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张钰莹

国海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350524100004。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致力于前瞻研究及深度研究,擅长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挖掘机械板块投资机会。曾就职于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33.33%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广电计量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5-01-21 18.61 -- -- 19.20 3.17% -- 19.20 3.17% -- 详细
事件:2025年1月15日,广电计量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1~33亿元,同比+7%~1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0~3.6亿元,同比+50%~81%,中值3.3亿元,同比+66%;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9~3.3亿元,同比+67%~89%,中值3.1亿元,同比+78%。 投资要点:2024Q4业绩有望超预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实现较快增长。 2024Q4公司预计实现营收9.4~11.4亿元,同比+2%~2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1~1.71亿元,同比+67%~157%,环比+2%~57%;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5~1.65亿元,同比+104%~169%,环比+27%~68%。公司2024Q4业绩加速释放,有望超出市场预期。 大力推进降本增效,盈利能力显著改善。按照预告业绩中值计算,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率预计为10.31%,同比+3.41pct;单2024Q4归母净利率达13.58%,同比+6.38pct。2024年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改善,主要系公司考核模式调整为以利润为核心,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纵深推进降本增效;及时收缩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等薄弱业务的亏损实验室,加快业务结构转型。 2024年实施股权激励+中期分红+股票回购,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明显强化股东回报:2024年7月,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有利于稳定公司新一届管理团队,提高核心骨干人员积极性。2024年12月,公司宣布实施2024年中期现金分红1.4亿元,约占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的74%。此外,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3.9亿元,接近回购计划方案2-4亿元的上限。2024年公司综合运用股权激励、中期分红、股票回购等市值管理工具,提振公司长期发展信心的同时明显强化投资者回报。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国有控股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公司主要业务分为计量、检测和EHS评价等服务,目前公司已成长为国内服务市场范围最广、服务资质最齐全的大型第三方计量机构之一,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可靠性与环境试验服务机构之一。 2024年公司实现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数据科学、航空等重点领域的订单稳定较快增长,前瞻性布局低空经济领域进展顺利。 1)特殊行业:2023年公司与重点大客户的业务合作量稳步提升,多个大型试验项目取得突破。但由于客户订单执行周期较长,收入确认进度相对滞后。 2)汽车行业:公司已建立覆盖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检测标准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可为国内外多家知名厂商的产品创新提供支持。 3)集成电路行业:大客户开发成效显著,并实现北斗导航SoC芯片从晶圆分析、量产测试、应用验证、到认证取证的全能力覆盖,业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4)航空行业:2023年公司与重要合作方共建大飞机可靠性联合实验室,多机型的取证验证业务合作基础稳固。 5)低空经济:公司是国内低空飞行器检测市场上能力最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可为eVTOL等低空飞行器提供科研咨询、试验验证、适航取证等综合技术服务,曾助力完成全球首个载人eVTOL型号TC适航取证。近日,公司成功入选工信部低空经济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先发优势进一步凸显。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32.03/35.53/39.5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0/3.93/4.82亿元,对应PE分别为33/27/22X。随着降本增效持续推进,公司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2025-2026年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和行业标准变动风险,宏观经济大幅波动影响需求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导致的管理风险,降本增效措施落地不及预期,资产减值风险。
正帆科技 综合类 2025-01-17 36.68 -- -- 38.00 3.60% -- 38.00 3.60% -- 详细
