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符旸

中航证券

研究方向: 宏观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SAC执业证书号:S0640514070001,宏观分析师,经济学硕士,2012年7月加入中航证券金融研究所。...>>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宁波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8-08-28 16.60 -- -- 17.50 5.42%
18.27 10.06%
详细
营收增速改善明显,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为9.79%,较去年同期增速(+2.24%)提升明显,季度累计同比增速创2017年以来新高,主要驱动因素在于上半年货币市场基金投资收益的高增(+482.65%)。具体来看,受息差收窄影响,利息净收入同比仍然负增(-4.25%),但较一季度增速环比提升14.45个百分点,下滑态势明显放缓;非息收入同比增长46.56%,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进一步扩大至36.90%,较去年同期提升9.26个百分点。盈利能力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9.64%,较去年同期提升4.5个百分点,年化ROE为20.41%,较去年同期上升11bps,预计下半年仍将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 负债端压力缓解,净息差环比改善。上半年在金融去杠杆以及严监管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利率整体抬升,商业银行核心负债能力受到考验。和去年同期相比,宁波银行存款、同业负债、发行债券等计息负债的成本率也均有所上升,净息差同比收窄15bps。但和一季度相比,上半年息差上升13bps,表明二季度息差环比改善,主要原因或受益于贷款收益率的提升和对存款成本的有效控制。 下半年预计在结构性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下,同业资金利率较上半年会有所下降,零售贷款投放的增加则有望推高资产端收益率,息差环比或继续上升。 资产质量保持平稳,不良认定更为严格。上半年末,宁波银行资产质量继续向好,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率较去年末分别下降2bps/17bps至0.80%/0.51%,加回核销年化不良贷款生成率为0.29%,不良生成压力继续下降。逾期贷款占比略有所回升,较年初上升0.06个百分点至0.84%,但仍维持在较低水平。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比例为74.07%,较去年末下降4.10个百分点,不良认定更加严格。拨备覆盖率较一季度末小幅上升0.67个百分点至499.32%,风险抵补能力维持在较高水准。 投资评级:宁波银行经营稳健,盈利能力突出,不良生成压力较小,资产质量处于上市银行领先水平,零售业务投入的增加有望支撑其高成长性,预计2018/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0.06%/21.52%/22.19%,对应EPS分别为2.21/2.69/3.28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
平安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8-08-17 8.73 -- -- 10.55 20.85%
11.46 31.27%
详细
事件 8月15日,平安银行发布2018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2.41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非息收入占比为34.6%,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133.72亿元,同比增长6.5%;净息差2.26%,较去年同期下降19bps;不良贷款率1.68%,较去年末下降2bps。 投资要点 零售转型发力,盈利状况继续改善。上半年总营收同比增长5.9%,较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提升4.7和7.1个百分点,累计同比增速连续三个季度回升。零售业务表现依旧亮眼,营收同比高增34.7%,对总营收贡献率达到51.2%,较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对净利润的贡献达到67.9%,较去年同期提升3.4个百分点。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较去年同期提升4.4个百分点,净利增速反弹源于零售转型战略推进下息差下滑趋势扭转和资产质量稳步改善。 信贷结构持续调整,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通过主动调整信贷结构,质量较高的零售贷款占比进一步上行至54%,较去年末提升4.2个百分点,通过加大对公贷款清收和核销力度,将对公资源集中投放在医疗健康、电子信息等体量大、弱周期、成长性好的行业,企业贷款不良率快速上升趋势有所放缓。6月末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率/逾期90天以上贷款比率较去年末分别下降2/29/35bps至1.68%/3.41%/2.08%,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不良贷款比重较去年末下降19个百分点至124%,不良认定标准更加严格。拨备覆盖率/拨贷比较去年末分别上升24.73和0.38个百分点至175.81%/2.95%,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息差企稳,负债端压力有所缓解。2018上半年,在收益率较高的零售贷款占比提升的驱动下,生息资产收益率较去年同期上升24bps,但受市场利率上升的影响,计息负债成本率同比上升47bps,净息差整体收窄19bps。季度环比来看,资产端收益率上升速度却快速负债端成本率,二季度净息差较一季度上升了2bps,负债端成本快速上升的压力有所缓解。上半年在对公和同业风险加权资产较上年末分别压降320亿和582亿的基础上,存款业务顶住转型压力较去年末仍增长了3.9%。 投资评级:平安银行在零售业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零售贷款质量依然能够保持平稳,近20个月压降对公表内外资产5000多亿,将更多资源投入零售业务中。同时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IT资本性支出和科技人才数量均呈快速增长态势,有望为零售转型保驾护航。我们认为,目前平安银行业绩拐点已基本确认,盈利能力有望保持稳步上升态势,上调此前盈利预测数据,预计18/19/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16%/15.55%/15.8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
