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天味业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4-28
|
56.57
|
--
|
--
|
72.60
|
5.71% |
|
59.80
|
5.71% |
-- |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 2022年报及 2023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6.10亿元,yoy+2.42%,实现归母净利润 61.98亿元,yoy-7.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9.66亿元,yoy-7.22%。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5.15亿元,yoy-7.05%,实现归母净利润 15.31亿元,yoy-22.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4.69亿元,yoy-20.57%。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9.81亿元,yoy-3.17%,实现归母净利润 17.16亿元,yoy-6.2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6.41亿元,yoy-8.38%。 营收表现略显疲软,疫情+去库存拖累出货。22Q4公司营收个位数下滑,我们认为一方面系添加剂事件对海天品牌力有所损伤,C 端动销放缓,经销商拿货积极性受损,公司出货速度放缓,另一方面系全面放开后全国多地疫情达峰,餐饮端受损。23Q1公司营收小个位数下滑,我们认为主要系年后渠道去库存,公司出货进度同比放缓。分产品来看,22年公司酱油/ 调味酱/ 蚝油销量同比 -5.93%/-8.02%/ -8.68%,吨价同比+3.85%/ +5.39%/ +6.73%,三大品类销量下滑主要系全年疫情多点爆发,餐饮端需求受损,吨价提升主要受益于 21Q4提价。22Q4酱油/ 调味酱/ 蚝油/ 其他产品营收增速分别为-13.66%/ -7.91%/ -9.98%/ 35.97%,23Q1营收增速分别为-8.94%/ -6.77%/ 3.32%/ 13.75%,22Q4其他产品增速表现亮眼,我们认为主要系料酒、醋等产品培育成果较好,23Q1蚝油增速转正,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餐饮复苏。分渠道来看,22Q4线下/线上渠道营收增速分别为-7.47%/ -25.01%,线上增速环比大幅下滑,我们认为主要系添加剂事件对线上舆论影响较大,23Q1线下/线上渠道营收增速分别为 -3.45%/ -17.69%,或因添加剂事件影响逐渐减弱。分区域来看,东部/ 南部/ 中部/ 北部/ 西部区域 22Q4营收增速分别为-12.78%/ -10.44%/ -7.61%/ -7.61%/ 0.93%,23Q1营收增速分别为-5.42%/ -8.60%/ 0.08%/ -6.61%/ 3.24%,23Q1中西部区域表现相对稳健,我们认为主要系中西部区域餐饮恢复情况较好。 毛利环比改善趋势初显,规模经济优势有望修复。22Q4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34.05%,同比-4.08pct,环比-1.24pct,我们认为毛利率下降主要系 B 端产品占比提升(疫情防控政策放开+添加剂事件 C 端受损)。23Q1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36.93%,同比-1.25pct,环比+2.88%,毛利率环比提升,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行。22年全年来看,酱油/ 调味酱/ 蚝油单吨制造费用成本同比+14.29%/ +19.87%/ +35.08%,单吨直接人工成本同比 +22.91%/ +25.90%/+38.28%,单吨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两位数上涨,我们认为主要系全年销量下滑,规模经济优势减弱。当前大豆等原材料成本下降趋势初显,全面放开后餐饮需求恢复,公司销量有望提升,规模经济优势有望修复,我们认为公司全年毛利率有望提升。费用方面,公司 22Q4/ 23Q1期间费用率分别同比-0.39/ +0.18pct,同比基本持平。 短期关注需求修复,长期看好份额提升。添加剂事件影响逐渐减弱,海天品牌力有望逐渐修复,C 端动销有望回暖。B 端来看,全面放开后餐饮有望持续恢复,公司作为基础调味品 B 端绝对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需求恢复。长期来看,公司主力产品在餐饮渠道黏性较强,有望借助现有渠道优势带动醋、料酒等其他单品强化渗透,C 端品牌力依然强劲,BC 共振,公司有望在行业内持续实现份额提升。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3-25年实现营收 281.97/ 313.47/ 348.2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68.24/ 79.68/ 90.27亿元,对应 EPS 1.47/ 1.72/ 1.95元/股,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上涨,疫情反复,行业竞争加剧。
|
|
|
安琪酵母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4-13
|
40.89
|
--
|
