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张永乾

民生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00523070001...>>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10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安鑫创 机械行业 2023-10-31 58.50 -- -- 72.01 23.09%
72.01 23.09%
详细
事件概述: 2023年 10月 28日,公司发布三季报, 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8.08亿元,同比+28.10%;实现净利润-0.09亿元, 利润短期承压。 业务切换短期阵痛, 长期成长趋势向上。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79亿元,同/环比+18.40%/+23.18%;实现归母净利润-0.09亿元, 短期业绩承压。 23Q3营收增长,利润承压,主要系: 1、营收端: 车载显示屏产品出货量增加、销售规模扩大所致。 2、盈利能力: 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7.27%,同比-5.79%。其中, 23Q3毛利率为 6.45%,同/环比-5.0Pcts/-0.6Pcts。 净利率为-1.16%,同比-7.49%。其中, 23Q3归母净利率为-3.58%,同/环比-9.9Pcts/-1.4Pcts。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主要原因系: 1)公司南通自建二期厂房的基建施工建设投入增加,在建工程同比+573.30%,以及南通一期厂房装修验收,长期待摊销费用同比+496.15%,进而导致本期折旧摊销较高。 2)公司营业成本同比+36.64%,主要系报告期硬件产品销售规模扩大,销售成本相应增加。 3、费用控制: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1%/3.9%/5.0%/-0.2%,同比+0.2Pcts/+1.4Pcts/+1.2Pcts/+0.8Pcts,财务费率增加,主要系公司将募集资金投入南通智能制造工厂建设,利息收入减少。研发费用率增加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薪酬、研发材料及技术投入增加。管理费用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工厂处于初建期,与工厂建设相关的管理成本增加较大。 深度布局产业上游,同步推进产能建设,加速 Tier1业务转型,蓄力公司长期发展。 在座舱芯屏分离趋势下,当前公司产品正由简单模组向复杂模组升级,产品单车价值量由几百元升级为 2-3千元。同时,复杂模组附加值高,具有高盈利空间,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为紧抓行业变革契机,公司深度布局产业上游,于 2021年 10月 29日和 2022年 8月 13日公告,分别与京东方精电和深天马成立子公司,二者均为国内车载屏头部企业,深度捆绑上游原材料资源,有利于构筑公司 Tier1位置核心竞争力,有望加速公司车载屏幕市场市占率持续上行。公司由 Tier2向 Tier1转型逐步获得市场认可,公司自 2023年 4月 26日至 8月 28日合计收到来自国内主流系统集成商的 6个项目定点意向书,为其中控、液晶仪表、 HUD 等提供屏幕定制开发及供货服务,新增定点金额合计约 6亿元,预计项目周期为 2-4年不等。 同时, 公司客户持续拓展,于 2023年8月 30日取得长安汽车两款核心车型相关产品的开发配套资格。 公司为满足当前在手定单项目需求,公司积极推进嘉兴、南通工厂产线投产进度,其中, 155亩自建主体厂房预计 23年末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将持续扩大智能模组及屏显系统产线、智能驾舱域控制器产品及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智能网联终端等产品的制造产线)。在手订单充足,南通工厂即将投产,新旧业务加速切换,业绩有望迎来高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3-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0.40/0.99/1.9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3-25年 PE 为 119/48/24倍。看好公司向 Tier1转型带来的估值切换,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芯片供应短缺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降低等。
亚太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3-10-30 9.85 -- -- 10.96 11.27%
11.36 15.33%
详细
