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迪威尔 机械行业 2025-07-03 24.77 30.80 23.79% 25.79 4.12% -- 25.79 4.12% -- 详细
公司 6月 19日发布公告,拟择机启动投资实施“深海承压零部件产品精密制造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 3.058亿元,预计建设周期 28个月,达产后,预计年产约 3.54万吨深海承压零部件产品。随着国家政策对海洋经济的持续加码支持,深海设备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同时,公司多向模锻技术领先,目前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等重要环节,有望为公司进一步打开深海、核电、航空航天等业务空间。公司作为行业领先的高端零部件供应商,随着扩产+多向模锻技术调试投产,利润有望持续向上,维持“买入”评级。 政策持续加码,深海科技及海洋经济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3月 12日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将“深海科技”纳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指引深海领域从技术探索迈向产业化落地转型。7月 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随着政策逐步加码,海洋经济战略地位已然凸显,深海设备作为海洋建设开发的重要一环,在耐压性、可靠性等方面存在苛刻要求,我们认为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一方面有望驱动深海产品设备需求向上,另一方面有望激励企业突破技术攻坚,加速海工高端装备自主化进程。 高壁垒核心部件供应商加速扩产,有望充分享受深海经济红利公司是全球知名的深海油气设备承压零部件企业,凭借产品在低温冲击韧性、均匀性等性能指标上的优异表现,成为了 TechnipFMC、SLB、BakerHughes 等全球头部油气公司在深海设备方面重要的专用件供应商。当前,国内深海经济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大,项目储备亦有望持续释放。公司于2025年 6月 16日中标中海油能源发展公司水下采油树本体及阀块采购项目,中标金额达 7266.98万元。本次公司公告拟建深海承压零部件制造项目,大力推进产能建设以充分响应国内外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有望紧抓深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窗口,助力业绩增长。 多向模锻工艺进展领先,可延伸至航空/核电领域打开成长空间多向模锻技术可实现一次挤压完成复杂外形中空件的成形,大幅节约材料并提升产品力学性能,可用于特殊工况如深海、压裂等装备关键部件的成形制造。公司多向模锻项目布局十余年,锻造工艺与设备全球领先,目前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等重要环节,预计随着该项目的逐步推进,公司深海设备零部件产品在成本与性能方面的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进一步保证零部件在长期、复杂、严苛工况条件下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除了应用于深海设备产品的成形,多向模锻工艺还可平台化迁移至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的大型阀门类产品的制造,下游需求空间十分广阔,这一核心工艺技术的布局有望助力公司拓宽零部件产品应用范围,进一步打开业绩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维持预测公司 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 1.50/2.45/2.96亿元,对应PE31/19/16倍。可比公司 25年 Wind 一致预期 PE 均值 34倍。考虑到公司募投项目工艺设备全球领先,以及公司的采油树等深海油气零部件业务有望深度受益于海洋经济概念的发展,我们上调公司估值溢价,给予 25年 40倍 PE,对应目标价 30.80元。(前值 21.58元,对应 25年 PE28倍)。 风险提示:油气企业资本开支不及预期;深海设备竞争格局恶化;原材料成本波动。
周尔双 3 4
迪威尔 机械行业 2025-05-27 19.44 -- -- 25.01 28.65%
25.79 32.66% -- 详细
深耕油气行业二十余年,已进入全球油服龙头供应链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1998年正式进入机械加工制造业,深耕行业多年,已成长为全球知名的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油气钻采设备承压零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油气生产系统专用件、井控设备专用件及非常规油气开采专用件三大系列,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大主要油气开采区的陆上井口、深海钻采、页岩气压裂、高压流体输送等油气设备领域。公司目前处于成长阶段,业绩有所波动,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1.2亿元,同比下降7%;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40%,主要由于2020-2021年公司出口业务受外部因素影响,订单有所回落,业绩出现短期扰动,2022年快速恢复增长。展望未来,随着公司产品竞争力的持续加强&规模效应释放,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油服行业:看好深海油气、非常规油气领域油服行业为油气开采提供设备和服务,因标准要求高、申请周期长具有高壁垒。