--
|
41.10
|
-0.80% |
|
40.57
|
-0.78%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0%-15%,实现归母净利润 3.44~3.69亿元,yoy+10%~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22~3.47亿元,yoy+21.52%~30.96%。 主业恢复良好,Q1延续双位数增长。预计 Q1公司收入增速 10~15%,换算营收33.35~34.87亿元。春节错期压力下,Q1公司仍实现双位数增长,主要系公司烘焙业务、YE 业务、国际业务增长较好,主业恢复情况良好,疫后下游烘焙需求回暖,带动面用酵母销量增长,叠加 21年提价后,22Q1需求疲软基数较低。Q1归母净利率增速中枢高于营收,我们认为主要系提价传导及高毛利面用酵母销售改善提升产品结构。 国内外共同发力支撑收入增长,利润目标压力不大。酵母行业竞争格局仍以乐斯福、安琪、英联马利三巨头竞争为主基调。公司已超越英联马利成为全球第二大酵母公司,22年酵母发酵总产能已达到 35万吨,国内市占率 55%,全球市占率15+%,海外市场仍有较大空间。长期来看,公司“十四五”目标为:2025实现收入 200亿元;短期来看,23年收入目标 143.9亿元(yoy+12.04%),归母净利润目标 14.56亿元(yoy+10.21%),换算归母净利率目标 10.12%,同比基本持平。我们认为,国内下游烘焙有望受益于疫后恢复,大包装酵母有望快速回补,年内宜昌、新疆新工厂等投产有望支撑销量增长;海外新兴市场贡献增量空间,有望延续高增,整体收入目标实现可期。利润端来看,随着水解糖产能逐渐投产,公司原材料采购缺口有望补足,成本上涨压力有望缓解,叠加国际海运成本回落,提价效应释放,23年全年毛利率有提升空间。23年股权激励费用下降,全年净利率有提升空间。我们预计 23年利润目标达成可期。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 23-25年公司实现营收 145.46/ 164.66/ 186.1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14.74/ 17.68/ 20.45亿元,对应 EPS 1.70/ 2.03/ 2.35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提升;行业竞争加剧;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汇率波动。
|
|
|
千禾味业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4-10
|
23.45
|
--
|
--
|
26.24
|
11.90% |
|
26.24
|
11.90%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36亿元,yoy+26.55%,实现归母净利润3.44亿元,yoy+55.3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8亿元,yoy+55.29%。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3亿元,yoy+54.92%,实现归母净利润1.57亿元,yoy+74.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6亿元,yoy+80.78%。 零添加风起,头部品牌受益。全年来看,公司酱油/食醋销量同比+27%/+19%,吨价同比+0.4%/-1.2%,酱油、食醋销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零添加品类扩张,全年吨价承压主要系前三季度疫情影响。22Q4公司收入利润高增,我们认为主要系添加剂事件后,零添加品类渗透率加速提升。公司作为零添加调味品开拓者,多年营销深度绑定千禾品牌与“零添加”概念,添加剂事件后,千禾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目标客群快速扩大。分区域来看,22Q4东部/南部/中部/北部/西部区域营收同比+178.51%/ +147.41%/ +56.96%/ +173.84%/ -9.37%,外埠区域高增,我们认为主要系流通渠道招商贡献增量,22Q4东部/南部/中部/北部区域新增经销商64/ 25/ 62/ 56个,占全年新增经销商的61%/ 43%/ 41%/61%。 产品结构提升提振毛利,渠道结构变化降低费用率。22Q4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1.89pct,环比+6.22pct,我们认为主要系产品结构提升。公司借助高性价比零添加单品实现流通渠道快速铺货,叠加放开后商超客流量恢复,零添加产品占比迅速提升。22Q4销售费用率微降,我们认为系流通渠道占比提升。 23年有望维持高增,长期成长可期。我们预计相对成熟的西南本埠23年稳健增长,外埠市场整体有望实现高增:华东市场22年疫情受损基数较低,华北、华中重点培育。分渠道来看,23年KA 渠道有望受益于人流量恢复+售点回补+零添加引流,招商、铺货是传统渠道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线上有望延续高增,整体来看,公司23年有望延续快速增长趋势。长期来看,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零添加调味品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且有望扩张至醋、料酒、蚝油等多个品类,公司作为零添加细分赛道龙头,已率先布局多个品类,我们看好公司长期空间。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3-25年公司实现营收32.44/ 38.17/ 43.9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16/ 6.51/ 7.74亿元,对应EPS 0.53/ 0.67/ 0.80元/股,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原材料成本上涨,行业竞争加剧。