事件概述: 2023年 10月 27日,公司发布 23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7.16亿元,同比+2.64%,净利润 9727.91万元,同比+139.42%。 Q2业绩符合预期, 利润拐点持续兑现。 23Q3实现营收 9.61亿元,同/环比+1.17%/9.88%;实现归母净利润 2943.49万元,同/环比+244.81%/-0.71%,营收稳步增长,利润拐点持续兑现,主要系: 1)营收端: 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发力电子产品, 21年至今电子产品已获长城、零跑、东风、北汽、一汽、造车新势力等国内外优质头部主机厂定点,部分定点当前已进入量产阶段,贡献核心营收增量。 2)盈利能力: 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16.85%,同比+3.41%。其中,23Q3毛利率为 16.48%,同比+3.61%; 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 3.59%,同比+2.02Pcts。其中, 23Q3净利率为 3.07%,同比+2.17Pcts。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主要原因为 1)电子产品营收占比持续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修复,叠加公司持续推动内部降本增效、工艺优化等工作,有效提升制造能力, 助力毛利率同比提升。 3)四费费率: 公司 23年前三季度四费费用率为 12.91%,同比+1.28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2%/5.16%/6.33%/-0.30%,较上年同期+0.24Pcts/+0.22Pcts/+0.99Pcts/-0.17Pcts,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筑核心技术壁垒。 基盘业绩修复,电子产品加速放量,业绩持续上行。 公司基础制动器客户包括长城、长安、吉利等,同时持续开拓全球市场,现已进入了大众、通用、本田、日产、 Stellantis 等全球采购平台, 23Q3新增 4个定点(其中三个项目带 EPB),基础制动器在手订单落地,产能利用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同时,公司发力电子产品,当前已具备 ABS、 EPB、 ESC 、 IBS 等产品量产能力,为国内电子制动产品矩阵最全的企业之一。 公司先后取得长城、东风、红旗、零跑、上汽乘用车、长安以及某造车新势力等多家主机厂定点。 23年至今公司获得多个电子产品定点,伴随着电子产品的持续放量,助力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贡献核心业绩弹性。 线控制动持续突破,定点落地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 公司超前布局线控制动产品,线控制动 IBS(Two-box)早在 2019年实现量产,以 Two-box 为基础,公司推进 One-box 产品布局,现有产品包括非解耦式电子助力制动系统 EBB 和紧凑型 One-box(iEHB),产品具备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公司线控制动 Onebox 已获得三个定点,客户包括国内外头部品牌,计划于 2023年达到量产阶段。 同时,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持续推进产能布局。伴随着产能及项目持续落地,线控制动成功打破海外巨头垄断,有望开启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72/2.97/4.2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3-2025年 PE 为 42/25/17倍。电子产品快速放量,公司作为中国制动行业龙头有望享有估值溢价,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芯片供应短缺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降低等。
东箭科技 机械行业 2023-10-27 13.76 -- -- 15.58 13.23%
19.44 41.28%
详细
事件概述: 23年 10月 26日,公司发布 23Q3三季度报告。至 23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4.41亿元,同比+10.20%;归母净利润 1.26亿元,同比+67.95%。 23Q3业绩高增长,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23Q3公司实现营收 5.43亿元,同比+21.79%;归母净利润 4287.5万元,同比+96.48%。 业绩实现高增长,主要系: 1、营收端: 1) 外销方面: 受益于海外汽车销量修复催化(以美国市场为例, 1-9月美国汽车总销量达 1169.95万辆,同比+13.7%),公司外销产品客户下单逐步复苏,助力海外营收稳步增长。 Q3外销业务收入提升显著,同比增长超过 30%; 2) 内销方面: 公司加速布局前装业务, 前装主机厂配套业务包括个性化外饰业务、智能座舱业务等板块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同时, 公司全资子公司维杰汽车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Q3内销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超过 30%。 2、盈利能力: 公司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净利率分别为32.24%/7.89%, 较上年同期分别+3.81Pcts/+3.00Pcts, 主要系原材料、海运费等因素对成本端的有利影响, 致公司内外销业务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提升,其中外销业务毛利率增长幅度较大。 