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曾帅

中航证券

研究方向: 新能源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640522050001。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先后任职于中银国际证券、天风证券负责机械行业研究,2017年作为团队核心成员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团队)机械行业第一名。在锂电装备、光伏装备、机器人与自动化等领域持续深度研究。曾先后职于航天、医疗器械、钢铁等行业,热爱制造业,对科技和周期均有深入研究,建立了“中国制造业投资周期”研究框架。...>>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徐工机械 机械行业 2018-05-02 4.01 -- -- 4.57 13.97%
4.57 13.97%
详细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盈利能力企稳回升 徐工机械发布2017年年报,业绩持续稳健增长。2017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1.31亿,同比增加72.46%;实现归母净利润10.21亿,同比大增389.31%,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8.29亿,去年同期为-620.56万,17年实现扭亏为盈;经营性现金流为31.53亿,同比增加40.44%;毛利率为18.89%,同比下降0.55pct;净利率为3.53%,同比提升2.25pct;加权平均ROE为4.70%,同比提升3.69pct。年报中,公司披露了2018年经营计划,力争实现收入368亿,同比增长26.3%。 公司同时发布2018一季报,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Q1实现营业收入107.84亿,同比增加79.79%;实现归母净利润5.19亿,同比增加157.39%,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4.92亿,同比增加205.67%;经营性现金流为7.22亿,同比增加4.42%;毛利率为18.11%,同比提升0.37pct;净利率为4.86%,同比提升1.5pct;加权平均ROE为2.23%,同比提升1.25pct。 当之无愧的起重机械龙头,规模效应助力三费率持续降低 2017年公司起重机械、工程机械配件、铲运机械和桩工机械分别实现收入106.31亿、51.49亿、35.86亿和33.27亿,同比增速为94.01%、83.99%、48.04%和39.53%,毛利率为23.11%、8.08%、20.29%和22.38%,分别同比提高-0.5pct、-4.9pct、3.18pct和0.20pct。核心产品起重机实现了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速和毛利率,而工程机械配件毛利率下滑较大,原因为钢材等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三费率方面,2017年公司三费率合计14.20%,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分别为5.67%、7.44%和1.09%,分别同比下降1.89、1.46和-1.41pct,财务费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为当期汇兑损失1.83亿,占财务费用比例高达57.39%。2018年Q1公司三费率合计11.36%,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分别为5.06%、5.66%和0.64%,分别同比下降0.82、0.66和0.75pct。伴随规模效应发挥作用,公司销售费率和管理费率已逐渐恢复至接近上一轮行业高点时的水平。 账龄结构持续优化,运营能力稳健提升,资产负债表修复接近尾声 2016H1、2016年、2017H1和2017年,公司1年以内应收款占比分别为69%、70%、73%和77%,账龄结构持续优化,预示坏账风险有所减弱。同时,公司运营能力稳健提升,2018Q1公司存货和应收款周转天数分别为98.11天和128.22天,分别同比降低29.91天和105.97天。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判断公司当前资产负债表修复已经接近尾声,2018年将轻装上阵,续写辉煌。 工程机械景气周期有望延续至2019年,起重机械龙头彰显王者本色此轮工程机械行业复苏以更新需求为主,叠加基建投资稳健,持续时间有望超预期,公司作为龙头将实现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成长。1)根据工程机械协会数据,2018年Q1汽车自重机、随车起重机和履带起重机销量分别为7318台、3650台和384台,同比增速为92%、42%和53%。整体增长依然强劲,行业复苏仍在半途中。2)公司在汽车起重机、路面设备和桩工机械等领域多年蝉联市占率第一,起重机械市占率高达50%,混凝土机械和挖掘机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充分受益于行业成长红利。3)公司非公开发行方案获批,将募集41.56亿用于盾构、高空作业平台、智能物流装备、环卫压缩站、桩工机械和印度工厂等六大生产基地建设和工业互联网信息化升级,有利于公司提升产能和丰富产品布局,进而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4)非公开发行后徐工集团依然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为35.79%,但进入了大量社会资本,有利于公司加速推进混改进程。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Q1业绩超预期,资产负债表修复接近尾声,未来公司业绩弹性有望持续释放,预计毛利率企稳回升,三费率逐步降低至2011年水平,将18-19年净利润预测由14.76亿和18.50亿调整为15.20亿和19.42亿,调整后的EPS为0.22元和0.2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基建投资下滑;行业需求持续性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竞争加剧等。
恒立液压 机械行业 2018-04-30 21.35 17.99 -- 33.85 12.38%
24.94 16.81%
详细
国产液压件龙头,穿越周期的王者 受益于工程机械行业回暖,公司的业绩大幅度好转。2017年实现收入27.95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归母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442.9%;实现扣非后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1238.6%;毛利率32.8%、净利率13.6%,远超2014~2016年水平。在利润端大幅修复的同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同步修复、资金周转情况良好、ROE处于加速上行通道中,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在2016年触底回升。未来伴随行业格局的逐步稳定和行业景气度的上行、以及细分产品销量增长带来规模效应,预计公司毛利率将趋于稳定并有望实现进一步提高,整体高速回暖状态有望延续到2019年。 行业回暖+客户优质+市占率提升,驱动公司加速成长公司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主要客户市占率提升+在客户供应链占比提升”三重利好,有望实现超额增长。