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4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6-06 15.23 -- -- 18.58 22.00% -- 18.58 22.00% -- 详细
蓝思科技:打造电子行业精密制造平台型企业。 作为消费电子玻璃盖板龙头,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垂直整合,纵向以组装业务为抓手,拓展上游玻璃、金属结构件及模组产品,横向拓展新能源等领域。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主营业务持续改善,消费电子基本盘业务稳健增长, 2023 年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实现营收 449.01 亿元, YOY+17.50%,占比 82.40%;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实现营业收入 49.98 亿元, YOY+39.47%,开拓长期成长空间。 消费电子:玻璃+金属+组装,迈入新成长周期。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复苏态势,玻璃盖板工艺和价值量持续提升。公司掌握玻璃盖板核心技术,玻璃盖板在国内占据主导地位,与苹果、三星、小米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深度合作。公司消费电子基本盘持续开疆拓土,横向拓展陶瓷、蓝宝石等新材料以及触控传感器项目,纵向拓展下游组装业务, 良率已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得到客户高度认可,取得良好盈利表现,同时拓展上游材料,实现主要辅料辅具内部高比例自供与配套。 2020 年 8 月,公司以现金约 93 亿元人民币收购可胜泰州和可利泰州并于 2021 年成立蓝思精密(泰州)有限公司, 切入大客户金属结构件体系并持续导入国内外优质客户。 此外,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专利积累, 2023 年公司研发投入为 23.17 亿元, 同比增加 10.1%。截至2023 年,公司已获得专利授权 2231 件,涵盖加工工艺、产品检测、设备开发、新型材料等多个领域。 新能源:汽车业务多点开花。 汽车智能化趋势助力车载屏幕种类增加,包括仪表盘、中控显示屏、流媒体后视镜,透明 A 柱、虚拟后视镜、副驾驶娱乐显示屏以及后座娱乐屏。 智能座舱市场空间扩大,带动车载显示屏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Omdia 预计车载显示屏市场到 2030 年将达到 2.38 亿片。 公司深入拓展汽车玻璃产品及其他车载产品,并拓展充电桩、动力电池精密金属结构件等,汽车业务增长迅速。 2023 年, 公司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座舱类业务实现营业收 入 49.98 亿 元 , 占 公 司 总 营 收 9.2% , 同 比 增 长 39.47% , 毛 利 率15.47%; 公司已经与超过 30 家国内外新能源及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建立合作关系,覆盖技术研发到产品供货全链条。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4-26 年营收分别为 660.39/775.62/917.7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2.27/53.80/67.12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8/14/11 倍,公司是国内消费电子玻璃盖板龙头,以组装业务为抓手,拓展上游玻璃、金属结构件及模组产品,横向拓展新能源等领域,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产品和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7 14.26 -- -- 15.58 7.30%
18.58 30.29% -- 详细
2023 年营收、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Q24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79%。 公司发布2023 年年报及2024 年一季报, 2023 年营收 544.91 亿元(YoY +16.69%),归母净利润 30.21 亿元(YoY +23.42%) , 分产品看智能手机与电脑类、 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 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分别占总营收的 82.4%、9.17%、 5.70%。 1Q24 营收 154.98 亿元(YoY +57.52%, QoQ -25.07%) , 营收大幅增长主要来自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的营收增加, 归母净利润 3.09亿元(YoY +379.02%, QoQ -77.46%) 。 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18%, AI 手机、 AIPC 推动需求增长。 2023年公司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营收 449.01 亿元(YoY +17.5%) 。 公司与各大客户在玻璃、 金属、 陶瓷、 蓝宝石等结构件和模组领域保持深度合作, 市场份额领先。 在组装领域, 湘潭蓝思不断优化效率、 良率、 品质, 批量组装多款高端手机及零部件, 如期完成扭亏为盈年度经营目标。 2023 年下半年各大手机厂商新品发布提振了市场需求, 消费电子行业逐步回暖, 据 IDC 数据, 4Q23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3.26 亿部(YoY +8.5%) , 预计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 12 亿部(YoY +2.8%) 。 同时, 据 IDC 预测, 2024 年 AI手机出货量将达 1.7 亿部, 渗透率 15%, AIPC 新机出货渗透率将超过 50%。AI 软硬件市场的升级热潮, 有望使提前布局新材料应用、 结构件、 模组和组装的企业受益。 2023 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业务同比增长 39%。2023 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营收 49.98 亿元(YoY +39.47%)。 公司已与超过 30 家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及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中控模组、 仪表面板、 智能 B 柱与 C 柱等新产品得到更多客户认证, 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业务在 2023 年内完成研发、 认证、 量产, 市场份额实现突破。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 2023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 949.5 万辆, 同比增长 38%, 渗透率达到 40.2%, 2023 年充电基础设施增加 338.6 万台, 同比增长 30.6%,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将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38.49/49.41/62.64 亿元 ( 前 值 2024-2025 年 为 36.16/41.71 亿 元 ) , 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27.4%/28.4%/26.8%, 对应 PE 为 18.5/14.4/11.4 倍,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 汇率波动风险; 客户集中的风险。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11 13.52 16.68 -- 14.92 8.43%
