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李隆海

东莞证券

研究方向: 煤炭;基础化工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宝钛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1-01-27 49.50 -- -- 51.35 3.74%
51.35 3.74%
详细
公司简介:国内钛材行业龙头,高端钛材寡头。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以钛及钛合金为主的专业化稀有金属生产科研基地,主导产品钛材年产量位居世界同类企业前列。公司拥有从海绵钛到下游深加工钛材的完整产业链,目前产能:海绵钛1万吨,熔铸能力2万吨, 钛加工材1万多吨。我国目前军用航空钛材供应商主要集中在宝钛股份和西部有色金属研究院(西部材料和西部超导)。由于军工材料的供应程序复杂且耗时较长,作为军工材料特许供应商,宝钛股份在高端钛材领域的行业地位短期内无法撼动。 业绩情况: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01亿元,同比下降0.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42.04%。毛利率大幅提升。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23.79%,同比提高了5.48个百分点。毛利率的提升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中高端产品比例的提升,主要是航钛产品销售占比增加所致。 募投项目:将推动公司成长。2021年1月14日,公司公告,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文,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9,700万股新股,募集资金总额调减为不超过20.05亿元。募投项目,1)高品质钛锭、管材、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新增钛及钛锭总产能10,000吨、钛合金管材产能290吨、钛合金型材产能100吨;2)宇航级宽幅钛合金板材、带材、箔材生产线项目:新增板材产能1,500吨/年、带材产能5,000吨/年、箔材产能500吨/年。募投项目完全达产后,公司将新增收入23.82亿元,新增净利润3.42亿元。从净利润这个角度,这将是再造一个现有宝钛股份。 我国国产大飞机和军机升级换代将带来航空钛材长期需求。大飞机运20、 AG600、 C919逐渐量产。另外,我国仍有三成比例作战飞机是二代作战飞机,二代作战飞机已经不适合现代战争,随着我国第三代作战飞机日趋成熟,新型战机歼-16,歼-10c以及四代隐身战斗机歼-20的相继服役,未来二代作战飞机将逐渐退役。由于钛合金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和机体能够有效地提高发动机推重比和机体机构效率,三代作战飞机上所用钛合金材料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科研基地,国内高端钛材的寡头之一。随着国内大飞机和军用飞机陆续进入量产进程,这将激活国内高端航空钛材长期需求。增发募投项目投产,将推动公司业绩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不考虑增发,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3元、1.05元,目前股价对应PE为60倍、48倍,维持公司 “推荐”投资评级。
光威复材 基础化工业 2021-01-19 91.61 -- -- 99.18 8.26%
99.18 8.26%
详细
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388--71%%,符合预期。公司公告,2020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1-6.57亿元,同比增长21%-26%。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4亿元,这样相当于公司第四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1.33亿元,同比增长37.82%-71.44%。业绩预告基本上符合预期。公司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约为7532万元。 军品业务是公司业绩主要增长点。2020年上半年,公司碳纤维(含织物)业务实现收入5.78亿元,同比增长36.47%;预浸料业务实现收入9,270.91万元,同比增长6.73%。2020年公司签订的军品合同9.98亿元,军品碳纤维重大合同执行平稳,半年度执行率55.43%,前三季度执行率83.13%。公司碳梁主要用于出口,上半年受疫情不利影响,出口增速放缓。公司碳梁业务占维斯塔斯25%-30%,碳梁业务三季度基本恢复正常,发货量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与关联方共同对内蒙古光威进行增资2亿元。公司与控股股东按照出资比例对内蒙古光威增资2亿元,公司出资1.2亿元,占股60%。此次增资完成后内蒙古光威的注册资本增加至3亿元。包头碳纤维项目一期现计划总投资10亿元,建设4000吨包括原丝段和碳化段碳纤维的全过程生产设施,建设一期规划建筑面积86,825㎡,目前已开工建设67%,预计2021年底建成。 包头项目一个大的优势是包头电价低,威海电价0.6-0.7元/度,包头电价0.26元/度左右,单就能源成本可能会有比较大的下降空间。 募投项目逐渐投产,推动公司业绩增长。军民融合高强度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在2020年底达到可使用状态),形成2000吨/年左右碳纤维(12K碳纤维T700S、T800S)生产能力,改变我国碳纤维产品成本高、稳定性差、市场供应短缺和应用推广难的被动局面。公司T300目前主要应用在非主承力部位,T800可以用在主承力部位。T700主要应用在主要应用在气瓶、建筑补强、工业预浸料等民品领域,做进口T700产品替代。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产业化项目(2019年9月1日达到可使用状态),形成20吨/年高强高模型碳纤维QM4035/QM4050(M40J级/M55J级)生产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我国少数实现碳纤维全产业链布局的龙头企业,并且是国内碳纤维企业少数能持续盈利企业之一。公司军品订单稳定增长,将受益我国军机升级换代加速带来的碳纤维需求。随着募投项目投产逐渐释放产能,使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端碳纤维将大幅增加,这将推动公司业绩增长。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分别1.24元、1.60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4倍、57倍,维持公司“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研发风险,募投项目投产低于预期