|
|
|
涪陵榨菜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3-28
|
25.31
|
--
|
--
|
25.55
|
0.95% |
|
26.16
|
3.36%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8 亿元,yoy+1.18 %,实现归母净利润8.99 亿元,yoy+21.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8.18 亿元,yoy+17.76%。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 亿元,yoy-10.81%,实现归母净利润2.02 亿元,yoy-15.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0 亿元,yoy-13.55%。 Q4 短期承压,主业略显疲软。单四季度,公司收入利润同比下滑,我们认为主要系Q4 疫情影响较大。公司11 月21 日公告涪陵生产基地临时停工停产,12 月5日公告复产,期间约半个月无法正常生产发货。全年来看,榨菜/ 萝卜/ 泡菜/ 其他产品营收同比-2.31%/ +19.33%/ +51.43%/ -22.72%,量价拆分来看,22 年榨菜/ 萝卜/ 泡菜/ 其他产品销量同比-12.61%/ +30.43%/ +25.24%/ +2.86%,吨价同比+11.78%/ -8.51%/ +20.91%/ -24.87%。主业榨菜收入表现较为疲软,我们认为主要系疫情期间消费力较为疲软,21 年底提价消化效果有限,销量同比下滑。 第二曲线下饭菜培育良好,萝卜、泡菜快速放量。 Q4 毛利承压,费率下降拉高净利率。疫情压力下,单吨运费、动力、制造费用有所上涨,但全年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0.79pct,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21 年底提价及22 年青菜头采购成本下降。结构上,高毛利主业榨菜增长疲软,毛利相对较低的下饭菜增速较快,拖累公司整体毛利率。单四季度,公司毛利率环比回落6pct,我们认为主要系四季度疫情影响生产经营,规模效应受损,叠加公司推出小包装产品,整体吨价有所下降。全年期间费用率同比回落4.4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回落4.52pct,我们认为主要系广告费用投入减少,22 年公司取消梯媒和央视广告投放。全年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5.81pct。 需求改善年内有望兑现,长期成长逻辑清晰。短期来看,疫情对公司生产、运输的影响已逐渐消除,出货量有望逐渐恢复;22 年消费力疲软导致动销疲软的问题有望通过高性价比小包装/瓶装产品铺货+放开后购买力复苏逐步解决。中长期来看,主业榨菜市占率仍未接近天花板,第二曲线下饭菜借助乌江渠道和品牌快速成长,餐饮销售事业部成立开拓B 端市场,调味菜空间广阔。我们认为,公司年内改善逻辑有望持续兑现,后期增长逻辑清晰,仍是稳健成长优质标的。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3-25 年公司实现营收28.83/ 32.14/ 35.73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9.47/ 10.80/ 12.18 亿元,对应EPS1.07/ 1.22/ 1.37 元/股,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行业竞争加剧,青菜头成本上涨,新品推广不及预期。
|
|
|
中炬高新
|
综合类
|
2023-03-24
|
37.80
|
--
|
--
|
38.35
|
1.46% |
|
38.35
|
1.46%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53.41亿元,yoy+4.41%,实现归母净利润-5.92亿元,yoy-179.8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56亿元,yoy-22.50%。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3.85亿元,yoy-18.71%,实现归母净利润-10.11亿元,yoy-369.4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53亿元,yoy-57.95%。 营收稳健增长,主力酱油吨价提升疲软,我们认为系购买力受损。22年全年来看,酱油/鸡精鸡粉/食用油/其他产品增速分别为 7.01%/ 9.18%/ 1.87%/ 9.32%,主力产品酱油增速稳健。量价拆分来看,22年酱油/鸡精鸡粉/食用油/其他产品销量增速为 5.16%/ 5.44%/ -8.25%/ 4.21%,吨价增速为 1.76%/ 3.55%/ 11.04%/ 4.90%。 食用油量减价增,我们认为系油脂成本上涨。主力酱油销量表现稳健,吨价增速较低,我们认为主要系疫情损伤终端购买力。 Q4表现相对疲软,我们认为主要系疫情影响。