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江科技
|
计算机行业
|
2022-05-11
|
38.49
|
--
|
--
|
69.66
|
80.94% |
|
83.17
|
116.08% |
|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和 2022年一季报:2021年实现营收 1.18亿元(-41.04%),归母净利润 566.50万元(-93.95%),扣非归母净利润 243.69万元(-97.20%);2022Q1实现营收 749.54万元(-81.43%),归母净利润-2611.67万元(-225.44%),扣非归母净利润-2612.70万元(-228.06%)。 分析判断: 研发维持高投入 排除疫情影响收入将回归正常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间公司客户防疫等级较高,生产采购整体进度低于预期。同时,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维持较高水平,也拖累了一季度业绩。资产减值损失方面,主要由于受托研发投入较大、客户回款不及时,导致公司在 2021年计提 2006.24万元资产减值,2022Q1再计提 395.36万元。由于公司客户都是国家单位客户,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呆账、坏账情况,预计后期如果回款顺利也会适时冲减。 由于当前公司规模尚小,客户相对单一,所以疫情、客户阶段性计划调整等都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但公司上市以来一直在用募集资金积极储备研发项目和拓展新客户,力争在产业链上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也通过自研 DPU 芯片形成较高的技术壁垒。公司研发投入每年都在增加,而且占比非常高:2021年研发费用 6372.26万元,占营收比重 53.84%;2022Q1研发费用 2112.90万元,而同期营业收入仅 749.54万元。根据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披露的信息,排除疫情影响,公司今年收入将回归正常。 自主可控安全主机系列产品保持稳步增长公司专注于为国家单位提供高等级的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在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研制经验和先进的专业技术,特别是异构安全双主机系列产品,采用独特的主协异构双处理器,并通过专用芯片将协议栈部分固化在芯片内部,从而大幅提升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公司募投项目“新一代网络安全系统研制项目”已完成全部资金投入,预计将于 2022年 10月 31日达产,将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增厚业绩。 年报显示,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北上科技有限公司,已完全实现高质量量产,现在公司体系内已实现从设计开发到生产交付全过程域完全自主可控的封闭产业链,有利于防范和控制疫情及其他风险,从而更高质量的完成国家单位客户交予的任务。受益于国家信息网络升级换代对安全装备的需求以及新一代高等级安全装备的放量,公司安全主机系列产品将保持稳步增长。 公司 DPU 核心竞争力表现在国产自主可控随着网络时代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以计算为中心会逐渐转移为以数据为中心,DPU 应运而生。北中网芯团队拥有基于网络处理器来作为 DPU 快速处理路径、可编程能力的技术手段,也有这方面芯片成功流片经验。公司的国内客户群体有国产自主可控的明确需求,也期望公司来做设计。此外, DPU 也在智能网卡、无人驾驶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年报显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成都北中网芯科技有限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完成了可编程网络数据处理芯片的主要研制工作,整体研制进展顺利,与潜在客户进行了合作开发,为未来产品的销售奠定了基础,同时在股本结构层面进行了优化,引入了战略投资股东,在芯片产业链及未来产品应用场景上提供了支持和支撑。 根据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披露的信息:公司控股子公司的可编程网络数据处理芯片已完成全部设计工作,进入流片相关程序,年内完成流片,预计在 2023年上半年量产。该款芯片能够提供 200Gbps 网络数据处理性能,并可通过二次编程满足不同应用的功能需求,量产后将助力公司抢占 DPU 市场,巩固领先地位。同时,公司有新的 DPU 研制计划,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开启。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在军用保密通信设备领域的核心地位以及新拓展 DPU 业务的广阔应用前景。考虑到去年和今年受疫情影响的订单有望在年内确认,我们将公司 2022-2023年营收预测由 3.53/5.29亿元上调至4.50/6.09亿元,但考虑到今年北中网芯的投入仍将侵蚀部分主业利润,我们将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由2.03/3.03亿元调整至 1.35/2.79亿元,EPS 由 1.99/2.97元调整至 1.32/2.73元,预计 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 4.50/6.09/8.27亿元,归母净利润 1.35/2.79/3.93亿元,EPS 为 1.32/2.73/3.85元,对应2022年 5月 6日 39.40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 29.84/14.42/10.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订单波动的风险。