迪威尔作为油服设备专用件供应商,已形成以深海油气水下开采设备、页岩气压裂设备、陆地油气开采设备等专用承压件为主的系列产品,是油服设备产业链关键一环。2025年3月12日《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深海科技”,深海油气是深海科技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以来全球重大油气发现和油气产量主要增量大多来源海洋,海油资源开采景气度上行确定性强;非常规油气领域,常规油气将难以满足能源需求,页岩油气成为未来增储上产主力。 市占率较低,未来成长空间广阔根据Research&Markets数据,2023年全球深海油气装备市场规模184亿美元,2029年达到265亿美元,CAGR达6.1%。公司下游客户TechnipFMC、杰瑞股份等在手订单饱满,公司业绩规模具备较大成长空间。同时,随着国内非常规油气开发的持续提升以及国内压裂设备龙头出海进程的持续推进,公司压裂设备业务也将保持增长。根据我们测算,迪威尔未来深海设备锻件市占率有望提升至3%,对应深海装备锻件业务收入29亿元;国内压裂设备锻件市占率有望提升至40%,对应压裂设备锻件业务收入6.8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2.1/2.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27/18/14倍。公司深耕行业多年,后续随规模效应释放、高端产品国产替代推进,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宏观环境风险
迪威尔 机械行业 2024-11-13 16.40 20.58 -- 20.70 26.22%
21.71 32.38%
详细
公司是全球知名的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油气设备专用件的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大油气开采区的陆上井口、深海钻采、页岩气压裂等油气设备领域。公司 24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7.95亿元,同比-15.11%;归母净利润 6381.49万元,同比-48.61%, 公司下游客户在手项目较多, 随着油气行业景气向上, 未来有望转换到公司订单。 维持“买入”评级。 订单结构变化, 毛利率有所承压因高附加值深海设备专用件订单略有下降,毛利率有所承压: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 18.99%,同比-4.30pp; 其中 Q3单季度, 公司毛利率16.44%,同比-7.34pp,环比-4.15pp。期间费用率方面,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 1.80%,同比+0.30pp;管理费用率 4.31%,同比+0.50pp;财务费用率 0.03%,同比+0.63pp, 主要系本期汇兑收益减少所致;研发费用率 3.47%,同比-0.11pp。期间费用率达 9.60%,同比+1.32pp。 知名深海油气设备厂商,客户资源优质公司是全球知名的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深海、压裂等油气钻采设备承压零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且凭借多年研发投入和超行业标准的低温冲击韧性、大壁厚产品的均匀性等性能,成为 TechnipFMC、 SLB、 AkerSolutions 等大型油气技术服务公司在亚太区域最重要的供应商。公司不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 向深海、压裂等高端市场转型升级,深海领域订单占比逐年上升。 募投项目顺利推进, 跨境收购释放发展潜力公司紧跟市场变化, 随着油气领域对高端闸阀的需求不断提升, 募投 350MN多向模锻液压机项目, 可用于特殊工况如深海、压裂等装备关键零部件的成形制造; 公司着眼国际化战略, 据公司微信公众号,公司于 10月 21日收购新加坡油气行业设备 OEM 制造商 HME Technologies, 将实现关键步骤产能提升, 为公司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新收购新加坡 HME 公司, 随着全球深海装备产业链向亚太区转移,有望持续受益,且多向模锻项目已进入调试阶段, 投产后将降低成本,提升接单能力。 我们预计公司 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 1.04/1.75/2.49亿元,对应PE 为 31/18/13x。 可比公司 25年 Wind 一致预期 PE 均值为 22倍。考虑到高产品壁垒及成长性, 24-26归母净利复合增速高于可比公司均值, 享有一定估值溢价, 给予 25年 23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为 20.70元。 风险提示: 油气行业景气度风险;地缘政治发生重大变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汇率变动风险。
迪威尔 机械行业 2024-04-23 16.19 -- -- 17.08 3.83%
