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普生物
|
医药生物
|
2020-04-27
|
18.66
|
21.33
|
18.96%
|
19.84
|
6.32% |
|
26.49
|
41.96% |
|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 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5亿元,同比增长 47.7%;实现归母净利润 7312.9万元,同比增长 68.9%。 行业受非瘟影响严重, 业绩 符合预期。 。报告期内兽用生物制品实现销售收入 2.8亿元,同比增长 76.6%,其中市场销售疫苗实现销售收入 2.3亿元,同比 74.7%; 招标疫苗实现销售收入 5058.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85.5%;兽用制剂实现销售收入 1.3亿万元,同比增长 81.5%;兽用原料药实现销售收入 4069.6万元,同比下降 45%主要是由于公司兽用原料药生产基地处于湖北地区,受到疫情影响所致。公司整体业绩亮眼,未来有望持续保持增长。 公司重磅禽流感疫苗大幅拉升公司业绩。报告期家禽业务板块药品疫苗合计收入同比增长 79%,其中,禽用疫苗收入同比增长 80%,禽用药物收入同比增长76%。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一季度销售额超过 1亿元,同比增长 97%,其中招标渠道收入同比增长 97%,市场渠道收入同比增长 96%。 近年来国内禽流感始终为国家重点防疫病种之一。自 2016年以来,共有近千人感染。其中 2016年感染人数 264人,2017年感染人数增加到 589人,开始呈现出高致病性。2020年 1月 8日起国内发生 6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疫压力较大,公司禽苗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产品矩阵逐步完善。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 3项,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2项,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及备案 24项,专利 4项。另外在非洲猪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严重危害生猪养殖的情况下,研究院积极跟踪疫病流行趋势,与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开展合作,正在加速推进非洲猪瘟、口蹄疫等疫苗的研究开发。我们认为公司逐步完善自身产品矩阵,未来有望进一步拉动公司业绩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0-2022年 EPS 分别为 0.64元、0.81元、0.99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29、23、19倍。同行业 2020年平均 PE 为 35倍,给予公司 2020年 35倍 PE,目标价 22.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或加剧、公司产品销售或不及预期、非瘟疫情或加剧。
|
|
|
中牧股份
|
医药生物
|
2020-04-24
|
11.33
|
13.63
|
13.49%
|
15.64
|
14.49% |
|
17.27
|
52.43% |
|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9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下滑7.1%;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降38.5%。 行业受非瘟影响严重,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报告期内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下滑44.5%。主要是由于受到非瘟影响,公司各项业务均有下滑。依据农业农村部公开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共报告发生了63起非洲猪瘟疫情,共扑杀生猪39万头。2019年末,我国生猪存栏3.1亿头,下降27.5%;生猪出栏5.4亿头,下降21.6%。导致报告期内生物制品板块实现营收11.4亿元,同比下滑9.4%,兽药板块实现营收8.1亿元,同比下滑10.3%,饲料板块实现营收9.5亿元,同比下滑15.5%。另外,2019年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631.3万元,其主要原因为金达威计提大额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及维生素原料产品销售价格下降所致。金达威单Q4归母净利润为-7736.3万元,公司对应净利润约为-1700万元,扣除金达威后主营利润略微增长。我们认为在整体行业受到冲击的背景下,公司凭借优秀产品质量和管控能力加快市场开拓,整体业务下滑幅度明显低于行业下滑幅度。在生猪母猪产能去化的过程中稳步提升市占率,未来在整体行业恢复过程中,亦将迎来业绩快速增长。 长期养殖龙头企业集中化趋势不改。2019年上半年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受非洲猪瘟影响持续下滑。但从国内规模厂二元母猪补栏数据看,从3月份开始补栏意愿有明显回升趋势,补栏绝对量与2018年上半年几乎持平。自2019年11月以来,国内400个定点县监测生猪和能繁母猪已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预计2020年下半年补栏热情仍将维持,从而拉动疫苗需求回暖。