事件:2025年1月14日,正帆科技发布2024年业绩预增公告。 2024年公司非设备类业务收入大幅提升,业务结构转型效果明显:公司预计实现营收50~55亿元,同比+30%~4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22~5.63亿元,同比+30%~40%,中值5.43亿元,同比+35%;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75~5.10亿元,同比+40%~50%,中值4.93亿元,同比+45%;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7~4.2亿元,同比+220%~264%,主要系公司运营管理效率持续提高,且应收款项增幅低于收入增幅,回款力度大幅提升。 2024Q4业绩保持快速增长,经营性现金流环比进一步改善: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90~2.31亿元,同比+46%~77%;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6~2.01亿元,同比+19%~44%;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53~3.03亿元,环比+5%~26%。 投资要点:设备+材料+服务三位一体,定位半导体、光伏、生物制药等高端制造。公司业务分为设备(Capex)与非设备(Opex)两类,覆盖半导体、光伏、显示等泛半导体以及生物制药等高端制造领域。设备类业务主要分为电子工艺设备和生物制药设备两大类;非设备类业务包括材料和服务业务,可提供电子特气、电子大宗气和高纯工业气体以及半导体前驱体等先进材料,服务业务包括MRO(维护+维修+运营)和Recycle(循环再利用)业务。 2024年公司半导体行业市场中的设备和非设备类业务的份额均持续提升。截至2024Q3末,公司在手订单充足,IC行业占比约50%。 此外,近年来公司非设备类业务快速发展,公司产品和业务机构已发生较大变化,非设备类业务的收入和回款与非设备类业务相比周期缩短、速度加快。同时公司设备份额的提升带来更多客户粘性,Opex业务得以在Capex业务的基础上快速发展。 设备类业务:半导体板块和GasBox是未来增长看点。 (1)公司电子工艺设备主要应用于泛半导体行业,包括高纯介质供应系统和GasBox(泛半导体工艺设备模块与子系统)两块业务。 1)高纯介质供应系统:该业务为公司传统主营业务,公司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已完全具备与国际供应商同台竞争的能力,长期服务国内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长鑫存储、京东方、晶科能源、隆基绿能、三安光电等在内的头部泛半导体行业客户。 2)GasBox:增持子公司鸿舸半导体股权,GasBox业务将增厚母公司业绩。公司该业务实施主体为控股子公司鸿舸半导体,后者在国内供应商中处于领先地位。2024年1-11月,鸿舸半导体净利润约0.91亿元,同比+35%,且公司预期GasBox业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从盈利能力来看,2024Q1-3鸿舸半导体净利率为17%,盈利能力明显高于同期正帆科技的整体水平。2024年12月4日,公司宣布拟以约3.36亿元收购鸿舸半导体少数股东约30.5%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对鸿舸半导体的直接持股比例将由60%增加至90.5%。未来GasBox业务有望进一步增厚母公司业绩。 (2)生物制药设备:根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公司该业务经过10年发展,覆盖长春金赛、百奥泰、信念医药、科前生物、沃森生物等多家头部行业客户,已逐步在生物制药领域占据稳定的市场地位。 非设备类业务:可转债申请获上交所审核通过,气体、前驱体产能逐步释放,MRO基数不断增长,Opex业务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1)气体与前驱体:2022年公司以简易程序定增募投的潍坊高纯大宗项目、合肥高纯氢气项目分别于2024年4月、2024年6月建成投产。此外,2025年1月11日,公司2023年启动的可转债项目获交易所审核通过,铜陵、丽水等地产能有望加速落地,其中铜陵前驱体生产基地预计2024Q3投产,2025年逐步达产。随着上述新建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气体和前驱体业务有望持续快速放量。 (2)MRO业务:公司MRO业务主要针对客户已建成介质输配送系统提供后续配套服务。随着公司设备累计装机量的不断增长,MRO业务的客户群体和设备基数持续扩大,未来有望稳健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基于审慎性原则,暂不考虑公司拟收购事项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52.51/72.02/92.8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3/7.52/10.4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14/10X。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气体与前驱体产能逐步释放,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下游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曼恩斯特 机械行业 2025-01-03 53.65 -- -- 60.25 12.30% -- 60.25 12.30% -- 详细
