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自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3-12-01 12.19 -- -- 12.21 0.16%
12.21 0.16%
详细
华自科技储能业务有望加速放量。政策层面,近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等文件有望加快储能项目收益率提升。同时,甘肃、湖北等地陆续将工商业电价正午时段设置成谷时电价也将提高配储积极性。 公司储能EPC订单充足有望加速放量。省内,桂东100MW/200MWh储能电站、洪江100MW/200MWh储能电站、武陵区18亿光储充等。省外,如东200MW/400MWh共享储能、中国船舶集团7.27亿元分布式能源建设服务项目、2023年6月成立深圳华自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有望加快华南市场拓展。海外,科特迪瓦105MWh储能总包、爱沙尼亚工商业储能项目等。 三季报收入持续增长。公司2023Q1-3实现收入20.8亿,yoy+64.7%;归母净利润0.24亿,yoy+136.2%;扣非归母净利润0.16亿,yoy+121.2%。其中信用减值准备4300万,若冲回则2023Q1-3归母净利润为0.67亿。2023Q3实现收入6.3亿,yoy+60.52%;归母净利润0.2亿,同比扭亏为盈,qoq-42.9%;扣非归母净利润0.16亿,同比扭亏为盈,qoq-51.9%。23Q1-3毛利率22%,净利率1%;期间费用率19.1%,其中销售费用率4.9%,管理费用率7.5%,研发费用率5.3%。2023Q3毛利率29.1%,净利率4.6%;期间费用率21.7%,其中销售费用率5.7%,管理费用率7.8%,研发费用率7%。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大储、工商业储能等业务进展迅速,锂电及传统业务平稳增长,持续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动力。考虑到储能行业竞争加剧,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4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9/3.91/5.63亿元(前值为2.88/4.01/-),EPS为0.53/0.99/1.42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3/1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储能项目盈利性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华自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4-25 13.67 -- -- 17.40 27.29%
19.38 41.77%
详细
公司 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17.40亿元,同比下降 19.62%,归母净利润-4.21亿元。 坚定转型储能和锂电设备,期待业绩底部反转公司 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17.40亿元,同比下降 19.62%,归母净利润-4.21亿元。亏损主要系疫情影响开工以及需求萎缩影响收入,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 21.59%,同比下降 3.7个百分点。2022年公司环保业务因开工受限以及需求萎缩,业绩不达预期,计提商誉减值 2.38亿元。此外,由于公司加大新能源板块的研发投入以及人员薪酬和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的增加,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大幅提升,2022年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支出分别为 1.97、1.53亿元,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相比 2021年分别提升 6.91、2.76个百分点至 20.15%、8.82%。 电网侧储能电站快速落地,产业链成本管控保障高盈利新能源强配和租赁扩容政策支持下,湖南引领全国电网侧储能发展。公司率先布局,城步儒林一期 50MW 在 2021年底并网,剩下二期 50MW 也已经于 2022年12月 31日之前成功并网。2022年公司实现储能业务收入 7800万元,同比下降26.36%。储能毛利率为 17.8%,公司除电芯全产业链布局,产业链成本管控较强,毛利率有望保持较高水平。 锂电设备业务快速修复,头部客户拓展顺利2022年公司实现锂电设备收入 7.53亿元,同比下降 5.51%,主要系收入延后确认。毛利率 18.16%,同比下降 4.15个百分点,主要系原材料成本上涨。公司下游核心客户包括宁德时代、蜂巢能源、赣锋锂业等。我们认为公司头部客户黏性较高,基于锂电设备和储能业务并进战略,公司未来与头部锂电厂商将互为供应商,合作进一步加深。 盈利预测与估值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电力自动化领先企业,储能快速扩张和锂电设备修复。我们维持 2023-2024年盈利预测,新增 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7、3.92、6.15亿元,对应 23-25年 EPS 分别为 0.63、0.99、1.56元,对应 PE 分别为 22、 14、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风险。
