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富联
|
计算机行业
|
2024-11-04
|
23.78
|
--
|
--
|
27.18
|
14.30% |
|
27.18
|
14.30% |
-- |
详细
事件:10月30日,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363.73亿元,yoy+32.71%;归母净利润151.41亿元,yoy+12.28%。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2.82亿元,yoy+39.53%;归母净利润64.02亿元,yoy+1.24%。若扣除汇兑影响,则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1%。 点评:AI服务器及交换机相关业务高速增长,通用服务器部分也逐步回暖。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云计算业务整体营业收入yoy+71%,其中,AI服务器营业收入yoy+228%,占整体服务器营收比重提高至45%,单季度看呈现逐季提升趋势。数据中心400G/800G高速交换机2024年单三季度yoy+128%,qoq+27%;SmartNIC/DPU等板卡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yoy+200%。此外,通用服务器也有一定回暖,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 AI服务器及交换机ODM龙头,有望享受云端两大成长引擎,当前需静待GB200花开。公司系AI产业链上核心标的,在AI服务器及产业链占具核心卡位,在全球服务器及交换机ODM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当前正值英伟达AIGPU辞旧迎新之际,GB200即将进入规模量产。公司有望核心受益,在AI服务器及交换机领域有望达到较高份额。此外,苹果公司是端侧AI的领导者之一,公司作为重要供应商,有望享受云端两重成长性,实现长期高速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E/2025E/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05/300.92/341.19亿元,yoy+13%/+27%/+13%。公司系算力产业链核心个股,我们看好公司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AI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短期股价波动风险。
|
|
|
蓝思科技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0-23
|
23.07
|
--
|
--
|
24.81
|
7.54% |
|
24.81
|
7.54% |
-- |
详细
事件: 10 月 20 日,蓝思科技发布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 462.28亿元, yoy+36.74%;归母净利润 23.71亿 元 , yoy+43.74% 。 单 三 季 度 公 司 实 现 营 业 收 入 173.61亿 元 ,yoy+27.37%;归母净利润 15.10亿元, yoy+37.85%。 点评: 多元发展助力长期发展,降本增效提升效能。 公司作为消费电子外观件的龙头企业,多年横向外延,垂直整合。目前已形成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触控模组、指纹模组等领域的产业矩阵,同时通过ODM/OEM 业务促进公司整体业务成长。在当前 AI 促进消费电子行业变革的背景下,公司业绩成长动能显著,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同步提升 。 2024年 第 三 季 度 , 公 司 销 售 毛 利 率 / 销 售 净 利 率 分 别 达21.43%/8.80%, yoy+1.00pct/+0.77pct。此外,公司经营效率亦有改进, 2024Q3公司三费率为 6.12%, yoy-0.82pct。 AI 为消费电子行业注入强大成长动能,公司成长空间广阔。 AI 大模型自 2023年至今进入快速发展区间,硬件端和软件端同步迭代更新。 软件端, OpenAI 引入强化学习,后训练时代 Scaling Laws 发力。硬件端, GB200即将量产交货,算力成本有望快速降低。目前推理市场的广泛应用或逐步推开, AI 端侧成长空间广阔。公司深耕消费电子行业多年,有望享受行业核心红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及车载领域布局的强劲 实 力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4E/2025E/2026E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688.95/970.79/1101.45亿元, yoy+26.4%/+40.9%/+13.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30/60.28/78.02亿元, yoy+30.1%/+53.4%/+29.4%。 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电子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短期股价波动风险。
|
|
|
工业富联
|
计算机行业
|
2024-08-20
|
21.00
|
--
|
--
|
21.18
|
0.86% |
|
28.30
|
34.76% |
|
详细