工商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8-05-03 5.80 5.14 -- 6.15 1.49%
5.89 1.55%
详细
利息净收入同比高增,子公司保费收入下滑拖累营收表现。受益于净息差的改善,一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2.33%,高于去年同期增速9.67个百分点,占营收比重达到69.48%,较去年同期提升5.12个百分点。非息收入同比下降10.91%。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小幅增长1.60%,受子公司保费业务收入金额下降的影响,工行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下滑39.89%,拖累了营收表现。但营收同比增速依然高于去年同期6.3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也高于去年同期2.61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息差回升,负债端优势显著。工行一季度净息差较去年同期提升18bps,较去年全年提升8bps。我们推测,一季度息差的回升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在严监管影响下,部分表外融资需求转表内导致表内信贷需求旺盛,推高了贷款收益率;二是工行在负债端优势显著,尤其是存款成本率与同业相比处于较低水平(2017年存款成本率为1.42%),并且对同业负债依赖度较小(2018年一季末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重不足10%),在部分中小银行由于同业负债收缩转向争夺存款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控制核心负债成本。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拨备计提充裕。一季度不良贷款率较去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已实现连续5个季度的环比下降,拨备覆盖率在2016年三季度末触及136%的低点之后开始逐季反弹,2018年一季末拨备覆盖率达到175%,环比和同比分别提升20pc和33pc,抵御风险能力大幅增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64%,一级资本充足率13.13%,资本充足率15.09%,满足系统重要性银行2018年底8.5%/9.5%/11.5%的监管要求。 投资评级:工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净息差回升较快,拨备充裕,是适合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标的。在资管新规、A股入摩等政策落地后,龙头优势将逐渐凸显。继续维持“买入”评级,预计18/19/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0%/6.29%/8.05%,目标价7.05元/股。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
建设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8-05-03 7.26 6.72 -- 7.87 3.83%
7.53 3.72%
详细
4月26日,建设银行发布2018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32.21亿元,同比增长7.27%;实现归母净利润738.15亿元,同比增长5.43%;净利差为2.22%,净息差为2.35%,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21bps和22bps;不良贷款率1.49%,与去年末持平。 投资要点 利息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非息收入同比降幅收窄。2018年一季度,受净息差回升带动,利息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4.74%,而去年同期增速仅为-0.89%。非息收入则同比下降5.22个百分点,但与去年同期高达20.21%的降幅相比明显收窄。其中,受国家减费让利政策的影响,部分产品收入的同比下降,导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滑2.16个百分点。此外,一季度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高增12.77倍,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小,该项变动所带来的增量收益并未能有效冲抵市场汇率变动所导致的汇兑收益的大幅减少,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速仅为7.27%,但仍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6.4个百分点。 息差快速回升,未来仍有提升空间。建行一季度净息差较2017年提升14bps,预计主要受益于贷款端定价上行所带来的资产端收益率提升所致。同时,由于一季度流动性较为宽松,建行加大了存放同业资金的运用力度,存放同业款项同比增长了214.93%,占资产总额比重环比提升了1.62个百分点,在同业资金利率高企的背景下,也推高了资产端收益率。另一方面,建行负债端资金来源渠道广泛,成本稳定,受监管政策影响较小,预计净息差未来仍有提升空间。 资产质量趋稳,拨备和资本充裕。一季度不良贷款率与2017年末持平,均为1.49%。拨备覆盖率环比大幅提升18.4pc至189.48%,风险抵御能力增强,且不良认定严格,未来拨备反哺盈利空间较大。《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计量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12%、13.71%和15.63%,远超监管要求。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较去年末分别提升0.03和0.13个百分点。 投资评级:建行业绩稳步上行,净息差回升较快,资产质量在国有行中处于较优水平,拨备和资本均较为充裕,具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重视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推出全国首家无人银行,成立国有行首家金融科技公司,大力发展住房租赁贷款业务,未来有望在零售端持续发力。预计18/19/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93%/8.63%/10.39%,目标价9.16元/股,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