16.81 3.83%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和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实现营收 12.1亿,同比+23.1%;实现归母净利润 1.4亿,同比+17.3%。 2024Q1, 实现营收 2.9亿,同比+5.8%,环比+4.5%;实现归母净利润 2821.9 万元,同比-7.4%,环比+54.6%。 新增设备生产能力快速提升, 精加工及堆焊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 分产品来看,2023 年, 油气生产系统专用件营收 9.6亿元,同比+30.2%; 非常规油气开采专用件营收 1.3亿元,同比-16.2%; 井控装置专用件营收 0.5 亿,同比+46.6%。分地区来看, 2023年,公司海外业务营收 8.3亿元,同比+38.0%;国内业务营收 3.2亿,同比-5.8%。 70MN自由锻设备投产以来,公司产能快速释放,同时公司持续加强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精加工和堆焊生产装备已实现常态化生产。 24Q1 盈利能力环比改善, 费用管控能力持续优化。 2023 年,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2.0%、 11.8%,同比-1.3pp、 -0.6pp; 期间费用率为 8.9%,同比-0.4pp。 24Q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19.5%、 9.9%,同比-3.4pp、 -1.4pp,环比+2.0pp、 +3.2pp; 期间费用率为 7.7%,同比-3.6pp,环比-3.2pp。 海洋油气景气延续, 高毛利深海产品持续受益。 根据标普全球, 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仍将持续增长,预计全球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约 6079亿美元。同比增长 5.7%,其中海上勘探开发资本支出同比增速高达 19.5%。 从油气开采发展来看, 油气开采结构将沿着从常规油气到非常规油气、从陆地油气到海洋油气、从浅海到深海的趋势发展。 公司不断加大深海产品研发投入并向深海产品市场转型, 高毛利深海产品贡献主要业绩增量。 募投项目进展顺利, 高端阀门有望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极。 公司募投项目 350MN多向模锻液压机主要用于生产高端阀门及管系零部件产品,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增加公司在油气领域产品品类。目前大部分设备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项目正有序推进, 新产品高端阀门有望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 2.4、 2.9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97、 1.24、 1.50 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17、13、 11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 27%。 公司为国内油气设备专用件龙头持续受益于海洋油气高景气,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油气价格波动、 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上涨、募投项目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迪威尔 机械行业 2023-11-03 23.93 38.75 55.75% 26.64 11.32%
27.68 15.6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4亿元,同比增长34.0%;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26.1%。Q3单季度来看,实现营收3.4亿元,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1.8%;实现归母净利润4312.6万元,同比增长3.5%,环比减少14.8%。Q3单季度增速放缓不影响全年高增趋势。 油气行业景气度持续回暖,海洋油气开发力度加大有望驱动深海业务增长。2023年第三季度,国际油价持续走高,高油价驱动上游资本开支增长,油服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根据中国海油集团发布的《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3年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继续增加,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预计增长至1774.4亿美元,同比+6.1%。国内海洋油气工程行业持续受益于中国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有力推进,行业发展呈现较好增长势头。公司在深海设备领域是全球多家大型油气技术服务公司在亚太区域最重要的专用件供应商,海洋油气工程高景气,有望带动公司高附加值深海产品持续放量。 毛利率持续改善,汇兑收益减少影响盈利能力。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3.3%,同比-0.3pp;Q3单季度毛利率为23.8%,同比+1.7pp,环比+0.7pp。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8.3%,同比+0.2pp,净利率为13.3%,同比-0.8pp;Q3单季度,期间费用率为9.5%,同比+3.9pp,环比+4.9pp,净利率为12.9%,同比-1.8pp,环比-2.5pp,主要系汇兑收益同比减少较多侵蚀三季度净利。 ,募投项目进展顺利,新产品有望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极。公司募投项目350MN多向模锻液压机可用于特殊工况如深海、压裂等装备关键零部件的成形制造,在批量化制造上将具有更大技术以及成本优势,同时也将有效增强公司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目前公司募投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大部分设备已进厂,下半年将进入安装调试阶段,产线建成后将形成规模化的高端阀门及管系零部件产品制造能力,进一步增加公司在油气领域覆盖产品的品类,高端阀门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6、3.3亿元,对应EPS为0.95、1.32、1.69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8、20、16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39%。公司为国内油气设备专用件龙头,给予公司2024年30倍目标PE,6个月目标价39.6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募投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迪威尔 机械行业 2023-10-24 26.39 35.52 42.77% 26.95 2.12%
