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尹沿技

华安证券

研究方向: IT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010520020001,曾先后供职于金元比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民生证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31.58%
(第20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9/6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科大讯飞 计算机行业 2021-04-12 46.82 -- -- 53.82 14.56%
68.50 46.30%
详细
事件概况公司于 4月 7日发布 2020年度业绩快报和 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 130.25亿元,同比增长 29.23%,2020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57.41亿元,同比增长 63.75%。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3.64亿元,同比增长 66.48%,2020Q4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8.10亿元,同比增长 81.61%。预计 2021Q1实现归母净利润 1.25-1.45亿元,2020Q1归母净利润为-1.31亿元。公司 2020年度收入增速略超预期,归母净利润增速位于前期预告区间 50%-70%的上限附近,业绩表现亮眼。 业绩表现亮眼,开启人工智能 2.0红利兑现周期公司 2020年在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影响下,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1Q1业绩预告依然维持了良性的发展态势,我们认为公司年报业绩快报和 2021Q1业绩预告验证了公司人工智能战略 2.0红利兑现时代的来临,公司有望从前期的 AI 探索走向规模化复制推广,开启新一轮的成长周期。公司业绩的主要亮点如下: 1)收入端保持高速增长,AI 规模商用逐渐落地:公司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9.23%,2020Q4单季度同比增长 66.48%,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我们认为主要是公司在教育赛道跑通了 2G2B2C 的商业模式,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实现规模化商用。未来这种 AI 规模落地的模式有望复刻到医疗等其他赛道,公司成长空间巨大。我们预计 2021Q1在 2020Q1低基数下,有望在收入端维持高速增长。 2)利润端逐渐释放,经营效益有望持续改善:公司 20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66.48%,2020Q4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8.10亿元,创造公司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的历史峰值,2020年净利润率 10.47%,逐渐向 2017年大规模投入前的水平回归。2021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25-1.45亿元,取平均值为 1.35亿元,也取得了历史上 Q1净利润的最高值。我们认为伴随公司进入人工智能 2.0阶段,从前期探索走向优势赛道的规模商用,人均能效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净利润率有望继续提升,经营效益将持续改善。 3)经营现金流创历史最佳,为公司提供充沛资金保障:公司 2020年经营现金净流量 22.71亿元,创历史最佳水平,同比增长 48.33%,经营现金净流量比归母净利润的比值为 166.50%。由于经营现金净流量不包含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事项的影响,因此更能体现公司本身业务经营情况的趋势。我们认为经营现金流实现高速增长,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公司经营质量的提升。公司 2020年经营现金流表现良好,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充沛的资金保障。 教育业务屡中大单,商业模式逐渐跑通公司今年以来,已经在教育领域中标多个上亿级别的订单。2021年 1月中标郑州市金水区 6.88亿元的智慧教育项目,2021年 2月 7日再次中标芜湖弋江区 1.26亿的智慧教育项目,商业模式的复制性得到验证,有望逐渐从安徽走向全国。 目前公司在教育赛道已经逐渐跑通了 2G、2B、2C 的商业落地模式。2B 的区域性因材施教解决方案成效显现,截至 2020年 12月底,智慧课堂产品共覆盖34个省份,3万多所学校,服务教师 85余万名,服务学生 120余万名,帮助教师授课 900余万次,备课 1800余万次,帮助老师备课时间平均减少 56%,批改作业时间平均减少 45%,课堂效率提升了 28%。 2C 领域的个性化学习手册和学习机产品崭露头角。个性化学习手册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每个学生的日常学业进行分析,精准定位薄弱知识点,让每位学生的平均作业时长在 40分钟左右,平均答对率超过 75%,错题解决率达到 90%以上。讯飞智能学习机 2020年,共发布 3款产品,累计升级迭代54个版本。讯飞智能学习机 X2Pro 自 7月 22日上市后,精准帮助学生找到薄弱知识点共 1325.5万个,并通过个性化的学和练,使得薄弱知识点解决率达到 74.9%。自上市起,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天猫 DSR 评分高达4.9+,京东好评率高达 98%,每个月有超过 89%的用户坚持使用讯飞学习机学习,整体满意度较高。 我们认为这种 2G-2B-2C 的闭环商业模式不仅仅在教育领域为公司带来持续增长的动能,更有望进一步拓展至其他优势赛道如医疗等领域,从而为公司创造多个新的增长极。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将讯飞定位为一个教育信息化企业,而是一个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专业领域数据积累和场景化落地能力,在各个优势赛道跑通规模落地商业模式的人工智能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公司当前正处于人工智能战略 2.0阶段,逐步形成“数据-算法-产品”的闭环,有望摆脱以项目制、定制化为主的商业模式,转向 2B 和 2C 双轮驱动,实现 人 工 智 能 技 术 的 规 模 商 用 。 预 计 公 司 2020/21/22年 实 现 营 业 收 入130.3/171.2/224.5亿元,同比增长 29.3%/31.4%/31.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3.7/18.0/24.7亿元,同比增长 66.7%/32.1%/36.8%,维持“买入”评级
中科创达 计算机行业 2021-04-12 127.28 -- -- 140.85 10.66%
165.84 30.30%
详细
