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周然

中国银河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4-25 97.54 -- -- 99.80 2.32% -- 99.80 2.32% -- 详细
事件:4月22日公司发布23年年度及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收入722.51亿,同比+79.5%,归母净利润94.4亿,同比+162.7%,扣非净利润92.16亿,同比+172.2%,EPS6.36元。23Q4/24Q1实现营收258.4亿/126.1亿,同/环比分别+43.3%/+45.2%、+0.3%/-51.2%,归母净利润22.2亿/21.0亿,同/环比+44.6%/-22.7%、+39.1%/-5.4%,扣非净利润21.4亿/20.8亿,同/环比+44.3%/-23.3%、+42.8%/-6.0%。业绩高增符合预期。 逆变器+电站+储能业务量利齐升贡献最大。我们测算23年光伏逆变器/电站/储能营收占比为35%/34%/25%,同比增速63%/113%/76%直接拉动业绩高增。23年分业务看,公司逆变器出货130GW同增69%,运费、原材料降低及高位汇率对冲售价微降,毛利率提升6pcts至39%;储能出货10.5GW,主推出海兼顾国内,海外尤其北美高价市场进展顺利,毛利率提升14.3pcts至38%;下半年电站放量同时受益于组件、建设等成本下降,毛利率提升5pcts至16%。24Q1延续强劲盈利,尽管淡季收入增幅不大,但单季度整体毛利率持续提升至36.7%,同/环比+8.7pcts/+8.0pcts,创历史新高。结合24Q1末合同负债81.8亿创历史新高,同/环比+109%/+25%,公司在手订单充裕,预计逆变器/储能出货约160GW/20+GW,业绩支撑强有望再创佳绩。 规模效应显现,市场+研发持续发力。受益于业务规模持续放量,23年公司四费率下降0.6pcts至11.8%。季度看:公司持续加大市场投入,24Q1销售费率同环比均+1.8pcts至8.9%,已形成全球营销、渠道及服务网络体系,在欧美、澳洲等渠道市场已建立明显先发优势。 同时公司坚持技术创新,24Q1研发费率环比+2.5pcts至5.2%,公司直流2000V高压逆变器成功并网,去年发布全球首个10MWh全液冷储能系统PowerTitan2.0,技术加持下公司持续积累品牌势能。销售+研发拉动24Q1四费率环比提升5.8pcts至17%。 计提减值后盈利仍亮眼。23年公司计提资产/信用减值损失13.0亿/7.3亿,其中23Q4计提9.2亿/5.2亿,主要来自越南电站不及预期,目前风险已充分体现,未来大额减值概率较低。整体看,23年销售净利率13.3%,同比+4.1pcts;24Q1销售净利率16.7%,同/环比+4.6pcts/+8.0pcts。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光伏逆变器龙头,光储业务齐发力,并且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智能运维、氢能等领域。公司品牌优势明显,研发创新实力强,全球营销、渠道及服务网络布局领先且已形成规模优势。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为974.27亿元、1,209.99亿元、1,421.1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19.24亿元、144.16亿元、165.62亿元,EPS为8.03元、9.71元、11.15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12.08倍、9.99倍、8.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导致盈利下滑风险;海外政策环境恶化风险等。
许继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4-12 24.91 -- -- 28.76 15.46% -- 28.76 15.46% -- 详细
事件: 4 月 10 日,公司发布年度报告, 2023 年实现收入 170.61 亿,同比+13.51%,归母净利润 10.05 亿,同比+28.03%,扣非净利润 8.69 亿,同比+21.90%, EPS0.99 元。23Q4 单季实现营业收入 63.97 亿,同比+8.17%,环比+80.22%,归母净利润 2.33 亿,同比+70.20%,环比+4.28%,扣非净利润 1.5 亿,同比+68.63%,环比+21.70%。经营性现金流 27.48 亿,同比+58.72%。 符合预期。 新能源放量高增, 充换电出海顺利。 1) 2023 年新能源及系统集成营收 3.94 亿元,占比 23.10%,同比+42.03%,毛利率 5.42%,同比+0.32pcts。公司拥有从新能源发电到储能的系列产品,新能源大客户订单同比大幅增长,储能电站 10 千伏开关舱及无功补偿装置实现南网市场突破。新兴业务氢能产业孵化成效显现,设立氢源技术分公司, IGBT 制氢电源实现首台套订货。 2) 2023 年充换电及其他服务营收 12.01 亿元,占比 7.04%,同比+9.42%,毛利率 10.57%,同比-0.68pcts。 欧标充电桩进入泰国、新加坡市场。 特高压订单有望释放。2023 年直流输电系统营收 7.16 亿元,占比 4.20%,同比+3.12%,毛利率 42.29%,同比-4.05pcts。 2023 年特高压直流开工 4 条,公司直流控保产品分别在陇东-山东、宁夏-湖南线路中标, 换流阀产品在金上-湖北、哈密-重庆线路中标,合计中标金额超 13 亿元。 24 年陕西-安徽、甘肃-浙江(柔直)、蒙西-京津冀(柔直)、陕西-河南 4 条特高压直流有望核准开工。此外,近期海风持续催化,深远海柔直送出趋势明朗。 我们预计 2024-2025 期间柔直总投资或达 1,005 亿元,换流阀投资或为 603 亿/146 亿。 公司换流阀和直流控保产品优势明显,海上送端柔直换流阀已成功应用于三峡如东海上风电柔直工程,是我国首个海上平台柔直换流阀, 直流控保中标德国海风柔直工程, 高毛利业务有望快速放量。 智能电表享海内外双升红利。 2023 年智能电表营收 34.83 亿元,占比 20.42%,同比+12.55%,毛利率 25.24%,同比-0.36pcts。 公司 2023 年实施仪表业务整合,完成哈表所股权收购, 多次在国网电能表招标中位列第一, 市占率(许继仪表+中电装备+哈表所) 保持在 6%以上; 海外市场进展顺利, 2023 年签订智利 AMI 二期和意大利中压计量。 我们认为 2024 年国网电能表整体招标数量有望达 9000 万-1 亿只,招标金额有望超 250 亿元,同比增长 32%, 2024-2025 年电表将迎来新一轮更换峰值, 海外市场需求旺盛可持续,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传统网内业务稳健增长。 1) 2023 年智能变配电营收 45.77 亿元,占比 26.83%,同比-0.88%,毛利率 22.66%,同比-1.55pcts,公司调整统计口径,此板块剔除储能 PCS、SVG 等业务收入。 2) 2023 年智能中压供用电设备营收 31.41 亿元,占比 18.41%,同比+14.25%,毛利率 16.26%,同比+1.32pcts,主要得益于开关柜、消弧线圈等实现满限额中标。 毛利率短期承压承压。 2023 年公司毛利率 18.00%,同比-1.04pcts。 23Q4 毛利率16.78%,同比+0.58pcts/环比-1.93pcts。 费用管控良好。 2023 年期间费用率 8.18%,同比-0.96pcts,其中销售费率/管理费率/研发费率分别为 2.88%/3.54%/4.76%,分别同比+0.01pcts/+0.09pcts/-0.17pcts。 净利率有所提升。 2023 年公司净利率 6.95%,同比+0.45pcts。 23Q4 净利率 4.37%,同比+1.47pcts/环比-2.96pcts。 投资建议: 公司在特高压及智能电网的相关业务中实力强劲,未来随着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业绩有望继续高增。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5 年营收 199.09 亿元/232.38亿元,归母净利润 12.26 亿元/16.28 亿元, EPS 为 1.2 元/1.6 元,对应 PE 为 20.59 倍/15.50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电网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竞争加剧的风险; 海外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03 41.24 -- -- 54.29 31.64% -- 54.29 31.64% -- 详细