18.58 37.43% -- 详细
公司产品最大下游应用是智能手机与电脑, 收入占比接近 80%。 公司产品涵盖玻璃、 蓝宝石、 陶瓷、 金属、 塑胶等材质的防护面板、 触控模组、 生物识别等外观结构及功能组件, 主要下游应用包括消费电子、 新能源汽车及光伏等领域, 2023年上半年, 公司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产品营收 161.35亿元, 同比增长 1.34%, 占总营收的 79.97%;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座舱类产品营收 22.82亿元, 同比增长 54.98%, 占总营收的 11.31%; 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营收 11.91亿元, 同比减少 4.48%, 占总营收的 5.90%。 智能手机是公司稳定收入的基础, 材料升级提升价值量。 公司第一大客户是苹果, 多年来占公司总营收 50%左右, 苹果在智能手机、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市场份额位居前列, 是公司稳定收入的基本盘。 根据 IDC 的数据,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降幅自 4Q22连续收窄, 3Q23实现同环比增长, 4Q2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3.24亿部, 同比增长 7.8%, 环比增长 6.7%。 IDC 预计 2022-2027年全球 VR 出货量 CAGR 24%, AR 出货量 CAGR 85%, 智能手表出货量 CAGR 7.31%。 四季度作为消费电子传统旺季, 叠加华为、 苹果高端新机发布, 智能手机市场整体有望进一步好转。 玻璃盖板及手机中框材料升级, VR/AR、 智能可穿戴等新兴市场将为玻璃盖板行业带来新的增量。 车载显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带动智能座舱业务增长。 公司自 2015年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 目前公司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座舱类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中控屏、 仪表盘、 显示屏、 B 柱、 C 柱、 充电桩、 新型汽车玻璃、 动力电池结构件等结构件与模组。 根据盖世汽车的数据, 2025年中国车载市场规模将达到 1305亿元, 2021-2025年 CAGR 23.17%。 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的加速渗透将带动公司相关业务快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保持高增速, 充电桩和动力电池业务推动业绩增长。 据中汽协数据, 2023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944万辆, 同比增长 37%。 新能源汽车高增速带动充电桩及动力电池市场增长。 据 EVCIPA, 2023全年中国充电桩增量 338.6万台, 同比增长 31%。 据 SNE research, 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到 705.5GWh, 同比增长 38.6%。 公司 2023上半年开始为头部动力电池客户供应动力电池结构件, 未来动力电池业务有望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1/36.16/41.71亿元, 参考可比公司 PE 估值, 给予公司 2023年28.0-30.0倍 PE, 对应股价 16.98-18.19元, 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 汇率波动风险; 客户集中的风险。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1-16 12.00 -- -- 12.28 2.33%
14.23 18.58%
详细
蓝思科技:消费电子外观件龙头,深耕多年业绩放量加速。蓝思科技系全球消费电子智能终端视窗与外观防护功能部件行业龙头,产品方向包括智能手机与电脑、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及其他智能终端类,能够提供各类产品的结构件、模组及组装,涵盖玻璃、蓝宝石、陶瓷、塑胶、碳纤维等新材料。公司2023Q1-3的营业收入为339.08亿元,yoy+7.07%;归母净利润为16.49亿元,yoy+117.23%。尽管2023年上半年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仍然萎靡,但进入Q3以来,华为及小米新机发布带动市场回暖,大客户新机也进入生产旺季。叠加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顺利,产能利用率持续攀升,盈利能力改善明显。Q1及Q2毛利率均明显同比改善,Q3单季毛利率/净利率同比有所降低主因2023年大客户新机发布较往年有所推迟,部分订单滞后所致,但环比有所改善。2023年9月24日公司《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作为行权条件,以2022年为基准,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需达20%,2024年则为40%。 消费电子:复苏趋势明朗,创新动力不竭。全球智能手机Q3出货同比转正,复苏趋势有望持续。据ifid数据,全球智能手机2023Q3出货量达到3.03亿部,同环比+0.3%/+14.1%。2023Q3同比增速转正,且2024年AI、潜望镜、5.5G、卫星通讯等多重助力,市场有望从复苏转为成长。此外,AI大模型突破以来,AIPC、平板电脑等系重要终端,2024年有望推出新品。 消费电子外观材质多样,玻璃质地较好,对消费电子外观材质多样,玻璃质地较好,对5G的干扰小,同时成本不的干扰小,同时成本不高,因而被手机、电脑、手表等终端广泛应用。盖板玻璃主要分为2D、2.5D和3D,各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伴随消费需求走向高端,出于对材质、性能等方面追求,手机等终端的应用也从2D向2.5D、3D演化。 3D触控防护玻璃盖板与OLED屏幕的适配程度更高,搭配在OLED屏幕上可以使屏幕尺寸看起来更大,具备更好的视觉效果。OLED快速渗透,3D玻璃盖板的应用有望进一步加速。而折叠屏、VR等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通道,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智能手机行业复苏背景之下,公司核心客户销量增长明显。