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肖百桓

长江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490522080001...>>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赣锋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5-29 33.89 -- -- 34.85 2.83%
34.85 2.83%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2023全年实现归母净利49.47亿元,同比下降75.8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26.76亿元,同比下降86.59%。2023Q4实现归母净利-10.63亿元,环比转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6.76亿元,环比转亏。 事件评论锂价加速下跌,公司盈利承压。公司2023全年锂盐产量10.43万吨,同比+7%;销量10.18万吨,同比+5%;平均售价约24万元/吨,同比-32%。公司全年锂盐业务毛利率12.53%,同比-43.58pct。公司全年锂电池业务收入核心由动力储能电池贡献,占比约77%,产量10616MWH,同比+56%;销量8199MWH,同比+20%,平均售价72万元/MWH。公司全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6.39亿元,核心由于锂产品高库存叠加价格大幅下滑所致。2023年公司锂盐库存量7240吨,同比+51%;储能电池库存量3286MWH,同比+278%。公司全年实现非经常性损益22.71亿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约5.76亿元(Pilbara贡献2.55亿元),剩余主要为政府补助15.36亿元。投资收益方面,公司全年实现33.15亿元,其中29.29亿元来自于联合营企业投资收益贡献,主要为Marion贡献16.5亿元,五矿盐湖贡献11.76亿元,锦泰钾肥贡献-2.43亿元。 锂价持续下跌,冶炼成本倒挂,23Q4公司首度亏损。公司Q4毛利率1.39%,环比-3.55pct;净利率-17.89%,环比-18.32pct。公司2023年资源自供率水平较低,而前三季度精矿价格调整滞后于锂盐,随M+1定价机制推进,矿价Q4开启加速下跌,考虑到库存成本的滚动确认,公司Q4冶炼成本仍然较高。一方面,公司联营矿山MtMarion2023年下半年SC6精矿FOB成本约557美元/吨(对应生产氢氧化锂完全成本约4.7万元/吨,不含税),但其精矿品位在Q3仍然维持3.7%,Q4才提升至4.2%,因此Q3成本或仍偏高(此前指引在1150-1250澳元/吨,对应约760-825美元/吨)。另一方面,考虑到赣锋此前原料库存水平较低,按照SMM三季度锂精矿价格3360美元/吨计算,对应的氢氧化锂完全成本约18.5万/吨(不含税),Q4成本压力仍在。CO盐湖全年爬坡情况超预期,产量6000吨,并于Q4初离港发运,综合考虑其到港及爬坡初期成本偏高的情况,对Q4业绩贡献或仍有限,积极展望24年CO逐步达产后的盈利贡献。在Q4锂价下跌的过程中,由于锂盐及电池库存偏高,公司计提资产减值6.87亿元,进一步拖累业绩表现。Q4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约6.13亿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0.75亿元,Pilbara四季度股价基本收平,对应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约-0.4亿元,其他收益5.45亿元,主要来自于政府补助。公司Q4投资净收益略亏,其中联合营企业投资收益-0.06亿元。 展望2024,公司将迎来资源收获期,自供率有望持续提升,综合成本有望改善。随MtMarion成本的改善,低成本CO盐湖的爬坡放量,以及马里Goulamina项目的投产,公司自有资源产量有望进一步增长,自供率水平持续提升,且资源自供成本有望同比下降。 同时随锂价企稳,以及精矿定价机制转向M+1,公司盈利有望一定程度环比改善。 风险提示1、新能源需求不及预期,金属价格大幅下跌;2、海外资源布局风险抬升,公司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中矿资源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5-16 33.43 -- -- 33.72 0.87%
