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中统计

历史回顾
统计项 沪市 深市 京市
股票只数 2278 2864 265
/平/ 582 /41/ 1655 666 /43/ 2155 47 /1/ 217
流通市值(亿) 495140.57 288935.82 4232.59
成交额(亿) 5314.76 6900.54 219.92
平均市盈率 14.34 32.71 63.38
  • 08:15
    自查!舌苔出现这三种颜色 ,很可能是你的身体在向你求救
    正常情况下,舌苔薄而均匀,呈淡白色,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正常情况下,舌苔薄而均匀,呈淡白色,简称“淡红舌,薄白苔”,是口腔和消化系统健康的标志之一。舌苔出现这几种颜色,可能暗藏疾病。
    1、舌苔发黄
    多见于热性疾病,是湿热的表现,主症在肝和脾。容易口渴,显示肝火旺盛,容易急躁发脾气。肝有疾患,可影响脾胃功能和胆汁排泄,口臭就是因为脾胃不调、胃火旺盛、消化不良引起的;口苦则是胆汁排泄紊乱所致。
    专家建议:饮食可选择清热利湿的白萝卜、丝瓜、藕粉、绿豆、薏苡仁等;水果可选山楂、梨等。
    2、舌苔过白
    白苔可出现于肥胖患者、体内有水湿停留或痰饮人群,临床上常见某些腹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见于寒证。
    专家建议:选择性质偏温的饮食,如红枣糯米粥等,以软食、羹食为宜。副食选用清淡性温的牛肉汤、羊肉汤,并配以醋、姜作为调味品。水果可吃苹果、蜜橘等。少吃性偏凉的食物,如凉拌菜、黄瓜、冬瓜、绿豆芽、蟹、鸭蛋等,切忌吃生冷饮品。
    3、舌苔发黑
    中医认为发黑是热极化火所致,染色苔除外。一些肠胃有毛病的人,容易生寒湿,舌苔会变得厚腻,开始是白色,逐渐变成黄色或黑色。临床发现,有一些慢性病如尿毒症、恶性肿瘤等,在恶化时也会出现黑苔,是病情危重的征象,应及时就医。另外,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经常熬夜、抽烟过多,也会出现黑苔。
    专家建议: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黑苔,所以出现黑苔要及时就医,谨遵医嘱,看病情进行调理。(央视新闻)
    ...展开
    08:11
    身体好不好看舌苔就知道,你的舌苔处于健康状态吗?
    舌头不仅是人体重要的味觉器官,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反映身体健康状况
    舌头不仅是人体重要的味觉器官,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反映身体健康状况。
    那么,舌苔是怎么产生的?没有舌苔又是否正常呢?
    舌头表面不是完全光滑的,而是有很多乳头状突起,主要包括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其中,丝状乳头数量最多,其浅层细胞不断角化脱落,与食物残渣、唾液、细菌及代谢产物等混合后附着在舌面上,形成我们所说的舌苔。
    丝状乳头本身呈白色丝绒状,某些疾病会使丝状乳头发生慢性炎症,以致萎缩,会出现舌面没有舌苔,也就是光剥苔。光剥苔舌面光滑,呈现红色,也叫丝状乳头炎或萎缩性舌炎。
    很多疾病可以导致光剥苔出现,如维生素B缺乏、贫血、念珠菌感染、干燥综合征、萎缩性胃炎等。出现光剥苔,应及早去医院做全面检查,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除去舌苔过薄之外,有些人的舌苔显得很厚,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舌苔像覆在舌面的一层被子,薄的时候既能保护舌黏膜,还透气,不影响舌头的味觉和运动,但如果这层“被子”过厚,就会有危害了。
    舌苔薄厚与口腔细胞脱落更新速度有关。新陈代谢旺盛,脱落细胞增多,堆积在舌面,舌苔就会增厚,反之舌苔就会变薄。此外,一些生理因素也会让舌苔变厚:
    唾液分泌
    唾液分泌量减少时,舌苔容易增厚。另外,唾液黏稠者的舌苔往往较厚。
    饮食习惯
    长期食用流食或软食的人,舌面缺少摩擦,舌苔容易变厚;富含脂肪的油腻食物(如火锅、烧烤、煎炸等)、高蛋白饮食,也可能会促进舌苔增厚。
    口腔卫生
    口腔卫生是舌苔形成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不注意口腔清洁,食物残渣和细菌在舌面堆积,会导致舌苔变厚。(央视新闻)
    ...展开
    08:08
    华为:2024年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净利润626亿元
    华为今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华为经营结
    华为今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华为经营结果符合预期,实现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626亿元人民币。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1,797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12,490亿元人民币。
    ...展开
    08:06