中简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0-11-02 47.90 -- -- 49.28 2.88%
63.75 33.09%
详细
净利润同比增长776.9%%,略低于预期。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63.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76.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87.18%;实现每股收益0.33元。 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92亿元,同比增长107.3%,环比下降2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04万元,同比增长75.4%,环比下降42.4%;实现每股收益0.10元。 产品销量增长和毛利率的提升是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原因。公司销售产品主要为ZT7系列高性能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前三季度,公司积极组织安排生产,根据客户交货需求,顺利完成客户交货任务,碳纤维(含织物)业务保持稳定、快速增长。2020年5月,公司与客户A签订的金额为2.65亿元的重大合同目前正在履行当中。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83.85%,同比提高了3.44个百分点。 其他收益大幅增长是公司净利润增长的助力。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其他收益1700万元,同比增长1.90倍,占公司利润总额11.0%。其他收益主要来自于增值税免退税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增长较快。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管理费用5521万元,同比增长1.01倍;管理费用率高达21.21%,同比提高了3.96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率高达27.6%。主要系折旧费用、修理费及职工薪酬增加所致。 我国军机升级换代加速促进碳纤维需求。碳纤维因其“轻而强”和“轻而硬”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战斗机和直升机的机体、主翼、尾翼、刹车片及蒙皮等部位,减重效果显著,并且碳纤维复合材料逐渐从承力、次承力结构向主承力结构方向发展。我国新型战斗机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比例不断提升,而我国仍有三成比例作战飞机是二代作战飞机。 募投项目将打开公司成长空间。2019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投资金全部用于“1000吨/年国产T700级碳纤维扩建项目”,募投项目于2020年3月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碳纤维企业,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军用,另外公司是国内碳纤维企业少数能持续盈利企业之一。随着募投项目即将投产逐渐释放产能,打破公司产能限制,公司业绩将进入一个新的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分别0.50元、0.74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4倍、64倍,维持公司“谨慎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研发风险,募投项目投产低于预期。
钢研高纳 有色金属行业 2020-10-30 22.31 -- -- 26.58 19.14%
39.39 76.56%
详细
盈利略低于预期。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8亿元,同比 增长3.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2.3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0.74%;实现每股 收益0.28元。 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同比增长11.8%,环比下 降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17万元,同比增长1.0%,环比 下降32.1%;实现每股收益0.09元。 综合毛利率继续改善。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35.320%,同 比提高了2.43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34.9%,同比提高 了2.8个百分点,环比提高了0.9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增长较快,限制了公司盈利的释放。2020年前三季度, 公司管理费用9792万元,同比增长29.94%,主要原因是限制性股票激励成 本所致。 前三季度管理费用率高达9.17%,同比提高了1.87个百分点。 前 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5973万元,同比增长49.97%;研发费用率高达5.59%, 同比提高了1.74个百分点, 公司加大自主研发项目投入所致。 子公司业绩情况。 子公司新力通主要从事高合金化材料离心铸管及静态铸 件的专业化生产,石化、冶金、建材大型生产制造企业是新力通的主要下 游客户,比如:中石化、各大钢铁集团、南玻等, 在乙烯裂解炉管领域的 市占率达到40%,国内排名第一。 2020年上半年,新力通实现营业收入1.99亿元,同比下降16.3%;净利润3640万元,同比下降23.7%, 主要受疫情 不利影响, 一是原辅材料运输受限以及客户需求延迟,导致收入有所下降; 二是国内外疫情延续时间较长,导致产品销量有所下降。子公司河北德凯 作为公司轻质合金熔模铸件的研发生产基地,布局近乎全部的在研及批产 航空发动机型号,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52万元,同比增长31.9%;净利 润1496万元,同比增长20.0%。 高温合金稀缺标的, 维持公司“谨慎推荐”投资评级。 公司是国内高温合 金龙头, 公司在航空航天发动机用高温母合金市场占有率大于 30%,在航 天发动机铸造高温合金精铸件市场占有率超过 90%。 随着国内发动机产业 链快速发展,将明显带动高温合金的需求。 预计公司 2020年、 2021年 EPS 分别 0.35元、 0.46元,目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67倍、 50倍, 维持 “谨 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需求低于预期,政策风险。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20-10-29 26.11 -- -- 38.83 48.72%