三季度以来,华为Mate60系列及小米14系列新机发布,在终端市场中引起强烈反响。苹果方面,尽管2023年新机发售日期较往年稍晚,且在中国市场遭遇华为和小米的竞争压力,但苹果在全球有良好的客户基础和强大的创新实力,iPhoe的收入份额在2023年三季度达到43%,是有史以来三季度最高收入份额记录。公司系消费电子玻璃领域龙头,玻璃业务系公司最主要收入来源,凭借多年深耕积淀的技术实力,已切入苹果、华为、小米等公司产业链。公司继续精研横向拓展,材质上形成玻璃、蓝宝石、金属、陶瓷、塑胶为一体的矩阵,可以满足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多个终端不同需求。2023年上半年,在消费电子行业需求萎靡、汽车行业竞争较激烈的背景之下,公司逆势实现利润增长,足见垂直整合、降本增效、产能利用率提升带来的盈利能力改善力度之强。展望未来,随着黄花园区、湘潭园区产品逐步导入,量产逐步开启,其他园区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降本增效步履不停,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放量。 汽车:电动智能化打开增量空间,公司渐迎放量时点。在技术底层逐步完善,商业及政策环境趋于明朗的背景下,各主流车厂先后转型电动汽车。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11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达84.0万辆,同比+40.5%;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0.4%,同比+4.16pct。全球市场方面,市场研究公司RhoMotio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达到140万辆。玻璃在汽车中有广泛的运用,包括外部玻璃、保护盖板、内部玻璃、新应用等。伴随汽车智能化,中控屏、仪表板等迎来较大升级,此外HUD等增量市场亦逐步落地。消费体验驱动汽车行业消费电子化,一体屏等创新不辍。 电动汽车动力源从燃油更换为电能之后,避免了油电转换,电气化赋予汽车娱乐属性释放的空间。 公司汽车业务增长迅速,业绩持续放量。公司布局汽车领域已久,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业务收入22.82亿,同比增加55.0%。此外,尽管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整车竞争较为激烈,但公司通过加深与优质客户的合作,同时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优化成本,毛利率同比上涨4.29pct。新能源汽车行业贝塔依然强势,公司切入大厂供应链。新能源汽车逐步渗透过程中,比亚迪及特斯拉两大车企较为强势,此外传统车厂积极转型,新势力打造差异化。公司已切入特斯拉、比亚迪等大厂供应链,同时与传统车厂及新势力合作密切,客户包括宁德时代、宝马、奔驰、大众、理想、蔚来等。展望未来,公司有望跟随核心客户一起成长,收入增长过程中产能利用率渐渐提升,同步改善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E/2024E/2025E营业收入分别为556.84/638.07/709.97亿元,分别同比+19.2%/+14.6%/+11.3%。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06/40.24/50.41亿元,分别同比+26.9%/+29.5%/+25.3%。综合考虑产品结构、主要下游、客户结构、发展历程等因素,我们选取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徕木股份作为可比公司。截至最新交易日(1月12日),公司股价对应2023E/2024E/2025E的PE为19.22x/14.84x/11.84x,低于可比公司均值,成长空间广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消费电子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汽车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3 11.68 -- -- 13.70 17.29%
14.34 22.7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 H1公司实现营收 201.77亿元,同比+5.18%;实现归母净利润 5.54亿元,同比+281.90%;实现扣非净利润 4.53亿元,同比+192.19%。分季度看,公司 2023年 Q2实现营收 103.38亿元,同比 +4.97%,环比+5.08%;实现归母净利润 4.90亿元,同比+358.94%,环比+658.72%;实现扣非净利润 4.69亿元,同比环比皆大幅扭亏。 Q2业绩表现亮眼,开源节流成效显著:收入端:2023年 H1,面对消费电子需求下滑,公司基本盘业务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仍逆势实现平稳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类业务高速增长带动公司整体营收稳步增长。分产品看,智能手机与电脑类营收为 161.35亿元,同比+1.34%;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营收为 22.82亿元,同比+54.98%;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营收为 11.91亿元,同比-4.48%;其他智能终端类营收 0.63亿元,同比-31.04%。利润端: 23年 H1公司毛利率为 16.41%,同比+2.86pcts;净利率为 2.80%,同比+4.19pcts。Q2毛利率为 16.86%,同比+1.13pcts,环比+0.91pct;净利率为 4.82%,同比+3.50pcts,环比+4.14pcts。费用端:2023年 H1销售/管理/ 研 发 / 财 务 费 用 分 别 为 3.02/11.65/11.43/0.34亿 元 , 同 比 分 别-9.02%/-12.55%/-13.69%/-81.54%,公司控费成果显著。财务费用大幅下降主因利息收入及汇兑收益增加。 消费电子根基深厚,新能源车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公司是苹果、三星、华为、荣耀、小米等多个领先手机品牌供应商。公司通过不断提高垂直整合能力,已覆盖 ODM、显示模组等电子件和结构件,以及整机组装。智能手机方面,公司已经形成结构件+模组的一站式供货能力,实现了智能手机端到端的供应链垂直整合,下半年有望受益于苹果新机发布带来的强劲拉货动能。智能穿戴方面,产品以手表为主,公司积极配合客户开发包括铝合金、不锈钢、钛合金、3D 打印等新材料、新技术;苹果头显新品 Vision Pro 将于 2024年初出货,当前处于蓄势待发状态,公司配合客户进行的长期研发项目有望逐步进入到收获阶段。未来智能穿戴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新能源汽车作为公司的业务发展重心,已围绕智能座舱,研发、生产中控屏、仪表盘、显示屏、B 柱、C 柱、充电桩等模组,与超过 30家国内外新能源及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建立合作。同时,公司还配合客 户对侧窗、挡风、天幕等大尺寸新型汽车玻璃等新产品进行创新优化和验证,墨西哥工厂汽车项目 6月已投产,为新能源汽车业务规模可持续性增长奠定了较好基础。 