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澜股份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3-01-12
|
11.76
|
--
|
--
|
14.40
|
22.45% |
|
15.40
|
30.95% |
-- |
详细
第一大股东一致行动人全额认购不超过4 亿元定增公司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计划向特定对象发行数量不超过48,889,755股(含本数),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4 亿元(含本数),发行价格8.18 元/股。 发行对象为海南慕岚投资有限公司,发行对象以现金方式认购。海南慕岚由刘艳村女士、李慕牧女士实际控制(刘艳村女士、李慕牧女士各持有慕岚投资 50%股权),刘艳村女士系公司第一大股东、董事长李琦先生之妻,李慕牧女士系公司第一大股东、董事长李琦先生之女,2023 年1 月10 日,海南慕岚与李琦先生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 此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前,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此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后,若按照本发行上限计算,海南慕岚将持有公司48,899,755 股股票,李琦先生持有公司43,386,102 股股票,合计持有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25.81%,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慕岚投资、李琦先生,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李琦先生、刘艳村女士、李慕牧女士。 扣除发行费用后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将有效地缓解公司资金压力,有利于缓解公司储能项目流动资金需求,推动公司战略发展落地。 储能:10 亿元投资加快布局,达产后年销售额预计50 亿元为加快公司在储能产业的布局,公司计划在惠州仲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建设“高澜全场景热管理研发与储能高端制造项目”,预计总投资10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额7.27 亿元,项目建设期不超过2.5 年(2.5 年内整体竣工并投产、2 年9 个月内产值上规纳统、5 年内达产),项目建成后主要生产经营全场景热管理研发与储能电池Pack 系统等全链条方面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项目全部建成并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总额50 亿元,实现年纳税总额1 亿元。 储能市场前景广阔。GGII 数据:2021 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达48GWh,同比增长167%,预计2022 年超过90GWh,同比增长88%,2025 年将超过324GWh;2022-2025 年中国储能温控市场规模将从46.6 亿元增长至164.6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2.3%。 公司目前已有基于锂电池单柜储能液冷产品、大型储能电站液冷系统、预制舱式储能液冷产品等的技术储备和解决方案。基于公司长期在液冷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电网侧的产品理解、客户渠道、项目口碑,随着公司储能产业布局的持续推进,有望驱动公司业绩增长超预期。 直流水冷:特高压有望迎来新一轮建设高峰,海风进一步带来弹性“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 交14 直”,总投资3800 亿元,相较于“十三五”特高压投资规模大幅增长。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议,2022 年下半年将再开工建设“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加快推进“一交五直”等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早核准早开工。国家电网2023 年总部招标计划单列了8 次特高压项目相关采购(分别在1 月、4 月2 次、6 月、7 月、8 月、10 月、11 月),涵盖服务、设备、材料等项目。特高压有望迎来新一轮建设高峰,公司直流纯水冷却设备行业景气程度提升明显,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期。 海上风电深远海趋势有望带来公司产品新增需求,公司作为国内第一套全国产化的海上柔直项目水冷产品供应商,为三峡如东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换流站提供外冷公共冷却系统(三峡如东海上(H6、H8、H10)项目合计并网规模1.1GW,对应公司订单规模约0.8 亿元)。 投资建议第一大股东一致行动人全额认购定增,增厚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和决心;持续推进储能产业布局,以及特高压和海风的高景气有望驱动公司业绩超预期。考虑此次定增尚需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暂不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2-24 年归母净利润0.57、1.34、1.80 亿元;PE 58、24、18 倍;选取储能温控相关可比公司英维克、同飞股份、申菱环境,三家可比公司2023 年PE均值38 倍,公司估值明显低估;持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业务进展不及预期;毛利率不及预期等。
|
|
|
高澜股份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2-04-25
|
8.88
|
11.10
|
--
|
10.68
|
20.27% |
|
14.37
|
61.82% |
|
详细
事件: 2022年 4月 20日,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及 2022年一季报。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79亿元,同比增长 36.72%;实现归母净利润 0.65亿元,同比下降 20.29%。 其中 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17亿元,同比增长 50.88%;实现归母净利润 0.29亿元,同比下降22.40%。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23亿元,同比增长47.35%;实现归母净利润 0.08亿元,同比增长 80.27%。 营收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业务超预期: 2021年控股子公司东莞硅翔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产品和汽车电子制造产品订单和营业收入增长显著,对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2022年 Q1,受益于动力电池热管理产品和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产品收入增加,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实现快速增长。 