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邓宇亮

国盛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680523090001...>>

20日
短线
25%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浙海德曼 机械行业 2024-06-07 48.53 -- -- 47.40 -2.33% -- 47.40 -2.33% -- 详细
公司为高端精密数控车床专家。 浙海德曼深耕数控机床 30 年,潜心打造高端产品体系,目前,公司已实现主轴、刀塔、尾座三大核心部件自主制造,已取得相关技术专利,并同时自主开发海德曼数控系统,推动国产替代新趋势。同时,公司积极拓宽销售渠道,从 2023 年起通过逐步扩大经销商比例,丰富原有的单一直销模式,进一步推动国产机床出海销售。 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64 亿元,同比+5.16%,实现归母净利润 0.29 亿元,同比-50.71%。 机床是制造业基石,国内市场规模超 4000 亿。 机床应用范围广、结构复杂。机床有工具机或工业母机之称,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工具,广泛应用在机械制造、汽车、电力设备、铁路机车、船舶、国防工业、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技术工业等行业。车床是最常见的机床之一,主要用于加工各种旋转类工件。 通过主轴高速旋转、刀具相对移动来实现内外圆加工、钻孔、车螺纹、切断、车槽、车端面加工、车成形面等加工工艺。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我国 2024 年数控机床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4325 亿元。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竞争格局分散,市场集中度低。国内机床行业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以马扎克、德玛吉森精机为代表的外国企业,其实力较强,拥有技术优势,占据高端市场;其次是国内龙头企业,包括海天精工,秦川机床等,处于向高端机床转型的过程,主要占据中端市场;第三梯队是占据中低端市场的国内众多中小企业。 人形机器人产业奇点到来,精密车床是传动件必需设备。 机器人行业已呈现 AI 发展&产业巨头&政策支撑三重共振特性,在产业起点积蓄力量。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出现,代表人形机器人“大脑”层面难题取得突破。同时 2022 年以来产业巨头陆续入局,中、美等国政策支持也相继推出,在三重共振下,人形机器人有望形成类似于汽车、智能手机的全球性产业链。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线性执行器主要用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行星滚柱丝杠价格高、制作难度大,此前需求不大,一般为进口。但是进口价格目前为 1+万元/副,成本高昂,难以满足人形机器人量产的成本要求,因此国内企业纷纷希望自行生产行星滚柱丝杠。然而,国内企业自行生产,需要进口相关的车床和螺纹磨床,海外车床和螺纹磨床价格非常高,并且是定制。一开始量不大、又是定制,国外企业产能有限,供货的意愿不强。此外,国外厂家的销售模式是以销定产,客户下单后,通常需要 2 年以后才能拿到设备,生产交付周期很长,未来很难满足人形机器人的量产需求。因此丝杠设备的国产化、定制化是必然趋势。 除了丝杠以外,人形机器人的旋转执行器需要用到减速器,而制作减速器的核心设备也是车床和磨床。 公司核心技术能力强劲,产品向高端化、多元化推进。 海德曼实现了主轴、刀塔、尾座三大核心部件的自主化, 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提升。在销售方面,公司高端数控车床占有较大优势,且近年来经销比例有所扩大,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 未来有望受益于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7、 8.9、 10.3 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 0.5、 0.75、 1.0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公司 PE 为 76/51.5/40X。海德曼是国内车床龙头,产品向着高端化、多元化推进,同时有望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带来的产业化浪潮,首次覆盖, 我们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波动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市场空间测算误差风险、 新业务拓展风险。
