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袁文翀

国信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980523110003...>>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英维克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6-25 22.22 -- -- 24.54 10.44% -- 24.54 10.44% -- 详细
国内精密节能温控领先企业。英维克成立于2005年,主要创始人具有华为及艾默生从业背景,在机房空调工艺和研发上具有较强积淀,形成机房温控、户外机柜温控、新能源及轨交空调几大业务板块,其中机房温控和储能温控2023年分别实现收入16.4/12.2亿元,市场份额靠前;公司新布局电子散热业务,面向液冷应用的算力设备冷板产品已开始批量发货。 AI时代数据中心热密度加速提升,液冷应用成为刚需。AI时代,算力芯片功率持续提升,设备功率密度触及风冷极限,液冷应用大势所趋。其中:1)数据中心:受AI数据中心热功率密度提升及PUE考核要求影响,国内液冷渗透率2024年进入加速期,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百亿元;2)电子散热:服务器液冷均热板已开始加速使用,并有望逐步拓展至通信基站、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此前,电子散热市场以海外及台资企业为主,液冷时期大陆厂商有望实现份额提升。除此以外,3)电化学储能温控:全球储能已进入液冷时代,随着装机量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电化学储能温控市场空间有望超过100亿元。 公司核心竞争力:平台化全链条能力,研发实力出众,深受大客户信赖:1)平台优势:公司形成平台化研发和布局能力,产品矩阵完善,是业内少有的AI数据中心端到端全链条解决方案供应商,解耦及全链条多种交付模式可充分满足不同客户需求。2)研发优势:公司注重研发投入,针对数据中心、储能等领域均进行了较为领先的研发布局。公司是Intel冷板参考设计厂商,与芯片方案的合作进一步加强竞争壁垒。3)客户及品牌优势:公司数据中心及储能产品已经是国内各类型主流企业的头部供应商,形成较强品牌效应,具有先发优势。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在数据中心和储能温控领域已处于市场领先地位,有望持续受益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提升以及储能装机规模提升;同时公司新布局电子散热板块有望贡献新增长点。 基于此,维持此前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6.5/61.4/7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7.0/8.9亿元,股价合理估值区间在25.3-28.9元之间,对应2024年PE区间为35-40倍,相对于目前股价有5%-20%的溢价空间,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液冷应用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6-17 26.91 -- -- 29.61 7.44%
28.91 7.43% -- 详细
中兴通讯发展稳健, 布局“算力+连接” , 经营业绩持续创新高。 公司是全球稀缺的 5G 端到端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 产品覆盖无线、 有线、 云计算、终端产品和专业通信服务, 业务覆盖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3 年全年实现营收 1242.5 亿元(同比+1.1%) , 归母净利润 93.3 亿元(同比+15.4%) 。 行业: 运营商及互联网厂商均加大算力部署, 5G-A 今年开启商用。 (1) 算力方面, 中央及地方政府频出政策明确算力规划。 IDC 数据显示, 2023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达 94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04%。 2024 年运营商资本开支继续向算力侧倾斜, 移动近期集采 PC 服务器(约 164 亿元)和 AI 服务器(约 191 亿元) 总额创历史新高, 中兴通讯在 PC 服务器中标份额持续第一。 互联网厂商近期资本开支同比环比均有所提升, 公司已与百度等厂商开展合作。 (2) 连接方面, 2024 年为 5G-A 商用元年,运营商及华为均积极部署 5G-A 网络。 公司领先行业发布 5G-A 通感一体技术并已应用在低空经济飞行器上, 该技术是低空飞行器位置感知核心技术。 我国低空经济行业市场规模超万亿, 5G-A 技术受益低空经济发展。 竞争力: 中兴通讯深耕行业 30 年客户壁垒高; 研发投入领先同行, 核心底层技术坚持自主创新。 (1) 通信网络部署具有继承性, 下游客户倾向于“单一来源” 采购方式, 公司深耕行业 30 年, 已形成较高客户壁垒。(2) 公司重视研发创新, 2023 年研发费用在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二。 公司是国内唯二量产 7nm 导入 5nm 芯片企业, 子公司中兴微电子 2022 年收入已超 100 亿元, 在国内芯片设计企业中排名前五。 (3) 自研能力强, 在通用服务器和 AI 服务器均积极部署。 中兴微电子自研 CPU 芯片已于今年 2 月工商注册。 基于自主可控技术, 公司推出 3 种不同形态通用服务器平台, 包括国产 X86 架构 CPU 平台、 自研 ZFX CPU 平台等。 AI服务器已针对不同规模大模型和中小型模型场景发布系列化产品, 其中R6900 G5 GPU 服务器支持 8 个英伟达 H20 或壁仞芯片。 2024 年 Q1 公司AI 服务器在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都有发货。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3/110/115 亿元, 对应当前 A 股 PE 分别为 13/12/11X、 H 股 PE分别为 8/7/6X。 结合绝对和相对估值法, 预计 A 股股价合理区间在32.3-34.0 元, 相对于目前股价有 20%~28%空间, 给予“优于大市” 评级。 风险提示: 激烈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毛利下滑的风险; 海外订单拓展的风险; 算力网络等下游需求假设不及预期风险, 贸易摩擦等其他风险。