事件:3月29日公司发布年度报告。2023年实现收入151.27亿,同比-28.86%,归母净利润19.24亿,同比-14.80%,扣非净利润19.80亿,同比-14.86%,EPS3.80元。23Q4实现营业收入25.84亿,同/环比-64.0%/-37.6%,归母净利润4.33亿,同/环比-44.6%/-23.6%,扣非净利润3.43亿,同/环比-49.4%/-40.0%。业绩符合预期。 223023年正极材料销>产,库存水平大幅下降。受行业周期性影响,公司23年销售规模降低,各业务营收均有下滑,正极材料收入占比提升至96.6%。23年公司正极材料产销量6.08万吨/6.27万吨,同比-6.08%/-1.19%,库存水平大幅下降至0.22万吨,同比-51.1%,带动期末存货余额降至6.94亿元,同比-57.8%。我们预计全年三元正极出货量约6万吨,Q4出货量约1.2万吨,同/环比均有下滑,主要受海外客户需求增速放缓及竞争加剧影响;公司磷酸铁锂正极出货量集中在储能领域,同时正在积极开发国内外动力电池客户,攀枝花项目将于24年3月投产,预计24年形成显著规模放量。 三元材料毛利率逆势坚挺。公司23年销售毛利率18.1%,同比增长0.66pcts,23Q4为17.0%,同/环比+0.12pcts/-2.68pcts。其中三元正极材料业务毛利率19.1%,同比增长0.81pcts贡献最大。23年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均价同比降幅超25%,公司仍取得毛利率逆势上涨的佳绩,主要原因系产能利用率维持高及客户结构优势。磷酸铁锂业务处于开拓期,自有产能建设尚未完成,维持微利或略微亏损,预计24年产能释放后将得到缓解。 费用控制稳定,利润率季度稳步提升。公司23年四费率2.51%,同比-1.29pcts,其中利息收入较22年增加近1亿元,最终利润率为12.68%,同比+2.1pcts。季度看盈利能力环比持续提升,23Q4净利率高达16.7%,同/环比+5.87pcts/+3.08pcts,近两年最高。 技术多点开花,占领技术制高点。1)公司在超高镍NCM/NCA、NCMA等多元材料研发上持续取得突破,通过定制设计开发特殊结构前驱体及新型复合掺杂技术的应用,产品性能领先于同行竞品。2)磷酸(锰)铁锂材料从低锰到高锰产品齐备,静待产能落地放量。3)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研发靠前,双相复合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产品解决了正极与电解质固固界面难题,技术指标行业领先,与卫蓝、清陶、赣锋锂点等国内头部固态电池合作紧密,24年将实现上车验证。4)公司在钠电正极材料与富锂锰基等电池材料领域亦取得突破进展,积极抢占下一代电池材料技术制高点。 加快海外市场开拓布局。2023年公司公告在芬兰以合资形式规划建设50万吨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该基地总规划50万吨,其中多元材料20万吨,磷酸(锰)铁锂30万吨,一期年产6万吨高镍项目预计25年投产。芬兰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公司全球化战略的落地,为公司供应欧美等全球新能源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股东定增显信心,坚持分红显担当。2024年2月8日公司发布定增预案,股东矿冶集团预增资8-10亿元支持公司长期发展,将有效增强公司资金实力,为加速产品升级、扩大市场份额做储备。上市以来公司坚持现金分红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股利分配率稳定在14%+,有效保障投资者收益。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锂电三元正极龙头,产品定位高端,坚持技术引领发展,与客户高度协作、双向驱动创新的经营模式,高镍、固态等前沿技术储备深厚,23年积极布局磷酸铁锂市场。海外客户占比高,盈利能力抗周期能力行业领先。公司全球布局提速,产能渐入收获期。考虑到全球电动化趋势放缓、需求不达预期的风险,我们下调部分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5年营收153.35亿元/162.63亿元,归母净利润16.45亿元/17.87亿元,EPS为3.25元/3.53元,对应PE为12.07倍/11.1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锂电池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新产能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业务、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上游原材料涨幅过大又无法向下游传导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市占率下滑的风险。
东方电缆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3-25 46.00 -- -- 48.30 5.00%
48.30 5.00% -- 详细
事件:3月20日,公司发布年度报告。2023年实现收入73.10亿,同比+4.30%,归母净利润10亿,同比+18.78%,扣非净利润9.68亿,同比+15.50%,EPS1.45元,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含税)。23Q4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9.61亿,同比+45.85%,环比+18.0%,归母净利润1.78亿,同比+68.63%,环比-13.17%,扣非净利润1.66亿,同比+96.98%,环比-14.87%。符合预期。 海缆收入增长高增。2023年公司陆缆/海缆/海工系统营收分别为38.3/27.7/7.1亿元,同比-3.77%/+23.47%/-9.94%,占收比为52%/38%/10%。23Q4公司陆缆/海缆/海工系统营收分别为10.9/4.8/3.8亿元,同比+23%/+50%/+159%,环比+20%/-24%/+221%。23年11月公司中标青州六5.3亿海缆项目,是继22年中标青州一、二、四项目后又一大单,目前广东项目重启,我们认为青州六海缆有望于24H1交付,可支撑24年业绩高增。 海缆毛利率维持高位。2023年公司毛利率25.17%,同比+2.79pct;陆缆/海缆/海工系统毛利率分别为8.0%/49.1%/24.5%,同比-1.7/+5.9/-2.6pcts。公司23Q4毛利率22.45%,同比+5.27pct,环比+1.56pct,其中23Q4公司陆缆/海缆/海工系统毛利率分别约8.5%/45%/24%,环比+2.5/+5/-6pcts。公司海缆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主要系青洲一二500kV超高压海缆以及部分脐带缆产品交付所致,原材料套保和平仓现货买入冲减原材料成本也有所贡献。 在手订单持续性强。截止2024年3月15日,公司在手订单78.60亿元,较Q3末增加7.6亿元;陆缆/海缆/海工系统分别为37.5/31.6/9.5亿元,分别同比-45%/+73%/-22%。220千伏及以上海缆、脐带缆占在手订单总额近30%。高毛利产品占比有所下降,我们认为主要是2023年海风招标8.8GW,下降约30%,且部分深远海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所致。 