另外,在非洲猪瘟疫病不断侵袭的背景下,对各地方省份之间猪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利好国内龙头养殖企业,规模养殖场集中度提升趋势或将持续。我们认为未来两年养殖量及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继续增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行业受到非洲猪瘟影响产能去化严重,2020年主要呈现恢复态势,我们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0.44元、0.56元、0.63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30、24、21倍。同行业2021年平均PE为30倍,给予公司2021年30倍PE,目标价16.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或加剧、公司产品销售或不及预期、非瘟疫情或加剧。
|
|
|
苏垦农发
|
农林牧渔类行业
|
2020-04-03
|
9.94
|
14.45
|
21.33%
|
11.65
|
14.78% |
|
11.40
|
14.69% |
|
详细
水稻种植景气度迎来拐点向上。从目前来看,蝗灾对国内农产品影响可能性较小。由于非洲蝗虫对低温耐受程度低,而传入我国云南的途径中需要穿过低温山脉,因此进入我国的可能性较低。但对已经受到蝗虫影响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来看,对全球农产品价格或将有催化。印度和巴基斯坦占全球水稻出口量33%和9%。另外,目前蝗虫处于繁殖阶段,下一波预计在5-6月份开始迁徙,或有可能产生进一步灾害影响。2020年2月28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通知2020年稻谷收购政策,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21元、127元、130元。除粳稻保持价格平稳外,其实籼稻均比去年价格上涨0.01元/斤,为2014年以来首次上涨。我们认为国内水稻已到了拐点向上位置。受蝗灾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国内水稻最低收购价的近年来首次上涨将成为国内水稻价格上涨的强有力支撑。农产品价格的提升将有效带动土地价值的抬升。 双模式经营,未来有望提升净利率水平。苏垦农发是江苏农垦集团下唯一的农业板块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拥有120万亩规模化种植基地,其中承包农垦集团97万亩,流转农村土地约22万亩,已签订合作土地面积达到140万亩。目前公司经营模式主要为两种,其中约100万亩由公司根据市场行情统一规划,农工进行统一种植;剩余约20万亩公司以发包模式承包给农民,由农民自行规划种植。未来公司将陆续收回土地进行统一模式规划,有望提升公司净利率水平。 政策利好,未来流转土地面积有望快速提升。我们认为未来土地流转改革有望继续深化。苏垦农发是国内土地流转领军企业,且公司拥有的100万亩土地为统一模式下经营,是各大农垦系上市企业中与国家推行的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指导方针最为贴近的企业。随着土地流转推进,公司的规模可以得到进一步扩张,增加生产的规模效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9-2021年EPS分别为0.43元、0.51元、0.59元,对应PE分别为24倍、20倍和17倍。同行业2020年平均PE为24倍,考虑目前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明显,给予公司2020年30倍PE,目标价15.3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农产品涨价或不及预期、疫情影响农民耕种热情或不及预期、天气情况或不及预期。
|
|
|
瑞普生物
|
医药生物
|
2020-04-03
|
13.50
|
18.28
|
1.95%
|
19.78
|
44.59% |
|
22.64
|
67.70% |
|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9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23.3%;实现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63.4%。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报告期内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8.3%。 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1、公司对瑞派宠物2019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2019年底C轮融资情况以及未来规划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对瑞派宠物投资额的公允价值变动进行了合理评估,初步确认了约6000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而增加归属净利润约5100万元。2、根据公司所提供财务资助的鹤壁市永达食品有限公司诉讼案件的申请强制执行的最新进展情况以及鹤壁永达相关资产的可执行情况,公司判断相关应收款项收回的可能性很小,在2019年度对涉及鹤壁永达的相关应收款项补提了约3600万元的坏账准备金,从而减少归属净利润约3100万元。若剔除两项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后,公司归母净利润约1.8亿元,同比增长47%,业绩符合预期。 报告期内,公司生物制品共获得新兽药证书5项、兽药产品批准文号6项、授权发明专利10项。