45.44 74.03%
详细
净利润同比下降32.5%,现金流非常健康。2020年前三季度,公实现营业收入90.43亿元,同比下降14.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1亿元,同比下降32.5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57亿元,同比下降33.10%;实现EPS为0.79元。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21.67亿元,同比下降20.48%,降幅小于净利润降幅,金额远大于净利润,公司现金流非常健康。 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0.50亿元,同比下降13.7%,环比增长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7亿元,同比下降36.0%,环比下降18.5%。 价格同比下降是公司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2020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产品肥料、有机胺、乙二酸及中间体、醋酸及衍生品和多元醇生产量分别为209.84万吨、29.3万吨、23.17万吨、44.18万吨、47.93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4%、8.0%、-7.8%、-5.6%、-2.7%;销售量分别为187.47万吨、29.63万吨、15.05万吨、42.67万吨、47.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0.3%、6.4%、-10.3%、-6.1%、-6.4%;销售均价(不含税)分别为1330元/吨、5174元/吨、5628元/吨、2262元/吨、3722元/吨,分别同比增长-9.7%、5.0%、-23.7%、-15.7%、-19.9%。 价格下跌特别是己二酸、乙二醇等产品价格下跌是公司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尿素和有机胺价格下跌较小,公司加大了尿素和有机胺的生产,体现了公司柔性多联产产业链优势。 产业链延伸继续推动公司内生成长。2019年3月,公司公告拟投资15.72亿元建设16.66万吨/年己二酸项目,建设期24个月,预计2021年5月投产,年均实现营业收入19.86亿元、利润总额2.96亿元;拟投资49.8亿元建设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30万吨/年),建设期30个月,预计2021年11月投产,年均实现营业收入56.13亿元,利润总额4.46亿元。 维持公司“推荐”投资评级。公司依托洁净煤气化技术,专注于资源综合利用,打造了“一头多线”的循环经济柔性多联产运营模式,可根据产品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模式和产品结构,实现效益最大化。随着油价逐渐企稳和产品需求好转,公司产品价格有望企稳反弹。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分别1.19元、1.53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倍、17倍,维持公司“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需求低于预期。
光威复材 基础化工业 2020-10-28 70.18 -- -- 74.36 5.96%
106.60 51.90%
详细
净利润同比增长18%。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3亿元,同比增长22.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4亿元,同比增长18.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17.92%;实现每股收益1.01元。 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8亿元,同比增长26.6%,环比增长1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28.8%,环比下降4.1%;实现每股收益0.33元。 军品业务是公司业绩主要增长点,风电碳梁业务第三季度加快交付。2020年上半年,公司碳纤维(含织物)业务实现收入5.78亿元,同比增长36.47%; 预浸料业务实现收入9,270.91万元,同比增长6.73%。2020年公司签订的军品合同9.98亿元,军品碳纤维重大合同执行平稳,半年度执行率55.43%,前三季度执行率83.13%。 第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49.0%,较第二季度环比下降了3.6个百分点。碳梁毛利率(上半年20.89%)明显小于碳纤维及织物毛利率(上半年78.58%),公司碳梁主要用于出口,上半年受疫情不利影响,出口增速放缓,预计公司第三季度加快碳梁出口。 拟与关联方共同对内蒙古光威进行增资2亿元。公司拟与控股股东按照出资比例对内蒙古光威增资2亿元,公司出资1.2亿元,占股60%。此次增资完成后内蒙古光威的注册资本增加至3亿元。包头碳纤维项目一期现计划总投资10亿元,建设4000吨包括原丝段和碳化段碳纤维的全过程生产设施,目前预计明年底建成。 募投项目逐渐投产,推动公司业绩增长。军民融合高强度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预计在2020年底达到可使用状态),形成2000吨/年左右碳纤维(12K碳纤维T700S、T800S)生产能力,改变我国碳纤维产品成本高、稳定性差、市场供应短缺和应用推广难的被动局面。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产业化项目(2019年9月1日达到可使用状态),形成20吨/年高强高模型碳纤维QM4035/QM4050(M40J级/M55J级)生产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我国少数实现碳纤维全产业链布局的龙头企业,并且是国内碳纤维企业少数能持续盈利企业之一。公司军品订单稳定增长,将受益我国军机升级换代加速带来的碳纤维需求。随着募投项目投产逐渐释放产能,使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端碳纤维将大幅增加,这将推动公司业绩增长。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分别1.24元、1.60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7倍、44倍,维持公司“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研发风险,募投项目投产低于预期。