事件: 8月 13 日,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度报告,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60.91亿元, yoy+28.69%;归母净利润 87.39亿元, yoy+22.04%。 其中,Q2单季实现营收 1474.03亿元,yoy+46.11%;归母净利润 45.54亿元, yoy+12.93%。 Q2单季扣非净利润若扣除完整汇兑损益影响后,二季度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25%。 点评: AI 浪潮不止, AI 服务器需求强劲。 2024年上半年,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 60%,其中云服务商收入占比 47%,较去年同期提升 5个百分点; AI 服务器占整体服务器营收比重提升至 43%,收入同比增长超230%。 2024年第二季度单季公司云计算收入占总体收入达 55%,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超 70%,环比增长超 30%; AI 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超 270%,环比增长超 60%,占整体服务器营收比重提升为 46%。 针对 AI 引起的服务器及板卡需求,公司已备好充足产能,订单能见度较高。 2024年,北美云服务厂商大模型争相发布,算力需求持续提升,公司除服务器外,先进散热等业务亦放量在即。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收入稳步提升, 800G 下半年有望贡献显著收入。 受益于数据中心 AI 化及网络升级迭代,该业务板块上半年实现同比高单位数增长,第二季度单季同比增长高达 20%, AI 服务器相关的400G、 800G 高速交换机营收同比增长 70%。 2024年上半年,整体400/800G 高速交换机营收年增长 30%。公司凭借在智能制造、响应速度等方面的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推升相关业务实现高速成长。 其中, 800G 高速交换机已陆续开始出货, 公司预计 2024年下半年开始上量并贡献显著营业收入。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4E/2025E/2026E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2.42/322.18/371.92亿元, yoy+20%/+28%/+15%。公司系算力产业链核心个股,我们看好公司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AI 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短期股价波动风险。
|
|
|
工业富联
|
计算机行业
|
2024-08-06
|
20.53
|
--
|
--
|
21.46
|
4.53% |
|
28.30
|
37.85% |
|
详细
事件:8月4日,公司发布业绩快报,y]2024H1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660.9亿元,yoy+28.7%;实现归母净利润87.4亿元,yoy+22.0%。其中,Q2单季实现营收1474.0亿元,yoy+46.1%;归母净利润45.5亿元,yoy+12.9%。 点评:受益AI显著成长,Q2单季度收入/利润历史新高。公司系全球唯一具备生成式AI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厂商,凭借其垂直整合能力,云计算业务营收增长强劲,其中AI服务器产品营收倍比增长。从产业链看,公司作为服务器ODM龙头,占据了AI产业链关键位置。因此在AIGPU放量以来,公司业绩受到明显激励,2024Q2单季度收入与利润创下历史记录。 AI赛道长坡厚雪,公司前景光明。当前AI的发展仍未停歇,软硬件同步迭代。北美近期财报看,AI对云厂商旧有业务(如广告推荐、搜索推荐等)产生了较大的协同,且部分云厂商取得较好的回报。展望未来,AI有望衍生出更多的需求,算力的提升仍然有很大空间。公司继续专注于AI产业价值链上游的GPU模组、基板及后端AI服务器设计与系统集成等业务,充分利用全产业链智能制造及研发优势,为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有望继续享受行业发展的红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E/2025E/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4.59/327.17/366.34亿元,yoy+26%/+24%/+12%。公司系算力产业链核心个股,我们看好公司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AI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短期股价波动风险。
|
|
|
沪电股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2-06
|
20.40
|
--
|
--
|
31.74
|
55.59% |
|
34.66
|
69.90% |
|
详细
