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邹润芳

中航证券

研究方向: 机械军工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640521040001,曾供职于银河证券、安信证券、天风证券。上交硕士,十余年制造、军工行业研究经验,多次新财富机械行业第一名,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证监会直属)专家委员,中航证券研究所所长。...>>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高测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8-14 50.38 -- -- 52.44 1.71%
51.24 1.7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23H1实现收入25.21亿元,同比+88.80%,归母净利润7.14亿元,同比+201.27%;其中Q2公司实现收入12.62亿元,同比+61.9%,环比+0.24%,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170.80%,环比+13.47%,业绩符合预期。 四大业务板块高速发展,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公司发挥“设备+耗材+工艺”融合发展及技术闭环优势,23H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6.76%、28.32%,分别同比+8.09pct、10.58pct,盈利能力大幅增强。分产品来看,1)光伏切割设备:23H1实现收入8.08亿元,同比+44.23%,维持较为稳定毛利率;2)切割耗材:23H1实现收入6.90亿元,同比+111.69%,公司已实现36μm、34μm及以下线型金刚线批量销售,并推出30μm线型金刚线,公司细线化迭代推动规模优势显现,毛利率不断提升;3)硅片切割加工服务:23H1实现营收8.40亿元,同比+170.67%,公司凭借更低的切割成本、更高的出片率助力客户降本增效,已经与通威股份、美科股份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4)创新业务:23H1实现营收1.07亿元,同比+40.81%,8寸碳化硅切片机形成批量订单,此外磁材切割设备签署大额订单。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技术闭环优势进一步加强。 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1.66亿元,同比+100.87%,研发费用率为6.58%,同比+0.39pct。 设备方面,第五代金刚线晶硅切片机GC700X进行模块化升级,并新推出GC-700XL、GC-800XP切片机,实现产品多元化,GC-GP950L磨抛一体机具有高精度、大产能的技术优势,8英寸半导体切片机已在客户端量产并推出12英寸半导体切片机产品;耗材方面,公司储备金刚线细线型并对钨丝金刚线进行研发测试;硅片切割方面,大尺寸、薄片化、细线化快速推进,182、210mm大尺寸硅片厚度从150μm向130μm迭代并实现良率的持续提升。公司依托技术闭环优势,实现技术及产品品质不断提升。 在手订单充沛,产能扩张助力业绩增长。 截止23年6月底,公司合同负债6.56亿元,同比+79.73%,公司光伏切割设备类产品在手订单合计金额27.70亿元(含税),同比+135.54%;创新业务设备在手订单合计金额1.51亿元(含税),同比+504.00%,在手订单高增为公司发展提供强劲动能。硅片切割加工及金刚线产能逐步释放,建湖(二期)12GW光伏大硅片项目预计23年Q3释放产能,23年底产能有望增至38GW,此外宜宾(一期)25GW光伏大硅片项目预计2024年上半年投产,根据公司6月与英发睿能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已锁定其中20GW产能;壶关(一期)年产4000万千米金刚线项目预计23年Q4释放产能,新项目投产后公司金刚线年产能超9000万公里,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5年实现营收61.81亿元/87.91亿元/113.23亿元,归母净利润13.98亿元/17.46亿元/21.67亿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12X/10X/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硅片价格持续下跌,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科威尔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5-15 67.36 -- -- 67.78 0.62%
71.99 6.87%
详细
业绩摘要: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51.56%,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9.33%。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97亿元,同比增长63.63%,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195.86%。 ◆公司业绩持续高增,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2022年下游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光储充、新能源汽车三电等领域测试设备需求旺盛,同时公司布局氢能和功率半导体测试设备板块,推出新产品和测试系统解决方案实现规模化,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51.56%。2023Q1公司营收0.97亿元,同比+63.63%;期间费用率37.32%,同比下降14.74pct,费用控制得到大幅度优化,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0.88%/10.33%/19.81%,同比-2.93pct/3.01pct/9.51pct,财务费用率-3.7%,基本保持不变;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55.94%和22.46%,同比大幅增加8.79、10.45pct,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进口替代&规模化效应显现,测试电源业务持续增长。 2022年公司测试电源业务实现营收2.66亿元,同比增长56.35%,主要受益于公司大小功率测试电源产品线的不断迭代和完善,以及产线端测试设备带来的规模效应。一方面,公司在大功率测试电源方面保持优势,依托性价比、售后服务、产品成熟度、供货周期等逐渐为下游客户所认可,在手订单充沛,完成进口替代;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小功率测试电源产品线,C3000、E5000、G6000、S7000四个系列产品已具备批量出货条件,有望成为后续业绩增长驱动力。 ◆氢能测试龙头,行业扩张带动测试设备需求旺盛。 2022年公司氢能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业务实现营收0.82亿元,同比+37.64%,全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过20%,在国产燃料电池检测设备市场的占有率达到22%,排名第一。用氢环节,公司围绕燃料电池各系统的可靠性展开测试,测试对象涵盖零部件、各功率等级的电堆和发动机系统等;制氢环节,推出PEM电解槽测试系统,并布局碱性电解槽测试产品,PEM电解槽测试系统公司已获得批量订单。今年1月以来,阳光电源、凯立新材等多家公司发布公告,通过募集资金投建氢能项目、投设氢能子公司等方式扩张氢能业务,未来新建产线及实验室等将会带来测试设备需求,公司氢能测试业务有望实现放量。 ◆功率模块封装厂商扩产能,功率半导体封测设备需求有望提升。 2022年公司功率半导体业务实现营收0.22亿元,同比+38.68%,伴随下游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增长,功率器件中IGBT模块面临严重缺货,使得中车、华润微、士兰微等龙头公司纷纷扩充模块封装产能。公司围绕装备国产化、自动化进行布局,一方面不断丰富功率模块的各类测试设备,匹配功率模块研发和产线测试需求;另一方面借助自动化的配套能力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向封测装备领域延展。此外,公司布局储备的SIC动静态测试设备已实现向多个龙头客户销售,功率模块的粗铝线键合设备研发工作稳步推进。 ◆盈利预测公司为国内领先的测试电源及其系统提供商,光伏发电、电动车等领域需求稳定增长,小功率应用行业不断拓宽,布局燃料电池测试和IGBT模块测试领域成为第二增长曲线,预计公司2023-25年实现营收5.71亿元/7.30亿元/9.35亿元,归母净利润0.98亿元/1.27亿元/1.4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高测股份 2022-10-28 97.10 -- -- 95.88 -1.26%