华自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3-24 15.15 -- -- 15.90 4.95%
17.77 17.29%
详细
1.国内储能弹性标的,业务沉淀深,项目储备足公司储能业务积累深厚,业务拓展迅速。锂电设备等其他新能源业务保持高增,环保业务边际向好值得期待。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达21.9、48.5、61.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3、2.88、4.01亿元,EPS分别为-0.9、0.73、1.02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21、1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自持储能电站攒经验创收益,省内外储能齐拓展深耕电力系统三十年,公司储能技术积淀深厚,自主研发储能PCS、EMS、BMS、CCS等关键产品,除储能电芯外实现自供。①自营储能电站:根据测算,公司两个自持电站共200MW/400MWh全容量并网总收入约1.52亿元/年,净利润约0.45亿元/年,项目净利率约29.9%。②大储储备:公司大储项目储备丰富,省内市场,目前已与湖南省多个地方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协调筹建6-7个200MWh储能站,储备超1.2GWh;省外市场,公司于2022年12月中标湖北谷城100MW光伏发电储能项目及水发湖北谷城50MW集中式(共享式)储能电站EPC项目,中标金额5.8亿。 ③工商业储能储备:公司已有超五年的园区光储充微电网运营经验,园区级储能技术业内领先;我们认为公司园区级微网与储能的项目技术积累,有助于公司把握国内工商业储能0-1机会。 3.锂电设备与电力自动化设备有望保持高增,环保业务迎来修复锂电后道业务,公司逐渐摆脱前期拖累因素,积极拓展客户,长沙武汉深圳基地合计产能至30-50亿为后续订单保驾护航。电力自动化业务,衍生新能源控制设备、智能变配电设备及服务等潜力业务,其中新能源相关控制设备业务已占一半体量,有望受益于国内外新能源投资加速,实现较快增长。公司2022年环保业务收入出现下滑,主要系新冠疫情致使下游需求萎缩及施工困难,我们预计2023环保业务将得到修复。 4.风险提示储能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恶化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华自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2-21 16.05 -- -- 19.97 24.42%
19.97 24.42%
详细
充分发挥区域政 策优势,自研储能产品保证稳定增长公司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借力湖南省储能政策优惠,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取得湖南省8 个储能项目指标。经过30 多年的稳步发展,积极布局储能业务,自主研发生产储能变流器、储能电池PACK、储能能量管理系统(EMS)以及储能集装箱产品,拓宽公司业务。 坚持高质量发展,锂电后段设备业务提供业绩增长保证公司子公司精实机电深耕锂电行业18 年,是国内最早提供负压化成单机设备与负压化成自动线的供应商,可同时提供方形、软包、圆柱电池自动化测试。公司先后承接赣锋锂业、CATL、益阳长天新能源等客户,成为锂电后段设备标杆企业之一。 前沿布局积极转型,23 年将扭亏为盈公司在22 年落地的储能项目,通过容量租赁以及电力辅助服务模式每年贡献公司逾8000 万元稳定营收,示范效益显著。23 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以及区域政策,积极推进储能项目落地,以及加快公司自研储能产品推向市场,助力公司成为创新型储能产品提供商。我们预测23 年储能+锂电后段设备+环保业务贡献公司净利润2.76 亿元,成功助力公司扭亏为盈。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分别实现收入22.90/47.41/64.03 亿元,同比增长1%/107.0%/35.0%;实现归母净利润-3.35/2.76/4.14 亿元,2022-2024 年营业收入的CAGR 达67.2%;2022-2024 年对应的EPS 为-1.02/0.84/1.26 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3 年预测EPS 的PE 为19 倍,当前上升空间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储能项目效益不及预期的风险;2)应收账款坏账的风险;3)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4)业务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
华自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2-13 18.24 -- -- 19.97 9.48%