事件:2024年12月25日,曼恩斯特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资讯,12月20日曼恩斯特子公司蓝方技术与宇树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机器人本体软硬件技术、机器人产业落地等领域开展合作。 投资要点:同宇树科技强强联手,打造四足与人形机器人成长新路径。宇树科技作为全球四足机器人和中国人形机器人整机领域的先行者,根据高工机器人公众号,2023年宇树科技占据全球四足机器人约70%的销量份额;2023年发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H1,2024年5月再推“升级版”人形机器人G1,基础版售价仅9.9万元,并于2024年11月正式宣布G1开始量产。而蓝方技术在电机驱动方面有较强优势,2024年11月初,蓝方技术公布一项微型电机驱动器控制系统及方法的发明专利,可提高机器人等领域电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寿命。目前曼恩斯特持有子公司蓝方技术67%的股份,此次蓝方技术与宇树科技合作,有望受益于为宇树科技机器人配套出货。 涂布平台型技术领军者,从锂电延伸至光伏钙钛矿、面板显示等泛半导体行业打开成长空间。1)锂电:公司是国内锂电池涂布模头行业的龙头,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2022年国内市占率达到31%,并推出过滤器、全陶瓷双层全自动涂布模头等新品。在固态电池领域,目前公司已初步完成干法电极设备布局,涵盖配料混合、粘结剂原纤化、造粒、成膜、集流体复合等全套前端工艺。2)钙钛矿:目前公司产品已涵盖GW、中试以及实验室的单结、叠层涂布设备。 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从2023年中期取得突破到2024H1,公司累计取得超1亿元钙钛矿涂布设备订单,客户包含京东方、极电光能等头部企业,并成功中标GW级钙钛矿涂布系统(涂宽2.4米)。 3)面板显示:2024年以来,公司接连取得头部面板企业涂布模头和涂布机订单,近期再度中标头部客户量产型涂布机,进展顺利。 布局储能系统与氢能装备,新业务正快速放量。1)储能:得益于储能行业高景气,2024年公司旗下子公司湖南安诚集中式及工商业储能系统订单快速增加,上半年中标新疆2GW光伏项目(二期)6.76亿元订单(含税);2024年11月公司又取得河北张家口电站项目1.2GWh设备订单。2)氢能:公司可提供氢能领域专用涂布装备、PEM和AEM电解槽、制氢撬装系统装备及制氢整体解决方案,有望受益于电解水制氢规模化量产。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96/20.30/25.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5/1.87/2.9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0/44/28X。考虑到公司涂布模头行业地位稳固,储能业务快速扩张,同时布局多种新技术领域,成长潜力较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不及预期;新技术产业化不及预期;研发布局与下游发展趋势不匹配;市场竞争加剧;资产减值等风险。
奥特维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2-30 44.90 -- -- 45.27 0.82%
45.27 0.82% -- 详细
事件:2024年12月22日,奥特维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资讯,公司近期连续获得两家光伏龙头客户的批量0BB串焊机改造确认,主要用于TOPCon技术路线,改造产能合计约20GW。 投资要点:0BB产业化进程加速,改造先行,新建随后。近期公司获得两家头部客户合计20GW的0BB改造确认,表明当前0BB改造已具备一定性价比。随着银价提升、主产业链价格筑底企稳,2025年有望迎来TOPCon-0BB改造需求的放量,0BB新机需求释放仍需等待下游出清或HJT等电池新技术产业化。 奥特维作为串焊机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于0BB技术产业化。公司于2024年8月推出的超高速0BB串焊机适用于多种电池技术路线及多种焊接工艺,兼具超高速、高兼容性和高稳定性,竞争优势明显。公司作为全球串焊机龙头,市占率高达70%,目前市场上存量的奥特维串焊机数量超过6000台,公司仍在确认过程中的后续改造项目总产能超60GW,未来将持续受益于0BB产业化。此外,公司正配合多个龙头企业测试BC串焊工艺,有望推出现有SMBB串焊机升级至BC串焊机的改造方案。松瓷机电股份收购落地,单晶炉业务将进一步增厚母公司业绩。2024年12月13日,公司公告收购松瓷机电少数股东股权事项完成工商变更登记,自此公司对松瓷机电的直接持股比例由40.63%增加至73.84%。松瓷机电作为奥特维单晶炉业务的实施主体,近年来正处于高速增长期。 2023年公司获得天合光能18+亿元低氧单晶炉大额订单;2024年9月接连获得9亿元和4亿元单晶炉及配套设备海外订单。2024H1松瓷机电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扭亏,净利率由2023年全年的5.7%快速提升至16.7%,盈利能力已接近奥特维的整体水平。公司预测2024年全年松瓷机电的净利润将达2.17亿元,同比增长409%。此次公司提高松瓷机电这一优质资产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增厚母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20/105.37/121.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89/20.24/23.46亿元,对应PE分别为8.34/6.96/6.00X。考虑到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串焊机行业地位稳固,新品拓展持续推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不及预期;新技术渗透率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发布局与下游发展趋势不匹配;客户集中度较高;汇率波动风险;存货减值及应收账款等风险
巨星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2-27 30.61 -- -- 34.63 13.13%
34.63 13.13% -- 详细
2024年 12月 21日, 巨星科技发布 2024年业绩预告。 2024年: 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2.8-25.4亿元, 同比+35%至+50%; 中值 24.1亿元, 同比+42.5%。 预计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2.9-25.5亿元, 同比+35至+50%。 报告期内, 美国子公司 Arrow Fasteer Co.,LLC、 Prime-Lie Products, LLC 由于美国服务业和制造业成本大幅上升, 导致其盈利能力同比大幅下降, 预计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超过 1亿元。 2024Q4: 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3.48至 6.02亿元, 同比+88%至+225%; 预计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59至 6.13亿元, 同比+138%至+307%。 