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魏赟

山西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760522030005。曾就职于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33.33%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何氏眼科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3-05-01 42.83 -- -- 47.68 11.32%
48.99 14.38%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及 2023年一季报, 2022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5亿元,同比减少 0.74%;实现归母净利润 3320.62万元,同比减少 61.55%;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752.83万元,同比减少 63.69%;基本每股收益为 0.2242元,同比减少 69.27%。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7亿元,同比增长 26.91%; 实现归母净利润 5682.63万元, 同比增长 117.82%;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16.55万元, 同比增长 112.93%; 基本每股收益为 0.3596元, 同比增长63.16%。 事件点评 尽管疫情反复给公司经营带来了不利影响, 2022全年公司营业收入仍实现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2022年公司不断加大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投入, 打通互联网医院与线下门诊的路径, 并积极推进电商平台建设及 O2O 布局,进一步增强了客户粘性。 2022年公司实现门诊量 116万余人次, 实现营业收入 9.55亿元, 其中非手术治疗、 玻璃体视网膜诊疗服务、 屈光不正手术矫正服务表现亮眼, 收入占比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 5.71、 4.24、 1.51pct。 2022全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较去年明显减少, 主要系投入加大所致。 为始终坚持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战略布局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公司加大了相关技术投入, 同时引进了大批业务骨干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相关成本有较大增长。 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分别为 1.38亿元、 1.63亿元、 125.72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 12.15%、 27.69%、 2.21%。 伴随 2023Q1经济复苏, 公司业绩显著改善。 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亿元, 同比增长 26.91%, 主要受益于经济复苏带来居民医疗消费需求增长, 公司经营规模扩大。 与此同时, 得益于财务费用明显减少、 投资收益显著增加等因素, 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2023Q1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47.19%和 18.33%, 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 6.89、 7.54pct。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4.25、 18.37、 23.37亿元, 增速分别为 49.2%、 28.9%、 27.2%, 净利润分别为 1.54、 2.00、 2.67亿元, 增速分别为 364.1%、 29.9%、 33.3%, 对应 EPS 分别为 0.98、 1.27、 1.69元, 以 4月 27日收盘价 43.32元计算, 对应 PE 分别为 44.4X、 34.2X、 25.7X, 维持“增持-B”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环境变化造成经营受阻风险; 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 医疗纠纷或 事故风险; 业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和元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4-28 12.61 -- -- 17.98 9.63%
13.83 9.67%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14.26%;实现归母净利润3902.52万元,同比减少28.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79.52万元,同比减少24.87%;基本每股收益为0.083元,同比减少39.86%。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9.14万元,同比减少57.89%;实现归母净利润-3174.33万元,同比减少363.0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97.44万元,同比减少403.08%;基本每股收益为-0.0644元,同比减少309.77%。 事件点评2022年公司营收增速放缓明显,归母净利润延续下降态势。由于外部经济市场低迷,2022年公司在市场业务拓展、产能扩建、项目交付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尤其第四季度部分CDMO项目交付延迟或订单推迟,导致营业收入增长放缓,客户回款周期延长,同时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临港产业基地投产在即,增加大量储备人员,导致运营成本大幅增长,营业毛利和净利润下降。 公司积极克服外部环境不利影响,CRO业务和CDMO业务保持稳健增长。①在CRO业务上,公司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推出“元载体”新品牌、新服务,并克服科研市场短暂不利影响,快速响应需求变化,采取各项弥补措施。2022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589.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36%。②在CDMO业务上,公司积极应对外部新变化,努力克服国内外经济低迷的影响,在溶瘤病毒、AAV基因治疗、CAR-T细胞治疗等原有开展的业务基础上,开拓干细胞、NK细胞和mRNA等新型CDMO业务,业务空间进一步放大。2022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677.4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46%。 临港精准医疗产业基地即将投产,产能释放可期。