19.97 9.48%
详细
市场预期合理性市场预期公司 2023年能够扭亏为盈,但盈利微薄。主要基于以下两点:1)国内大储目前盈利性仍较差,尚不具备商业投资价值。2)锂电设备环节竞争较为激烈,头部客户占比较高的情况下,毛利率很难回升至之前的水平。 超预期驱动因素我们预计公司 2023年归母净利润有望达 2.47亿元,超越市场预期,主要原因在于: 一:湖南省内储能业务落地超预期。驱动因素:1)湖南省内支撑性电源稀缺,省发改委 2022年 10月发布《湖南省电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目标全省电力稳定供应能力 2025年达到 60GW,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 2025年达到25GW 以上。明确指出到 2025年全省应急备用电源达到 2.7GW 以上。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应分别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的 15%、5%比例配建储能电站。新型储能支持政策频出拉动建设需求和投资。2)公司具备 30年电力技术沉淀,率先布局储能电站的建设运营,2021年城步儒林一期 50MW 投运后成功抢跑并积累经验。公司目前省内储备多座电站,出于经济性动机抢占 2023年中 1.3倍租赁收入,预计 2023年储能业务收入有望实现 10亿以上规模。 二:储能业务盈利超预期。驱动因素:1)根据湖南省政府对于新型储能试点项目的鼓励政策,2022年和 2023年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的租赁收入分别按照电站容量的1.5倍和 1.3倍进行结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深度调峰价格在 400元/MWh 左右。由此我们测算得出湖南省内的独立储能电站已具备商业投资价值。2)对于公司而言,主公司布局储能建设较早,有丰富的运营经验,更好满足电网调度需求,盈利能力较行业更强。 三:锂电设备盈利修复超预期。驱动因素:1)公司锂电设备头部客户宁德时代、蜂巢能源、赣锋锂业等扩产较快,且与公司在储能业务上互为供应商,合作关系加深。 在手订单充足,2023年收入确认节奏加快;2)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有所缓解,锂电设备毛利率有望回升,公司相比行业优势在于锂电后端设备电源自制,盈利能力更高。 跟踪与检验我们将持续跟踪以下指标,对上述逻辑进行检验:1)公司在手储能电站落地节奏; 2)锂电设备下游核心客户扩产节奏。 与众不同的认识对于公司在储能电站的竞争力和业绩的兑现度认识不同。市场担心公司公告目前只披露城步儒林、冷水滩和工商业光储的相关进展,其他储能项目落地确定性不强。且国内大储经济性不高,储能业绩兑现度较差。我们认为公司深耕湖南市场,资源积累深厚,储能电站指标储备体量丰富且持续获取指标能力强。短期来看,有很强的经济动机抢占 2023年 6月 30日的 1.3倍租赁收入补贴,故 2023年公司的储能业务落地确定性高,业绩兑现度较高。中长期来看,公司有望在前期丰富的项目经验积累之下做大做强。 对于锂电设备业务业绩修复的认识不同。市场担心公司的锂电设备业务经历 2021年高增长后,2022年订单落地不及预期,2023年出现同样情况。我们认为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022年确认较少,2023年之后订单的收入确认节奏加快。此外,公司锂电设备后端设备电源自有,盈利能力强于行业。 盈利预测及估值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电力自动化领先企业,受益储能业务高成长性与高盈利确定性以及锂电设备业务修复。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2.47、3.92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1.09、0.75、1.19元,对应 PE 分别为-15、22、14倍。 风险提示储能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风险。
华自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2-09 16.50 -- -- 19.97 21.03%
19.97 21.03%
详细
电力自动化领先企业,大力开发新能源和环保领域公司是电力自动化领先企业,未来专注于新能源和环保业务。2021年实现营收22.68亿元,同比增长 95.17%,实现归母净利 0.41亿元,同比增长 37.77%。 22Q1-Q3公司实现营收 13.22亿元,同比增长 17%,归母净利亏损 6085万元,公司预计 2022年全年归母净利亏损 3.19-3.85亿元,主要因为原材料上涨和疫情等因素。此外格兰特业绩下降导致商誉减值约 2.4亿元。 国内储能需求快速爆发,盈利性边际向好,公司拟定增加码储能赛道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驱动储能需求快速爆发,预计到 2025年国内储能新增装机达 97.5GWh。2022年 9月湖南省提出风电、集中式光伏分别按照不低于 15%、5%比例配建储能电站。目前省内储能缺口较大,公司具备 EMS、PCS 生产能力,拟发行不超过 9.1亿元定增加码储能赛道。预计到 2023年中,公司将实现 4座储能电站投运,公司率先布局享受到第一波红利,储能业务将贡献显著增量。 