3、期间费用: 公司 2023年 Q3四费费用率为 21.33%,较上年同期+7.9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6.99%/9.43%/4.41%/0.50%,较上年同期分别+0.51Pcts/-0.23Pcts/-1.19Pcts/+8.82Pcts, 其中,财务费用率波动,主要系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所致。 智能座舱加速落地,助力公司实现“一体两翼”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改装市场全球布局,国内海外同步发力,公司基盘稳定。 1)海外后装市场领域:公司持续开拓新市场、新客户,并大力发展自主渠道,北美、中东、西欧等国家、地区成效显著。同时,公司大力推进海外电动智能品类拓展,电动踏板、皮卡尾箱后踏板及抽屉系统、车载通用侧帐篷、电动绞盘、便携储能等品类进展顺利,新品即将进入放量期,增厚海外营收。 2)国内后装市场领域:稳定传统业务渠道规模,全力拓展新渠道,营收稳步上行。智能座舱加速落地,维杰汽车战略协同布局汽车外饰,前装市场增厚业绩。 1)智能座舱领域: 年初至今公司新增定点项目约 5个,其中,电动侧开门项目 2个,电动尾门项目 3个。电动侧开门、电动尾门、电动踏板、电动剪刀门等产品现已进入广汽埃安、极氪、长安、比亚迪、上汽、路特斯等多家主机厂,伴随着项目落地,智能座舱业务有望贡献核心业绩弹性。 2)维杰汽车外饰领域:维杰汽车核心产品涵盖行李架、踏板、备胎罩、防滚架、前/后护板、排气尾套、尾翼等品类,其下游客户包括长城、广汽埃安、长安、比亚迪、上汽通用、日产、奇瑞、蔚来、小鹏汽车等众多优质车企, 年初至今持续新增中标项目超 16个,其中已立项项目 14个,伴随着项目逐渐进入量产,助力业绩持续高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74/2.53/3.6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3-2025年 PE 为 33/23/16倍。公司为汽车后市场改装行业内资龙头,智能座舱产品加速放量,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导致公司毛利率低预期。
飞龙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3-10-26 13.87 -- -- 18.91 36.34%
18.91 36.34%
详细
事件概述: 2023年 10月 25日公司发布三季报, 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25亿元,同比+286.49%; 实现营业收入 30.65亿元,同比+26.68%。 23Q3业绩再创新高,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2023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8234.97万元,同/环比+141.86%/+10.81%; 实现营业收入 11.09亿元,同/环比+24.25%/+9.8%。 Q3单季营收创历史新高, 利润单季创近 5年历史新高,主要系: 1、营收端: 公司订单充足,出口收入占比提高,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大。 其中, 1) 受益于混动汽车快速上量, 涡轮增压器渗透率提高, 叠加海外出口快速增长, 涡轮增压器壳体产品保持一定增速,助力公司传统主业稳健发展; 2)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混动、纯电动汽车逐渐普及,液冷服务器、储能等民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公司新能源热管理产品增长较快。 2、盈利能力: 基于原材料价格回落,叠加芯片国产替代逐步实现,公司上游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毛利率持续修复。 3、期间费用: 23Q3公司四费费用率为 15.8% , 同 比 +2.1Pcts , 销 售 / 管 理 / 研 发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同 比 -0.6Pcts/-0.5Pcts/+1.5Pcts/+1.6Pcts, 财务费用率增加系汇率波动大所致, 同时,公司布局民用液冷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致研发费用率增加。 定增落地,产能扩充加速。 公司于 9月完成定增,募资 7.8亿元,主要投向年产 600万只新能源电子水泵及年产 560万只新能源热管理部件系列产品项目。新能源热管理部件系列产品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 2.7亿元。本次募投项目达产后,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公司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定增落地,公司将继续围绕新能源电子水泵及热管理部件业务,加快新能源领域布局。 主业稳健,电子水泵&电磁阀等新业务多领域扩张,业绩稳健增长。 1)传统主业在手订单持续扩容,基盘稳定。 公司传统主业包括机械水泵、排气歧管和涡壳,其中,涡壳业务现已具备铸造工艺及成品检测等技术优势和成熟的生产能力,涡壳产品已具备核心竞争力。伴随着国内自主品牌混动新车持续放量,公司涡壳产品核心受益。 2022年至今,公司已披露的发动机热管理部件产品定点项目金额超 40亿元,在手订单充足。 2)新能源热管理加速放量,多领域扩张重塑成长边界。 公司以传统主业为基础,持续推进新能源热管理领域产品布局,其中, (1)电子水泵及热管理温控模块加速发力: 公司电子水泵产品体系完备,功率覆盖 13W 到 16KW,具备核心竞争力,主要客户包括理想、零跑、奇瑞、吉利、广汽埃安、蔚来、越南 VINFAST 等主流车企;温控阀系列产品为主攻方向,拓展电磁阀、热管理集成模块等产品。 