95.88 -1.26%
详细
三季度利润率大幅度提升,坚定看好公司长期发展2022年10月27日晚公司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报告,根据报告,2022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90亿元,同比增长125.18%,主要增长原因为公司切割设备、切割耗材销售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且硅片及切割加工服务项目推进顺利,实现快速放量;实现归母净利润4.28亿元,同比增长283.89%,扣非净利润为4.16亿元,同比增长335.89%。公司毛利率39.80%,同比+6.63pct;净利率19.55%,同比+8.08pct,盈利质量提升一方面是公司毛利率提高,另一方面为公司增强了费用管控能力,2022年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7.10%,同比-5.07pct. 单看2022Q3,公司实现营收8.55亿元,同比增加126.78%;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396.85%。毛利率为41.55%,同比+9.59pct,环比+2.15pct,毛利率大幅提升原因或为高毛利的硅片代工业务推进顺利,产能逐步释放提升整体毛利率;净利率为22.36%,回IL+12.15pet,环比+4.38pct;扣非净利率为21.43%,同比+12.14pct,环比+3.95pCto切割设备订单连续落地,巩固自身龙头地位2022上半年,公司已与晶澳、晶科等多家龙头硅片企业签订大额设备销售订单,在手订单共计11.76亿元(含税),同比增长60.66%。公司于22年8月30日与天合光能签订光伏切割设备买卖订单,其中包括了开方机、切片机、全部磨抛一体机订单,并实现了环线反切机的首次销售,总订单金额为39155万元;9月公司与印度最大基础设施企业――阿达尼集团签订设备买卖合同,公司包揽了此次招标的全部磨抛机和切片机订单,总额约为6000万元。连续签订多笔大额订单,凸显了公司的龙头地位,保障了持续盈利的能力。 实控人全额认购定增股份,凸显对公司长线发展信心根据公司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报书,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14,140,271股,即不超过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贷款,以满足未来业务快速增长的营运资金需求,从而降低公司贷款需求,有助于降低公司财务费用,减少财务风险和经营压力,提高偿债能力。同时公司2019-2021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2.77%、48.71%、64.32%,进行定增有助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推动公司进一步发展。公司董事长、实控人张顼先生计划全额现金认购本次定增股份,认购后将持有公司发行后股本总额的29.84%,较发行前提高4.36pct。实控人参与定增彰显了对公司长线发展的坚定看好,同时加深了核心实控人与公司利益的绑定关系,有助于公司长远发展。 代工业务稳步推进,持续放量带动公司盈利更上层楼公司作为目前光伏行业较早实现切割设备、切割耗材及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全覆盖的企业,当前已建成+待建切片产能47GW。目前已投产21GW,可提供210/182/210R 硅片155、150、145um不同片厚硅片服务。目前公司光伏大硅片研发中心已实现基本达产,可实现产能5GW。乐山 2OGW光伏大硅片项目(一期6GW)基本达产,建湖(一期)10GW光伏大硅片项目基本达产,建湖(二期)12GW光伏大硅片项目正在建设,预计23年投产。代工业务利润主要来自于代工费和销售硅片的利润,未来公司盈利能力将有明显提升。 转让轮胎检测业务,专注光伏装备主业为聚焦核心主业,优化业务结构及资源配置,公司于2022年10月28日发布公告转让轮胎检测业务给厚泽锦业.2019-2021年,轮胎检测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4.62%、5.56%、2.97%;毛利率分别为50.84%、46.18%、46.02%。;轮胎检测业务占公司营收占比较小,本次转让不影响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同时有助于公司提高运营效率,加快公司高质量发展进程。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8亿元、11.41亿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25X/18X,继续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光伏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
双良节能 家用电器行业 2022-07-25 17.95 -- -- 20.05 11.70%
20.05 11.70%
详细
与异质结电池龙头签订30亿销售合同,彰显公司N型单晶硅产品实力公司近日公告了双良硅材料(全资子公司)与安徽华晟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的《异质结专用单晶方锭框架供应合同》。根据公告,2022年至2025年期间,华晟将向双良采购用于生产异质结电池的N型单晶方锭7800吨。 参照PVInfoLink单晶硅片(210mm/160μm)均价测算,预计合同销售金额总计为30.24亿元(含税)。 目前P型单晶硅是市场主流,P型单晶硅拉制过程中掺杂剂为硼,N型掺磷,因为磷在硅中的分凝系数比硼小,在以磷为掺杂剂的N型单晶拉制过程中,杂质分布的均匀性较难控制。然而,N型电池技术(如异质结、TOPCon等)具有弱光响应好、温度系数低、光致衰减小等优点,有更大的效率提升空间,N型电池将会是电池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能够稳定拉制N型单晶硅的厂商有望在未来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安徽华晟是专注于超高效N型硅基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开发应用与产品规模化生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至今一期、二期异质结电池、组件项目已全面投入运营,实现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与组件产能各2.7GW。公司此次与华晟建立合作,彰显了公司大尺寸N型单晶硅相关产品持续获得下游优质客户尤其是异质结电池客户和市场的认可,推动公司单晶硅业务形成长期稳定且高质的销售。 年初至今新签单晶硅订单近400亿,今年有望投产50GW产能,进展超预期今年以来,公司和通威、天合、东方日升、安徽华晟等头部光伏企业合计签订了395.06亿元的单晶硅销售订单,对未来业绩形成了充分保障。同时根据公司披露目前包头单晶一厂已经达产,产能约为8GW,满产满销。公司在快速推进单晶硅的投产,单晶二厂部分产能已经投产,通过建设提速和技术升级,2022年力争具备50GW左右产能的投产条件。 此前公司产能规划是2022年尽快实现20GW+的年产能,2023年尽快实现共计40GW+的年产能。此次产能加速落地或表明公司大尺寸单晶硅销售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若年内实现50GW投产也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单晶硅业务的接单能力、发挥规模优势、加快后续年度的产量释放节奏。 大尺寸产能供不应求催生硅片价格持续上涨,石英坩埚采购长单保障公司产能释放今年以来,硅片价格依然处于上行区间。根据PVInfolink,166、182和210硅片年初至今涨幅分别为22.22%、25.52%、24.29%。我们测算22年市场对182以上硅片需求或超过220GW,而21年年底182及210产能合计仅为180GW,且近期由于下游需求旺盛,大尺寸硅片供不应求的情况仍将持续——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6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7.17GW,同比增长131.2%。上半年光伏累计新增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37.4%。今日TCL中环公示P型、N型单晶硅片价格,与此前价格相比,涨幅在4%左右。 单晶硅生产受到设备、硅料、辅材等多因素影响,目前由于硅料供需失衡,硅料价格一路突破300元/kg。公司作为多晶硅还原炉设备龙头,已和新特、通威、亚洲硅业、江苏中能等头部硅料企业签订硅料采购长度保障原材料供应。而在石英坩埚方面,未来也可能出现缺口,但公司和国内一线石英坩埚厂商都签有长单协议,石英坩埚均供应无虞。 投资建议对于单晶硅业务,公司目前供应端(硅料、石英坩埚)、销售端(百亿订单)均有充分保障,而光伏高景气度和大尺寸硅片产能的紧俏也有望保证硅片价格维持在合理区间,进而保障公司盈利水平。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4亿元、20.90亿元、25.99亿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28X/14X/11X,继续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光伏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