2021年公司动力电池热管理产品和汽车电子制造产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8.20亿元,同比增长 155%。2021年公司加强对东莞硅翔整合完善的投后管理,促进双方在业务、管理等方面的有效整合,发挥协同效应。 2021年东莞硅翔对场地、产线等进行了扩充,扩大产能并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目前有加热膜生产厂区、隔热棉生产厂区、汽车电子生产厂区三个生产厂区。 2021年东莞硅翔实现营业收入 83,393.49万元,实现净利润 7,423.00万元(已计提超额业绩奖励 944.03万元);2022年 Q1实现营业收入 30,182.23万元,实现净利润 3,373.08万元,是 2021年全年的 45%。未来随着东莞硅翔产能的不断扩充,我们预计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费用管控能力提升, 毛利率将企稳回升: 由于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公司纯水冷却设备产品毛利率下滑 5.47pct 至 25.83%;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下游客户压价影响,公司动力电池热管理产品毛利率下降 10.86pct 至 20.90%,汽车电子产品毛利率下降 6.46pct 至 27.69%, 导致公司毛利率下跌至 26.39%, 归母净利润出现同比下降。 预计未来随着原材料价格趋稳、核心元器件自研、新品不断扩充,公司水冷业务及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率将企稳回升。 2021年公司费用管控能力提升,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 0.92pct,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 1.35pct。由于净利率下降,2021年公司 ROE 较前年有所降低,为 6.74%。 研发实力不断提升, 2021年公司再获多项资质认定: 研发实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支出 7,915.15万元,较上年增长 39.29%,占营业收入的 4.71%。 2021年公司获得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认定及广东省首台套等 17项资质;两项技术经过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分别获得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同时东莞硅翔实验室顺利通过 CNAS 认证。 2021年公司还参与了多项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相关标准的起草。 2021年 11月, 公司参与建设的国内首台储气库水冷系统顺利投产。 2022年 1月,公司再建世界首套直流背靠背换流站中的柔直变压器水冷系统。未来公司将继续强化研发创新和转化能力, 保证公司市场核心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纯水冷却设备龙头企业, 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59/30.13/41.26亿元,同比增长 28.5%/ 39.6%/36.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4/2.01/2.81亿元,同比增长 60.4%/ 93.6%/40.3%; 对应 EPS 分别为 0.37/0.71/1.00元。 我们给予公司 2022年 30倍 PE,对应目标价 11.10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风电投资规模、新增装机容量规划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降、收购整合不利、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假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高澜股份
|
电力设备行业
|
2017-04-13
|
34.35
|
--
|
--
|
33.99
|
-1.42% |
|
33.86
|
-1.43% |
|
详细
事件: 公司于2017年4月7日发布了2016年年度报告。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899.57万元,同比增长32.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24.33万元,同比增长12.39%。 年报点评: 直流水冷和新能源水冷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得益于直流水冷行业的迅猛发展、核心风电客户的增长以及客户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公司国内外业务订单及营业收入取得较大增长。国际市场拓展方面,在保持与GE、西门子、ABB等国际大型输配电企业业务往来的基础上,公司又成功通过印度国家电网、东芝三菱等客户的审核,提高了公司在海外的知名度,为公司国际市场的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16年,公司直流水冷产品实现收入180.42百万元,同比增长41.91%,占总营业收入的38.47%,公司直流水冷产品订单量较2015年增长。新能源发电水冷产品实现收入212.91百万元,同比增长,占总营业收入的45.40%。 充电桩业务进展顺利。子公司智网信息定位是新能源汽车充电综合运营服务商,以城市辖区为基本单元,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以城市电动乘用车为服务主体,同时提供城市充电网络整体解决方案,为电动汽车提供高效、经济、兼容、安全的能源供给服务,同时利用“充电APP+云服务+远程智能管理”优势,拓展到新能源汽车线路运营及分时租赁等领域。2016年年底,智网信息中标广东省交通运输新能源车辆动态监测平台(一期)项目,将为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提供全省交通运输新能源运营汽车运行监测数据平台和系统集成信息化建设,实现对全省新能源运营客车、公交车、出租车、充电站、充电桩等相关单元的统一管理与监测。 库存和发出产品大增,预示订单取得较大增长。对于定型的新能源发电水冷产品、电气传动水冷产品根据客户的批量化需求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期末存在一定的库存。2015年上半年公司库存商品中88.13%有相对应的订单,其余为批量化产品根据预测订单的备货。2016年末公司库存商品达3894.64万元,而期初余额仅为646.66万元;公司对已发货但尚未取得《合格品验收单》或《竣工验收单》的产成品在发出商品中核算,2016年末公司发出产品1.02亿元,较期初增长49.26%。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230万元、8384万元,EPS分别为0.60元、0.70元,对应的PE为56.58倍、48.50倍,目前可比公司(TTM,剔除负值及1000以上)中位数为61.35倍。考虑到公司直流水冷业务拥有优势地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业务将迎来发展的良机,我们维持其“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电网投资放缓,国内风电政策调整,海外业务拓展受阻,充电桩发展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