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导智能
|
机械行业
|
2023-08-30
|
29.44
|
--
|
--
|
30.69
|
4.25% |
-- |
30.69
|
4.25% |
-- |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71 亿元,同比增长 30%;归母净利润 12.0 亿元,同比增长 48%。其中第二季度收入 38 亿元,同比增长 51%;归母净利润 6.4亿元,同比增长 37%。 锂电设备龙头上半年收入、业绩维持较快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1)上半年因订单交付,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分业务看,锂电池设备、智能物流系统、光伏设备、3C 设备收入分别为 54、9、3、2 亿元,其中锂电池设备收入占比 76%,同比增速 41%。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 4.2 亿元,占比 6%,同比下滑 59%,期待下半年北美、欧洲锂电设备招标提速,订单有望放量。 (2)随着规模扩大,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上半年公司毛利率 40.1%,同比提高5.9pct。其中锂电池设备、智能物流设备毛利率分别 43.5%、27.4%,同比分别提升 6.4pct、9.8pct。近三年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0 年、2021 年、2022 年、2023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34.3%、34.1%、37.8%、40.1%,净利率分别为13.1%、15.8%、16.6%、17.1%。 (3)报告期内期间费用率有所提高,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2.0%、6.4%、11.9%,同比变动-0.5pct、0.8pct、1.9pct,研发费用增加较多系研发人数增加、工资薪金上涨。 (4)上半年期末公司存货、合同负债分别为 137、106 亿元,同比增长 42%、27%,较 2022 年年底增长 11%、5%,表明在手订单较去年有较快增长,但 2023年二季度增速或小幅放缓。 2023 年上半年国内锂电设备招标平淡,下半年重点关注海外、储能锂电需求1、海外市场。根据年度策略,我们预计欧洲、美国 2023 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298、189 亿元,同比增长 43%、64%,均领先于国内市场增速(22%),海外市场是 2023 年锂电设备招标亮点。据年度策略报告,我们统计欧洲待建工厂规划产能有望超 1000GWh,其中本土(Northvolt、大众、ACC 等合计约 750GWh)。 2、储能市场。根据年度策略,我们预测 2023 年全球储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 257亿元,同比增速 100%,占锂电设备总需求达到 13%,较 2022 年有望提升 5pct。 3、整车厂自建电池。吉利(浙江衡远)、广汽(因湃电池)、奇瑞、蔚来等主机厂均发布了自建电池计划,因此 2023 年锂电设备实际招标需求或超理论值。 国际化战略积极推进,打造海外锂电设备市场的中国名片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公司作为全球锂电设备龙头以及新能源装备的领军企业,未来将充分受益于海外市场增长。2018-2021 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 1.7%、6.3%、7.6%、14.7%,2022 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19.0%,海外占比持续提升。订单方面,我们预计2022年海外订单40亿元(ACC14GWh、大众 20GWh),预计 2023 年海外招标将进一步快速增长。 致力于打造非标自动化设备平台型企业,非锂电设备业务有望蓬勃发展公司覆盖九大业务(锂电设备、光伏设备、3C 设备、汽车产线、智能物流、氢能设备、激光加工设备、电容设备以及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有望将先进的研发、管理经验复制到各个领域,成为非标自动化设备龙头。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 36.5、48.3、59.8 亿元,三年复合增速37%,对应 PE 分别为 12、9、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锂电企业扩产低于预期;新业务拓展低于预期。
|
|
|
先导智能
|
机械行业
|
2023-08-30
|
29.44
|
--
|
--
|
30.69
|
4.25% |
-- |
30.69
|
4.25% |
-- |
详细
正文摘要: 公司近日发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86亿元,同比增长 30.03%;归母净利润 12.00亿元,同比增长 47.75%。2023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8.12亿元,同比增长51.08%;归母净利润 6.37亿元,同比增长 36.69%。 毛利率大幅提高,期间费用率上升。2023H1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上升 5.85个百分点至 40.10%,其中,锂电池设备毛利率同比上升6.43个百分点至 43.5%;智能物流系统毛利率同比上升 9.81个百分点至 27.38%。2023H1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 3.02个百分点至 20.48%,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 0.54个百分点至 2.00%,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上升 083、1.90、0.83个百分点至6.41%、11.92%、0.16%。报告期内,公司净利率同比上升 2.21个百分点至 17.12%,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平台型公司优势不断显现。