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改善。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0亿元,同比增长83.93%。股份回购彰显信心。2024年1月底,公司通过股份回购方案,2月开设回购账户,受年报披露窗口期影响暂未展开回购,未来公司会适时回购。 国内海风持续催化上行,海缆龙头加速全国布局。近期,江苏海风审批加速、阳江青洲五、六、七项目建设规划批前公示,浙江、河北等省陆续发布24年重点建设海风项目清单、上海发布4.3GW深远海竞配。我们预计海风2024年/2025年新增装机10-12GW/16-20GW,深远海趋势不变。目前公司海缆基地浙江宁波东部产业基地和以阳江为中心的南方产业基地均靠近海风大省。近期,公司设立山东分公司,并与烟台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速开拓华北地区市场,有望巩固码头多布局广的优势。 欧洲海风加速发展,开拓海外市场进展顺利。根据WindEurope数据,2023年欧洲新增海风装机3.8GW创历史新高。WindEurope预计2024-2030年间欧洲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260GW,平均每年37GW。此外,近日英国公布第六轮差价合约CfD招标计划,补贴预算达1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91.6亿元),海风获得8亿英镑创历史记录。未来,随着德国第一轮拍卖项目上线、法国和波兰等市场规模化项目有望落地,2025年欧洲海风市场有望加速发展。公司加速出海进程,22年在荷兰设立境外子公司,24年公司拟认购英国XLCCLimited公司约8.5%股权和XinksFirstLimited公司约2.4%股权。截至24年3月,公司已获得荷兰、苏格兰、丹麦、卡塔尔、英国及越南订单金额合计约13.7亿元,未来公司海外收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涉猎陆缆、海缆、海工三大板块。在超高压海缆、深远海脐带缆等领域,公司研发实力突出,产品技术壁垒高、服务经验丰富,盈利能力强,领先优势明显。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年营收85.13亿元/105.83亿元,归母净利润13.07亿元/17.16亿元,EPS为1.90元/2.49元,对应PE为23.32倍/17.7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风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风电招标量或实际装机量不达预期的风险;上游原材料涨幅过大又无法向下游传导的风险;产能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东方电缆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1-25 38.80 -- -- 43.00 10.82%
48.30 24.48% -- 详细
事件:1月22日,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英国XinksFirstLimited公司约2.4%股权,投资额约500万英镑(预计不超过5000万元)。公司今日大涨6.51%。 欧洲持续提升风电装机目标。英国长期是欧洲海风领导者,22年4月发布《能源安全战略》,将2030年海风装机目标提高到50GW(5GW漂浮式风电)。根据WindEurope数据,2023―2027年将新增风电装机20GW,其中陆风7.3GW,海风12.7GW。 23年9月,更新后的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RED)将2030年底前风电装机容量提高两倍。随着德国第一轮拍卖项目上线、法国和波兰等市场规模化项目有望落地,2025年欧洲海风市场有望加速发展。 开拓海外市场进展顺利。根据Nexan业绩演示材料,欧洲本土海缆厂商Prysmian、Nexans、NKT产能已经排满至24年。公司顺势加速出海进程,22年6月在荷兰设立境外子公司,截至24年1月底,公司已获得荷兰、苏格兰及丹麦海缆项目、卡塔尔脐带缆及英国海风输出缆供应前期工程协议,订单金额合计约9.94亿元。欧洲海缆供不应求,本土海缆厂商产能投产周期需4-5年,公司有望抓住窗口期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国际布局再落一子。本次拟投资的XinksLimited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公司,所投资设立的项目公司XinksFirst,主要负责从摩洛哥通过高压直流海底电缆向英国输送新能源电力项目的开发、建设及运营,项目通过525kV高压直流XLPE绝缘电缆系统穿越摩洛哥、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领海。 此外,XinksFirst拟与英国国家电网签订3.6GW的合同,获得英国政府25年的差价合约支持。我们认为公司通过本次投资,有望进一步拓展海缆产业的欧洲市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未来整体盈利能力。 优化13+1战略版图。“十四五”期间,公司进一步打造“3+1”(3个国内,1个国外)产业体系。目前公司海缆基地浙江宁波东部产业基地和以阳江为中心的南方产业基地均靠近海风大省。此外,在23年12月公司宣布设立山东分公司后,24年1月,公司与烟台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山东省21-30年间规划海风装机35GW,“十四五”期间海风力争开工10GW、投运5GW,且省财政为24年前建成并网的海风项目提供300元/KW的补贴。我们认为公司加速开拓华北地区市场,有望巩固码头多布局广的优势。 在手订单持续性强。截至23年9月底,公司在手订单约71亿元,其中海缆/陆缆/海工分别为36.1/24.8/10.1亿元,同比-37.9%/-4.64%/-20.5%。23年11月中标青州六5.3亿海缆项目,是公司继22年中标青州一、二、四项目又一大单。青州六海缆有望于24Q1交付,我们保守估计公司海缆及海工毛利率30%左右,则有望贡献毛利1.6亿,支撑24年业绩高增。 投资建议:公司涉猎陆缆系统、海缆系统、海洋工程三大板块。在超高压海缆、深远海脐带缆、智能配网电缆等领域,公司研发实力突出,产品技术壁垒高、服务经验丰富,盈利能力强,领先优势明显。作为海缆龙头,公司在手订单充裕,高毛利业务占比大,依托海风市场成长空间广阔。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营收75.21亿元/96.94亿元/126.40亿元,归母净利润11.06亿元/14.66亿元/20.51亿元,EPS为1.61元/2.13元/2.98元,对应PE为24.1倍/18.2倍/13.0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风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风电招标量或实际装机量不达预期的风险;上游原材料涨幅过大又无法向下游传导的风险;产能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1-25 91.70 -- -- 90.00 -1.85%
112.77 22.98% -- 详细