海目星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29 43.08 -- -- 44.60 3.53%
44.60 3.53%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在中红外飞秒激光技术及其在医疗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公告。截至2024年5月21日,公司已经成功开发长波红外连续可调谐的台式飞秒激光器(LWIRFS),该激光器调谐范围为5-11μm,最大输出功率>1W,最大脉冲能量>2μJ,脉宽<300fs,重复频率为500kHz。该研发成果为全球开创性产品,目前全球尚无对标产品,彰显强劲的技术实力。公司订单方面,2024年一季度,公司新签订单约8.5亿元(含税),在手订单累计约71亿元(含税)。公司以激光技术为抓手,成功切入医疗、光伏、锂电、消费电子、新型显示、钣金加工等多个场景,穿越行业周期。 医疗激光:公司在中红外飞秒激光(国内把波长超过5μm的中红外称为长波红外)关键技术及其医疗领域应用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应用前景为角膜微创切割和移植、动脉粥样硬化微创消融、胰腺肿瘤选择性消融、皮肤剥脱式和非剥脱式微创治疗、胶原再生类年轻化医美应用、毛发再生治疗等领域。随着公司获得相关医疗产品的二类以及三类医疗许可证后,在3-5年内有望实现医疗相关产业的产业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进而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光伏业务:光伏激光设备订单实现百倍的增长,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公司公司通过行业首创Topcon激光SE一次掺杂设备成功切入光伏行业,市场订单已超300GW,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成为光伏激光设备的双寡头之一。2023年光伏行业激光及自动化设备首次形成规模验收,营业收入1.49亿元,毛利率35.4%。目前激光烧结(LAS)实现批量出货,BC电池激光楷模已在客户端批量验证。 锂电业务: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36.8亿元,同比+10.6%,毛利率为31.2%,同比-1.2pct。公司成功开发高速激光划线/打孔机,计划2024年下半年市场化;推出高速转塔装配线,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放量。 3C业务: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6.1亿元,同比+38.9%,毛利率为12%,同比基本持平。公司推出微晶玻璃激光开料设备、SMA高速挂线机等多款行业首创设备。 新型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0.09亿元,同比-17.65%,毛利率为11.5%,同比-5.67pct。公司推出巨量转移设备,转移良率达到99.99%,转移精度以及转移基板尺寸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投资建议:我们基于2023年公司业绩和行业状况,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7、4.9、6.1亿元,对应PE为23、17、1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泰嘉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5-06 16.24 -- -- 19.25 18.53%
19.25 18.53%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4年 Q1公司实现营收 4.4亿元,同比-0.6%,归母净利润 0.32亿元,同比-13%,扣非归母净利润 0.31亿元,同比-2.1%。 公司营收持平、利润下滑, 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大功率电源业务仍处于产能爬坡期,难以贡献业绩,预计二季度将可能达到盈利状态。公司业绩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期待公司大功率电源业务放量、 打造电源平台型企业。 锯切业务:稳健增长,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 (1) 市占率提升有空间: 2023年公司双金属带锯条销量约占国内市场的 35%, 处在国内第一,全球前三。 