2023H1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 61.30%至 8.80亿元,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同比上升 2.41个百分点至 12.42%,彰显了公司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巩固核心产品及服务的优势地位。除锂电池、光伏智能装备传统业务外,公司逐步向 3C 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氢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领域拓展,基于平台型公司具备的竞争优势,实现产品、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协同效应,提升客户对新业务的接受度。 双碳战略牵引,光伏设备收入高增长。当前全球正处于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阶段,叠加俄乌冲突持续导致化石能源价格高涨,各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度不断提升,政策工具驱动叠加光伏经济性逐步显现,全球光伏装机市场持续向好。公司掌握了光伏电池、光伏组件设备的核心技术,2023H1光伏智能设备收入同比增长212.42%至 2.84亿元,随着组件价格下跌及抢装潮到来、N 型电池等电池新技术产能的加速落地,终端需求有望进一步上行进而拉动公司光伏设备业务收入增长。 海外市场潜力较大,推进国际化布局。随着欧美各国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及锂电产业的本地化发展趋势提速,国内电池企业海外投资建厂力度加大。公司在国内装备企业中较早进行国际化布局,目前研发创新、人才梯队、本土服务均进一步向国际化推进。目前公司研发的众多产品在性能上已能满足国外主流客户的需求,基于技术优势与全球领先的知名品牌建立了良 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作为全球高端锂电池智能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公司未来有望受益于海外市场需求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2.28、3.01、3.64元,以8月 29日 30.12元/股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动态 PE 分别为 13.21、10.01、8.27倍,维持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公司业绩不达预期;中美全面关系进一步恶化引致的市场风险;货币政策和行业政策出现调整风险;美欧经济潜在衰退导致出口不及预期风险;国内外二级市场系统性风险。
|
|
|
先导智能
|
机械行业
|
2023-06-15
|
30.24
|
--
|
--
|
37.33
|
23.45% |
|
37.33
|
23.45% |
|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公司拟实施回购公司股票的计划,回购股份将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及/或员工持股计划。 拟以2-3亿元自有资金以不超过53元/股价格回购股份,彰显发展信心公司拟以自有资金2-3亿元以集合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票,回购价格不超过53元/股(相对于6月12日收盘价30.56元/股增长73%),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2023年新签订单有望超市场预期,超预期关键词:海外、储能、整车厂根据年度策略报告,我们预计2023年全球锂电设备(含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达2300亿元,同比增速35%。先导智能作为全球锂电设备龙头企业,我们初步预计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有望达到330-340亿元(预计同比增长25%-30%)。 1、海外市场。根据年度策略,我们预计欧洲、美国2023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298、189亿元,同比增长43%、64%,均领先于国内市场增速(22%),海外市场是2023年锂电设备招标亮点。据年度策略报告,我们统计欧洲待建工厂规划产能有望超1000GWh,其中本土(Northvolt、大众、ACC等合计约750GWh)。 2、储能市场。根据年度策略,我们预测2023年全球储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257亿元,同比增速100%,占锂电设备总需求达到13%,较2022年有望提升5pct。 3、整车厂自建电池。吉利(浙江衡远)、广汽(因湃电池)、奇瑞、蔚来等主机厂均发布了自建电池计划,因此2023年锂电设备实际招标需求或超理论值。 国际化战略积极推进,打造海外锂电设备市场的中国名片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公司作为全球锂电设备龙头以及新能源装备的领军企业,未来将充分受益于海外市场增长。2018-2021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1.7%、6.3%、7.6%、14.7%,2022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19.0%,海外占比持续提升。订单方面,我们预计2022年海外订单40亿元(ACC14GWh、大众20GWh),预计2023年海外招标将进一步快速增长。 致力于打造非标自动化设备平台型企业,非锂电设备业务有望蓬勃发展公司覆盖九大业务(锂电设备、光伏设备、3C设备、汽车产线、智能物流、氢能设备、激光加工设备、电容设备以及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有望将先进的研发、管理经验复制到各个领域,成为非标自动化设备龙头。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36.5、48.3、59.8亿元,三年复合增速37%,对应PE分别为13、10、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锂电企业扩产低于预期;新业务拓展低于预期。
|
|
|
先导智能
|
机械行业
|
2023-05-16
|
36.23
|
--
|
--
|
38.46
|
4.51% |
|
37.86
|
4.50% |
|