投资要点: 海外工具消费复苏, 公司产能逐步释放。 截止 2024年 12月报告期内, 北美工具消费复苏, 逐渐回到正常增速水平, 公司主要客户结束去库进程, 公司订单逐步和终端销售情况匹配; 同时公司依靠自身竞争力研发了大量新的产品品类, 获得新的客户订单, 随着公司东南亚产能不断释放, 产能瓶颈也得以突破, 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超过 35%, 公司盈利也同比得到大幅增长。 目前公司订单比较充足, 预计未来将继续加大全球化产能布局, 继续保持合理增速。 生产布局全球化, 海外产能加速落地。 公司在全球拥有 23个生产基地, 2024年 1月收购全球前二的μ级瑞士高精度测量仪器和工具品牌 TESA, 完善现有产品线。 已完成收购的瑞士 Lista Holdig 和美国 Arrow Fasterer 均在 2024期间实现盈利。 此外, 公司的东南亚基地正在加快推动产能落地。 持续打造海外核心渠道壁垒+持续拓展新品类。 公司持续合作全球知名的家居建材用品零售商, 主要有美国 HOME DEPOT、 美国WALMART、 美国 LOWES、 欧洲 Kigfisher 和加拿大 CTC 等多家大型连锁超市, 为其最大的工具和储物柜供应商之一。 公司连续获得核心客户 Lowe'S Compaies, Ic.颁发的“Vedor Parter of theYear” 奖项和 The Home Depot Caada“家得宝加拿大” 颁发的装潢存储部门“Parter of the Year 2024” 奖项。 此次获得家得宝加拿大颁发的装潢存储部门供应商奖项, 系公司持续发展非手工具类业务后获得的重要认可, 体现公司品类拓展的能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1.02/176.93/212.72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58/28.72/34.87亿元, 对应 PE 分别为 15.18/11.94/9.83X。 目前公司订单比较充足,预计未来将继续加大全球化产能布局, 有望继续保持合理增速, α属性较强, 上调至“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汇率波动风险; 北美房地产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关税加征风险; 与核心客户渠道合作风险; 海外工厂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等。
杭叉集团 机械行业 2024-12-27 18.33 -- -- 20.80 13.48%
20.80 13.48% --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4年12月23日以现场表决方式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投资设立杭叉美国智能物流有限公司的议案》。投资要点:公司全球化布局再下一城,稳固北美市场战略地位。为加快智能仓储物流业务在北美市场的拓展步伐,推动公司物流系统集成方案和产品在北美市场的应用,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北美市场竞争力,公司拟持股100%在美国设立杭叉美国智能物流有限公司(暂定名,以当地注册核定为准),注册资本500万美元(以实际出资额为准),经营范围为:物流系统规划及计算机系统集成、智能工业机器人(AGV,AMR等)、自动立库设备、输送线设备、密集存储设备、工业车辆的销售及租赁;系统方案在项目现场的安装、调试服务;物流软件和电气控制系统开发、销售与实施;售后市场的配件供应、维保及质量追踪等业务(暂定,以注册核定为准)。 智能仓储物流持续推进。公司在2012年就前瞻性布局AGV业务,2016年上市项目包括《年产800台智能工业车辆研发制造项目》。 通过这几年的投入及发展,智能板块颇具规模,形成了杭叉智能、杭奥智能、汉和智能三大业务群,在食品饮料、轮胎、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均获得了优异的业绩和口碑。2023年全年新增AGV项目超过200个,AGV产品销售超过1600台,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50%。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排名,杭叉智能荣获2023年中国市场无人叉车营收额最高厂商,并入选2023年度高工全球金奖,由杭叉智能实施的“中策未来工厂项目”被评为中国移动机器人行业标杆案例,“未来工厂自动化配送及仓储解决方案”被评为2023年度浙江省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进一步奠定行业领军企业地位。 公司全球化布局,产品+渠道+售后全面开花。1)新能源前瞻布局:公司凭借在新能源工业车辆用锂电池、驱动电机、整车电控等三电关键零部件的前瞻布局,相关核心技术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零部件和整机制造智慧工厂的建设,构建行业品类齐全的新能源产品体系。2)重视渠道及售后网络:重视国内外营销渠道建设和市场推广,构建行业最为完备的全球化营销服务网络,截至2023年底,在国内外市场设立70余家直属销售分、子公司及600余家授权经销商和特许经销店。国内市场:打造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济南、合肥、重庆、长沙、沈阳、西安等60余个国内区域性营销服务中心。海外市场:陆续成立美国、欧洲、加拿大等10家海外销售型子公司及欧洲配件服务中心,公司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产品海外市场销售规模快速提升。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8.26/185.72/205.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79/21.63/23.75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11/10X,公司产品矩阵持续扩张,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具有较强α属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仓储物流业务进展不及预期、汇率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国内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