但是相较于欧美、日本等龙头市占率, 在全球产能逐步向中国转移的背景下,公司作为中国龙头,依托先发优势、渠道优势、产品品质和性价比优势,市占率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产品结构升级: 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中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高, 2023年,中高端产品占锯切营业收入比 62%,占比+9.6pct,其中,硬质合金带锯条占比提升 1.6pct;宽带锯条占比提升 2.9pct。随着产品结构升级,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3)协同美特森: 公司在产能布局、制造能力、营销网络、供应链管理、技术研发等方面对美特森融合、赋能, 2023年美特森实现收入 0.93亿元,同比增长 42.5%。 雅达:制造优势明显,期待大功率电源业务放量。 雅达 1971年创立于香港,拥有50+年品牌历史,曾经是全球电源行业龙头艾默生(Emerson)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内电源的优秀制造平台,其客户广泛分布于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通信、制造业、数据中心和医疗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储备和产品生产能力,主要客户包括华为、苹果、惠普、美国先进能源等。 (1)消费电子电源: 2023年消费电子需求端继续低迷,根据 IDC 的数据, 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创下 10年来出货量最低,同比减少 3.2%。而随着 AI 兴起,各大厂商正加快推进 AI 手机,或将成为推动手机产业变革的重要动力。公司立足大客户战略,随着行业复苏、大客户推出新品和结束库存清理,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和盈利情况有望迎来好转。 (2)大功率电源: 公司依托雅达国内领先的电源制造平台基础,构建大功率电源研发团队,积极拓展大功率电源产业机会,打造全品类电源业务。公司以大功率电源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大力扩充光伏逆变器、光伏优化器、储能变流器、服务器电源模块、户用直流充电桩、快充充电电源模块等产品线。基于 AIGC 和华为算力中心建设,国内迎来大算力时代,公司的数据中心电源业务有望深度受益。由于大功率电源业务产线处投资建设、产能爬坡期,产能利用率偏低,加之新招募大功率电源业务员工,投入研发、 固定资产折旧与摊销增加等因素, 因此盈利能力短暂承压。 目前公司在手订单有保障,未来随着公司大功率电源等产线产能有序释放,以及在手订单陆续交付,公司电源板块业绩状况将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2、 3.4、 4.1亿元,对应PE 为 19、 12、 10X。公司锯切业务稳步增长,雅达制造能力优秀,有望打造国内领先的电源平台型企业,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锯切业务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电源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恒立液压 机械行业 2024-04-26 52.08 -- -- 55.34 6.26%
55.34 6.26% --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和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89.85亿元,同比增长9.61%;归母净利润24.99亿元,同比增长6.66%;扣非归母净利润24.47亿元,同比增长9.67%。公司2024Q1实现营收23.62亿元,同比下滑2.70%;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下滑3.77%;扣非归母净利润5.86亿元,同比下滑2.30%。行业层面,2023年挖掘机行业销量同比下滑25.4%,2024Q1销量同比下滑13.1%,工程机械仍处于底部区间,但公司2023年依然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2024Q1的业绩明显领先行业增速,彰显龙头韧性。盈利能力方面,2024Q1公司毛利率为40.1%,同比-0.76pct,公司净利率为25.5%,同比-0.29pct,盈利依然优秀,略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产品结构变化和丝杠业务前期投入所致。 