详细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32亿元,同比增长38.82%,实现归母净利润23.18亿元,同比增长46.2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56亿元,同比增长47.2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91亿元,同比增长25.85%;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为32.74亿元,同比增长11.88%,实现归母净利润5.63亿元,同比增长62.6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51亿元,同比增长61.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08亿元,同比下降41.03%。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2年销售毛利率为37.75%,同比提升3.69pct,销售净利率为16.63%,同比提升0.84pct。2023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为41.46%,同比提升10.66pct,销售净利率为16.68%,同比提升4.84pct。 分产品看,2022年,锂电池智能装备业务实现营收99.44亿元,同比增长42.96%,毛利率为39.04%,同增4.41pct;智能物流系统业务实现营收为16.95亿元,同比增长60.53%,毛利率为19.05%,同增4.27pct;光伏智能装备业务实现营收为4.63亿元,同比下降22.76%;3C智能装备业务实现营收为6.06亿元,同比增长2.51%。 费用率方面,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95%,同比提升0.21pct,管理费用率为5.16%,同比下降0.06pct,财务费用率为-0.47%,同比下降0.45pct。2022年研发投入为14.0亿元,同比提升23.5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05%,同比下降0.61pct。去年,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向高端新能源装备领域发展,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条全新技术GW级TOPCon光伏电池智能工厂产线,经过行业Top客户端的验证,其量产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25%,日产能达30万片以上,良率和碎片率均达业内领先水平,整线运营成本再创行业新低。并且在驱动电机的工艺选择上,先导智能探索行业顶尖的扁线电机制造工艺,成功开发出Hairpin三代线成型技术,一举实现技术领先。结合对扁线定子产线、转子产线、多合一电驱系统组合装配、EOL测试台架等关键工艺的开发,先导智能迭代推出新能源电驱动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订单方面,2022年公司新签订单金额达260亿元(不含税),创历年新高,其中海外订单占比为15%左右。去年锂电池公司陆续公布了的扩产规划,并展开了大规模的扩产招标。同时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和汽车智能产线等非锂电业务行业态势良好,公司已与诸多国内外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全球化布局,平台化发展,打造未来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已在美国、瑞典、德国、土耳其、法国、匈牙利、日本、韩国等地设立分/子公司,并与全球领先的知名品牌保持良好而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全球知名汽车厂商和电池企业提供装备和服务,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第一、欧洲第一。同时公司全资收购自动化装备制造商Ontec,建立海外技术能力中心,成为第一家在欧洲本土建设技术中心的中国锂电装备企业,将为海外市场开拓提供强劲的战略支持和动力。2022年,公司累计为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知名电池企业提供超过300GWh的锂电产品;获得大众、ACC的量产战略合作,并将海外订单覆盖扩展到美国、德国、瑞典、斯洛伐克、希腊、土耳其等更多欧美国家;公司在立足锂电池智能装备的背景下,还布局了光伏智能装备业务、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氢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新业务,经过发展,这些业务目前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平台型公司的特征越发明显。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82亿元、48.15亿元、58.40亿元,EPS分别为2.29元、3.07元、3.73元,对应PE分别为17倍、12倍、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电池厂商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全球经济恶化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先导智能
|
机械行业
|
2023-05-08
|
36.58
|
--
|
--
|
38.95
|
4.82% |
|
38.34
|