为应对快速增长的基因治疗CDMO需求,公司正在上海临港建设77,000平方米的精准医疗产业基地,分二期建设投入运行;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2022年临港基地一期建设工艺设备线有所调整,在原计划建设11条病毒生产线基础上,新增约5,000平方米的细胞生产线;截止2022年底,临港大规模基地建设已累计投入超过5.6亿元,各项建设工作正常推进中,预计2023年上半年试运行,为进一步产能释放做好充分准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实现营收4.03、5.25、6.51亿元,同比增长38.5%、30.1%、24.1%;分别实现净利润0.46、0.50、0.61亿元,同比增长16.6%、10.1%、21.0%;对应EPS分别为0.09、0.10、0.12元,以4月27日收盘价16.69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80.9X、164.3X、135.8X,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基因治疗行业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客户新药研发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基因治疗CDMO业务增长趋势放缓的风险;CDMO业务未来拓展的不确定性风险;短期内产能不足风险。
澳华内镜 医药生物 2023-04-27 66.55 -- -- 74.33 11.69%
74.33 11.69%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5亿元,同比增长28.30%;实现归母净利润2171.53万元,同比减少61.9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69.21万元,同比减少79.69%;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同比减少70.91%。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53.77%;实现归母净利润1654.73万元,同比增长385.7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92.49万元,同比增长806.55%;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同比增长300.00%。 事件点评2022年公司“增收不增利”,主要原因是公司在研发和营销方面的投入加大。2022年公司持续加强产品的市场推广和产品力的提升,获得更多临床认可,公司增加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开发新产品,致使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30%。但是由于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营销体系建设,并为新产品AQ-300进行了较多前期推广工作,期间费用支出明显增加,归母净利润较去年明显减少。 公司积极推进产品升级,并推出国内首款4K超高清软性内窥镜系统。 2022年公司先后推出AQ-200智能多光谱系统升级版及面向基层医院诊疗的新产品AC-1,并于2022年11月推出国内首款4K软性内窥镜系统(AQ-300)。 AQ-300产品可用于多科室的诊疗,其中双焦点内镜和十二指肠内镜处于注册审查阶段,支气管内镜、鼻咽喉内镜、外科胆道内镜、泌尿内镜等产品处于型式检验阶段;AQ-300产品在图像、染色、操控性、智能化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升级,为内镜诊疗和疾病管理打造出一个兼具画质与效率的全新平台,于临床诊疗而言有重要意义。 AQ-300上市后表现优异,2023Q1公司业绩实现高速增长。为了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在外资品牌下一代新产品推向中国市场前抓住时间窗口,公司AQ-300产品提早上市。从前期的学术会议以及临床反馈来看,AQ-300表现优异,图像端性能优势突出。得益于公司持续加强市场推广,AQ-300产品销售收入逐步上升,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预计随着公司AQ-300产品进入装机高峰期,公司业绩还将维持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实现营收6.82、10.14、14.27亿元,同比增长53.1%、48.9%、40.6%;分别实现净利润0.87、1.30、1.80亿元,同比增长301.3%、48.7%、38.8%;对应EPS分别为0.65、0.97、1.35元,以4月26日收盘价67.90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03.9X、69.9X、50.4X,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占有率、产品丰富度等与国际知名企业存在较大差距的风险;产能相对不足风险;行业政策变化及产品认证风险;技术创新和研发失败的风险;奥林巴斯在中国开展本土化研发及生产的风险。
山河药辅 医药生物 2023-04-11 18.70 -- -- 19.16 1.00%
19.47 4.12%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 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0,453万元, 同比增长14.24%, 实现归母净利润 13,071万元, 同比增长 46.45%,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1,966万元, 同比增长 50.79%。 研发费用率 4.89%, 同比增加 0.54个百分点。 实现 EPS0.56元, 全年业绩增长强劲。 公司同时预告 2023年一季度业绩, 预计归母净利润为 4741万元~5141万元, 同比增长 40.11%~51.93%; 扣非归母净利润 4372万元~4772万元 ,同比增长 46.01%~59.37%。 一季度延续强劲增长态势。 事件点评 单季度利润增速加快, 净利率提升 4.71个百分点。 分季度业绩看, 前1~4季度公司收入分别为 19140.4万元(+11.0%)、 16857.1万元(+26.7%)、16521.5万元(+17.4%)、 17933.50万元(+5.20%),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83.9万元(+8.8%)、 3232.0万元(+45.9%)、 2846.9万元(+47.7%)、 3608.11万元(+115.90%)。 单季度利润增速加快, 其中第四季度利润增速高, 与抗疫药物相关辅料出货大幅增加、 去年同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导致低基数、 今年政府补助及资产相关的递延收益摊销产生的其他收益增加有关。 2022年, 公司销售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3.3%、 4.03%、 4.89%, 比上年同期分别-0.15pp、 -1.02pp 和+0.54pp。 销售毛利率 29.77%, 比上年同期增加 0.88pp, 销售净利率 18.58%, 同比增加 4.71个百分点。 控股子公司曲阜天利 2022年业绩扭亏, 净利润 47.09万元。 注射级辅料产生突破,新产能二季度试生产。2022年公司新增龙胆酸(供注射用)、 微晶纤维素丸芯、 乳糖粉状纤维素共处理物 3个新产品的 CDE 登记, 其中龙胆酸(供注射用) 为公司第一款注射级辅料产品, 实现了注射级辅料领域新突破。 目前公司已有 39种产品获得登记号, 其中 23个产品已激活(A); 共有 14个产品获得美国 DMF 归档号, 新增二氧化硅和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获得欧盟 EXCIPACT 认证, 使欧盟 EXCIPACT 认证品种达到 10个。 