事件概述:中科创达于4月7日发布2021Q1业绩预告。2021Q1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7-1.14亿元,同比增长60%-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3-1.00亿元,同比增长88%-102%。 2021Q1业绩业绩超预期,高速增长势头强劲高速增长势头强劲收入端,公司2021Q1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5%。利润端,公司2021Q1实现归母净利润1.07-1.14亿元,同比增长60%-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3-1.00亿元,同比增长88%-102%。若剔除较去年增加的1700万元股权激励费用,公司实际利润增速达90%以上。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在去年高增速的背景下依旧实现了强劲的增长,主要原因是:1)智能网联汽车业务)智能网联汽车业务发展势头强劲;;2)AIot下游需求爆发下游需求爆发;;3))5G手机渗透率不断提升。 智能汽车业务发展势头强劲,数字座舱数字座舱/智能驾驶双重布局考虑到公司一季度75%的营收增速,结合智能汽车业务占比持续提升的背景,我们推测该业务2021Q1增长超75%。1)智能座舱方面,搭载高通8155座舱芯片的车型今年将实现量产,预计将带动数字座舱的性能提升,有望加速汽车座舱智能化的进程,行业处在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2))智能驾驶方面,公司收购辅易航51.48%股权进入低速自动驾驶AVP自主泊车领域,与华人运通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打造下一代汽车计算平台和工具链,新增围绕高通SnapdragonRide平台打造的高级别ADAS方案,以上均显示出公司正在加大对智能驾驶的布局,看好其成为公司后续成长的重要驱动力。 进入智能工业视觉领域,实现物联网业务边界扩张智能工业视觉领域,实现物联网业务边界扩张1))智能物联网方面,在商用5G全面铺开的背景下,公司将持续受益于AIot下游应用,尤其是扫地机器人和无人机的爆发。同时,公司还与施耐德电气和亚马逊云服务(AWS)联合发布融合智能工业视觉平台,实施“技术+生态”的平台发展战略,以智能融合构筑生态护城河,实现物联网业务边界扩张。2))智能手机业务领域,当前5G手机的价格已下探至1300-1500元,我们预计2021年5G手机价格有望进一步降低,进入1000元以内。因此,预计公司受益于千元机5G换机浪潮,相关软件业务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投资建议借助智能化浪潮,以操作系统为核心,面向智能汽车/手机/物联网的产品线不断扩展,同时积极打造产业合作生态。我们预计中科创达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4/8.66/11.79亿元,同比增长40.8%/38.6%/36.2%,EPS分别为1.48/2.05/2.79元,对应当前股价128.60元的PE分别为87X/63X/46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风险提示1)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不及预期;2)数字座舱和自动驾驶落地进度和产业应用不及预期;3)疫情影响下,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瑞芯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4-08 73.94 -- -- 86.65 16.78%
156.96 112.28%
详细
事件: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6,000万元至57,000万元,与上年同期27,077.94万元相比,同比增加106.81%至110.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00万元至11,690万元,与上年同期3,188.82万元相比,同比增加210.46%至266.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7,190万元至8,390万元,与上年同期2,771.20万元相比,同比增加159.45%至202.76%。 主要观点:QQ11业绩超预期,AIoT领域增长迅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熟,互联网、物联网、新零售等新的经济形态和智能应用领域不断涌现,这一切推动全球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市场进入新一轮增长。而公司深度布局AIoT领域,凭借SoC产品的高性能和稳定性优势,已深入智能物联应用领域各细分市场,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实现了多元化的产品应用。同时由于全球疫情,在线教育、远程会议、医疗信息化等方向爆发大量需求,公司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取得了较大幅度增长。 发力智慧安防与光电识别,公司打开业务新增长点据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预测,未来几年对安防产品的基本建设需求、系统的升级换代需求及新业态的拓展,将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预计在2021年智能安防将创造一个千亿的市场。尤其是随着安防行业上游技术的革新,安防产品也逐步拓展为涵盖智能监控、报警、门禁、楼宇对讲等适用于各类场景的长系列安防产品,针对场景与人进行行为监控和预测报警等。发力智慧安防领域有望大大增厚公司的营业规模,带领公司进入一个广大的市场。同时公司光电模组自2020Q4放量,在安全支付领域完成公司新利润增长点的开拓。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是:18.79亿元、26.48亿、34.1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是3.05亿元、4.31亿元、5.5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4元、1.05元、1.35元,对应的PE分别为83倍、59倍、45倍。看好公司的成长性与未来战略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近期较大规模解禁;研发项目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同业竞争加剧。
沪电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4-05 16.90 -- -- 17.18 1.66%
17.18 1.66%
详细