事件:2024年2月1日,沪电股份发布业绩快报,2023年实现营收89.38亿元,yoy+7.23%;归母净润15.13亿元,yoy+11.09%;扣非净利润14.07亿元,yoy+11.27%。其中,23Q4单季实现营收28.56亿元,yoy+11.02%;归母净利润5.59亿元,yoy+27.16%;扣非净利润5.29亿元,yoy+35.48%。 点评:数通PCB龙头,AI服务器&高阶交换机需求火爆。公司系数通领域PCB龙头,AI服务器及交换机产品技术领先,卡位算力核心产业链。当前AIGPU出货进一步走高,公司相关产品生产交付紧锣密鼓,业绩呈现高速成长。在PCB行业整体萎靡背景下,公司业绩实现如此增速实属不易,也体现出AI动能之强劲。此外,公司汽车业务稳步发展,收购胜伟策后业务经营趋势向上,电动智能潮流不改,汽车板有望提供附加动能,公司业绩高增速确定性较强。 AI高毛利产品改善结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受益AIGC拉动的AI服务器、400G/800G交换机产品格局较优,技术&客户构筑坚实护城河,产品附加值较高。AI高速发展,公司伴随相关产品占比快速提升,盈利能力大幅改善,2023年PCB业务毛利率提升至约32.46%,同比增加约0.74个百分点。展望2024年,AI相关产品增速有望在2023年基础上更进一步,传统消费电子、通用服务器等业务亦有回暖迹象,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有望进一步提高。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9.38/114.52/133.42亿元,分别同比+7.2%/28.1%/16.5%;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5.12/23.27/29.44亿元,分别同比+11.0%/+54.0%/+26.5%。AI行业发展趋势确定性较强,我们看好公司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AI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
|
蓝思科技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1-16
|
12.00
|
--
|
--
|
12.28
|
2.33% |
|
14.23
|
18.58% |
|
详细
蓝思科技:消费电子外观件龙头,深耕多年业绩放量加速。蓝思科技系全球消费电子智能终端视窗与外观防护功能部件行业龙头,产品方向包括智能手机与电脑、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及其他智能终端类,能够提供各类产品的结构件、模组及组装,涵盖玻璃、蓝宝石、陶瓷、塑胶、碳纤维等新材料。公司2023Q1-3的营业收入为339.08亿元,yoy+7.07%;归母净利润为16.49亿元,yoy+117.23%。尽管2023年上半年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仍然萎靡,但进入Q3以来,华为及小米新机发布带动市场回暖,大客户新机也进入生产旺季。叠加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顺利,产能利用率持续攀升,盈利能力改善明显。Q1及Q2毛利率均明显同比改善,Q3单季毛利率/净利率同比有所降低主因2023年大客户新机发布较往年有所推迟,部分订单滞后所致,但环比有所改善。2023年9月24日公司《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作为行权条件,以2022年为基准,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需达20%,2024年则为40%。 消费电子:复苏趋势明朗,创新动力不竭。全球智能手机Q3出货同比转正,复苏趋势有望持续。据ifid数据,全球智能手机2023Q3出货量达到3.03亿部,同环比+0.3%/+14.1%。2023Q3同比增速转正,且2024年AI、潜望镜、5.5G、卫星通讯等多重助力,市场有望从复苏转为成长。此外,AI大模型突破以来,AIPC、平板电脑等系重要终端,2024年有望推出新品。 消费电子外观材质多样,玻璃质地较好,对消费电子外观材质多样,玻璃质地较好,对5G的干扰小,同时成本不的干扰小,同时成本不高,因而被手机、电脑、手表等终端广泛应用。盖板玻璃主要分为2D、2.5D和3D,各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伴随消费需求走向高端,出于对材质、性能等方面追求,手机等终端的应用也从2D向2.5D、3D演化。 3D触控防护玻璃盖板与OLED屏幕的适配程度更高,搭配在OLED屏幕上可以使屏幕尺寸看起来更大,具备更好的视觉效果。OLED快速渗透,3D玻璃盖板的应用有望进一步加速。而折叠屏、VR等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通道,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智能手机行业复苏背景之下,公司核心客户销量增长明显。三季度以来,华为Mate60系列及小米14系列新机发布,在终端市场中引起强烈反响。苹果方面,尽管2023年新机发售日期较往年稍晚,且在中国市场遭遇华为和小米的竞争压力,但苹果在全球有良好的客户基础和强大的创新实力,iPhoe的收入份额在2023年三季度达到43%,是有史以来三季度最高收入份额记录。公司系消费电子玻璃领域龙头,玻璃业务系公司最主要收入来源,凭借多年深耕积淀的技术实力,已切入苹果、华为、小米等公司产业链。公司继续精研横向拓展,材质上形成玻璃、蓝宝石、金属、陶瓷、塑胶为一体的矩阵,可以满足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多个终端不同需求。2023年上半年,在消费电子行业需求萎靡、汽车行业竞争较激烈的背景之下,公司逆势实现利润增长,足见垂直整合、降本增效、产能利用率提升带来的盈利能力改善力度之强。展望未来,随着黄花园区、湘潭园区产品逐步导入,量产逐步开启,其他园区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降本增效步履不停,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放量。 汽车:电动智能化打开增量空间,公司渐迎放量时点。