4.81%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其中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39.32亿元,同比增长38.82%,实现归母净利润23.18亿元,同比增长46.25%;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74亿元,同比增长11.88%,实现归母净利润5.63亿元,同比增长62.64%。 新签订单持续创新高,各项业务持续推进。公司22年度新签订单金额达260亿元(不含税),较21年同比增长约40%。收入拆分方面,22年度锂电设备/智能物流系统/光伏设备/3C设备分别占总收入的71%、12%、3%、4%。锂电业务端,已累计为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知名电池企业提供超过300GWh的锂电产品;智能物流系统端,公司的智能物流AGV与堆垛立体库系统出货量超过1000台套,并进入正负极材料领域;光伏业务端,与TOPCon、XBC等新技术领域与众多行业头部客户展开合作;3C业务端,3D玻璃移印、VR专用设备、新型表面制程、摄像头制程领域成绩斐然;氢能业务端,公司与海内外客户签约战略合作,在膜电极、双极板、电堆组装、活化测试、电解槽制氢等领域全面开花结果。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2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7.75%、16.63%,较21年提升3.69/0.84pcts;23年一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1.46%、16.68%,同比提升10.66/4.84pcts,环比-1.63/+0.09pcts,其中22年锂电设备/智能物流系统毛利率提升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海外业务快速推进。公司目前已建立了多个海外分/子公司,并于去年全资收购欧洲自动化装备制造商Ontec,成为第一家在欧洲本土建设技术中心的国产锂电设备企业,在锂电设备领域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欧洲第一,此外公司汽车产线业务和技术已获得宝马、大众、戴姆勒等一线主机厂的深度认可。我们认为未来有望随着公司持续加大海外布局及欧美电池厂建设步伐加快,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年-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06.27、267.11、322.2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14、51.64、61.82亿元,对应PE16/12/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
|
|
|
先导智能
|
机械行业
|
2023-04-28
|
35.98
|
--
|
--
|
38.95
|
6.57% |
|
38.34
|
6.56% |
|
详细
投资事件:公司 发布 2022年年报及 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32 亿元,同比增长38.82%;实现归母净利润23.18 亿元,同比增加46.25%;实现扣非净利润22.56 亿元,同比增长47.21%。 2023Q1 公司实现收入32.74 亿元,同比增长11.88%;归母净利润5.63亿元,同比增长62.64%;扣非归母净利润5.51 亿元,同比增长61.63%。 新签订单再创新高,业绩延续高增。2022 年锂电、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公司与海内外龙头企业深入合作,全年新签订单260 亿元(不含税),再创历年新高,提供了超过300GWh 的锂电产品,业绩持续高增。分产品来看,锂电业务收入99.44 亿元,同比+42.96%,在收入中占比进一步提升至71.38%;智能物流系统快速发展,收入16.95 亿元,同比+60.53%;光伏设备业务承压,收入4.63 亿元,同比-22.76%。 规模效应显现,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2 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7.75%/16.63%,同比+3.69pct/0.84pct;2023Q1 毛利率/净利率进一步提升至41.46%/16.68%。盈利水平的持续增长主要来自:1)公司加强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降本增效,规模优势逐步兑现;2)产品毛利率大幅提高,智能物流业务、珠海泰坦等实现利润水平的修复。 2022 年锂电/智能物流业务毛利率同比+4.41pct/4.27pct。2022 年全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95%,同比+0.21pct;管理费用率5.16%,同比-0.06pct;研发投入保持较高水平,研发费用率达到9.67%。 非锂电业务快速突破,平台化战略打造竞争优势。依托在锂电、光伏、3C、智能物流、汽车、氢能、激光等多领域的平台化布局,公司在技术开发、人才引入、客户拓展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各细分领域业务达到行业领先。1)光伏设备方面,公司发布TOPCon2.0 技术为基础的光伏电池智能工厂解决方案,ETA 突破26%,2023 年已获得TOPCon 整线订单超20GW;推出行业首款量产型0BB 无主栅串焊设备,效率大于6800pcs/h;子公司光导科技TOPCon SE 激光掺杂设备在2023 年开年获得超10GW 订单。2)储能领域,继与宝丰昱能签约20GW 储能整线订单后,又与宝丰集团签订充放电测试设备与20GWh 国内首创全自动储能集装箱装配线合作协议。3)汽车智能领域,公司获得欧洲顶级品牌跑车新能源电池的PACK 产线订单;研发扁线电机制造工艺,成功开发Hairpin 三代线成型技术;并与大众签订APP550 电驱产线EOL 测试台架订单,成为其在该领域的首家国内供应商。4)智能物流业务,智能物流AGV 与堆垛立体库系统出货量超过1000 台套。公司非锂电业务快速发展,有望贡献新增长动能。 全球市场布局不断深化,充分受益海外电动化浪潮。节能减排叠加地缘政治因素,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实现快速增长,2022 年突破10%,松下/LG/三星/SKI 等海外电池厂商扩产提速,大众/通用等车企开始自建电池厂,从全球主流电池厂商产能规划来看,预计2023-2025 年海外电池产能有望新增超1TWh。公司已在欧美等地建立多个海外分子公司,与西门子、大众等全球领先品牌达成深入战略合作;同时,公司全资收购德国Ontec,成为第一家在欧洲本土建设技术中心的中国锂电装备企业,逐步推进技术、人才、服务等各方面的本土化,进一步提 升在全球市场的 竞争力。2022 年,公司先后获得 ACC 14GW 和德国大众20GW 锂电设备订单、土耳其SIRO 20GWh 模组PACK 订单。海外汽车电动化进程不断加快,公司作为锂电设备龙头,海外业务有望持续突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平台化战略布局及海外市场开拓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长动能,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7.01 亿元、51.29 亿元、65.40 亿元,对应EPS 为2.36、3.28、4.18 元,对应PE 为15 倍、11 倍、9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下游电池厂商扩产不及预期。