2022年至今,公司已披露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部件产品定点项目金额超 50亿元。 (2)液冷技术多领域扩张: 公司电子泵及电磁阀应用场景现已扩展至充电桩、 5G 基站、通信设备、服务器、 IDC 、人工智能、氢能、风能太阳能储能等液冷领域, 23年至今已获得储能、充电桩、服务器等领域多个定点。 2022年至今,公司已披露的新能源民用领域热管理部件产品定点项目金额近 4亿元,热管理产品扩展至民用领域有望重塑公司成长边界。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3-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82/3.94/4.9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3-25年 PE 为 30/22/17倍。公司新能源冷却及液冷技术多领域扩张为公司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导致毛利率下滑; 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导致需求不及预期; 新品扩展及定增投产不及预期; 税收及补贴优惠政策持续性不及预期。
光洋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9-04 7.41 -- -- 9.90 33.60%
9.90 33.60%
详细
事件概述:23年 8月 30日,公司发布 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 7.97亿元,同比增加 25.17%;归母净利润亏损 3876.99万元,同比亏损收窄。 23Q2业绩符合预期,新品放量贡献业绩增长弹性。23Q2公司实现营收 4.43亿元,同比上升 57.2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 3003.76万元,同比持续改善,主要系:1、营 收 端 : 23H1公 司 轴 承 / 同 步 器 行 星 排 / 毛 坯 / 线 路 板 业 务 营 收 分 别 为4.16/2.31/0.71/0.39亿元,同比+43.34%/+15.48%/+5.03%/+35.60%。其中轴承业务实现高增长,主要系公司持续获得比亚迪、理想、蔚来、吉利、大众等客户明星车型的轮毂轴承、新能源减速机轴承项目,部分项目逐步开始进入量产验收阶段,贡献核心轴承营收增量。同时,威海世一整合进入尾声,产能持续爬坡,贡献营收弹性。2、盈利能力: 23H1公司毛利/归母净利率为 9.7%/-4.9%,同比+3.7Pcts/+8.3Pcts。其中,公司轴承/同步器行星排/毛坯/线路板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7.79%/7.13%/11.43%/-86.27%,同比+4.04Pcts/+0.06Pcts/+6.39Pcts/+27.32Pcts。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主要系公司推进降本增效,业务规模持续改善所致。同时,公司全资子公司常州天宏机械获得拆迁补偿款,非经损益增厚利润。3、期间费用:23H1公司四费费用率为 18.2%,同比-1.3Pcts,其中销 售 / 管 理 / 研 发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3.0%/8.1%/5.6%/1.6% , 同 比 -0.1Pcts/-2.6Pcts/+1.0Pcts/+0.4Pcts,研发费用率提升主要系威海世一增加研发费用投入所致。 高端轴承加速落地,滚珠丝杠量产可期,定增扩产构筑长期蓝图。1)高端轴承:公司全面推进新能源项目,驱动电机轴承及轮毂轴承已落地,年产 5000万件高端新能源汽车精密轴承及零部件项目已于 22M4竣工验收,产品持续获得下游客户认可,相继切入比亚迪/小鹏/蔚来/理想/零跑等主机厂认可,伴随着下游客户的需求放量,高端轴承营收有望带动公司业绩持续高速上行。2)滚珠丝杠:公司以轴承研发为基础,横向拓展线控系统丝杠轴承业务,当前丝杠轴承业务已达到量产状态,下游客户包括比亚迪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伴随着线控底盘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线控丝杠轴承业务有望加速放量。3)定增:公司近期推进定增募资项目,拟募集不超过 5.7亿人民币,用于新增年产 6500万套高端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精密轴承的产能建设,其中丝杠轴承产能为 500万套/年。 产能加速扩建,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威海世一客户持续拓展,开启业绩增长新曲线。公司于 20年 12月收购威海世一布局汽车电子业务,威海世一现有产品为 FPCB、电子元器件等,客户主要为手机、无线蓝牙耳机等消费类电子厂商。公司加速产品拓展,积极布局国内外 VR&AR 类智能穿戴类、车载智能座舱类、车载自动驾驶摄像类、车载动力电池类等 PCB 和 FPC 业务,目前已成功地为终端客户(三星手机、北京奔驰、小鹏汽车、通用汽车)等国内外知名消费类和智能汽车类主机单位提供 FPC 产品。凭借威海世一 FPCB 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及优质的下游客户资源,叠加公司现有汽车领域优势的客户资源,有望助力公司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基于公司近期经营状态,我们调整了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3-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0.16/1.47/2.9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3-25年 PE 为 231/25/12倍。 看好公司轴承板块的龙头地位及 FPCB 领域的强劲布局,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降低,疫情缓解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沪光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9-04 14.46 -- -- 21.24 46.89%