在技术底层逐步完善,商业及政策环境趋于明朗的背景下,各主流车厂先后转型电动汽车。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11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达84.0万辆,同比+40.5%;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0.4%,同比+4.16pct。全球市场方面,市场研究公司RhoMotio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达到140万辆。玻璃在汽车中有广泛的运用,包括外部玻璃、保护盖板、内部玻璃、新应用等。伴随汽车智能化,中控屏、仪表板等迎来较大升级,此外HUD等增量市场亦逐步落地。消费体验驱动汽车行业消费电子化,一体屏等创新不辍。 电动汽车动力源从燃油更换为电能之后,避免了油电转换,电气化赋予汽车娱乐属性释放的空间。 公司汽车业务增长迅速,业绩持续放量。公司布局汽车领域已久,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业务收入22.82亿,同比增加55.0%。此外,尽管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整车竞争较为激烈,但公司通过加深与优质客户的合作,同时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优化成本,毛利率同比上涨4.29pct。新能源汽车行业贝塔依然强势,公司切入大厂供应链。新能源汽车逐步渗透过程中,比亚迪及特斯拉两大车企较为强势,此外传统车厂积极转型,新势力打造差异化。公司已切入特斯拉、比亚迪等大厂供应链,同时与传统车厂及新势力合作密切,客户包括宁德时代、宝马、奔驰、大众、理想、蔚来等。展望未来,公司有望跟随核心客户一起成长,收入增长过程中产能利用率渐渐提升,同步改善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E/2024E/2025E营业收入分别为556.84/638.07/709.97亿元,分别同比+19.2%/+14.6%/+11.3%。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06/40.24/50.41亿元,分别同比+26.9%/+29.5%/+25.3%。综合考虑产品结构、主要下游、客户结构、发展历程等因素,我们选取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徕木股份作为可比公司。截至最新交易日(1月12日),公司股价对应2023E/2024E/2025E的PE为19.22x/14.84x/11.84x,低于可比公司均值,成长空间广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消费电子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汽车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
|
|
亿道信息
|
计算机行业
|
2023-12-21
|
63.00
|
--
|
--
|
75.67
|
20.11% |
|
75.67
|
20.11% |
|
详细
专注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客户广泛产品多样。公司是亿道集团旗下子公司之一,自创立以来专注于加固手持终端、加固平板电脑、加固笔记本电脑、工业终端设备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前亿道信息约有员工近300人,业务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lntel、Microsoft、Google、Qualcomm、飞腾、银河麒麟等合作伙伴展开全方位合作,并且获得多项殊荣和授权。产品方面,公司主营全加固笔记本、三防平板终端、三防手持终端、工控一体机、无风扇盒式工控机、行业产品系列、车载平板电脑等,广泛应用于多个场景。 景气逐渐筑底,关注反弹机遇。消费电子行业景气连续多个季度萎靡,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当前公司季度营收跌幅逐步收窄,毛利率有企稳趋势。展望后市,我们认为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回归有望,智能手机、PC等多个下游有望保持增势,带动产业链景气回归。 电脑、三防类、消费类平板、VR及AIoT是公司主要收入构成。2022年公司收入中消费类电脑占比54%,2023年上半年占比70%。平板电脑方面2022年及2023H1分别占比21%及10%。此外,VR占比8%左右。 电脑方面,景气拐点隐现,AIPC强势赋能。据Canalys数据,2023Q3全球PC出货68.2百万部,同比-8%,同比跌幅大幅收窄,转为增势或已不远。此外,intel近期发布酷睿Ultra9,这是首款基于Intel4制程工艺打造的处理器,采用了先进的Foveros3D封装技术,支持64GB的LP5/x或高达96GBDDR5的最大内存。搭载酷睿Ultra的PC产品即将上市,AIPC或带来新一轮PC换机潮。据Canalys预测,2027年AIPC渗透率将达60%。 平板电脑景气筑底,关注后续景气修复。在宅经济中平板电脑需求被透支,因此2023年需求大幅下滑。2023年Q3全球及中国平板电脑出货量分别为33.20、7.05百万台,分别同比-14%、-3%。尽管同比增速仍未反转,但跌幅亦有收窄。我们认为,2024年AI发展背景之下,产业链厂商或更新产品线,行业景气有望回归。 苹果推动VR行业发展,公司有望享受贝塔红利。苹果孕育多年的VisionPro终于在今年落地,且部分平台已开始预售,2024年将快速放量。且空间计算概念被推出以后,消费电子终端包括手机、电脑、iPad等展现融合趋势。公司VR业务布局较早,有望受益行业快速发展。2023年,公司新款MR整机产品已于5月底在美国硅谷举办的著名行业大会AWE2023上发布,目前已有新增签约客户;在研高性价比轻量级MR样品9月底可以开始接单。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风险;VR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