事件:2024年1月22日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营收710-760亿元,核心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带动营收高增76%-89%;归母净利93-103亿元,外币汇率升值、海运费下降等因素作用下高增159%-187%;扣非归母净利92-102亿元,同增170%-200%。 4Q4收官业绩佳。我们推算2023Q4营收246~296亿,同增36~64%,环增38~66%;归母净利21~31亿,同增35~101%,环比-28%~+7%,业绩略优于预期或因海外光储需求恢复超预期。 全球逆变器龙头技术领先。公司2022年出货量77GW蝉联全球第一,连续8年位列前二,产品获得TüV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光储技术已全球领先。光伏领域,公司最新直流2000V高压逆变器成功并网,2022年率先推出的“1+X”模块化逆变器全球累计签单量超16GW。 储能领域,2023年10月发布全球首个10MWh全液冷储能系统PowerTitan2.0。技术加持下公司持续积累品牌势能,2024年有望乘全球能源转型之风实现主营业务再次高增。 全球化加码。公司加码布局欧美、澳洲渠道市场,积极打造全球营销、渠道及服务网络。公司23H1海外收入占比达53.9%,海外大储市场持续放量,预计全年出货量超16GW。 20233年光储大单保障未来收益。光伏方面,1月签署卡塔尔814MWac光伏项目供货协议;5月为沙特AIShuaibah项目提供2.1GW逆变器解决方案,与澳洲SoarJuiceGroup签约新一代iSoarCoud500MWh分销合同,与美洲SOL+Distribuidora签约500MW分销协议;6月与欧洲Meno签约2GW分销协议。储能方面,3月签订英国825MWh储能大单;5月签约南澳最大独立储能订单138MW/330MWh。 氢能结硕果,长期战略价值高。公司2019年与国内顶尖科研单位大连化物所合作,专攻大功率PEM电解槽。目前产品有碱性水电解槽、PEM电解槽等,产能达1GW。2023年全国最大合成氨项目公布招标结果,公司独家中标鄂尔多斯深能北方光伏制氢项目后再中标12套碱性水电解槽。目前公司技术、项目订单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已建立较强先发优势,有望享行业首轮爆发红利。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光伏逆变器龙头,光储业务齐发力,并且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新能源智能运维以及氢能等领域。公司品牌优势明显,研发创新实力强,全面推行全球化战略以及数字化运营,公司全球营销、渠道及服务网络布局领先且已形成规模优势。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为729.58亿元、932.11亿元、1,174.1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4.24亿元、103.62亿元、120.03亿元,EPS为6.35元、6.98元、8.08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14.4倍、13.1倍、1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导致盈利下滑风险;海外政策环境恶化风险等。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3-11-21 29.31 -- -- 29.79 1.64%
29.79 1.64%
详细
事件: 11月 14日, 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 65亿元建设三一吉林长岭风光氢储氨数字化示范项目, 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 新投资拓宽业务布局。 本项目将在松原市长岭县投资建设风光氢储氨一体化产业,建设光伏、风力发电电站、输电线路、制氢制醇工厂及储运、储能设施等,建设周期为 18个月(不含冬歇期)。本次利用吉林风光资源,在当地形成从装机发电、绿电制氢到绿色化工品生产及消纳的产业闭环全流程产业链流程,真正实现“源网荷储”。公司是风电整机新锐,已经在风电领域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开展新业务可以将风电领域的优势拓展至其他新能源领域,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提高公司产业协调效力。 加快拓展海外拓展。 2023年 10月 17日,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三一重能、中电国际和萨姆鲁克-卡泽纳基金三方签署哈萨克斯坦1GW 风电+储能项目三方合作协议。 据 CWEA 统计, 2022年我国风机出口 21个国家共 2.29GW 达 9.98亿美元,哈萨克斯坦是第二出口市场,占比达 17.1%(按容量计),仅次于印度市场的 26.8%。 公司 2022年在哈萨克斯坦中标两个风电项目, 实现海外订单突破,此次签订协议进一步确定项目合作模式,为后续开发奠定基础。 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持续提升海外业绩。 海陆并进,增长可期。 2023年 10月,公司于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发布了全球最大陆上风电机组(15MW)和 13/16MW 海上风电机组。公司陆风大兆瓦机组保持领航优势,持续创造新纪录;海风机组持续突破,是公司于2023年 3月 31日首次下线海风机组后又一动作, 有望增强公司未来订单持续获取能力。 Q3营收增长稳健,投资收益波动带来盈利。23Q3营收 35.75亿,同比+58.03%,环比+52.07%,归母净利润 2.14亿,同比-12.89%,环比-36.07%,扣非净利润 0.68亿,同比-71.20%,环比-75.44%。 23Q3投资收益 0.95亿元,环比大幅减少 75.32%, 带来净利润阶段性承压。 归母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差异主要来自于政府补助 1.57亿元。 Q3毛利率下滑。 由于整机市场竞争激烈, 根据金风科技数据, 23年 9月风机价格从年初 1800元/kW 左右波动下降至 1553元/kw,风机投标均价保持低位, 受此影响, 23Q3销售毛利率 14.90%,同比-9.63pcts,环比-5.82pcts。 Q3期间费率环比下降。 收入环增带来费率优化, 23Q3期间费用率 22.27%,同比-4.31pcts, 环比-5.96pcts。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23Q3销售净利率 5.98%,同比-4.86pcts,环比-8.24pcts。 23Q3ROE 为 1.83%,环比微降-1.04pcts。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 13.6亿元,环增879.2%, 公司现金流状况持续优化,抗风险能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 公司是风电整机新锐,技术成本优势突出,盈利能力行业领先,订单量和市占率均在不断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达157.83亿元/205.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 19.15亿元/25.27亿元, EPS 分别为 1.59元/股、 2.1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19.4倍、 14.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双碳”目标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风电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产能投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销售价格下移、产品盈利下滑超预期。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3-11-20 29.31 -- -- 29.79 1.64%
29.79 1.64%
详细
