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倪亦道

平安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060518070001...>>

20日
短线
12.5%
(--)
60日
中线
12.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1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安图生物 医药生物 2022-04-28 41.67 -- -- 47.71 14.49%
51.70 24.07%
详细
事项:1.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37.66亿元(+26.45%),实现归属净利润9.74亿元(+30.20%),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9.57亿元(+41.03%)。符合预期。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现7.2元(含税)。 2.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Q1实现营收10.31亿元(+26.21%),实现归属净利润2.40亿元(+40.07%),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2.32亿元(+37.36%)。 平安观点:n常规检测需求有所恢复,主要产线均实现快速增长尽管2021年国内疫情多次散发,整体来看医疗机构的常规检测需求相比上一年度有所恢复,带动公司产品实现快速增长。核心业务免疫诊断试剂实现收入18.06亿元(+29.29%),考虑到其中板式发光、酶免两项传统业务销售逐年减少,估计磁微粒发光试剂实现销售17亿元以上,同比增长超30%。其他产品线中,微生物实现收入2.60亿元(+30.88%),生化实现收入1.86亿元(+36.58%),新推出的分子诊断年内实现销售2069.87万元。整体试剂毛利率为65.94%(-1.21pp)。 2021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71亿元(+15.03%),实现归属净利润2.57亿元(+10.11%)。2020Q4收入基数相对较高,再加上期间销售费用率(18.89%,+3.81pp)、研发费用率(13.37%,+1.90pp)增长较多,导致单季度增速有所放缓。 n2022Q1各地疫情散发仍有负面影响,公司业绩表现理想2022Q1我国多地陆续出现散发疫情,对医院常规诊疗、地区间物流运输产生负面影响。在该背景下,公司仍实现26%以上增长,业绩表现理想。 从业务体量上推测,Q1发光仍顺利实现20%以上增长,分子诊断设备及试剂在核酸检测需求巨大的情况下取得较好增长。 Q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58.26%(+0.79pp),销售(18.34%,-0.53pp)、管理(3.67%,-0.96pp)及研发(11.71%,-0.99pp)三项费用率均有所下降,推动公司利润端增长快于收入端。高速发光仪器推出,多产品线布局卓有成效公司研发的600速发光分析仪顺利取得注册证。过去几年间,公司磁微粒发光分析设备一直主打200速的A2000plus,相对较慢的测试速度不利于公司冲击高等级医院市场。600速设备的上市有望加速公司开拓中高等级医院的节奏,其较高的单台设备产出能力也能提升公司试剂销售量。并且,发光作为检验科的核心检测项目,相关设备受到医院认可也会间接有助于其他产品线进院,从而实现检验科整体供应。 安图在非发光产品线上也已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之前已经具备的生化、微生物产品线外,公司还通过自研、合作等形式顺利介入分子诊断、POCT、凝血领域。搭配上流水线、智能化信息系统等整合措施,公司已基本具备检验科整体供应能力,实现从产品制造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进化。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国内医疗机构常规业务开展情况以及公司多产品线推进加速的因素,调整并新增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EPS为2.14、2.74、3.49元(原2022-2023年2.35、3.12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品注册审批进度不受公司控制,若审批进度不达预期可能影响企业当期业绩;2)若产品推广效果不达预期可能对公司发展产生负面影响;3)产品存在降价可能,若降价幅度大可能影响公司业绩。
皓元医药 2022-04-28 90.43 -- -- 118.20 30.71%
175.78 94.38%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Q1实现营收3.00亿元(+33.02%),实现归属净利润6233.88万元(+15.06%),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5880.27万元(+9.97%)。 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Q1实现快速增长,投入加大拉低利润增速2021Q1公司难仿药业务存在验证批次的集中交付,实现收入2.26亿元,占全年收入超过23%。在相对较高的基数下,2022Q1公司仍实现33.02%的增长,同时整体毛利率较高,达到57.48%(+3.53pp),估计公司前端高毛利率的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业务取得了理想增长。 为匹配各细分业务的快速扩张,公司继续加大推广、研发力度,招募更多人才并实行了股权激励。