22.63 56.50%
详细
事件概述:2023年 8月 28日,公司发布 23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2亿元,同比增长 2.18%;归母净利润亏损 4102.03万元。 23H1业绩承压,Q2盈利能力环比改善。23Q2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 7.57亿元,同比上升 19.8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 1610.87万元。23H1营收微增,利润短期承压,其主要原因系:1、营收端:公司下游核心自主品牌销量上行(其中,理想、塞力斯AITO 23H1销量增速分别为 130.3%、19.4%),叠加自主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量高,对冲合资品牌短期销量承压影响(上汽大众 23H1销量同比-12.4%),整体 23H1营收呈现小幅上涨趋势。2、盈利能力:22年公司毛利/净利率为 11.2%/-2.9%,同比+1.3Pcts/-2.7Pcts 。 其 中 Q2毛 利 / 净 利 率 为 11.5%/-2.1% , 同 比 +2Pcts/-0.6Pcts , 环 比+0.8Pcts/+1.7Pcts。23H1净利率同比承压,其重要原因系全资子公司重庆沪光主要客户 22Q4爬坡速度较快,因此公司重庆沪光前期投入较大。23年初客户需求下降、订单不及预期,导致大量生产员工赋闲,人工成本上升。同时,重庆沪光折旧/摊销和销售、管理、研发、财务等费用持续投入,致重庆沪光亏损幅度扩大,23H1重庆沪光亏损 2877.26万元(22年同期亏损 1090.99万元)。伴随新客户的持续开拓,以及原有客户新车型落地带动整体汽车销量上行,公司 Q2盈利能力环比呈现改善趋势。3、期间费用:23H1公司 四 费 费 用 率 为 14.3% ,同 比 +3.9Pcts , 其中 , 销 售 / 管 理 / 研 发 /财 务 费 率 为0.5%/4.8%/7%/2%,同比+0.2Pcts/+1.3Pcts/+2.0Pcts/+0.4Pcts,其中管理费用率提高系 23H1公司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储备,导致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提高系 23H1公司增加了研发人员的储备,导致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增加;同时报告期内增加了新项目、新技术、新材料相关的研发投入,综合导致研发费用同比上升较大所致。 低压线束稳定,加码高压线束,定点持续落地助力线束龙头崛起。公司为汽车线束内资龙头,凭借领先的正向研发设计能力和先进的智能制造能力,先后获得全球多家主机厂优秀供应商资质。低压线束领域,公司已有客户包括大众、戴姆勒奔驰、奥迪、通用、福特等,23H1公司新增蔚来·阿尔卑斯、集度汽车 Venus 、上汽大众途昂 NF KSK 低压线束等项目定点,且实现君威&君越、XT4&昂科威 48V、朗逸新锐低压线束等项目量产。 高压线束领域,现有客户包括理想、智己、美国 T 客户等,23H1公司新增 L 汽车全新纯电平台、X 汽车电池包、蔚来·阿尔卑斯高低压线束定点,实现凯迪拉克·锐歌高压线束量产。同时,公司于 22年 7月完成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 7.03亿元,用于突破产能瓶颈,为订单增长提供支撑。随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公司作为内资高压线束龙头,有望核心受益,叠加低压线束订单持续释放,公司业绩有望持续上行。 投资建议:考虑到下游汽车消费复苏节奏性和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影响,我们下调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0.21/1.18/2.2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3-2025年 PE 为 305/54/28倍。公司为汽车低压线束内资龙头,高压线束加速落地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落地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风险等
华依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9-04 48.02 -- -- 52.64 9.62%
64.00 33.28%
详细