中航电子 交运设备行业 2020-10-26 16.52 -- -- 17.41 5.39%
23.40 41.65%
详细
净利润同比增长56%,好于预期。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13亿元,同比增长12.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55.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67.09%;实现每股收益0.22元。 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6亿元,同比增长28.4%,环比下降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56.0%,环比下降20.3%;实现每股收益0.08元。 亏损子公司宝成仪表转让和管理费用下降是公司盈利增长主要原因。2020年1月,公司转让全资子公司宝成仪表,而宝成仪表2019年上半年亏损6777万元。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管理费用4.82亿元,同比减少了8359万元。 我国军机加快升级换代,航电市场快速发展。航电系统相当于飞机“大脑”,是实现航空防务作战能力和作战效能提升的关键。航空电子系统对飞机整体性能影响日益增大的同时,航空电子系统的成本占飞机出厂总成本的比例也直线上升:从20世纪60年代F-4的10%,70年代F-15C的21%,80年代中期F-16C的30%,到90年代EF-2000和F-22的40-50%。根据《航空知识》统计,F-35航电成本已经占到60%。 我国仍有三成比例作战飞机是二代作战飞机。根据《飞行国际》发布的《WorldAirForce2019》,我国作战飞机中,有J-7、J-8二代作战飞机561架,占我国作战飞机比例高达34.5%;三代作战飞机J-10有260架、J-11/15su-27/30/35有391架,合计651架,占我国作战飞机比例为40.1%。 美国作战飞机基本上是三代以上作战飞机,并拥有四代作战飞机F-22178架,F-35214架。随着我国第三代作战飞机日趋成熟,新型战机歼-16,歼-10c以及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的相继服役,未来二代作战飞机将逐渐退役。第三代作战飞机的不断服役,明显提升对航电系统的需求。 资产注入值得期待。公司托管机载公司14家企业事业单位,其中包括5家重点科研院所,托管公司收入规模相当于中航电子的三倍。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启动,扫清科研所注入障碍,军工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改革目标:2018年首批生产经营类军工科研院所完成转制,2020年其他生产经营类军工科研院所基本完成转制。另外,航电资产盈利能力好于其他类军工资产,注入将明显增厚上市公司业绩。2020年前三季度取得托管费收入3623万元。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航电龙头,随着我国军机加快升级换代,公司明显受益。另外,公司资产注入预期较为确定,将明显增厚公司业绩。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0元、0.45元,目前股价对应PE为41倍、37倍,维持公司“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军工产品需求低迷,资产注入低于预期。
中航高科 机械行业 2020-10-26 24.92 -- -- 25.60 2.73%
41.90 68.14%
详细
净利润同比增长18%。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7亿元,同比增长9.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增长18.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长14.61%;实现每股收益0.29元。 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8亿元,同比下降18.1%,环比下降4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9亿元,同比下降11.0%,环比下降42.1%;实现每股收益0.06元。 复合材料业务是公司收入和盈利增长主要来源。2020年前三季度,航空复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48亿元,同比增长26.75%;航空复材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9亿元,同比增长62.93%,占公司净利润104.5%。复合材料变动较大的主要原因为收入增长以及确认收入产品结构变化和规模效益导致的毛利率提升。 机床装备业务继续减亏。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机床装备业务实现收入8608万元,同比增长31.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2万元,同比减亏567万元。机床装备领域完成卧式加工中心H63B/S、H80及VMCL650等产品的设计定型,推动产品序列优化;参与研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00吨焊接力液压振动线性摩擦焊技术与设备”项目,完成阶段性任务。 子公司航空工业复材:国内军用航空复材主导者,积极拓展民机复材市场。主要产品为复合材料原材料(预浸料、蜂窝等)及民机复合材料构件,主要客户为航空工业主机厂和零部件生产单位。公司在航空级别的NORMEX蜂窝、航空高性能树脂、航空高性能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等市场均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我国军机升级换代加速促进高端碳纤维复材需求。