紫光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29 22.38 -- -- 24.54 9.65%
24.54 9.65% -- 详细
事项:公司5月24日发布公告,调整此前收购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49%少数股东股权事项。(1)公司本次针对新华三股权的收购比例由49%调整为30%;(2)本次收购新华三30%股权的交易作价为214283.49万美元(参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7.0827元,收购新华三30%股权交易金额约为1517705.66万元);(3)收购新华三30%股权交割日预计不晚于2024年8月31日,并适用截止至2024年10月21日的宽限期。 国信通信观点:1)收购新华三30%股份(调整后方案)方案终落地,紫光股份归母净利润有望显著提升。紫光股份2023实现归母净利润21.03亿元,子公司新华三2023实现净利润34.11亿元。本次收购新华三30%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对新华三的持股比例由51%增加至81%。母公司紫光股份净利润有望得到显著提升。 2)公司核心竞争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受益全球AI发展。新华三是国内ICT领域领先者,提供技术领先的网络、计算、存储、云计算、安全和智能终端等全栈ICT基础设施及服务。政府支持发展算力政策频出,今年运营商加大算力服务器部署,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同比环比逐步提升并聚焦AI发展,在完成收购后,有利于母公司紫光股份进一步增强数字经济产业及AI布局,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 3)公司每股收益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股东权益得到保障。本次收购以现金方式支付,前期定增方案终止,公司股东数保持不变,在公司利润有望增厚情况下,每股收益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发布《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24年-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规划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的10%。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23/27/3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8/24/21倍;假设今年收购新华三部分股权后控股达81%,备考净利润为33/38/43亿元,对应PE为19/17/15X,看好公司受益AI行业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股权收购不能顺利完成;股权交易完成时点较晚;上游客户投资不及预期;芯片供应受限;网络及综合解决方案拓展不及预期。 评论:收购新华三30%股份(调整后方案)方案终落地,紫光股份归母净利润有望显著提升紫光收购新华三部分股权历史发展:2015年5月,紫光集团下属子公司紫光股份收购华三通信51%的股权,成为新华三的控股股东,紫光股份正式进入IT基础设备市场。新华三发展稳健,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368/443/4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2%/20.95%/12.31%。 2023年1月5日公司公告,HPE实体向紫光国际出售其持有的新华三49%股权,交易完成后,紫光国际将持有新华三100%股权,每股出售价格将根据《股东协议》约定按照2022年4月30日前12个月新华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税后利润的15倍除以行权通知之日新华三全部股份数量的方式确定,对价支付方式为现金。 2023年5月27日公司公告,拟由全资子公司紫光国际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HPE开曼购买所持有的新华三48%股权,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IzarHoldingCo购买所持有的新华三1%股权,合计收购新华三49%股权。本次收购新华三49%股权的价格为35亿美元,约人民币246.9亿元(汇率为1美元兑7.053人民币);同时,公司拟定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不超过120亿元人民币,用于收购新华三49%的股权交易。 2023年9月25日公司公告,考虑到本次交易将在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之后实施,结合公司自身货币资金情况和融资安排等因素,为顺利推进本次交易的实施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工作,公司决定先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工作,再推进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项。