分产品来看,22Q4主营业务收入yoy-1.75%,其中,酱油/鸡精鸡粉/食用油/其他产品增速分别为 -4.09%/ 2.98%/2.58%/ 1.85%。酱油是主要的拖累因素,我们认为主要系 22Q4全国多点疫情爆发,终端渠道客流量受损,其余品类相对稳健。分区域来看,东部/南部/中西部/北部区域 22Q4营收增速分别为 -15.92%/ -2.55%/ 9.18%/ 15.70%,东部区域表现相对疲软,我们认为主要系疫情影响,南部大本营相对稳健,中西部、北部区域基数较低,快速放量。 Q4毛利率承压,未决诉讼拖累全年利润。22Q4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6.81pct,我们推测系原材料成本同比上涨+疫情影响运输、人力成本上涨+地产业务影响。 费用来看,22Q4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 3.33/ 3.14pct,我们认为主要系 21Q4费用大幅收缩导致基数较低,环比来看,22Q4期间费用率下降 1.87pct。利润来看,22年公司亏损,主要受工业联合诉讼影响,计提 11.78亿元预计负债,剔除未决诉讼影响,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5.86亿元,yoy-21.02。 需求恢复有望受益,基本面持续向好。全面放开以来,终端需求持续恢复,我们预计调味品业务有望受益于餐饮需求场景恢复+C 端购买力修复。公司是基础调味品二线龙头,有望享受行业恢复红利。公司大股东已变更,近期股权梳理加速推进,基本面持续向好。我们预计公司 23~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6.99/ 8.59/ 10.17亿元,对应 EPS 0.89/ 1.09/ 1.29元/股,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上涨。
|
|
|
涪陵榨菜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3-01
|
25.52
|
--
|
--
|
26.34
|
3.21% |
|
26.34
|
3.21% |
|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22 年度业绩快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25.48 亿元,yoy+1.18%,实现归母净利润8.99 亿元,yoy+21.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8.18亿元,yoy+17.76%。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02 亿元,yoy-10.81%;实现归母净利润2.02 亿元,yoy-15.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80 亿元,yoy-13.55%。 疫情影响Q4 承压,轻装上阵23 年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Q4 收入承压,我们认为主要系四季度疫情影响较大,涪陵生产基地11 月中旬起临时停产,12 月上旬恢复后,工厂端补偿部分发货缺口,但随后全国多地疫情陆续达峰,终端动销受损。全年来看,疫情影响下消费力受损,21 年提价后消费群体收窄,除22Q2 疫情封控期间业绩较好,下半年需求整体疲软。展望23 年,全面放开后消费力有望逐渐恢复,低基数下,公司收入端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主力榨菜产品有望实现双位数稳健增长,流通渠道推出60g 新包装,目前市场接受程度较好,全面放开后,客流量逐渐恢复,商超渠道有望回补,瓶装产品突破年轻消费人群;下饭菜、下饭酱、海带丝等新品目前仍处于培育阶段,渗透率较低,增长空间较大。 净利率同比下降,推测毛利率环比持平,费用率同比提升。Q4 归母净利率同比下滑2pct。考虑到三四季度均使用22 年初采购的原材料,我们推测Q4 毛利率环比基本持平,同比有所提升。一方面,提价+成本下降推升毛利率(①21 年11 月提价,我们预计22Q4 吨价同比有所提升;②22Q4使用22 年采购的青菜头,较21年采购价下降近40%),另一方面,高性价比小包装+人力、运输等成本上涨拖累毛利率(①公司推出60g 小包装主打2 元价格带,毛利率低于主力3.5 元/70g 产品;②Q3 工资上调;③Q4 疫情影响较大,运输成本上升)。我们预计Q4 公司费用率同比提升,推测系规模经济损失下摊薄费用率上升+募集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减少+销售费用变动。 需求改善年内有望兑现,长期成长逻辑清晰。短期来看,疫情对公司生产、运输的影响已逐渐消除,出货量逐渐恢复;22 年消费力疲软导致动销疲软的问题正通过高性价比小包装/瓶装产品铺货+放开后购买力复苏逐步解决。中长期来看,主业榨菜市占率仍未接近天花板,第二曲线下饭菜借助乌江渠道和品牌快速成长,餐饮事业部成立开拓B 端市场,调味菜空间广阔。我们认为,公司年内改善逻辑有望持续兑现,后期增长逻辑清晰,仍是稳健成长优质标的。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 年实现营收 30.03/ 34.28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9.82/ 11.82 亿元,对应EPS 1.11/ 1.33 元/股,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行业竞争加剧,青菜头成本上涨,新品推广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