受投入加大影响,公司报告期内费用率均有提升。 其中销售费用率为6.63%(+1.16pp),管理费用率为12.27%(+4.12pp),研发费用率为11.16%(+3.11pp)。剔除费用率中的激励摊销因素,估计扣非归属净利润增速在16%以上。 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新订单、新产能持续推进近期国内各地新冠疫情有所反复,对企业的开工、物流等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公司积极应对变化,通过部分员工驻点职场等方式减轻上海实验室受到的影响。如果国内后续疫情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公司有望较快实现业务追赶,避免对全年增长产生明显影响。 公司在订单承接、产能建设方面马不停蹄。疫情期间订单数量、金额进一步增长。新建实验室、工厂即将陆续落地,其中合肥、烟台实验室目前处于部分运营状态,预计上半年能全面投入使用。马鞍山的ADC 产线和工厂也会在6-8月陆续启用,进一步提升公司后端业务自有产能。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业务量充足,正积极追加投入提升各业务供应能力,短期费用率上升属于建设期的正常情况,继续看好公司后续发展。维持2022-2024年EPS 为3.64、5.66、8.53元的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若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可能丢失订单甚至丢失客户;药物的研发、销售存在不确定性,若进度低于预期,可能影响公司盈利;高速扩张期时若公司管理能力提升跟不上节奏,可能影响运营质量。
鱼跃医疗 医药生物 2022-04-25 24.33 -- -- 24.56 0.95%
27.83 14.39%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68.94亿元(+2.51%),实现归属净利润14.82亿元(-15.73%),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13.19亿元(-18.90%)。符合预期。分红预案:每10股派现3.00元(含税)。平安观点:疫情需求消退,运营向常态化回归2021年全球疫情防治需求相比2020年有所减少,随着社会运营向常态化回归,公司产品销售结构再次出现变化。与疫情相关度较高的产品,例如呼吸治疗板块中的呼吸机,感控板块中的消毒产品,家用电子板块的额温枪等销售有所减少。而常规诊疗或健康生活类产品则迎来了恢复,康复和临床板块的手术器械、糖尿病护理板块的电子血糖仪(及配套耗材)等均实现较好增长。产品结构的改变也导致了公司2021年部分财务数据相较上一年有较大变化。盈利能力较强的呼吸机等产品需求减少后2021年整体毛利率为48.29%,同比下降4.39pp。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受常规产品占比提升的影响较大,2021年为13.71%(+2.50pp),另外管理费用率为5.64%(+0.29pp),研发费用率为6.17%(+0.20pp)。2021年公司经营现金流也趋于回归常态,而2020年存在较多提前付款的疫情需求,导致报告期内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57.57%。新品类持续推出,海外布局添砖加瓦公司通过不断推出新兴产品来实现持续增长,包括开拓全新产品领域以及对现有产品大类的升级迭代。过去几年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推陈出新的节奏随之加快。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的上市有望改变传统血糖控制方式,满足血糖精确监控的高层次需求。心脏除颤设备(AED)在2022年取得国内注册证,产品国产化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能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参加国内各类招标活动。此外,在已有产品线中,公司也推出多款升级产品,带来更多的功能和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疫情期间产品出口显著增加,公司新扩张的海外团队在此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出海经验。2021年公司在欧洲、东南亚等地开展各类营销活动,并着手建立属地化服务团队,强化公司对海外市场的掌控能力和服务能力。2022年公司有望在海外的医疗机构、家庭健康两大终端实现新的突破。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公司在疫情高基数的情况下,顺利实现非疫情产品的恢复性增长。虽然产品品类的切换短期内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冲击,但随着社会运行趋于稳定,公司此前积累的新产品,强化的新能力、新市场将逐步体现出价值。根据近期国内外疫情变化情况,调整并新增2024年预测,预测2022-2024年EPS为1.58、1.87、2.20元(原2022-2023年为1.76、2.06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业务整合风险:外延扩张后若整合不顺可能影响并购效果;2)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若公司新品销售不能及时上量,可能影响产品迭代节奏;3)产品降价风险:公司部分产品销售对象为医院,存在一定降价压力。
皓元医药 2022-04-25 95.06 -- -- 155.00 16.10%