平安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8-04-26 11.57 13.11 23.68% 11.69 -0.60%
11.50 -0.61%
详细
事件 4月19日,平安银行发布2018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0.26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非息净收入93.39亿元,同比增长5.4%,占比为33.3%,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65.95亿元,同比增长6.1%;净息差2.25%,较去年四季度下降2bps;不良贷款率1.68%,较去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 营收增速反弹,盈利状况改善。平安银行2018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营收增速和去年同期相比小幅回升约0.4个百分点。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滑0.96个百分点,主要源于计息负债成本率的快速上升。非息净收入在信用卡等手续费收入增加的带动下,同比增速和占总营收的比重均有所提升,两者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0.49和1.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同比增加6.1%,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4.03个百分点,但拨备前利润同比却下滑6.9%。其中,归母净利的正增主要源于资产质量改善,拨备计提减少,资产减值损失下降,而拨备前利润的负增则主要是由于业务及管理费支出增加。 息差环比收窄,负债压力犹存。一季度净息差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四季度分别收窄28/2bps,生息资产收益率和计息负债成本率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25/57bps,负债端仍持续承压。从负债端来看,吸收存款/发行债券/同业业务平均成本率同比分别上升50/99/44bps。存款方面,企业定期和个人定期存款平均成本率同比提升47/109bps至3.16%/3.85%,预计未来在放宽存款利率上限政策的影响下,存款成本率短期进一步抬升的可能性较大。发行债券和同业业务成本的提升主要源于在严监管政策影响下,一季度通过同业业务吸收资金的渠道受限,导致发行债券(主要是同业存单)和同业负债成本持续走高。从资产端来看,一季度贷款收益率同比上升9bps至6.15%,对净息差形成了一定支撑,但个人贷款收益率同比下滑1个百分点。随着对公贷款余额的压降和零售贷款占比的提升,未来净息差能否企稳回升,将取决于零售端的定价能力。 资产质量向好,业绩有望持续释放。一季度逾期、关注类、不良贷款率较去年末分别下降27/20/2bps,均实现连续3个季度的下降。受益于贷款质量的改善,拨备覆盖率较去年末提升21.57个百分点至172.65%,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比重较去年末下降10个百分点至133%,不良认定尺度趋严。分类来看,由于部分中小民营企业、低端制造业等客户经营状况恶化,企业贷款不良率较去年末上升0.14个百分点至2.36%;个人贷款整体资产质量较优,不良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17个百分点至1.01%。预计随着对部分低质对公贷款的压降和零售贷款占比的提升,整体不良率仍有继续下行的空间,有望带来业绩的持续释放。 投资评级:从一季度表现来看,平安银行零售转型战略成效已开始在业绩上有所体现,管理零售客户资产规模(AUM)和零售贷款余额均保持高增态势,资产质量的改善将对未来业绩提供有力支撑,但负债端成本上升对净息差的扰动仍会对短期业绩的提振带来一定压力,长期我们仍看好平安银行零售转型的前景。预计18/19/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48%/12.71%/14.78%,目标价14.39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零售转型效果不及预期
招商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8-03-27 30.26 28.14 -- 30.95 2.28%
31.21 3.14%
详细
事件:3月23日,招商银行发布2017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2,208.97亿元,同比增长5.33%;实现归母净利润701.50亿元,同比增长13.00%;净息差为2.43%,同比下降7bps;不良贷款率为1.61%,同比下降26bps;拨备覆盖率为262.11%,同比增加82.09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5.48%,同比上升2.15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 盈利能力回升,零售贡献稳步增长。受益于资产质量改善和净息差企稳,招行201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重回两位数,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5.4个百分点至13%,ROAA和ROAE同比分别上升0.06和0.27个百分点至1.15%和16.54%,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在“轻型银行”和“一体两翼”战略的引导下,零售业务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61,643.40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46%;零售业务营收/零售业务税前利润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49%/7.94%至1,062.21亿元/475.95亿元,零售业务营收贡献/零售业务税前利润贡献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1.82/3.55个百分点至51.29%/ 56.52%。 