事件: 11月 14日, 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 65亿元建设三一吉林长岭风光氢储氨数字化示范项目, 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 新投资拓宽业务布局。 本项目将在松原市长岭县投资建设风光氢储氨一体化产业,建设光伏、风力发电电站、输电线路、制氢制醇工厂及储运、储能设施等,建设周期为 18个月(不含冬歇期)。本次利用吉林风光资源,在当地形成从装机发电、绿电制氢到绿色化工品生产及消纳的产业闭环全流程产业链流程,真正实现“源网荷储”。公司是风电整机新锐,已经在风电领域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开展新业务可以将风电领域的优势拓展至其他新能源领域,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提高公司产业协调效力。 加快拓展海外拓展。 2023年 10月 17日,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三一重能、中电国际和萨姆鲁克-卡泽纳基金三方签署哈萨克斯坦1GW 风电+储能项目三方合作协议。 据 CWEA 统计, 2022年我国风机出口 21个国家共 2.29GW 达 9.98亿美元,哈萨克斯坦是第二出口市场,占比达 17.1%(按容量计),仅次于印度市场的 26.8%。 公司 2022年在哈萨克斯坦中标两个风电项目, 实现海外订单突破,此次签订协议进一步确定项目合作模式,为后续开发奠定基础。 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持续提升海外业绩。 海陆并进,增长可期。 2023年 10月,公司于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发布了全球最大陆上风电机组(15MW)和 13/16MW 海上风电机组。公司陆风大兆瓦机组保持领航优势,持续创造新纪录;海风机组持续突破,是公司于2023年 3月 31日首次下线海风机组后又一动作, 有望增强公司未来订单持续获取能力。 Q3营收增长稳健,投资收益波动带来盈利。23Q3营收 35.75亿,同比+58.03%,环比+52.07%,归母净利润 2.14亿,同比-12.89%,环比-36.07%,扣非净利润 0.68亿,同比-71.20%,环比-75.44%。 23Q3投资收益 0.95亿元,环比大幅减少 75.32%, 带来净利润阶段性承压。 归母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差异主要来自于政府补助 1.57亿元。 Q3毛利率下滑。 由于整机市场竞争激烈, 根据金风科技数据, 23年 9月风机价格从年初 1800元/kW 左右波动下降至 1553元/kw,风机投标均价保持低位, 受此影响, 23Q3销售毛利率 14.90%,同比-9.63pcts,环比-5.82pcts。 Q3期间费率环比下降。 收入环增带来费率优化, 23Q3期间费用率 22.27%,同比-4.31pcts, 环比-5.96pcts。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23Q3销售净利率 5.98%,同比-4.86pcts,环比-8.24pcts。 23Q3ROE 为 1.83%,环比微降-1.04pcts。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 13.6亿元,环增879.2%, 公司现金流状况持续优化,抗风险能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 公司是风电整机新锐,技术成本优势突出,盈利能力行业领先,订单量和市占率均在不断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达157.83亿元/205.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 19.15亿元/25.27亿元, EPS 分别为 1.59元/股、 2.1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19.4倍、 14.7倍,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双碳”目标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风电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产能投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销售价格下移、产品盈利下滑超预期。
东方电缆 电力设备行业 2023-11-07 46.26 -- -- 46.22 -0.09%
46.22 -0.09%
详细
事件: 11月 2日,公司发布公告,中标三峡阳江青州六海上风电场项目 EPC总承包工程 66kV 集电线路海缆采购及敷设、 330kV 穿越岸线非开挖定向钻土建施工(I 和 II 标段)项目,中标额 5.35亿元。 广东海风提速明显。 广东省十三五海风装机各省第二,十四五海风规划各省第一。 10月广东 7GW 省管海域竞配落地确定业主,青州五、七陆上换流站辅助工程中标结果公布,帆石一海域使用二次补充论证报告采购成交。此次青州六海缆开标是广东海风边际改善又一例证。 码头优势明显,在手订单持续性强。 截至 23年 9月底,公司在手订单约 71亿元,其中海缆/陆缆/海工分别为 36.1/24.8/10.1亿元,同比-37.9%/-4.64%/-20.5%。公司在手订单规模承压,但结构优化,海缆订单中高毛利的 220千伏及以上海缆、脐带缆分别占比约 55%、 30%。公司海缆基地 2个浙江宁波东部产业基地和以阳江为中心的南方产业基地均靠近海风大省。此次中标青州六 5.3亿海缆项目,是公司继 22年中标青州一、二、四项目又一大单。青州六海缆有望于 23Q4-24Q1交付,我们保守估计公司海缆及海工毛利率 30%左右,则有望贡献毛利 1.6亿,支撑 24年业绩高增。 海缆龙头产能持续扩张。 根据我们对各公司公告信息不完全统计, 23年 1-10月公司在海缆市场份额高达 34%(订单口径),排名第一。公司宁波东部产业基地 60亿海缆产能已于 22年底全面投产,南方产业基地 30亿海缆产能有望于 24年底建成,我们预计 23/24年公司海缆名义产能超 60/90亿。 开拓海外市场进展顺利。 公司加速出海进程, 22年 6月在荷兰设立境外子公司。截止 23年 9月底,公司已获得荷兰、苏格兰及丹麦、卡塔尔及英国订单金额合计约 9.94亿元。公司有望受益欧洲 2024-2025年装机增长。 Q3营收阶段性承压。23Q3公司实现营收 16.6亿元,同比-8.0%,环比-26.2%; 扣非净利润 1.95亿元,同比-13.1%,环比-45.4%。 23Q3陆缆/海缆/海工系统营 收 9.1/6.3/1.2亿 元 , 同 比 -14.7%/+34.1%/-53.9% , 环 比 -12.5%/-42.6%/+9.1%。 Q3海缆/海工收入较差,主要系国内海风项目进度较慢。 Q3费用率上浮,毛利率环比下滑。 23Q3期间费用率 8%,环比+1.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 2.1%,环比+0.5pct;管理费用率 1.7%,环比+0.6pct;财务费用率0.5%,环比+0.4pct。最后 23Q3公司毛利率 20.9%,环比-6.2pct,环比下滑主要是因为 Q2青洲一二 500kV 高毛利海缆确认金额较多, Q3有所下降。 投资建议: 公司涉猎陆缆系统、海缆系统、海洋工程三大板块。在超高压海缆、深远海脐带缆、智能配网电缆等领域,公司研发实力突出,产品技术壁垒高、服务经验丰富,盈利能力强,领先优势明显。作为海缆龙头,公司在手订单充裕,高毛利业务占比大,依托海风等市场成长空间广阔。 基于 23H1海风开工较慢的原因, 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4年营收 77.57亿元/97.65亿元,归母净利润 12.50亿元/15.93亿元, EPS 为 1.82元/2.32元,对应 PE 为 25.2倍/19.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产业政策尤其是海风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风电招标量或实际装机量不达预期的风险;上游原材料涨幅过大又无法向下游传导的风险;产能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3-09-04 30.36 -- -- 31.65 4.25%