|
|
|
先导智能
|
机械行业
|
2023-04-28
|
35.98
|
--
|
--
|
38.95
|
6.57% |
|
38.34
|
6.56% |
|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2022 年实现营收139 亿元,同比增长39%;归母净利润23.2 亿元,同比增长46%。2023 年一季度收入33 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5.6 亿元,同比增长63%。 2022 年新签订单260 亿元,创历年新高;受益规模效应,盈利能力提升明显受益锂电设备、智能物流设备等业务快速增长,公司2022 年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根据公司公告,2022 年新签订单金额260 亿元(不含税),创历年新高,预计2023 年收入有望持续增长。分业务看,2022 年锂电设备、智能物流系统、3C智能设备、光伏设备收入占比分别为71%、12%、4%、3%,其中锂电设备占比提升2pct。2022 年锂电设备、智能物流设备毛利率分别39%、19%,较2021 年提升4pct、4pct,反映公司规模效应显现,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2023 年一季度毛利率41%,同比提升10pct,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得益于2022 年新签订单陆续交付,2023 年一季度收入增速12%,维持较快增长。2023 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41%,同比提升10pct,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3 年新签订单有望超市场预期,超预期关键词:海外、储能、整车厂根据年度策略报告,我们预计2023 年全球锂电设备(含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达2300 亿元,同比增速35%。先导智能作为全球锂电设备龙头企业,我们初步预计2023 年公司新签订单有望达到330-340 亿元(预计同比增长25%-30%)。 1、海外市场。根据年度策略,我们预计欧洲、美国2023 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298、189 亿元,同比增长43%、64%,均领先于国内市场增速(22%),海外市场是2023 年锂电设备招标亮点。据年度策略报告,我们统计欧洲待建工厂规划产能有望超1000GWh,其中本土(Northvolt、大众、ACC 等合计约750GWh)。 2、储能市场。根据年度策略,我们预测2023 年全球储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257亿元,同比增速100%,占锂电设备总需求达到13%,较2022 年有望提升5pct。 3、整车厂自建电池。吉利(浙江衡远)、广汽(因湃电池)、奇瑞、蔚来等主机厂均发布了自建电池计划,因此2023 年锂电设备实际招标需求或超理论值。 国际化战略积极推进,打造海外锂电设备市场的中国名片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公司作为全球锂电设备龙头以及新能源装备的领军企业,未来将充分受益于海外市场增长。2018-2021 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1.7%、6.3%、7.6%、14.7%,2022 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19.0%,海外占比持续提升。订单方面,我们预计2022年海外订单40亿元(ACC14GWh、大众20GWh),预计2023 年海外招标将进一步快速增长。 致力于打造非标自动化设备平台型企业,非锂电设备业务有望蓬勃发展公司覆盖九大业务(锂电设备、光伏设备、3C 设备、汽车产线、智能物流、氢能设备、激光加工设备、电容设备以及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有望将先进的研发、管理经验复制到各个领域,成为非标自动化设备龙头。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2023-2025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36.5、48.3、59.8 亿元,三年复合增速37%,对应PE 分别为16、12、10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锂电企业扩产低于预期;新业务拓展低于预期。
|
|
|
先导智能
|
机械行业
|
2023-03-31
|
38.64
|
--
|
--
|
40.96
|
4.36% |
|
40.32
|
4.35% |
|
详细
事件:根据公司官方公众号,近日公司与西门子签署全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西门子签署全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强化欧美海外市场竞争力3月28日,公司与西门子(世界先进工业/电气自动化和驱动产品服务商)签署全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西门子作为工业4.0重要参与者,将为公司提供数字工业化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助力公司未来战略发展,尤其是欧美市场的开拓提供全球性的竞争力。 2023年新签订单有望超市场预期,超预期关键词:海外、储能、整车厂根据年度策略报告,我们预计2023年全球锂电设备(含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达2300亿元,同比增速35%。先导智能作为全球锂电设备龙头企业,我们初步预计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有望达到330-340亿元(预计同比增长25%-30%)。 1、海外市场。根据年度策略,我们预计欧洲、美国2023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298、189亿元,同比增长43%、64%,均领先于国内市场增速(22%),海外市场是2023年锂电设备招标亮点。