军碳纤维因其“轻而强”和“轻而硬”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战斗机和直升机的机体、主翼、尾翼、刹车片及蒙皮等部位,减重效果显著,并且碳纤维复合材料逐渐从承力、次承力结构向主承力结构方向发展。我国新型战斗机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比例不断提升,而我国仍有三成比例作战飞机是二代作战飞机。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国内军用航空复材龙头企业,拥有国内最全规格的先进复合材料树脂和预浸料产品系列,是国内航空整机制造厂的主要供货商,将明显受益于我国军机升级换代。另外,公司拓展民机复材市场,随着国内民用大飞机即将量产,这将是公司一片新的蓝海。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分别0.34元、0.44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4倍、58倍,维持公司“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需求低于预期,研发风险。
中简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0-09-01 48.40 -- -- 51.88 7.19%
57.97 19.77%
详细
净利润同比增长77.5%,好于预期。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46.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46万元,同比增长77.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8910万元,同比增长76.71%;实现每股收益0.23元。 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107.6%,环比增长17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01亿元,同比增长133.5%,环比增长140.5%;实现每股收益0.17元。 产品销量增长和毛利率的提升是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原因。公司销售产品主要为ZT7系列高性能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2020年上半年,公司碳纤维及织物产量51.48吨,销量50.48吨,销量同比增长47.43%。2020年5月,公司与客户A签订的金额为2.65亿元的重大合同目前正在履行当中,第二季度累计确认收入金额为4968万元,合同剩余未履行部分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2020年公司综合毛利率83.83%,同比提高了3.96个百分点,其中碳纤维产品毛利率84.26%,同比提高了5.60个百分点。 其他收益大幅增长是公司净利润增长的助力。2020年上半年,公司其他收益1528万元,同比增长1.99倍,占公司利润总额13.90%。其他收益主要来自于增值税免退税及科研项目补助结转当期损益。 我国军机升级换代加速促进碳纤维需求。碳纤维因其“轻而强”和“轻而硬”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战斗机和直升机的机体、主翼、尾翼、刹车片及蒙皮等部位,减重效果显著,并且碳纤维复合材料逐渐从承力、次承力结构向主承力结构方向发展。我国新型战斗机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比例不断提升,而我国仍有三成比例作战飞机是二代作战飞机。 募投项目将打开公司成长空间。2019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投资金全部用于“1000 吨/年国产T700级碳纤维扩建项目”, 募投项目于2020年3月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第二季度产品未形成销售,故暂未实现收益。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碳纤维企业,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军用, 另外公司是国内碳纤维企业少数能持续盈利企业之一。随着募投项目即将投产逐渐释放产能,打破公司产能限制,公司业绩将进入一个新的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分别0.51元、0.72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4倍、67倍,维持公司“谨慎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研发风险,募投项目投产低于预期。
中航高科 机械行业 2020-09-01 24.41 -- -- 26.68 9.30%
27.77 13.76%
详细
净利润同比增长28.9%,业绩超预期。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9亿元,同比增长22.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28.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29.21%;实现每股收益0.23元。上半年利润总额已经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的94.10%。 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8亿元,同比增长30.7%,环比增长2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0.5%,环比下降26.8%;实现每股收益0.10元。 复合材料业务是公司收入和盈利增长主要来源。2020年上半年,子公司航空工业复材实现营业收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50.55%;利润总额4.07亿元,同比增长76.61%,占公司总利润总额108%。变动较大的主要原因为收入增长以及确认收入产品结构变化和规模效益导致的毛利率提升。 机床装备业务继续减亏。2020年上半年,公司机床装备业务实现收入4735亿元,同比减少3.75%;实现利润总额-1781万元,同比减亏591万元。机床装备领域完成卧式加工中心H63B/S、H80及VMCL650等产品的设计定型,推动产品序列优化;参与研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00吨焊接力液压振动线性摩擦焊技术与设备”项目,完成阶段性任务。 子公司航空工业复材:国内军用航空复材主导者,积极拓展民机复材市场。