线折旧完成的驱动下,有望保持20%左右平稳增长;公司成都OLED产线凭借多年积淀及关键设备保障等多方面优势已实现量产交付,良率爬坡顺利,明年年底有望达到30K/月以上产能,2019年上半年满产,将成为公司持续高成长的新引擎。LCD利基市场平稳增长叠加OLED业务的高成长性,使得公司未来业绩持续成长确定性增强,公司估值体系有望逐步向成长股靠拢,打开上行空间。 OLED布局成效渐显,新引擎发力在即:随着苹果新品IphoneX采用OLED屏幕,产业趋势进一步明确,同时柔性OLED屏幕在全面屏设计上的独特优势,将进一步助力OLED需求爆发。国内企业在OLED领域卡位远优于LCD时代,在OLED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的大趋势下,盈利周期有望大幅缩短。公司凭借8年技术积淀、关键设备保障及量产进度等多方面优势,龙头地位已经奠定。目前公司成都产线已实现量产交付客户,且良率及产能爬坡顺利,2018年底产能有望达到30K/月以上,2019年将实现满产,叠加绵阳产线接力,我们预计公司OLED业务2018-2020年有望贡献110、250、400亿元以上,公司成长新引擎发力在即。 大尺寸LCD供需平衡,产能释放助力平稳增长:2017年电视面板需求不旺,随着年中以后新产线产能爬升,大尺寸面板价格小幅下滑。展望2018年,受益于面板价格下滑、体育赛事大年等多因素驱动,电视面板需求有望恢复增长,全年预计供需平衡,面板价格有望维持相对平稳。2018-19年公司福州8.5代线与合肥10.5代线逐步满产,叠加合肥与北京2条产线折旧陆续结束,预计年均减少折旧近30亿元,公司LCD业务有望保持20%左右平稳增长 投资建议:LCD利基市场平稳增长叠加OLED业务高成长性,公司未来业绩持续成长确定性增强,估值体系有望逐步向成长股靠拢,我们预计公司2017/18/19年净利润为85/120/157亿元,增速为350%/42%/31%,EPS为0.24/0.34/0.45元,“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LCD面板尺寸价格超预期下滑,OLED产品量产进度低预期。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1-11 31.51 -- -- 30.66 -2.70%
30.99 -1.6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全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20.46-23.47亿元,同比增长70-95%;全年业绩中枢2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83%;其中非经常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额约为2.1亿元,业绩略超预期。 大客户拉货带动业绩爆发,Q4单季盈利创历史新高:四季度大客户拉货进入旺季,同时经过三季度磨合,公司主要客户新产品良率迅速提升,带动盈利能力快速上行,Q4单季度实现净利润11.5-14.5亿元,中枢在13亿元左右,环比实现翻倍以上增长,盈利能力创历史新高。展望一季度,在X出货带动下,产能利用率有望继续维持高位,淡季不淡。 双玻璃方案大势所趋,持续高成长动力强劲:机身设计去金属化是大趋势,其中玻璃方案成熟度高,成本更低,有望成为中高端机型主流方案。从量上看,双玻璃,一片到两片,从价值上看,2.5D到3D,价值量数倍增长,将带动行业规模快速爆发。玻璃加工属于技术、资本及人力密集型行业,现有龙头先发优势明显,公司可转债项目加速产能扩张,未来将充分受益于行业爆发。公司Q4在大客户新品方面,良率、份额等方面全方位优于竞争对手,玻璃加工龙头地位已奠定,公司2018年受益于大客户双玻璃方案做全年、国产双玻璃方案跟进(大部分中高端机型后盖采用的是3D玻璃)等因素带动下,高增长有望继续。 加速围绕玻璃打造一站式平台,未来成长路径明晰:公司加速围绕玻璃打造一站式解决方案平台,例如与日写合作落地,由玻璃进一步向sensor与贴合领域拓展,依托客户资源优势,承接日系企业产业转移,玻璃+传感器+贴合的消费电子一站式解决平台初步成型,大客户单机价值量大幅提升,2018年将率先在可穿戴领域落地,后续进一步拓展至其他产品线,接力2017-18年大客户双玻璃方案驱动的高成长。此外汽车电子等其他领域布局也在积极推进,成长动能叠加,未来高成长路径明晰。 投资建议:公司为行业龙头充分受益外观创新大趋势,同时公司平台布局不断,长期成长路径进一步明晰,我们预计2017/18/19年净利润为22.5/35.7/50.3亿元,增速为87%/59%/41%,EPS为0.82/1.37/1.92元,“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双面玻璃方案渗透率低预期,3D玻璃渗透率低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9/3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