据年度策略报告,我们统计欧洲待建工厂规划产能有望超1000GWh,其中本土(Northvolt、大众、ACC等合计约750GWh)。 2、储能市场。根据年度策略,我们预测2023年全球储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257亿元,同比增速100%,占锂电设备总需求达到13%,较2022年有望提升5pct。 3、整车厂自建电池。吉利(浙江衡远)、广汽(因湃电池)、奇瑞、蔚来等主机厂均发布了自建电池计划,因此2023年锂电设备实际招标需求或超理论值。 国际化战略积极推进,打造海外锂电设备市场的中国名片公司国际化战略积极推进,近期取得进展包括:2022年收购德国Ontec自动化装备制造商,将建设海外技术中心,更好服务于海外客户。在资本运作方面,公司2022年12月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 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公司作为全球锂电设备龙头以及新能源装备的领军企业,未来将充分受益于海外市场增长。2018-2021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1.7%、6.3%、7.6%、14.7%,2022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19.0%,海外占比持续提升。订单方面,我们预计2022年海外订单40亿元(ACC14GWh、大众20GWh),预计2023年海外招标将进一步快速增长。 致力于打造非标自动化设备平台型企业,非锂电设备业务有望蓬勃发展公司覆盖九大业务(锂电设备、光伏设备、3C设备、汽车产线、智能物流、氢能设备、激光加工设备、电容设备以及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有望将先进的研发、管理经验复制到各个领域,成为非标自动化设备龙头。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光伏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TOPCon高效电池解决方案、高速串焊设备、叠瓦焊接成套组件设备等均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参考年度策略,预计2023-2025年TOPCon扩产高峰期,3年合计市场规模1107亿元(年均369亿元)。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25.0、36.6、49.5亿元,三年复合增速46%,对应PE分别为25、17、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锂电企业扩产低于预期;新业务拓展低于预期。
|
|
|
先导智能
|
机械行业
|
2023-03-03
|
43.76
|
--
|
--
|
44.06
|
0.69% |
|
44.06
|
0.69% |
|
详细
事件: 1、公司获得 TOPCon SE 设备批量订单(来源:官方公众号) 平台化战略持续推进,光伏设备、激光设备等非锂电设备业务快速增长近日,先导智能旗下子公司—无锡光导科技获得 TOPCon SE 设备批量订单,以激光技术助力光伏 TOPCon 实现光电转换效率的跨越式发展。据官方公众号,设备一经推出,2023年开年就获得超 10GW 的订单。未来,光导科技还将面向新能源领域,开发更多前沿科技,助力新能源产业高效发展。 2023年新签订单有望超市场预期,超预期关键词:海外、储能、整车厂根据年度策略报告,我们预计 2023年全球锂电设备(含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达2300亿元,同比增速 35%。先导智能作为全球锂电设备龙头企业,我们初步预计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有望达到 330-340亿元(预计同比增长 25%-30%)。 1、海外市场。根据年度策略,我们预计欧洲、美国 2023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298、189亿元,同比增长 43%、64%,均领先于国内市场增速(22%),海外市场是 2023年锂电设备招标亮点。据年度策略报告,我们统计欧洲待建工厂规划产能有望超 1000GWh,其中本土(Northvolt、大众、ACC 等合计约 750GWh)。 2、储能市场。根据年度策略,我们预测 2023年全球储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 257亿元,同比增速 100%,占锂电设备总需求达到 13%,较 2022年有望提升 5pct。 3、整车厂自建电池。吉利(浙江衡远)、广汽(因湃电池)、奇瑞、蔚来等主机厂均发布了自建电池计划,因此 2023年锂电设备实际招标需求或超理论值。 国际化战略积极推进,打造海外锂电设备市场的中国名片公司国际化战略积极推进,近期取得进展包括:2022年收购德国 Ontec 自动化装备制造商,将建设海外技术中心,更好服务于海外客户。在资本运作方面,公司2022年 12月发行 GDR 并在瑞交所上市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 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公司作为全球锂电设备龙头以及新能源装备的领军企业,未来将充分受益于海外市场增长。2018-2021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 1.7%、6.3%、7.6%、14.7%,2022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19.0%,海外占比持续提升。订单方面,我们预计 2022年海外订单 40亿元(ACC14GWh、大众 20GWh),预计 2023年海外招标将进一步快速增长。 致力于打造非标自动化设备平台型企业,非锂电设备业务有望蓬勃发展公司覆盖九大业务(锂电设备、光伏设备、3C 设备、汽车产线、智能物流、氢能设备、激光加工设备、电容设备以及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有望将先进的研发、管理经验复制到各个领域,成为非标自动化设备龙头。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光伏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TOPCon 高效电池解决方案、高速串焊设备、叠瓦焊接成套组件设备等均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参考年度策略,预计 2023-2025年 TOPCon 扩产高峰期,3年合计市场规模 1107亿元(年均 369亿元)。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 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 25.0、36.6、49.5亿元,三年复合增速46%,对应 PE 分别为 27、19、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锂电企业扩产低于预期;新业务拓展低于预期。
