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马昕晔

申万宏源

研究方向: 石油化工、基础化工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管理学双学士,09年6月加入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基础化工、石油化工助理分析师...>>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5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巨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19-04-24 9.03 -- -- 9.19 -0.33%
9.00 -0.33%
详细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18年年报,业绩符合预期。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56亿元,同比增长13.42%,归母净利润为21.5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6.97%,基本符合预期(以上数据为经调整之后的数据)。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收36.82亿元(yoy-1.7%,QoQ-5.5%),归母净利润为5.0亿(yoy+290.6%,QoQ-16.1%)。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是1.2018年氟化工产业链高景气,公司主要产品量价齐升,其中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氟化工原料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3.0%、11.2%、7.8%;外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9%、8.9%、8.3%;不含税价格同比分别大幅增长22.78%、34.02%、16.01%;2.全年归母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约为2.14亿元,主要原因是出售子公司博瑞、凯圣氟股权,同一控制下收购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政府补助等因素。公司同时公告拟用自有资金3—6亿元(含)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1.80元/股,用于注销以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公司主要产品量价齐升,毛利率同比扩大,业绩大幅增长。2018年氟化工景气度较高,原料萤石、氢氟酸在环保趋严下开工不稳导致的价格上涨带动整条产业链产品价格上涨叠加公司产业链完整的优势,主要产品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氟化工原料、食品包装材料的毛利率同比分别上涨3.31、6.1、9.53、5.79个百分点,整体毛利率同比增加4.58个百分点至24.62%。但18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空调和汽车需求增速放缓拖累制冷剂需求,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统计看,2018年国内汽车销量同比下滑2.8%。而产业在线公布国内家用空调销量数据显示2018年销量同比仅增加6.3%。 长期看,2020年将是二代制冷剂配额再次缩减的时间窗口,R22价格有望保持坚挺,同时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发展含氟聚合物,平抑制冷剂周期性,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修正案对HCFC淘汰的最新时间表看,中国的二代制冷剂从2015年的削减20%增加至45%,2015年R22国内生产配额为27.4万吨,预计2020年将削减至20.55万吨,届时R22的价格有望保持坚挺,同时也将带动三代制冷剂的需求的替代。目前公司仍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技改扩能高附加值的含氟聚合物产能和种类,2018年公司在建工程从17年底的2.72亿增加至5.71亿元,主要包括23.5kt/a含氟新材料项目(二期)、3万吨/年四氯乙烯、一氯甲烷项目等。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国内氟化工龙头,制冷剂及含氟聚合物量价齐升,同时产品结构调整,含氟聚合物盈利占比不断提升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考虑到19年汽车和空调产量的下滑将影响制冷剂的需求和价格,我们略微下调2019-2020盈利预测,新增2021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15(原27.03)、28.80(原32.85)、33.9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8(原0.98)、1.05(原1.20)、1.24元/股,当前市值对应PE为11、9、7倍,维持增持评级。
华峰氨纶 基础化工业 2019-04-16 6.10 -- -- 6.07 -0.49%
6.07 -0.49%
详细
国内最大的氨纶生产企业,规模、技术、成本优势明显。公司目前拥有各类氨纶产能11.1万吨。公司产品规格覆盖10D-2500D,目前氨纶产量国内第一,产品销售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39个国家和地区。 氨纶行业新增产能接近尾声,消费升级带来需求提升,行业供需有望好转。国内氨纶产能投放高峰期在2013-2014年,从2016年起陆续有大约7万吨的老旧产能逐步退出,预计2019年、2020年新增产能约为10、6.5万吨,且均为龙头企业扩产,供给端逐步向好,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就需求端而言,氨纶的下游应用正由单一的织物向其他各领域拓展,经测算2015-2018年国内氨纶裸纱、氨纶包芯纱、氨纶包覆纱的CAGR分别为12%、14%、5%,综合增速约为7%,同时,随着消费升级对纺织品要求的提升,氨纶添加比例在逐年提高,从3%上升到5%-8%,部分高档内衣已提高到10%左右,氨纶作为面料中的添加剂,受纺服景气度波动较小,因此我们预计氨纶需求未来几年仍能保持6%-8%的增速。 重庆6万吨差异化先进氨纶产能的投产将引领公司进入新一轮业绩增长期。公司重庆6万吨差异化氨纶项目预计将于2019年8月达产,届时公司的总产能将达17.8万吨。