位于淮南的“新型药用辅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 建设持续推进, 建成后将增加 9000吨高端辅料产能供应, 预计 2023年二季度投入试生产。“合肥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 已取得合肥市高新区政府备案, 等待土地指标的下发。 进口替代加速, 国内头部制剂客户订单增长, 海外销售快速增长。 国内药辅需求保持高速增长, 在带量采购和保持供应链稳定的背景下, 国产产品质量的提升及成本的优势, 使国内药辅领域进口替代趋势明显。 2021年公司 实现进口品种替代的客户 25家, 进口替代的销售额占销售额增长的 20%以上。 22年上半年进口替代销售额超过 1500万, 占上半年销售增加额的 1/3左右, 全年该比例提升至 40%左右。 国内头部制剂客户订单增长, 大客户订单循环快, 对高品质辅料的需求量大, 有助于提升高品质辅料的销售占比,改善公司产品销售结构, 去年全年大客户销售占国内销售额的比例接近 2/3。 此外, 随着海运逐渐畅通, 欧洲客户订单增加, 海外全年实现销售 9464.48万元, 同比增长 48.96%, 毛利率 26.27%, 提升 6.43个百分点。 公司产品销售结构变化明显, 高品质 MCC 销售紧俏。 2022年纤维素系列销售额 3.29亿元, 同比提升 15.30%, 销售占比 46.65%, 同比增加 0.43个百分点, 毛利率 35.03%, 同比略有下降。 其中, 喷雾法制备的高品质型号的MCC 具备更好的粉体学特性, 目前供不应求, 公司是国产唯一供应商。 明年随着新产能建成投产, 纤维素系列品种的供货周期有望缩短。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0.67、 0.81、 0.98元, 对应 PE 分别为 27.0、 22.2、 18.5倍。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 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 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安全生产的风险, 新产能利用情况不及预期的风险, 产品质量的风险, 汇率波动的风险, 原材料价格上涨, 曲阜天利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达仁堂 医药生物 2023-04-07 40.46 -- -- 52.08 25.98%
55.06 36.09%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全年实现收入82.49 亿元(+19.42%),归母净利润8.62 亿元(+12.05%),扣非归母净利润7.69 亿元(+3.94%)。2022Q4单季度实现收入26.86 亿元(+72.71%),归母净利润1.33 亿元(+23.41%),扣非归母净利润1.21 亿元(+16.5%)。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77 亿元,实现EPS1.12 元。 事件点评 战略层面实施“1+5”布局,落实“三核九翼”规划。“1+5”布局是中长期产业规划,“1+”是打造达仁堂主品牌,以此为引领,明确“隆顺榕”、“乐仁堂”、“京万红”等子品牌定位。“5”是布局五大产业方向:绿色中药做大做强;强化精品饮片业务,整合中药饮片资源,布局GAP 基地建设;“达仁堂大药房”精品国药连锁建设;探索“药道地,精医道”的医养结合为中医特色的达仁堂中医诊疗品牌连锁;整合公司旗下品牌和产品资源,布局药食同源的大健康品类和功能性品类业务。“三核九翼”是中成药板块中短期方向。第一核是构建心脑血管产品线。以速效救心丸为龙头,统筹舒脑欣滴丸、通脉养心丸、参附强心丸等产品矩阵的市场协同,提供心脑血管领域多病种解决方案。第二核是立足皮肤创面修复,以京万红软膏为主品种,强化创面修复品牌。第三核则是以“达仁堂”承载精品国药。“九翼”是推动以清咽滴丸为代表的呼吸类产品、以胃肠安丸为代表的消化类产品、以痹祺胶囊为代表的风湿骨痛类产品、以癃清片为代表的泌尿类产品、以乌鸡白凤片为代表的妇儿类产品、以紫龙金片为代表的肿瘤类产品等专科线发展。 推动营销创新,推进成药提质上量。2022 年公司管理费用率为4.58%,同比下降0.8pct;销售费用率为23.87%,同比增长1.3pct。工业板块毛利率56.49%,同比下降0.23pct,ROE(摊薄)13.21%,同比提升1.12pct。2023年速效救心丸增长2.3 亿元,销量增长15%;重新启动清宫寿桃丸销售,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8.7%;京万红降库存明显,金芪降糖片同比增幅达到20%。清肺消炎丸、清咽滴丸销售量分别同比增长59.89%、47.11%。 公司去年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优化工业营销组织构架,突出营销平台专业品类定位,构建快速响应的营销体系。1、成立商销事业部营销平台,打造普药产品和第三终端营销平台。2、成立天津中新医药完成商业板块整。3、新成立药材资源中心,推进药材公司经营模式转变,强化对内保供应和对外经营两个职能。4、推进达仁堂连锁大药房建设,探索达仁堂医院全新运营模式。 今年,营销层面以“骄子工程”立足做大主品,提升盈利能力和费用摊销水平;以“宝贝计划”发掘产品独家或有特色治疗优势的产品潜能,构建多元产品矩阵;以“青苗计划”培育潜力品种,储能蓄势。规范价格体系,推动销售工作全面下沉到市场。向多终端销售拓展,拓展商业专科医院及互联网医疗模块、商业医药零售模块;强化电商平台,拓展第四终端市场;布局出海业务,助力品牌和业务提升。 “十四五”产品规划明确。根据公司“十四五”规划,在2022 年稳定基础结构之后,2023 年开始每年工业板块收入增长目标不低于18%(2023年以2021 年为基础)。“十四五”末,规划速效救心丸销售规模20 亿元以上;通脉养心丸和清咽滴丸是5-10 亿元规模;胃肠安丸、癃清片和痹祺胶囊是3-5 亿元规模;清肺消炎丸和治咳川贝枇杷滴丸计划每年不低于20%的增速。 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清宫寿桃丸三个国家级非遗产品以及海马补肾丸等产品将依托达仁堂销售公司,重点打造精品国药。未来会以达仁堂为主强化品牌建设,进行全产业链赋能。 投资建议 公司控股股东混改落地,公司中药品牌、品种、老字号资源丰富,已经制定了十四五规划,以三核九翼、五大战略、叠加品牌建设,在营销变革、经营改善、激励到位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增速继续增长。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5 亿元、12.34 亿元、14.96 亿元,EPS 分别为1.32、1.60、1.93 元,PE 分别为29.4、24.4、20.2 倍,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 包括但不限于:疫情反复;上游药材价格上涨;集采导致产品降价;管理和营销优化效果不及预期;核心品种提价及销售不及预期等。
新天药业 医药生物 2023-03-31 13.47 -- -- 15.28 13.44%
15.28 13.44%
详细