股权激励目标明确,彰显长期成长信心:公司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 3,097人,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本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 53,159,866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1.07%。其中授予第一类限制性股票 10,631,973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0.21%;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42,527,893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0.86%,授予价格为 6.34元/股。公司业绩考核目标设定为:以 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基数,23-2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40%。本次激励计划考核目标清晰,彰显了公司对长期业绩增长的信心,有利于充分调动高管及核心骨干的积极性,将公司利益与股东、员工结合起来,促进公司经营核心队伍的建设和稳定,有助于公司长远发展。 维持“增持”评级:消费电子方面,公司已完善从 ODM 到整机组装的垂直一体化整合能力,将继续受益于大客户的订单放量,为营收和利润带来稳定增量。汽车电子方面,我们预计汽车电子行业高景气仍将持续,公司在汽车电子板块不断深入,为公司业绩带来新的增长动能。我们认为公司未来能够多领域多层次地协同发展业务,持续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并巩固市场地位。预估公司 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30.20亿元、42.41亿元、50.82亿元,EPS 分别为 0.61元、0.85元、1.02元,对应 PE 分别为 19X、14X、11X。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客户相对集中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5-12 11.46 -- -- 11.95 4.28%
12.71 10.9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及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466.99亿元,同比+3.16%;实现归母净利润24.48 亿元,同比+18.25%;实现扣非净利润19.35 亿元,同比+56.60%。2023 年Q1 公司实现营收98.39 亿元,同比+5.41%,环比-34.94%;实现归母净利润0.65 亿元,同比+115.69%,环比-96.18%;实现扣非净利润-0.16 亿元,同比+96.34%,环比转亏。 经营业绩承压反转,基本面稳中向好:2022 年上半年消费电子市场总体需求同比有所下滑,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公司经营业绩承压,但通过精益生产、降本增效多措并举,下半年公司紧抓消费电子旺季需求,2022 年Q4 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盈利水平,推动全年营收及净利润均实现了正向增长。分产品看,中小尺寸外观及功能组件营收为315.18 亿元,同比-0.40%;大尺寸外观及功能组件营收为61.15 亿元,同比-1.75%;新材料及其他产品营收为78.75 亿元,同比+20.86%。 2022 年公司毛利率为19.21%,同比-1.71pcts;净利率为5.40%,同比+0.72pct。毛利率下滑主因:1)人力成本、水电价格上涨一定程度增加了成本压力;2)大尺寸产品车载新工厂试运行,汽车项目周期比较长,前期研发打样较多,开发成本较高,产能利用率不高,影响22 年大尺寸产品毛利率同比减少0.44pct;3)为提高公司的销量和产能利用率,新材料产品向客户有所让利,导致新材料产品毛利率同比减少6.68pcts。 未来随着大尺寸产品定型量产之后需求稳定以及新材料产品更新换代,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迎来稳健增长。 消费电子垂直整合优势凸显,手机+智能穿戴贡献盈利:公司是消费电子行业外观创新变革的引领者,是苹果、三星、华为、荣耀、小米等多个领先手机品牌供应商。公司不断提高垂直整合能力,已覆盖ODM、显示模组等电子件和结构件,以及整机组装。智能手机方面,公司基于精密结构件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成功向蓝宝石、陶瓷、金属等结构件和触控、指纹、天线及摄像头模组延伸,已经形成结构件+模组的一站式供货能力,实现了智能手机端到端的供应链垂直整合,下半年有望受益于苹果新机发布带来的强劲拉货动能。 智能穿戴方面,公司在智能手表、AR/VR 等AIoT 品类拥有玻璃、蓝宝石、陶瓷(背盖组件、表壳、表冠)、金属(表壳、表冠)、触控、贴合、镀膜(玻璃、蓝宝石)等在内的一站式供应及组装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智能穿戴产品解决方案。公司2020 年发布定增公告,由子公司长沙蓝思建设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项目和3D 触控功能面板和生产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两个项目均预计在2024 年12 月31 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智能穿戴设备零组件900 万个及消费电子3D 触控功能面板12,015 万件,预计分别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8 亿元及70.27 亿元。2023 年,随着供应链库存出清走出底部,消费电子厂商多款新品发布,持续在材料、外观及功能上进行创新,公司订单有望在下半年传统旺季快速增长。 深度布局汽车电子,看好新能源汽车成长弹性:2022 年度,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35.84 亿元,同比增长59.41%,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上升至7.67%。 中控屏、B 柱、充电桩等主要产品销售持续增长,侧窗、挡风、天幕等大尺寸新型汽车玻璃等增量新产品也持续配合客户进行创新优化和验证,公司的汽车客户数量进一步增加至三十家以上,为新能源汽车业务规模可持续性增长奠定了基础。TrendForce 预计2023 年新能源车销量将同比增长36.2%至1451 万辆。公司在主攻产品基础上,有望凭借多年与客户核心产品的高质量供应经验,未来有望获得更多新订单。在新材料产品方面,公司已经和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头部客户进行接触。产能方面,子公司长沙蓝思建设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项目,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3,719 万件;孙公司蓝思精密可以为客户生产相关金属件。 其园区改扩建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新增汽车及新能源金属结构件产能7,500 万件/年。此外,公司为配合海外客户新需求,在墨西哥成立了子公司专门从事汽车电子零配件业务,可就近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生产制造与售后服务,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北美市场。