因此,公司先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项;待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后,公司再推进本次交易的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项。 2024年5月24日公司公告调整此前收购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49%少数股东股权事项。(1)公司本次针对新华三股权的收购比例由49%调整为30%;(2)本次收购新华三30%股权的交易作价为214283.49万美元(参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7.0827元,收购新华三30%股权交易金额约为1517705.66万元人民币);(3)收购新华三30%股权交割日预计不晚于2024年8月31日,并适用截止至2024年10月21日的宽限期。 收购新华三后,紫光股份归母净利润有望显著提升。 根据公司财报披露,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773.1亿元,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为21.0亿元,同比下降2.54%;扣非净利润为16.8亿元,同比下降4.8%。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0.1亿元,同比增长2.9%;归母净利润为4.1亿元,同比减少5.8%。新增收购30%新华三股权后,紫光股份毛利率、净利率和归母净利润有望显著提升。新增收购新华三30%股权后,公司核心竞争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受益全球AI发展。 新华三是国内ICT设备领军企业。2023年,在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为32.9%,持续保持市场份额第二;在中国企业网路由器市场份额为30.9%,持续保持市场份额第二;在中国企业级WLAN市场份额为27.4%,连续十五年保持市场份额第一;在中国X86服务器市场份额为15.8%,保持市场份额第二;在中国GPU服务器市场份额19.7%,位列市场第二;在中国安全硬件市场份额为10.0%,保持市场份额第二;在中国超融合市场份额为18.8%,保持市场份额前二。2023年上半年,在中国IT统一运维软件市场份额为11.8%,持续保持市场份额第一;2017年-2023年上半年,连续蝉联中国网络管理软件市场份额第一;2016年-2022年,连续七年在中国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市场份额第一。国资委重视人工智能发展,数字经济政策频出,并强调央企纳入人工智能统筹谋划。2024年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会议认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是国资央企发挥功能使命,抢抓战略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会议强调中央企业要把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国内AI算力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今年1月底,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庄树新表示国资委将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工程,遴选战略性新兴产业“百项工程”,包括实施人工智能AI+等专项行动等。近两年以运营商为代表的央企已持续加大算力投入和部署。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向算力倾斜:中国移动2023年公司完成投资1803亿元(略低于此前1832亿元指引),规划2024年投资1730亿元。其中,5G网络投资规划690亿元(同比-21.6%),算力规划投资475亿元(同比+21.5%)。 中国电信2023年实现资本开支988亿元,预计2024年实现资本开支960亿元(同比-3%)。结构来看,2024年移动网计划投资295亿元(同比-15%),占比下降4.5pct至30.7%;产业数字化资本开支369.6亿元(占38.5%,提升2.5pct),其中云/算力投资180亿元。 中国联通2023年公司资本开支为738.7亿元(同比-0.4%),略低于此前指引(769亿元),其中5G完成投资373.7亿元(同比+13.1%)。2024年规划资本开支650亿元(预计同比-12%),网络投资显现拐点,投资重点由稳基础的联网通信业务转向高增长的算网数智业务。2024年一季度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同比提升。根据BAT三大云厂商数据,整体来看,24Q1BAT资本开支合计275.5亿元(同比+235%,环比+38%)。其中:阿里巴巴24Q1资本开支111.5亿元(同比+344%);腾讯24Q1资本开支143.6亿元(同比+226%)百度24Q1资本开支20.4亿元(同比+57%)。公司核心竞争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受益全球AI发展。新华三是国内ICT领域领先者,提供技术领先的网络、计算、存储、云计算、安全和智能终端等全栈ICT基础设施及服务。政府支持发展算力政策频出,今年运营商加大算力服务器部署,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同比环比逐步提升并聚焦AI发展,在完成收购后,有利于母公司紫光股份进一步增强数字经济产业布局,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每股收益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股东权益得到保障本次收购以现金方式支付,前期定增方案终止,公司股东数保持不变。同时公司发布《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24年-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规划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的10%。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23/27/3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8/24/21倍;假设今年收购新华三部分股权后控股达81%,备考净利润为33/38/43亿元,对应PE为19/17/15X,看好公司受益AI行业发展,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交易不能顺利完成;交易完成时点较晚;上游客户投资不及预期;芯片供应受限;网络及综合解决方案拓展不及预期。