主要产品为复合材料原材料(预浸料、蜂窝等)及民机复合材料构件,主要客户为航空工业主机厂和零部件生产单位。公司在航空级别的NORMEX 蜂窝、航空高性能树脂、航空高性能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等市场均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我国军机升级换代加速促进高端碳纤维复材需求。军碳纤维因其“轻而强”和“轻而硬”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战斗机和直升机的机体、主翼、尾翼、刹车片及蒙皮等部位,减重效果显著,并且碳纤维复合材料逐渐从承力、次承力结构向主承力结构方向发展。我国新型战斗机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比例不断提升,而我国仍有三成比例作战飞机是二代作战飞机。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国内军用航空复材龙头企业,拥有国内最全规格的先进复合材料树脂和预浸料产品系列,是国内航空整机制造厂的主要供货商,将明显受益于我国军机升级换代。另外,公司拓展民机复材市场,随着国内民用大飞机即将量产,这将是公司一片新的蓝海。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分别0.34元、0.44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2倍、56倍,维持公司“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需求低于预期,研发风险。
中航电子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8-25 19.70 -- -- 19.44 -1.32%
19.44 -1.32%
详细
净利润同比增长56%。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77亿元,同比增长4.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55.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64.64%;实现每股收益0.15元。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8亿元,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9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亿元,同比下降8.7%,环比增长152.6%;实现每股收益0.11元。 亏损子公司宝成仪表转让和管理费用下降是公司盈利增长主要原因。2020年1月,公司转让全资子公司宝成仪表,而宝成仪表2019年上半年亏损6777万元。2020年上半年,公司管理费用3.31亿元,同比减少了4348万元。 我国军机加快升级换代,航电市场快速发展。航电系统相当于飞机“大脑”,是实现航空防务作战能力和作战效能提升的关键。航空电子系统对飞机整体性能影响日益增大的同时,航空电子系统的成本占飞机出厂总成本的比例也直线上升:从20世纪60年代F-4的10%,70年代F-15C的21%,80年代中期F-16C的30%,到90年代EF-2000和F-22的40-50%。根据《航空知识》统计,F-35航电成本已经占到60%。我国仍有三成比例作战飞机是二代作战飞机。根据《飞行国际》发布的《WorldAirForce2019》,我国作战飞机中,有J-7、J-8二代作战飞机561架,占我国作战飞机比例高达34.5%;三代作战飞机J-10有260架、J-11/15su-27/30/35有391架,合计651架,占我国作战飞机比例为40.1%。美国作战飞机基本上是三代以上作战飞机,并拥有四代作战飞机F-22178架,F-35214架。随着我国第三代作战飞机日趋成熟,新型战机歼-16,歼-10c以及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的相继服役,未来二代作战飞机将逐渐退役。第三代作战飞机的不断服役,明显提升对航电系统的需求。 资产注入值得期待。公司托管机载公司14家企业事业单位,其中包括5家重点科研院所,托管公司收入规模相当于中航电子的三倍。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启动,扫清科研所注入障碍,军工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改革目标:2018年首批生产经营类军工科研院所完成转制,2020年其他生产经营类军工科研院所基本完成转制。另外,航电资产盈利能力好于其他类军工资产,注入将明显增厚上市公司业绩。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航电龙头,随着我国军机加快升级换代,公司明显受益。另外,公司资产注入预期较为确定,将明显增厚公司业绩。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9元、0.45元,目前股价对应PE为50倍、43倍,维持公司“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军工产品需求低迷,资产注入低于预期。
中简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0-03-26 36.04 -- -- 39.03 8.06%
38.94 8.05%
详细
公司简介:国内碳纤维领军企业。公司目前拥有一条150吨/年(12K)或50吨/年(3K)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主要用于批量生产ZT7系列碳纤维和研发新产品。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内大型航空航天企业集团,产品最终用户为军方。公司ZT7 系列(高于 T700 级)碳纤维产品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宇航级碳纤维的技术装备封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型产品先进水平,已被批量稳定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八大型号。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10.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13.33%;实现每股收益0.34元。 公司是国内碳纤维企业少数能持续盈利企业之一。碳纤维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研发失败风险非常大。国内碳纤维行业产能利用率非常低,而碳纤维的生产成本中折旧成本占比非常高,这是国内碳纤维企业实现稳定盈利非常难。