锂电池后端设备订单激增,子公司精实机电产品线丰富锂电池后端设备是决定其性能关键环节,价值量占比约 30%,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公司子公司精实机电是国内老牌锂电智能设备提供商,首创化成压床的负压技术,在化成分容领域的技术创新优势显著。下游核心客户包括宁德时代、蜂巢能源、赣锋锂业和欣旺达等,2021年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 103.88%。 污水处理迎来政策红利,公司技术经验丰富全资子公司格兰特凭借在环保领域出色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力量,以膜技术为核心,将膜制造、膜工艺、膜工程和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了水处理项目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其与南京水务集团、葛洲坝水务集团运营公司等企业均有合作,2021年环保与水处理实现收入 5.58亿,同比增长 11.2%。 盈利预测与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是电力自动化领先企业,受益储能业务快速扩张和锂电设备业务修复。我们预计公司 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2.47、3.92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1.09、0.75、1.19元,对应 PE 分别为-15、22、14倍。我们选取储能行业系统集成产业链的可比公司林洋能源、南都电源、智光电气、南网储能、永福股份作为可比公司,2023年行业平均 PE 为 29倍。综合考虑公司业绩的成长性和安全边际,我们给予公司 2023年 PE 估值 29倍,对应当前市值有 35%的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风险。
华自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1-21 18.30 -- -- 18.74 2.40%
19.61 7.16%
详细
水利自动化龙头,切入新能源赛道。早期,公司主要产品面向中小型水电站自动化市场、泵站自动化及信息化市场等。截至2012年底,我国约有1万座中小型水电站采用计算机监控保护装置或系统,其中华自科技/华自集团占比30%左右。目前,公司在电站及泵站自动化控制设备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随后,公司通过收购精实机电等方式切入新能源赛道,目前公司主要业务包括:1)新能源装备和服务,包括锂电装备、清洁能源控制、储能、智能变配电等,2021H1锂电池智能装备实现收入3.4亿元,占营收比重达到45.6%;2)环保,包括膜及膜装置、水利和水处理自动化等。 电动化持续推进,锂电设备高速增长。国内外电池厂加速扩产,2025年产能需求较2020年底增加约2517GWh,按单GWh 设备投资额2亿,2021-2025年合计需求超5000亿元,锂电池后段主要为电芯的激活,设备价值量占比约为30%,据此可推算2021-2025年均后段设备需求超300亿元。化成分容主要基于电化学技术,且对自动化能力要求较高,相关企业包括泰坦、杭可科技、擎天和精实机电等。 政策持续落地,储能市场迎来爆发。据Wood Mackenzie 预计,全球新增投运储能项目规模将从2021年的12GW 增长至2030年的70GW,CAGR 达21.6%。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2021年我国中央和地方共出台130余项储能相关政策,国家层面明确了2025年新型储能实现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同时各地明确了5%-30%不等的储能配置比例。2021年上半年我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0GW,同比增长超600%。 业绩迎来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有望提高。受益于2020年下半年以来锂电设备行业景气度的提升,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110.3%,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长354.7%。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8.8%,净利率为1.9%,我们认为随着下游需求的持续放量、芯片等原材料紧缺缓解以及自身规模效应的快速提升,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回暖。 锂电储能双轮驱动,迎来发展新阶段。公司早期主要从事水利自动化系统及泵站相关业务,在相关领域市占率靠前,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多能物联技术领航企业。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借技术、产品和客户等方向的优势,凭借锂电和储能业务步入新的成长期。 1.锂电业务:子公司精实机电掌握了包括化成分容、检测和自动化等技术的锂电池后处理系统核心技术,产品可覆盖圆柱/方形/软包,客户包括CATL、ATL、蜂巢能源、鹏辉能源等。