重庆基地在原料、能源(全国最大的页岩气田,集团热电厂直接供蒸汽)、电力、污水处理和人力成本方面均有较强优势,初步估算,预计新增产能的成本将比瑞安老厂区的成本低1500-2000元/吨,同时也比同行新乡、衢州晓星、泰和宁夏新上氨纶项目的成本低1100-2200元/吨左右。重庆三四期的投产将巩固华峰的成本优势以及行业龙头地位,新增低成本产能的充分释放也将带来较大的业绩弹性,根据我们测算,氨纶价格每上涨1000元/吨,将增厚公司税后净利润1.05亿元。 收购集团旗下华峰新材,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延伸。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收购集团旗下华峰新材并定增配套融资,发行股份的价格暂定为4.15元/股。华峰新材目前拥有42万吨聚氨酯原液、48万吨己二酸和42万吨聚酯多元醇的产能,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自有技术,研发实力强。华峰新材料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06.65亿元,归母净利润15.25亿元,总资产86.72亿元,净资产34.28亿元,合并完成后将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 投资评级:氨纶行业投产高峰期即将过去,国内中小企业的老旧产能将持续淘汰,下游需求受益于消费升级而稳定增长,供需格局有望改善。重庆基地低边际成本的先进产能的投产将带来较大的业绩弹性。目前由于收购的华峰新材的交易价格尚未确定,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仍然以目前的氨纶业务和市值为盈利预测和估值标准,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4.40、5.28、6.98亿元,EPS分别为0.26、0.31、0.42元,对应的PE为25X、21X、15X。 风险提示:1.氨纶价格下行;2.纺织服装需求下滑。3.收购进展不顺利。
云天化 基础化工业 2019-04-11 7.50 -- -- 8.32 10.93%
8.32 10.93%
详细
公司发布2019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业绩符合预期。预计1Q1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大涨118.24%,符合预期。其中非经常性损益约为7660万元,同比增加5529万元,主要是收购大地云天化的过渡期损益及出售部分房产等产生的,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约为3540万元,同比增加539万元。净利润增长主要的原因为磷矿石和磷酸二铵价格和毛利同比提升所致。 公司一体化优势明显,受益于磷化工产业链景气度的持续。公司持续强化大宗原料集中采购,采购成本有所下降,狠抓生产装置的长周期运行,降低产品单位固定成本,磷矿石、磷酸二铵价格同比上涨,且毛利同比略有扩大,但磷酸一铵受累于下游复合肥的低迷,价格持续下跌。目前生态环保部表示将继续修改完善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并尽快印发实施,随着全国安检环保的提升,国内未来磷矿石和磷肥供给端将继续收缩,同时从全球的角度来看19-20年磷肥的新增产能增速小于需求增速,因此我们判断磷产业的景气度将持续,公司矿肥一体化,将充分受益于景气的持续。 继续优化和控制费用,资产负债表端的改善将带来利润表的业绩弹性。2019年预计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约为1亿,1Q19年预计约为2500万元。公司将继续优化和控制可控费用,努力降低成本费用。2018年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至90.8%。但财务费用因利率上行并无明显下降,仔细分析发现其资本开支高峰期已过,在建工程基本都已转固,2018年年末在建工程仅剩6.87亿,各业务布局趋于完善,经营性现金流和货币现金同比分别增加4.5、35.7亿元至31.9、126.4亿元,十分充裕。公司正在积极优化资产结构、降低杠杆率、提高整体的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12、6.40、7.80亿元,EPS分别为0.36、0.45、0.55元,对应的PE为21X、17X、14X。入选“双百企业“迎来国企改革历史机遇,股权激励彰显改革决心及对未来经营信心,矿肥一体化将使其充分受益于磷化工景气的持续,随着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的逐步改善,业绩有望迎来拐点,维持增持评级。
兴发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19-03-28 10.75 -- -- 14.18 29.38%
13.90 29.30%
详细
公司发布2018年年报,业绩低于预期。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78.55亿元,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为4.02亿元,同比增长25%,低于预期。2018年净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前三季度有机硅价格大幅上涨,盈利能力增强所致,但公司2018年由于因环保原因报废固定资产以捐赠支出导致的营业外支出高达2.44亿元。其中18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53亿元(yoy-7.71%,QoQ-27.62%),归母净利润为0.11亿元(yoy-86.08%,QoQ-94.69%),单季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硅价格四季度断崖式下跌叠加单季计提资产减值2300万。公司同时公告1.发行股票收购兴瑞硅材料50%股权的交易作价为17.82万元,同时非公开发行配套融资不超过15亿元,用于有机硅技改,向下游拓展以及补流;2.2019年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 磷化工相关产品价格同比上涨,产销量下滑。受长江大保护政策的影响带动,国内磷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公司磷矿石、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产量同比下滑24.00%、9.08%、7.06%至462、22.8、41.2万吨,但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85%、21.14%、23.84%,由于公司矿肥一体化,2018年肥料产品毛利率增加2.1个百分点至10.4%,磷矿石毛利率为57.7%。 有机硅价格先扬后抑,草甘膦毛利率大幅下滑。