27.68 4.89%
详细
油气设备专用件供应商,发展高附加值深海、压裂设备专用件公司是油气设备专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的供应商,主要产品为: 井口及采油树专用件、深海设备专用件、压裂设备专用件及钻采设备专用件, 2022H1收入占比分别为 46%、 30%、 19%和 3%。 未来公司主要发展高附加值的深海、压裂设备专用件。 油服行业回暖,看好深海、非常规气领域油服设备市场规模随行业景气度周期性复苏,上游资本开支结构向深海、陆上非常规油气倾斜。 目前海外油服公司新签订单表现高速增长。 深海项目经济性在成本下降和采油时间加快的推动下有所改善,为持续的开发活动提供坚实的支持。深海设备深技术壁垒高,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有利于早已进入深海油服设备龙头供应链体系的零部件公司放量。 深海设备专用件——重要增长极技术、装备竞争优势: 公司锻造设备总成型能力 350MN 或将创行业第一,主要生产结构复杂的高端锻件(95%用于海洋装备阀体),可实现一次成形,提高挤压机的工作效率和锻件出品率, 新增产能 8万件。 产品升级:公司完善产业链,增加堆焊等工艺。同时公司实现深海产品“零件”向“部件”的转变, 抓住零部件标准化趋势,与 Technip FMC 共同制作 Subsea 2.0标准,实现深海产品持续升级。 出海潜力较大: 海外油服公司从成本端考虑,基本加工产能向亚太和拉美地区转移。 公司借助成本优势、装备制造能力优势以及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深海设备零部件出口海外市场潜力较大。 压裂设备专用件从 2012-2020年,我国页岩气产量 CAGR 高达 130.67%,我们预计页岩气未来将成为我国油气行业新的增长点,对压裂设备需求或放大。 中国油气装备制造商不断突破北美和中东压裂市场,公司或与下游客户出海共振,拉动压裂设备专用件需求。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2.0/2.8/4.0亿元。 可比公司 2023年平均 PE 30倍。迪威尔 350MN 募投项目投产,总成型能力或为世界第一,或突破国内锻件生产装备瓶颈, 2023年按照 PE 35倍给予迪威尔目标价 36.3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新增订单情况不及预期等风险; 2)油服行业新签订单价格及毛利率难以进一步回升的风险; 3)项目投产或不及预期等风险。
迪威尔 2022-08-29 37.22 -- -- 46.10 23.86%
46.10 23.86%
详细
上半年业绩同比+194%,Q2 单季度业绩同比+307%:2022 年上半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15 亿元,同比+66.8%;归母净利润0.57 亿元,同比+194.0%;扣非归母净利润0.48 亿元,同比+413.7%。其中Q2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4 亿元,同比+68.5%;归母净利润0.26 亿元,同比+307.0%;扣非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690.0%。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期间费用控制良好:2022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24.6%,同比+3.6pp。2022Q2,公司毛利率24.3%,同比+3.5pp。期间费用率方面,上半年销售费用率1.9%,同比-2.1pp;管理费用率4.3%,同比-2.9pp;财务费用率-1.0%,同比-2.8pp;研发费用率4.6%,同比基本持平;合计期间费用率9.8%,同比-7.8%。 深海业务屡获突破,实现从“零件”订单到“部件”订单的升级:受益于深海供应链向亚太地区转移以及核心设备专用件逐步走向标准化两大产业趋势,公司深海业务屡获突破,实现从“零件”订单到“部件”订单的升级。高附加值产品订单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2H1 累计承接了175 个深海油气项目的专用件产品。其中,应用于巴西海域水下3000 米工况的“深海连接器”批量订单产品已陆续交付客户,并已与客户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部件标准化的大趋势下,深海大客户未来将逐步确定核心供应商及扩展其供货范围。公司被纳入TechnipFMC 产品标准化2.0版供应商,共同制定深海2.0 的标准。同时还入选为Schlumberge25 家核心供应商之一,成为25 家中唯一一家为其提供油气锻件的公司。 投资建议:公司积极进行产业链延伸、深耕多向模锻打造技术优势,已成为亚洲领先的油服核心供应商,将深度受益于深海供应链转移等产业趋势。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5、3.8 亿元,对应PE 47、29、19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油公司资本支出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迪威尔 2022-04-25 24.05 -- -- 30.30 25.99%
35.20 46.36%
详细