31.65 4.25%
详细
事件:2023 年 8 月 30 日,公司公布 2023 年中报。公司 23H1 实现收入 39.15 亿,同比-4.12%,归母净利润 8.17 亿,同比+2.38%,扣非净利润 6.84 亿,同比-7.36%,EPS0.68 元。23Q2 单季实现营业收入 23.51 亿,同比+15.57%,环比+50.36%,归母净利润 3.34 亿,同比+66.28%,环比-30.70%,扣非净利润 2.77 亿,同比+106.97%,环比-31.85%。 风机产品结构优化,风电业务拓展成效显著。1)公司 23H1 风机及配件贡献营收 29.25 亿,同比-21.5%,占比下滑 16.3pcts 至 75.8%,其中 5.XMW 及以上营收 15.37 亿元,占比提升至 39.81%,同比+9.66pcts。2)风电服务拓展效果显著,贡献营收 6.74 亿元,同比+12887.2%,占比大幅提升 17.3pcts 至 17.5%。3)发电业务稳健发展,贡献营收 2.61 亿元,同比-16.8%,占比小幅下滑至 6.8%。 Q2毛利率下滑拖累业绩。23H1公司毛利率达到24.03%,同比-3pcts;其中,23Q2 毛利率 20.72%,同比-7.41pcts/环比-8.27pcts。毛利率下滑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23H1 风机价格从 1800 元/kW 波动下降至 1600 元/kW 左右。公司多措并举,供应链成本比较优势明显,毛利率在行业中仍保持领先水平。 期间费率环比速降,研发投入加强。23Q2 期间费用率 22.27%,同比+2.50pcts/环比-3.04pcts。公司大力增加研发投入,23H1 研发费用率为 11.06%,同比+3.92pcts。公司采用平台化设计思路,各部件模块化配置,具备 3.XMW 到 11MW 全系列机组研发与生产能力。陆上 8.5-11MW 平台机组首次采用双箱变上置技术,不仅可以共享成熟箱变技术和产品,还可以优化载荷控制,公司成为中国“箱变上置”技术创新的领航者。 公司盈利能力短期承压。公司 23H1 净利率 20.86%,同比+1.70pcts;23Q2 净利率 14.22%,同比+4.34pcts/环比-16.64pcts。23Q2 ROE 为2.87 %,环比微降-1.34pcts。我们认为公司前期加大营销及研发投入有助于公司进入规模化降成本的良性循环,未来随着行业景气度回暖,公司盈利有望持续改善。 营销能力突出,在手订单创新高。23H1 公司新增订单规模和在手订单规模均创历史新高。新增订单为 8.35GW,2023 年 6 月底在手订单为 16.31GW,6.25MW、6.7MW 机型成为主力机型。 投资建议:公司是风电整机新锐,技术成本优势突出,盈利能力行业领先,订单量和市占率均在不断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3 年/2024年营收分别达 162.76 亿元/212.1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 22.22 亿元/27.32 亿元,EPS 分别为 1.84 元/股、2.27 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 为 16.7 倍、13.6 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双碳”目标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风电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产能投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销售价格下移、产品盈利下滑超预期。
禾迈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31 274.82 -- -- 279.00 0.47%
276.11 0.47%
详细
事件:2023年8月30日公司公布2023年中报。公司23H1实现营业收入10.65亿元,同比+107.3%;归属净利润3.49亿元,同比+72.7%;扣非归属净利润3.32亿元,同比+72.6%,基本每股收益4.19元/股;加权平均ROE达到5.31%。公司Q2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同/环比+70.2%/-16.5%;归属净利润1.72亿元,同/环比+50.3%/-2.4%。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微逆出货高增,储能系统规模放量。公司23H1微型逆变器出货89.18万台,同增131%,贡献营收8.83亿,同增99.6%,占比83%略有下滑;储能系统实现放量,贡献营收0.86亿,占比8.6%。欧洲高库存影响仍存在,预计23Q2微逆出货约33万台,环降约40%,拖累营收环比下滑。随着海外库存问题逐渐出清,下半年有望显拐点。 产品结构调整影响毛利率。公司23H1销售毛利率达到42.8%,同降3.3pcts,主要系外币货性资产受汇率变动影响生兑收益所致;23Q2毛利率仅为38.4%,同/环比降低5.95pcts/7.98pcts。毛利率下滑主要系公司主营微型逆变器业务出货结构调整,“一拖一/二”等较低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所致。 期间费率环比速降,研发投入加大。公司23Q2期间费用率5.1%,环降11.4pcts。公司持续增强研发投入,23H1研发费率8.2%,同增2.6pcts,23Q2研发费率10.3%,同/环比+4.4pcts/+4pcts。公司技术优势不断扩大,新推储能逆变器可与市面主流户用组件无缝兼容,转换效率高达97.6%,已通过德国、波兰等核心市场并网认证。 公司23H1净利率32.7%,同降6.6pcts;23Q2净利率35.5%,同/环比-4.7pcts/+5.2pcts,剔除汇兑收益带来的影响,公司盈利能力承压。 公司23Q2ROE为2.66%,环比微降0.05pcts。 Q2经营现金流环比明显改善。公司23H1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0.14亿元,主要系采购备货增加所致。23Q2及时调整备货策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至0.78亿元。 股份回购彰显长期信心。3月7日董事会通过回购方案,拟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截止7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1.48亿元股票,占总股本0.3%。此举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展现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微型逆变器龙头企业,坚持全球化战略海外营收占比73%,优质赛道+高利润市场形成高盈利能力;依托微逆业务发展分布式光伏业务,同时坚定站位光储高增市场,顺利开启储能系统、储能逆变器等业绩增长新引擎。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达28.97亿元/58.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9.31亿元/17.08亿元,EPS分别为11.17元/股、20.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25倍、13.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的风险;储能市场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竞争加剧带来利润率下滑的风险等。
固德威 机械行业 2023-08-30 135.00 -- -- 147.88 9.54%
147.88 9.54%
详细