国博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7 49.48 -- -- 78.70 6.74%
52.82 6.75% -- 详细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35.67亿元,同比上升3.08%,归母净利润6.06亿元,同比上升16.47%;扣非净利润5.71亿元,同比上升13.94%。公司拟每10股以资本公积转增4.9股。2024年一季度收入6.93亿元,同比下降0.6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上升4.22%。 T/R组件业务稳健增长。公司聚焦主营业务发展和核心技术创新,T/R组件和射频模块业务2023年营收33.8亿元,同比增长7.6%。而我国5G基站投资放缓,运营商无线侧资本开支投入缩减,同时公司产品结构有所调整,射频芯片2023年营收1.27亿元,同比减少53%。 产品具有核心竞争力,毛利率稳步提升,成本费用管控良好。2023年公司整体毛利率32.28%,同比提升1.61pct,其中T/R组件和射频模块产品毛利率同比增长2.69pct,公司重视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和创新,自研芯片向小型化、轻量化、多功能技术发展,相控阵技术向智能化、数字化升级,产品核心竞争力提升至毛利率提升。2024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35.63%,同比上升3.88pct。公司经营稳健,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同比基本持平,管理费用率分别提升1.2pct/1.8pct,主要系新厂房建成后折旧与摊销费用增加。 把握新技术、新产业、新生态发展趋势。(1)实现小型化、轻量化、多功能芯片技术,报告期内公司推出的新一代金属陶瓷封装GaN射频模块及塑封PAM等产品。(2)重视数字化阵列、相控阵雷达系统发展,正重点围绕W波段有源相控微系统、低剖面宽带毫米波数字阵列等新领域技术攻关。 (3)积极布局5.5G、6G技术产品,公司已开展卫星通信领域多个射频集成电路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工作,多款产品已被客户引入;多款射频集成电路已应用于5.5G通感一体基站中;无人机的射频前端模组已批量出货。 信息支援部队成立,公司有望受益军工信息化发展。4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成立。信息支援部队是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的关键支撑,而公司主营T/R组件及芯片是网络基础设施中重要射频元器件,有望受益新部队网络建设需求。 风险提示: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恶化;下游订单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9.1/11.6亿元(前次预测分别为8.6/11.2/13.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5/36/28X,维持“增持”评级。
锐捷网络 计算机行业 2024-04-29 34.40 -- -- 38.46 9.89%
37.80 9.88% -- 详细
2024年一季度公司经营业绩承压。 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 21.47亿元, 同比下降 0.24%;归母净利润 0.02亿元, 同比下降 98.07%;扣非净利润为-0.13亿元, 同比下降 111.66%。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相关行业需求不足, 给公司业务拓展带来较大压力。 公司投入加大, 成本费用有所提升。 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产品价格有所波动,公司 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为 38.52%,同比下降 3.82pct,环比下降 0.94pct。 面对新AI等新产业发展趋势,公司在过去两年持续扩大经营规模,2021-2023年员工人数分别为 6483/7980/8069人, 相关人工管理等费用持续上升。2024年一季度销售、 管理、 研发费用同比分别变化+17.8/+23.8/-4.8%。 企业网络设备核心供应商, 市场份额持续领先。 公司坚持敏锐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和快速灵活响应客需求策略, 通过不断研发创新价值产品和拓展市场以保持核心竞争力。 根据 IDC 数据, 2023年, 公司园区交换机市场占有率在国内教育、 流通行业排名第一; 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占有率在国内互联网行业排名第二; WLAN 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国内互联网、 教育、 通信、 服务行业排名第一。去年在运营商领域, 中标中移动 2023年至 2024年新型智算中心(智算一期) 网络标包, 份额排名第二; 在互联网市场, 中标阿里、 腾讯、 字节下一代交换机产品研发标, 规模交付 200G/400G 数据中心交换机。 