2022Q1营收同比+65%,业绩同比+136.9%:2021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5.28亿元,同比-25.4%;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59.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71.7%。2022Q1,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同比+65.0%;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136.9%,环比+59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281.4%。 2022Q1毛利率大幅改善,期间费用控制良好:2021年,公司毛利率20.7%,同比-7.2pp。2022Q1,公司毛利率24.9%,同比+3.7pp,环比逐季改善趋势显著。 期间费用率方面,2021年全年销售费用率3.1%,同比+0.4pp;管理费用率7.3%,同比+1.7pp;财务费用率1.4%,同比-2.3pp;研发费用率4.9%,同比-0.2pp;合计期间费用率16.5%,同比-0.4pp。2022Q1,实现销售费用率1.7%,同比-2.3pp;管理费用率4.0%,同比-4.0pp;财务费用率0.6%,同比+0.6pp;研发费用率3.3%,同比-0.5pp;合计期间费用率9.6%,同比-6.3pp。 深海业务屡获突破,实现从“零件”订单到“部件”订单的升级:受益于深海供应链向亚太地区转移以及核心设备专用件逐步走向标准化两大产业趋势,2021年公司深海业务屡获突破,实现从“零件”订单到“部件”订单的升级。高附加值产品订单占比持续提升,陆续承接了33个深海油气项目的专用件产品。其中,应用于巴西海域水下3000米工况的“深海连接器”批量订单产品已陆续交付客户,并已与客户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部件标准化的大趋势下,深海大客户未来将逐步确定核心供应商及扩展其供货范围。公司被纳入TechnipFMC 产品标准化2.0版供应商,共同制定深海2.0的标准。同时还入选为Schlumberge25家核心供应商之一,成为25家中唯一一家为其提供油气锻件的公司。 投资建议:公司积极进行产业链延伸、深耕多向模锻打造技术优势,已成为亚洲领先的油服核心供应商,将深度受益于深海供应链转移等产业趋势。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5、3.8亿元,对应PE 31、19、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油公司资本支出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迪威尔 2022-03-18 25.83 33.06 32.88% 27.65 7.05%
34.51 33.60%
详细
报告摘要:油气勘探开发资本 支出改善,油服公司供应链向亚洲转移加速。根据World Oil 数据,2020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支出已退回至2005年的水平,预计在短期宏观环境改善以及中长期产业周期利好下,未来几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资本支出会有明显改善。同时,全球疫情的冲击也使得海外生产制造能力受限,这加快了油气设备产业链向亚洲转移的进程,包括FMC、Aker 等油服厂商都相继将生产转移至亚太地区。 深海业务放量在即,业务结构改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油气开发由陆地转向深海趋势明显,近年公司深海业务增长迅速,营收占比已从2011年初入行业时的5%提升至2020年的25%。2021年公司深海业务再次取得重大突破,除了获得FMC 订单之外还入选另一大客户全球深海TOP25核心供应商联盟。预计随着公司深海产品放量,公司业务结构将有较大改变,综合盈利能力将获得明显提高。 纵向扩工艺横向扩品类,单位产品价值量获得极大提升。近年公司持续进行产业链布局,纵向不断加大堆焊、涂层、组装试压等工艺环节的研发投入以及设备投入,有效增加了产品的价值量。同时横向扩大产品品类,继续加强压裂、深海产品研发,2021年获得FMC“深海连接器”订单并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产品价格较原来深海产品1.7万元/件左右的均价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70MN 自由锻和创新性的350MN 多向模锻设备即将投产,公司将获得从量到质的巨大提升。2022、2023年公司分别有70MN 自由锻设备和350MN 多向模锻设备投产。其中2022年投产的锻压设备较目前的35MN 设备生产能力将提升一倍,2023年投产的350MN 多向模锻液压机则是公司通过多年研发制造的创新性设备,在深海特殊工况复杂零部件的成形上具备较大的效率、成本和质量优势,投产后将创造多项世界第一,给公司产品带来从量到质的巨大提升。 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0.36/1.62/2.72亿元,同比-55.45%/+353.46%/+67.67%,对应EPS 0.18/0.83/1.40元,对应当前股价PE143.02/31.54/18.81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迪威尔 2022-01-31 23.60 -- -- 25.58 8.39%
29.75 26.06%
详细