汽车与通讯业务回暖,整体良率再创新高。 公司第四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9.03亿元,同比增长-10.15%,环比增长-6.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亿元,同比增长9.43%,环比增长4.58%;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4.93%,环比增长5.07%。 公司继续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的投资和研发,以智能化的数据分析能力持续推动制程良性循环改善,整体良品率达到93.60%,相比2019年提高0.25个百分点。 进入2020年下半年后,汽车制造商陆续复工。全球汽车板市场呈现出V型反转的走势,迅速复苏。同时国外对通信产品的需求也在上升。 积极布局产品高端化,投资半导体测试领域应用。 公司已规划投资新建年产6,250平方米应用于半导体芯片测试领域的高层高密度互连积层板以及165,000平方米应用于下一代高频高速通讯领域的高层高密度互连积层板,以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强化高端产品竞争优势。 沪利微电成功开发BSG控制板,ADAS主控板,车载能源板,埋陶瓷车灯板,嵌铜块板等新产品,并开始逐步导入量产;黄石二厂汽车板专线的提产和客户认证亦得到顺利推进,其在2020年第四季度已实现单月盈利。 高多层板需求旺盛,切合公司发展路径。 Prismark预计,2020-2025年全球PCB产值复合增长率约为5.8%,预计到2025年全球PCB产值将达到约863.25亿美元;2020-2025年中国PCB产值复合增长率约为5.6%,预计到2025年中国PCB产值将达到约461.18亿美元。 多层板仍将保持重要的市场地位为PCB产业的整体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从产品结构来看,中国PCB市场中,公司优势产品8-16层多层板、18层以上超高层板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分别达到6.0%、7.5%,仅次于硅基板的增速。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是:86.44亿元、101.35亿、115.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是15.82亿元、18.93亿元、21.9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2元、1.01元、1.27元,对应的PE分别为18.03倍、15.06倍、13.02倍。我们看好公司在5G浪潮中的成长性以及汽车板的潜力,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风险提示5G建设推进缓慢;产能不及市场扩张程度;同行业竞争加剧;外部摩擦加剧。
用友网络 计算机行业 2021-04-05 35.43 -- -- 37.26 4.52%
37.57 6.04%
详细
事件概况公司发布2020年报,实现营业收入85.25亿元,同比增加0.18%,2020Q4实现营业收入39.05亿元,同比增长11.56%。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89亿元,同比下降16.4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04亿元,同比增长33.50%。公司业务整体符合预期,从收入拆分来看,软件业务实现收入40.44亿元,同比下降22.20%;云业务实现收入34.22亿元亿元,同比增长,同比增长73.70%,占收入比例达到占收入比例达到40.15%;金融业务实现收入10.05亿元,同比下降22.29%。 公司云业务维持了高速增长。 云云收入高速增长,各项业务进展顺利进展顺利公司全年实现云业务收入34.22亿元,同比增长73.70%,占收入比例达到40%,实现了快速增长。从云业务发展的多个维度来看,进展较为顺利。 1)云收入结构来看::大中型企业实现云收入27.26亿元,同比增长68%;小微企业实现云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65%;政府与其他公共组织实现云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127%。产品线来看,云ERP实现收入11.45亿元,占比33.5%,其中NCC实现收入10.14亿元;BIP类产品实现收入12.22亿元,占比35.7%;行业云实现收入3.61亿元,占比10.5%。公司云ERP和和BIP类产品占据云业务大部分收入类产品占据云业务大部分收入,体现公司云转型的主要趋势。 2))合同订单来看:公司100-500万订单2020年数量增长48%,金额增长50%;500-1000万订单数量增长100%,金额增长107%;1000万以上订单数量增长117%,金额增长121%。公司千万级别订单增速最快,体现出国产化趋势下,公司产品在大型企业中的持续拓展。 3)客户数和续费率来看:2020年公司累计付费客户数60.16万家,新增付费客户8.94万家,同比增长17.5%。2020Q4单季度新增付费客户2.06万家,环比增长4%。续费率来看,大中型企业续费率98.96%,小微企业续费率71.68%。我们认为公司在大中型企业市场保持了强大的客户粘性,小微企业主要由于生命周期较短,因此存在较多新客户的拓展,导致续费率相对略低。 4)云预收款来看::公司2020年云业务预收款10.91亿元,占总预收款比例达到53%,较2019年同比增长83.9%。 5)生态建设和市场占有率来看::公司位列中国企业应用SaaS市场占有率第一,市占率达到6.3%。公司与华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平安银行、软通动力、华夏基石、北大纵横、兴竹同智、广东佳邦等生态伙伴的战略合作取得明显效果。云市场生态伙伴入驻呈快速增长之势,累计发展入驻伙伴累计发展入驻伙伴8000家、入驻商品超过11000个,发布百个,发布百款云生态融合型产品,成为国内领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云生态服务平台。研发投入继续加大,YonBIP战略级产品持续推进公司此前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披露了2021年度的人员招聘计划,计划总体增员2500人,比上年末增长超过10%,重点增加研发与云服务运营人员,其中研发人员增加01500人,占比60%。研发人员主要投入新一代产品YonBIP的持续研究与开发。我们认为YonBIP是一个划时代的战略级产品,标志着用友战略3.0-II阶段的正式开启,也将助力用友迈向社会级平台服务商的新征程。 YonBIP具备技术中台、数据中台、智能中台和业务中台,全面支撑财务云、人力云、协同云、营销云、采购云、制造云、供应链云、金融云等八大领域云。 同时,YonBIP底层的低代码开发平台YonBuilder和集成连接平台APILink能够对接企业和行业ISV,帮助用友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服务企业客户,构筑产业生态。 收购大易云完善产品体系,云服务生态逐渐成型云服务生态逐渐成型公司2月9日晚间发布公告,拟以人民币2.83亿元,受让参股投资的上海大易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56.57%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大易云84.74%股权。大易云是一家以企业招聘的运营与管理服务为核心业务的SaaS服务提供商。我们认为,通过收购大易云,公司有望进一步完善YonBIP的产品体系。 人力资源是企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方面,人力云是用友商业创新平台(YonBIP)的核心领域之一。此次收购大易云,公司有望通过技术赋能、产品融合、客户和渠道共享等方式,进一步做强大易智能云招聘和YonBIP整体人力云服务,为客户提供完整的HRSaaS解决方案与服务,帮助客户提高招聘效能,加强人才供应链管理,更好服务企业人才发展、业务创新和管理变革,使能客户成功。我们认为这种收购是公司构建云服务生态的有益尝试,未来有望通过内生发展和外延并购,持续拓展云服务的生态圈,打造企业级完整解决方案。 