其中包括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亚单位疫苗、重组犬α-干扰素(冻干型)、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2rSD57株+rFJ56株等多项重要疫苗。而在研产品方面,猪圆环病毒2型杆状病毒载体、猪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4型、5型)三联灭活疫苗、犬细小病毒抗血清等多种兽药产品都在稳步推进中,继续扩大在畜用、宠物用领域的市场份额。 另外在非洲猪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严重危害生猪养殖的情况下,研究院积极跟踪疫病流行趋势,与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开展合作,正在加速推进非洲猪瘟、口蹄疫等疫苗的研究开发。我们认为公司逐步完善自身产品矩阵,未来有望进一步拉动公司业绩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行业受到非洲猪瘟影响产能去化严重,2020年主要呈现恢复态势,我们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0.64元、0.81元、1.00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22、17、14倍。同行业2020年平均PE为30倍,给予公司2020年30倍PE,目标价19.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或加剧、公司产品销售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或波动、养殖业疫情风险。
|
|
|
北大荒
|
农林牧渔类行业
|
2020-03-31
|
15.76
|
17.81
|
34.92%
|
17.75
|
9.98% |
|
17.72
|
12.44% |
|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9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下降4.7%;实现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下降13.1%。 业绩符合预期。营收下降主要是由于丽水雅居项目大部分商品房已于2018年销售完毕,本报告期尾盘销量同比大幅减少等原因所致。实现利润总额8.2亿元,同比减少1.1亿元。主要是由于受3次强台风降雨影响,公司区域内的江、河、湖泊和水库水位全线上涨,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公司采取防外水、排内涝、保秋收等措施,导致费用支出加加大。 玉米供给缺口或进一步增加。供给端看,国内玉米或受草地贪夜蛾影响减产。 我国北方种植玉米面积较南方更多,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将明显提升,预计2020年我国玉米减产幅度有望控制在5%左右。从需求端来看国内生猪养殖将继续保持恢复态势,同时禽类养殖在猪价高位的带动下,将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养殖量有望进一步增长。我们预计2020年国内玉米供给缺口将进一步增长,有望带动玉米价格抬升。 水稻种植景气度迎来拐点向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受到蝗虫影响,预计对全球农产品价格或将有催化。印度和巴基斯坦占全球水稻出口量33%和9%。 另外,目前蝗虫处于繁殖阶段,下一波预计在5-6月份开始迁徙,或有可能产生进一步灾害影响。国家2020年稻谷收购政策,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21元、127元、130元,为2014年以来首次上涨。 我们认为国内水稻已到了拐点向上位置。受蝗灾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国内水稻最低收购价的近年来首次上涨将成为国内水稻价格上涨的强有力支撑。农产品价格的提升将有效带动土地价值的抬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0.66元、0.75元、0.85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24、21、19倍。同行业2020年平均PE为23倍,但考虑公司拥有1000万余亩土地,为同行业绝对龙头公司,给予30%溢价。 给予公司2020年30倍PE,目标价19.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农产品涨价或不及预期、疫情影响农民耕种热情或不及预期、天气情况或不及预期。
|
|
|
北大荒
|
农林牧渔类行业
|
2020-03-17
|
12.81
|
15.06
|
14.09%
|
17.33
|
32.09% |
|
17.72
|
38.33% |
|
详细
玉米供给缺口或进一步增加。供给端看,国内玉米或受草地贪夜蛾影响减产。 与2019年不同,草地贪夜蛾已在我国南部扎根繁殖,2020年将由我国南方向北方传导。北迁的种群数量大,且我国北方种植玉米面积较南方更多,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将明显提升,预计2020年我国玉米减产幅度有望控制在5%左右。 从需求端来看国内生猪养殖将继续保持恢复态势,在非洲猪瘟渐渐趋于平稳的背景下,以规模养殖企业为首率先恢复出栏。同时禽类养殖在猪价高位的带动下,将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养殖量有望进一步增长。我们预计2020年国内玉米供给缺口将进一步增长,有望带动玉米价格抬升。另外,2019年年底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慈KJH83等192个转基因植物品种命名的公示》,其中获批2个转基因玉米品种。