|
|
|
先导智能
|
机械行业
|
2023-03-01
|
43.45
|
--
|
--
|
44.11
|
1.52% |
|
44.11
|
1.52% |
|
详细
先导智能国际化:打造全球锂电设备第一品牌公司是国内较早进行国际化布局的锂电设备公司,2018年以来国际化进程加速,开始大规模获取海外锂电设备整线(此前单机较多)订单,在多个国家成立分子公司及办事处,取得大众、ACC、Northvolt 等海外知名锂电及新能源汽车厂商锂电设备整线订单。2022年,公司海外收购取得突破,收购德国 Ontec 公司。 海外业务爆发:2021年海外收入 15亿元,近两年复合增速 123%。2019年以来,公司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19-2022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6%、8%、15%、19%。海外业务的盈利能力普遍高于国内同期水平。 比较:中国优势产业终将走向全球,先导智能引领锂电设备国际化加速类比工程机械,中国锂电设备同样具备全球竞争力。2007年三一重工海外业务收入为 24亿元,2021年其收入达到 282亿元,海外业务成为三一重工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2011-2015年三一重工海外收入占比从 10%持续提升至 46%,2007-2021年均值为 27%,2015年先导智能海外收入占比为 15%。 近两年中国锂电设备厂商海外业务快速增长,海外收入平均复合增速达 64%。 先导智能海外收入体量位居行业内第一。公司 2021年海外收入占比 15%,高于行业均值的 7%;2021年海外业务毛利率 48.67%,高于行业均值的 39.20%。 海外市场将是锂电设备下一个增长亮点预计 2023年欧洲、美国锂电设备市场分别为 235、179亿元,同比增速 46%、59%。2023-2025年,欧洲、美国锂电设备市场的复合增速分别为 29%、42%。 据我们测算,2022-2025年欧洲、美国锂电设备市场占全球总需求的比重分别为23%、27%、29%、33%,海外市场对锂电设备总需求的影响程度不断提升。 据我们测算,2020年公司在国内锂电设备市场份额为 42%,2020年公司海外锂电设备业务市占率仅为 8%,海外市场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先导智能是全球锂电设备龙头,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的智能装备领军企业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 智能装备、智能物流、汽车产线、氢能智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机器视觉等八大领域,是新能源装备的全球第一品牌。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 10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5.85亿元,公司 2013-2021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 66%,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 60%,成长性优异。高度重视研发,2019-2021年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均值为 11.26%。 2023年新签订单有望超市场预期,超预期关键词:海外、储能、整车厂预计 2023年全球锂电设备(含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达 2300亿元,同比增速35%。先导智能作为全球锂电设备龙头企业,我们初步预计 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有望达到 330-340亿元(预计同比增长 25%-30%)。 1、海外市场。我们预计欧洲、美国 2023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 298、189亿元,同比增长 43%、64%,均领先于国内市场增速(22%),海外市场是 2023年锂电设 备 招 标 亮 点 。 据 此 前 报 告 , 我 们 统 计 欧 洲 待 建 工 厂 规 划 产 能 有 望 超1000GWh,其中本土(Northvolt、大众、ACC 等合计约 750GWh)。 2、储能市场。我们预测 2023年全球储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 257亿元,同比增速100%,占锂电设备总需求达到 13%,较 2022年有望提升 5pct。 3、整车厂自建电池。吉利(浙江衡远)、广汽(因湃电池)、奇瑞、蔚来等主机厂均发布了自建电池计划,因此 2023年锂电设备实际招标需求或超理论值。 致力于打造非标自动化设备平台型企业,非锂电业务有望蓬勃发展公司有望将先进的研发、管理经验复制到各个领域,成为非标自动化设备龙头。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光伏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TOPCon 高效电池解决方 案、高速串焊设备、叠瓦焊接成套组件设备等均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参考年度策略,预计 2023-2025年 TOPCon 扩产高峰期,3年合计市场规模 1107亿元(年均 369亿元)。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 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 25.0、36.6、49.5亿元,三年复合增速43%,对应 PE 分别为 27、19、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锂电企业扩产低于预期;新业务拓展低于预期。
|
|
|
先导智能
|
机械行业
|
2023-02-02
|
46.85
|
--
|
--
|
50.00
|