1-3Q2018年受安全环保监管趋严,原料金属硅、甲醇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及有机硅景气向上带动,有机硅价格持续上涨,最高超过34000元/吨,进入四季度由于海外出口下滑叠加国内下游房地产需求疲软,有机硅产品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最低跌至约17500元/吨,18年全年DMC不含税均价同比上涨32.9%至23734元/吨,有机硅产品毛利率同比大幅增长7.03个百分点至39%,兴瑞硅材料18年实现净利润7.03亿元,预计2019年下半年国内有机硅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届时价格承压,预计19年有机硅均价同比将下滑。2018年公司完成了泰盛25%少数股东权益的收购以及内蒙古腾龙5万吨草甘膦装置的整合,目前公司具有草甘膦产能18万吨。2018年草甘膦需求较疲叠加装置实施环保改造导致其开车率下降以及原料的上涨,草甘膦价格虽然同比上涨了25%至24455元/吨,但草甘膦及其副产品毛利率大幅下滑7.36%个百分点至15.63%。 收购兴瑞硅业50%少数股东权益,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并配套融资向下游拓展特种硅橡胶和硅油项目,进一步降低成本以及完善产业链。公司向第一、第二大股东宜昌兴发集团(持股22.05%)、金帆达(持股9.92%)发行股票收购其手中持有的兴瑞硅业50%少数股东权益。此次交易作价为17.82亿元,发行价格为9.71元,约增加总股本1.84亿股,占现有股本的25%。宜昌兴发、金帆达承诺兴瑞硅材料2019—2021年税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79、3.60、4.24亿元,按照三年平均业绩承诺税后净利润3.54亿元来测算,收购PE约为10倍。同时非公开发行配套融资不超过15亿元,用于有机硅技改,向下游拓展以及补流公司,进一步降低成本完善产业链。 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对公司未来经营信心。本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2000万股,占总股本的2.75%,首次授予1634万股,预留366万股,首次授予的价格为5.99元/股。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为361人,占员工总数的3.55%。解禁考核年度2019-2021年的业绩考核目标分别为不低于3.0、3.4、3.85亿元(未包含兴瑞的50%少数股东权益)。首次授予的股权激励总费用约为9902.04万元,2019—2023年分别分摊2166、3713、2558、1155、309万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矿电磷—磷硅—肥化”产业结构逐步完善,打造国内磷化工、草甘膦及有机硅行业龙头。考虑到4Q18年有机硅价格断崖式下跌以及19年下半年行业新增产能的投放、公司固定资产报废处理以及商誉减值的风险,我们下调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至3.62、5.32(原为5.05、6.06)亿元,新增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1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0、0.58、0.67元(收购摊薄后,用未考虑配套定增的股本9.11亿股来算),对应的PE为30X、21X、18X。维持增持评级。
嘉化能源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19-03-22 13.04 -- -- 17.93 36.04%
17.74 36.04%
详细
公司发布 2018年年报,业绩符合预期。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56.04亿元,同比增长0.50%,归母净利润为11.00亿元,同比增长13.59%,符合预期。其中18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14亿元(yoy-9.76%,QoQ+3.44%),归母净利润为2.45亿元(yoy-14.63%,QoQ-10.58%),单季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园区内企业停车导致公司供气量的减少。2018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磺化医药系列产品量价和毛利率齐升、蒸汽产品和脂肪醇酸销量持续增长。公司18年整体毛利率同比上升1.77个百分点至30.6%。公司同时公告投资5.5亿继续扩产4000吨BA 项目并配套建设一套3万吨/年三氧化硫连续磺化生产装置等,进一步壮大磺化医药业务,提升公司盈利水平,预计项目建设期为18个月,达产后预计将新增2亿利润。 蒸汽和脂肪醇酸产销量同比继续增长,氯碱业务由于部分自供电继续保持高毛利率。2018年公司蒸汽产销量同比分别上升3.98%、6.61%至1108.84、744.64万吨,营业收入同比上升8.69%,但毛利率同比略微下滑2.57个百分点,未来随着园区内化工企业扩产项目的投产以及旁边海盐杭州湾大桥新区的建设都将给公司的蒸汽需求带来持续稳定的增长。 年产16万吨多品种脂肪醇(酸)项目达产,丰富产品结构,点价采购原料规避成本大幅波动。2018年公司脂肪醇(酸)产销量分别同比上升9.16%、12.58%,但由于原料棕榈仁油价格的下滑导致脂肪醇酸价格下滑,销售收入同比下滑10.67%,毛利率小幅提升0.24个百分点,因有蒸汽、氢气等产业配套优势,行业竞争优势明显。蒸汽量的提升带动自发电量的提升,2018年公司氯碱业务毛利率仍高达44.64%。 磺化医药系列产品量、价和毛利率齐升,扩产4000吨BA 产能将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磺化医药系列产品生产商,是业内唯一采用三氧化硫连续磺化管道反应技术的企业,技术先进。2018年磺化医药系列向高附加值产品调整(3.8万吨TA 项目投产),销售均价同比大涨48.75%,带动销售收入同比大增50.20%至5.25亿元,毛利率同比扩大11.19个百分点至60.07%。公告投资5.5亿继续扩产4000吨BA 以及一套3万吨/年三氧化硫连续磺化生产装置将进一步加强公司的规模优势和产业竞争力。BA产品是全球第七大除草剂、玉米田第一大除草剂——甲基磺草酮的重要中间体,甲基磺草酮2018年原药价格同比上涨87%至23万元/吨带动BA 价格大涨。此外磺化医药系列产品中的PTSC、MST 将大量应用于抗艾药中间体、兽药中间体生产的原料,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投资评级与盈利预测:公司各项业务均趋势向好,蒸汽产销的稳定增长、磺化医药系列产品的逐步达产以及高端化将带来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由于码头业务的下滑以及募投项目的逐步达产,我们下调公司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至12.61、15.16亿元(原为18.52、23.13),对应EPS 分别为0.88、1.06元(原为1.25、1.56),新增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8.56亿,EPS 为1.30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16、13和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金正大 基础化工业 2019-02-28 7.99 -- -- 8.28 3.63%