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实现收入10.88 亿元,同比增长12.15%;实现归母净利润1.16 亿元,同比增长15.4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6 亿元,同比增长12.71%;实现EPS 0.50 元。 事件点评全年受疫情及药材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导致利润增速回落,品牌计划今年将推及全国。2022 第四季度实现收入2.18 亿元,同比下降2.73%;实现归母净利润0.11 亿元,同比下降3.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15.61 万元,同比下降45.75%。公司在2022 年初开启了品牌计划,在四个省份九大城市重点试点,带动OTC 销售单店产出提升,拉动OTC 渠道销售占比从30%左右提升至34%左右。目前公司处方药产品覆盖12800 余家县(区)级以上医院,其中三级医院1700 余家,与国内1500 余家医疗商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OTC 产品覆盖800 余家药品连锁公司、10 万余家门店,与国内近500 家药品连锁公司总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23 年品牌计划将逐步推广到全国区域,进一步提升OTC 渠道销售占比。未来在保持整体销售增长的前提下,OTC 销售占比计划提升至50%左右。 主导品种增长稳定,小品种提供新的增长点。2022 年公司妇科产品收入7.69 亿元,同比增长11.95%,毛利率76.78%。泌尿系统产品收入2.22 亿元,同比增长9.95%,毛利率84.71%。清热解毒类收入8016.44 万元,同比增长17.09%,毛利率64.59%。此外,公司现有小规模在产产品中,调经活血胶囊、欣力康胶囊、龙掌口含液、当归益血口服液、消瘀降脂胶囊等均为独家品种,经培育后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新药+配方颗粒+经典名方跟进,为未来储备动能。龙岑盆腔舒颗粒、苦莪洁阴凝胶、术愈通颗粒3 个中药新药产品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进入申报资料整理阶段,将陆续报产。公司还拥有中药配方颗粒省标品种445 个,完成国标备案179 个,8 首经典名方产品的研发也已初见成效。研发上已经形成“二三四”格局:研发布局于上海、贵阳两地,分别建立了上海海天医药、上海硕方医药、贵阳新天药业三大研发基地,系统地构建了中药创新药研发中心、中药配方颗粒研发中心、古代经典名方研发中心、上市后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四大研发模块。 投资建议公司销售上拓展OTC 渠道,控费增效,加大品牌投入,同时启动二线品种的销售推广,研发上已经形成“中药创新药+中药配方颗粒和在研 经典名方+投资小分子化药创新药”的产品格局。预计公司2023~2025 年EPS 分别为0.63\0.75\0.90,以3 月30 日收盘价13.27 元计算,PE 分别21.7\18.1\15.2 倍,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医保控费、中药集采降价等;产品研发及上市进度慢于预期的风险;药品质量风险;中药材涨价等。
康缘药业 医药生物 2023-02-22 26.43 -- -- 31.20 18.05%
33.71 27.54%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3.51亿元,同比上升19.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4亿元,同比上升35.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95亿元,同比增长30.87%。实现EPS0.75元,ROE9.61%。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25亿元,归母净利润1.5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32亿元。拟10派2.20元(含税)。 事件点评非注射剂品种收入同比增速23.69%,注射剂稳健增长,业绩超过股权激励目标。全年公司非注射剂品种收入29亿元,占总收入的66.65%,同比增长23.7%,超过股权激励目标。其中,金振口服液全年销售过10亿,全年销量26307.91万支,同比增加74.81%,带动公司口服液营业收入增长68.45%,杏贝止咳颗粒和散寒化湿颗粒带动颗粒和冲剂的收入达到2.81亿元,增长104.46%。筋骨止痛凝胶带动凝胶剂收入达到3186.00万元,增长417.69%。 注射剂收入14.51亿元,同比增长11.26%,维持比较稳健的增长。热毒宁进入《新冠诊疗方案》,销量3182.81万支,同比增长54.90%。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销量880.79万支,下滑14.37%。 公司股权激励目标为2022-2024年收入增速不低于22%、20%、18%,或者利润增速不低于24%、22%、20%,且非注射剂收入增速不低于22%、23%、22%,其中非注射剂收入增速为压力项。2022年业绩超过股权激励目标,费用上摊销1535.41万元。 研发能力强,新获散寒化湿颗粒、苓桂术甘颗粒两个新药注册批件。研发方面,公司以中药发展为主体,同时统筹推进化学药、生物药协同发展,研发效率及质量持续提升。继2021年11月银翘清热片成为新的中药注册分类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1.1类新药之后,公司再获散寒化湿颗粒、苓桂术甘颗粒2个注册批件。其中,苓桂术甘颗粒是首个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中药3.1类新药)。处方来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苓桂术甘汤,已列入《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散寒化湿颗粒是继“三方三药”后,首个获批的新冠肺炎治疗中药药物,已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十版)》中,为3.2类中药新药。 公司研发投入稳步上升,2022年研发费用6.06亿元(+21.3%);研发费用率13.92%(+0.23pp)。目前处于三期临床的1.1类中药创新药2个,二期临床的1.1和1.2类中药创新药6个。产品储备丰富,独家品种众多,主销售改革成效初显。目前,公司拥有46个中药独家品种,4个中药保护品种,108个品种进入2022版国家医保目录,其中独家品种24个。43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其中独家品种为6个。公司全面开发七大基药品种及重点品种,坚持打造战略大品种。公司打破热毒宁注射液多年销售独大的局面,聚焦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金振口服液大品种,打造三大核心品种集群,支撑公司整体业绩稳健增长。 销售方面,公司推动完善主管制,建立动态择优的主管体系。主管制改革打破原有的按产品区分的事业部制,由主管组建销售队伍针对性负责医院所有品种的销售工作,一方面可以将销售费用倾斜到一线,同时有助于精细化管理及二线品种和非注射品种的上量。其中,热毒宁注射液执行“专人专做”,在巩固儿科优势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成人科室,深度挖掘急诊科室、呼吸科室及住院病房场景的市场潜力。金振口服液聚焦核心高端医院开发和增长工作,基层市场呈现较好发展态势,持续优化基层终端资源,产品覆盖持续加大。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以抗血小板聚集新途径的学术理论为指导,确立首个获批上市的特异性PAF受体拮抗剂的学术引领,继续坚持“以量换价”,推动规模快速增长,稳定住市场基本盘。同时对代理商推行类自营精细化管理,对潜力省份予以培育。 公司运营效率明显提升。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72.10%,同比增加0.19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61.01%,同比减少0.7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42.93%,同比减少0.4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8.28%,同比增加0.1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20%,同比减少0.43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96亿元,同比增加9.65%。公司运营效率明显提升,营业周期161.36天(-47.37天),净营业周期60.24天(-49.72天),总资产周转率0.68次(+0.08次)。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0.93、1.14、1.40元,对应公司2月20日收盘价26.25元,PE分别为28.08、22.94、18.78倍,我们认为,公司产品储备丰富,销售改革成效初显,销售短板已逐步回补加强,运营效率显著提升,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重点品种集采降价的风险,疫情反复影响终端销售的风险,营销模式变革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等。