大额股份回购彰显公司发展信心回购彰显公司发展信心公司3月6日发布公告,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金额66--01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42元/股,回购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之日起6个月内。回购股份拟用于未来员工股权激励。截止目前,公司已经回购股份1769.8万股,最高价35元/股,最低价32.52元/股,支付总金额达到6亿元。我们认为公司此次回购彰显了公司对自身业务发展和股价上涨的信心。 投资建议公司云优先战略持续落地,2020年云业务实现高速增长,YonBIP生态逐渐完善,我们看好公司向企业级云服务商和商业创新平台提供商转型的发展前景。 预计公司2021/22/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4.4/139.0/179.6亿元,同比增长22.4%/33.2%/29.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1/14.8/21.7亿元,同比增长-11.9%/33.8%/46.3%。公司“软件+云”业务的收入有望继续保持增长,且伴随云业务占比提升,增速有望加快。我们预估公司2022年实现“软件+云”收入128亿元,给予15倍PS,公司估值有望达到192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国内外疫情扩散,企业商务活动受限,订单需求不及预期;2)信创产业推进速度不及预期;3)企业上云政策力度放缓,上云积极性不及预期;4)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中控技术 2021-04-01 76.91 -- -- 90.87 17.81%
98.59 28.19%
详细
事件概况公司于 3月 29日发布年报,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 31.59亿元,同比增长24.51%,实现归母净利润 4.23亿元,同比增长 15.81%。其中 2020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0.90亿元,同比增长 29.14%。公司 2020年业绩与前期业绩快报披露的口径基本一致,符合我们的预期。此外,公司对工业软件产品类别作了调整,重点突出了“APP+SaaS”生态,以及 5S 店和 S2B 平台的线下线上服务模式推进情况。 工业软件“APP+SaaS”化改造带来开发方式和产品形态变革,业绩爆发条件已经具备以工业软件为核心的工业 4.0业务,代表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公司高度重视并投入大力气发展。2020年,公司工业软件实现营业收入 2.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39.43%。公司大力开展工业软件的“ APP+SaaS”化改造,带来了开发方式和产品形态的全面创新变革。在开发方式上,公司对工业软件产品架构进行了 SaaS 化升级,基于云原生的微服务开发平台,围绕工业软件业务构建大量自治的服务套件。在产品形态方面,公司首次提出“信息化类软件”的分类概念,传统的 MES、EMS、QMS 等软件均以“平台+APP”的形式呈现,各 APP 全面支持 SaaS 化的业务模式。目前,公司已完成包括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生产管控、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各领域共计 196个 APP 应用开发。我们认为,随着工业软件“APP+SaaS”化改造完成,公司工业软件业务规模化发展拐点将至,业绩爆发条件已经具备。 5S 店及 S2B 平台建设推进顺利,创新服务首年即实现营收打造 5S 店和 S2B 平台的商业模式是公司战略业务之一,截止 2020年 12月末,公司成功开设并全面运营覆盖全国主要化工园区的 5S 店 102家,平台业务业绩增长迅猛,实现多个大客户及行业标杆客户的强强联合,客户粘性不断加强。通过迅速提升 5S 店长综合能力、现场技术服务及运保能力,持续强化传统业务市场占有率,扩大战略业务市场覆盖率,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业务模式。报告期内,相关业务营收首次释放,实现收入 4,189.90万元,S2B 平台业务毛利率为 7.61%。我们认为,公司创新服务业务已经实现从 0到 1的突破,营收和毛利率均有望快速提升。 现金流提升彰显公司管理水平,各业务条线协同发展、营收全面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 40.47%,主要系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同时加大应收账款催款力度,本期销售回款大幅增长,2020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长 29.71%。 公司五大主营业务线营收均同比提升 15%以上,其中传统以 DCS 为核心的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营收 23.30亿元,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毛利率保持平稳略有提升。自动化仪表业务营收 3.58亿元,同比增长 66.26%, 与 DCS 核心业务协同实现了大客户突破。运维服务报告期内实现营收 1.09亿元,同比增长 82.33%,相关订单或项目均由系统解决方案业务与 S2B 平台业务催化导流而产生。我们认为公司各业务条线营收全面增长,呈现出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说明产业链一体化的策略和布局已经见效。 投资建议公司 2020年整体实现平稳、快速增长,工业软件业务从开发方式到产品形态加速突破,创新服务开始实现营收,业绩爆发的条件基本具备;主营业务现金流不断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未来发展战略按照产业链一体化、技术软件化和制造服务化方向推进,基本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稳步提升,几大新兴业务营收加速释放,各业务条线协同增长趋势显著,继续享有确定性溢价、稀缺性溢价和高景气溢价,短期业绩爆发拐点将至,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预计公司 2021/22/23年实现营业收入 41.83/54.93/70.92亿元,同比增长 32.4%/31.3%/29.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5.07/6.63/9.78亿元,同比增长 20.1%/30.7%/47.5%,维持“买入”评级。
大华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3-31 23.72 -- -- 26.51 10.46%
26.20 10.46%
详细