2021年以来,连续 中标CATL 和蜂巢能源锂电设备订单。根据高工锂电统计,预计2025年宁德时代和蜂巢能源产能均达到或超过600GWh。伴随着后续产能的释放,锂电业务将维持快速增长,同时规模效应的体现有望使利润端弹性大于收入端。 2.储能业务:基于水电领域的经验,公司成功切入新能源领域,前瞻布局储能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EMS、PCS 及储能系统,已成功运用到国网、南网、海外等项目中,包括园区微电网项目、郴州韭菜坪储能电站、瑙鲁“光伏+储能”、湖南邵阳城步儒林100MW/200MWh 储能电站等,并与国网、南网、电建、能建、三峡等就储能展开了深度合作。此外,在“宁电入湘”战略下,华自科技与湘投集团签署新能源《合作框架协议》,已签订首个入园《项目投资协议》,合资成立年产能1GWh(首期)的储能电池PACK 厂,并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投入PCS、EMS、BMS、光伏逆变器、电网协调控制器、储能系统集成等产品线。 3.拟发行可转债加码储能业务:公司本次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募资总额不超过10亿元,用于收购城步善能96.20%股权(0.60亿元/0.66亿元,拟投募集资金/总投资额,下同)、城步儒林100MW/200MWh储能电站建设(1.5亿元/4.6亿元)、桂东县100MW/200MWh 储能电站建设(4.0亿元/4.3亿元)、工业园区“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0.90亿元/1.08亿元)、补充流动资金等。公司正收购城步善能的控制权、经营储能电站有利于加快在储能市场的渗透,利用公司自主研发并在用户侧、电网侧持续运用的EMS、PCS 等所积累的产品和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 投资建议 华自科技在水利自动化系统及泵站相关领域市占率靠前,并横向拓展至新能源领域,精实机电技术和产品较为领先,与CATL、蜂巢能源等企业深度合作,同时自主研发PCS、EMS 等产品前瞻性布局储能领域。 伴随着下游需求的爆发,锂电和储能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21.0亿元、33.9亿元和44.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8亿元、2.07亿元和2.96亿元。当前(2022年1月20日)对应2021-2023年市盈率为97.5X、27.3X 和19.1X,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滑的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动力电池客户扩产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储能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路线发生变更的风险。
华自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16-10-20 24.45 25.95 219.02% 27.97 14.40%
28.29 15.71%
详细
水利水电自动化系统龙头,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助力市场需求持续提升。公司在中小型水电站自动化系统市场占比达30%,为水利水电自动化系统行业龙头。15年营收4.2亿元,同比增16.98%,其中水利水电自动化系统3亿,变配电自动化系统0.8亿,合计占比超过90%。 海外业务利润率较高,实力打造国际业务拓展。公司自15年开始探索采用EPC方式承揽国外业务,目前国外业务占比不到10%。随着“一带一路”国策及“亚投行”的设立,为我国水电开发及水电设备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绝佳的途径。目前国外在手订单业务范围涉及赞比亚、缅甸、巴基斯坦等地,合同金额共计1400余万美元。 多元业务发展战略,业绩释放可期。公司在巩固水利水电自动化、配电自动化优势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业务,如太阳能发电系统、智能电网系统、轨道交通智能控制及配电系统。售电侧改革加速进行中,智能电网万亿市场空间待挖掘。轨道交通市场需求提升带动配电设备市场持续扩大。公司近获长沙轨交3号线配电业务,作为轨交配电业务拓展良好开端,未来磁悬浮、高铁业务斩获可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16-2018年可实现营业收入4.78、5.51、6.42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的净利润0.66、0.80、0.8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3、0.40、0.45元,对应16年10月17日收盘价23.94元的PE水平为73、61、54倍,参考同行业估值和公司业务增长,给予公司2016年80倍PE,对应目标价26.4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水利水电自动化系统增速不达预期。2、海外业务拓展有风险。 3、多元化拓展策略不达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