175.78 84.91%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9.69亿元(+52.61%),实现归属净利润1.91亿元(+48.70%),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1.77亿元(+49.41%)。在此前预告区间的上半部分。分红预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5.3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 平安观点:前、后端业务双双发力,实现理想增长公司全年实现收入9.69亿元(+52.61%),剔除汇率影响后,实际增长超55.98%。前、后端业务均取得快速增长,其中前端的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业务实现收入5.45亿元(+57.59%),后端的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实现收入4.17亿元(+46.32%),且其中创新药项目显著提升。 公司全年主业毛利率为54.28%(-2.58pp),其中前端业务毛利率为68.28%(-1.98pp),后端业务毛利率为35.98%(-4.62pp)。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两个因素: (1)人民币升值,汇率差影响毛利率估计在2-3pp; (2)后端业务主动转型,加码创新药业务,创新药早期项目体量小、毛利率低。估计未来2年随着公司创新药项目规模增大,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也将提高。公司整体费用率有所上升,其中销售费用率小幅下降(7.18%,-0.54pp),管理费用率因团队扩张有所提升(11.77%,+1.40pp),研发费用率也略有增长(10.67%,+0.47pp)。 前端品类快速拓展,后端项目持续推进种类丰富且符合全球医药创新方向是分子砌块与工具化合物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公司始终着眼于增加更多、更新、更独特的产品品类。截止2021年末,公司拥有分子砌块4.2万种,工具化合物1.6万种,相比上市时的3万种/1.2万种有了显著增加。公司通过欧创介入生物试剂领域,为满足日趋增加的大分子药物开发积累品种。 原料药方面,公司原料药项目持续推进,部分重要原料药产品在报告期内实现验证批生产,预期不久后能够迎来大规模供应。CDMO 方面,公司下半年加大创新药项目开拓力度,在手总项目数达到173个,相比年中时的127个有显著增长。 新建实验室与工厂即将落地,为后续增长打下基础公司上市前整体产能比较紧张,考虑到行业快速增长的需求,公司正在加紧追加产能,其中相当一部分有望在2022年年内启用。 实验室方面,合肥产业基地共1.4万平方,合肥生物试剂研发中心已启用,合肥化学研发中心也有望在上半年启用;烟台新药创制及研发服务基地一期8800平方也能在上半年投入使用;上海虽然近期疫情仍在持续,用于支持CDMO 的新药创制服务实验室预计仍能够在上半年完成建设。 工厂方面,安徽马鞍山生产基地是公司生产自主化的核心,工厂预期会在2022Q3开始试运营。自有生产基地的使用不仅能够提高皓元后端业务毛利率水平,对CDMO 业务的承接也会有很大帮助。 维持“推荐”评级:科研+工业创新投入持续加大,皓元借助两大板块充分享受相关收益。近年来公司进一步加大拓展步伐,从产品覆盖面、产能等多维度加大投资,其中部分投入已开始贡献增长动力,预期未来数年中公司将能够保持高速增长,各项能力也将大幅提升。考虑股权激励摊销因素,调整并新增2024年预测,预计2022-2024年EPS 为3.64、5.66、8.53元(原2022-2023年3.94、5.88元),维持收入端高增长预期,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若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可能丢失订单甚至丢失客户;药物的研发、销售存在不确定性,若进度低于预期,可能影响公司盈利;高速扩张期时若公司管理能力提升跟不上节奏,可能影响运营质量。
凯莱英 医药生物 2022-04-22 206.80 -- -- 207.24 0.21%
230.61 11.51%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2一季报:Q1实现营收20.62亿元(+165.28%),实现归属净利润4.99亿元(+223.59%),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4.86亿元(+275.76%)。好于此前1-2月经营数据公告中的预告。 平安观点:各类业务均有增长,Q1表现亮眼Q1公司实现收入20.62亿元(+165.28%),若剔除汇率波动因素,实际增长高达171.64%。据公开数据推算,其中小分子化学业务约19.2亿元(+165.9%),新兴业务略多于1.4亿元(+157.4%)。考虑公司产能落地节奏,估计Q1大订单结算相对较少(在手80亿元+),大订单和其他化学小分子业务均实现同比增长。 随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Q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5.24%(+2.38pp)。 随后续大订单交付增加,毛利率仍存在上行可能。费用率方面,规模效应下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均有显著下降,三项费用率合计15.25%(-10.64pp)。 公司在手订单数量较为理想,整体订单还在继续累积。我们对公司增长的持续性保持乐观态度。 核心产能进一步落地,新兴业务发展迅猛为满足需求,公司产能持续落地。Q1末公司固定资产相比年初增长约3.7亿,主要是敦化2和敦化3厂区多个车间落地及天津3厂区的陆续转固。 