8.28 3.63%
详细
公司公告与京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农业全产业链开展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七个方面:1.产品销售;2.京东农场项目;3.农业研究院;4.农业金融;5.农产品销售;6.供应链合作;7.用户合作l两大巨头强强联手,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在刚刚发布的质量兴农五年规划中也重点提到了要加快发展农业互联网+的模式。此次合作将围绕种植业前、中、后端全产业链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前端包括农业金融的合作,京东利用其金融产品为金正大的经销商和用户提供金融服务,解决其垫资困难的问题;中端金正大利用优质的产品和领先的技术提供全程作物营养解决方案及服务,为京东农场赋能;后端金正大继续通过京东进行农资电商销售模式的探索,金正大用户和京东合作农场主的农产品销售以及供应链的深度合作。 京东+金正大的资源优势整合。京东发挥其在供应链、物流,金融,大数据等方面的优势,而金正大则发挥其在产品,农资渠道,仓储,用户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优质农资产品的下行和农产品上行,亦可实现其它各类电商产品从县到乡、镇、村的仓储和配送,打通了城乡资源贯通的“最后一公里”。 “金丰公社”模式推广顺利,“亲土1号“加速布局经济作物。金丰公社整合上中下游资源,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种植服务,包括土壤修复、全程作物营养等方面解决方案、品牌打造、产销对接及农业金融等全方位的农业服务,打造全新种植业经营模式,切入万亿农服市场,目前预计已签约的金丰公社约为170家,成立超过120家,预计19-20年的目标分别为300、500家,服务的耕地面积预计已突破1000万亩,全托管模式可降低农民作业成本10%-30%不等,模式日趋完善。同时针对经济作物,开拓土壤改良蓝海市场,公司18年以来加速“亲土1号”的市场拓展,使其系列产品在大棚种植区脱颖而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与京东合作,深入推进“农业互联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质量兴农战略规划以及201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从种植业解决方案、农产品品牌打造及销售、供应链到农业服务、农业大数据等各个环节进一步构建未来现代化农业框架,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9、6.69、7.7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9、0.20、0.23元/股,当前市值对应PE为42、40、34倍,维持增持评级。
云天化 基础化工业 2019-02-04 5.60 -- -- 6.95 24.11%
8.32 48.57%
详细
公司公告2018年业绩预告,符合预期。预计2018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左右,同比下滑40.55%,符合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8.01亿元至-1.03亿元,主要是因为磷肥、氮肥和聚甲醛产品价格同比上涨,缓解了原料上涨的不利影响,销售毛利同比增加,同时公司狠抓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提升了主要产品的产量并持续强化安全环保管理,优化大宗原材料集中采购,控制成本,增强了产品的盈利能力。其中Q4归母净利润约为3700万元,环比大幅增长118%。 受益于磷化工产业链景气度的提升,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公司归母净利润虽然有所下滑,但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大幅增加8.01亿元,公司2018年收到政府补助等增加非经常性损益2.23亿元左右,而2017年由于公司转让青海云天化、纽米科技、瀚恩新材以及子公司增资扩股、收购天宁矿业及政府补助等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高达11.06亿元,18年同比减少8.83亿元。因此此次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大幅增加完全是因为磷产业链景气上升带来的磷矿和磷肥的量价齐升。湖北30%磷矿石船板价、云天化集团磷酸二铵价格18年同比17年分别上涨28%、12%。国内预计未来磷矿石和磷肥供给端将继续收缩,同时从全球的角度来看19-20年磷肥的新增产能增速小于需求增速,因此我们判断磷产业的景气度将持续,公司矿肥一体化,将充分受益于景气的持续。 资产负债表端的改善将带来利润表的业绩弹性。多次失败的兼并重组叠加化肥行业的持续低迷导致公司的整体资产负债率上升至91.22%,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分析其债务结构,我们发现公司的非流动负债逐年下降,资本开支高峰期已过,在建工程基本都已转固,各业务布局趋于完善,经营性现金流和货币现金充裕。公司正在积极优化资产结构、降低杠杆率、提高整体的盈利能力。 入选“双百行动”,国企改革迎来历史机遇。公司已于19年1月完成此次股权激励的首次授予,本次股权激励总数量占总股本的8.04%,共930人,规模力度之大,彰显国企改革及对未来经营的信心,国企改革进程的加快将提升公司整体的经营效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磷肥量价齐升,我们略微上调18年盈利预测,维持19-20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0(原1.18)、5. 12、6.40亿元,EPS 分别为0.09、0.36、0.45元,对应的PE 为62X、16X、12X。国企改革迎来历史机遇,矿肥一体化将使其充分受益于磷化工景气的持续,随着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的逐步改善,业绩有望迎来拐点,维持增持评级。