事件概况公司于 3月 27日发布系列公告,拟以定向增发股份方式,引入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具体投资主体为中移动全资子公司中移资本。 具体而言,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向中移资本发行股票 3.12亿股,发行价格为 17.94元/股,合计募集资金不超过 56亿元,用于智慧物联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杭州智能制造基地二期项目、西安及西南研发中心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此外,公司与中国移动、中移资本签订《附条件的战略合作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过我们的测算,此次战略投资若顺利实施,中国移动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有望达到 9.43%,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引入中国移动作为战略投资者,有望多维度实现资源协同公司引入中国移动作为战略投资者,我们认为双方有望在市场开拓、解决方案联合开发、技术创新、产业合作等多个维度实现优势互补、战略协同,从而助力公司 AI 转型战略的落地深化。 1)市场开拓方面:中移动拥有政企客户超过 1000万、自有及合作渠道网点超 30万,工业、农业、教育、政务、医疗、交通、金融等 DICT 行业解决方案收入超 260亿元,在品牌、渠道、客户和产品方面有强大的优势,有望为大华的渠道下沉、商机共享、解决方案整合提供战略支持。尤其是公司当前正逐渐从摄像头硬件企业向 AI 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中移动有望为公司的行业拓展带来帮助。 2)产品及解决方案联合研发方面:中移动有望与大华围绕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行业数字化转型等业务场景,在智慧视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视频技术、行业应用软件、多维感知系统、行业端到端解决方案、5G 专网与智能社会等方面共同开展研发。 3)技术创新合作方面:中移动 5G+AICDE 战略和云网技术有望与大华在视频业务平台能力、5G+边缘计算行业视频能力、芯片等技术能力方面联合共建。中移动人工智能技术平台(九天平台)将与大华在行业人工智能算法、前沿基础人工智能算法研究方面能力对接,提升大华 AI 的核心竞争力。 4)产业合作方面:双方有望在先进技术及智能制造领域共同挖掘优势的产业投资机会,探索多种形式的资本合作,深化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共同推动实现价值贡献、生态构建和产投协同。 此次定向增发若顺利实施,中移动有望投入 56亿元成为大华股份第二大股东,持股占比达到 9.43%。我们认为双方的合作力度是空前的。伴随 AI 技术向行业赋能落地,AI 企业需要拥有足够的行业 know-how。而中移动深耕企业 ICT 领域多年,大华与之的战略合作有望为公司带来更加深入的行业理解,助力公司 AI 转型的顺利推进。 投资建议公司 2020年实现 B 端业务快速增长、创新业务持续发展、经营现金流大幅提升,总体发展态势良好。此次中移动战略入股,有望加速公司 AI 场景的落地,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公司的估值未能反映大华作为 AI 视频物联龙头的软件平台能力和场景化落地能力,未来价值有望重估。预计公司 2021/22/23年实现营业收入 301.8/351.5/410.2亿元,同比增长 14.0%/16.5%/16.7%。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45.4/52.7/65.2亿元,同比增长 16.4%/16.0%/23.8%,维持“买入”评级。
大华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3-29 22.95 -- -- 26.51 14.17%
26.20 14.16%
详细
事件概况公司于3月24日发布年报,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64.66亿元,同比增长1.21%。2020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5.95%。实现归母净利润39.03亿元,同比增长22.42%。公司2020年业绩与前期业绩快报披露的口径基本一致,符合我们的预期。另一方面,公司调整了收入划分的口径,披露了,披露了2G、2B业务业务以及创新业务的收入和增速。其中,2B业务实现营收67.57亿元,同比增长23.63%,占国内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42.28%。 创新业务实现营收17.61亿元,同比增长44.64%,占总收入比例达到6.65%。 2B业务业务增长体现体现AI转型转型成效,创新业务快速发展发展公司2020年实现2B业务收入67.57亿元,同比增长23.63%,增速较2019年时的21.79%进一步加快。从收入结构来看,2020年2B业务收入占国内营收的比例达到42.28%,2019年为33.18%。2020年2G业务收入占国内营收比例为32.35%,2019年为35.50%。2B业务收入占比业务收入占比首次超过超过2G业业务,体现出公司,体现出公司AI转型的转型的成效。我们认为公司正逐渐从过去的安防摄像头市场向更广阔的智慧物联市场拓展,依托底层底层AI算法能力和场景化算法能力和场景化的落地能力,有望打开成长的天花板,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此次公司首次披露2B业务收入规模和增速,2B收入增速远超公司总体增速,进一步验证了公司AI行业赋能的成效。 创新业务方面,公司2020年实现创新业务收入17.61亿元,同比增长44.64%,占总收入比例达到6.65%。2019年创新业务收入12.17亿元,同比增长14.62%。公司创新业务在2020年实现了快速发展。当前创新业务包含机器视觉、视讯协作、乐橙、智慧消防、智慧存储、智慧安监、汽车电子、无人机等新兴业务,我们认为这是公司潜在的增长点。 经营现金净流量首次超越净利润,经营质量继续提升,经营质量继续提升从公司的各项经营指标来看,2020年综合毛利率42.70%,同比增长1.58pct。 我们认为毛利率的提升一方面有高毛利的红外测温产品贡献,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公司产品智能化的趋势,促使公司产品结构向高端演进。从经营现金流来看,公司2020年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44.02亿元,同比增长174.99%。 经营现金净流量首次超越归母净利润,体现出公司经营质量的持续改善。我们认为公司近几年通过精细化管理,引入了IPD/IFS/LTC/ISC/MTL/ITR等流程变革项目,持续推进研发、供应链、营销体系的管理改进,优化内部管理体系。此次经营现金净流量超越净利润规模,我们认为标志着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元年到来。未来伴随着公司进一步深化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有望带来一系列的经营指标提升。软件平台加速构建,场景化落地能力带来AI龙头价值重估公司当前致力于成为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主要依托于“一体系、两平台”的架构,其中“一体系”就是面向数字化转型的一体化技术支撑体系,我们认为其中的关键就是构建分层解耦的统一软件平台架构。而“两平台”主要是指面向城市级与企业级的组件化、模块化应用平台,我们认为其中的关键在于面向各个行业的场景化落地能力。220020年,公司在平台构建和场景落地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1))软件平台::公司依托五大研究院,持续打造视图智能引擎和数据智能引擎。 当前公司人工智能研发团队超过千人,硕博人数占比超98%。公司研发了20多个细分行业的算法方案、100多项场景化算法功能;沉淀数据标准1500余项,数据标签超万个,专业模型1300余个。