多元化战略贡献增量,非挖业务表现亮眼。2023年公司共销售挖掘机专用油缸60.83万只,同比下滑3.35%。但重型装备用非标准油缸销量同比增长16.06%,达到23.77万只;非挖领域液压泵、阀、马达销量分别为22.45、20.17、26.85万只,分别同比增长410.23%、43.76%、119.18%,高空作业平台、农机、路机、混凝土泵送、旋挖钻机等领域成绩不菲,带动营收整体增长。由于非工程机械行业开发的新产品放量明显,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且新产品盈利能力高于传统工程机械产品,预计未来公司非挖业务仍有显著的成长空间。 海外收入稳定增长,国际化战略布局持续推进。2023年公司海外销售收入为19.27亿元,同比增长9.95%,与前两年相比增速放缓,主要受挖机行业出口销量转负的影响。但公司仍在积极进行国际化探索,在墨西哥建立液压件生产基地,其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预计于今年二季度试生产;同时公司在新加坡、巴西设立子公司,进一步扩大服务网络,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竞争。未来公司将以墨西哥工厂为基点,逐步提升海外市场份额。 丝杠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期待业务快速放量。丝杠主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机床、汽车等板块,特别是人形机器人有望带来百亿级丝杠增量需求。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为例,其全身预计使用14个线性执行器,则需要14个丝杠部件,假设未来单台机器人丝杠量产均价为1000元,则单台机器人丝杠价值量为1.4万元。在100万台机器人销量假设下,机器人丝杠市场空间将达140亿元,机器人有望成为丝杠最大的应用市场。公司在人才团队、设备储备、资金实力等方面均领先行业,有望在丝杠市场中深度受益。目前,公司滚珠丝杠、滚柱丝杠、导轨等部分样品在试制中,于2024年一季度试生产。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7.3、33.1、40.9亿元,对应PE为25、21、17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工程机械行业周期波动,丝杠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高测股份 机械行业 2023-10-30 42.79 -- -- 46.75 9.25%
46.75 9.25%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 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3 年 Q1-Q3 实现营收 42.11 亿元,同比+92.24%,归母净利润 11.73 亿元,同比+173.90%,扣非归母净利润 11.40 亿元,同比+174.05%; 2023 年 Q3 公司实现营收 16.90 亿元,同比+97.60%,归母净利润 4.59 亿元,同比+139.99%,扣非归母净利润 4.48 亿元,同比+144.39%。 公司业绩实现超高速增长,金刚线产能及出货量大幅提升,硅片切割加工服务规划产能达到 102GW, 彰显业内领先的专业化切割技术优势。光伏切割设备:技术实力领先,龙头地位稳固。 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光伏切割设备类产品在手订单约 27 亿元。 截止到 2022 年 6 月底 GC-700X切片机获得销售签单数 1500+台, 完成发货 1200+台。公司光伏切割设备实现轴距可调, 全面兼容全部市场主流尺寸, 同时满足未来市场潜在规格。 整体市占率稳居第一,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核心技术能力业内领先。光伏切割耗材:金刚线产能持续释放, 全年预计有效出货超 6000 万公里。 2023 年 Q1-Q3 金刚线出货约 4400 万公里。 公司顺利推进壶关(一期)年产 4000 万千米金刚线项目,预计 2023 年全年预计有效出货超 6000万公里,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公司在金刚线细线化进程中颇具成效,于 2023Q2 首发 30μ m 规格金刚线, 细线化背景下实现技术快速迭代, 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更细线型与钨丝金刚线的研发测试,技术闭环研发优势显著。硅片切割加工服务:目前已落地产能 38GW, 规划产能达 102GW,未来增长动力充足。 光伏硅片切割加工服务的核心逻辑是“专业化分工+客户轻资产&客户风险转移”,有望发展成为市场主流趋势。公司具备“设备+耗材+工艺”等核心竞争力,在大尺寸、薄片化、细线化等方面具备业内领先的技术优势。