(1)挖机销量回暖带动液压油缸需求稳定上行,地铁、地下管廊、隧道建设规划刺激盾构机需求高增长,预计热销局面持续到2019年。我们预测18~19年国内挖掘机销量将分别超过17.5万台和18.5万台,且国产大、中、小挖的市占率将持续提升。综合考虑盾构机和挖掘机需求,我们测算得到2018年国内液压油缸和泵阀合计需求为279亿。(2)公司核心产品挖机油缸向三一、卡特、徐挖、柳工、临工、神钢等主流挖机厂家供货,伴随卡特和国产挖机市占率的提升,公司也实现了超越行业的增速。(3)根据公司挖机油缸销量和国内挖机销量,公司的挖机油缸市占率从2008年的13.7%提升至2017年的48.8%(2015年较为例外,因行业下行严重公司市占率一度达到54.6%);按照1.3~1.5万元/套的单价计算,2017年挖机泵阀市占率11.8%~13.6%,而前一年度仅为7.9%~9.1%。同时,得益于多年来高额研发投入和国产厂家扶持,泵阀业务收入从15年300万元快速提升至17年的2.49亿元。 未来挖机油缸和泵阀业务将随国产挖机市占率提升得到强化,尤其在全球经济复苏共振、但挖机液压件产能没有明显提升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实现销量、价格和市占率的提升,毛利率有望恢复到2012年或之前的水平。 阔步进军海外市场,协同并购+广布经销网络双管齐下 公司发展全球化发展战略,海外市场成为新的业绩亮点。从2012年开始相继并购了海内外优秀的液压件和液压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充分发挥业务协同效应,大幅度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目前全球范围内,公司共有7个制造基地,营销网络辐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公司公布的未来投融资计划体现全球布局规划:18~20年计划通过债权融资方式融资不超过15亿元;拟投资6,000万美元围绕工业4.0与智能制造进行全球液压资源布局和整合。2017年底资产负债率为37.08%较为良性,能够支撑后续负债率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主要客户市占率提升+在客户供应链占比提升”三重利好,有望实现超额增长。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7亿、9亿和10.9亿,EPS分别1.11元、1.41元和1.73元,对应PE分别为26倍、20倍和16倍,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0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表现不佳导致下游工程机械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竞争对手降价、影响行业毛利率或市场份额;原材料成本提高。
先导智能 机械行业 2018-04-30 31.27 -- -- 37.53 20.02%
37.53 20.02%
详细
1、先导智能发布一季报,2018Q1延续高速增长:公司Q1营业收入为6.57亿元,同比+151%,归母净利润为1.73亿元,同比+91%。EPS为0.39元,ROE为6.0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9亿元。公司毛利率为41.14%,净利率为24.69%,同比分别下降3.8、9.93个百分点。 2、盈利能力看似有所下降,实则稳定:由于去年同期Q1泰坦未并表,所以我们拿母公司报表去进行对比更能说明问题。母公司报表显示,本部业务毛利率44.36%,与上年同期相比仅略降0.58个百分点。新能源产业链整体降价压力较大,但由于公司产品技术国际领先、具备一定定价权,能够很好地维持稳定水平。母公司报表净利率为29.64%,同比下降4.99个百分点,但实际上去年Q1净利率高达34.62%,为公司历史最高水平,同期销售费率仅为0.85%,具有一定偶然性。公司历史净利率在24%至29%之间,因而Q1净利率实际上已是较好表现。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及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8%、10.76%、-0.30%,同比分别变动+1.53、-1.65、-0.18个百分点。财务费率为负主要是因为银行利息收入较多。由于本报告期子公司意领仅有少量房租收入、可忽略不计,我们可以以合并报表扣除母公司报表来近似泰坦Q1表现:合并报表减母公司报表得到的营业收入为1.34亿元、净利润为0.18亿元,占全部利润的10.40%。近似毛利率为33.5%,净利率为13.5%。 3、本期经营性净现金流净流出较多,主要是由于前期采购量大、承兑还款集中在本季度,且客户本期有部分使用承兑票据支付:本期经营性净现金流出达4.89亿,我们认为是阶段性的,无需太过担忧。对应应收票据相对于年底增加2.68亿,公司可能出于利息收入的考虑未选择贴现,其次公司去年Q3、Q4采购量大,主要采用承兑信用方式,到本期需要集中还款,因而本期应付票据减少了2个亿。 4、前瞻指标之一:Q1预收款为16.30亿元,同比+135.9%,维持较快增速。根据相关锂电设备公司公告,在获取订单时通常确认30%-60%预收款,在行业预收款制度未发生太大变化情况下,该指标具备一定前瞻意义。2018Q1,母公司预收款为9.28亿元,同比+34.3%,维持较快增速。合并报表扣除母公司报表的预收款为7.02亿元,可基本代表泰坦预收款项。 前瞻指标之二:Q1存货为26.3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2%。其中,本部18.54亿元,同比+120%,维持较快增速。我们假设本期发出商品占存货的比例为74.31%,(比例与去年底保持一致),则发出商品为18.70亿元,粗略估计本期的发货值为7.6个亿左右,全年收入有望完成42-45亿左右。 此外,本年度客户集中度继续下降,供应商走向分散,行业地位更加巩固: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实现的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5.91%,较上年同期减少10.06%,同时新增3家客户。其中对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为3.75亿元,占比57%,较去年增长273.72%。与此同时,报告期内前五大供应商的整体采购占比为23.87%,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39%。 5、全年业绩预期:公司年报给出2018年指引为8-11亿,结合历史经验,全年有望接近上限。回顾历史,公司在年报中的净利润指引一般偏保守,2015年年报指引2016年净利润范围为2.1-2.6亿元,2016年年报指引2017年净利润范围为4-6亿元,而实际完成分别为2.91亿和5.38亿元,均位于预测中枢偏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根据年报指引和2018年Q1末公司预收账款、存货以及在手订单情况,我们将公司18-19年净利润预测由12.11亿、18.14亿调整为10.55亿、15.78亿,20年净利润为19.59亿元,调整后EPS为1.20、1.79和2.2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政策大幅变动、本年度招标大幅不及预期
赢合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4-27 24.39 -- -- 25.80 5.31%
25.77 5.66%