天通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7-15 12.11 -- -- 15.48 27.83%
15.59 28.74%
详细
创业近 40年形成三大业务板块,材料+装备协同发展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 1984年,是集科研、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过结构调整,目前天通已形成电子材料、电子部品、智能装备三大业务板块。 2021年公司营收 40.85亿元,同比+29.44%;归母净利润 4.15亿元,同比+8.87%;毛利率 25.95%、净利率 10.31%、ROE 8.24%。2022Q1公司营收 9.64亿元,同比+13.31%;归母净利润 1.10亿元,同比+4.70%。 颗粒硅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CCZ 设备有望快速放量与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棒状硅相比,FBR 颗粒硅的生产在占地面积、管路长度、碳足迹、能耗水平等方面优势非常明显,且有望与下游拉晶环节配合提高拉晶效率。拉晶 CCz 法可以一边加料一边拉制晶棒,但需要粒径更小、流动性更好颗粒硅作为原材料。在颗粒硅符合要求的情况下,CCz 法能够进一步减少加料时间、坩埚成本和能耗,在坩埚寿命周期内可完成约 10根晶棒拉制,且 CCz 产出晶棒电阻率更加均匀、分布更窄,品质更高,更适用于拉制 N 型单晶硅。 目前单 GW 拉晶设备价值量约 1.2亿元,而截至 2021年底,全球硅片总产能约为 415.1GW,则 CCZ 设备潜在替代空间在 400亿元以上。公司目前与合作伙伴共同进行 CCZ 长晶炉的研制,进展顺利,公司将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及各项晶体质量指标,尽快达到量产目标。 电子材料业务前景广阔,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公司的电子材料业务主要包括磁性材料、蓝宝石材料、压电材料等。公司拥有中国最大的磁性材料研发制造基地,专业从事铁氯体材料和磁芯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可生产 50余类材料,5000多种规格的 MnZn、NiZn 铁氧体磁芯,及非晶合金磁芯、微波铁氧体磁芯。产品广泛用于现代通信、抗电磁干扰、电源逆变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科技领域。同事伴随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软磁材料的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预计到 2027年,全球软磁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 261.2亿美元。 蓝宝石材料是公司高新技术研发的实力核心之一,目前已经形成完整有序的产业链。主要产品包括 2-8英寸蓝宝石衬底片,并接受客户特殊要求的定制。蓝宝石晶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照明,背光显示等领域。同时将受益于 Mini LED、智能穿戴、医美产品等行业的快速升级。 在压电材料方面,钽酸锂(LT)、铌酸锂(LN)压电晶圆具有优良的压电性能、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是制作射频声表面波滤波器(SAW)的理想基板材料。而射频滤波器系国外占据垄断优势的卡脖子项目之一。根据 Yole,到 2023年,全球滤波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25亿美元,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钽酸锂、铌酸锂压电晶圆供应商,随着 5G、物联网及消费电子对 SAW 器件的需求日益增长,压电材料业务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03亿元、6.30亿元、9.27亿元,对应目前 PE 分别为20X /19X /13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光伏、电子材料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
启明星辰 计算机行业 2022-06-22 21.07 -- -- 21.18 0.52%
22.45 6.55%
详细
事件:公司6月18日发布公告,中移资本拟以现金方式认购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284,374,100股,发行完成后中移资本直接持有上市公司23.08%的股份;同时,王佳、严立夫妇自愿、无条件且不可撤销地放弃其合法持有的上市公司105,700,632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本次发行后总股本比例8.58%)对应的表决权。上述事项实施完成后,王佳、严立夫妇合计持有上市公司共计13.08%的表决权,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由王佳、严立夫妇变更为中国移动集团。 投资要点: 网络安全行业属于未来确定性的稳增长、快增长行业。根据IDC《2022年V1全球网络安全支出指南》相关数据,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相关支出有望达到102.6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214.6亿美元,2021-2025年预期复合增速达到20.5%,增速位列全球第一。根据工信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电信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要达到10%。我们认为,随着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实施,以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的战略部署,网络安全行业属于未来确定性的稳增长、快增长行业。 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资本持续加码投资,网络安全企业战略价值显现。2019年国投智能受让美亚柏科近15.6%的股份,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协议》成为公司实际控股股东;今年3月2日美亚柏科公告国投智能将通过定增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发行后)的21.56%。 2019年中国电子旗下明洛投资、中电金投以37.31亿元受让奇安信合计22.60%股权,成为奇安信第二大股东。2019年中电科投资、中电基金和网安基金作为为一致行动人,通过转让、集合竞价等方式合计收购15.54%的股份,成为绿盟科技第一大股东。2019年中国电科旗下中电基金、电科网信合计收购天融信5.01%股份,今年5月底,工业网络安全服务提供商「天地和兴」宣布完成近 7亿元 D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国电投集团基金、中电科研投基金等11家央国企产业资本、地方国资基金等国内知名一线投资机构。 我们认为,一方面央企担负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保障国家网络安全的战略重任,加大网安投资是其本身必须承担的社会重任;另一方面网络安全行业未来持续快速增长的确定性强,A 股相关企业当前估值较低,以启明星辰为代表的网安企业本身具有战略投资价值。 启明星辰行业地位稳固、业务布局完善、技术卡位好,近年来经营稳定、盈利能力较强。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国内最具实力的网络安全产品、可信安全管理平台、安全服务与解决方案的综合提供商,成功实现了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业务安全等多领域的广泛覆盖,曾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 根据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的统计,公司2020年市占率6.9%,仅次于奇安信。 多款产品市占率位居行业前列,在托管安全服务、态势感知、VPN、工控安全审计、工控主机安全、AI(安全分析、情报)、RO(响应、编排)、咨询服务、安全培训等细分赛道,公司多年处于第一阵营。公司2017-2021年营业收入CAGR 达17.79%,归母净利润CAGR 达17.51%,扣非归母净利润CAGR 达24.23%,近五年来毛利率维持在60%以上,净利率保持在19%以上,经营情况稳定,盈利能力较强。