年内预期还会有包括敦化、天津西区等地在内的更多产能得到释放。到22年年末时,公司小分子反应釜立方数相较21年末有望增长46%。 公司新兴业务正在快速起步。Q1化学大分子、生物大分子、制剂、临床CRO四大新兴业务收入增长均超过100%。待22年下半年天津西区化学大分子规模化产能落地,公司相应业务有望迎来大扩容。预期2023年后,生物大分子等业务体量也将迅速增大。新兴业务将成为支持公司长期发展的又一重要力量。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全球市场药物创新驱动及外包向中国转移的核心逻辑没有改变,考虑到欧洲、大洋洲等地疫情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估计抗病毒类药物的需求会维持较长时间。我们对行业的后续发展及公司的增长持续性保持乐观态度。考虑公司在手订单充裕且产能持续落地,调整2022-2024年EPS预测为9.56、10.13、12.50元(原2022-2024年预测9.04、9.71、11.96元)。目前公司股价处于高性价比位置,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全球药物创新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则会影响CDMO行业发展;2)药品研发失败将导致项目终止,CDMO丢失对应订单;药品上市若销售不及预期,将导致CDMO订单无法顺利放量;3)若发生生产事故、收到监管机构警告信或其他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企业可能丢失订单乃至客户;4)主要客户来自欧美,订单以外币为计价单位,汇率波动可能造成汇兑损益。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2-04-21 324.19 -- -- 322.98 -0.37%
346.50 6.88%
详细
事项: (1)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收252.70亿元(+20.18%),实现归属净利润80.02亿元(+20.19%),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78.50亿元(+20.04%)。符合市场预期。年度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现35元(含税)。 (2)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69.43亿元(+20.10%),实现归属净利润21.05亿元(+22.74%),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20.72亿元(+22.20%)。 平安观点: 全年保持较快增长,产品结构向常态回归 在全球疫情散发、医疗体系运转常态化的环境下,公司继续实现较快增长,在2020年高基数的情况下2021年全年依然保持了20%以上增长。如果剔除汇兑因素,估计公司全年收入、利润增长比表观数据还要高2.2pp和4.1pp左右。 全年来看,公司产品结构向常态回归。受益疫情需求最明显的生命信息与支持板块增速略有回落,实现收入111.53亿元(+11.47%),推测其中监护产品相比上年基本持平,而麻醉、除颤等非疫情产品则实现迅速增长;IVD产品线实现收入84.49亿元(+27.12%),血球、生化、发光(非新冠)均实现显著的恢复和增长;影像产品国内外需求回归,板块实现收入54.26亿元(+29.29%)。 2021Q4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58.78亿元(+18.46%),归属净利润1338.67亿元(+3.41%)。利润增速较低系由于员工激励增加研发费用及现金收购海肽导致利息收入减少。公司本身盈利能力并未出现问题。 2022Q1表现稳健,非疫情产品有望延续高增长 公司2022Q1表现一如既往稳健,收入、利润继续保持20%以上增长,毛利率同比保持稳定(+0.07pp),销售、管理及研发三项费用合计费用率为30.75%(-1.50pp),略有下降。经营净现金流-21.68%,主要影响因素包括(1)疫情相关的预付订单减少且交付速度加快;(2)加大原材料储备,支出增加;(3)现金激励计划增加当期薪酬开支。 展望2022年,尽管全球疫情的反复可能仍将维持一段时间,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医疗秩序已基本得到恢复。因此公司产品结构也将在2022年进一步回归常态。除颤仪、化学发光、超声等非疫情产品有望延续2021年态势,成为推动公司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受益于医疗建设加码,产品迭代持续提升行业地位疫情暴露了各国医疗体系的不足,在后疫情时代,医疗设施加码建设成为未来数年各国的重要任务。不管是国内的医疗新基建或是海外多地的医疗补短板都在持续推进。另一方面,国内医改措施下,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县级医院成为重要发展目标,相关医院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建设投入。综合以上因素,医疗器械的需求将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而在供给端,公司产品持续迭代,更多品类、更先进的产品满足了医疗机构的不同需求。针对现有产品,公司推出A8/A9麻醉机、高速生化与发光设备BS-2800M和CL-8000i等一系列高端升级版本,为用户带来更多价值;近几年公司新推出的骨科、内镜、宠物医疗等产品也进入了放量前夕。而在更高层次上,迭代还体现在公司提供的产品从单个商品向智能化解决方案过渡。由多种产品、智能化系统构成的生态系统帮助公司跳出了传统的产品竞争逻辑。 