单季度业绩中枢环比+20.9%: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559万元到4059万元,同比减少49.42%到55.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22万元到2122万元,同比减少68.05%到75.58%。以中枢计,2021Q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26万元,同比+3.4%。环比+20.9%,单季度环比显著改善。 深海供应链持续向亚太地区转移,标准/部件化提升核心供应商集中度:深海油气开采有着设备的要求高、行业的集中度高的特点。近年来,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以及碳中和带来的新变化,降本增效压力下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趋势。一方面,产业链正逐步由欧洲转移至亚太。深海产业链近几年转移趋势明显,FMC、斯伦贝谢等大客户深海业务总部已搬至亚太;另一方面,深海采油核心设备正经历标准和部件化的过程。以FMC为例,其深海业务正逐步迈向2.0时代。此前多年的并购重组使得供应商过于冗杂,且供货链过长。在标准和部件化的大趋势下,深海大客户未来将逐步确定核心供应商及扩展其供货范围,公司有望深度受益。 产业链纵向延伸、逐步覆盖高附加值生产环节,深耕多向模锻打造技术优势: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公司以锻造工序为起点向产业链延伸,逐步覆盖高附加值生产环节。相继投资了热处理、粗加工、精加工、组装等制造环节,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堆焊技术,将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制造模式。同时,公司深耕多向模锻技术、打造技术优势。多向模锻技术的投入使用将提高公司批量化精密专用件的生产能力,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优化品质提高效率。待相关募投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关键零部件的装备智造及技术实力将具有全球竞争力。 投资建议:公司积极进行产业链延伸、深耕多向模锻打造技术优势,已成为亚洲领先的油服核心供应商,将深度受益于深海供应链转移等产业趋势。目前Q4单季度业绩环比已显著改善,因此我们上修业绩预期,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8、1.5、2.5亿元,对应PE120、29、18倍,同时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石油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上游资本支出不及预期。
迪威尔 2021-08-26 15.70 -- -- 17.99 14.59%
17.99 14.59%
详细
深耕油气开采设备核心零部件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是亚洲领先的油气开采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入选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大主要油气开采区的陆上井口、深海钻采、页岩气压裂、高压流体输送等油气设备领域。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井口及采油树专用件、压裂设备专用件以及深海设备专用件板块,2020年分别占营收的 40.3%、28.17%、25.46%,且高附加值板块占比逐年提升。2017-2020年,公司营收实现年复合增速 27.7%,归母净利润实现年复合增速 171%。受疫情及国际油价冲击,公司营收、业绩有所承压。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亿元,同比-36.7%;归母净利润 1933.3万元,同比-66.8%。 深海、陆上、压裂三大板块空间广阔,年平均市场空间超百亿美元:深海油气开采对设备的要求高、行业的集中度高,头部的公司出于降本增效的目的纷纷把相关工厂迁往亚太。公司产品综合性能亚太区领先,有望深度受益,2021-2025年年均市场空间达 59亿美元;陆上井口设备专用件来看,伴随着国际油价的恢复、全球经济也正持续复苏,石油、天然气等化工原料的需求正日益迫切,中东诸国纷纷上调资本开支,公司高等级陆上设备专用件的销量有望创新高,2021-2025年年均市场空间达 34亿美元;压裂设备专用件领域来看,随着中国页岩油气开采的加速以及北美新型压裂的全面推广,压裂泵市场有望实现高速增长,2021-2025年公司压裂设备专用件年均市场空间达 31亿美元。深海、陆上、压裂三大板块支撑公司长期发展,合计年平均市场空间达 124亿美元。 产业链纵向延伸、逐步覆盖高附加值生产环节,深耕多向模锻打造技术优势: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公司以锻造工序为起点向产业链延伸,逐步覆盖高附加值生产环节。相继投资了热处理、粗加工、精加工、组装等制造环节,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堆焊技术,将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制造模式。同时,公司深耕多向模锻技术、打造技术优势。多向模锻技术的投入使用将提高公司批量化精密专用件的生产能力,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优化品质提高效率。待相关募投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关键零部件的装备智造及技术实力将更具全球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深度受益深海设备供应链转移,产业链延伸、深耕多向模锻打造技术优势,已成为亚洲领先的油气开采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商。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48、1.03、1.40亿元,对应 PE 62、29、21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石油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上游资本支出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