|
沪电股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3-10-30
|
19.20
|
--
|
--
|
22.50
|
17.19% |
|
23.64
|
23.13% |
|
详细
事件 :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60.82亿元,同比+5.53%;归母净利润 9.53亿元,同比+3.41%。其中,单三季度实现营收 23.19亿元,同比+14.36%;归母净利润 4.60亿元,同比+18.77%。 点评: AI 发展趋势向上,服务器及交换机持续贡献业绩。公司系数通领域 PCB领先企业,服务器及交换机产品多样,工艺制程沉淀多年, 客户资源丰富,有望在 AI 大潮中享受红利。行业方面,英伟达 AI 服务器当前密集交付,高速交换机需求上涨。公司相关产品生产交付节奏紧凑,助力公司穿越周期实现高速成长。 汽车业务稳中向好,贡献附加动能。 公司布局汽车业务已历多年,毫米波雷达、采用 HDI 的自动驾驶辅助以及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埋陶瓷、厚铜等新兴汽车板产品市场增速持续高企,公司产能利用率较为充足,有望为公司提供附加动能。 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改善。 尽管传统消费/工控等领域今年以来行业景气下行,但 AI、汽车等需求较为旺盛,尤其 AI 服务器、高速交换机等高毛利产品出货持续优化公司产品结构,盈利能力大幅改善。第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达 32.12%,同比+0.85pct。尽管利率变化导致财务费用增多,公司仍实现销售净利率 19.50%,同比+0.39pct。展望未来, AI 发展有望持续带动服务器/交换机等业务放量,我们看好公司成长性。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 0.75元、1.18元、 1.45元。 我们看好公司成长性。 风险因素: AI 发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
|
东山精密
|
计算机行业
|
2023-10-27
|
17.31
|
--
|
--
|
20.13
|
16.29% |
|
20.13
|
16.29% |
|
详细
事件 :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25亿元,同比-1.39%;归母净利润 13.33亿元,同比-15.69%;其中单三季度实现营收 88.34亿元,同比+6.78%;归母净利润 5.08亿元,同比-35.22%。 点评: 短期业绩承压,但当前消费电子景气逐步复苏,公司有望受益。 公司Q3业绩短期承压, 我们认为原因主要如下: (1)面板等显示器件的成本快速上涨, 拖累公司相关业务毛利率; (2)尽管今年以来 LED 行业呈现弱复苏,但公司 LED 业务仍暂未扭亏; (3)大客户新机发布较往年订单有所延迟; (4)去年同期因汇率波动等原因导致财务费用较低。 从行业层面看, Q3以来, 华米 OV 等各大厂商积极推新,智能手机/PC等终端需求复苏拐点隐现, LED 等上游业务有望逐步回暖。一方面,公司 LED、触控显示等业务有望逐步修复;另一方面,随着 A 客户新机持续放量, T 客户新品不断导入,公司基本面仍然坚韧。 A+T 双轮驱动战略不改,看好公司长期成长。 A 方面, 公司通过收购切入 A 客户产业链, 成为其软板的核心供应商之一。 据 Counterpoint数据,苹果新机在美国等地销售状况良好,果链厂商均呈现不同程度业绩复苏。 T 方面,公司产能建设进展顺利,新品导入及爬坡过程符合预期,相关业务业绩快速成长。展望未来, T 客户车型或维持高增,且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有望提供更多附加值,汽车业务有望持续放量。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 1.29元、1.92元、 2.47元。 A+T 分别为消费电子及新能源行业标杆,大客户持续放量+份额扩大+新品导入,我们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性。 风险因素: 消费电子发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
|
东山精密
|
计算机行业
|
2023-09-06
|
19.15
|
--
|
--
|
19.16
|
0.05% |
|
20.13
|
5.12%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36.67亿元,同比-6.04%;归母净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3.54%;扣非归母净利润5.78亿元,同比-14.79%。单季度看,2023Q2公司营收71.55亿元,同比-1.08%;归母净利润3.53亿元,同比-18.33%。 点评:电子电路产品盈利能力改善,触显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023年上半年,公司电子电路产品89.72亿元,同比-0.85%;毛利率达18.85%,同比+2.34pct。因2023年上半年PCB行业整体承压,公司PCB业务多个细分下游需求萎靡,尤其是在传统通讯等市场景气低迷。但公司软板业务大客户需求较为稳健,叠加公司新产品拓展,尽管电子电路产品营收有所下滑,但盈利能力改善。