维持“推荐”评级。随国内外医疗投入加大及国内医改推进,迈瑞医疗作为拥有平台优势、产品创新优势的龙头企业,其优势正在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医疗智能化方面的布局领先于竞争者,有望进一步绑定终端,强化市场地位。因股本变化以及公司非疫情产品恢复速度较快,调整并新增2022-2024年EPS预测为7.96、9.67、11.72元(原预测2022-2023年EPS分别为8.19、10.00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市场需求或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公司销量低于预期或价格有较大幅度下调,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2)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较高,海外销售可能受国际局势或汇率等多重因素影响;3)并购是医疗器械公司常见的产品线拓展途径,若公司在并购或之后的整合过程中遭遇不顺,可能对其业务拓展造成不利影响。
凯莱英 医药生物 2022-04-01 260.35 -- -- 258.45 -0.73%
258.45 -0.73%
详细
事项: 公司公布 2021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 46.39亿元(+47.28%),实现归属净利润 10.69亿元(+48.08%),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 9.35亿元(+45.22%)。处于此前预告区间的上半部分。 分红预案:每 10股派现 8.00元(含税),并转增 4股。 平安观点: 大订单发力,Q4实现加速增长公司 2021年前三季度业务快速增长,Q4更是在大订单放量的驱动下实现17.16亿元收入(+60.83%,同汇率口径下+66.61%)及 3.39亿元扣非归属净利润(+80.88%),表现十分亮眼。年内大订单确认收入 12.31亿元,估计大部分是在 Q4期间完成交付工作。当季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43.32%(同比+0.44pp),在汇率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保持较高毛利率水平。 公司全年实现营收 46.39亿元(+47.28%,同汇率口径下+56.13%)。从产品阶段看,临床和商业化业务均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商业化项目因大订单原因增速更胜一筹;从地区看,来自中国大陆的收入达到 6.41亿元(+72.95%),收入占比达 13.82%(+2.05pp),很好地验证了我们此前关于国内业务进入快速放量期的判断。公司在手国内 NDA阶段订单超 30个,比上年同期增长超 5个,公司国内业务放量才刚起步。 公司目前在手订单总额达 18.98亿美元,大订单及其他常规业务订单一起支撑起公司新一年的迅速发展。为匹配 2022年的生产需求,公司储备了大量原料,2021年年末存货达到 13.96亿元(+92.18%),主要由原材料与在产品构成。 另一方面,公司 Q4订单密集交付,考虑到 2-3个月的回款周期,形成了18.16亿元(+84.18%)的应收账款。应收款与备库原料共同作用下公司年末经营净现金流下降较多,该情况只是截面数据导致,与公司现金回收能力无关,投资者无需担忧。 新兴业务发展迅速,化学大分子崭露头角公司新兴业务全年实现收入 3.98亿元(+67.43%)。其中化学大分子(+42.48%)及制剂业务(+80.33%)相对成熟,估计业务规模已达到 1亿元以上。 化学大分子业务中,全球小核酸药物研发热度高涨但缺乏产能及新技术,公司通过自建及合作苏州瑞博建立公斤级小核酸产能,2022年相关车间启用后,公司化学大分子业务体量有望迅速扩大,成为重要的公司成长驱动力。 制剂业务 40%收入来自美、韩等国外客户订单,公司制剂能力初步得到国际客户的认可。国内项目中,已有 2个完成 NDA注册批和工艺验证批生产,有望在 2022年触发 NDA 审计,并在此后实现商业化供应。 临床 CRO 板块实现了冠勤、医普科诺的收购和整合,构建起临床研究+数理统计的组合。下一步公司会将业务扩展至美国,为服务中美双报项目的国内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生物大分子业务还在建设期中,经过数年磨合,公司从实验室供应向规模化供应延伸,在手订单达到 1.3亿元,预期其中相当一部分能在 2022年转化为收入。 产能建设马不停蹄,技术能力提升保障长期发展动力为适应各方面业务需求,公司马不停蹄进行产能建设。2021年末,公司固定资产(22.44亿元,+46.19%)和在建工程(10.47亿元,+56.05%)均有大幅增加。2022年公司 CAPEX 将进一步加速,敦化、天津等均会有新车间落地,到 2022年底时小分子批次反应釜产能将在 2021年底 4700立方基础上再增长 46%。考虑到连续性反应技术已在公司众多规模化生产中得到应用,新产能实际提升将比立方数提升更大。 凯莱英在业内以热衷新技术应用转化闻名,现在也一如既往追求技术的反复迭代和规模化应用。公司现有 4个技术中心,分别专注于探索生物合成技术、新兴化学工艺、连续技术和自动化、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技术。当这些技术成功转化到药品批量生产中时,不仅自身业务能够从中受益,公司还能将这些技术授权给其他领域的公司,提升其他领域公司生产能力并从中分享收益。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我们对国内 CDMO 行业保持高速发展充满信心,凯莱英作为业内龙头企业,成功抓住此次新冠口服药全球大订单带来的机遇,在产能、技术、新业务上加速拓展,进一步拉开与其他企业的差距。