墨西哥厂目前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并试产,有望在下半年为公司贡献部分收益。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是一家覆盖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塑胶等材质的防护面板、触控模组、生物识别等外观结构及功能组件的精密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涉及中高端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一体式电脑、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家电、光伏产品等领域。消费电子方面,公司已完善从ODM 到整机组装的垂直一体化整合能力,将继续受益于大客户的订单放量,为营收和利润带来稳定增量。汽车电子方面,我们预计汽车电子行业高景气仍将持续,公司在汽车电子板块不断深入,为公司业绩带来新的增长动能。我们认为公司未来能够多领域多层次地协同发展业务,持续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并巩固市场地位。预估公司2023 年-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30.20 亿元、42.41 亿元、50.82 亿元,EPS 分别为0.61 元、0.85 元、1.02 元,对应PE 分别为19X、14X、11X。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客户相对集中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2-03 13.20 15.21 -- 14.03 6.29%
14.14 7.12%
详细
经营指标和盈利水平持续改善。公司发布业绩预告,2022 年全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稳步增长,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4-25 亿元,同比增长17%-22%,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19-20 亿元,同比增长54%-63%。其中,根据公司初步测算,计提和转回减值准备将减少当期利润总额约5 亿元。 创收、降本、增效措施效果显著。首先,公司在保持已有消费电子结构件(玻璃、金属、蓝宝石等)、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头显等)、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舱等业务规模基础上,全力争取新客户、新项目落地;其次,公司坚定落实一系列强化经营目标达成的优化措施,较好地推进了年度的研发创新与导入、业务垂直整合与协同、工业互联网自动化、供应链资源优化、园区精益生产提升等工作;再次,公司继续创新变革,强化内部管理,倡导开源节流,竭尽全力完成客户交付的任务。 车载产品需求旺盛。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行业市场前景良好。公司与头部新能源车已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新开发的客户中包括蔚来、理想、比亚迪、小鹏、五菱、零跑、小米等,以及传统汽车品牌,例如保时捷、宝马、奥迪、现代、大众、广汽、上汽等,公司的中控屏、B 柱、仪表盘、充电桩等多类汽车零组件产品得到了众多客户的认可,公司持续积极与客户探讨更多新产品研发与大量应用,需求持续旺盛。 加大智能穿戴领域投入。22 年4 月,公司将“长沙(二)园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建设项目”的投资总额由15.15 亿元增加至54.06 亿元,项目预计2024 年底全部建成达产。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智能穿戴设备零组件8,139 万件,项目正常年份生产销售收入约65.5 亿元,净利润9.0 亿元。 我们预测公司22-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31.2、51.2 亿元(原22-24 年预测为19.2、34.7、56.1 亿元,主要调整了营业收入和毛利率预测),根据可比公司23年平均25 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为15.75 元,维持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大客户手机出货量不达预期,公司新产品产能良率爬坡不及预期。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1-04 10.06 12.16 -- 11.44 13.72%
14.03 39.46%
详细
短期业绩承压,研发投入不断增加。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15.8亿元,同比减少 7%,归母净利润 7.6亿元,同比减少 77%,扣非归母净利润 5.4亿元,同比减少 80%。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123.9亿元,同比减少 1%,归母净利润 10.6亿元,同比增长 8%,扣非归母净利润 10.3亿元,同比增长 37%。前三季度公司的研发费用为 18.4亿元,占收入比例提升至 5.8%,研发规模持续扩大。 消费电子垂直整合能力提升。公司是全球消费电子视窗防护玻璃领先企业,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推进垂直整合战略、开展整机组装业务。湘潭新园区第一季度手机组装产量已突破千万级,自动化、物联网水平较高,随着客户顺利导入有望释放更多产能。下半年公司对重要客户的备货有序开展,湖南园区、泰州园区的交付状况良好,同时推进跟新客户的业务合作。 AR/VR 客户认证顺利,预留产能充足。公司目前与 AV/VR 市场上几大头部客户都有合作,产品主要为金属、塑胶、玻璃镜片以及光学模组等结构件。4月,公司对募投项目增加了 10亿元的投入;7月,黄花园区十二厂得到客户的全面认证通过。 未来随着 AR/VR 市场启动爆发,公司将有充分的产能应对市场增长带来的需求。 车载业务增长迅速,前景广阔。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收入 24.9亿元,同比增长超 60%,其中三季度实现收入 10.2亿元,同比增长超 80%。公司客户群体持续丰富,新产品研发、认证顺利。在智能汽车领域,电子化、新能源化、轻量化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中控屏、B 柱、仪表盘等项目与客户合作顺畅,遮光板、充电桩、内饰玻璃件等新品也顺利推进。新开发客户中包括蔚来、理想、比亚迪、小鹏、五菱、零跑、小米等造车新势力,和保时捷、宝马、奥迪、现代、大众、广汽、上汽等传统车企。车载募投项目预计年底达产,将新增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产能 3,719万件/年,为公司市场拓展提供持续支持。 我们预测公司 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2、34.7、56.1亿元(原 22-23年预测为 79.8、95.7亿元,主要下调了中小尺寸、新材料等业务收入和毛利率预测),根据可比公司 23年平均 18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为 12.60元,维持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大客户手机出货量不达预期,公司新产品产能良率爬坡不及预期。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2-08 21.30 30.93 69.48% 25.40 19.25%