华特达因 医药生物 2023-01-16 43.56 -- -- 47.84 9.83%
47.84 9.83%
详细
理顺治理结构,聚焦儿药。2020 年,公司实控人由山东大学变更为山东省国有资产股份有限公司,去年8 月完成董事会换届,子公司达因药业为公司收入和利润贡献的主体,为山东省国投激励试点企业,已经制定了长期的业绩考核和激励计划,公司治理结构已经理顺。今年已经剥离环保业务,其他业务有望陆续剥离,未来将聚焦医药主业,聚焦儿药领域。 伊可新扩大儿童适用年龄,并分规格提价,推升市场天花板。伊可新在儿童维生素AD 滴剂市场占有率超60%,已经实现了渠道全覆盖。2022 年起,伊可新扩展适用年龄至6 岁,并分规格陆续提价完成,上半年粉色包装增长率超40%。基于对未来不同生育率下的出生人口测算,在低、中、高生育率假设下,预测2026 年伊可新终端销售额有望超过31 亿、34 亿、40 亿。 二线品种丰富,未来持续发力。公司二线品种丰富,维矿类产品除伊可新外,还推出了伊D 新(维生素D 滴剂),伊佳新(右旋糖酐铁颗粒),盖笛欣(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伊甘欣(甘草锌颗粒)等产品。此外,公司还将品类延伸至治疗领域,近日盐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获批上市,二线品种和治疗类品种有望借助伊可新完善的渠道覆盖,实现快速上量,助推业绩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23.3亿元、28.8 亿元、35.1 亿元,增速分别为15.1%、23.3%、2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 亿元、7.0 亿元、8.7 亿元,增速分别为45.3%、26.0%、24.7%,对应EPS 分别为2.4、3.0、3.7 元。以1 月9 日收盘价计,对应PE 分别为18.3倍、14.5 倍和11.6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生育率降低风险,研发及新药上市、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疫情反复,政策变动风险等。
优宁维 医药生物 2022-11-01 49.74 -- -- 71.00 42.74%
74.48 49.74%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报, 2022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59亿元, 同比增长 26.21%; 实现归母净利润 3813.84万元, 同比增长 35.32%;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906.16万元, 同比增长 2.61%; 基本每股收益为 0.44元, 同比增长 1.48%。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62亿元, 同比增长 8.68%; 实现归母净利润 7900.12万元,同比减少 0.4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6423.36万元, 同比减少 14.80%; 基本每股收益为 0.91元, 同比减少 25.41%。 事件点评 2022Q3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增速明显加快, 前三季度业绩较上半年显著改善。 2022年上半年多地疫情散发对客户拓展、 商品配送与签收等业务的开展造成了较大冲击, 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强化平台能力建设, 加大在业务拓展、研发、 产品线、 信息化、 供应链、 人才团队等领域投入, 相关费用增长较快。 受此影响,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03亿元, 同比减少 1.14%; 实现归母净利润 4086.28万元, 同比减少 20.09%。 得益于三季度疫情缓解, 公司营收增速明显加快,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8.62亿元, 同比增长 8.68%。 同时前三季度相关费用控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销售期间费用率为 12.44%, 较上半年变动-0.04pct; 管理/研发/销售/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58%/2.44%/8.73%/-1.31%, 较上半年变动-0.34pct/0.27pct/-0.49pct/0.52pct。 受此影响,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7900.12万元, 同比减少 0.40%。 公司研发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自主品牌建设有望加快。 目前公司研发主要集中在上海、 南京和杭州三地, 其中南京自主产品生产与研发基地投资 2.8亿元, 已于今年 2月份正式开工建设, 目前该基地正在建设中, 预计明年下半年即将投入使用; 杭州研发中心已经投入使用, 研发团队组建已初具规模,多个产品研发项目启动。 预计研发中心建成投产后, 将进一步推动公司自有品牌和自主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进度, 自主品牌产品的收入占比也有望提升。 公司持续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 逐步增强客户粘性。 针对客户对于供应链管理的现实需求, 公司通过投入 IT 研发力量, 研发出定制化的供应链管理“瑞宝” 平台系统, 该平台系统能够帮助客户实现产品筛选、 询价、 下单、售后、 过程状态查询等环节的信息化和透明化, 将公司订单信息与客户订单信息共享, 打通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信息墙, 满足客户对供应链的专业化管理需求, 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 目前该平台已实现运营, 并持续引流和开发客户进行免费试用。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2.73、 16.99、 22.31亿元(原值为 14.08、 18.29、 23.52亿元), 增速分别为 14.8%、 33.4%、 31.3%, 净利润分别为 1.16、 1.55、 2.08亿元(原值为 1.37、 1.72、 2.22亿元), 增速分别为6.9%、 33.4%、 34.4%, 对应 EPS 分别为 1.34、 1.79、 2.40元(原值为 1.58、1.99、 2.56元), 以 10月 31日收盘价 49.74元计算, 对应 PE 分别为 37.1X、27.8X、 20.7X, 维持“买入-A” 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客户流失、 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下降等风险; 贸易摩擦及汇率波动风险; 疫情反复干扰公司供应链及下游客户销售的风险。