考虑公司订单执行节奏及股本变化,调整及新增 2022-2024年 EPS 预测为 9.04、9.71、11.96元(原预测 2022-2023年 8.98、9.42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全球药物创新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则会影响 CDMO 行业发展;2)药品研发失败将导致项目终止,CDMO 丢失对应订单;药品上市若销售不及预期,将导致 CDMO 订单无法顺利放量;3)若发生生产事故、收到监管机构警告信或其他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企业可能丢失订单乃至客户;4)主要客户来自欧美,订单以外币为计价单位,汇率波动可能造成汇兑损益。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22-03-31 21.06 -- -- 20.29 -3.66%
23.48 11.49%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44.36 亿元(-11.69%),实现归属净利润12.99 亿元(-19.48%),扣非后归属净利润12.01 亿元(-18.71%)。分红预案:每10 股派现2.00 元(含税)。 平安观点: 血制品稳中有升,供需处于均衡状态疫情直接影响消退后,血制品进入稳中有升状态。公司2021 年采浆量达1000 吨以上,采浆量、投浆量均有增长。公司血制品业务全年实现营收25.98 亿元(+0.25%),其中白蛋白销售10.11 亿元(+5.68%),静丙销售7.09 亿元(-13.98%),八因子等其他血制品销售8.78 亿元(+8.33%)。 目前血制品市场供需格局处于均衡状态,白蛋白等主要品种的竞争格局尚未发现有变。在此情况下,血制品价格相对稳定,我们估计毛利率下降1.86pp 可能与批签发量变化有关。 流感疫苗“撞车”新冠疫苗,Q4 销售有所减少一般情况下,下半年是流感疫苗的集中销售时段,但2021Q4 恰逢新冠疫苗成人接种第三针及少儿接种第一针的高峰。一方面,接种新冠疫苗会挤占接种流感疫苗的档期,另一方面,接种新冠疫苗后,民众再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也会降低。两个因素综合作用,公司流感疫苗的销售在Q4 遭遇障碍。 公司疫苗板块全年实现营收18.25 亿元(-24.63%),毛利率为88.20%(-1.41pp)。由于与新冠疫苗“撞车”,公司2021Q4 实现收入10.75 亿元(-44.88%),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2.27 亿元(-62.33%)。流感疫苗的接种针数与之前预期有一定差距。 我们认为公司流感疫苗销售的下滑不具有长期持续性。随着未来新冠疫苗的接种更趋常规化,其对流感疫苗的挤占效应会减弱。2022 年2 月,公司四价流感疫苗的儿童剂型取得上市许可,也为公司开辟了局部蓝海市场。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行业变化趋势及华兰疫苗公司单独上市带来的归属净利润稀释,调整并新增2022-204 年EPS 预测为0.81、0.90、0.99 元(原预测2022-2023 为1.26、1.44 元),该预测不包括华兰疫苗公司单独上市对利润表造成的一次性影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全国血制品供需由紧缺转为平衡,竞争压力加大;产品研发是高风险高收益行为,存在失败的可能性;白蛋白以外的血制品需要学术推广,可能影响公司利润水平。
泰格医药 医药生物 2022-03-30 95.61 -- -- 107.63 12.57%
114.31 19.56%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52.14 亿元(+63.32%),实现归属净利润28.74 亿元(+64.26%),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12.32 亿元(+73.90%)。分红预案:每10 股派现5.00 元(含税)。 平安观点:n Q4 疫情影响显著小于上年同期,业绩显著恢复疫情变化造成了公司业务开展节奏的不确定性。2021Q4 各地疫情相比上年同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公司业务也随之迅速改善。公司2021Q4 实现营收18.19 亿元(+103.91%),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3.63 亿元(+72.19%)。 Q4 期间公司新冠相关临床试验过手费较多,叠加汇率因素导致收入增速高于利润增速,当季毛利率为37.55%(-7.17pp)。 全年维度来看,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实现营收29.94 亿元(+97.05%),在医疗机构回归常态化运营后公司临床业务得到大幅改善,快速推进的新冠疫苗、药品也加速了临床试验开展节奏。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实现营收21.94 亿元(+32.39%),数统及临床前研究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小,继续实现高速发展。 在手订单充裕,马太效应助力公司发展2021 年期间,常规新药研发恢复叠加新冠相关临床快速推进,公司新增合同金额达96.45 亿元(+74.22%)。截止年末,公司在手待执行合同金额114.05 亿元(+57.09%),为后续年份的增长奠定基础。 受CDE 新政及融资情况等影响,国内早期新药开发数量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可能出现变化。但我们认为可能受政策影响而搁置的项目大多本身创新性、独特性不足,临床价值相对有限。