25.40 19.25%
详细
事件:今天,公司与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深圳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双方奠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公告指出: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在玻璃加工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产业规模优势,凯盛科技集团在光伏新材料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优势,促进双方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加快公司光伏玻璃项目的资源选建、窑炉建设、技术加工的全产业链布局落地。 战略合作是公司光伏既定战略的重要布局。中建材凯盛科技集团在国内高端光伏玻璃工程和装备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设计或总承包建设了数百条高端浮法玻璃和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在国内高端玻璃工程市场占有率、中国出口高端玻璃工程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蓝思与凯盛科技集团的战略合作,对于公司在光伏组件超薄玻璃领域的切入是非常重要的保障:首先,由具备丰富经验的凯盛帮助蓝思建设光伏超薄玻璃窑炉产线,这本身就很好地规避了蓝思自身在前道窑炉领域的建设风险,令蓝思能在前道建设与设计方向少走很多弯路。凯盛在光伏玻璃等相关领域的专利与技术能与蓝思共享,也将令蓝思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顺利避开竞争对手的专利陷阱与阻碍,聚焦工艺技术与生产制造。 第二,蓝思主攻2.0mm以下规格的光伏超薄玻璃,中建材是国内迄今为止唯一建成1.6mm规格光伏玻璃窑炉产线,并且具备批量供应能力的公司。与中建材凯盛的合作,能使蓝思在超薄光伏玻璃领域的起步不输任何其他传统玻璃的制造厂商,而且还有后发优势。在先前蓝思发布公告成立子公司湖南蓝思新能源有限公司时,有部分投资者认为蓝思进入光伏玻璃的市场时间太晚,这种观点显然对公司的目标市场缺乏理解。在我们先前的深度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蓝思未来要切入的1.6mm或1.2mm规格的超薄光伏玻璃主要是针对双玻或双玻双面方案,目前国内参与者寥寥,但却是未来非常重要的高效能光伏电池的进阶方向,替代单玻方案的成长空间明确。 第三,窑炉从建设到批量达产需要接近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个区间里由凯盛集团来为蓝思供应光伏玻璃原片等材料,且享受优先供应以及最优惠价格,同时还能有专业技术培训和专业人才支持,能够充分保障蓝思在前道窑炉产业链布局还未完善的前提下,得以先行获得行业最佳的前道竞争优势,继而发挥出公司在后段领域的强大工艺与技术底蕴,为下游组件厂商交付出性能与价格都有充分优势的超薄玻璃产品。 第四,合作协议明确指出:与凯盛集团的合作,将贯穿资源选建(石英、纯碱等矿藏购买)、窑炉建设、技术加工等全产业链布局。在凯盛集团的支持下,在全产业链打通的前提下,蓝思消费电子领域的技术迭代与消化能力将有望全面复制到光伏超薄玻璃领域,公司在超薄、超轻、高透、高硬度等微观技术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成本优势是传统玻璃厂商所不能比拟的。公司有望成为超薄光伏玻璃在双玻领域非常重要的迭代推动力,而并非只是一个普通参与方,这也是我们看好蓝思在这一领域成长的关键要素。 与中建材的战略合作,还将成为公司其他材料前道领域的重要保障或伏笔。理论而言,窑炉建设如果铺开,公司在前道玻璃等材料领域被其他供应商卡脖子的可能性也将大幅缩小。工艺上窑炉后端无论做压延法还是浮法,只是实际制程的选择,未来如公司的高端轻薄电子化大尺寸汽车应用玻璃(如侧窗、档风、天幕等)规模逐渐上量,早晚会有面对此类状况的可能性,因而这一合作为后续若干年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果链明年将是明确大年,公司本业高增成长假设被进一步夯实。依据台媒digitimes今日报道,韩国零组件业界传出消息,指出相较2021年,苹果决定将2022年上半的iPhone出货量调升30%,设为1.7亿支,相较2021年的1.3亿支高出30%,并且已向主要零组件供应商通报此决定,全年出货量将挑战3亿支目标。蓝思作为果链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核心供应商将充分享受这一规模成长的红利,而且明年除了传统业务增量外,完全替代可成手机中框业务的蓝思精密泰州在金属侧的贡献也可圈可点:通过行业调研,我们看到蓝思精密泰州在苹果铝合金中框中的份额有望从今年的20%左右,进一步成长至30%(60%左右富士康,其余捷普绿点)。蓝思精密泰州在iphone13与14手机金属中框交付规格数量的持续成长,以及明年上半年新款廉价机型金属中框独供的占比,是这一结论的重要支撑,蓝思精密泰州金属业务明年的成长将成为增量又增利的重要看点。 盈利预测与评级:维持买入评级。显然,本次战略合作公告是公司前序光伏战略的重要兑现与落地,光伏超薄玻璃将与先前布局的新能源汽车组件与玻璃相关产品,在资源、生产和技术上形成高效协同,成为公司未来十年在消费电子之外的两大新兴赛道。蓝思先于行业以及竞争对手,利用自身工艺创新、技术储备的积累,以及对玻璃这一材料产品应用独特的理解与沉淀,切实打开了自身的消费电子天花板,抓住了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机遇。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将分别实现55.62、81.33、106.62亿利润,当前估值对应PE为18.79、12.85、9.80倍,在这次中建材凯盛的战略成功达成后,我们判断接下来在光伏超薄玻璃等新兴领域蓝思将会持续快速推进,后续的订单落地规模与量级非常值得期待,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因疫情全球蔓延或全球宏观经济下滑导致消费者购机能力减弱,大客户新机销售情况不及预期;(2)安卓系机型2021-2022年复苏成长不及预期;(3)竞争对手恶性降价导致行业利润率下滑。(4)公司新能源领域车载或光伏玻璃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2-08 21.30 30.93 69.48% 25.40 19.25%
25.40 19.25%
详细