金正大 基础化工业 2019-02-01 6.89 -- -- 8.21 19.16%
8.28 20.17%
详细
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2018年业绩预告,低于预期。预计2018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57,239.95万元–78,704.93万元,同比变化在-20%—10%之间,低于预期。其中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67—3.82亿元之间,去年同期单季亏损1.92亿元。主要原因为三点:1.复合肥毛利受原料单质肥价格持续走高影响下滑,需求不旺导致复合肥、控释肥产品销量同比下滑;2.大力推广新品“亲土1号”导致的费用增加;3.德国金正大正式纳入合并报表,18年影响净利润约为-0.5亿元。 农产品价格低迷导致复合肥需求下滑,原料持续涨价拖累复合肥毛利率。根据隆众石化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山东地区尿素、湖北磷酸一铵55%粉、盐湖氯化钾60%粉市场价同比分别上涨20%、16%、17%,复合肥45%氯基同比上涨仅为11%,毛利率同比下滑。 同时农产品价格低迷导致公司复合肥、控释肥产品销量同比下滑。 德国金正大顺利并表,未来有望带来新的利润增量。公司于2018年8月1日完成对于德国金正大的股权的收购并纳入合并报表。1-7月公司持有德国金正大股权比例为34.74%,其利润计入归母净利润的约为0.5亿元;8-12月完成收购后持有德国金正大股权比例为94%,其利润计入归母净利润约-1亿元,18年全年影响归母净利润-0.5亿元。德国金正大受园艺行业影响,上半年旺季盈利,下半年淡季亏损,完整会计年度并表后未来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量。 大力推广新品“亲土1号”,开启亲土种植新时代。针对经济作物,开拓土壤改良蓝海市场,公司18年以来加速“亲土1号”的市场拓展,使其系列产品在大棚种植区脱颖而出,但推广费用相应增加,仅4Q 单季度各项费用加总预计为2亿。 “金丰公社”模式推广顺利。金丰公社整合上中下游资源,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种植服务,包括土壤修复、全程作物营养等方面解决方案、品牌打造、产销对接及农业金融等全方位的农业服务,打造全新种植业经营模式,切入万亿农服蓝海市场,同时向后端农服延伸带动复合肥产品销量的增长。目前预计已签约的金丰公社约为170家,成立超过120家,预计19-20年的目标分别为300、500家,服务的耕地面积预计已突破1000万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原料大幅涨价导致复合肥毛利率下滑叠加“亲土1号”推广增加的各项费用,我们下调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预计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9、6.69、7.72(原为8.48、9.81、12.50)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19、0.20、0.23元/股(原为0.26、0.30、0.38元/股),当前市值对应PE 为36、34、30倍,维持增持评级。
巨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19-01-28 7.08 -- -- 7.98 12.71%
10.38 46.61%
详细
公司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及主要经营数据,基本符合预期。预计2018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9.95—22.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3%—136%,基本符合预期。其中Q4单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2—5.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8%—332%,环比下滑7%—43%。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是1.氟化工产业链高景气,公司主要产品量价齐升;2.充分发挥公司产业链优势,着力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全年归母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约为2.14亿元,主要原因是出售子公司浙江博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凯圣氟化学有限公司,同一控制下收购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政府补助等因素。 18年氟化工行业景气度高,公司主要产品量价齐升,业绩大幅增长。18年公司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氟化工原料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3.0%、11.2%、7.8%;外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9%、8.9%、8.3%;不含税价格同比分别大幅增长22.78%、34.02%、16.01%。原料萤石、氢氟酸在环保趋严下开工不稳导致的价格上涨亦是整条产业链产品价格上涨的推手,2018年公司主要原材料萤石、氢氟酸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13%、20.77%。尤其是10-11月萤石和氢氟酸大幅上涨,预计4Q18单季度制冷剂毛利率略有缩窄。 下游需求受空调和汽车销量下滑拖累,但公司含氟聚合物业务占比的提升将改善公司整体的盈利结构。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统计看,2018年国内汽车销量同比下滑2.8%。 而产业在线公布国内家用空调销量数据显示2018年销量同比仅增加6.3%,单月同比出现下滑,下游需求下滑拖累制冷剂需求。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未来将大力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技改扩能高附加值的含氟聚合物产能和种类,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同时公司未来也将不断扩大三代制冷剂的产能,巩固龙头地位。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国内氟化工龙头,制冷剂及含氟聚合物量价齐升,同时产品结构调整,含氟聚合物盈利占比不断提升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维持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4、27.03、32.8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0、0.98、1.20元/股,当前市值对应PE仅为9、7、6倍,维持增持评级。