客户方面,公司已与通威、美科、京运通、双良节能、润阳光伏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公司目前总规划 102GW, 已落地产能 38GW,建设中产能 25GW( 宜宾一期,预计明年 1 季度释放),筹建中产能 39GW( 宜宾二期/乐山二期)。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5.2、 20.6、 25.2亿元,同比增长 93.1%、 35.4%、 22.1%,对应 PE 为 9.7X、 7.2X、 5.9X。公司在光伏切割领域是绝对龙头,金刚线和切片代工规划产能翻倍增长,增长动力充足,我们长期看好公司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硅片扩产不及预期、硅片价格骤降、公司产能扩产不及预期
芯碁微装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10-30 74.50 -- -- 94.94 27.44%
94.94 27.44%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 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3 年 Q1-Q3 实现营收 5.24 亿元,同比+27.3%,归母净利润 1.18 亿元,同比+34.9%,扣非归母净利润 0.95 亿元,同比+34.1%; 2023 年单 Q3 公司实现营收 2.05 亿元,同比+31.23%,归母净利润 0.46 亿元,同比+47.9%,扣非归母净利润 0.3 亿元,同比+12.54%。 公司单 Q3 毛利率为 37.8% (同比-5.1pct,环比-10.0pct), 主要原因是 PCB 行业底部阶段, 中低阶 PCB 设备竞争强度提升, 公司存在一定的竞价压力, 对部分起量客户给予优惠价格, 我们预计未来随着高阶 PCB 线路层设备和阻焊设备(盈利能力更优) 占比提升、 海外市场高速增长、泛半导体设备占比提升, 未来毛利率有望提升。 整体看,在行业承压的背景下,公司 Q3 仍然录得收入增速 30%以上、归母净利润 48%的增长,公司业绩超出我们的预期,彰显公司在直写光刻领域的强阿尔法属性。PCB 领域:行业技术迭代、海外高增、大客户布局顺利,公司增长动力充足。 PCB需求承压,处于行业筑底阶段,根据 Prismark 预估 2023 年 PCB 产业营收将面临9.3%的下滑,因此 PCB 设备企业面临的压力巨大。但是,公司显著受益于国产替代和传统替代,实现远远领先行业的业绩增长。技术迭代方面,在 PCB 高端化趋势下,直写光刻相比较于接近/接触式掩膜光刻而言优势明显、且更适用,具备明显的传统替代趋势。海外市场方面,随着 PCB 制造产能逐步转移至东南亚,公司凭借不断精进的研发技术、性价比优势以及海外本土化服务优势,业绩有望迎来大幅增长。客户布局方面,今年 5 月,公司 NEX60T 作为首台双台面防焊 DI 设备正式进军日本市场,与日本 VTEC 达成战略合作,同时,公司深化与生益电子、胜宏科技、定颖电子、沪电股份等客户的合作,国际头部厂商鹏鼎控股订单情况良好,软板、类载板、阻焊等细分市场表现优异。泛半导体领域:直写光刻优势明显,先进封装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公司直写光刻设备无需物理掩膜板,是数字掩膜板,成本较低,有存储、管理方面的优势,也便于进行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使用方便。在翘曲方面,公司的设备具备自动对焦功能,在抗翘曲上精度要比传统的 stepper 曝光机更适用,线宽均匀性更优。在纠偏方面,公司的设备是一次性布线,整板曝光,只要一次检测到偏移位置后,都可以进行 RDL纠偏,而 stepper 曝光机是逐个芯片纠偏,因此公司的直写光刻设备效率更高、良率更优。在公司技术领先的背景下,公司有望获得国内顶尖客户的订单。光伏电镀铜领域:以铜代银势在必行,电镀铜是平台型技术,公司将率先且深度受益。 光伏用银需求量大且增速高、而银浆供给短缺,因此去银化是必然选择,电镀铜降本增效优势明显,以铜代银势在必行。电镀铜是平台型技术,不止是 HJT, TOPCon、 BC 均可应用,空间巨大。电镀铜制备过程中,图形化是最核心、壁垒最高的环节。 公司是光伏图形化设备龙头,率先布局、技术路线布局多元、客户覆盖范围广,有望率先且深度受益。今年 10 月 12 日公司继续为光伏头部企业出货激光直写光刻设备, 同期,公司开发的 Gen-2 代光刻设备以及图形化联线系统完成升级,并即将发往某头部企业端进行量产测试。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2.0、 3.0、 4.6 亿元,同比增长 49%、 49%、 52%,当前股价对应公司 PE 为 45、 30、 20X。公司打造国内直写光刻平台型企业逻辑顺畅, PCB 领域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泛半导体领域有望高速增长,光伏领域从 0 到 1 有望实现爆发式突破,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规模测算误差、电镀铜工艺导入不及预期