双良节能 家用电器行业 2022-06-20 14.90 -- -- 19.22 28.99%
20.05 34.56%
详细
大尺寸单晶硅年内有望投产 50GW,产能落地速度超预期根据公司最新在投资者交流平台上的回复,目前包头单晶一厂已经达产,产能约为 8GW,满产满销。公司在快速推进单晶硅的投产,单晶二厂部分产能已经投产,通过建设提速和技术升级,2022年力争具备50GW 左右产能的投产条件。 此前公司产能规划是 2022年尽快实现 20GW+的年产能,2023年尽快实现共计 40GW+的年产能。此次产能加速落地或表明公司大尺寸单晶硅销售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若年内实现 50GW 投产也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单晶硅业务的接单能力、发挥规模优势、加快后续年度的产量释放节奏。 产能超预期充分表明公司掌握拉晶核心能力,技术快速升级公司原有规划产能一期 20GW、二期 20GW,合计 40GW 的大尺寸单晶硅产能,然而现在公开宣告力争年内实现 50GW 产能投产——多出来的10GW 并非无中生有,恰恰反映了公司已经对拉晶环节的核心能力理解非常深刻。 我们在《光伏系列报告之硅片篇:技术进步持续推动降本增效,大尺寸产能紧俏催生新需求》中对拉晶环节降本增效的核心因素进行过拆分,晶体生长炉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拉晶厂可以在通过:1)提升对硅料的处理能力;2)提升硅料到硅棒的转化率等方式来提升产能,具体包括长晶速率、坩埚寿命、单棒长度、良率等因素。公司本次产能超预期,一方面是生产设备加速进厂安装,另一方面是公司拉晶技术快速升级。 此前公司一期 20GW 规划了 1648台单晶炉,由此计算单晶一厂的560台单晶炉产能约 6.8GW,而根据公司最新披露,单晶一厂达产产能8GW,这充分说明了我们上述论断。 大尺寸单晶硅供不应求,组件业务提高产业链协同能力目前公司已经取得了爱旭、通威、天合光能、阿特斯、东方日升等众多光伏头部企业的硅片订单。目前公司已签订近 92亿片的硅片订单和超 3万吨的单晶方棒/方锭订单,若按照签订时的硅片价格计算单晶硅片长单金额合计约 779亿元。充足的订单为公司业绩提供充分保障。且本次产能加速落地又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单晶硅业务的拿单能力,提高了业绩上限。 同时,公司计划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共建设 20GW 高效光伏组件项目,项目将分期实施。一期 5GW 光伏组件项目总投资预计 15亿元,建设期两年,项目产品主要规格包括 550W 和 660W。公司在节能节水业务领域深耕 40年,积累了大量电力客户资源,包括国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国家电网、大唐集团、华能集团等,可以协同光伏组件业务的市场拓展。硅片、组件也有望协同共振,进一步推动硅片业务的销售,帮助公司在光伏产业链最大化收益。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14亿元、20.90亿元、25.99亿元,对应目前 PE 分别为 23X /11X /9X,继续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光伏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
宇晶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6-02 42.02 -- -- 57.53 36.91%
81.80 94.67%
详细
多线切割机设备先驱,光伏专机逐渐获得客户认可公司成立于1998 年,以高端数控设备制造、配套核心耗材为主营业务,目前主要产品包括三部分:1)高硬脆性材料切割、研磨抛光、真空镀膜等高硬脆性材料加工设备;2)高硬脆性材料切割耗材;3)热场系统系列产品, 主要应用领域报告消费电子、光伏等材料制造环节。 2021 年公司营收4.57 亿元,同比+25.08%;归母净利润-0.07 亿元,同比-13.23%,主要系公司计提了较大金额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导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合计约0.29 亿元;毛利率26.31%,同比+0.99pct。2022Q1 公司营收1.84亿元,同比+135%;归母净利润0.18 亿元,同比+827%;毛利率26.19%、净利率11.30%。 在线切设备方面,公司在2003 年研发出中国大陆第一台多线切割机(XQ120)、2008 年开发出国内第一代砂浆型硅片多线切割机,是国内多线切割机设备先驱企业;公司2017 年开始为晶澳、协鑫、环太等著名光伏制造企业提供梅耶博格改造机业务,同年开发出第一代金刚线专机;自2021 年以来,公司光伏切割专机(YJ-XQL921B)逐渐获得客户认可,取得近500 台订单。 布局切割耗材及热场系统,实现硅片加工业务协同共振在深耕光伏切割设备的同时,公司不断实现产品类型和领域的拓展。公司于2020 年收购益缘新材、2021 年设立宇星碳素,目前持股比例均为51%。益缘新材主营切割耗材,主要产品金刚线在硅材料、宝石材料、磁性材料、陶瓷材料、碳化硅等高精端产业的硬脆材料切割中广泛使用。宇星碳素主营碳素热场系统,产品主要为单晶拉制炉的坩埚、保温筒、热屏、支撑环、加热器等;多晶炉的顶板、盖板、护板、紧固件等。两家子公司有利于公司完善硅片加工环节的整体布局,2021 年公司自产金刚线收入约0.66 亿元,毛利率39%、热场系统收入约0.3 亿元,毛利率34%。 大尺寸硅片产能紧俏,切片代工有望助力打开新增长极切片代工不是新事物,但是由于近年来切片环节技术快速进步,代工模式的价值应该被重新评估。我们认为以下原因促使代工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1)硅片在朝大尺寸化快速前进,新投资的切片设备可能因无法生产大硅片而迅速落伍;2)薄片化叠加大尺寸导致硅片良率难以控制,需要企业对切片设备、切割耗材和工艺有深刻的理解;3)大尺寸硅片供不应求,我们测算22 年市场对182 以上硅片需求或将超过220GW,而21 年年底182 及210 产能合计约180GW,产能不足以覆盖需求在硅片环节是不常见的,大尺寸产能紧俏导致许多拉晶产能来不及配备切片产能,转而选择和有切片能力的代工厂家合作。我们认为大尺寸硅片供不应求的现象仍将持续,同时,当这一阶段拉晶+切片代工的表现优于拉晶切片一体厂商时,代工模式有可能成为市场未来的主流选择。 公司2022 年4 月7 日发布公告,拟与双良节能合作,在江苏盐城设立子公司“江苏双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立25GW 大尺寸切片产能,其中公司持股70%,双良持股20%。切片代工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动力来源。 新增装机量创新高,光伏高景气有望持续2021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70GW,创历史新高,中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GW,同比增长13.9%,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8GW,同比增长25.1%,新增和累计装机连续9 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发展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再加上光伏发电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电源形式,预计全球光伏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而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我们预计2022-2030 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量有望超430GW,光伏市场持续繁荣将为公司带来稳定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5 亿元、3.22 亿元、4.41 亿元,对应目前PE 分别为49X /13X /9X,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光伏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
双良节能 家用电器行业 2022-05-13 11.09 -- -- 13.64 22.99%
19.56 76.38%
详细