事件:2023 年 8 月 29 日公司公布 2023 年中报。公司 23H1 实现营业收入 38.14 亿元,同比+162.61%;归属净利润 7.41 亿元,同比大增 1256%;扣非归属净利润 7.43 亿元,同比大增 1451%,基本每股收益 4.29 元/股;加权平均 ROE 达到 28%。公司 Q2 实现营业收入20.95 亿元,同/环比+161%/+21.9%;归属净利润 4.04 亿元,同/环比+794.5%/+20%。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多业务发展强劲支撑业绩高增。海内外光储市场需求不减带动传统逆变器业务高增。23H1 公司逆变器销量实现 41.95 万台,同增 80%。 产品结构保持稳定,其中并网/储能逆变器销售 30.01/11.94 万台,同增 82%/74%,海外出货占比已达 73.5%。储能电池业务开拓顺利,销量 240.4MWh,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此外,国内 23H1 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 41GW(YoY+108%),高景气度下公司户用系统新业务快速放量,营收占比达 9.4%。2023 年全球需求高增确定性较强,随着海外户储库存逐步出清,预计 23H2 公司业绩仍将维持高增态势。 Q2 毛利率同比明显提升,结构变化致环比下滑。由于缺芯、原料价格高企等不利因素得以缓解,23H1 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 6.37pcts 至35.55%。其中 23Q2 毛利率 32.7%,同/环比分别+4.3pcts/-6.36pcts,主要原因系户用系统、储能电池等新业务占比提升。 Q2 费用控制卓有成效。23H1 公司期间总费用率同比大幅降低14pcts 至 12%,其中 23Q2 仅为 9%,同/环比降低 15.5pcts/6.0pcts。 主要得益于 1.2 亿汇兑收益,公司 Q2 财务费用率降幅达 5.3pcts,对控费效果贡献最大。 综合以上因素,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3Q2 净利率/ROE 为19.3%/14.84%,同比+13.6pcts/+12.1pcts,环比-0.3pcts/+1.03pcts。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回款效率明显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 5.99 亿元,同/环增加 315%/457%。 多元布局打造智慧能源平台。公司基于传统主业,积极布局相关产业链进展顺利。公司 2022 年推出首款工商业储能电池 LynxC,完美适配自产储能逆变器;已发布光电建材/南京小蓝/充电桩系列产品,涉足 BIPV/光储充一体化等前景市场;前瞻布局智慧能源业务,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供区域能源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虚拟电厂、微电网等新型能源服务形态。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分布式光储逆变器出海龙头之一,技术积淀深厚,渠道集中于高利润欧洲市场,积极开拓亚非拉等高成长市场。 同时,公司多元化业务相互协同,支撑长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 2023年/2024 年营收分别达 99.97 亿元/135.6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16.91 亿元/22.52 亿元,EPS 分别为 9.78 元/股、13.03 元/股,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14.0 倍、10.5 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的风险;储能市场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竞争加剧带来利润率下滑的风险等。
贝特瑞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8-29 22.05 -- -- 25.63 16.24%
28.50 29.25%
详细
事件:2023年8月28日,贝特瑞公布2023年中报业绩。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4亿元,同比+31.6%;归属净利润8.47亿元,同比-7.69%;扣非归属净利润7.10亿元,同比-19%;基本每股收益0.77元/股;加权平均ROE为8.22%。公司Q2实现营业收入66.58亿元,同比+8.75%,环比-1.58%;归属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大增+18.73%,环比大增89.1%;扣非归属净利润4.38亿元,同比-1.86%,环比+61.03%;ROE为5.24%。 正极首成营收主力,负极龙头地位稳固。23H1公司三元正极产能顺利释放并实现销量大幅增长,出货量超1.9万吨(YOY+58%),实现营收69亿元(YOY+95%),占比达51%(同增16.8pcts)成为最大营收业务,但是板块的低毛利率(8.5%)拖累了整体毛利率(15%,同比-4.6pcts)。公司负极出货量超17万吨(YOY+21%),但是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导致板块营收微降0.5%。据鑫椤资讯,公司在负极领域的国内/全球市占率为26%/25%,龙头地位稳固。 环比盈利改善。上半年受高价负极原料库存影响,叠加负极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公司23H1整体盈利同比明显承压。为应对市场变化,公司及时调整采购+库存策略,提升管理经营效率,盈利环比明显改善。公司Q2销售毛利率/净利率为15.6%/9%,环比+1.3pcts/+4.1pcts;期间费用率合计为6.2%,环比下降1.5pcts。我们预计下半年锂电需求向好,负极价格或触底反弹,且公司石墨化产能逐步投放、自给率提升,公司业绩有望迎来量利齐升。 新材料研发进展领先。公司第五代硅碳负极比容量1500+mAh/g,硅氧负极比容量1500mAh/g,硅基负极已实现批量出货,预计年底产能将达2万吨。公司钠电负极材料比容量达350mAh/g、IEC达90%,正极材料比容量145mAh/g、压实密度超3.4g/cc,目前已达中试阶段并形成400多吨硬碳负极产能,已与雅迪签署技术合作协议。 加速布局海外供应链。8月16日,公司与Evolution签署合作协议,有权采购后者3年内全部天然石墨精矿,同时就Chilo石墨矿项目的采销及下游合作(最初目标在北美)等开展合作。公司STELLAR在印尼合作的8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根据政策、周转效率、成本等因素对选址也进行优化,出海战略稳步推进。 投资建议:公司连续10年全球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第一,高质量海外客户占比大,拥有人造/天然/硅基石墨最全产品系列,硅基负极、钠电正负极、固态电解质等新材料研发领先,同时出海进程加速,积极打造一体化产业链。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年营收297.10亿元/394.08亿元,归母净利润23.37亿元/34.68亿元,EPS为2.12元/3.14元,对应PE为10倍/6.8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锂电/钠电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产能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风险。
天顺风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8-29 13.49 -- -- 13.64 1.11%