在平台的模块复用方面,公司已经沉淀近千个行业小场景模块,同时面向省区开发中心和合作伙伴开放数百个高级API协议,从而使得面向行业可以实现产品的积木化组装和敏捷开发,发布效率提升40%。在平台的对外开放方面,公司2020年完成自研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巨灵”的全面升级,实现算法能力的开放。此外,公司的软件平台还可以实现业务模型开放、场景解决方案开放等多个层次的对外开放。 22))场景化落地::目前公司已经在智慧公安、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能源、智慧养殖、智慧水利、智慧金融、智慧制造、智慧物流等领域落地了相应的行业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生产能力、优化安全体系。我们认为公司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已经不仅局限于摄像头视觉数据的分析应用,而是融合了视觉、温度、烟感等多种传感设备,实现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助力企业实现IAI赋能。 投资建议公司2020年实现B端业务快速增长、创新业务持续发展、经营现金流大幅提升,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公司的估值未能反映大华作为AI视频物联龙头的软件平台能力和场景化落地能力,未来价值有望重估。预计公司2021/22/23年实现营业收入301.8/351.5/410.2亿元,同比增长14.0%/16.5%/16.7%。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5.4/52.7/65.2亿元,同比增长16.4%/16.0%/23.8%,维持“买入”评级。
中科创达 计算机行业 2021-03-19 115.40 -- -- 131.50 13.75%
153.97 33.42%
详细
业绩增速符合预期, 智能汽车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公司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 26.28亿元,同比增长 43.85%;实现归母 净利润 4.43亿元,同比增长 86.61%。分业务来看: 1)受益于 5G 换 机潮的陆续到来,公司传统优势业务智能软件实现收入 11.62亿元 ( +20.24%), 营收占比 44.22%。 2)公司大力布局的智能网联汽车业 务的收入占比快速提升,由 2016年的 5.45%,提升至 2020年的 29.31%,达到 7.70亿元,较 2019年收入同比增长 60.09%,一方面是 因为智能座舱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公司作为国内智能座 舱龙头,与接芯片和汽车厂商建立起了紧密的合作,拥有良好的智能网 联汽车产业生态,市占率持续提升。 3)智能物联网业务( IOT) 表现亮 眼,实现收入 6.96元( +83.40%),占比提升至 26.46%,主要系国内 物联网连接量的爆发式增长,叠加公司发布了多款新一代 SoM 及开发 平台产品,布局端、边、云一体的解决方案。 研发持续高投入, 通过战略合作构筑生态壁垒 2020年,公司持续保持研发高投入。从绝对值来看,公司研发费用从 3.4亿元增长至 4.8亿元,同比增长超 40%。从占比来看,在 2020年 营收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公司研发费用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为 18.27%。从员工数来看,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已达 6800人,占总员工数 的比重为 92.2%。从专利数来看,公司 2020年新申请专利 33件,其 中发明专利 21件;新增授权专利 30件,其中发明专利 24件。此外, 在公司 2020年 7月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的 17亿元中,有超过 10亿 元将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项目( 智能座舱系统和 ADAS 系统)。 从生 态合作方面来看, 1) 公司与智慧出行领军企业滴滴展开战略合作,打造 全球一流的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和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2)与广汽研究院 成立“广汽研究院-中科创达智能汽车软件技术联合创新中心”; 3)与上 汽零束软件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与施耐德电气和亚马逊云服 务( AWS)联合发布融合智能工业视觉平台;公司实施“技术+生态” 的平台发展战略,以智能融合构筑生态护城河。 投资建议发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手机/智能物联网, 三条业务线中长期成长逻辑清 晰 。 我 们 预 计 中 科 创 达 2021-2023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6.24/8.66/11.79亿元,同比增长 40.8%/38.6%/36.2%, EPS 分别为1.48/2.05/2.79元,对应当前股价 108.02元的 PE 分别为 73X/53X/39X。 维持“买入”评级
道通科技 2021-03-16 64.92 -- -- 78.18 19.61%
89.75 38.25%
详细
复盘美国:政策、供给和需求共振,造就第三方维修繁荣局第三方维修自 80年代迅速崛起,历经 20余年高速发展,现已成为汽车后市场维修的主导力量,占比超 70%。我们认为,美国第三方维修崛起的驱动力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1)政策端:1975年出台的《马格努森-莫斯保修法》和 2003年出台的《汽车可维修法案》意义在于限制整车厂在车辆维修的垄断格局,极大地低降低了使用、制造第三方零件的成本和风险,是第三方维修兴起的重要基础。同时,CAPA(合格汽车零件协会)成立的非原厂配件认证体系,也对第三方维修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供给端:相较于授权汽车经销商,第三方维修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形成天然的价格优势。3)需求端: 一方面,维修需求伴随车龄同步提升,尤其是 6年以上车龄的汽车维修需求明显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车龄超过质保期限,客户对 4S 店体系的依赖性会逐步降低,更多转向第三方维修厂商。 展望国内:第三方维修处在爆发前夜,打开千亿向上空间在当前的时间节点上,我们认为,国内汽车后市场格局与美国 80年代末的情形较为类似。主要体现在:1)相关法规基本完善。自 2015年以来,有关限制整车厂垄断后市场的政策法规已相继出台,并且得到了有效的执行,基本扫除第三方维修的发展障碍。2)零配件认证体系初见雏形。一方面,《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的推出解决了零配件标准化的问题;另一方面,中汽中心检测认证事业部的成立也有望完善零配件认证体系,助力第三方维修加速发展。3)车龄结构老化趋势明显。国内汽车的平均车龄从 2010年的 4.8年上升至 2019年的 5.9年,其中 10年以上的老车比例显著上升,对第三方维修的需求陡增。4)告别小作坊模式,连锁龙头出现。