详细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60%,高额存货预示全年业绩高增长公司发布17年年报和18年一季报:1)2017年全年新签订单22.39亿,同比增加50.07%,实现营业收入15.86亿,同比+86.52%;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78.34%;毛利率32.45%,净利率14.22%,ROE(摊薄)17.63%,符合此前预期。2)2018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59.17%;归母净利润6017.44万元,同比+60.42%;扣非归母净利润5340万元,同比+58.68%;实际净利润增速接近此前公司业绩预告(50%~65%)的上限。截至2018年3月底,公司存货6.02亿,预收账款4.59亿,均处于历史高位。结合存货周转天数和历史收入确认周期,我们判断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018全年业绩有望实现高增长。 盈利能力迅速回升,管理费用拖累三费率增加公司毛利率迅速回升,盈利能力逐步恢复:1)2017Q4,公司毛利率39.49%,同比提升11.39pct,高于全年毛利率7.04pct;2)2018Q1毛利率37.42%,同比提升4.57pct,净利率16.07%,同比提升1.05pct;ROE(摊薄)4.57%,同比提升1.17pct。 三费率方面,2017和2018Q1三费率分别为16.28%和16.83%,分别同比提升-1.05pct和2.95pct,Q1三费率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管理人员薪资、日常费用和研发投入加大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增加93.93%;2)公司向金融机构借款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82.52%,进而拖累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2.09pct 和0.92pct。 涂布机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应收账款整体风险可控收购雅康后,公司涂布机业务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2017年实现收入3.6亿,占营收比例为22.67%,同时卷绕机实现收入2.8亿,占比17.49%,二者合计贡献超过40%的收入。18年Q1,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为84.54%,出现大幅提升,我们判断主要原因为收入确认周期导致的短期内客户结构失衡。截至17年末和18年Q1末,公司应收款分别为7.78亿和9.37亿元,均处于历史高位,但结合年报来看,17年末82%以上应收款账龄在1年以内,整体风险可控。 锂电行业集中度提升显著,龙头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根据对高工锂电新闻和相关公告的梳理,2018年国内主流锂电企业扩产规划88.6GWh,同比增加20%以上。未来行业集中度提升显著,预计新增产能中CR8占比将由2017年的不足50%提升至2019年的70%以上,龙头产业链的投资价值持续凸显。公司作为国产锂电设备龙头之一,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国轩、国能、福斯特等扩产意愿强烈、拥有竞争优势的厂商。 新进入者投资力度加大,整线模式提供成长机会近期公司与河南力旋、北京国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国能未来两年扩产规模预计为10-15GWh,对应设备投资规模30-45亿元;河南力旋18年扩产规划为4GWh,对应设备投资12亿元。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已经实现整线模式供应的设备厂家,对跨界进入锂电池行业的厂家而言可以提供重大技术支持,因此如力旋等电池厂往往对整线模式依赖性更高。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未来还将有新进入者持续采购整线设备,公司潜在客户众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产品和技术水平业内领先,充分受益于电芯厂大幅扩产和行业集中度提升。公司通过收购雅康布局前段涂布机以及联合AIK 布局OLED 和半导体设备领域,成长空间持续拓展。根据公司年报和一季报,将18-19年净利润由3.2亿和5亿调整为3.2亿和4.5亿,调整后的EPS 为0.85元和1.19元,对应PE 为29倍和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设备厂招标不及预期等。
伊之密 机械行业 2018-04-26 11.40 -- -- 11.79 1.38%
11.55 1.32%
详细
年报高增长、每10股分红1.8元,下游行业回暖带动公司各版块高增长 公司2017年年报发布:1)全年收入20.08亿元、同比增长39.2%;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增长153.1%;扣非后净利润2.46亿元、增长138.7%;毛利率36.9%维持高位,净利率14%(前值7.85%)和摊薄ROE25.7%(前值13%)明显改善。2)注塑机收入11.3亿元、增长30.4%,毛利率35.6%、提高2pct;压铸机收入6.3亿元、增长47.7%,毛利率39%。3)第四季度收入5.46亿元、增长30.2%;归母净利润6,893万元、增长97.6%;扣非后净利润5,869万元、增长78.7%。4)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8.9亿元、增长8.9%,应收账款3.24亿元、同比+28.7%。受益于下游汽车、家电、消费电子、食品药品包装和建材等行业的投资复苏及技术升级,公司的销售和利润均实现了高增长。同时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压铸机增速明显高于应用领域更广泛的注塑机,公司自身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人均产值、人均利润等大幅提升。 成长动力:技术升级带来中高端产品需求旺盛、龙头集中度提升、全球份额提升 注塑机和压铸机产品的采购动力主要取决于下游用户的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其中技术升级带来的设备采购量更大,对设备的主要需求包括精度、产品性能、效率和节能等方面,产业呈现中高端化需求。最近几年重点领域包括全电动技术、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多种材料一次成型、不同领域分别出现大型化和小型化趋势等,技术迭代明显加速。 根据行业年鉴数据,2011年行业下行、当年注塑机供应商减少了近40%,当2016年行业需求复苏后企业数量仅恢复到峰值期的71%,而行业总产值持续提升,相应单体企业的盈利状况优于上一个高峰的2010年。行业内的集中度逐步提升。在研发投入和新技术应用方面,龙头设备厂家优势明显,也承接了更多下游优质客户的行业领先需求、技术优势不断扩大。 随着国内设备厂家技术水平提升和全球销售网络布局完善,未来将在全球市场争取更大份额,尤其是欧美等体量较大的传统市场。公司除了2015年收购美国HPM公司、2017年10月在俄亥俄州设立新厂房,还在印度和德国分别租赁新工厂和设立研发中心,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构建全球布局,未来海外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一季报因结构性变化导致的业绩下滑,长期成长性依旧很强 公司一季报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14.6%,但归母净利润4,930万元、同比下滑5.2%,主要原因系毛利率更高的压铸机产品销量下滑36.4%,而最大的注塑机业务增长49.6%、将成为公司未来核心增长点。