云天化 基础化工业 2019-01-22 5.52 -- -- 6.33 14.67%
8.32 50.72%
详细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磷矿采选和磷肥生产企业。目前拥有原矿生产能力1450万吨,其中擦洗选矿生产能力618万吨,浮选生产能力750万吨,拥有磷酸一铵产能67万吨,磷酸二铵产能445万吨,此外,公司还拥有尿素产能156万吨,复合肥产能234万吨,工程塑料聚甲醛产能9万吨,力争打造“矿肥结合,肥化一体”的龙头企业。 磷产业链景气持续,矿肥一体化的企业最为受益,公司盈利弹性巨大。原料磷矿石端,受政策性限采推动价格上涨,国内四大主产区云贵鄂川均出台了限采或相关政策,2018年1-11月国内磷矿石累计产量同比下滑20%。磷矿石价值回归是磷化工产业链价格中枢上移的核心推手,预计国内磷矿石限采不会放松,价格仍有上涨空间。磷肥端,全球磷肥供需格局改善,国内磷肥产能继续缩减。据我们统计,国际磷肥19-20年新增产能增速不足2%,主要来自OCP 和 Ma'aden,而全球磷肥需求预计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增长主要来自于印度、巴西和非洲。2010-2017年全球磷肥需求CAGR 约为1.8%,从6100万吨(实物量)增长至6940万吨,根据Mosaic 预测2019年全球磷肥需求预计将达到7220万吨,同比增长3.29%,超过产能增速。而国内磷肥产能则受矿石供应紧张、磷石膏整治处理的环保趋严以及自身的供给侧改革将继续缩减。因此我们判断磷产业链景气将持续,经测算磷矿石每上涨50元/吨,将增厚公司税前净利润6.25亿元,磷肥每上涨100元/吨,将增厚公司税前净利润4.79亿。 入选“双百行动”,国企改革迎来历史机遇,资产负债结构有望逐步改善。多次失败的兼并重组叠加化肥行业的持续低迷导致公司的整体资产负债率上升至91.22%,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分析其债务结构,我们发现公司的非流动负债逐年下降,资本开支高峰期已过,在建工程基本都已转固,各业务布局趋于完善。债务负担主要体现在流动负债额较高,2017年以来公司先后出售青海云天化、纽米科技、瀚恩新材料,剥离亏损和不相关业务,资产负债结构逐步改善中。同时公司在2018年入选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未来的重点将放在降低债务和三项费用支出方面。公司将于19年1月完成此次股权激励的首次授予,本次股权激励总数量占总股本的8.58%,共946人,规模力度之大,彰显国企改革及对未来经营的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1.18、5. 12、6.40亿元,EPS 分别为0.09、0.39、0.48元,对应的PE 为60X、14X、11X,19年PE 低于国外对标磷肥企业的均值。国企改革迎来历史机遇,矿肥一体化将使其充分受益于磷化工景气的持续,随着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的逐步改善,业绩有望迎来拐点,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磷矿石、磷肥价格下跌,磷产业链景气向下2.利率上行,公司财务费用负担进一步加剧
兴发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19-01-08 10.40 -- -- 10.90 4.81%
13.74 32.12%
详细
公司公告:1.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向宜昌兴发、金帆达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兴瑞硅材料50.00%股权,发行价格为9.71元/股;2.同时非公开发行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有机硅技术改造升级项目建设、10吨/年特种硅橡胶及硅油项目建设、偿还上市公司银行借款及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3.部分固定资产报废处理,预计将减少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944.01万元。 收购兴瑞硅材料的少数股东权益,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本次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持有兴瑞硅材料100%股权,兴瑞硅材料拥有20万吨有机硅单体,未来公司还将投资6.88亿元将有机硅单体产能扩大至36万吨/年。公司生产有机硅成本优势明显,主要是因为有机硅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氯甲烷是草甘膦生产过程的重要附加产品,循环利用将大幅降低成本。由于需求和出口的下滑,18年9月以来DMC 含税价格从34000元/吨下跌至19000元/吨,目前价格水平下公司仍小幅盈利。 技改及向下游拓展特种硅橡胶和硅油项目,进一步降低成本以及完善产业链。本次配套融资非公开发行的股本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20%(公司目前总股本7.27亿股),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兴瑞硅材料50%股权交易价格的100%。技改将有利于降低有机硅单体生产成本,向下游拓展完善有机硅产业链,目前公司已通过自建、并购和招商引资方式形成了3万吨/年110胶、3万吨/年107胶、3万吨/年密封胶、1万吨/年混炼胶、1万吨/年特种硅油、0.8万吨/年白炭黑等有机硅下游配套产品规模,公司有机硅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建设初见成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矿电磷—磷硅—肥化”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多块业务齐发力,打造国内磷化工、草甘膦及有机硅行业龙头。考虑到4Q18年有机硅价格的大幅下跌以及19年下半年行业新增产能的投放、公司固定资产报废处理以及商誉减值的风险,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4.49、5.05、6.06亿元(原为6.05、7.62、8.84亿元),EPS 分别为0.62、0.69、0.83元(原0.83、1.05、1.22元),对应的PE为16X、15X、12X。维持增持评级。