33.72 0.87%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 2023 年归母净利 22.08 亿元,同比-33%;扣非归母净利 21.3 亿元,同比-34%。23Q4 归母净利 1.38 亿元,同比-89%,环比-76%;扣非归母净利 1.05 亿元,同比-91%,环比-80%。 24Q1 归母净利 2.56 亿元,同比-77%,环比+86%;扣非归母净利 2.28 亿元,同比-79%,环比+117%。 事件评论尽管 2023 年锂价大幅下跌, 但公司仍凭借新增锂盐产能放量+矿石自供比例提升, 在量增和降本的双重驱动下, 维持强劲的盈利韧性。 2023 年,公司锂盐板块实现营收 42.43亿元,同比-33%,占比 71%;毛利率逆势同比提升 3.99pct 至 57.78%。伴随 Bikita 矿200 万吨/年锂辉石新增产能项目和 200 万吨/年透锂长石改扩建工程项目于 7 月投产并加速爬坡,公司的锂盐产品结构由之前的外采+代工为主转向自有矿加工生产为主,资源保障和成本控制能力大幅强化。公司 2023 全年实现锂盐产量 1.84 万吨,同比-20%,其中自有矿实现的锂盐产量达 1.58 万吨,自给率同比提升 65pct 至 86%,下半年开始维持完全自供;锂盐销量 1.74 万吨,同比-28%;库存量 1698 吨,同比+93%。 除锂盐业务之外, 公司铯铷业务表现依旧亮眼。 2023 年公司铯铷盐板块实现营收 11.24 亿元,同比+21%,占比 19%;毛利 7.24 亿元,同比+20%。随着铯铷盐下游应用领域加速扩展,公司行业龙头优势将更加明显。单看 23Q4,公司毛利率 20.85%,环比-38.93pct;净利率13.1%,环比-27.29pct。合理推测原因有二:( 1)四季度锂价大幅下跌的影响;( 2)津巴布韦当地电力成本偏高以及东鹏锂盐产能利用率下滑,实际公司锂盐生产成本维持高位。 成本下降效果显著, 24Q1 盈利显著修复。 24Q1 公司毛利率 38.07%,环比+17.22pct;净利率 22.32%,环比+9.22pct, 合理推测原因有二:( 1) 虽然锂盐均价环比下滑,但随补库需求修复,锂价整体呈上行趋势,折扣系数或较 Q4 提升;( 2)公司成本端或由于本期矿石原料多数为品位较高锂辉石且光伏和市政用电项目投入使用所致存在一定改善。 量增降本两手抓, 打造锂板块阿尔法。 资源: Bikita 30 万吨锂精矿和 30 万吨化学级透锂长石精矿项目均于 2023 年 11 月达产; Tanco 100 万吨选矿项目预计 24 年底建成;安哥拉锂矿进展顺利。冶炼:春鹏 3.5 万吨锂盐项目于 2024 年 2 月达产,锂盐产能提升至 6.6万吨。 成本:( 1)先前 Bikita 矿山生产主要通过柴油发电,成本高,因此公司建设布局市政供电+光伏项目,寻求成本改善。( 2)降低原料中品位较低的透锂长石占比,优化成本。 战略布局铜资源+冶炼, 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极。 资源: 公司拟收购赞比亚 Kitumba 铜矿65%股权。凭借公司地勘业务优势和赞比亚资源布局的多年经验,未来 Kitumba 铜矿有望增储,同时公司也仍积极寻找当地优质铜矿资源,寻求新增资源储备。 冶炼: 公司收购纳米比亚铜冶炼厂 Tsumeb 98%股权。目前该冶炼厂精矿处理能力 26 万吨/年,后续技术升级改造可提升至 37 万吨/年,同时副产品硫酸进一步增厚利润。 强勘探基因+高经营效率, 多品种共振下中矿将再上台阶。 未来公司聚焦锂、铜、稀有金属三大业务板块,在优秀的勘探能力及经营效率的加持下,资源端成长确定性值得期待。 向后看,铜、锂、稀有金属三大业务板块共同发力推动下,公司的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1)铜板块,从冶炼到资源持续加码,远期规划年产铜 10 万吨,在铜行业基本面格局稳固,铜价有望稳步上升背景下,有望为公司贡献核心业绩增量;( 2)锂板块,资源和冶炼同步扩张 风险提示1、新能源需求疲弱; 2、公司项目投产推迟; 3、海外资源布局风险; 4、盈利预测不及预期
中伟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2-01 50.03 -- -- 49.39 -1.28%