新增增61.56亿还原炉模块++91.39亿撬块++70.67亿换热器订单公司于2022年5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①获得甘肃瓜州宝丰硅材料开发有限公司1.56亿元的多对棒还原炉模块订单,本项目为甘肃瓜州宝丰硅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多晶硅上下游协同项目一期硅材料项目,设计年产5万吨多晶硅;②获得新特硅基新材料有限公司1.39亿元的多对棒还原炉物料撬块及汽化器撬块订单,本项目新特硅基新材料有限公司准东工业园10万吨多晶硅建设还原炉撬块竞争性谈判项目,设计年产10万吨多晶硅;③获得新特硅基新材料有限公司0.67亿元的换热器设备订单。 硅料迅猛扩产,公司保持高额市占率,还原炉设备持续受益2022年以来公司还原炉及撬块系统订单合计约为22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19.38亿元。光伏硅料目前仍在高位维持,最新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258.7元/kg,供不应求依然是当下硅料市场现状,这也刺激了硅料企业持续扩产。2021年全球硅料有效产能约为60万吨,2022年有望增至110万吨,同比增加50万吨;按照目前一万吨多晶硅料产能所需还原炉设备的价值量测算,公司2022年以来签订的还原炉订单约35万吨,在新增产能中占比达到70%,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 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多晶硅产能将达到300万吨/年,持续的硅料产能扩张以及高额市占率或将为公司还原炉设备提供充分业绩保障。 撬块、换热器持续向新能源领域渗透,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本次公司公告中预计向新特硅基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约1.39亿元的“多对棒还原炉物料撬块及汽化器撬块”和0.67亿元的“换热器设备”,公司在2022年5月9日发布的公告中同样披露了将向新特硅基新材料提供3.24亿元的还原炉设备,预计本次的撬块及换热器与之前的还原炉将配套使用。自2021年以来公司撬块、换热器越来越多在光伏领域得到运用,截至目前相关订单已超过5亿元。本次新签换热器设备金额占公司2021年换热器全年收入的16.28%,随着撬块、换热器持续向新能源领域渗透,该领域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单晶硅业务推进速度加快,组件业务提高产业链协同能力目前公司包头单晶一厂处于满产满销状态,二厂建设进度也超预期,二厂配备1600型单晶炉1000余台,根据一厂的产能情况,2022年年内公司有望实现超过22GW的单晶硅产能。同时,公司计划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共建设20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项目将分期实施。一期5GW光伏组件项目总投资预计15亿元,建设期两年,项目产品主要规格包括550W和660W。 公司在节能节水业务领域深耕40年,积累了大量电力客户资源,包括国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国家电网、大唐集团、华能集团等,可以协同光伏组件业务的市场拓展。硅片、组件也有望协同共振,进一步推动硅片业务的销售,帮助公司在光伏产业链最大化收益。 新增装机量创新高,光伏高景气有望持续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70GW,创历史新高,中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GW,同比增长13.9%,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8GW,同比增长25.1%,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发展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再加上光伏发电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电源形式,预计全球光伏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而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CPIA预计2022-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232-286GW,光伏市场持续繁荣有望为公司带来持续的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亿元、17.00亿元、21.34亿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19X/11X/8X,继续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光伏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
天融信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5-05 9.22 -- -- 9.88 6.93%
10.58 14.75%
详细
事件:公司2021年营收33.52亿元(-41.24%),归母净利润2.30亿元(-42.52%)。22Q1公司实现营收3.78亿元(+42.80%);归母净利润-0.65亿元(+32.14%)。 投资要点:剥离低效资产扰动营收增速,网络安全主业持续快速成长。2020年9月公司剥离电线电缆业务,主业聚焦至网络安全领域。网络安全业务2017-2021年CAGR30.39%,持续快速增长。剔除2020年电线电缆业务影响,2021年收入33.52亿元(+18.33%),剔除系统集成子公司同天科技(2021年4月剥离)的影响,营收同比上升36.42%,新增订单金额同比增加48.09%。根据2021年业绩快报修正公告,因个别客户已履行合同的应收票据逾期情况,公司对部分合同已确认的收入调减,导致利润也有较大下调,调减营收1.90亿、归母净利润1.93亿。目前,客户逾期款项已全部收回,预计该部分合同在2022年度可确认收入。22Q1实现营收3.78亿元(+42.80%),归母净利润大幅扭亏,延续高速增长。从营收结构上看,基础产品与服务保持稳健增长,新赛道产品快速成长: (1)基础安全产品营收22.52亿元(+14.63%),营收占比67.18%; (2)大数据与态势感知产品及服务营收3.89亿元(+20.77%),营收占比11.61%; (3)基础安全服务营收4.31亿元(+19.33%),营收占比12.87%; (4)云计算与云安全产品及服务营收2.77亿元(+53.38%),营收占比8.25%。新赛道业务上,国产化业务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近10倍,数据安全收入2.01亿元(+192.68%),云计算收入1.38亿元(+244.02%),安全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6.21%。我们认为,公司近年来持续布局、升级新兴场景业务的技术及产品,新赛道业务加速成长,有望带动整体营收规模的快速增长。 12021年研发及销售费用压强性投入,今年或净利润大幅提升。网络安全业务方面,公司21年四项费用率合计55.20%(+6.98pcts),主要系研发与销售费用投入高增。其中研发费用8.03亿元(+47.35%),主要用于夯实基础网络安全业务,布局及完善数据安全、云计算、云安全与安全云服务、态势感知等新方向和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新兴场景业务的技术及产品,在新方向进行了压强性投入并获得相应成果产出。销售费用7.19亿元(+33.56%),主要用于行业深耕、地市下沉和渠道拓展,销售人员数量增幅为15.89%,渠道销售人员数量在销售人员数量中占比为10.91%,为进一步实现市场覆盖打下较好基础。在渠道营销网络方面,公司拥有近1000家金银牌认证合作伙伴覆盖地市政府、医疗、教育、企业市场,地市县市场覆盖面达到666个。2021年股权激励计提费用1.37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59.40%;预计2022-2025年股权激励需摊销的费用分别为0.46亿元、0.45亿元、0.23亿元和0.05亿元。公司已完成新方向新场景布局投入的阶段性目标,未来仍会保持新方向和重点需求侧的持续投入,但预计整体费用增速会有所放缓。我们认为,公司营收规模持续扩大,股权激励费用摊销较221021年减少较多,研发、销售费用压强性投入成效渐显,预计整体费用率将放缓,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的确定性较强。 在新技术、新场景等实现前瞻布局及落地。(11)数据安全:截止2021年公司数据安全累计主导或参编数据安全相关国家/行业标准35项,申请专利50余项,覆盖了12个行业。