巨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18-11-19 7.39 -- -- 7.52 1.76%
7.57 2.44%
详细
公司公告分别以2.53、0.698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巨化集团旗下浙江巨化技术中心和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100%股权,合计受让价格为3.23亿元。 收购巨化集团技术中心和新材料研究院,研发能力、专利技术大幅增强。巨化技术中心聚焦含氟高分子、专用氟化学品、环保技术等三大领域研发。协同公司进行PTFE、FEP、ETFE、PVDF等氟聚合物产品新工艺应用研究开发;新用途PVDC系列工艺技术研发;四代制冷剂等产品的技术研发;全氟聚醚、抗指纹剂、含氟涂料、氟醚及下游产品等含氟精细产品的技术研发。截止1H2018,技术中心共拥有131项专有技术、104项专利、62项专利申请权。而巨化新材院则主攻国内先进的氟聚合物改性研究,目前协同本公司进行VDF/CTFE共聚树脂开发、JX系列混配工质制冷剂开发等项目。 巩固制冷剂龙头地位的同时,致力于拓展下游含氟聚合物,平滑制冷剂的周期性,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公司1-3Q18含氟聚合物业务营收同比大幅增长57%至12.75亿元,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从1H18的9.58%提升至10.65%。同时1-3Q18公司含氟聚合物材料价格和外销量同比分别上涨46.18%和7%。此次收购技术中心和新材料研究院后将大幅增强公司的研发能力和氟化工领域的专利技术掌控力。未来公司将不断向氟化工产业链下游延伸,技改扩产高附加值的含氟聚合物产能和种类,预计至年底公司含氟聚合物产能有望翻番,产品结构的调整将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国内氟化工龙头,考虑到制冷剂及含氟聚合物量价齐升,同时产品结构调整,含氟聚合物盈利占比不断提升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4、27.03、32.8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0、0.98、1.20元/股,当前市值对应PE仅为9、8、6倍。
兴发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18-11-06 11.35 -- -- 12.13 6.87%
12.13 6.87%
详细
“矿电磷—磷硅—肥化”产业结构逐步完善,打造国内磷化工、草甘膦、有机硅行业龙头。公司紧紧围绕丰富的磷矿资源,深挖磷化工下游潜力,截至目前拥有磷矿石产能530万吨,精细磷酸盐产能18.25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20万吨,草甘膦产能18万吨,磷铵产能60万吨和氯碱产能31万吨。此外,公司拥有水电站31座,总装机容量达到16.87万千瓦,提供成本相对低廉、供应稳定的电力保障,自给率在50%左右。公司历经三个发展阶段,“矿电磷—磷硅—肥化”产业结构逐步完善,是国内磷化工全产业布局的龙头。 环保压力促使国内磷矿石大幅减产,受原料涨价带动,磷化工产业链迎来价值修复。随着国家政府对于磷矿石限产与限制出口指令的下达,18年磷矿石产量预计同比比将下滑30%,磷矿石供应紧张,2018年1-10月国内磷矿石价格同比上升约33%,原料上涨叠加磷肥自身的供给侧改革促使磷肥行业底部复苏,年初至今一铵、二铵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4%、9%。兴发集团拥有530万吨磷矿产能,60万吨磷铵产能以及20万吨精细磷酸盐产能,将充分受益于磷化工产业链的景气上行,根据测算磷矿石每上涨100元/吨,将增厚公司净利润2.55亿元。 供需格局改善叠加原料上涨推动草甘膦行业回暖,并购扩产巩固寡头垄断地位。公司18年2月收购内蒙古腾龙(拥有5万吨产能)后,目前拥有草甘膦产能共18万吨。环保压力加速供给侧落后产能出清,供需格局持续改善,同时粮食价格缓慢上涨以及原材料甘氨酸等价格上涨有望带动草甘膦涨价,目前行业开工率75%左右,草甘膦行业回暖。公司拥有10万吨的甘氨酸原料配套,一体化成本优势明显。根据测算,草甘膦价格每上涨1000元/吨,将增厚公司净利润1.38亿元。 扩产有机硅单体产能,跻身行业领先地位。公司计划投资6.88亿元将有机硅产能扩大至36万吨/年。国内环保限产叠加海外装置停产退出使有机硅供给边际收紧,预计到19年下半年国内几无新增产能。公司现拥有20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原料之一氯甲烷为草甘膦装置副产,成本优势明显,根据测算,有机硅DMC价格每上涨1000元/吨将增厚公司净利润0.36亿元。 电子化学品提前布局成长空间广阔,抢占进口替代市场。公司拥有电子级磷酸产能3万吨,1万吨电子级硫酸,2万吨电子级混配化学品,正在布局电子级双氧水。国内电子化学品市场高速增长,预计2018年湿电子化学品市场份额将达到80亿元以上。目前国内布局电子化学品的公司的量仍然较少,进入门槛较高,认证难度大,兴发集团占据先发优势,未来有望在电子级化学品领域有更高的成长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矿电磷—磷硅—肥化”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多块业务齐发力,打造国内磷化工、草甘膦及有机硅行业龙头。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6.05、7.62、8.84亿元,EPS分别为0.83、1.05、1.22元,对应的PE为13X、10X、9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18-10-26 8.79 -- -- 9.65 9.78%
9.82 11.72%
详细