50.20 0.34%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报, Q3 实现营业收入 89.24 亿元,同比增长 10.78%,实现归属净利润6.18 亿元,同比增长 45.80%,环比增长 44.72%,实现扣非净利润 5.26 亿元,同比增长 73.78%,环比增长 49.16%。 事件评论三季度来看,公司镍系、钴系、磷系、钠系前驱体材料出货预计在 8-9 万吨,环比增长30%左右,其中三元前驱体出货预计在 7 万吨以上,钴酸锂预计在 0.5-1 万吨,磷酸铁出货万吨级左右,钠电出货百吨级左右。单吨盈利方面,公司 Q3 单吨扣非净利润预计在 0.6万元/吨,单吨归母净利润预计在 0.7 万元/吨左右,环比 Q2 提升 0.05-0.07 万元/吨,一方面得益于公司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海外客户营收占比提升支撑单位盈利,另一方面公司印尼翡翠湾低冰镍项目 Q2 投产,推算提升前驱体单吨盈利 0.1 万元/吨左右。 展望全年,产能方面,公司积极推进产能建设,预计 23 年底建成 50 万吨以上正极前驱体产能;出货方面,公司前三季度镍系、钴系、磷系、钠系产品合计实现销售量 21 万吨左右,全年来看公司出货量有望保持 30-40%增长;冶炼方面,公司大 K 岛项目 2023 年预计建成部分产线, 2024 年预计建成剩余产线;翡翠湾 6.5 万吨于 2023Q3 贡献产量;中间品方面, 2023Q1 公司硫酸镍中间品自供比率在 80%左右,全年有望提升至 90%以上。盈利方面,基于公司冶炼及中间品产品布局落地, Q4 单吨归属净利润有望继续保持0.7 万元/吨以上。此外贵州磷酸铁项目已建成 5 万吨产能,年底计划提升至 10 万吨,出货量稳步提升。预计 2023 年实现归属净利润 21-22 亿元,继续推荐 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正极前驱体材料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吸引了众多正极前驱体材料生产企业加入竞争,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2、动力电池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受宏观经济景气的影响,目前新能源车下游需求存在景气度下降的趋势,若新能源车新车型未获得市场消费者认可,同时经济恢复速度不及预期,未来存在新能源车终端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从而带动动力电池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厦钨新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30 40.60 -- -- 40.68 0.20%
41.12 1.28%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报, Q3 实现营业收入 50.01 亿元,同比下降 36.7%,实现归属净利润1.58 亿元,同比下降 54.0%,环比增长 13.4%,实现扣非净利润 1.41 亿元,同比下降 55.3%,环比增长 9.8%。 事件评论 单三季度来看,公司预计实现出货 2 万吨以上,环比增长 25%左右,整体产能 11 万吨左右,产能利用率保持 70-80%,主要得益于动力及数码需求恢复,公司钴酸锂产品深度绑定头部消费电池企业,受益于终端果链及华为链新机订单需求增长;三元正极受益于下游电池客户出货恢复,环比保持增长。盈利方面,公司正极材料单吨毛利预计在 2 万元/吨,环比略有下降;单吨净利推算在 0.9 万元/吨,环比持平,得益于产能利用率提升以及原料成本下降带动单吨费用下降。此外,公司资产减值及信用减值合计计提 0.67 亿元。 展望 Q4,出货端受终端动力三元需求影响环比 Q3 预计增长 10%左右,盈利端预计环比稳定。产能方面,公司现有产能 11 万吨,海璟 9 号 3 万吨和改扩建的 1.5 万吨预计 24年年中投产,法国 4 万吨产能预计 25 年投产。客户方面, Q3 结构变化不大,后续积极扩展国内外客户,预计 23 年底国内新客户逐步起量, 24 年海外新客户逐步起量。铁锂方面,公司新品仍在客户验证中, 2 万吨产能推迟投建,预计 24 年起量。预计公司 2023 年实现归属净利润 6-7 亿元,继续推荐 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正极材料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吸引了众多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加入竞争,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2、动力电池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受宏观经济景气的影响,目前新能源车下游需求存在景气度下降的趋势,若新能源车新车型未获得市场消费者认可,同时经济恢复速度不及预期,未来存在新能源车终端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从而带动动力电池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