而公司作为国内临床CRO 绝对龙头,很少会承接这类附加值较低的重复建设项目。在马太效应下,即使新药研发总量止步不前,其边际影响也将主要体现在规模较小、能力有限的企业上。 业务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公司持续推进项目出海近年来,新药研发呈现出显著的全球化趋势,CXO 作为新药创新的一环也在快速经历全球化。临床CRO 的全球化主要体现在开展海外业务上,包括出海承接海外药企订单和跟随国内药企产品走向国外两种路径。当前时点上,随国内药企一同出海是临床CRO 全球化的主要方式。 泰格在全球化布局上具有前瞻眼光,很早就构建了美、韩、澳等海外临床中心。当全球化趋势来临时,公司得以快速行动。 2021 年公司在海外开展了132 个(+37)单一区域临床试验,以及50 个(+30)多中心临床试验,公司团队的全球运营能力已经得到充分证明。鉴于公司领先获得了业务全球化的能力,我们对公司中长期继续保持优势充满信心。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系国内临床CRO 龙头企业,业务规模及能力显著超越其他国内同行,行业地位稳固。在临床中心功能得到恢复后,公司业务显著回暖,取得快速增长。新药创新正在走向全球化,看好公司业务出海发展前景。考虑疫情发展及公司股本变化,调整并新增2022-2024 年EPS 为4.28、5.17、6.43 元(原2022-2023 年2.68、3.30 元,剔除公允价值变动),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药研发存在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可能造成公司业绩波动;2)若公司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不能符合要求,可能导致返工、丢失订单等情况;3)公司通过并购等形式在全球布点,若整合不顺利可能对公司长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皓元医药 医药生物 2022-03-21 85.81 -- -- 97.16 13.23%
97.16 13.23%
详细
依托强大的化学能力起步,三大板块共同发展: 强大的化学合成与开发能力是皓元最核心的竞争要素。公司基于小分子药物研发的不同环节,组建了前端、后端两大业务板块,并先后演化出分子砌块与工具化合物、难仿药、CDMO三个具体领域。得益于行业的高景气度及自身的良好运营,公司近年保持快速增长。 受益新药研发加速,砌块与工具化合物需求快速增长: 分子砌块与工具化合物均属于特种试剂,广泛应用于新药开发环节。得益于全球科研经费与药企研发投入的持续提升,特种试剂需求快速增长。依靠丰富且紧跟科研趋势的产品、直观便捷的购买渠道、人性化的附加服务,公司分子砌块与工具化合物业务蒸蒸日上,取得较广的市场影响力。 难仿药业务进入收获期,新药业务向CDMO延伸: 由于较高技术壁垒,难仿药的初始商业价值较高,且衰退过程缓慢,公司通过持续领先推出新品种来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盈利。除常规销售外,皓元医药共有3款产品与下游制剂企业签订了分成协议,其中艾日布林、曲贝替定即将脱离专利保护,有望为公司带来额外的业绩弹性。 在客户需求的推动下,公司抓住行业发展契机,自2018年起正式布局CDMO板块。公司新药的早期研发能力已比较成熟,规模生产设施也已经在建设中,预期在2022年下半年启用。公司深耕ADC领域多年,能够为客户提供品种丰富的毒素与连接子,随着客户ADC药物研发上市,该业务也进入了大规模供应阶段。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公司受益于制药产业相关科学研究以及工业创新的力度加大,以化学合成能力为基础打造了三大业务板块。工厂规模化产能落地后有望提高产品自产比例,将更多收益留在公司。不考虑尚存不确定性的收购事项,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别为2.56、3.94、5.88元,对应2022年PE为43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若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可能丢失订单甚至丢失客户;药物的研发、销售存在不确定性,若进度低于预期,可能影响公司盈利;高速扩张期时若公司管理能力提升跟不上节奏,可能影响运营质量。
凯莱英 医药生物 2022-02-22 337.91 -- -- 356.20 5.41%
383.82 13.59%
详细
事项:公司公告签订供货合同,折合人民币约35.42亿元,将于2022年年内交付。 平安观点:公司准备充足,预期产能供给能够满足需要:公司近期先后签订3份大型订单,合计金额折合人民币大约在93亿元左右,且都会在2022年年底前完成交付。由于2021年该订单执行时间短、结算相对较少,我们估计订单中80亿元以上会在2022年结算。 CDMO模式下,供需双方长期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沟通紧密,因此公司为该订单提前做了产能建设和排产的准备。尽管新签订单数额较大,我们认为公司能够顺利调配产能,完成新的生产任务。在此背后,新产能的加速落地、连续性技术在大订单中的规模化使用、外协供应商的持续支持保障了订单的正常交付。 加强能力建设与客户获取,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资本市场不应仅仅着眼于大订单带来的业绩增量本身,而更应该看到公司提前完成订单排布后,能够将更多精力、财力投入到能力建设与新客户获取中去,进一步提高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确定性。 