压铸机业务下滑,与17年上半年基数较高有关,但更关键的原因是随着设备龙头海天进入该领域后改变了竞争格局,因此17年上半年增速77.2%降低至下半年的25.6%、下半年环比已经下滑。但总体而言公司仍处于行业竞争力较强地位,未来下降趋势将企稳。公司长期成长性将更加侧重于注塑机领域。 一季报中毛利率36.4%、净利率11.1%,较2011~2016年仍处于较高水平,同时经营性现金流达到5.2亿元、同比增长51%,销售费用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pct、管理费用占比接近。因此从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来看,仍处于不断优化阶段。 结合公司过往季报公布的下游订单结构来看,在压铸机业务下滑的背景下,其主要下游汽车零部件行业下滑并不明显,由此我们推测注塑机在该领域的销量和占比有明显的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尽管短期内压铸机业务因竞争格局变化导致了业绩下滑,但长期而言公司作为国产注塑机龙头公司之一,未来行业需求、整体技术升级和龙头集中等多方面仍有利于公司发展。2018~2019年净利润由3.95亿和5.52亿调整为3.16亿和4.04亿元,2020年净利润4.95亿,EPS分别0.73、0.94、1.15,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制造业投资复苏减弱,影响下游需求;海外市场开拓不利;新技术研发低于预期;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变弱。
弘亚数控 机械行业 2018-04-24 54.28 23.32 43.95% 56.00 2.70%
58.58 7.92%
详细
年报高增长、每10 股分红2.4 元,下游行业回暖带动公司各版块高增长公司2017 年年报发布:1)全年收入8.2 亿元、同比增长53.6%;归母净利润2.34 亿元、增长51.2%;扣非后净利润2.08 亿元、增长51%;毛利率38.2%、净利率28.6%维持高位;加权ROE 28.7%。2)封边机收入4.3 亿元、增长37.5%;裁板锯收入1.8 亿元,增长50.7%;数控钻+加工中心收入1.6 亿元,增长143.9%,占比从12.5%提升至19.8%。3)第四季度收入1.94亿元、同比+36.5%;归母净利润4,085 万元、同比+16.5%;扣非后净利润3,626 万元、同比+4.5%。4)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9.54 亿元、增长50.6%;应收账款2,998 万元、同比+27.4%。 受益于下游定制家具行业火爆投资的带动,公司的销售和利润均实现了高增长。公司的毛利率和ROE 较高,反映了较强的市场定价能力和盈利能力。规模效应提升明显,人均销售收入从106 万元提升至140.3 万元、人均归母净利润从30.8 万提升至40.1 万元。 下游投资动力:替代人工+产能转移+定制家具普及公司产品销往国内各大家具厂商,在人工成本上升和招工难的背景下,大多数家具厂必须实现全面数控化、提效减员的目标才能有效降低成本。因此未来数年内传统家具厂面临大量的设备升级需求。17 年至今推行的环保核查导致大量不规范的小家具厂关闭,优质家具厂、公司核心客户能够承接更多订单、经营效益优异有望带动再投资。 受到消费升级的需求和全装修交付的政策等影响,近几年定制家具行业迎来消费和增投资的热潮,对高端封边机、数控裁板锯、数控多排钻和加工中心的需求旺盛。因此我们看到公司的销售台数增长26.9%、低于收入增速,在设备行业基本不会涨价额背景下,大概率是高端型号产品销售数量占比提升带来的结构性改善。 全球布局,技术提升与业务范围扩大将带来增量效应公司的主要产品中,数控钻/多排钻收入同比增长183.1%,加工中心收入增长89.9%,更高的增速意味着公司正实现“补短板”。自动输送设备收入同比增长213.7%,根据该产品的属性,主要用于配合完成各个设备间的物料自动流转,由此可以实现“整线”供货,由此我们也看到公司在成套设备、即整线供应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显著。公司重点发展的加工中心和日渐成熟的整线供应模式,将助力公司开拓更多高端客户、满足他们的整体采购需求。目前已经给索菲亚、全友家私、好莱客、皮阿诺、卡诺亚、百得胜、博洛尼等主流家具厂供应设备。 公司所投资控股了意大利Masterwood 公司未来有望实现协同效应。该公司网站显示,其重点设备包括加工中心、锯切设备、钻孔设备和封边设备等,其5 轴/3 轴加工中心能够迅速补充弘亚的产品线,同时借助弘亚的产能和销售渠道快速实现国内市场布局,协同发展。 竞争格局良好,未来国产设备龙头将加速替代进口设备根据欧派等家具企业的公告,在其采购中德国豪迈占据了较大份额,其次为弘亚数控等其他国产设备。由于外资品牌普遍存在价格高、售后服务贵和周期长等问题,而且大多数国外品牌在国内的代理商服务能力较弱,因此客户粘度较低。因此兼具性价比、低价便捷的售后服务的国产设备将逐渐体现竞争优势。未来国内主流大型家具厂有望提高国产设备采购比例。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年报公布低于前期预测,但下游投资仍旧向好,公司通过外延并购获取有望带动高端产品销量增长,2018~2019 年净利润由3.74 亿和5.55 亿调整为3.32 亿和4.92亿元,2020 年净利润6.91 亿,EPS 分别2.45、3.64、5.11,当前PE 分别为23、15.5、11 倍。 基于对未来下游需求的乐观判断和公司的市占率提升、客户群扩大,我们维持“买入”评级,但根据业绩下调将公司目标价由96.6 元调整至85.88 元,对应35 倍PE,维持相应估值。 风险提示:地产销量大幅下滑导致2019 年家具行业经营惨淡;外资品牌降价导致全行业利润率降低;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变弱。
恒立液压 机械行业 2018-04-19 19.99 17.99 -- 33.21 17.77%
24.00 20.06%
详细
年报高增长,下游行业回暖带动公司各版块高增长 公司2017年年报发布:1)全年收入27.95亿元、同比增长104%;归母净利润3.82亿元、增长442.9%;扣非后净利润3.63亿元、增长1238.6%;毛利率32.8%、净利率13.6%,远超2014~2016年水平。2)其中,挖机专用油缸收入11.54亿元、增长118.1%;重型装备非标油缸收入10.42亿元、增长86.1%;液压泵阀收入2.49亿元、增长198.6%。3)第四季度收入7.69亿元、增长90.8%;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增长260.8%;扣非后利润1.0亿元、增长2351.2%。 受益于基建和地产投资回暖,公司的主要下游工程机械和盾构机等领域在2016年下半年以来也持续高增长,预计热销局面将持续到2019年,我们预测18~19年国内挖掘机销量将分别超过17.5万台和18.5万台,且国产大、中、小挖的市占率将持续提升。 挖机油缸市占率接近50%,泵阀业务取得突破,未来量、价、市占率三升 公司核心产品挖机油缸向三一、卡特、徐挖、柳工、临工、神钢等主流挖机厂家供货,随着过去几年卡特和国产挖机的市占率提升,公司也体现了超越行业的增速。 根据公司的挖机油缸销量和国内统计的挖掘机销量,公司的挖机油缸市占率从2008年的13.7%提升至2017年的48.8%(2015年较为例外,因行业下行严重公司市占率一度达到54.6%);按照1.3~1.5万元/套的单价计算,2017年挖机泵阀市占率11.8%~13.6%,而前一年度仅为7.9%~9.1%。泵阀业务收入从15年300万元快速提升至17年2.49亿元,得益于多年来高额研发投入和国产厂家扶持。未来挖机油缸和泵阀业务将随国产挖机市占率提升得到强化,尤其在全球经济复苏共振、但挖机液压件产能没有明显提升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实现销量、价格和市占率的提升,毛利率有望恢复到2012年或之前的水平。 盈利能力提升,规模效应不可小觑 随着销售规模扩大,规模效应带来的人均产值、利润提升明显,由此未来毛利率和净利率将有持续提升空间。