(22)物联网安全:公司具有涵盖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共12款专用产品的全面物联网安全解决方案,共参与5项物联网安全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白皮书编制,在《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感知层接入通信网的安全要求》国家标准编制中,天融信是唯一参编的网络安全厂商。(33)工业互联网安全:根据迪赛顾问,公司10款工控安全产品/服务入围领导者格局。公司凭借广泛的技术覆盖与实践能力打造了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等21个业务场景的完整解决方案,产品与方案在电力、石油、轨道交通、冶金、煤炭、机械制造等32个行业广泛落地实践。(44)云计算:公司已拥有云计算专利34项,参与9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白皮书编制,牵头或参与多项国家项目攻关。(55)云安全:公司安全云服务平台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政府、金融、教育等17个重点行业客户提供服务。(66)国产化业务:公司基于国产软硬件的天融信昆仑系列国产化产品已有53款168个型号,在信创产品入围中保持品类与型号数量领先,目前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在党政、金融、能源、交通等23个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我们认为,公司在传统网安与新赛道业务方面实力均衡、技术全面,具备行业领先的攻防实战及覆盖全业务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可以有效满足行业客户全方位的网络安全市场需求。 股权激励计划、2222年经营目标彰显公司发展信心。公司2022年4月15日完成“奋斗者”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2022-2024三年业绩考核目标值为:以2021年净利润为基数的年度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60%、100%;以2021年营业收入为基数的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40%、60%,按净利润增长率与营收增长率完成的目标值确定行权比例。2021年净利润及营收基数以业绩修正前的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2亿元、营收35.41亿元作为业绩考核指标基数。此外,根据公司经营目标,2022年营业收入目标为30%增长,其中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和云计算业务收入目标为不低于100%增长,国产化、云安全及安全云服务收入目标为不低于50%增长,渠道业务收入目标为不低于50%增长。 在保持研发持续投入基础上,力争控制研发费用的增幅不超过25%;加大行业营销和渠道开拓,销售费用保持35%左右的增幅。我们认为,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业绩目标、、经营计划显示公司对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的信心。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已连续22年稳居国内防火墙市场占有率第一,基本盘稳定。同时,新方向、新场景业务的大力拓展将为公司带来快速成长新空间。预测公司2022、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43.91亿元、55.77亿元、70.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4亿元、7.67亿元、9.9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1元、0.65元、0.8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倍、14倍和1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技术快速迭代升级,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高测股份 2022-04-29 41.34 -- -- 89.58 54.47%
92.88 124.67%
详细
年报、一季报业绩高速增长,费用控制能力加强,盈利水平进一步优化2022年4月28日晚间,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7亿元,同比+109.97%;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193.38%;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302.87%;毛利率33.75%,同比-1.6pct;率净利率11.02%,同比+3.13pct;期间费用率20.29%,同比-7.55pct,其中研发费用率7.48%,同比-4.04pct、管理费用率同比-1.42pct、销售费用率同比-1.25pct;ROE14.96%,同比+8.98pct;经营净现金流0.76亿元,同比+1903%。单看2021Q4,公司营收5.94亿元,同比+148.26%;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228.22%;毛利率34.70%,同比+4.30pct;净利率10.30%,同比+3.10pct。 2021年公司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毛利率略微下降,主要是占公司营收比例63%的光伏切割设备本期毛利率为31.11%,同比-5.15pct,2021年光伏切割设备单位收入96万元,同比-9.27%,而单位成本同比-1.93%,或许表明该领域市场竞争增加,然而公司光伏切割设备销量1021台,同比+139.11%,公司线切设备具备领先市场竞争优势,占据报告期内光伏行业切片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本期公司期间费用率大幅降低,而2021年末公司员工有1979人,上一年为1165人,在员工规模大幅扩张的情况下费用率不升反降体现了公司强大的费用管理能力,也表明公司人员效率提高,人均创收增加。 公司同日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2022Q1实现营收5.56亿元,同比+103%;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173%;毛利率37.66%,同比+4.39pct;净利率17.41%,同比+4.47pct;期间费用率16.85%,同比-4.56pct。公司费用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盈利质量快速提高。硅片及切割加工服务初现报表,代工产能扩张加速公司于2021年报公布了“硅片及切割加工服务”业务,本期收入1.06亿元,毛利0.3亿元,毛利率28.72%,产量17992.64万片,销量16748.58万片,产销率达到93.09%。假设该销量全为大尺寸硅片(182~210),我们测算公司单GW硅片及切割加工服务的毛利约1800万~2400万。 公司同日发布了“关于投资建设建湖(二期)12GW光伏大硅片项目的公告”,投资额预计6.31亿元。 此前公司规划的二期规模为10GW,规模扩张或表明代工产能的紧缺,项目建设周期为12个月,计划于2023年开始投产,至此公司代工总产能有望达到47GW。 光伏高景气或将持续,横向拓展新兴高硬脆材料切割领域有望带来新增长全球发展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CPIA预计2022-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232-286GW,光伏市场持续繁荣有望为公司带来持续的业绩增长。 专注光伏领域同时,公司将充分发挥“切割设备+切割耗材+切割工艺”联合研发、协同销售、融合发展优势,积极向半导体、蓝宝石、磁性材料等其他高硬脆材料切割场景拓展,2021年该领域收入1.05亿元,同比+323.05%,实现量级增长,毛利率42.41%,高于销售毛利率(33.75%)。 2021年全球硅晶圆出货量达到141.65亿平方英寸,同比+14.17%,创历史新高。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1026亿美元,同比+44%;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96亿美元,同比+58%。然而我国半导体设备自给率低,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替代蕴含巨大的市场空间。而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受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等应用的推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2025年有望达到25.6亿美元,衬底材料市场规模2024年有望达到11亿美元。而2025年全球蓝宝石衬底需求量有望达到25000万片(折算为2英寸)。随着创新业务不断推进,新的领域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0亿元、6.27亿元、7.47亿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22X/16X/13X,继续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光伏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