据PhiipsMcDouga 数据,2018年在全球379亿美元种子市场中,转基因种子比重达55%,其中五大转基因种植国家的种植面积占比近9成,平均应用率也已接近饱和,中国占比仅1.5%,市场空间庞大。 水稻种植景气度迎来拐点向上。从目前来看,蝗灾对国内农产品影响可能性较小。由于非洲蝗虫对低温耐受程度低,而传入我国云南的途径中需要穿过低温山脉,因此进入我国的可能性较低。但对已经受到蝗虫影响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来看,对全球农产品价格或将有催化。印度和巴基斯坦占全球水稻出口量33%和9%。另外,目前蝗虫处于繁殖阶段,下一波预计在5-6月份开始迁徙,或有可能产生进一步灾害影响。2020年2月28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通知2020年稻谷收购政策,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21元、127元、130元。除粳稻保持价格平稳外,其实籼稻均比去年价格上涨0.01元/斤,为2014年以来首次上涨。我们认为国内水稻已到了拐点向上位置。受蝗灾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国内水稻最低收购价的近年来首次上涨将成为国内水稻价格上涨的强有力支撑。农产品价格的提升将有效带动土地价值的抬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9-2021年EPS 分别为0.58元、0.67元、0.76元,对应动态PE 分别为21、19、16倍。同行业2020年平均PE 为19倍,但考虑公司拥有1000万余亩土地,为同行业绝对龙头公司,给予30%溢价。给予公司2020年25倍PE,目标价16.7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农产品涨价或不及预期、疫情影响农民耕种热情或不及预期、天气情况或不及预期。
|
|
|
中牧股份
|
医药生物
|
2019-11-06
|
14.75
|
15.57
|
29.64%
|
16.39
|
11.12% |
|
16.39
|
11.12% |
|
详细
长期养殖龙头企业集中化趋势不改。2019年上半年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受非洲猪瘟影响持续下滑。但从国内规模厂二元母猪补栏数据看,从3月份开始补栏意愿有明显回升趋势,补栏绝对量与2018年上半年几乎持平。预计下半年随着猪价走高,带动养殖户的补栏意愿提升,从而拉动对疫苗的需求量上升。另外,在非洲猪瘟疫病不断侵袭的背景下,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利好国内龙头养殖企业,规模养殖场集中度提升趋势或将持续。我们认为未来两年养殖量及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公司客户模式规模厂占比高,盈利能力有望继续增强。 产品丰富,疫苗业务大有可为。公司新增两款疫苗产品均为口蹄疫产品。其一为口蹄疫O、A、Ⅰ型三价灭活疫苗,该款疫苗自2018年起由于国内调整亚洲I型口蹄疫防控策略,在全国范围内停止亚洲I型口蹄疫免疫。此次获得恢复生产的资质是用于出口海外市场,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巴基斯坦为例,每年对口蹄疫疫苗的需求量为每年4000万头份~5000万头份,我们认为未来有望拉动公司口蹄疫疫苗业务的增长,为公司新增利润点。第二款是公司继中普生物后获得的第二款猪、牛O、A二价口蹄疫疫苗。该款产品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区分自然感染、疫苗免疫,为无特定疫病区净化工作提供产品条件,符合国家净化养殖场的目标,为口蹄疫疫苗业务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多点开花,化药饲料业务未来更添助力。目前国家对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稳步推进,我们认为虽然目前疫苗仍不能实际运用,但对养殖户信心有所支撑,下半年公司生物制药板块有望随着信心恢复边际改善。另外,公司化药与饲料业务有望成为未来新的利润爆发点。饲料业务中90%以上为禽用饲料,有望受益于禽后周期拉动,未来两年保持高增长;化药业务公司子公司胜利生物于近期通过美国FDA机构现场审计,未来有望实现化药业务出口美国,或将大幅拉动公司出口业务利润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9-2021年EPS分别为0.47元、0.60元、0.71元,对应PE分别为31倍、25倍和21倍。公司为国内疫苗企业龙头之一,各项产品资质齐全。考虑同行业平均PE,给予公司2020年32倍PE,目标价19.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或加剧、公司产品销售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或波动、疫苗研发进度或不及预期。
|
|
|
雪榕生物
|
农林牧渔类行业
|
2019-11-04
|
6.29
|
9.72
|
29.95%
|
6.54
|
3.97% |
|
8.30
|