展望后市,Q3为消费电子传统旺季,公司有望迎景气回归。 第二成长曲线打造进程顺利,业务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上半年,公司LED显示器件营收4.19亿元,同比-62.89%,但公司与国星光电股权转让进程顺利。精密组件业务方面,公司2023H1实现营收19.85亿元,同比-4.8%。伴随新能源车大客户销量高增,公司产品持续拓展,收购Arenda战略布局,精密组件业务有望贡献核心驱动。触控面板及液晶显示模组方面,公司2023H1实现营收22.19亿元,同比+0.76%。 面板行业在2023Q2景气修复明显,面板价格全线上涨。公司端收购苏州晶端后有望快速布局汽车市场,业绩后市可期。此外,公司硬板业务在数通领域亦有发力,借AI发展浪潮,有望注入额外动能。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1.47元、1.96元、2.48元。我们看好公司成长性。 风险因素:消费电子发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
|
紫光国微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3-08-24
|
86.82
|
--
|
--
|
96.58
|
11.24% |
|
96.58
|
11.24%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7.35 亿元,同比+28.56%;归母净利润 13.92 亿元,同比+16.22%;毛利率 64.57%,同比微降 1.02pct。单二季度来看,公司营收 21.94 亿元,同比+40.31%、环比+42.38%;归母净利润 8.08 亿元,同比+21.15%、环比+38.36%;二季度毛利率 63.42%,同比-3.96pct、环比-3.23pct。 点评: 业绩整体稳中有进,智能安全芯片高速成长。分业务来看,上半年公司特种 IC 业务收入 21.64 亿元,同比+10.79%;毛利率 77.54%,同比-1.10pct。智能安全芯片收入14.62亿元,同比+81.99%;毛利率49.32%,同比+7.66pct。晶体业务收入 0.90 亿元,同比-33.35%;毛利率 17.08%,同比-10.47pct。智能安全芯片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电信、金融等多个领域收获新突破,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为公司整体业绩增长贡献增量。 产品品类不断扩展,新品放量驱动长期成长。特种 IC 方面,新一代更高性能 FPGA、特种新型存储器以及 DSP、视频芯片等领域产品即将完成研发;新开发的特种 Nand Flash、高性能总线产品、新一代 SoPC产品、以及 MCU、图像 AI 智能芯片等均已进入推广阶段,同时公司新推出了工业级产品系列。智能安全芯片方面,在 5G 浪潮的推动下,公司推出 eSIM 一站式解决方案,此外汽车数字钥匙方案已在客户端成功导入,实现量产装车。 特种 IC 龙头企业,持续拓展产品赋能千行百业。我们看好紫光国微在当前特种 IC 国产替代发展趋势下的稳健成长,同时也看好公司不断扩充产品线和应用领域进一步开启盈利空间。公司基本面稳健,当前估值较低,投资属性凸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87、46.36、59.90 亿元,对应 PE 为 19.61、15.18、11.74 倍。公司作为特种 IC 龙头企业,我们看好公司通过不断推出新品带来的收入贡献,以及在新领域布局拓展成长空间。 风险因素:新品放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
|
|
兴森科技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3-08-15
|
12.66
|
--
|
--
|
13.10
|
3.48% |
|
17.85
|
41.00% |
|
详细
样板、小批量 PCB 龙头,封装基板国产替代先行者。兴森科技成立之初定位于样板、快件 PCB 制造,经过 20余年的发展,公司目前已是国内PCB 样板、小批量板龙头企业,生产基地遍布广州、江苏宜兴、珠海、美国及英国。作为国内本土 IC 封装基板的先行者之一,公司于 2012年进军 CSP 封装基板,公司通过持续深耕,在薄板加工、精细路线能力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与三星、长江存储、长电科技等国内外芯片、封装厂均已建立起合作关系。同时,公司于 2022年正式进军 FCBGA 封装基板领域。根据 Prismark 公布的 2022年全球 PCB 前四十大供应商,公司位列第三十一名。受益于公司新增产能逐步释放、业务不断优化和导入客户不断增长,公司业绩稳步增长,2018-2022年营收 CAGR 达11.43%。 中高端 PCB 产能释放在即,与大基金合作的 IC 封装基板项目如期推进。 截至 2022年末,公司主要在建 PCB 产能“宜兴硅谷二期”完全建成投产后将新增年产 96万平方米高端线路板,产品主要服务于 5G 通信、Mini LED、服务器和光模块等领域;“广州科技刚性电路板”项目 2022年末产能利用率约 59%,主要定位于国内 5G、光模块、高频高速、数据中心等应用领域的下游需求。在 IC 封装基板方面,兴森科技现有 BT 基板产能主要为广州基地 2万平米/月的产线,与大基金合作的 IC 封装基板项目(珠海兴科实施)分二期投资,所有产能将在 2023年底前建成投产;FCBGA 基板方面,广州兴森项目分两期建设产能 2000万颗/月的FCBGA 基板产线,珠海兴森项目建设产能 200万颗/月的 FCBGA 基板产线,配套国内 CPU/GPU/FPGA 等高端芯片。展望未来,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新建产能的释放,公司的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4.89/87.14/105.0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4.32/6.78/10.43亿元,对应EPS 为 0.26/0.40/0.62元,对应 2023-2025年 PE 分别为 50/32/2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研发、技术产业化及客户验证风险;宏观环境不确定性风险;新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复苏不及预期。