和元生物 2022-10-31 22.88 -- -- 25.90 13.20%
25.90 13.20%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2022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42.93万元,同比增长23.86%;实现归母净利润1388.83万元,同比增长2.0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40.34万元,同比增长37.01%;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同比减少18.69%。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32.83万元,同比增长31.34%;实现归母净利润3391.41万元,同比增长16.6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70.27万元,同比增长52.17%;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同比减少0.22%。 事件点评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原因是CRO和CDMO业务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并且公司费用控制良好。一方面,虽然公司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但总体仍保持良好增长趋势,各项经营活动有序推进。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1532.83万元,同比增长31.34%,其中:基因治疗CRO业务收入4324.48万元,同比增长13.40%;基因治疗CDMO业务收入16607.24万元,增长36.87%。另一方面,前三季度公司费用控制良好:销售期间费用率为29.69%,较去年同期变动-4.58pct,管理/研发/销售/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70%/11.03%/9.14%/-9.18%,较去年同期变动+0.41pct/+1.92pct/-0.98pct/-5.93pct。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3391.4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69%。 临港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预期2023年产能逐步释放。临港产业基地总投资约15亿元,分两期建设。目前临港基地建设一期正在进行中,受疫情封控影响工期有所延后,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一期建设工艺设备线有所调整,在原计划建设11条病毒生产线基础上,新增约5000平米的细胞生产线,预计2023年初试运行,投产后将带来产能进一步释放,同时推动公司订单和收入规模的快速增长。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客户反馈良好,战略合作进展顺利。上半年公司研发支出2374.68万元,同比增长58.94%,主要用于基因治疗基础研究和生产工艺优化。截至2022年9月末,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作品著作权4项,国内注册商标45项,国际商标1项;其中第三季度新增5项发明专利授权。依托技术优势和项目经验积累,公司得到了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广泛认可。9月,公司参与的原启生物Ori-C101注射液一类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正式获批,即将进入国内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同期,公司与美迪西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整合临床前CMC药学研究,药效、药代和GLP安全评价服务能力,借助高效的项目管理沟通机制,携手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高效、快速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9、6.37、8.01亿元,增速分别为40.9%、77.4%、25.6%,净利润分别为0.78、1.38、1.94亿元,增速分别为44.0%、76.5%、40.5%,对应EPS分别为0.16、0.28、0.39元,以10月27日收盘价22.66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43.0X、81.1X、57.7X,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基因治疗行业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客户新药研发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基因治疗CDMO业务增长趋势放缓的风险;CDMO业务未来拓展的不确定性风险;短期内产能不足风险。
澳华内镜 2022-10-27 72.80 -- -- 74.75 2.68%
84.00 15.38%
详细
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报,2022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 亿元,同比增长37.96%;实现归母净利润351.47 万元,同比减少69.6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0.86 万元,同比减少75.32%;基本每股收益为0.02 元,同比减少81.67%。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1 亿元,同比增长22.55%;实现归母净利润858.21 万元,同比减少58.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37.03万元,同比减少77.42%;基本每股收益为0.06 元,同比减少71.43%。 事件点评2022Q3 及前三季度公司“增收不增利”,主要原因是人员及其他资源投入增大。2022Q3 及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AQ-200的升级版AQL-200L 成功上市,临床使用反馈结果较好;公司营销力度明显大于往年,通过前期的学术推广和培训让医生逐步上手使用公司的产品,进而不断提升公司产品在临床的认知度和专家的认可度。2022Q3 及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缩减,主要原因是公司规模逐步扩大,人员及其他资源投入明显增加。 2022 前三季度公司费用明显上涨,预计随着收入放量费用上涨会趋于平稳。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为67.16%,较去年同期变动+8.77pct。其中管理/研发/销售/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2.33%/21.19%/27.61%/-3.96%,较去年同期变动+1.00pct/+5.81pct/+6.20pct/-4.24pct。研发费用率上涨的原因是公司在研管线不断丰富、新产品上市节奏不断加快、持续引进优秀研发人员并给予激励;销售费用率上涨的原因是加速营销体系布局和营销网点建设、加大学术推广、临床合作、展会等的投入力度、引入优质代理商及优秀销售人员。预计随着未来收入放量,费用上涨会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 AQ-300 将于11 月初正式发布,三级医院渗透率有望提升。