|
|
|
左江科技
|
计算机行业
|
2021-12-28
|
72.40
|
--
|
--
|
104.74
|
44.67% |
|
104.74
|
44.67% |
|
详细
近日,据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公司自研可编程网络安全处理系列芯片研制进展顺利,预计2022年下半年流片返回,并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后续规划了 DPU 领域多系列多款芯片,将在明年陆续开展相关研制。 分析判断: 依托多年安全设备研制技术,布局新一代安全专用芯片。公司深耕信息安全行业,产品设计及研发技术应用经验积累丰富,2020年设立子公司北中网芯开展网络安全专用芯片研制工作。该系列芯片是公司网络安全产品体系的重要环节,具有高达 100Gbps 网络接入和业务处理能力,可覆盖 1000Mbps 到 100Gbps不同接入能力的网络要求;同时具有可编程特性,可应用于多种网络业务场景,包括网络通信、网络安全以及云服务器等多个领域。该芯片同时具有微秒级的处理延时和较低的功耗,在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灵活性的同时,降低客户的运行成本。目前该系列芯片研制进展顺利,预计 2022年下半年流片返回,为后续量产和推进多系列、多应用场景的 DPU 产品市场化筑下坚实基础。 DPU 有效释放 CPU 算力,3U 一体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DPU 是以数据为中心的专用处理器,核心是作为协处理器协助主控 CPU 处理网络、存储以及计算等功能。随着全球数据量和计算需求的爆发式增长,CPU 的算力提升和性能增长遭遇瓶颈,难以匹配快速增长的网络传输速率,DPU 产品应需而生。DPU 最直接的作用是作为 CPU 的卸载引擎,接管网络虚拟化、硬件资源池化等基础设施层服务,释放 CPU 的算力到上层应用。CPU、GPU、DPU 3U 一体的新架构可以使通信延时降低 10倍以上,将成为未来芯片级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 自研 ASIC 芯片,抢滩差异化市场,量产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几种主流的 DPU 架构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 ASIC Based、FPGA Based 以及 SOC Based 三种类型。国内 90%以上的初创型 DPU 产线以 FPGA 为基础进行设计。FPGA 架构的优点在于灵活性,其具备丰富的逻辑单元实现对数据快速的并行处理,但编程难度较大且价格高昂,难以提升渗透率。而公司基于 ASIC 架构自研芯片,产品具有独特性,将有效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ASIC 尽管在灵活性上相对受限,但成本低廉且性能更为优越,可以提供最高的性价比。更为重要的是,现有市场上基于 FPGA 的方案多以上层负载为主导,面临产品标准化的挑战,而传统的“one-size-fit-all”的 ASIC 商业模式可满足多数通用网络处理的应用场景,具备批量使用的潜力,且有望通过规模化来摊薄成本,市场化前景更为广阔。 DPU 应用场景广泛,国内市场有望达到 40亿美元。DPU 行业下游市场发展成熟,涵盖云计算、电信、智能驾驶等领域。云计算市场需求最为旺盛,其中裸金属服务器对 DPU 存在刚需;电信市场存在潜在底层需求,DPU 将有效提升数据交换速率;而在智能驾驶领域,DPU 能够帮助降低时延,有望成为未来智能汽车的标配。公司在研 ASIC 芯片能够满足多种应用场景,适用范围较广,可以用于网络、存储、安全、云加速等行业方向。根据头豹研究院预测,到 2025年,全球 DPU 市场有望超过每年 12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将达到每年 40亿美元。 两次增资北中网芯,推动芯片研制进程,夯实技术壁垒。子公司北中网芯是负责公司网络安全专用芯片研制的主体。2021年 3月 10日,公司公告与北网未来共同增资北中网芯 2625万元人民币;9月 30日,公司公告关联方北网蓝海和北网智芯共同向北中网芯增资 2500万元。两次增资将进一步促进公司数据通信与网络安全融合的高端网络安全芯片发展,提升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业务能力。作为公司未来的重要布局方向,该系列专用芯片通过上下游的垂直整合,赋予产品更强的性能和更优的功耗,突破瓶颈,形成新的产业影响力及技术壁垒。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产品核心供应商,在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研制经验和先进的专业技术,核心受益于国家信息网络升级换代对安全装备的需求以及新一代高等级安全装备的放量。考虑到公司可编程网络安全芯片研发进展顺利,我们将 22-23年营收预测由 2.87/3.74亿元上调至 3.53/5.29亿元,22-23年EPS 由 1.63/2.13元上调至 1.99/2.97元。预计公司 21-23年分别实现营收 2.21/3.53/5.29亿元,归母净利润 1.05/2.03/3.03亿元,EPS 分别为 1.03/1.99/2.97元,对应 2021年 12月 24日 70.42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 68.50/35.41/23.7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客户集中度高;订单波动风险;新品研发风险。
|
|
|
左江科技
|
计算机行业
|
2021-11-09
|
47.35
|
--
|
--
|
78.88
|
66.59% |
|
104.74
|
121.20% |
|