第一梯队的途虎养车已拥有超过 2600家门店,天猫养车也计划在 2021年达到 3000家门店,第三方综合维修发展势头迅猛。 综合诊断仪属于第三方维修必备工具,行业龙头有望长期受益根据我们的观察,汽车综合诊断是第三方维修不可或缺的环节。道通科技作为综合诊断仪龙头,有望长期受益于第三方维修崛起的趋势,且确定性较高。短期来看,公司 2020年中发布的第三代综合诊断仪产品(高客单价)将在 2021年持续向市场导入,综合诊断仪营收有望保持高增长。中长期来看,公司在智能诊断产品保有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提升海外用户付费升级率,推出智能引导式维修服务,尝试在国内进行软件收费。对标海外可比公司,我们认为,公司综合诊断仪的软件业务收入占比有望继续提高,达到 50%以上。 投资建议我们重申此前的观点:短期来看,公司 2020年中发布的第三代综合诊断仪产品将在 2021年持续向市场导入,在提升客单价的同时,助力软件服务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同时,2021年随着疫苗的陆续上市,海外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海外需求有望复苏。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公司符合“智能汽车”与“品牌出海”两大发展逻辑,其所在赛道景气度高,且产品具有一定全球竞争力。此外,公司围绕着汽车智能网联已经完成多点布局,具备一定技术壁垒和先发优势,目前新兴业务收入占比超过四成,发展势头强劲。 预计道通科技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17/8.79/12.90亿元,同比增长 42.5%/42.4%/46.8% ,EPS 分别为 1.37/1.95/2.87元,对应当前股价 64.80元的 PE 分别为 47X/33X/23X。维持“买入”评级
深南电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3-16 102.86 -- -- 97.19 -6.55%
97.62 -5.09%
详细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是:137.16亿元、161.01亿元、180.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是16.96亿元、20.66亿元、25.4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47 元、4.22元、5.21元,对应的PE分别为31倍、25倍、20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爬坡预期;5G建设不及预期;同业竞争加剧。
道通科技 2021-03-11 70.52 -- -- 75.66 6.56%
88.00 24.79%
详细
事件概述: 道通科技于3月9日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8亿元,同比增长31.94%;实现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32.4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增长25.67%;实现经营性现金流5.70亿元,同比增长148.75%。 综合诊断仪受益新产品导入保持高增速,软件云服务发展势头良好。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5.78亿元(+31.94%),归母净利润4.33亿元(+32.44%)。分产品来看:1)公司传统优势业务汽车综合诊断仪实现收入9.31亿元,其在保持高增长的(+27.31%)的同时,营收占比下降至59.59%;2)ADAS业务实现收入1.12亿元(+36.94%),其营收占比也略有提升,主要系公司加大ADAS产品推广力度,叠加产品自身性能以及先发优势;3)受益于智能诊断产品保有量持续增长,软件升级需求进一步释放,软件云服务在保持高毛利(95.94%)的同时,收入增长至2.08亿元(+55.48%),占比提升至13.32%;4)TMPS产品实现收入2.75亿元(+28.71%),毛利率较去年上升2.46%,达57.24%。我们认为,一方面,得益于新一代产品的推出,公司综合诊断仪业务同比增速提升,未来仍然受益第三代综合诊断仪新产品导入红利;另一方面,公司的ADAS业务和软件云服务发展势头良好,其有望凭借先发优势把握赛道红利,成为新的业绩增长引擎。 经营性现金流表现超预期,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公司2020年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提升,达5.70亿元,同比增长148.75%。其一方面因为公司2020年销售收入大规模增长;另一方面,公司运营效率改善,相关资金占用减少。同时,我们认为公司对上游的议价能力也有所提升,具体体现在应付账款占总资产比重上升。费用率方面,公司2020年的销售费用为1.92亿元,同比增长14.45%。管理费用为1.35亿元,同比增长37.16%,主要系2020年股权激励摊销费用达0.27亿元。财务费用为0.14亿元,主要系人民币升值,产生汇兑损失4111万元。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公司的费用率控制良好,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研发保持高投入,积极布局汽车数字化、电动化和智能化新兴赛道。 公司2020年研发投入达2.84亿元,同比增长57.24%;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7.99%,同比增长2.89%。截止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达到863人,同比增长56.07%,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也升高至45.86%。公司较高的研发费用主要投入在以下三个领域:1)数字化领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各种维修资料、专家资源、诊断功能进行有机结合,提供一站式的智能维修综合解决方案;2)电动化领域:公司持续拓展综合诊断产品对新能源车型的覆盖,同时积极预研新能源趋势下汽车后市场在维修、保养、充电、换电等方面的新机遇;3)智能化领域:公司在ADAS系统产品领域已组建超百人研发团队,对ADAS系统部分传感器系统进行持续投入,拓展智能驾驶战略新机会。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汽车综合诊断的龙头企业,已在云平台、电池检测、ADAS系统等多个领域完成布局,抢占产业变革的先发优势,有望在汽车智能网联化的大趋势下率先受益。 投资建议 我们重申此前的观点:短期来看,公司2020年中发布的第三代综合诊断仪产品将在2021年持续向市场导入,在提升客单价的同时,助力软件服务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同时,2021年随着疫苗的陆续上市,海外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海外需求有望复苏。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公司符合“智能汽车”与“品牌出海”两大发展逻辑,其所在赛道景气度高,且产品具有一定全球竞争力。此外,公司围绕着汽车智能网联已经完成多点布局,具备一定技术壁垒和先发优势,目前新兴业务收入占比超过四成,发展势头强劲。 预计道通科技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7/8.79/12.90亿元,同比增长42.5%/42.4%/46.8%,EPS分别为1.37/1.95/2.87元,对应当前股价69.90元的PE分别为51X/36X/24X。维持“买入”评级。