事件:今天,公司与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深圳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双方奠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公告指出: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在玻璃加工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产业规模优势,凯盛科技集团在光伏新材料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优势,促进双方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加快公司光伏玻璃项目的资源选建、窑炉建设、技术加工的全产业链布局落地。 战略合作是公司光伏既定战略的重要布局。中建材凯盛科技集团在国内高端光伏玻璃工程和装备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设计或总承包建设了数百条高端浮法玻璃和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在国内高端玻璃工程市场占有率、中国出口高端玻璃工程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蓝思与凯盛科技集团的战略合作,对于公司在光伏组件超薄玻璃领域的切入是非常重要的保障: 首先,由具备丰富经验的凯盛帮助蓝思建设光伏超薄玻璃窑炉产线,这本身就很好地规避了蓝思自身在前道窑炉领域的建设风险,令蓝思能在前道建设与设计方向少走很多弯路。凯盛在光伏玻璃等相关领域的专利与技术能与蓝思共享,也将令蓝思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顺利避开竞争对手的专利陷阱与阻碍,聚焦工艺技术与生产制造。 第二,蓝思主攻2.0mm以下规格的光伏超薄玻璃,中建材是国内迄今为止唯一建成1.6mm规格光伏玻璃窑炉产线,并且具备批量供应能力的公司。与中建材凯盛的合作,能使蓝思在超薄光伏玻璃领域的起步不输任何其他传统玻璃的制造厂商,而且还有后发优势。在先前蓝思发布公告成立子公司湖南蓝思新能源有限公司时,有部分投资者认为蓝思进入光伏玻璃的市场时间太晚,这种观点显然对公司的目标市场缺乏理解。在我们先前的深度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蓝思未来要切入的1.6mm或1.2mm规格的超薄光伏玻璃主要是针对双玻或双玻双面方案,目前国内参与者寥寥,但却是未来非常重要的高效能光伏电池的进阶方向,替代单玻方案的成长空间明确。 第三,窑炉从建设到批量达产需要接近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个区间里由凯盛集团来为蓝思供应光伏玻璃原片等材料,且享受优先供应以及最优惠价格,同时还能有专业技术培训和专业人才支持,能够充分保障蓝思在前道窑炉产业链布局还未完善的前提下,得以先行获得行业最佳的前道竞争优势,继而发挥出公司在后段领域的强大工艺与技术底蕴,为下游组件厂商交付出性能与价格都有充分优势的超薄玻璃产品。 第四,合作协议明确指出:与凯盛集团的合作,将贯穿资源选建(石英、纯碱等矿藏购买)、窑炉建设、技术加工等全产业链布局。在凯盛集团的支持下,在全产业链打通的前提下,蓝思消费电子领域的技术迭代与消化能力将有望全面复制到光伏超薄玻璃领域,公司在超薄、超轻、高透、高硬度等微观技术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成本优势是传统玻璃厂商所不能比拟的。公司有望成为超薄光伏玻璃在双玻领域非常重要的迭代推动力,而并非只是一个普通参与方,这也是我们看好蓝思在这一领域成长的关键要素。 与中建材的战略合作,还将成为公司其他材料前道领域的重要保障或伏笔。理论而言,窑炉建设如果铺开,公司在前道玻璃等材料领域被其他供应商卡脖子的可能性也将大幅缩小。工艺上窑炉后端无论做压延法还是浮法,只是实际制程的选择,未来如公司的高端轻薄电子化大尺寸汽车应用玻璃(如侧窗、档风、天幕等)规模逐渐上量,早晚会有面对此类状况的可能性,因而这一合作为后续若干年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果链明年将是明确大年,公司本业高增成长假设被进一步夯实。依据台媒digitimes 今日报道,韩国零组件业界传出消息,指出相较2021 年,苹果决定将2022 年上半的iPhone 出货量调升30%,设为1.7 亿支,相较2021 年的1.3 亿支高出30%,并且已向主要零组件供应商通报此决定,全年出货量将挑战3 亿支目标。蓝思作为果链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核心供应商将充分享受这一规模成长的红利,而且明年除了传统业务增量外,完全替代可成手机中框业务的蓝思精密泰州在金属侧的贡献也可圈可点:通过行业调研,我们看到蓝思精密泰州在苹果铝合金中框中的份额有望从今年的20%左右,进一步成长至30% (60%左右富士康,其余捷普绿点)。蓝思精密泰州在iphone13 与14 手机金属中框交付规格数量的持续成长,以及明年上半年新款廉价机型金属中框独供的占比,是这一结论的重要支撑,蓝思精密泰州金属业务明年的成长将成为增量又增利的重要看点。 盈利预测与评级:维持买入评级。显然,本次战略合作公告是公司前序光伏战略的重要兑现与落地,光伏超薄玻璃将与先前布局的新能源汽车组件与玻璃相关产品,在资源、生产和技术上形成高效协同,成为公司未来十年在消费电子之外的两大新兴赛道。蓝思先于行业以及竞争对手,利用自身工艺创新、技术储备的积累,以及对玻璃这一材料产品应用独特的理解与沉淀,切实打开了自身的消费电子天花板,抓住了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机遇。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将分别实现55.62、81.33、106.62亿利润,当前估值对应PE为18.79、12.85、9.80倍,在这次中建材凯盛的战略成功达成后,我们判断接下来在光伏超薄玻璃等新兴领域蓝思将会持续快速推进,后续的订单落地规模与量级非常值得期待,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因疫情全球蔓延或全球宏观经济下滑导致消费者购机能力减弱,大客户新机销售情况不及预期;(2)安卓系机型2021-2022 年复苏成长不及预期;(3)竞争对手恶性降价导致行业利润率下滑。(4)公司新能源领域车载或光伏玻璃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22 22.28 26.39 44.60% 25.38 13.91%
25.40 14.00%
详细
玻璃行业龙头, 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长期深度合作: 公司为玻璃面板行业龙头企业, 2020年营业收入 369.39亿元,归母净利润 48.96亿元, 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 339.26亿元,归母净利润 32.97亿元,公司始终紧跟各大客户对上游技术需求的发展动态, 目前业务范围覆盖视窗与外观防护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触控模组、指纹识别模组、摄像头、按键配件,以及贴合、组装,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一体式电脑、新能源汽车、智能医疗设备、智能家居家电等领域,半年报披露, 公司经过多年发展, 已与苹果、三星、小米、 OPPO、 vivo、华为、荣耀、亚马逊、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理想、蔚来等一众国内外知名优秀品牌达成长期深度合作。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 拓展市场机遇: 公司目前围绕智能驾驶舱及周边结构件研发、批量生产了包括车载电子玻璃及组件、车载中控屏(结构与功能零部件及组装)、仪表盘组件、 B 柱组件、车载装饰件、大尺寸新型汽车玻璃(如侧窗玻璃等)、反光镜、后视镜等产品,半年报披露, 2021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领域各项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8月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公司已经与超过二十家汽车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包括特斯拉、宾利、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现代等高端新能源汽车厂商和国际传统汽车豪华品牌,并且持续获得蔚来、理想、上汽、比亚迪等更多新的国内外品牌汽车客户,与客户协同研发及创新,提供一站式汽车零组件产品解决方案。 