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国外高端碳纤维领域采取技术封锁,低端碳纤维领域采取低价倾销的销售策略,我国碳纤维“有产能,无产量”现象严重。国家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碳纤维理论产能为2.6万吨,而碳纤维产量只有7400吨,产能利用率只有28%。 2017年我国碳纤维需求量为2.35万吨,其中碳纤维及制品进口量1.61万吨,占比68.5%。 我国军机升级换代加速促进碳纤维需求。碳纤维因其“轻而强”和“轻而硬”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战斗机和直升机的机体、主翼、尾翼、刹车片及蒙皮等部位,减重效果显著,并且碳纤维复合材料逐渐从承力、次承力结构向主承力结构方向发展。我国新型战斗机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比例不断提升,而我国仍有三成比例作战飞机是二代作战飞机。 募投项目将打开公司成长空间。2019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投资金全部用于“1000 吨/年国产 T700级碳纤维扩建项目”,募投项目投资总额6.83亿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项目已经累计投入5.43亿元。根据公司2019年半年报披露,项目预计在2021年3月31日可达到可使用状态。由于新冠疫情影响,项目调试进度收到一定影响。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碳纤维企业,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军用,另外公司是国内碳纤维企业少数能持续盈利企业之一。随着募投项目即将投产逐渐释放产能,打破公司产能限制,公司业绩将进入一个新的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19年、2020年EPS分别0.34元、0.45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1倍、76倍,首次给予公司“谨慎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研发风险,募投项目投产低于预期。
宝钛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0-03-24 23.58 -- -- 25.12 5.68%
26.94 14.25%
详细
净利润同比增长70%。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88亿元,同比增长22.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70.1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06亿元,同比增长84.85%;每股收益0.56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 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82亿元,同比增长17.9%,环比下降2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0亿元,同比增长57.9%,环比增长17.4%;实现EPS0.16元。 业绩增长主要原因是产品产销量大幅增长,中高端产品比例提升。2019公司钛产品生产量1.97万吨,同比增长35.92%;销售量1.93万吨,同比增长31.65%,其中钛材销量1.5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58.2%。 海绵钛价格目前维持在相对高位,子公司华神钛业盈利大幅上涨。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目前全国海绵钛价格维持在8万元/吨的高位,相对2019年均格7.22万元/吨上涨10.8%。公司子公司华神钛业(66.67%)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6.40亿元,同比增长13.7%;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70.9%。 拟增发募资21亿元。公司拟非公开增发不超过8605.31万股。高品质钛锭、管材、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新增钛及钛锭总产能10,000吨、钛合金管材产能290吨、钛合金型材产能100吨;宇航级宽幅钛合金板材、带材、箔材生产线项目:新增板材产能1,500吨/年、带材产能5,000吨/年、箔材产能500吨/年。 我国国产大飞机和军机升级换代将带来航空钛材长期需求。大飞机运20、 AG600、 C919逐渐量产。另外,我国仍有三成比例作战飞机是三代作战飞机,二代作战飞机已经不适合现代战争,随着我国第三代作战飞机日趋成熟,新型战机歼-16,歼-10c以及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的相继服役,未来二代作战飞机将逐渐退役。由于钛合金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和机体能够有效地提高发动机推重比和机体机构效率,三代作战飞机上所用钛合金材料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科研基地,国内高端钛材的寡头之一。随着国内大飞机和军用飞机陆续进入量产进程,这将激活国内高端航空钛材长期需求。不考虑增发,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6元、0.92元,目前股价对应PE为32倍、27倍,维持公司 “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高端钛材需求低于预期,海绵钛价格低迷。
光威复材 基础化工业 2020-02-27 55.14 -- -- 54.79 -1.49%
60.80 10.26%
详细