一年内员工数量从2414人提高至3415人,由此计算人均收入81.9万元(上一年56.8万元)、人均净利润11.2万元(上一年2.9万元)。 专注主业得到下游核心客户认可,未来融资计划体现全球整合布局规划 公司的重点客户覆盖了上述国内外核心挖掘机主机厂,同时还给盾构机的中铁装备/铁建/小松/大林组、海工的TTS/国民油井、特种装备的马尼托瓦特/特雷克斯/帕尔菲格、工业设备的海天国际/伊之密、新能源装备的维斯塔斯等各领域龙头供货,技术实力得到全球龙头的认可,未来将随着各大客户的份额提升不断拓展市场。如上客户名单也证明了公司跨领域拓展业务的能力,将在更广泛的市场取得进步。 公司同时公布未来投融资计划体现全球布局规划:18~20年计划通过债权融资方式融资每个时点最高不超过15亿元;拟投资6,000万美元围绕工业4.0与智能制造进行全球液压资源布局和整合。2017年底资产负债率为37.08%较为良性,能够支撑后续负债率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由于年报公布高于前期预测、且工程机械销量持续超出行业预期,将2018~2019年净利润由5.4亿和8.2亿调整为7.0亿和9.0亿元,2020年净利润10.9亿,调整后的EPS分别1.11、1.41、1.73元,对应PE分别为26倍、20倍和17倍。考虑到公司2018年业绩80%以上增长,故给予其18年净利润36倍PE,目标价4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工程机械需求下降;新客户拓展低于预期;原材料成本上涨等。
赢合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4-18 26.10 -- -- 26.17 -0.15%
26.06 -0.15%
详细
非公开发行成功落地,加码锂电池自动化设备产线 公司公告,非公开发行新增6,150万股股票将于4月19日在深交所上市,发行价格22.97元/股。本次发行完成后,王维东、许小菊依然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为38.90%。 公司此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3.85亿将分别用于锂电池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智能工厂及运营管理系统展示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将助力公司突破产能瓶颈、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预计其中锂电池自动化设备生产线投产后可实现年均收入13.81亿,年均净利润2.7亿,届时公司业绩有望得到大幅提升。 锂电行业集中度提升显著,龙头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 根据我们对高工锂电新闻和相关公司公告的梳理,2018年国内主流锂电企业扩产规划为88.6GWh,同比增加20%以上。未来行业集中度提升非常显著,新增产能中CR8占比由2017年的不足50%有望于在2019年提升至70%以上,龙头产业链的投资价值持续凸显。公司作为国产锂电设备龙头之一,主要客户包括了比亚迪、国轩、国能、福斯特等扩产意愿强烈、且在行业中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厂商。 近期公司与河南力旋、北京国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国能未来两年扩产规模预计为10-15GWh,对应设备投资规模30-45亿元;河南力旋18年扩产规划为4GWh,对应设备投资12亿元。 一季报业绩预告超预期,整线模式得到新进入者普遍认可 根据公司业绩预告,2018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626.5~6,189.2万元,同比增长%-65%,预计未来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有望保持在30%和14%左右。 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已经实现整线模式供应的设备厂家,对跨界进入锂电池行业的厂家而言可以提供重大技术支持,因此如力旋等电池厂往往对整线模式依赖性更高。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未来还将有新进入者持续采购整线设备,公司未来几年潜在客户众多。 全球布局,提前关注OLED和半导体领域 公司与韩国AIK公司联合设立子公司,储备OLED和半导体装备技术,推展新的应用领域,提前布局力保未来几年持续增长。 投资建议与评级:公司产品和技术水平业内领先,充分受益于电芯厂大幅扩产和行业集中度提升。公司通过收购雅康布局前段涂布机以及联合AIK布局OLED和半导体设备领域,成长空间持续拓展。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7-2019年净利润为2.2亿、3.2亿和5亿,EPS为0.70元、1.03元和1.58元,对应PE为36倍、倍和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设备厂招标不及预期等。
三一重工 机械行业 2018-04-04 8.08 10.64 -- 8.94 10.64%
9.09 12.50%
详细
3月挖掘机销量有望突破3.6万台,18年需求或超17万台 根据行业协会数据,2016年8月至今挖掘机持续热销,2017年销售14万台、同比增长99.5%。我们预计今年3月挖机销量有望超过3.6万台(含出口)、同比增长68%,4月仍有望超2万台、对应同比增速40%,全年挖掘机销量将超17万台、同比增长超20%。公司的挖机市占率22.4%,2018年将稳中有升、出口比例有望提高。 从销售结构上看,小挖从2017年6月开始销量占比低于50%,主要应用于房地产和大型基建施工的中挖和主要应用于矿山开采的大挖销售占比不断提高,当前开工的景气度持续提升,房地产和基建、矿山开采等施工量有保证。 全行业混凝土设备二手机库存历史低位,起重机同样紧俏 混凝土机械的施工和销售较挖掘机滞后,2017年上半年逐步实现二手泵车的库存去化,下半年泵车销售基本上均为新机,由此我们预测2018年公司的混凝土机械将实现高增长,其中泵车的销售额和利润贡献更大。 根据行业协会数据,2017年公司的汽车起重机销量增长127%、市占率回升至近20%,履带起重机销量增长80%、市占率从2014年25%提升至今35%。由此可见,公司三大主营业务均取得高速成长,未来旋挖钻等产品有望持续高增长。 贸易摩擦或无关工程机械领域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年鉴》和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2014-2016年数据,美国工程机械出口金额分别为21.49亿美元、19.32亿美元和18.24亿美元;相应进口金额4.74亿美元、4.05亿美元和2.99亿美元。相较之下净出口额分别为16.75亿美元、15.27亿美元和15.25亿美元,显然出口额远大于进口额,处于出口国地位。 另一方面,工程机械出口受到贸易摩擦可能性很小。出口2016年全球排名靠前的工程机械出口国:美国、日本、越南、印度、泰国;主要进口国:日本、德国、韩国、美国、荷兰。由此可见美国并非全球最敏感的工程机械进口地区。而且中国的工程机械主要出口目的地为东南亚、南亚和南美等地区。基于利益不冲突的大环境因素,因此我们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大概率不会出现在工程机械领域。 全球销售网络正在完善,国际化应作为未来长期策略 未来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从2009年的20%提高到2016年的41%、未来有望提高至50%,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显著提升。随着公司的全球销售服务网络健全,未来海外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公司作为国内工程机械的龙头,技术领先、正在开拓全球市场。在国内设备更新周期到来和施工量维持高位的背景下,国内销售将保持高增长,海外业务也将逐渐加强、未来营收占比有望提高至50%,成为全球性龙头。我们根据业绩预报和行业销量数据重新梳理,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由25.3亿调整至21.0亿、40.4亿调整至37.3亿、51.3亿元调整至49.2亿,调整后EPS分别为0.27元、0.49元和0.64元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由13.2调整至12.1元。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低于预期,地产投资大幅度下滑,公司出口业绩不达预期。