31.96%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滑17.8%。 扣非业绩保持高增长。我们认为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利润下滑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1、2018年同期,公司及子公司将上海基地部分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转让,产生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1.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523.7%,主要是由于上半年2018年金针菇行业深度亏损,行业内部分落后、分散产能相继淘汰,行业整体供需结构改善,带来销售价格的快速提升,从而拉动公司业绩增长;2、2019年单三季度净利润为-563.1万元,同比下滑105.5%。主要是由于2018年第三季度受寿光水灾影响蔬菜价格不断攀升,带动食用菌价格快速上涨。 龙头优势明显,未来国内外双线推进。公司于8月份发布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9亿元,主要用于建设公司泰国和德州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车间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泰国工厂预计2020年一季度实现投产。目前公司成本控制能力、销售区域布局以及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未来随着各个工厂项目建设完成,公司有望凭借国内外双线推进,带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格局领先行业,进入收获期。纵观公司发展历程,公司从2009年开始实施全国布局战略,目前公司已有六大生产基地。从目前看未来几年,我们认为公司一方面将着力凭借成本、渠道、品牌等优势不断提升国内食用菌市场的市占率,另外战略层面上,公司将逐渐从全国战略延伸至全球化,未来有望以泰国为基点,辐射周边东南亚国家。我们认为从最初的全国布局发展至目前逐渐全球化,公司的战略格局始终领先行业,布局将进入收获期,预计公司食用菌毛利率未来几年内将有显著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9-2021年EPS分别为0.66元、0.83元、0.96元,对应动态PE为10、8、7倍。考虑行业2020年平均PE为10倍,给予公司2020年12倍估值,对应目标价9.9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或加剧、产品销售或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或不及预期。
|
|
|
中牧股份
|
医药生物
|
2019-11-04
|
15.50
|
--
|
--
|
16.40
|
5.81% |
|
16.40
|
5.81%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下滑7.5%;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下滑19.6%。 抵抗“非猪”影响,行业低点已过。公司在报告期内扣除投资净收益后净利润为1.3亿元,同比下滑22.8%。其中单三季度扣除投资净收益后利润下滑21%。我们认为在非洲猪瘟持续影响,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大幅去化的大环境下,公司凭借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等竞争力有效抵抗非瘟所带来的的影响。随着猪价的不断走高以及9月份以来各地养殖补贴政策的不断落地,下游养殖意愿积极恢复,行业低点已过,未来有望呈明显边际改善趋势。 产品丰富,疫苗业务大有可为。公司新增的两款疫苗产品均为口蹄疫产品。其一为口蹄疫O、A、Ⅰ型三价灭活疫苗,该款疫苗自2018年起由于国内调整亚洲I型口蹄疫防控策略,在全国范围内停止亚洲I型口蹄疫免疫。此次获得恢复生产的资质是用于出口海外市场,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巴基斯坦为例,每年对口蹄疫疫苗的需求量为每年4000万头份~5000万头份,我们认为未来有望拉动公司口蹄疫疫苗业务的增长,为公司新增利润点。第二款是公司继中普生物后获得的第二款猪、牛O、A二价口蹄疫疫苗。该款产品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区分自然感染、疫苗免疫,为无特定疫病区净化工作提供产品条件,符合国家净化养殖场的目标,为口蹄疫疫苗业务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长期养殖龙头企业集中化趋势不改。2019年上半年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受非洲猪瘟影响持续下滑。但从国内规模厂二元母猪补栏数据看,从3月份开始补栏意愿有明显回升趋势,补栏绝对量与2018年世行半年几乎持平。预计下半年随着猪价走高,带动养殖户的补栏意愿提升,从而拉动对疫苗的需求量上升。另外,在非洲猪瘟疫病不断侵袭的背景下,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利好国内龙头养殖企业,规模养殖场集中度提升趋势或将持续。我们认为未来两年养殖量及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公司客户模式规模厂占比高,盈利能力有望继续增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9-2021年EPS分别为0.51元、0.62元、0.71元,对应动态PE为31、26、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或加剧、公司产品销售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或波动、疫苗研发进度或不及预期。
|
|
|
瑞普生物
|
医药生物
|
2019-10-31
|
15.72
|
17.85
|
--
|
17.45
|
11.01% |
|
17.98
|