    3月31日,以色列国防军发布消息称,以军正在重返加沙地带南部拉法,以消灭相关地区的“恐怖组织”,以军提醒当地民众转移到避难所。(央视新闻)
    08:05
    一艘中国科考船近日出现在澳大利亚南海岸附近水域,中方回应
    在3月31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澳大利亚人报》记者提问
    在3月31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澳大利亚人报》记者提问,有一艘中国科考船近日出现在澳大利亚南海岸附近水域,澳大利亚一些分析人士表示,这艘船有军事目的。澳大利亚总理今天表示,这艘船没有做任何违法的事情,但他表示,他宁愿它不在那里。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对此,发言人郭嘉昆表示,关于你提到的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进行询问。作为原则我想强调,中方一贯按照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在相关的海域从事正常的海上活动,希望澳方正确看待,不要疑神疑鬼,妄加揣测。
    ...展开
    08:02
    辽宁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3月31日选举王新伟为辽宁省人民政府省长。(新华社)
    08:00
    刚刚,金秀贤风波后首现身,鞠躬道歉
    刚刚,金秀贤风波后首现身召开发布会,他一上来向媒体鞠躬,并道歉:“因为我一个人
    刚刚,金秀贤风波后首现身召开发布会,他一上来向媒体鞠躬,并道歉:“因为我一个人的原因好像很多人受到了痛苦,而且已故的金赛纶也是没有能安息,所以我是心情非常沉痛。”
    金秀贤和负责法律代理的律师事务所(Yuhan)LKB&Partners的律师金钟福,将出席记者发布会,发表立场。
    该机构发言人称,“我们很抱歉,因最近发生的事件给您带来任何担忧。因此,我们准备了一次会议,亲自与记者见面并交谈。”
    “请理解,除了表达立场之外,没有时间回答其他问题。”他说。(潇湘晨报)
    ...展开
    07:56
    大地震频繁,地球进入“震动模式”了吗?专家解读
    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7级地震,是今年以来
    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7级地震,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泰国、越南均有强烈震感,我国云南瑞丽等多地也有明显震感。
    2025年以来全球多地传来发生不同震级地震的消息:
    日南桑威奇群岛1月1日发生6.2级地震;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1月7日发生6.8级地震;
    洪都拉斯以北2月9日7.6级地震;
    据统计,短短3个月,6级及以上地震就接近20次,有网友担心这是不是意味着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期?
    对此,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二级研究员高孟潭表示"这种担忧没有必要。"
    高孟潭介绍,近100年来,我们可以完整观测全球大地震数据。全球平均每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约12-14次,8级以上地震约1-2次。
    每年大地震发生次数都有一定变化,但只是围绕平均值的小的波动。近年来的地震数据表明,大地震的活动频度都是如此。
    将2025年1月1日至今与去年同期全球地震数据对比,可发现今年地震的频率明显低于2024年同期。在这一时期,地球不仅没有进入所谓的“震动模式”,反而是显得更加平静。(新闻坊)
    ...展开
    07:52
    特朗普称将对购买俄石油国家加征“二级关税”,中方表态
    在3月31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美国总统特朗普
    在3月31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二级关税”,中方是俄罗斯石油的主要买家,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对此,发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中俄的合作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因素的影响。(环球网)
    ...展开
    07:49
    外交部:缅甸强震已致1名中国公民遇难、15人受伤
    3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郭嘉昆应询介绍,目
    3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
    郭嘉昆应询介绍,目前已发现缅甸强震致1名中国公民遇难、15人受伤。中国驻缅甸使领馆正在协助遇难者家属处理善后。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将继续为在地震当中受伤和受灾情影响的中国公民全力提供协助。(北京日报)
    ...展开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