晶盛机电 机械行业 2022-04-29 46.49 -- -- 57.49 23.03%
72.22 55.35%
详细
年报、一季报业绩亮眼,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2022年4月26日晚间,公司发布了《2021年年度报告》,2021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61亿元,同比+56.44%;归母净利润17.11亿元,同比+99.46%;扣非归母净利润16.32亿元,同比+99.07%;毛利率39.73%,同比+3.12pct;净利率28.99%,同比+6.64pct;期间费用率9.56%,同比-0.72pct;ROE 25.04%,同比+8.67pct;资产负债率57.85%,同比+7.87pct;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37亿元,同比+82%。单看2021Q4,公司营收19.70亿元,同比+48.62;归母净利润6.01亿元,同比+79.87%;毛利率42.86%,同比+0.89pct;净利率30.80%,同比+5.59pct。本期公司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毛利率、净利率同比均有较大提高,盈利质量进一步提升。 公司同日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报告》,2022Q1,公司实现营收19.52亿元,同比+114.03%;归母净利润4.42亿元,同比+ 57.13%;毛利率39.94%,同比+3.59pct;净利率23.59%,同比-7.61pct;期间费用率9.10%,同比-4.01pct。本期公司净利率降低的原因是去年同期公司政府补助大幅增长,其他收益超过1亿元,而本期其他收益同比-90.44%。剔除此因素,本期公司毛利率上升、期间费用率降低,盈利能力是持续提高的。 先进材料+先进设备齐头并进,在手订单大幅提高分业务看,2021公司设备及服务实现收入49.77亿元,同比+51.93%,其中晶体生长设备收入34.75亿元,同比+32.47%、智能化加工设备收入11.39亿元,同比+106.61%、设备改造服务收入3.62亿元,同比+258.20%;材料收入3.89亿元,同比+100.78%,其中蓝宝石材料收入3.89亿元,同比+100.78%。公司依托于多年来对半导体材料和装备技术及工艺的深刻理解,逐步形成了先进材料、先进装备双引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 公司订单充足,为未来业绩提供充分保障。截至2021年末,公司未完成设备合同总计200.85亿元(含税,下同),同比+242%,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10.68亿元,同比+174%。公司2022Q1新签设备及其服务合同超40亿元。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未完成设备合同总计222.37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13.43亿元。2022年计划新签半导体设备及服务订单破30亿元、全年营收突破百亿。 光伏高景气有望持续,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需求强烈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70GW,创历史新高。全球发展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预计全球光伏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CPIA 预计2022-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232-286GW,光伏市场持续繁荣有望为公司带来持续的业绩增长。 根据SEMI,2021年硅晶圆出货量达到141.65亿平方英寸,同比+14.17%,创历史新高。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1026亿美元,同比+44%;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96亿美元,同比+58%。然而我国半导体设备自给率低,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替代蕴含巨大的市场空间。 公司将抓住全球光伏增长的扩产需求,把握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加快的历史机遇,巩固晶体生长设备领域技术和规模优势,进一步延伸产品体系,在晶体生长、切片、抛光及CVD 四大关键环节设备布局。 材料业务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极公司2021年材料收入为3.89亿元,5年复合增速高达62.56%,远超设备及服务的复合增速(40.85%)。 在蓝宝石材料方面,公司已成功生长出全球领先的700Kg 级蓝宝石晶体,并实现300Kg 级的规模化量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碳化硅材料方面,公司已建设6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切片、抛光环节的研发实验线,产品已通过下游部分客户验证。GGII 预测2025年全球蓝宝石衬底需求量有望达到25000万片(折算为2英寸),相比2020年增长72.41%;而碳化硅市场需求预计2026年将达到46亿美元,2022-2026复合增长率为30%。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6亿元、33.8亿元、42.9亿元,YOY 分别为38%、43%、27,对应目前PE 为24X /17X /13X,推荐。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滑;光伏行业遭受制裁;半导体行业政策变动等。
先导智能 机械行业 2022-04-28 38.11 -- -- 50.62 31.86%
69.48 82.31%
详细
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85亿元,同比增长106.47%。受益于动力电池厂扩产速度加快及大规模招标,同时光伏、3C、智能物流等行业景气度持续,公司营收及订单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37亿元,同比增长71.32%;归母净利润15.85亿元,同比增长106.47%。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6亿元,同比增长142.41%;归母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长72.5%。2021年全年新签订单187亿元(不含税),同比增长69.03%,再创历史新高;2022Q1,公司存货同比增长107%,合同负债同比增长69%,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022年全年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2021年净利率显著提升;2022Q1盈利能力承压但预计全年好转。 2021年毛利率34.05%,同比降低0.27pcts,主要系毛利率较低的智能物流系统占比提升;期间费用率16.89%,同比降低1.50pcts;净利率15.79%,同比提升2.69pcts,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2Q1毛利率30.80%,同比降低9.41pcts,但与2021Q4基本持平;净利率11.84%,同比降低4.79pcts,环比降低2.37pcts,我们判断主要系一季度智能物流系统收入占比较高、受疫情影响订单交付确认收入较慢以及产能扩充导致费用前置。展望全年,我们认为公司仍将保持较强盈利能力:1)电池厂扩产速度显著加快,锂电设备进入“卖方市场”;2)此前公司大幅扩产导致费用前置,未来规模效应将随着收入确认逐步体现;3)提高管理和经营效率,人均产值有望进一步提高。下游持续高景气,叠加盈利能力增强,净利润弹性空间增加;4)子公司泰坦经营持续向好,智能物流系统毛利率有望改善。 具备整线实力的锂电设备龙头,受益于下游加速扩产。供给端的促进因素推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转向内生驱动,预计2025年全球渗透率21%,对应动力电池装机量1189GWh。