14.38%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度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7.9%;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36.5%。 业绩增速逐季度攀高,增长趋势有望持续。受益于禽类养殖的高景气度以及产品提价,整体盈利能力逐季度攀高。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9.4%;实现归母净利润5831万元,同比增长55.7%。其中已包含公司三季度计提股权激励费用共计628万元。前三季度华南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18%,净利润6047万元,同比增长172%。且家畜业务三季度环比有所改善,未来随着生猪养殖逐渐边际改善,相关业务有望重回正轨。 公司重磅禽流感疫苗或将大幅拉升公司业绩。近年来国内禽流感始终为国家重点防疫病种之一。自2016年以来,共有近千人感染,同时死亡率较2016年也出现了成倍的增长,H7N9病毒开始呈现出高致病性。自2019年3月份以来,国内已出现多起禽流感感染事件,2019年4月4日内蒙古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疫压力较大。招标疫苗从过去以二价疫苗为主转换为三价疫苗,预计招标价格或将迎来上升,预计中标价格有望从过去0.164元/羽上升至0.3元/羽,疫苗市场规模将来快速提升,公司业绩有望持续走高。 “非猪”影响下,鸡肉有望短期替代部分猪肉消费。我们认为受国内非洲猪瘟影响,国内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锐减,即使目前养殖意愿有所回升,但传导至生猪存栏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猪肉消费量至少在2020年年底前将受到较大影响,变相拉动国内鸡肉消费增长。2019年上半年鸡苗价格维持相对高位,下游补栏积极性强烈。据博亚和讯预测系统显示,上半年肉鸡出栏量22亿羽,同比增7.7%;肉鸡出栏体重提升,鸡肉产量同比增加9.7%。鸡肉消费量总体呈上涨趋势,预计这种趋势在未来两年仍将持续,将有效拉动禽类疫苗需求增长,增厚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9-2021年EPS分别为0.51元、0.75元、0.91元,对应动态PE为30、20、17倍。考虑行业2020年平均PE为25倍,给予公司2020年25倍估值,对应目标价18.7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或加剧、公司产品销售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或波动、疫苗研发进度或不及预期。
|
|
|
生物股份
|
医药生物
|
2019-10-22
|
19.00
|
--
|
--
|
21.98
|
15.68% |
|
21.98
|
15.68%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度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同比下滑40.8%;实现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下滑63.5%。 长期养殖龙头企业集中化趋势不改。2019年上半年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受非洲猪瘟影响持续下滑。但从国内规模厂二元母猪补栏数据看,从3月份开始补栏意愿有明显回升趋势,补栏绝对量与2018年上半年持平。预计随着猪价走高,带动养殖户的补栏意愿提升,从而拉动对疫苗的需求量上升。另外,在非洲猪瘟疫病不断侵袭的背景下,对各地方省份之间猪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利好国内龙头养殖企业,规模养殖场集中度提升趋势或将持续。未来两年养殖量及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继续增强。 行业低点已过,公司有望重回正轨。自2019年8月份以来,国家各地方养殖补贴政策落地趋于频繁,且随着生猪价格不断攀高,下游养殖补栏意愿提升明显。目前生猪价格已攀升35.76元/公斤,对养殖户刺激效果明显。据草根调研情况显示。北方市场整体补栏意愿已有恢复趋势,南方相较于北方由于非洲猪瘟爆发时间有所滞后所以补栏意愿相对较弱,但也以基本平稳。另外,对于疫苗企业来说,核心客户为规模养殖场,我们认为随着国家鼓励政策及补贴方案的落地,规模养殖场将率先发力,带动公司也二级恢复增长。因此我们认为目前行业的低点已过,公司将重回正轨。 产品多元化增强核心竞争力。国内禽用疫苗市场增长迅速。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招标疫苗从过去以二价疫苗转换为三价疫苗,预计招标价格或将迎来上升,预计中标价格有望从过去0.164元/羽上升至0.3元/羽,疫苗市场规模将迎来快速提升,拉升辽宁益康的盈利能力。另外,报告期内公司塞内卡灭活疫苗,牛巴氏杄菌、曼氏杆菌二联灭活疫苗,猫四联灭活疫苗等疫苗研发项目进展顺利。猪伪狂犬病耐热保护剂活疫苗(C株),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积极市场推广,公司产品多元化进程加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9-2021年EPS分别为0.49元、0.62元、0.74元,对应动态PE为39、31、26倍。目前估值合理,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或加剧、公司产品销售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或波动。
|
|
|
瑞普生物
|
医药生物
|
2019-09-05
|
14.57
|
17.85
|
--
|
16.50
|
13.25% |
|
17.45
|