事件概述。2023年8月28日,公司发布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55亿元,同比增加1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224万元。 业绩短期承压,测试服务加速放量。23Q2实现营收5167.28万元,同比+149.58%;归母净利润-1424.52万元,上年同期-1427.22万元。营收同比高增,利润亏损收窄,主要系:1、营收端: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业务加速放量,贡献核心营收弹性,23H1公司测试服务子公司华依检测、华依混动和华依新智能分别实现营收0.52、0.23、0.19亿元(去年同期华依检测、华依混动营收分别为0.17、0.12亿元)。叠加智能测试设备验收项目较上年同期增加,整体营收实现翻倍增长。2、盈利能力:23H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39.8%/-1.4%,同比+3.3Pcts/+23.9Pcts;其中,Q2毛利/净利率为22.9%/-27.6%,同比+7.4Pcts/41.4Pcts,环比-8.8Pcts/-39.2Pcts。盈利能力同比持续改善,主要系公司测试服务产能爬坡,摊薄折旧摊销压力所致。3、期间费用:23H1公司四费费用率为45.2%,同比-24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6%/18%/12.8%/9.7%,同比-2.1Pcts/-10.5Pcts/-8.3Pcts/-3.2Pcts,四费费率同比改善,主要系收入增长摊薄费用所致。但销售、财务费用支出同比去年+50.32%/+65.07%,销售费用增加主要系公司开拓市场、扩大生产及拓展新业务导致人员薪酬、销售维保费、差旅等日常经营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财务费用增加主要系公司加快产能投入,23H1公司银行借款增加产生的利息增多所致。 加码新能源测试服务助力业绩高增,IMU加速落地有望重构估值体系。1、加码测试服务:公司专注于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领域多年,具备先进的算法优势和丰富的工程经验,新能源动力总成检测设备已实现量产。以设备自研自产为核心竞争力,公司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测试服务业务,目前,公司测试服务实验室已建成近100座。产能叠加服务能力,公司新能源测试服务持续获得下游客户认可,2022年相继与法雷奥西门子、宁德时代签订年框协议,2023年为比亚迪提供纯电动力总成测试业务,测试服务业务加速推进。 同时,为满足测试服务客户需求,公司于近期推进定增募资,其中2.1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测试基地产能建设。伴随着测试服务产能落地,有望助力公司向测试服务商加速转型。 2、IMU加速落地:公司于20年与上汽合作开发惯导产品,22年1月实施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机制,激发研发人才活力。公司惯导产品已具备算法端和产品端优势,IMU已有NS4050等产品批产,相继获得奇瑞和智己汽车定点。公司于23年4月定增5.7亿元,部分募资用于加快IMU产能布局。IMU加速落地有望重构公司估值体系。 投资建议:基于半年度经营情况及上半年汽车销量趋势,我们调整了公司的盈收预测,预计2023-2025年实现营收5.33/9.27/15.0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73/1.35/2.1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3-2025年PE为56/30/19倍。公司技术实力强,客户资源丰富,新能源业务和惯导业务为公司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落地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风险等。
东箭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8-28 12.34 -- -- 14.06 13.94%
19.44 57.54%
详细
事件概述:2023年 8月 25日,公司发布 23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8亿元,同比上升 4.19%;实现归母净利润 8290.19万元,同比上升 56.22%。 23H1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加速修复。2023年 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93亿元,同 /环比 +20.85%/+21.73% ;实现归母净利润 4788.74万元,同 /环比+23.7%/+36.76%,业绩实现同环比增长。其中:1、营收端:23H1公司车侧承载装饰系统 /车辆前后防护系统 /车载智能座舱控制系统 /车顶装载系统分别实现营收2.34/2.18/1.49/1.13亿元,同比-7.59%/-13.62%/+25.46%/+19.63%,侧承载装饰系统/车辆前后防护系统营收下滑,主要原因为北美、澳洲等地区高通胀、终端消费疲软所致,但随着北美等主要市场加息节奏放缓、客户库存量大幅下降,海外业务逐步呈现复苏态势。智能座舱业务放量主要系前期订单现已进入量产交付期所致。车顶装载系统高增长主要系维杰汽车多项目量产交付,且伴随长城、广汽埃安、长安等主要客户的核心定点车型销量增长所致,23H1维杰汽车实现营业收入 2.84亿元,同比增长 34.83%。 2、 盈 利 能 力 : 23H1公 司 毛 利 / 净 利 率 分 别 为 30.96%/9.23% , 同 比+7.98Pcts/+3.07Pcts,其中,车侧承载/前后防护/智能座舱/车顶装载毛利率分别为32.54%/33.95%/34.44%/21.95%,同比+14.33%/+13.5%/-3.27%/6.12%,车侧承载/前后防护毛利率增长主要系海运费及原材料价格下调所致,总体盈利能力加速修复。