6.72% |
|
50.00
|
6.72%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22.2-25.4亿元(中值23.8亿元),同比增长40.09%-60.29%;实现扣非后净利润21.4-24.6亿元,同比+39.65%-60.53%。 疫情短期影响Q4收入确认节奏,新签订单持续高增。单四季度看,以全年归母净利润中值23.8亿元测算,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15亿元,同比+23%,环比-16.2%。我们认为主要系四季度疫情因素拖累设备交付及收入确认节奏,公司生产经营、订单仍持续向好,预计22年有望超额完成新签订单目标,其中仅上半年新签订单已达155亿元(不含税)。 稀缺整线龙头,23年海外订单有望放量增长。去年是海外市场扩产元年,根据高工锂电统计,瑞典Northvolt的Ett工厂已于22年上半年出货,成为第一家向欧洲主机厂供货的本土电池厂商,此外包括德国大众、法国Verkor、法国ACC、挪威Freyr等本土汽车厂或电池厂也已对外发布了多份锂电设备采购订单,表明欧洲电池厂建设已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司作为整线龙头,备受海外电池厂青睐,目前已与大众、Northvolt、ACC等多家欧洲主机厂/电池厂绑定,有望深度受益海外电池厂建设推进,23年海外订单放量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2.37、230.28、290.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51、40.08、50.6亿元,对应PE31/18/14倍。 风险提示: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同业竞争格局恶化。
|
|
|
先导智能
|
机械行业
|
2023-01-31
|
46.41
|
--
|
--
|
50.00
|
7.74% |
|
50.00
|
7.74% |
|
详细
预计 2022年新签订单量快速增长,锂电设备客户各家订单占比更加均衡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公司新签订单 187亿元。产品结构上我们预计锂电设备占 75%,智能物流设备占比 11%,光伏设备占比 5%。客户结构上我们预计宁德时代新签订单占锂电设备比例超过 50%。 根据公司公告,2022年新签订单目标约 255亿元(上半年新签 155亿元),我们预计全年实际新签订单有望超额完成(同比增长 40%左右)。产品结构上锂电设备占比有望维持 70%以上,客户结构有望更加均衡(除宁德时代外,中创新航、宁夏宝丰、德国大众、亿纬锂能等国内外头部锂电客户全面开花)。 2023年新签订单有望超市场预期,超预期关键词:海外、储能、整车厂根据年度策略报告,我们预计 2023年全球锂电设备(含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达2300亿元,同比增速 35%。先导智能作为全球锂电设备龙头企业,我们初步预计 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有望达到 330-340亿元(预计同比增长 25%-30%)。 1、海外市场。根据年度策略,我们预计欧洲、美国 2023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298、189亿元,同比增长 43%、64%,均领先于国内市场增速(22%),海外市场是 2023年锂电设备招标亮点。据此前报告,我们统计欧洲待建工厂规划产能有望超 1000GWh,其中本土(Northvolt、大众、ACC 等合计约 750GWh)。 2、储能市场。根据年度策略,我们预测 2023年全球储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 257亿元,同比增速 100%,占锂电设备总需求达到 13%,较 2022年有望提升 5pct。 3、整车厂自建电池。吉利(浙江衡远)、广汽(因湃电池)、奇瑞、蔚来等主机厂均发布了自建电池计划,因此 2023年锂电设备实际招标需求或超理论值。 国际化战略积极推进,打造海外锂电设备市场的中国名片公司是国内较早进行国际化布局的锂电设备公司,在美国、瑞典、德国、法国、荷兰、韩国、日本、印度等多地设置分子公司。2022年收购德国 Ontec 自动化装备制造商,将建设海外技术中心,更好服务于海外客户。在资本运作方面,公司2022年 12月发行 GDR 并在瑞交所上市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2022年以来公司陆续取得 Northvolt、ACC、德国大众等海外知名锂电企业的订单,成为欧洲最重要的中国锂电设备供应商。 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公司作为全球锂电设备龙头以及新能源装备的领军企业,未来将充分受益于海外市场增长。2018-2021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 1.7%、6.3%、7.6%、14.7%,2022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19.0%,海外占比持续提升。订单方面,我们预计 2022年海外订单 40亿元(ACC 14GWh、大众 20GWh),预计 2023年海外招标将进一步快速增长。 致力于打造非标自动化设备平台型企业,非锂电业务有望蓬勃发展公司覆盖九大业务(锂电设备、光伏设备、3C 设备、汽车产线、智能物流、氢能设备、激光加工设备、电容设备以及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有望将先进的研发、管理经验复制到各个领域,成为非标自动化设备龙头。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光伏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TOPCon 高效电池解决方案、高速串焊设备、叠瓦焊接成套组件设备等均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参考年度策略,预计 2023-2025年 TOPCon 扩产高峰期,3年合计市场规模 1107亿元(年均 369亿元)。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 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 25.6/36.5/46.5亿元,三年复合增速43%,对应 PE 分别为 27/19/15倍。维持“买入”评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