19.77%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12.1%;实现归母净利润8634.2万元,同比增长26%。 受益禽类养殖高景气度,业绩增长显著。报告期内公司虽然因为受到非洲猪瘟冲击,生猪疫苗业务有所下滑,但受益于禽类养殖的高景气度,下游补栏热情和整体禽用疫苗市场均有所增长,带动公司业绩增长明显。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华南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99%,净利润3714.5万元,同比增长169%,整体销售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5%上升至报告期的57%,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家禽疫苗市场竞争力。“非猪”影响下,鸡肉有望短期替代部分猪肉消费。我们认为受国内非洲猪瘟影响,猪肉消费量将短期内受到影响,变相拉动国内鸡肉消费增长。2019年上半年鸡苗价格维持相对高位,下游补栏积极性强烈。据博亚和讯家禽生产和产量预测系统显示,上半年肉鸡出栏量22亿羽,同比增7.7%;肉鸡出栏体重提升,鸡肉产量同比增加9.7%。鸡肉消费量总体呈上涨趋势,预计这种趋势在未来两年仍将持续。 公司重磅禽流感疫苗或将大幅拉升公司业绩。近年来国内禽流感始终为国家重点防疫病种之一。自2016年以来,共有近千人感染。其中2016年感染人数264人,2017年感染人数增加到589人,同时死亡率较2016年也出现了成倍的增长,H7N9病毒开始呈现出高致病性。自2019年3月份以来,国内已出现多起禽流感感染事件,尤其2019年4月4日内蒙古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疫压力较大。招标疫苗从过去以二价疫苗为主转换为三价疫苗,预计招标价格或将迎来上升,预计中标价格有望从过去0.164元/羽上升至0.3元/羽,疫苗市场规模将来快速提升,公司业绩有望持续走高。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9-2021年EPS分别为0.51元、0.75元、0.91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30、20、16倍,考虑行业2020年平均PE为25倍,给予公司2020年25倍估值,对应目标价18.7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或加剧、公司产品销售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或波动、疫苗研发进度或不及预期。
|
|
|
雪榕生物
|
农林牧渔类行业
|
2019-09-02
|
7.76
|
11.59
|
54.95%
|
8.45
|
8.89% |
|
8.45
|
8.89%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270.6%。 落后产能淘汰致使市场价格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967万元,上半年增长显著。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为2018年金针菇行业深度亏损,行业内部分落后、分散产能相继淘汰,行业整体供需结构改善,带来销售价格的快速提升,从而拉动公司业绩增长。 行业或将迎来整合。自2014年至今行业经历了两次半洗牌。第一次由于金针菇工厂化发展迅速,农民菇数量快速减少。2015、2016年农民菇数量同比减少23%、33%。第二次自2016年开始,小型工厂由于利润被压缩而逐渐退出市场,主要由于行业产能过剩,企业利润被压缩,售价击穿成本较高的小厂。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借产能、销售渠道等多方面优势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最受益者。 龙头优势明显,未来国内外双线推进。公司于8月份发布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9亿元,主要用于建设公司泰国和德州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车间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泰国工厂预计2020年一季度实现投产。目前公司成本控制能力、销售区域布局以及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未来随着各个工厂项目建设完成,公司有望凭借国内外双线推进,带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格局领先行业,进入收获期。纵观公司发展历程,公司从2009年开始实施全国布局战略,目前公司已有六大生产基地。战略层面上,公司将逐渐从全国战略延伸至全球化,未来有望以泰国为基点,辐射周边东南亚国家。我们认为从最初的全国布局发展至目前逐渐全球化,公司的战略格局始终领先行业,布局将进入收获期,预计公司食用菌毛利率未来几年内将有显著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9-2021年EPS分别为0.66元、0.83元、0.96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12、10、8倍,考虑行业平均PE为18倍,给予公司2019年18倍估值,对应目标价11.8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销售价格及利润季节性波动风险;毛利率下降的风险;业务规模扩大可能导致的管理风险。
|
|
|
中牧股份
|
医药生物
|
2019-09-02
|
16.82
|
--
|
--
|
18.98
|
12.84% |
|
18.98
|
12.84% |