|
|
|
工业富联
|
计算机行业
|
2023-08-11
|
21.99
|
--
|
--
|
23.30
|
5.96% |
|
23.30
|
5.96% |
|
详细
事件:8月 9日, 公司发布中报,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67.7亿元,同比-8.2%;归母净利润 71.6亿元,同比+4.2%;扣非归母净利润 75.4亿元,同比+18.3%。其中,23Q2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 43.3亿元,同环比+32.3%/+35.0%;归母净利润 40.3亿元,同环比+11.6%/+28.8%。 点评: 算力需求水涨船高,AI 趋势曙光初露。2023H1大模型突破奇点,算力产业链闭环逐步清晰,从上游 GPU,到中游服务器&交换机构成算力核心硬件,同步筑基 AI 时代。公司卡位产业链中枢,上则深度绑定英伟达、AMD 等 GPU 厂商,稀缺资源供应链稳定;下则与头部 CSP厂商合作稳固,逐渐成长为数据中心一站式综合服务商。随着 AI 发展逐步走高,公司有望核心受益。 AI 服务器系算力来源,静待 Q3快速放量。服务器方面,公司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推出面向多场景、多维度的边缘服务器、数据中心模块化及可拓展的高性能服务器。今年已为客户开发、量产英伟达 H100、H800高性能 AI 服务器,云端游戏服务器已于 3月出货。2023H1,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优化,盈利能力同比显著增长,整体服务器毛利率提升 25%。 进入 Q3后,AI 服务器将逐步放量,持续看好公司成长性。 交换机组网高速互联,优质客户群体支撑业绩放量。服务器间数据传输由交换机提供高速跑道,AI 应用拉动高端交换机&路由器需求。 2023H1,公司高速交换机、高速路由器成长分别提升 70%、95%。 2023H1,400G 交换机快速成长,800G 交换机已进入 NPI 阶段,公司预计下半年贡献营收。展望 2024年,随着 AI 服务器部署,高端交换机需求日益提高,800G 交换机有望快速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 1.25元、1.64元、1.93元。AI 行业发展如火如荼,我们看好公司发展前景,维持公司 “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AI 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短期股价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
|
沪电股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3-08-01
|
22.00
|
--
|
--
|
24.01
|
9.14% |
|
24.01
|
9.14% |
|
详细
脱胎于台系茁壮于大陆,专注布局高景气赛道。1978年吴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楠梓电子前身)成立,1992年在大陆成立昆山沪士电子。昆山沪士电子成立后成长迅速,随后转由吴礼淦家族控制。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坚定维护自身盈利能力,经营以稳健取胜,不愿牺牲毛利率盲目扩展市场份额,除 2014-2017年受公司新建产能及良率爬坡影响,其余年份公司盈利能力大幅高于行业。从财务数据看,营业收入稳步提升,归母净利润整体走高。除 2021年受行业景气和宏观经济影响外,近年发展总体稳定。2022年公司营收 83.36亿元,同比+12%。归母经历润达 13.62亿元,同比+28%。 企业通讯:AI 动能强大,交换机&服务器迎黄金阶段。大模型进入发展黄金期,“模型数量增加+模型规模扩大”双重激化。AI 服务器技术升级叠加需求上升,服务器间借助高速交换机互联互通,PCB 量价齐升。此外,通用服务器平台持续演进,PCB 价值量技术溢价稳步提升。 通用服务器:服务器平台持续迭代,PCB 技术密集程度提高。随着服务器 CPU 架构不断演进,PCB 的材质和层数均在不断上升,例如,(intel)Eagle Stream 及(AMD)Zen4架构下均采用 Very Low Loss 材质,层数为 16-20层。相对前代层数增加四层,CCL(覆铜板)材质亦有进化。 用量方面,我们测算未包括配板和载板情况下,通用服务器的面积约为0.23平米。 AI 服务器:PCB 的主要应用场景为 OAM、UBB、CPU 母板等。据我们测算,UBB+OAM+CPU 母板 PCB 用量约 0.4378平米。其中,UBB、OAM、CPU 母板分别为 0.27、0.02*8、0.03平米。 交换机:蓝海赛道高溢价产品,AI 动能强势催化。交换机市场格局整体优于服务器,龙头厂商思科、Arista 等厂商占据主要份额。我们认为至少有两重催化,第一:交换机整体向高速迭代,材料升级、工程难度提升等因素致使 PCB 价值量走高。第二:AI 大模型运算中数据流量较大,或加速 400G/800G 等超高端交换机落地或者放量。但从放量节点看,大模型走热节点在今年上半年,受限于云服务厂商资本开支计划,今年资本开支将向 AI 服务器倾斜,交换机在今年或保持稳中有升。