可达到4K画质输出、可配套多款新内镜、可选4 种分光染色模式、具备多LED 光源的AQ-300 产品将于11 月1 日正式发布。目前公司进入三级医院的产品主要是AQ-200、AQL-200L(该产品今年5 月上市,收入贡献相对较小),2022年上半年AQ-200 销售额中三级医院占比20%-30%,预计随着AQ-300 产品上市,三级医院的销售额占比会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1、6.82、10.14 亿元,增速分别为30.1%、51.0%、48.9%,净利润分别为0.31、0.69、1.38 亿元(原值为0.59、0.89、1.45 亿元),增速分别为-45.1%、119.7%、100.0%,对应EPS分别为0.23、0.52、1.03 元(原值为0.44、0.67、1.08 元),以10 月25 日收盘价72.55 元计算,对应PE 分别为309.1X、140.7X、70.3X,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占有率、产品丰富度等与国际知名企业存在较大差距的风险;产能相对不足风险;行业政策变化及产品认证风险;疫情反复风险;技术创新和研发失败的风险。
山河药辅 医药生物 2022-10-27 15.30 -- -- 17.65 15.36%
18.91 23.59%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519.0万元,同比+17.7%,实现归母净利润9462.8万元,同比+3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464.4万元,同比+32.3%。研发费用率4.6%,同比增加0.9个百分点。实现EPS0.40元。 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21.5万元、归母净利润2846.9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534.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4%、47.7%、60.9%。 事件点评单季度增长明显,净利率提升2个百分点。分季度业绩看,前1~3季度公司收入分别为19140.4万元(+11.0%)、16857.1万元(+26.7%)、16521.5万元(+17.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83.9万元(+8.8%)、3232.0万元(+45.9%)、2846.9万元(+47.7%)。单季度收入、利润增速加快。 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2%、3.7%、4.6%,比上年同期分别-0.03pp、-1.14pp和+0.91pp。公司收现比83.9%,比去年同期略升,既往收现比整体保持基本稳定。销售毛利率29.4%,比上年同期增加0.5pp,销售净利率17.8%,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 进口替代加速,国内头部制剂客户订单增长。由于进口供应链的供应周期较长、不稳定性增加和集采导致的成本敏感度提升,国内药辅领域进口替代趋势明显。2021年公司实现进口品种替代的客户25家,进口替代的销售额占销售额增长的20%以上。今年上半年进口替代销售额超过1500万,占上半年销售增加的1/3左右。国内头部制剂客户订单增长,大客户订单循环快,对高品质辅料的需求量大,有助于提升高品质辅料的销售占比,改善公司产品销售结构。 公司产品销售结构变化明显,高品质MCC销售紧俏。公司主要品种为纤维素系列和淀粉系列,纤维素系列的销售占比逐年提升,2022H1销售占比49.5%,同比增加3.6个百分点,毛利率35.0%,同比略有下降。 其中,纤维素系列中的微晶纤维素MCC毛利率36.2%,喷雾法制备的高品质型号的MCC具备更好的粉体学特性,目前供不应求,公司是国产唯一供应商。明年随着新产能建成投产,HPMC和MCC的供货周期有望缩短。 此外,公司不断扩充品种数量,公司注射级辅料的开发策略是以特色品种和主业关联品种为主,第一个注射级辅料品种龙胆酸已经登记成功。 原材料方面,纤维素类产品的原材料主要是进口的阔叶木浆,目前价格在历史高位区间振荡,淀粉类原料价格有所回落。2021Q4公司对部分产品进行了小幅提价,成本压力有所释放。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0.5、0.6、0.8元,对应公司10月24日收盘价15.28元,PE分别为25.6、20.8、16.9倍。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的风险,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质量的风险,商誉减值的风险,汇率波动的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等。
海泰新光 2022-10-24 130.00 -- -- 142.89 9.92%
142.89 9.92%
详细
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 亿元,同比增长55.8%;实现归母净利润1.4 亿元,同比增长5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 亿元,同比增长81.8%;研发费用4068.3 万元,占营收比例为12.0%,实现EPS1.61 元。 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 亿元、归母净利润6000.8 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3.9%、82.4%。其中研发投入1660.7 万元,占营收比例为11.6%。 事件点评 医用内窥镜器械产品销售占比继续增加,光学业务板块拓展新领域。公司产能逐步释放,扩产后能够满足海外客户未来2 年的需求。新一代荧光腹腔镜已经完成了研发和试生产过程,进入量产阶段,内窥镜板块业务继续提速。公司光学业务应用领域包括医用光学、工业激光与生物识别等,与丹纳赫的显微镜合作项目第一款产品已经进入验证后期,年底前正式量产,新领域的延展将贡献新的业绩增量。此外,公司也积极拓展整机业务,全国市场的渠道建设已经展开,凭借荧光内窥镜、光源模组等核心组件的自产能力,公司在整机系统上占据生产成本优势,与国药合作有望推动整机业务的发展。 毛利率稳定,扣非净利率提高超过5 个百分点。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1%、8.3%,比上年同期分别减少0.2pp、2.7pp。公司收现比92.8%,与去年同期持平,销售回款维持良好状况。销售毛利率65.7%,比上年同期增加0.8pp,销售净利率41.0%,同比略降,扣非销售净利率38.1%,同比增加5.5pp,增幅显著。 股权激励目标增速3 年110%,彰显高增长信心。公司日前发布股权激励计划,授予价格42.87 元/股,激励对象共123 名骨干员工,以2021 年业绩为基础,收入或利润端未来三年目标增速为40%、70%、110%,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40%、21.4%、23.5%。对应激励费用上,预计2022-2025 年分别摊销975.1 万元、3408.3 万元、1645.6 万元、590.4 万元。股权激励有助于推动员工积极性,业绩目标彰显公司高增长信心。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2-2024 年EPS 分别为2.05、2.77、3.66 元,对应公司10 月20 日收盘价125.65 元,PE 分别为61.3、45.4、34.4 倍,我们认为,公司产品储备丰富,围绕核心光学技术和微创应用技术,具备产业链集合优势。绑定荧光内镜巨头,ODM 增长确定,同时自有整机销售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光学产品多领域延展应用打开新的市场空间。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 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单一客户占比较高的风险,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等。