赢合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3-23 28.60 21.20 32.09% 28.10 -1.75%
28.10 -1.75%
详细
18Q1利润增速超50%,下游单体投资力度越来越大。 公司公告2018年Q1归母净利润5,626.5~6,189.2万元、同比增长50~65%,从过去11个季度来看,总体财务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不断降低,未来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望维持在30%和14%左右。公司的高速增长得益于下游锂电池厂家投资热情高涨,同时公司作为主流的国产设备厂家,技术水平与规模效应优于大多数中小设备厂家,未来将伴随中国新能源车产业持续成长。 同时还公告了与河南力旋、北京国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能2018年和2019年预计新增产能5GWh和5~10GWh,相应设备投资额约15亿元和15~30亿元;河南力旋预计未来三年内新增产能10GWh,其中2018年投产4GWh产能,相对应设备采购额为12亿元。由此可见,未来锂电池行业的壁垒将体现在技术和规模两方面,未来跨界进入动力电池行业的投资仍将出现,单体投资超过30亿(含土建)、对应4GWh产能的项目或将成为门槛、由此方可进入主流电池厂序列。而且跨界进入动力锂电池领域的公司对设备厂商整线供应的依赖性更高,有助于公司整线业务拓展。 新能源车销售淡季不淡,补贴政策落地、未来高性能电池是发展方向。 根据乘联会和节新网数据,今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77%,商用车增长628%、专用车增长757%。淡季不淡,新能源车的整体需求强劲,由此我们乐观未来锂电池行业结构性过剩难题将得到化解。 补贴政策于春节前落地,新政策将鼓励高续航里程和高能量密度电池发展。 由此未来高性能电池将成为主流需求,因此持续的新材料与新工艺应用将带来持续的新设备投资需求。 伴随龙头集中度提高、国产设备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国产装备与国外同行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而服务能力和价格更有竞争力,工程师队伍年轻且经验丰富,扩产能力全球第一,将不断拿下全球订单。 因此海外电池龙头已经开始采购国产设备,未来国产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锂电池行业的龙头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CATL等龙头上市和募资扩张加速,由此将带动其国产核心设备供应商份额提升。 公司复牌,定增项目获益尘埃落定,未来产能扩张后有助于持续增长。同时公司与韩国AIK公司联合设立子公司,储备OLED和半导体装备技术,推展新的应用领域,提前布局力保未来几年持续增长。 投资建议与评级: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水平领先,连续高增长得益于下游持续扩产,再此过程中国产主流厂家获益最大。公司并购雅康增强涂覆技术实力、联合AIK布局OLED和半导体领域,体现出公司前瞻性规划和布局能力。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17~2019年公司收入为15.9亿、24.4亿和35.8亿,净利润为2.2亿、3.2亿和5亿,EPS为0.7元、1.03元、1.58元,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2.5元。
赢合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3-01 25.00 21.20 32.09% 29.83 19.32%
29.83 19.32%
详细
业绩快报整体符合预期,关注毛利率承压 公司发布2017年业绩快报,预计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5.91亿,同比增加87.13%;实现归母净利润2.19亿,同比增加76.64%,业绩整体符合此前我们的预期。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三费率之和为14.81%,较2016年全年下降2.52pct,表现出突出的管理能力和内控能力。长期来看,2014-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由2.25亿增加至15.91亿,CAGR约91.94%;归母净利润由0.51亿增加至2.19亿,CAGR约62.54%。利润增速与收入增速不匹配的原因主要为公司毛利率承压明显,2017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0.07%,比2016全年下降5.8个百分点,我们判断原因包括:公司外协产品数量增加、工艺进步以及设备国产化提升导致单位产能设备投资额下降、上游原材料涨价、行业竞争加剧等。 新补贴政策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龙头产业链为重要的投资主线 伴随2018年补贴政策落地,龙头份额集聚效应将强化,我们坚定看好龙头产业链提供的长期成长机会。简单而言,影响车企决策的两大最关键变量就是补贴与成本,其中占比最高、变化弹性最大的是电池成本。在规模优势及资金优势的驱动下,中游向龙头集中的趋势仍在强化。对比2018年第一批推荐目录与2017年推荐目录,发现CR5已由71%提升至79%,其中宁德时代的份额由36%继续提升至49%。未来全球龙头的扩张速度也将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高工锂电等行业网站的报道和我们的统计,龙头厂商LG、松下、三星SDI等2018年累计扩产预计26GWH,而2017年仅为16GWH,同比增速达到60%以上。 公司主要客户国轩高科、沃特玛、国能、比亚迪、福斯特、骆驼股份等2018年扩产规划为25GWh,按照单位产能设备投资3亿粗略计算,对应75亿订单空间。2017年11月,公司非公开发行方案过会,募投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年产能1025台锂电设备并有效提升自动化水平,未来发展可期。 携手AIK设立合资企业,战略布局半导体设备领域 公司1月14日发布公告,与韩国AIK拟合资设立艾合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半导体设备组装、零部件加工等。据公司官网报道,韩国AIK专注于半导体及OLED设备的研发及高精度零部件加工,是三星半导体和LG等企业的优秀供应商,并与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重量级面板企业有深度合作。目前国内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光电龙头OLED量产进度超预期,并且引领柔性OLED国产转移。根据我们的估算,2016-2019年OLED国内产线带动的投资额高达2480亿。