公司发布 2018年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1-3Q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83.97亿元,同比上涨16.05%,归母净利润为7.36亿元,同比增长24.03%,EPS 为0.56元,符合预期。其中3Q18年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58亿元(YoY+35.54%,QoQ +7.08%),归母净利润为1.97亿元(YoY+21.16%,QoQ-23.64%),3Q18单季度整体毛利率为17.9%,同比环比分别下滑2.8、2.3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原料氮磷钾单质肥大幅涨价,复合肥毛利率有所下滑。 1-3Q1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是因为复合肥量价齐升、磷酸一铵价格同比上升。 复合肥量价齐升,良好的库存管理转嫁部分原料涨价的压力。根据隆众石化统计的数据显示,3Q18单季度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市场价同比分别上涨24%、22.3%、17%,复合肥45%氯基复合肥同比上涨仅为12.5%。公司1-3Q18存货同比上升29.7%,良好的原料库存管理对冲了部分成本上涨的压力,同时在复合肥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凭借强渠道优势和较高的产品性价比,出货量逆势继续提升,市占率亦在中小复合肥企业不断退出的情况下继续上升。 渠道创新加速新型复合肥市场拓展,公司新型复合肥出货量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未来将致力于重点发展经济作物专用肥以及新型肥料,把新型肥料规划为特肥、有机肥+配方肥、缓控释肥、生态级肥和现有新品五大系列,近年来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南方区域营收同比连续上涨,增速明显快于普通复合肥。 受环保从严、供给侧改革持续影响,2018年以来磷肥产业景气度有所回升,预计后续磷矿石及磷肥价格有望继续上涨。随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湖北省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清单》等文件的出台,预计至2020年关改搬转影响的一铵的产能约占总产能的17%,同时贵州已出台磷肥企业“以渣定产”的政策,宜昌市也已印发磷石膏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至2020年磷石膏复产量同比2019年下降15%,当年综合利用率不低于50%,未来磷肥生产受限,公司自有磷石膏渣场且环保优势明显,根据隆众石化的数据显示,3Q18单季度磷酸一铵(55%粉)市场价同比环比分别继续上涨22.3%、4.5%。近年来磷矿石限采停采加剧,预计后续磷矿石及磷肥价格仍将继续上涨,公司磷酸一铵整体毛利率也进一步提升。 投资评级与盈利预测:国内磷复肥龙头,拥有磷肥—复合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未来将致力于作物专用肥等新型肥料的开发,新型肥占比不断提升,同时向下游延伸打造优质农产品产业链。油价上涨带动燃料乙醇等替代能源上涨,从而有望带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复合肥作为农业必须消费品有望最大程度受益,行业底部缓慢复苏,维持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13.3、127.5、14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8.77、11. 14、14.26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67、0.85、1.09元/股,当前市值对应PE 为 13、 10、8倍。
中国巨石 建筑和工程 2018-10-26 9.31 -- -- 10.77 15.68%
10.77 15.68%
详细
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1-3Q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76.29亿元(YOY+18.4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2亿元(YOY+23.26%),EPS为0.55,符合预期。其中2018Q3单季度营业收入为26.11亿元(YOY+10.54%,QOQ+3.4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5亿元(YOY+18.35%,QOQ-0.77%)。公司本次业绩增长主要原因是1-3Q18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价格稳中有升,综合成本不断下降。 1-3Q18公司玻纤产品量价齐升,业绩保持增长。价格方面,2018年年初公司对主要产品分产品和批次进行提价,Q1环比提高5%,Q2-Q3价格基本维持稳定。玻纤市场延续稳定向上的趋势,公司产品销量同比继续增长。公司整体毛利率约为45.1%,同比略微下滑0.2个百分点,主要是产品结构的正常性波动。1-3Q18经营性净现金流24.37亿元,同比增长8.46%,期间费用率14%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经营稳健。 国际化布局有序推进,新产能稳步推进打开公司未来盈利空间。1H2018年巨石九江新建和冷修的4条生产线全部如期点火投产,中部地区最大的年产35万吨玻璃纤维生产基地全面建成;桐乡总部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全面推进,粗纱一期年产15万吨生产线(单窑)已于 2018年8月点火,细纱一期6万吨生产线项目预计将于2019年一季度投产;巨石成都整厂搬迁签订框架协议,拟整厂搬迁并实施“年产 25 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建设项目”。国际化布局稳健推进,美国项目预计将在2019年一季度投产。随着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与国际布局的完善,公司盈利水平将迈上新台阶。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高端产品和高端市场的占比不断提高,未来与中材科技玻纤业务整合有望更上一层楼。玻纤下游领域不断向交通工具轻量化、电子电气、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拓展,弱化其周期性,目前传统的建筑建材领域产品应用占比已下降到30%左右,同时产品结构的逐步高端化也将有助于稳定公司的高毛利率。去年底公司公告公司和中材科技玻纤业务整合提上议程,目前两家合计玻纤产能超过220 万吨,占国内玻纤总产能超一半,占全球超3 成,若协同或合并,公司因规模及管理优势有望占据主导,行业话语权将再跨上一个台阶,全球玻纤巨头正在诞生。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玻纤行业景气持续,新产能逐步释放打开公司未来成长空间,产品结构向高端化调整有望带来公司毛利率的持续提升,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10、117.60、131.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到28.02、33.64、39.70亿元,对应EPS为0.80/0.96/1.13 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X/10X/9X。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