用友网络 计算机行业 2021-03-09 34.13 -- -- 36.76 7.02%
37.57 10.08%
详细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向企业级云服务商和商业创新平台提供商转型的发展前景。预计公司2020/21/22年实现营业收入87.4/106.4/143.0亿元,同比增长2.7%/21.8%/34.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6/7.8/14.9亿元,同比增长-43.9%/17.1%/91.1%。公司“软件+云”业务的收入有望继续保持增长,且伴随云业务占比提升,增速有望加快。我们预估公司2022年实现“软件+云”收入124亿元,给予15倍PS,公司合理估值有望达到186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敏芯股份 2021-03-03 99.00 -- -- 98.53 -0.47%
106.19 7.26%
详细
Q4营收端持续向好, 2021年将有较大突破公司 Q4实现营业收入 0.95亿元(2020Q3为 1.02亿元),同比增长10.46%;净利率 12.63%。 公司营业收入有较大增长的原因为下游景气度传导叠加公司立足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助力下, TWS 和耳机硅麦出货量提高。净利润端增速不及营收端主要有五个原因,一是疫情原因及产品结构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综合毛利率下降;二是子公司德斯倍运营投入初期导致费用增长; 三是母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率由 2019年的 0%变更为 2020年的12.5%; 五是公司 IPO 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及诉讼费用的增加。我们认为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与声学的趋势,公司业绩表现将持续改善,尤其是 2021年手机端大客户和新产品新应用的突破。 MEMS 麦克风有望快速放量,研发加大夯实基础公司 MEMS 麦克风芯片完全自有,公司产品虽然目前销售额较小,但核心竞争力强大, MEMS 麦克风产品已经接近行业第一梯队水平。 公司 MEMS 麦克风顺应智能音箱、 TWS 等趋势, 2018年 MEMS 麦克风出货量的市场排名达全球第四。 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预测,2020年 TWS 耳机出货量将进一步增长 90%,达到 2.3亿台,公司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大力推广 TWS 耳机产品,在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中抢占先机。目前公司立足设计制造封测一体化,发力制造环节,打造技术闭环。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是: 3.30亿元、 4.71亿、 6.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是 0.43亿元、 0.5亿元、 0.95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81元、 0.94元、 1.79元,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涉及专利诉讼与知识产权风险的风险;营业规模较小导致业绩波动风险;募投项目产能消化风险;公司产品设计、工艺升级或客户资源开
恒玄科技 2021-03-03 299.00 -- -- 308.66 3.23%
317.50 6.19%
详细
事件: 恒玄科技发布业绩快报,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194.44%;营业收入10.61亿元,同比增长63.55%;基本每股收益2.2元,同比增长164.4%。 主要观点: 顺应TWS风口,树立蓝牙音频核心竞争力 消费者对于TWS耳机保持了较高的更新频率,无论从存量还是增量市场看,TWS耳机未来市场仍旧增长空间大。Counterpoint预计2020年TWS出货量将达到2.30亿副,同比增长90%,2019至202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高达80%。 公司已进入多家主流手机品牌和专业音频厂商的供应链体系,2019年推出的产品大幅缩小了TWS耳机行业其他品牌产品与苹果AirPods的体验差距,新一代蓝牙5.2产品也获得品牌商认可。 研发助力新产品高端化,净利率提升明显 2020年净利率18.68%,相比于2019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我们分析其原因:1.公司业务体量提升,相对三费和研发占比约有降低。2.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高端化放量拉高整体毛利率。 2300新产品和2500产品在市场具有竞争力,定价远高于原有产品线,在原有客户的程度上开发出安克创新等新客户。强大的内生研发能力配合对市场需求的准确解读,在丰富公司高端产品的同时也让公司产品逐渐平台化,为公司中长期成长夯实基础。 展望可穿戴与智能家居,积极布局智能音频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智能联网终端的需求不断提升。根据Statista预测,2023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570亿美元,2023年全球智能音箱市场将达到230亿美元。同时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快速发展,新的应用场景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在政策、消费和产业的三重作用下,全球联网智能硬件设备的数量呈现快速上涨的态势。 智能家居与可穿戴市场是公司重要的战略布局方向,公司面向智能音箱应用的WiFi/蓝牙双模AIoTSoC芯片已实现量产出货,应用于智能手表的SoC芯片在研发过程中。公司在Type-C音频芯片及蓝牙音频芯片领域已经形成了技术领先优势,在WiFi音频芯片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智能WiFi音频芯片研发。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是:10.61亿元、17.06亿、20.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是1.98亿元、3.99亿元、5.1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20元、4.43元、5.71元。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公司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放缓。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9/6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