康缘药业 医药生物 2022-10-11 13.20 -- -- 20.39 54.47%
27.50 108.33%
详细
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3 亿元,同比增长21.0%;实现归母净利润2.8 亿元,同比增长35.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 亿元,同比增长27.3%,实现EPS0.49 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3 亿元、归母净利润7021.7 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124.6 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6.3%、47.5%、38.7%。 事件点评 非注射剂品种收入同比增速23.7%,超股权激励目标。前三季度公司非注射剂品种收入20.3 亿元,同比增长23.7%,超过股权激励目标。对比2022H1业绩中非注射剂品种收入增速18%,显示Q3 公司销售端显著发力。前三季度,公司口服液的营业收入7.2 亿,同比增长71.5%,主要系金振口服液销售额增长所致;颗粒剂、冲剂的营业收入1.6 亿,同比增长64.9%,主要系杏贝止咳颗粒销售额增长所致;凝胶剂的营业收入2149.4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4.4%,主要系筋骨止痛凝胶销售额增长所致。 公司股权激励目标为2022-2024 年收入增速不低于22%、20%、18%,或者利润增速不低于24%、22%、20%,且非注射剂收入增速不低于22%、23%、22%,其中非注射剂收入增速为压力项。此外,2022-2025 年预计分别摊销费用为1539.2 万元、2286.8 万元、1099.4 万元、351.8 万元,从前三季度情况来看,公司业绩超越股权激励目标。 产品储备丰富,独家品种众多,主管制销售改革成效初显。公司拥有中药独家品种43 个,医保内独家品种23 个,47 个品种进入国家基药目录,其中独家品种为6 个。公司全面开发七大基药品种及重点品种,坚持打造战略大品种。同时把握基药政策红利,重点推动基层医疗终端上量及品种覆盖,实现基层规模的显著提升。 销售方面,公司推动完善主管制,建立动态择优的主管体系。主管制改革打破原有的按产品区分的事业部制,由主管组建销售队伍针对性负责医院所有品种的销售工作,一方面可以将销售费用倾斜到一线,同时有助于精细化管理及二线品种和非注射品种的上量。从目前销售情况来看,主管制成效初显。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2-2024 年EPS 分别为0.71、0.89、1.09 元,对应公司9月30 日收盘价13.18 元,PE 分别为18.7、14.9、12.1 倍,我们认为,公司产品储备丰富,主管制销售改革成效初显,单Q3 业绩增速为年内最高,显示销售短板已逐步回补加强,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重点品种集采降价的风险,疫情反复影响终端销售的风险,主管制营销模式变革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等。
优宁维 医药生物 2022-09-05 52.00 -- -- 53.26 2.42%
74.48 43.23%
详细
公司发布2022 年中报,2022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3 亿元,同比减少1.14%;实现归母净利润4086.28 万元,同比减少20.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517.20 万元,同比减少25.27%;基本每股收益为0.47 元,同比减少40.51%。 事件点评 2022H1 公司业绩不及去年同期,主要系疫情冲击和相关费用增长较快。 一方面,上半年我国多地疫情散发对公司客户拓展、商品配送与签收等业务的开展造成了较大冲击。通过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小区域的业务拓展、线上业务拜访力度、增加培训讲座频次、紧急启用南京分仓、申请复工复产等措施,公司已努力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2022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3 亿元,同比减少1.14%。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强化平台能力建设,加大在业务拓展、研发、产品线、信息化、供应链、人才团队等领域投入,相关费用增长较快。2022H1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086.28 万元,同比减少20.09%。 2022H1 公司持续扩充产品管线,致力于全面满足客户科研需求。截至2022 年6 月30 日,公司生命科学试剂、设备、耗材、实验室服务等SKU 数量超过718 万种,其中自主品牌SKU 超过36 万种。目前公司产品覆盖基因、蛋白、细胞、组织及动物等不同水平的研究对象,涵盖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医学基础研究、体外诊断研究、药物研发、细胞治疗研究等领域,可有效满足不同领域研究人员对抗体多元化的应用需求。同时,公司围绕中高端免疫学检测分析仪器,提供检测分析和样品制备两类设备,其中检测分析仪器主要包括酶标仪、凝胶成像仪、超敏多因子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细胞磁性分选仪、多功能流式点阵仪、流式细胞仪等,样本制备仪器及耗材包括全自动组织处理器、移液器、移液管、离心管等。 2022H1 公司自研产品的研发实力进一步增强,产品研发进度加快。上半年公司的杭州抗体研发中心成功研发重组抗原产品24 个(SKU 数72 种),病理IHC 抗体5 个(SKU 数10 种);南京蛋白研发中心已成功研发重组蛋白产品244 种,涵盖药物靶点蛋白、细胞因子、酶类、重组抗原方向;经过1 个多月的研发攻关,2022 年7 月公司成功推出新冠变异株Omicron 抗原和猴痘病毒蛋白抗原系列产品,用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核心原材料。与此同时,包括GMP 级生产车间在内、总投资2.80 亿元的南京研发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公司自主研发产品的产能,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于重组蛋白、IVD 抗体等产品的需求。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分别实现营收14.08、18.29、23.52 亿元(原值为14.69、19.24、24.88 亿元),同比增长26.9%、29.9%、28.6%;分别实现净利润1.37、1.72、2.22 亿元(原值为1.43、1.83、2.36 亿元),同比增长25.6%、26.3%、28.6%;对应EPS 分别为1.58、1.99、2.56 元(原值为1.66、2.11、2.73 元),以8 月31 日收盘价50.96 元计算,对应PE 分别为32.3X、25.6X、19.9X,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客户流失、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下降等风险;贸易摩擦及汇率波动风险;疫情反复干扰公司供应链及下游客户销售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