AI 兴起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公司迎新发展机遇。 以 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 AI 大模型发布, AI 应用驱动算力需求激增, 云、 网络、 计算、 存储、 安全等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换代步伐加快。 根据 IDC 数据, 预计未来 5年中国交换机市场增速稳定在 7%-8%, 其中数据中心交换机增速在 8-10%。 公司在今年 3月美国 OFC 展上与字节跳动共同展示了业界首台支持 LPO(线性可插拔光模块) 的 51.2T 数据中心交换机; 也推出了采用直驱系统设计的800G 交换机技术方案, 并计划实现下一代 Marvell TH5芯片交换机产品量产交付, 助客户成为全球首家 AIGC 集群商业化落地厂家。 风险提示: 新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上游原材料紧缺; 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 公司是企业网设备领先供应商, 有望抓住 AI 发展机遇。 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 131.2/153.5/179.8亿元(原预测值为 162.1/201.7/245.1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9/6.2/7.6亿元(原预测值为 6.8/8.8/10.8亿元) ,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2/33/27x, 维持“增持” 评级。
海格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4-03 11.36 -- -- 11.39 -1.13%
11.41 0.44%
详细
公司 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 64.49亿元(同比增长 14.8%) , 归母净利润 7.03亿元(同比增长 5.2%) , 扣非净利润 5.41亿元(同比增长 2.8%) 。 其中,2023年 Q4营收 24.14亿元(同比增长 26.6%) , 归母净利润 3.44亿元(同比增长 26.2%) 。 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5元。 主营业务细分看, 北斗导航产品迎爆发增长。 公司无线通信、 北斗导航、 航空航天、 数值生态产品 2023年占收比分别为 41%/14%/6%/36%, 同比分别增长 3.4%/113.3%/26.0%/6.2%。 北斗三号产品需求全面爆发, 公司同时拥有芯片自研能力, 在各应用领域(特种应用、 北斗时频、 能源行业等) 均获得批量订单。 主营无线通信业务增长稳健, 其中手机直连卫星芯片业务受益, 特种应用短波下一代产品也正推广应用。 综合毛利率小幅下降, 费用管控良好。 公司 2023年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2.38pct, 其中无线通信、 北斗导航、 航空航天、 数智生态毛利率分别减少3.1pct/11.6pct/14.9pct/1pct。 北斗导航产品毛利率总体下降明显, 主要系增值税政策变化及销售产品结构变化所致。 航空航天产品毛利率总体下降明显, 主要系新建厂房生产设备折旧所致。 研发、 管理、 销售费用同比分别增长 18.5%/13.0%/15.8%, 但三项费用率同比基本持平, 费用管控较好。 公司受益北斗三号导航终端和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 (1) 北斗方面,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建成启用, 产业发展阶段已从系统建设期进入应用与服务的全面发展阶段。 在特殊机构市场, 目前正处于北斗三号的大规模换装期,相关需求预计持续爆发。 在民用市场, 多领域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 近期交通运输领域多个央企国企已启动北斗替代项目。 运营商积极推动“5G+北斗” 产业化项目落地。 (2) 卫星互联网方面, 全球各国加速卫星互联网建设, 低轨卫星计划持续扩容、 进程加速, 2023年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开启,子公司自研的卫星通讯射频收发芯片RX6003EQK 已在Mate60Pro 上应用。 (3)公司于去年 10月完成定增, 引入多方产业资金, 包括上海北斗七星股权投资基金、 中移资本、 国华卫星应用产业基金等, 均有望助公司在低轨卫星终端业务、 “5G+北斗” 项目取得突破。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恶化、 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新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 维 持 盈 利 预 测 , 预 计 公 司 2024-2026年 营 收 分 别 为80.5/102.8/131.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9/11.2/14.2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1/25/20X。 维持“增持” 评级。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3-15 28.75 -- -- 29.73 3.41%
29.73 3.41%
详细