我们认为公司此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①未来双方业务可发挥协同效用,在市场拓展与客户资源共享方面实现深度契合。②当前国产半导体设备企业迎来下游扩产和国产化率提升两大重要机遇,发展可期,合资公司有望增厚上市公司业绩。从锂电设备到半导体设备,公司战略部署清晰,准确把握行业高投资机遇,未来不排除继续外延扩张的可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产品技术水平业内领先,可提供锂电池生产的整线设备,通过设立合资公司进一步布局OLED显示和半导体设备领域,未来业绩增长受益于产品覆盖范围扩大、下游扩产和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尽管工艺进步带来的单位产能设备投资下降以及公司毛利率承压,但公司目前主要客户群锂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大厂家扩产、小厂退出,排名靠前的电池厂家将持续扩产和提高市占率,有利于公司长期稳定增长。根据公司业绩快报和行业投资重新梳理,将17-19年净利润由2.7亿、4.3亿和6.4亿调整至2.19亿、3.25亿和4.97亿,对应EPS分别为0.71元、1.05元和1.60元,PE为36倍、24倍和16倍。经过一段时间的回调,公司的股价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维持“买入”评级,将目标价由45.3元调整至32.5元。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下游扩产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剧烈波动等。
先导智能 机械行业 2018-02-28 30.57 23.50 41.91% 77.77 26.97%
39.36 28.75%
详细
收入翻倍归母净利润同增85%,锂电设备龙头高速成长。 公司于2月26日晚发布2017年业绩快报,预计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1.77亿元,同比增加101.75%,实现营业利润6.04亿,同比增加124.25%,实现利润总额6.23亿元,同比增加86.37%,实现归母净利润5.37亿元,同比增加84.93%,整体位于此前业绩预告中枢位置,符合预期。 若扣除业绩预告中披露的泰坦新动力的3300万元年利润影响后,对应公司本部归母净利润约5.04亿元。2013-2017年公司本部归母净利润由0.37亿增加至5.04亿,同比增速分别为74.87%、122.18%、99.68%和84.93%,CAGR 约92%,显著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并购泰坦新动力后,公司成长动能有望进一步增加,锂电设备龙头地位有望持续巩固。 新补贴政策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龙头产业链为重要的投资主线。 伴随2018年补贴政策落地,龙头份额集聚效应将强化,我们坚定看好龙头产业链提供的长期成长机会。简单而言,影响车企决策的两大最关键变量就是补贴与成本,其中占比最高、变化弹性最大的是电池成本。在规模优势及资金优势的驱动下,中游向龙头集中的趋势仍在强化。对比2018年第一批推荐目录与2017年推荐目录,发现CR5已由71%提升至79%,其中宁德时代的份额由36%继续提升至49%。未来全球龙头的扩张速度也将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高工锂电等行业网站的报道和我们的统计,龙头厂商LG、松下、三星SDI 等2018年累计扩产预计26GWH,而2017年仅为16GWH,同比增速达到60%以上。 先导智能作为与龙头电芯厂深度合作的设备龙头,未来将充分受益于下游电芯厂扩产和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公司是行业内稀缺的进入松下/特斯拉、LG 化学供应链的国产设备厂商,产品技术水平比肩日韩,但在价格方面更具优势。公司大客户为锂电龙头CATL、比亚迪、松下等,其中第一大客户CATL2017年底产能16Gwh,预计到2020年达到50Gwh,根据其招股书未来三年有望保持每年8GWh 扩产量;时代上汽的2018年扩产量预计8~10GWh;比亚迪已公告2018年将扩产10GWh。公司未来3年业绩将受益上述大客户扩产。 “光伏+锂电”双布局,外延内生双管齐下,增长空间持续拓展。 公司传统优势产品为中段设备卷绕机,2017年通过并购泰坦新动力布局后段分容、化成等自动化设备,产品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同时公司新的动力锂电池设备基地(一期)已接近完全投产,完全投产后将新增15-20亿产能,有力保障未来业务增长。 除锂电设备外,公司约有20%的收入来自于光伏设备。根据投资者交流公告,公司自主研发的串焊机效率从1300片/h 提升至4000片/h,伴随下游设备迎来更新周期,该业务或将贡献新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技术进步导致单位产能设备投资额有所下降,同时公司业绩快报,将公司2017归母净利润由5.5亿调整至5.375亿(部分并表),2018~2019年净利润由12亿和17.2亿调整为12.11亿和18.14亿元。伴随新补贴落地以及1月新能源车销量超预期,市场利空消化较为充分,公司作为龙头产业链的重要设备供应商,充分受益,股价亦出现一定回升。综上将公司目标价由68元调整至80元,强烈看好其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下游扩产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剧烈波动等。
徐工机械 机械行业 2018-02-26 4.22 4.54 -- 4.42 4.74%
4.61 9.24%
详细
行业回暖龙头先知,各项经营数据均在优化。 作为国内工程机械龙头,公司经历了行业周期后,2017年销售规模快速增长、各大业务板块先后回暖,资产负债表逐步修复、利润先后释放。根据公司业绩预告,2017年净利润10~10.5亿元、EPS为0.143~0.15元,同比增长379~403%。同时根据三季报数据看,经营性现金流和货币资金均持续、快速提升,ROE稳定提高。由于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但终端销售价格和毛利率有望因高端产品占比提高的结构性变化而持续提升。 更新周期到来+施工需求旺盛,工程机械全行业迎来高景气周期。 受到国内外复苏带来的大宗商品需求上升和国内基建需求旺盛的影响,叠加国内工程机械更新周期到来,各类工程机械的销量在2016~2017年先后实现高速增长。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尤其是汽车起重机、路面设备和桩工机械等领域保持了多年国内第一、混凝土机械和铲运机械国内领先,充分享受行业高景气度的红利,未来行业竞争格局的趋势为行业龙头集中、国产替代进口,公司各项主营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新募投项目将实现产能释放和竞争力提升,混改进行时。 2月2日定增方案取得批文,将建设项目包括盾构、高空作业平台、智能物流装备、环卫压缩站、桩工机械及印度生产等六大生产基地和工业互联网信息化升级,短期内将解决产能紧张问题,长远看将实现产品系列化和品类的扩展,并进行全球布局,抢占技术制高点。本次募投项目拟定向发行不超过133205.128万股、发行价格3.12元/股,募集总金额为41.56亿元,发行后徐工集团直接和间接控股比例由42.6%变为35.79%、控制权不发生改变,通过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上市公司的混改、资源整合有重要意义。 背靠集团优质资产,徐挖提升迅速、未来有望注入。 徐工集团业务基本覆盖所有工程机械门类,可实现多业务协同。其中挖掘机资产有望由前几年的亏损转变为盈利,行业景气度上行有望带来需求高速增长,技术实力提高带来市占率不断提升,因此未来仍有可能注入上市公司体内,成为核心且优质业务。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已经逐渐具备全球竞争力,且行业迎来更新周期和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提升,新的募投项目也将在产品系列化和品类上有所拓展,未来竞争力将逐步增强。考虑到2018年将完成41.56亿元的资金募集和股权增发,产能将在2019年底之后开始逐渐释放,2017年~2019年的净利润预测为10.2亿、14.8亿元和18.5亿元,相应的EPS0.15元、0.21元(不考虑增发带来的股份数量变化)和0.2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采用PE估值法给予2018年25倍PE,目标价5.25元。