3、期间费用:23H1公司四费费用率为 19.4%,同比+4.54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63Pcts/+0.58Pcts/+0.71Pcts/+3.88Pcts,财务费用率变化主要系汇率变动所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助力智能座舱战略加速落地。 智能座舱加速落地,助力公司实现“一体两翼”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改装市场全球布局,国内海外同步发力,公司基盘稳定。1)海外后装市场领域:公司持续开拓新市场、新客户,并大力发展自主渠道,北美、中东、西欧等国家、地区成效显著。同时,公司大力推进海外电动智能品类拓展,电动踏板、皮卡尾箱后踏板及抽屉系统、车载通用侧帐篷、电动绞盘、便携储能等品类进展顺利,新品即将进入放量期,增厚海外营收。 2)国内后装市场领域:稳定传统业务渠道规模,全力拓展新渠道,营收稳步上行。智能座舱加速落地,维杰汽车战略协同布局汽车外饰,前装市场增厚业绩。1)智能座舱领域: 23H1公司新增定点项目 5个,其中,电动侧开门项目 2个,电动尾门项目 3个。电动侧开门、电动尾门、电动踏板、电动剪刀门等产品现已进入广汽埃安、极氪、长安、比亚迪、上汽、路特斯等多家主机厂,伴随着项目落地,智能座舱业务有望贡献核心业绩弹性。2)维杰汽车外饰领域:维杰汽车核心产品涵盖行李架、踏板、备胎罩、防滚架、前/后护板、排气尾套、尾翼等品类,其下游客户包括长城、广汽埃安、长安、比亚迪、上汽通用、日产、奇瑞、蔚来、小鹏汽车等众多优质车企,23H1持续新增中标项目 16个,其中已立项项目 14个,伴随着项目逐渐进入量产,助力业绩持续高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74/2.53/3.6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3-2025年 PE 为 28/19/14倍。公司为汽车后市场改装行业内资龙头,智能座舱产品加速放量,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导致公司毛利率低预期。
飞龙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8-16 13.13 -- -- 14.23 8.38%
18.91 44.02%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于8月9日、8月10日、8月14日和8月15日分别获得涡轮增压器、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电子水泵定点,定点金额分别为近4亿元、超2亿元、超4亿元和超1.7亿元。 涡壳再获定点,传统主业坚若磐石。受益于节能减排、“双碳”政策,小排量及混动需求持续释放,助力涡壳市场空间持续扩容。公司前瞻布局涡壳业务,现已具备铸造工艺及成品检测等技术优势和成熟的生产能力,涡壳产品已具备核心竞争力。伴随着国内自主品牌混动新车持续放量,公司涡壳产品核心受益。 2023年初已公告获涡壳业务定点7个,订单体量将超35.4亿元,年化约7.1亿元(按五年生命周期计算)。涡壳订单持续落地,传统主业基盘稳固。 电子泵及电磁阀订单密集落地,新能源汽车业务加速发力。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7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达35.7%,新能源汽车加速放量。电子泵及电磁阀作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核心零部件,其需求持续增加,公司作为电子泵及电磁阀的核心供应商,必将核心受益。2021年至今持续获得下游客户认可,电子泵及电磁阀订单体量达31个,已知金额总计为58.59亿元,年化约超11.72亿元(按五年生命周期计算),对应22年收入将直接产生35.97%的收入弹性。 新能源汽车业务加速落地,贡献核心业绩弹性。 热管理业务多领域扩张,民用液冷开启公司第三成长曲线。公司以传统主业为基础,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并拓展热管理业务至民用领域其中,1、传统业务:1)机械水泵市占率稳定在20%左右,业务稳定:2)涡壳业务受益于混动放量,其需求持续落地,助力传统主业稳健发展。2、增量业务:1)电子水泵发力:依托技术优势,重点发展高壁垒、高附加值的大功率电子水泵业务,电子水泵系列产品当前主要客户有理想、零跑、奇瑞、吉利、广汽埃安蔚来、越南VINFAST、合众等多家优质企业,22年销量超100万只,目前23年订单超300万只,电子水泵加速放量;2)热管理模块落地:较早布局新能源热管理系统,当前主要客户有理想、吉利、越南VINFAST、岚图、亿华通等33家,22年销量超15万只,目前23年订单超80万只,热管理模块加速推进;3)民用领域:公司陆续获得储能、服务器、充电桩领域定点,热管理产品成功从车端拓展至民用领域,有望重塑公司成长边界。23年公司新能源冷却部件产能建设定增项目获批,预计24年完成验收,新增电子水泵600万只/年、热管理部件560万只/年,预计满产后贡献营收27.8亿元,贡献核心业绩弹性。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4/3.60/4.5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3-2025年PE为24/18/14倍。公司研发实力雄厚,新能源冷却及液冷技术多领域扩张为公司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芯片供应短缺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降低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