奥特维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0-23 94.83 -- -- 103.11 8.73%
103.11 8.73%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3年 Q1-Q3实现营收 42.39亿元,同比+76.74%,归母净利润 8.51亿元,同比+79.52%,扣非归母净利润 8.27亿元,同比+83.52%; 2023年Q3公司实现营收 17.22亿元,同比+94.38%, 归母净利润 3.29亿元,同比+87.64%,扣非归母净利润 3.24亿元,同比+87.79%。 新签订单方面, 截至 2023年 9月 30日公司新签订单89.92亿元(含税),同比+75.93%,单 Q3新签订单 32.12亿元(含税),同比+74.47%,期间,公司的重大中标合同: 7月 4日中标通威划焊一体机 3.4亿元, 8月 9日中标合盛硅业单晶炉 2.9亿元, 8月 18日中标合盛硅业丝网印刷、光注入等电池端设备 3.8亿元, 8月 31日中标天合单晶炉 18.9亿元(因签单时间延后未计入 3季度订单中) 。 因为公司所披露的中标项目仅为中标金额高于 2亿元的项目,因此我们预期公司今年全年新签订单将至少超过 120亿元。 在手订单方面, 截止 2023年 9月 30日,公司在手订单 114.83亿元(含税),同比+76.34%。 公司业绩和订单表现均超出我们的预期。 光伏:串焊机深度受益 0BB 技术迭代,切入单晶炉、丝网印刷、真空镀膜等硅片和电池片设备领域,成功打造多元成长曲线。 1)串焊机: 0BB 技术能够降低 30%-40%的银浆单耗,减少电池正面栅线遮挡和少子传输距离,提升转换效率,有望成为行业必选路线。公司为串焊机龙头,市占率超 70%,同时储备多种 0BB 技术工艺,将深度受益。 2)单晶炉: 公司低氧型单晶炉能够实现氧含量降低 24%以上,电池片效率提升 0.1%。随着公司单晶炉在业内认可度的不断提升以及新产品低氧型单晶炉因高性价比优势逐渐放量,我们预计今年公司单晶炉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2年,公司单晶炉新增订单 12.86亿元(同比+666.56%,是公司增速最快的产品),在手订单 12.53亿元。今年 6月 5日,公司中标晶科4.8亿元低氧型单晶炉订单; 8月 9日, 公司又取得合盛硅业 2.9亿元低氧型单晶炉订单; 8月 31日中标天合 18.9亿元低氧型单晶炉订单。 3)丝网印刷: 公司引领行业首次突破 0.8s 的超快节拍(产能达 9000+片/小时),并且实现6微米的超高精度精细化印刷,兼容 182-230尺寸。公司 2022全年丝印线新签订单 2+亿元,今年仅 Q1即新签 2+亿元订单;今年 5月公司取得一道新能 10+条丝印整线订单; 8月 18日,与合盛硅业再签 3.8亿元丝印设备、光注入等电池端设备订单,预计市占率有望显著提升。 4)电池片真空镀膜设备: 公司以现金 2.7亿元收购普乐新能源(蚌埠)有限公司 100%股权,切入 LPCVD 等电池片核心真空镀膜设备,同时推进下一步 PECVD、 PVD 的产品布局。普乐研发技术团队能力全面,对 PECVD、 PVD 等产品均有过成功开发的案例。目前,普乐已经实现量产线订单的突破,预计明年将带来业绩放量。 半导体: 松瓷半导体级磁拉单晶炉获韩国知名半导体公司批量订单。 半导体级单晶炉是半导体单晶硅片制造的核心设备,空间大,公司重磅推出全球首款 SC-1600MCZ SEMI 半导体级磁拉单晶炉,其全新的结构设计、智能化控制系统、突破性磁场控制和趋近恒拉速控制将满足12-24英寸超大硅片制造。松瓷机电本次与韩国知名半导体公司的合作,将进一步验证公司的研发成果和产品指标的领先性。设备将于 2024年 3月开始全面交付,同时将帮助客户建立全球首座半导体级无人化智能拉晶工厂,实现降本增效,达到高效生产。 锂电:储能模组 PACK 线拓展顺利。 2023年 6月,公司与某土耳其储能系统电池工厂达成合作,将为其提供储能模组 PACK 线; 7月,公司又接连斩获某光伏、锂电行业龙头储能模组 PACK线订单; 8月,公司连续中标国内某电力、通信配套龙头企业储能设备采购项目,将为上述企业提供储能模组 PACK 生产线及储能集装箱装配线。随着公司储能模组 PACK 线在客户端认可度的不断提升,未来有望加速放量。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1.8、16.8、23.3亿元,同比增长 65%、42%、 39%。当前股价对应公司 PE 为 17.9/12.6/9.1X。公司为光伏串焊机绝对龙头,将率先深度受益于 0BB 技术迭代,同时硅片&电池片产品不断丰富、锂电及半导体设备逐步放量,成长动力充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扩产不及预期、新技术导入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