先导智能 机械行业 2018-02-08 49.16 19.97 20.59% 77.77 58.20%
78.86 60.41%
详细
事件: 先导智能公布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本激励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200.25万股,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46%。其中首次授予160.20万股,预留40.05万股。本计划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27.09元/股。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218人,包括公司公告本激励计划时在公司任职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骨干。 点评: 1、股权激励行权要求预示未来五年高增长可期:本激励计划的解除限售考核的要求非常高,共考核为2018-2022年五个会计年度,第1至4个解除限售期分别要求2018-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0%、33%、25%、20%。预留部分要求更高,要求2019-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0%、33%、25%、20%。解除限售安排为自首次(预留部分)授予登记完成之日起第1-2年、第2-3年、第3-4年、第4-5年解除限售比例分别为20%、20%、30%和30%。 2、公司仍是我们在锂电设备领域的首推龙头。公司作为与龙头电芯厂深度合作的设备龙头,未来将充分受益于下游电芯厂扩产和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公司是行业内稀缺的进入松下/特斯拉、LG化学供应链的国产设备厂商,产品技术水平比肩日韩,但在价格方面更具优势。公司大客户为锂电龙头CATL、比亚迪、松下等,其中第一大客户CATL2017年底产能16Gwh,预计到2020年达到50Gwh,根据其招股书未来三年有望保持每年8GWh扩产量;时代上汽的2018年扩产量预计8~10GWh;比亚迪已公告2018年将扩产10GWh。公司未来3年业绩将受益上述大客户扩产。 3、“光伏+锂电”双布局,外延内生双管齐下,增长空间持续拓展:公司传统优势产品为中段设备卷绕机,2017年通过并购泰坦新动力布局后段分容、化成等自动化设备,产品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根据公司2018年1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公司新的动力锂电池设备基地(一期)已接近完全投产,完全投产后将新增15-20亿产能,有力保障未来业务增长;除锂电设备外,公司约有20%的收入来自于光伏设备,公司自主研发的串焊机效率从1300片/h提升至4000片/h,伴随下游设备迎来更新周期,该业务或将贡献新增长点。 4、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17净利润为5.5亿(部分并表),2018、2019年净利润为12.0亿和17.2亿元,2017-2019年EPS分别为1.25元、2.73元和3.91元,对应PE分别为39倍、18倍和13倍。目前公司估值已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强烈看好其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政策发生重大变动、下游扩产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剧烈波动等。
伊之密 机械行业 2018-01-29 17.27 17.71 -- 17.40 0.75%
17.40 0.75%
详细
年报净利润预增约160%,多项经营指标不断优化 公司披露业绩预告,2017年归母净利润2.78~2.88亿元、同比增长155.74%~164.85%,其中因政府补助等大幅增长,预计非经常性损益2,906.80万元,2016年同期为562.93万元。较早前公告全年政府补助不低于2,877.4万元,主要为各类研发补贴、技改补贴、专利补贴、获奖的奖励等。 公司的多项经营性指标不断优化:注塑机和压铸机毛利率稳定,因销售机构导致综合毛利率变动,但由于规模效应导致费用比例下降和净利率提升;前三季度ROE创2014年以来新高、达到20.5%;规模效应优势逐渐显现,Q1~3净利率提升至14.4%、而2016年仅为7.9%。 高管减持或更多采用大宗交易方式,公司治理结构优秀 同时公告伊理大和伊川两大持股平台(合计持股比例22.77%)预计将在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112万股(4.8889%)和2,446.2万股(5.6625%),其中集合竞价分别不超过580万股(1.3426%)和788.2万股(1.8245%)、大宗交易分别不超过。已公告的大宗交易对象中多人在招股书中已经任职公司中高层干部、且在上述两大持股平台中分别持股,参考十二月初的减持公告主要由公司高管个人承接大宗交易,我们判断本次大宗交易也主要为公司高管个人承接。 公司自上市初已通过三个持股平台实现了中高层干部的利益共享,内部架构完善、管理水平明显高于普通装备企业,未来长期发力的持续力将强于国内同行。 下游多领域升级趋势明显,带动高端产品需求旺盛 注塑机广泛应用于汽车、3C、家电、医疗器械、包装、建材等领域,基本包括了制造业的大多数领域,在众多行业的产品销售由数量的增长转变为质量提高、价格提升,大量的产业链升级将成为大势所趋,我们预计2017年后全球注塑机市场规模将超过1100亿元、国内市场超400亿元。未来注塑机行业将进入“规模+技术”两大壁垒叠加的时代,穿越周期的龙头竞争优势显著加强。 专注研发、高端产品代出,布局欧美印实现全球化 公司推行IPD研发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研发高投入,研发费用增长连续五年超过15%,陆续推出A5高端伺服、DP二板式、FE全电动等高端注塑机,逐渐替代进口、打入欧洲市场。公司通过早点收购美国HPM、在印度和德国设厂等方式布局全球市场,未来出口占比将持续提高。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在国内制造业升级、海外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注塑机下游采购需求有望持续。公司的技术领先国内同行、全球战略布局健全,能够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我们预测公司17~19年的净利润为2.8亿、4亿元和5.5亿元,相应的EPS 0.66元、0.91元和1.28元,维持“买入”评级,半年内目标价维持20.22元。 风险提示:制造业复苏进度低于预期导致投资下降;外资品牌大幅降价带来全行业盈利能力下降;核心零部件供应不满足导致交货周期推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