净利润同比增长37.88%。公司公告,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17.15亿元,同比增长25.77%;利润总额6.03亿元,同比增长42.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37.88%;实现每股收益1.00元,同比增长36.99%。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纤维(含织物)业务和风电碳梁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公司应收账款通过无追索权保理等业务变现,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信用减值损失减少所致。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9亿元,同比增长33.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4亿元,同比增长43.00%。可以计算得知,公司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6亿元,同比增长6.92%,环比下降14.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5亿元,同比增长13.68%,环比下降44.07%。 我国碳纤维“有产能,无产量”现象严重。2017年我国碳纤维理论产能为2.6万吨,而碳纤维产量只有7400吨,产能利用率只有28%。2017年我国碳纤维需求量为2.35万吨,其中碳纤维及制品进口量1.61万吨,占比68.5%。 我国军机升级换代加速促进碳纤维需求。碳纤维因其“轻而强”和“轻而硬”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战斗机和直升机的机体、主翼、尾翼、刹车片及蒙皮等部位,减重效果显著,并且碳纤维复合材料逐渐从承力、次承力结构向主承力结构方向发展。我国新型战斗机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比例不断提升,而我国仍有三成比例作战飞机是二代作战飞机。 募投项目逐渐投产,推动公司业绩增长。军民融合高强度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形成2000吨/年左右碳纤维(12K碳纤维T700S、T800S)生产能力,改变我国碳纤维产品成本高、稳定性差、市场供应短缺和应用推广难的被动局面。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产业化项目,形成20吨/年高强高模型碳纤维QM4035/QM4050(M40J级/M55J级)生产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我国少数实现碳纤维全产业链布局的龙头企业,并且是国内碳纤维企业少数能持续盈利企业之一。公司军品订单稳定增长,将受益我国军机升级换代加速带来的碳纤维需求;碳梁业务爆发式增长,成为公司业绩一个重要增长点。随着募投项目投产逐渐释放产能,使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端碳纤维将大幅增加,这将推动公司业绩增长。预计公司2019年、2020年EPS分别1.00元、1.27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6倍、44倍,首次给予公司“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研发风险,募投项目投产低于预期。
光威复材 基础化工业 2020-02-20 53.11 -- -- 57.50 7.34%
59.59 12.20%
详细
公司简介: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碳纤维、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及碳纤维核心生产设备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成功布局碳纤维全产业链。主要客户包括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主要军方企业、风电领域巨头 Vestas。2018年,公司碳纤维产量867.64吨,销量711.43吨;碳纤维织物产量41.52万平米,销量35.31万平米;碳梁产量500.29万米,销量493.12万米;碳纤维预浸料产量745.77万平米,销量715.56万平米。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9亿元,同比增长33.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4亿元,同比增长43.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71.69%。 军品业务稳健增长,仍是公司盈利主要来源;碳梁业务爆发式增长。公司2014-2018年军品业务收入分别为3.02亿、3.91亿、4.72亿、5.26亿、6.38亿,复合增长率20.6%;2019年上半年公司军品业务收入实现增长31.38%,碳纤维及织物毛利率为81.71%。2018、2019年上半年,公司碳梁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00%、39%,一跃成为公司第二大主营业务。 我国碳纤维“有产能,无产量”现象严重。2017年我国碳纤维理论产能为2.6万吨,而碳纤维产量只有7400吨,产能利用率只有28%。2017年我国碳纤维需求量为2.35万吨,其中碳纤维及制品进口量1.61万吨,占比68.5%。 我国军机升级换代加速促进碳纤维需求。碳纤维因其“轻而强”和“轻而硬”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战斗机和直升机的机体、主翼、尾翼、刹车片及蒙皮等部位,减重效果显著,并且碳纤维复合材料逐渐从承力、次承力结构向主承力结构方向发展。我国新型战斗机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比例不断提升,而我国仍有三成比例作战飞机是二代作战飞机。 募投项目逐渐投产,推动公司业绩增长。军民融合高强度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形成2000吨/年左右碳纤维(12K碳纤维T700S、T800S)生产能力,改变我国碳纤维产品成本高、稳定性差、市场供应短缺和应用推广难的被动局面。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产业化项目,形成20吨/年高强高模型碳纤维QM4035/QM4050(M40J级/M55J级)生产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我国少数实现碳纤维全产业链布局的龙头企业,并且是国内碳纤维企业少数能持续盈利企业之一。公司军品订单稳定增长,将受益我国军机升级换代加速带来的碳纤维需求;碳梁业务爆发式增长,成为公司业绩一个重要增长点。随着募投项目投产逐渐释放产能,使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端碳纤维将大幅增加,这将推动公司业绩增长。预计公司2019年、2020年EPS分别1.01元、1.27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3倍、42倍,首次给予公司“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研发风险,募投项目投产低于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