存款成本率得以有效控制,净息差同比降幅收窄。一方面,受2017年稳健中性货币政策、金融严监管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利率整体上行,招行同业负债、发行债券成本同比大幅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结构优化(提升存款活期化率)以及定价的有效管控,招行较好地控制了存款成本率,2017年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为1.27%,与2016年持平,2017年计息负债成本率同比上升14bps至1.77%。另一方面,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加大零售贷款投放力度以及提升票据、债券、同业资产的风险定价水平,招行2017年生息资产收益率较2016年上升6bps至4.06%。综合来看,尽管净利差/净利息收益率同比分别下降8bps/7bps,但较2016年降幅(24bps/27bps)明显收窄。其中,招行四季度净息差为2.44%,环比三季度上升4bps,远高于行业2.10%和股份行同业1.83%的水平。预计2018年在行业资产端收益率整体上行的背景下,负债端成本尤其是存款成本的有效控制将有助于招行净息差的改善。 不良实现双降,拨备大幅提升。2017年,招行各项不良指标普遍改善,不良贷款余额下降37.28亿元,不良贷款生成率较2016年下降1.08个百分点至1.16%,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率同比分别下降26bps/49bps至1.61%/1.60%,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分别同比下降1.92/ 15.84/ 6.58 / 20.3个百分点至1.73%/ 26.58%/ 69.28%/ 28.78%,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余额为79.59%,逾期贷款的分类较为审慎。 从产品层面来看,公司贷款/零售贷款不良率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2bps/11bps至2.50%/0.89%:公司贷款方面,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贸易融资等各品种贷款不良率均呈普遍下降态势;零售贷款方面,除小微贷款不良率由于处置放缓较2016年有所上升外,个人住房贷款、信用卡贷款等其他零售贷款品种不良率同比均有所改善,并且除信用卡外,绝大多数新生成的零售不良均有抵质押品作为担保。从行业层面来看,大多数行业不良率有所下降:采矿业不良率改善幅度最为明显,较去年同期下降5.82个百分点;房地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由于个别大户影响,不良分别上升了0.22/1.46个百分点至1.23%/ 1.75%。预计随着信贷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高不良部门的资产质量有望得到改善。 拨备方面,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较上年同期均有大幅提升,风险损失吸收能力进一步增强。其中,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62.11%,较上年末提高82.09个百分点,较2017年三季末提升26.96个百分点;拨贷比为4.22%,较上上年末增加0.85个百分点,较2017年三季末提升0.32个百分点。高级法下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较2016年末分别上升0.52/1.48/2.15个百分点至12.06%/13.02%/15.48%,公司资本充足状况处于较优水平。 打造“金融科技银行”,开启转型下半场。近几年,招行致力于打造的以“轻资产”、“轻资本”专业化经营模式为特色的“轻型银行”已基本形成,而未来的战略重心将集中打造“轻管理”、“轻运营”的“金融科技银行”,用来作为“轻型银行”战略的深化。除常规IT成本投入之外,2017 年,招行核定上年税前利润的1%(7.9 亿元),专门成立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基金;2018 年在金融科技领域将继续投入22.1 亿元(上年营业收入的1%)。预计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五大基础能力成功构建后,在巩固招行零售业务优势的基础上将为其提供新的核心竞争力。 投资评级:招商银行在零售金融业务领域优势显著,资产端具备一定的定价优势,负债端成本能够有效控制,2018年净息差有望企稳回升;2017年资产质量改善明显,拨备计提较为充裕,潜在不良生成压力较小,2018年业绩有望保持稳步增长态势,“金融科技银行”战略的实施有助于其继续巩固零售龙头地位。预计2018/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09%/15.87%/16.70%,BVPS分别为20.15/22.73/25.73元/股,目标价34.74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平安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8-03-19 11.72 -- -- 12.12 3.41%
12.12 3.41%
详细
零售业务贡献占比不断提升,负债端压力仍存。平安银行依托零售转型寻求突破,2017年交出了靓丽的零售成绩单:全年零售AUM达到10,866.88亿元,同比增长36.25%,零售业务对总营收的贡献达到44.14%,对净利润的贡献达到67.62%。在零售业务突飞猛进的背后,平安银行2017年净息差同比下滑0.38个百分点至2.37%,息差同比收窄的主要原因在于负债端成本的上升速度快于资产端(同期生息资产收益率仅上升2BP)。其中,存款、发债、同业业务成本率同比分别上升7BP/96BP/104BP至1.98%/4.28%/3.34%,未来随着零售业务市场份额的巩固,能否发挥资产端定价优势以及压降负债端成本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业务结构快速调整,资产质量有望继续改善。