详细
公司是国家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供应商,主要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相关的软硬件平台、网络安全芯片的设计、开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覆盖网络安全全领域的智能硬件主机,搭配以公司自研的安全系列软件和网络安全专用芯片。 网络信息安全行业快速发展,安全主机系列产品将保持稳步增长。公司专注于为国家单位提供高等级的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在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研制经验和先进的专业技术,特别是异构安全双主机系列产品,采用独特的主协异构双处理器,并通过专用芯片将协议栈部分固化在芯片内部,从而大幅提升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受益于国家信息网络升级换代对安全装备的需求以及新一代高等级安全装备的放量,公司安全主机系列产品将保持稳步增长。 智能网卡国产替代需求迫切,可编程网络安全芯片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研制的可编程网络安全芯片具有高速率、可编程、低延迟、低功耗等特点,可用于智能网卡、DPU等场景。数据中心、智能驾驶等领域对智能网卡需求强劲,加之中美贸易摩擦推动智能网卡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公司新产品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作为智能网卡的核心引擎,DPU芯片将与CPU、GPU共同组成数据智能时代算力芯片的“三驾马车”,是一级市场资本追捧的热门赛道,新业务有望提升公司估值水平。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分别实现营收2.21/2.87/3.74亿元,归母净利润1.05/1.66/2.17亿元,EPS分别为1.03/1.63/2.13元,对应2021年11月5日47.86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46.56/29.36/22.5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高、订单波动风险、新品研发风险。
|
|
|
左江科技
|
计算机行业
|
2021-05-28
|
55.37
|
63.73
|
--
|
58.23
|
5.17% |
|
71.44
|
29.02%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报和 2021年 Q1季度报告,全年实现营收2.0亿元(YOY-8.25%),扣非归母净利润0.87亿元(YOY-0.5%),2021Q1营收0.4亿元(YOY+866%),扣非归母净利润0.2亿元(+2308%)。 点评:1、 主动网络信息安全领先企业公司是信息安全领域的软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与软硬件平台的供应商,主要产品为安全双主机系列平台、安全多主机系列平台、移动安全双主机平台、单板卡安全平台和专用芯片。产品主要面向国家单位进行销售。2020年全年实现营收2.0亿元(YOY-8.25%),扣非归母净利润0.87亿元(YOY-0.5%),2021Q1营收0.4亿元(YOY+866%),扣非归母净利润0.2亿元(+2308%)。主要受疫情影响,产品交付有所放缓,毛利率较高维持在80%左右的水平。 2、受益国家信息安全迫切需求,市场空间广阔面对严峻的信息安全形势,我国将信息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法规。信息安全产业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国内信息安全产品市场规模达到276.69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22%,高出全球平均增速近一倍。在产品结构中,安全硬件以51.3%的比例占据市场主流,安全软件和安全服务分别占据37.5%和11.2%的份额。此外,随着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快速发展,创新性的安全运维服务或云安全服务会成为国家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新兴增长点,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3、千兆网升级为公司带来成长空间随着技术持续升级,下游客户千兆网络升级将为公司带来增量业务。同时持续拓展板卡、网关、网络安全专用芯片、终端等市场,随着品类的扩张,在下游客户的占比将持续提升。公司2020年在成都设立子公司成都北中网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网络安全专用芯片研制工作,以满足超高速和高速以太网的安全需求,具备灵活性好、高性能、高可靠性等特点,为公司网络安全产品提供核心技术的支撑。 4、投资建议受益于国家信息安全的迫切需求,公司是主动网络信息安全领先的民营企业,受益于下游客户千兆网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公司持续扩展产品线,为带来新的业务增量。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收3.0亿、4.2亿、5.5亿,归母净利润1.45亿元、1.95亿元、2.57亿元,对应的PE 为39/29/22,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客户采购订单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进展不及预期;客户审价导致价格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