中短期看,基于动力电池产能需求测算2021-2025年锂电设备年均需求超千亿元。稳态下,我们测算仅产能折旧更新年需求也有望达千亿元。公司作为全球锂电设备龙头,具备整线实力,深度绑定宁德时代、Northvolt 等国内外电池厂,将持续受益于下游加速扩产。高研发投入持续兑现,公司涂布机进入龙头电池企业,辊压机实现批量供货,叠片机累计市占率超50%。 平台型布局逐渐成型,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在专用设备行业中,锂电设备是少有的能出现千亿级别大市值公司的领域。公司立足锂电设备,迈向平台型非标设备公司:1)凭借技术、产品和客户的协同性拓展新业务;2)凭借公司在规模、研发、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快速提升市占率,智能物流、3C、汽车智能产线、氢能等业务进展良好,平 台型的布局正收到成效。光伏领域,公司TOPCon 高效电池设备、高速串焊机等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结合自主研发的MES 系统,可为光伏企业打造“无人车间”。氢能领域,公司在MEA 制备、BPP 产线、PEM制备、Stack/System 测试活化、水电解电堆生产及测试装备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实现了从燃料电池制造到测试的一体化布局。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2-24年实现营收165.00亿元/220.32亿元/288.39亿元,净利润26.72亿元/38.57亿元/53.3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为24X/17X/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和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下游客户扩产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三一重工 机械行业 2022-04-26 15.59 -- -- 16.85 8.08%
20.38 30.72%
详细
事件:三一重工发布2021年报,公司全年营业收入1061.13亿元,同比+6.82%;归母净利润120.33亿元,同比-22.0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9.04亿元,同比-11.29%,全年经营运行保持稳健。 核心产品营收总体稳中有升,毛利率同比有所下滑。公司核心业务保持较强竞争力,混凝土设备为全球第一品牌,挖掘机、大吨位起重机、旋挖钻机、路面成套设备等主导产品已成为中国第一品牌。2021年,挖掘机/混凝土机/起重机分别实现营收417.5/266.74/218.59亿元,同比+11.25%/-1.40%/+12.62%,毛利率分别为28.94%/24.99%/19.59%,同比-5.73pct/-2.31pct /-2.08pct,主要原因为原料价格和运费的上涨。 强者恒强,电动化、智能化与国际化进展顺利。作为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三一重工市场份额稳固且持续提升,整体行业呈现强者恒强的态势。2021年,公司完成开发电动产品34款,上市电动产品20款,电动化工程车辆产品销量破千台,销售额近10亿元,市场份额均居行业第一,其中电动搅拌车、电动自卸车、电动起重机取得年度销量冠军;公司大力推进“灯塔工厂”建设。2021年推进22家灯塔工厂建设,累计建成达产14家,产能提升70%、制造周期缩短50%,工艺整体自动化率大幅提升;国际化取得积极进展,公司2021年实现国际销售收入248.46亿元,同比+76.16%,国际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同比+9.2pct。 稳增长政策有望加码,需求端有望逐步改善。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2022年Q1企业共销售挖掘机77175台,同比-39.2%;其中国内51886台,同比-54.3%;出口25289台,同比+88.6%。根据CME数据,2022年4月挖掘机(含出口)预计销量26500台左右,同比-43%左右,降幅环比上月略有改善。由于疫情等因素影响,实现全年5.5%的经济增长目标的难度有所加大,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确保二季度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地方房地产政策有所放松,降首付、降利率、优化二套房认定标准等将有效激发住房需求释放;基建投资开足马力,今年新增3.65万亿元专项债限额中,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专项债占比达60%以上,基建投资需求有望在二季度超出预期。我们认为,目前行业数据虽下行趋势拐点未现,随着稳增长持续发力,需求端有望逐步改善。 投资建议:三一重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海外业务和数字化转型进展顺利,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12.87亿元、1176.31亿元和1269.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30亿元、129.72亿元、139.13亿元,对应2022-2024年的PE为10倍、10倍、9倍。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三一重工 机械行业 2022-04-26 15.59 -- -- 16.85 8.08%
20.38 30.72%
详细
事件:三一重工发布2021年报,公司全年营业收入1061.13亿元,同比+6.82%;归母净利润120.33亿元,同比-22.0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9.04亿元,同比-11.29%,全年经营运行保持稳健。 核心产品营收总体稳中有升,毛利率同比有所下滑。公司核心业务保持较强竞争力,混凝土设备为全球第一品牌,挖掘机、大吨位起重机、旋挖钻机、路面成套设备等主导产品已成为中国第一品牌。 2021年,挖掘机/混凝土机/起重机分别实现营收417.5/266.74/218.59亿元, 同比+11.25%/-1.40%/+12.62%, 毛利率分别为28.94%/24.99%/19.59%,同比-5.73pct/-2.31pct /-2.08pct,主要原因为原料价格和运费的上涨。 强者恒强,电动化、智能化与国际化进展顺利。作为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三一重工市场份额稳固且持续提升,整体行业呈现强者恒强的态势。2021年,公司完成开发电动产品34款,上市电动产品20款,电动化工程车辆产品销量破千台,销售额近10亿元,市场份额均居行业第一,其中电动搅拌车、电动自卸车、电动起重机取得年度销量冠军;公司大力推进“灯塔工厂”建设。2021年推进22家灯塔工厂建设,累计建成达产14家,产能提升70%、制造周期缩短50%,工艺整体自动化率大幅提升;国际化取得积极进展,公司2021年实现国际销售收入248.46亿元,同比+76.16%,国际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同比+9.2pct。 稳增长政策有望加码,需求端有望逐步改善。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2022年Q1企业共销售挖掘机77175台,同比-39.2%;其中国内51886台,同比-54.3%;出口25289台,同比+88.6%。根据CME 数据,2022年4月挖掘机(含出口)预计销量26500台左右,同比-43%左右,降幅环比上月略有改善。由于疫情等因素影响,实现全年5.5%的经济增长目标的难度有所加大,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确保二季度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地方房地产政策有所放松,降首付、降利率、优化二套房认定标准等将有效激发住房需求释放;基建投资开足马力,今年新增3.65万亿元专项债限额中,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专项债占比达60%以上,基建投资需求有望在二季度超出预期。我们认为,目前行业数据虽下行趋势拐点未现,随着稳增长持续发力,需求端有望逐步改善。 投资建议:三一重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海外业务和数字化转型进展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12.87亿元、1176.31亿元和1269.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30亿元、129.72亿元、139.13亿元,对应2022-2024年的PE 为10倍、10倍、9倍。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