2017年,平安银行整体信贷资产质量有所改观,不良贷款率较2016年下降0.04个百分点至1.70%,关注类贷款率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其中,个人贷款(含信用卡)不良率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至1.18%,新一贷、汽车贷款、信用卡三大主要零售贷款产品由未逾期迁徙到逾期30天以上的比例也在持续走低;公司贷款(含贴现)不良率尽管同比上升0.35个百分点至2.22%,但上升速度与2016年相比明显放缓(2016年同比上升0.79个百分点)。2017年平安银行主动调整了信贷业务结构,将贷款投放到资产质量更好的零售业务中,不良率较低的个人贷款占比快速提升,个人贷款(含信用卡)占贷款总额的比重由2016年的36.65%上升至2017年的49.82%。预计在宏观经济企稳和“对公做精”战略的影响下,平安银行公司贷款质量有望改善,而零售端智能化风控体系的构建和前沿科技的运用将有助于个人贷款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准。 发挥科技优势,助推零售转型:平安银行在实施零售转型战略中,更加注重金融科技的运用,通过实施AI+创新,全方位支持风控、营销和运营等板块,丰富科技的运用场景。依托先进风控体系,平安银行信用卡、消费金融业务、汽车金融业务不良率均能维持在较好水平,通过线上综合移动金融服务平台+线下智能化网点的构建,提升了客户的服务体验。 投资评级:平安银行零售转型战略方向明确,执行坚决,目前已收到良好成效。在资产规模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其未来业绩的释放取决于资产质量和净息差的改善程度,随着零售战略的深入推进,预计其归母净利增速会逐步回升,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零售转型效果不及预期
国金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6-03-28 13.74 -- -- 14.94 8.10%
14.85 8.08%
详细
线上线下联动,经纪业务市占率继续提升。2015年,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04亿元,同比增长218.29%。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一人多户放开以及佣金率下行的背景下,公司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通过线上(佣金宝)线下(营业部)的产业联动,致力于建设“一体两翼”的全方位财富管理和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作为公司的品牌产品,2015年2月,在做好合规、风控前提下,公司推出全新的佣金宝交易软件,用更全面的服务层次和更精准的服务定位来提升客户的服务感受。同时,公司继续优化营业网点在全国的布局,2015年新设9家营业部。在线上线下的共同作用下,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的市场份额由2014年的0.77%上升到2015年的1.19%,并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投行业务目标明确,承销能力显著提升。2015年,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154.92%。针对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公司重点开拓IPO、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及公司债业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5年公司共完成IPO10单,增发新股19单和31单债券发行。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全国重点区域内优质企业的开拓力度,提高公司在全国重点区域的市场占有率,为IPO和并购重组业务储备优质标的。 自营投资风格稳健,严格把控投资风险。2015年,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62亿元,同比增长48.95%。在权益类投资方面,主要投资品种为定增项目、基金专户、公募基金和资产管理产品等;二级市场的投资规模上半年相对较小,下半年有一定规模的增持;其他品种投资,以中低风险的产品为主。 联合百度大数据,丰富资管产品线。2015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143.11%。2015年,公司共新发行集合计划39只,定向计划108只,专项计划9只。公司丰富资管产品线,以产品创新为突破,设计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资管产品,并与百度合作推出国金百度大数据系列产品。 投资建议:2016年开年以来,资本市场出现波动,市场热情较去年有所减弱。在此情况下,大部分券商的营收和净利出现同比下滑。但公司业绩依然良好,截止今年2月,公司是所有上市券商中唯一营收净利同比增长的券商。公司已基本实现全牌照经营,并把握住了移动互联网给证券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而其民营企业的性质,也让公司在机制上更加灵活,反应更加迅速。在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下,更能进行有效的应对,而保持业绩长期稳步增长。因此,我们给予买入评级。
光大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6-03-07 15.93 -- -- 19.89 20.33%
19.64 23.29%
详细
事件:光大证券公布2015年年报:公司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65.71亿元,同比增长151.0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47亿元,同比增长269.7%,对应EPS2.14元。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股利6元(含税)。 投资要点: 延续2014年迅猛势头,营收净利大幅增长。伴随着2015年资本市场的活跃,公司延续了2014年的迅猛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1.0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9.7%。各项业务均得到大幅度提升,公司逐渐摆脱乌龙事件的影响,重归一线券商的行列。 资管投行业务迅速发展。2015年公司投资管理业务实现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142%。并且公司在2015年完成了首单企业资产证券化项目和发行首支债券分级QDII产品,拓展业务范畴。并且在大幅波动的市场环境中,公司各类产品收益稳健,资产管理规模稳步增长。