14.39 6.67%
详细
事件:8月 28日,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公司 23H1实现收入 43.08亿,同比+111.01%,归母净利润 5.8亿,同比+128.11%,扣非净利润 5.53亿,同比+107.83%,EPS0.32元,位于业绩预告中枢以上。 23Q2单季实现营业收入 29.46亿,同比+124.22%,环比+116.18%,归母净利润 3.82亿,同比+72.52%,环比+93.72%,扣非净利润 3.64亿,同比+78.85%,环比+257.20%。 塔桩叶片销量高增,助力营收同比翻倍。受益于风电装机高增,23H1公司两大主营业务塔筒/叶片类实现营收 13.45亿元/12.26亿元,同比+41.2%/+143.9%。公司不断推进北海、乾安风塔基地建设,预计2023年塔筒产能合计约 120万吨/年。海工业务首次实现营收 9.52亿元,占比达 22.09%,实现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式发展。截至 6月底公司风电场累计运营规模约 1.38GW,发电 17.2亿度,同比+62%,发电业务实现营收 6.88亿元,同比+31.49%。 Q2利润率承压。风机价格持续低迷,行业竞争加剧,叠加高毛利率的发电业务占比下滑,公司 23Q2毛利率为 21.39%,同比-2.83pcts/环比-4.84pcts;净利率 13.09%,同比-3.65pcts/环比-1.54pcts。分区域来看,公司国内业务/国外业务的销售毛利率为 23.39%/16.86%,同比-1.52pcts/+13.31pct,“两海战略”初见成效。公司 23H1整体销售毛利率/净利率为 21.39%/1309%,同比-2.84pcts/-3.65pcts。 成本管控得当,期间费用有效降低。23H1期间费用率合计为 7.69%,同比-4.49pcts;23Q2期间费用率 6.25%,同比-2.79pcts/环比-4.57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 /研发费用率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34%/2.43%/0.31%/3.17%,同比环比均小幅下降。 海工产能持续扩张,业绩实现 0至 1的突破。公司目前具备 60万吨/年的海工产能,包括江苏盐城射阳 20万吨单管桩产能、江苏通州湾 20万吨导管架产能、广东汕尾 20万吨导管架产能。2023年 8月公司与漳州开发区签署了重型海工装备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公司在建产能有德国海工 50吨、盐城二期 40吨,拟新建产能包括通州湾二期、揭阳和阳江等海工基地。公司预计海风总产能到2024/2025年底将达到 200/250万吨。 投资建议:作为风塔细分领域龙头,一方面,.公司通过产能扩张不断巩固全球领先优势,开启新一轮“两海”布局,国内外业务齐发力,另一方面,在风电产业链内积极进行相关多元化业务布局,并逐步向新能源储能、氢能加大研发投入,形成新能源从制造、发电、应用全产业链闭环生态。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4年营收 129.73亿元/192.88亿元,归母净利润 16.24亿元/23.65亿元,EPS 为 0.90元/1.32元,对应当前股价的 PE 为 14.3倍/9.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政策尤其是海风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风电招标量或装机量不达预期的风险;产能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塔筒市场竞争格局恶化导致产品利润率大幅下滑的风险。
福斯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8-28 28.80 -- -- 32.74 13.68%
32.74 13.68%
详细
事件:2023 年 8 月 24 日公司公布 2023 年中报。公司 23H1 实现营业收入 106.16 亿元,同比+17.76%;归属净利润 8.85 亿元,同比-16.31%;扣非归属净利润 8.23 亿元,同比-17.82%,基本每股收益0.47 元/股;加权平均 ROE 为 6.14%。公司 Q2 实现营业收入 57 亿元,同比/环比+11.2%/+16.1%;归属净利润 5.2 亿元,同比/环比-27.5%/+42.9%。 下游需求带动营收增长。据能源局统计,2023 年 1-7 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 97.2GW,同比+158%,已超 2022 年全年新增装机;7 月新增 18.7GW,同比+174%,需求增长超预期。受益于下游需求向好,公司核心光伏胶膜/背板出货 9.67 亿平/0.83 亿平,同比+57.2%/+46.8%,实现营收 95.2 亿元/7.3 亿元,+18.3%/+10.8%。Q2单季度光伏胶膜/背板出货 5.06 亿平/0.47 亿平,环比+9.8%/+30.6%。 毛利率承压,但 Q2 环比改善明显。从 2022 年下半年至今,产品竞争加剧导致胶膜价格持续下挫。Solarzoom 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 EVA 胶膜平均价格 10.36 元/平,较去年同期 15.26 元/平下滑32.1%。与此同时,成本端原材料供应偏紧,23H1 粒子价格稳步上涨。双重作用下,公司盈利能力承压明显。23H1 胶膜业务的毛利率为 13.38%,同比-5.8pcts。另一方面,22Q4、23Q1 受到消化高价库存影响,叠加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季度环比看,业绩持续改善。23Q2销售毛利率/净利率为 16.62%/9.13%,环比+4.3pcts/+1.7pcts。 功能膜业务拓展顺利。功能膜业务开启放量阶段,公司铝塑膜出货413 万平,同增 78%,营收 0.47 亿,同增 81%。而受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影响,公司电子材料业务略有下滑,其中感光干膜出货 0.54亿平同比持平,营收 2.2 亿元,同比微降 5.7%产能规模稳步扩张。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告正式通过广东江门年产2.5 亿平方米高效电池胶膜项目,我们预计公司 2023 年底胶膜年产能或超 25 亿平,产能规模遥遥领先。同时,江门 6.145 万吨合成树脂及助剂项目落地可提升原料自供率,进一步增强盈利稳定性。 股份回购/持股计划彰显长期信心。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计划+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截止 7 月底,公司合计买入股票 353 万股(占总股本 0.25%),建立和完善了利用共享机制,同时彰显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光伏胶膜行业寡头,市占率常年超 50%。凭借资金、成本、技术、供应链、品牌等多维优势,在行业内拥有优先定价权。2023 年光伏需求超预期增长,公司业绩有望充分受益。 我们预计公司 2023 年/2024 年营收为 243.75 亿元/301.37 亿元,归母净利润 24.30 亿元/32.78 亿元,EPS 为 1.30 元/股、1.76 元/股,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22.2 倍、16.4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双碳”目标推进不及预期;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装机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盈利下滑超预期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