成立子公司蓝思新能源,切入光伏领域: 公司 11月 4日发布公告,使用自筹资金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蓝思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0万元,主要从事光伏玻璃产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光伏发电项目等业务, 并获得长沙市岳麓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营业执照。 公告披露, 公司已提前对光伏玻璃等产品进行了技术研发、产线和产品验证,能够发挥公司在消费电子产品高精密特种玻璃的先进加工技术、效率和良率优势,使光伏玻璃具有高透光率、更轻薄、更高强度,为公司持续开发新业务奠定基础。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1年~2023年收入分别为 517.15亿元、651.61亿元、 755.8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3.79亿元、 69.72亿元、88.47亿元, 首次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01 19.80 28.19 54.47% 23.95 20.96%
25.40 28.28%
详细
公司发布 2021年三季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 339.26亿元,同比+30.07%,实现归母净利润 32.97亿元,同比-3.94%。其中单季度 2021Q3录得营收 125.35亿元,同比+19.32%,环比+33.34%;录得归母净利润9.89亿元,同比-34.97%,环比-10.25%。 成本与费用调整拖累毛利率与净利率。 2021Q3公司毛利率为 25.01%,同比下降 4.82pct; 主要系包括玻璃、主材和抛光料等原材料成本上涨。 净利润率 7.97%,同比下降 6.76%,主要为产品规模扩张带来的运营成本以及新员工招募及基层管理人员薪资支出增加,导致 2021Q3管理费用环比大幅增长 6.30亿元(+91.97%)。 积极布局多产品线,关注后续需求回暖。 公司 2021年继续完善整机组装、新材料等产业布局,蓝思泰州工厂经营平稳推进,同时加强在各类金属的研发力度和投入,进一步拓宽金属业务的应用面;报告期内,已开始为部分客户进行智能手机的整机组装,并同步落地更多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及平板电脑产品客户的组装业务;车载电子玻璃及组件、结构与功能零部件、 B 柱组件和装饰件等产品批量生产,下游合作客户涵盖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蔚来等一众国内外知名优秀品牌,后续有望推升公司市场份额。随着智能终端、汽车等下游受芯片和部分料号短缺的影响因素逐步缓解,有望带动主营业务生产与交付的回升。 投资建议。 考虑到费用的上升具有持续性, 我们对盈利预测进行调整,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9.26亿元、 66.62亿元和81.14亿元, EPS 分别为 0.99元、 1.34元和 1.63元,对应 PE 倍数为19.96、 14.76、 12.12倍。考虑到公司在玻璃盖板产业链的龙头地位以及历史估值水平,给予公司 2022年 22-24倍 PE 估值,对应价格区间29.48-32.16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经营不及预期,技术推进不及预期。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8-25 25.67 -- -- 25.84 0.66%
25.84 0.66%
详细
业绩总结: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9亿元,同比增长37.4%;实现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约20.7%。 业绩增长稳健,新材料业务持续发力。2021H1:1)从营收端来看,公司中小尺寸防护玻璃业务实现营收153.3亿元,同比增长37.3%;大尺寸防护玻璃业务实现营收30.1亿元,同比增长29.3%;新材料及金属业务实现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48.5%。2)从利润端来看,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7%;公司毛利率为23.9%,同比下降3.8pp;净利率为10.9%,同比下降1.5pp。3)从费用端来看,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1%,同比增长0.6pp;管理费用率为6.7%,同比下降0.05pp;研发费用率为4.8%,同比增长0.2pp。 垂直整合平台初步形成,技术领先和规模化优势塑造竞争壁垒。公司持续扩展产品品类,并积极开拓其他材料工艺。公司在玻璃、精密金属、蓝宝石、精密陶瓷、触控、贴合、模组等产品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和地位。同时加大材料创新,将超瓷晶玻璃,3D玻璃等产品首创应用,持续引领材料外观创新变革。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引领技术创新,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专利167件,其中发明专利60件,实用新型专利100件,外观设计专利7件,新申请软件著作权13件。截至2021H1,公司已获得专利授权1827件,其中发明专利241件,实用新型专利1454件,外观设计专利132件,已获得软件著作权42件。 加大新能源汽车业务布局,汽车领域业务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公司不断丰富完善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推出了车载电子玻璃及组件、车载中控屏、仪表盘组件、大尺寸新型汽车玻璃等多项产品,形成多元化产品结构。目前,公司汽车领域已与宝马、奔驰、特斯拉、大众、理想、蔚来等一系列车企达成长期深度合作,在核心车企中市占率稳居前列。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伴随公司平台化业务持续开拓,业务结构预期将逐渐均衡,逐渐弱化公司消费电子周期性波动,营收及利润有望稳步提升。考虑到公司毛利率短期的下行情况,我们小幅下调公司21年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EPS 分别为1.36元、1.79元、2.20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有望达到25%以上。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外观防护升级的新品渗透不及预期;汽车电子需求不及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4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