2015年末,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2353亿,较年初增长19%;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736亿(按持股比例折算),较年初增长106%。与此同时,公司抓住行业机遇,投资银行业务在2015年发展迅猛。2015年公司投行业务收入12.11亿,同比增长385%。公司不仅在IPO、增发、债券承销业务上迅速增长,积极完善新三板业务全价值链服务模式。2015年,公司完成86个新三板推介挂牌项目,融资规模行业居首;累计为111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提供做市报价服务,做市规模居行业第3位。 布局海外,夯实资本实力。公司在2015年完成了对香港新鸿基金融集团70%股权的收购,并成功在境外发行美元债。此外,公司正在积极申请在香港上市。公司希望通过本次上市进一步夯实资本实力,并将借助新鸿基在香港的资源,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香港和海外的影响力,借此完成公司在海外市场布局,拓展海外市场,践行“走出去”战略。 投资建议:2016年是公司五年战略的第三年,公司在保持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将积极布局多元金融,拓展合作资源,推进互联网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公司在海外的影响力。母公司旗下金融牌照齐全,资源协同效应促进公司整体业务长期稳步增长。且公司估值处于低位,维持买入评级。
中国人寿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5-11-04 25.77 -- -- 31.50 22.24%
31.50 22.24%
详细
事件:中国人寿公布2015年三季报,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38.37亿元,同比增长 22.8%,对应EPS 1.20元。 投资要点: 净利润稳步增长,权益类资产浮盈有望在年底得到改善。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8.37亿元,同比增长22.8%,较半年报同比71.1%的同比增速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公司权益类资产的浮盈受股灾影响而被吸收,但公司的总投资收益率依旧大幅增长达到6.88%。我们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回暖,公司投资所受影响将进一步减少。 保险业务迎爆发式增长,巩固行业龙头地位。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已赚保费为3050.32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寿险、健康险、意外险业务同步增长,业务结构改善,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退保率增长速度放缓,公司改善业务质量初见成效。截至9月末,中国人寿退保率为4.67%,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虽然公司的退保率在同行业中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但在2015年行业整体退保率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到公司在注重保费规模增长的同时,注重改善业务质量的决心。虽然四季度退保率还会有所增加,但最终2015年的全年退保率有望小于2014年的5.46%。 投资建议:中国人寿作为保险行业的龙头企业,长期专注于寿险业务的发展。今年公司已赚保费收入爆发式增长,退保率增长速度放缓,业务规模和质量均得到提高和改善。投资收益率虽然较二季度有所下降,但依然处于高位,并且有望恢复。此外,即将出台的健康险税优政策和商业养老保险等政策都对公司有着长期的利好影响。我们预计公司15-17年EPS分别为1.42、1.71、1.97元。 风险提示:费率改革负面影响超出预期,资本市场低迷影响投资收益
中国平安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5-11-02 33.40 -- -- 37.48 12.22%
37.88 13.41%
详细
事件:中国平安公布2015年三季报,201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82.76 亿元,同比增长 52.4%,对应EPS2.64元。 投资要点: 净利润稳步增长,彰显行业龙头地位。201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82.76 亿元,同比增长52.4%;截至2015年9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3,283.37 亿元,较年初增长13.4%;公司总资产4.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 16.5%。 保险业务持续增长,净投资收益稳步提升。2015年前三季度,寿险业务实现规模保费2341.45 亿元,同比增长16.2%;平安产险实现保费收入1216.38 亿元,同比增长15.7%。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达1.6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5%。而平安稳健的投资风格,让其在6月份的股灾中所受影响较小。前三季度,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年化净投资收益率稳步提升至5.6%,较2014年增加0.2个百分点。 互联网金融优势显现。截至9月末,平安互联网用户规模近1.97 亿,较年初增涨43.2%。作为平安互联网金融布局的重要一环,陆金所也逐渐崭露头角。截至9月末,陆金所累计注册用户数1429万,较年初增长179.2%;前三季度总交易量9264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倍。陆金所在保证低成本低风险、高流动性的同时,努力提高用户体验感受,其竞争优势将在日后得到进一步体现。 投资建议:平安作为保险龙头企业,旗下金融牌照齐全。其较早进军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正在逐渐凸显,资源协同效应促进集团整体业务长期稳步增长。且公司估值处于低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费率改革负面影响超出预期,资本市场低迷影响投资收益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