而随着AI 服务器的快速部署,交换网络升级迫切程度提升,明年或迎大幅度放量节点。 公司业务布局领先,盈利能力高于对手。早在 2016年,公司黄石一厂便针对服务器专门设计产线,重点开展 Intelpurley 平台产品开发。2018年,公司 400G 交换机 PCB 实现小批量交付。2020年,公司已经具备800G 交换机产品样品加工技术能力。2022年,公司应用于 GPU、OAM、FPGA 等加速模块类的产品以及应用于 UBB、BaseBoard 的产品已批量出货,并预研应用于 UBB2.0、OAM2.0的产品;此外在 800G 交换机产品方面硕果良多。从盈利能力上看,公司毛利率明显高于竞争对手,除了公司自身的成本管控、经营效率等方面因素外,主因公司技术底蕴较深,经营不以利润换份额,专注于深耕高溢价领域的策略有关。 汽车:电动智能化持续,控股胜伟策深化布局。我们在 2023年发布的深度报告《消费电子基本盘稳固,汽车布局有望再造东山》中曾对汽车 电动&智能化做过测算:电动化方面:电驱、PCS 等部件有望带来 390-440元增量,此外 FPC 代替传统线束,有望带来 400-600元增量,合计电动化增量为 790-1040元。智能化方面:域控制器有望带来 450元增量,传感器端有望带来单车 459.35元增量,合计增量 909.35元。 2022年全球乘用车 PCB 市场规模为 482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 626亿元,CAGR 达+9.1%。公司汽车板营收稳定上升,2022年汽车板收入18.97亿元,同比+12.8%。从盈利能力看,2018年以来公司汽车板毛利率在 24%-27%之间,2022年受宏观经济及行业景气等影响,但公司保持了营收上涨,毛利率小幅度下降,展现出较为坚韧的基本面。此外,公司已控股胜伟策,持续深化布局,静待业绩放量。 投 资 建 议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3/2024/2025年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92.9/117.6/136.7亿元,分别同比+11%/+27%/+16%;2023/2024/2025年 归 母 经 历 润 分 别 为 13.7/21.2/26.7亿 元 , 分 别 同 比+0.9%/+54.3%/+25.9%。我们认为公司系算力产业链核心标的,在服务器和交换机中受益程度较高,参考可比公司均值,给与公司 2024年 30倍 PE,对应目标市值 636.28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AI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电动车销量下行风险;北美头部CSP 厂商盈利能力不及预期风险;股价短期波动风险。 [Table_Profit]
|
|
|
精测电子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3-06-08
|
96.03
|
--
|
--
|
104.00
|
8.30% |
|
104.00
|
8.30% |
|
详细
国内平面显示测试领域龙头企业,“半导体+显示+新能源”三大业务线构筑产品矩阵。精测电子成立于2006 年,公司立足于显示检测系统,深耕核心技术,目前在国内平板显示测试领域,公司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同时,公司不断开拓业务版图,于2018 年以子公司上海精测为切入点进军半导体市场,同年成立武汉精能,开拓半导体和新能源版图。受益于新业务逐渐起量、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和导入客户不断增长,公司业绩稳步增长,2019-2022 年营收CAGR 达11.86%。 把握显示技术迭代需求,持续拓展产品品类。公司是行业内少数几家能够提供平板显示Array、Cell 和Module 三大制程检测系统的企业。目前,公司在显示领域的主营产品包括信号检测系统、OLED 调测系统、AOI 光学检测系统和平板显示自动化设备等,覆盖LCD、OLED、Mini/Micro-LED 等传统及新型显示器件检测系统。2019-2022 年,公司显示业务营收分别为18.96、18.94、21.88 及21.69 亿元,其中2022 年略下滑主要由于2022H1 疫情影响导致订单延后,叠加面板周期进入下行阶段影响。2022 年,公司募集资金用于“高端显示用电子检测系统”项目,公司预计达产后每年新增净利润1.76 亿元。 开辟半导体和新能源设备新增长极,抓住机遇勇立潮头。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公司致力于前道量/检测设备以及后道电测检测设备的研发及生产,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光学和电子束检测;在新能源设备领域,公司已成为中创新航等下游知名厂商的优选合作商。2022 年,公司半导体业务实现营收1.83 亿元,同比增长34.12%;毛利率为51.14%;新能源业务实现营收3.43 亿元,同比增长561.64%,毛利率为31.37%。此外,截止2022 年报披露日,公司半导体业务在手订单8.91 亿元,新能源业务在手订单约4.82 亿元,在手订单充沛,有望为公司业绩注入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40/43.21/54.30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56/4.78/6.52 亿元,对应EPS 为1.28/1.72/2.34 元,对应2023-2025 年PE 分别为76/57/41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研发、技术产业化及客户验证风险;宏观环境不确定性风险;毛利率下滑;下游复苏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