|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告称获得口蹄疫 O 型、 A 型、亚洲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生产并允许出口额的资质与口蹄疫 O 型、 A 型二价 3B 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的新兽药证书。 产品丰富,疫苗业务大有可为。 此次公司新增的两款疫苗产品均为口蹄疫产品。 其一为口蹄疫 O、 A、 Ⅰ型三价灭活疫苗,该款疫苗自 2018年起由于国内调整亚洲 I 型口蹄疫防控策略,在全国范围内停止亚洲 I 型口蹄疫免疫。此次获得恢复生产的资质是用于出口海外市场,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巴基斯坦为例,每年对口蹄疫疫苗的需求量为每年 4000万头份~5000万头份,我们认为未来有望拉动公司口蹄疫疫苗业务的增长,为公司新增利润点。第二款是公司继中普生物后获得的第二款猪、牛 O、 A 二价口蹄疫疫苗。该款产品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区分自然感染、疫苗免疫,为无特定疫病区净化工作提供产品条件,符合国家净化养殖场的目标,为口蹄疫疫苗业务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长期养殖龙头企业集中化趋势不改。 2019年上半年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受非洲猪瘟影响持续下滑。但从国内规模厂二元母猪补栏数据看,从 3月份开始补栏意愿有明显回升趋势,补栏绝对量与 2018年上半年几乎持平。预计下半年随着猪价走高,带动养殖户的补栏意愿提升,从而拉动对疫苗的需求量上升。 另外,在非洲猪瘟疫病不断侵袭的背景下,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利好国内龙头养殖企业,规模养殖场集中度提升趋势或将持续。我们认为未来两年养殖量及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公司客户模式规模厂占比高,盈利能力有望继续增强。 多点开花,化药饲料业务未来更添助力。 目前国家对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稳步推进,对养殖户信心有所支撑,下半年公司生物制药板块有望随着信心恢复边际改善。 公司饲料业务中 90%以上为禽用饲料,有望受益于禽后周期拉动,未来两年保持高增长;化药业务公司子公司胜利生物于近期通过美国 FDA 机构现场审计,未来有望实现化药业务出口美国,或将大幅拉动公司出口业务利润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19-2021年 EPS 分别为 0.51元、 0.62元、 0.71元,对应动态 PE 为 32、 27、 24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或加剧、公司产品销售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或波动、疫苗研发进度或不及预期。
|
|
|
生物股份
|
医药生物
|
2019-08-26
|
16.71
|
--
|
--
|
19.99
|
19.63% |
|
21.98
|
31.54%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度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1亿元,同比下滑32.9%;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滑52.7%。 抵抗“非猪”影响,业绩环比改善。报告期内由于受到非洲猪瘟影响,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均大幅下滑,致使公司生物制药业务需求量大幅下滑。但目前公司科技产业园区一期项目进展顺利,口蹄疫疫苗车间完成机电安装和内部施工,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布鲁氏杆菌疫苗三个车间通过GMP静态验收,所有车间预计将在下半年完成GMP动态验收,年底前可全部投产运营。未来将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叠加下半年国内养殖边际改善,公司业绩有望重回正轨。 长期养殖龙头企业集中化趋势不改。2019年上半年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受非洲猪瘟影响持续下滑。但从国内规模厂二元母猪补栏数据看,从3月份开始补栏意愿有明显回升趋势,补栏绝对量与2018年世行半年几乎持平。预计下半年随着猪价走高,带动养殖户的补栏意愿提升,从而拉动对疫苗的需求量上升。另外,在非洲猪瘟疫病不断侵袭的背景下,对各地方省份之间猪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利好国内龙头养殖企业,规模养殖场集中度提升趋势或将持续。我们认为未来两年养殖量及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继续增强。 产品多元化增强核心竞争力。国内禽用疫苗市场增长迅速。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招标疫苗从过去以二价疫苗转换为三价疫苗,预计招标价格或将迎来上升,预计中标价格有望从过去0.164元/羽上升至0.3元/羽,疫苗市场规模将迎来快速提升,拉升辽宁益康的盈利能力。2019年上半年辽宁益康实现净利润629万,同比增长82.1%,盈利能力有望持续走高。另外,报告期内公司塞内卡灭活疫苗,牛巴氏杄菌、曼氏杆菌二联灭活疫苗,猫四联灭活疫苗等疫苗研发项目进展顺利。猪伪狂犬病耐热保护剂活疫苗(C株),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积极市场推广,公司产品多元化进程加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由于非洲猪瘟对国内养殖造成影响较大,我们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19-2021年EPS分别为0.49元、0.62元、0.74元,对应动态PE为34、27、23倍。目前估值合理,下调为“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或加剧、公司产品销售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或波动、猪瘟疫情或进一步加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