中兴通讯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1242.5亿元(同比+1.1%),归母净利润93.3亿元(同比+15.4%),扣非净利润74.0亿元(同比+20.0%)。2023年Q4营收348.6亿元(同比+14.7%),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17.8%)。 主营业务看,运营商业务稳步发展,政企、消费业务面临挑战。公司2023年运营商网络业务占收比66.6%,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公司持续巩固技术领先地位,该领域市场格局稳步提升。政企业务占收比10.9%,该业务同比减少7.1%,主要由于国内集成类项目、数据中心和国际市场营业收入减少。消费者业务占收比22.5%,该业务同比减少1.3%,主要由于国际家庭终端、国际手机产品营收减少。此外,国内和国际业务占收比同比基本持平。 成本方面,毛利率稳步提升,研发仍保持高强度投入。公司2023年综合毛利率为41.53%,同比提升4.34pct,主要得益于政企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9.59pct)和消费者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4.50pct)毛利率均有较大优化提升。费用方面,公司2023年研发、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0.4%、4.5%、8.2%。其中,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同比基本持平,经营管理效率稳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2.78pct,重点投入在5G相关产品、芯片、服务器及存储、创新业务等技术领域。 公司定位2024年保持增长为首要任务,持续强化“连接+算力”战略方向。 (1)在以“连接”为主的第一曲线业务上,保持在无线、有线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根据Dell’OroGroup报告,公司5G基站发货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二。2024年公司规划持续加强5G-A/6G技术演进,在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化头部客户合作,在电力行业紧抓信创和电力通信网络重构窗口期,抓住光网终端千兆升级机遇。(2)在以“算力”为代表的第二曲线业务上,基于多年积累的通信领域软硬件研发能力,在算力基础设施、软件平台、大模型及应用等领域加大投入,进行立体式布局,围绕服务器、数据中心交换机、数据中心、分布式数据库等加强产品和解决方案创新,加速从连接向算力深化拓展。公司全系列服务器支持液冷和异构加速,新一代交换机支持400G/800G,具备单槽14.4T能力。 风险提示:5G发展不及预期;产业数字化需求趋缓;算网部署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2024年加快向算力拓展,整体经营稳健有韧性。预计公司2024-202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110/11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13/13X,维持“买入”评级。
海格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12-19 11.80 -- -- 12.93 9.58%
12.93 9.58%
详细
公司是特种应用无线通信和北斗双龙头企业。公司主营“无线通信、北斗导航、航空航天、数智生态”四大领域,2022年四块业务占比分别为46%/8%/6%/39%。公司无线通信产品支持超短波、短波、中长波等全频段,覆盖各兵种应用场景,产品市占率和在各类比测中的能力业内领先。公司在北斗领域拥有自主全产业链布局能力,是特殊机构市场北斗芯片和组件型号最多、品类最齐全的单位之一,掌握业内领先的通导一体核心技术,抗干扰卫星导航天线等技术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定增加码卫星互联网业务方向,寻求新增长动力。2023年10月公司完成定增18.5亿元,定增项目规划年生产高精度定位终端18万套、5G+北斗终端12万套。同时在现有中高轨卫星等无线通信相关技术基础上,布局低轨卫星互联网相关的导航增强芯片技术、窄带基带芯片技术、手持终端技术、宽带通信终端技术等。本次募集资金引入中移资本、中国兵器旗下北斗七星股权基金、国防科工局委托的国华卫星应用产业基金、保利防务等产业资本,助力公司现有市场份额更上一层楼。 国防信息化随国防支出稳步提升,北斗三号商用市场规模逐步增大。公司提供的无线通信产品是国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特种领域装备互联数量和速率的提升,无线通信设备市场持续受益。今年5月首颗北斗三号备份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三规模商用亟待开启,各地北斗三号系统应用加速升级,运营商积极推进5G+北斗应用,北斗应用空间广阔。 卫星互联网产业前景广阔。我国加速部署低轨卫星星座,已规划约1.2万颗卫星,并于今年7月和11月分批次发射卫星互联网试验星。各地方政府今年下半年陆续出台政策、成立产业基金支持卫星互联网加速发展。待卫星互联网星座组网成功后,公司已布局的卫星地面终端、射频芯片等业务将迎来大量部署需求。此外,今年8月底华为Mate60Pro发布,支持手机直连高轨卫星功能,11月电信发布卫星手机,卫星民用市场打开广阔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三块业务均有较好成长前景,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65.6/81.3/101.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8.9/11.0亿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给予其2024年35~40X估值,对应市值312~356亿元,相较于目前股价有4%~17%溢价空间,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恶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部分项目回款周期波动影响现金流;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