能力建设方面,公司的化学大分子、制剂、生物大分子、临床CRO业务均在快速发展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2022年天津小核酸规模生产车间的落地,公司的化学大分子业务规模有望显著提升。 新客户获取方面,公司在维持大药企合作的同时积极开拓中小客户。过去2年中公司对欧美biotech的开拓速度受到了疫情的限制,随着近期欧美边境政策放松,预期公司的客户开拓工作会在2022年取得更多成果。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强烈推荐”评级:过去几年CDMO产业不曾受到国际关系波动影响,保持高速增长。当前时点海外需求转移及国内新药上市带来的驱动力依然强劲。我们保持对行业及龙头公司凯莱英的看好。基于公司2021年业绩预告及新签订单,上调2021-2023年盈利预期,同时考虑公司发行H股及行使超额配售权导致股本增加,调整EPS预测至4.02、8.98、9.42元(原4.11、8.61、9.95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风险提示:1)若因创新药收益风险比不足、国际政治环境等原因导致全球创新药物的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则会影响CMO行业的发展;2)药品的研发失败将导致项目终止,CMO丢失对应订单;药品上市若销售若不及预期,将导致对应的CMO订单无法实现放量;3)若因发生生产事故、收到监管机构警告信或其他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订单乃至客户的丢失;4)主要客户来自欧美,订单以外币为计价单位,汇率波动会造成汇兑损益。
博腾股份 医药生物 2021-12-06 96.98 -- -- 100.58 3.71%
100.58 3.71%
详细
事项:公司公告收到大额累计订单,合计达2.17亿美元。该订单将在2021及2022年度实行交付。 平安观点:宇阳厂区启用,为排产提供腾挪空间:基于紧迫的终端需求,近日国际巨头多次与中国CDMO企业签订大型订单,再次验证我们一直提示的“外包产能向中国转移”逻辑。中国的化学制药工程师数量多、密度大,是承接大规模订单最理想的国家之一。根据我们推测,博腾的这份大额订单大部分将交付在2022年,有望为来年业绩带来显著提升。 常规订单持续增长叠加新增大额订单,对博腾的生产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公司上半年完成109车间的交付工作,目前109车间已进入高效运营状态。 8月公司收购湖北宇阳,进一步扩大产能。虽然宇阳尚没有GMP资质,但可以用于规模生产RSM阶段产品,从而让其他高性能车间专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大分子新产能落地,新兴业务初步成型:传统小分子制药业务欣欣向荣的同时,公司大分子业务也在逐步走向成熟。公司位于桑田岛的CGT新实验室已建设完毕,能够用于AAV的工艺开发与实验室规模生产。之后更多用途、更大规模的中试车间等设施也将于2022年落地。随着相关订单开始贡献收入,公司CGT业务将走向盈利。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推荐”评级:公司业务能力持续提升,得到各地客户广泛认可。公司收购+自建获取更多产能,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考虑大订单对公司后续业绩的提升作用,调整2021-2023年EPS预测为0.91、1.58、1.88元(原预测0.84、1.13、1.50元),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1)若全球创新药物的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会影响CMO行业的发展;2)药品研发失败项目提前终止,或药品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对应订单无法实现放量;3)生产事故、监管机构警告信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订单乃至客户的丢失;4)汇率波动可能造成汇兑损失。
凯莱英 医药生物 2021-11-30 509.70 -- -- 532.49 4.47%
532.49 4.47%
详细
事项:公司公告再次签订供货合同,折合人民币约27.20亿元,将于2022年交付。 平安观点:多方式强化产能供应,确保订单执行:新签订单估计与之前公告的大规模订单系同一产品,交付数量巨大。大量订单需要在2022年期间交付,对公司生产能力提出了挑战。之前我们已多次提示,公司产能落地正在加速,在此基础上,公司还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供给能力,满足大幅增长的订单需求。我们对明年公司订单兑现节奏保持乐观。 1)该大规模订单的前期步骤能使用连续性反应等新技术,单位产值较高;2)由于早有沟通准备,公司对原料供应做了提前准备,在确保原料采购的同时,部分早期步骤会在体外完成,使自身产能用在刀刃上;3)由于供应规模巨大,预计该产品的生产将安排在特定车间内完成,时间上也将贯穿2022年全年,与一般CDMO订单相比车间无需进行项目切换及相应的反应釜清洗,整体运转效率有望处于很高水平。 国内业务处于放量初期,预计大订单对其他项目的挤出影响有限:除近期新签的大额订单外,公司的国内业务同样可圈可点。公司国内业务自2019年起实现逐步放量,目前NDA阶段项目数量持续增加,已成为业绩增长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公司天津3厂区主要用于国内API项目的生产,2021年全年天津3厂区均有新产能落地。因此我们估计前述大订单对其他项目,尤其是国内项目的影响有限,其他订单并不会因大订单的执行就出现下滑或是停滞不前的情况。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再次新签大额订单,后续业绩再次得到强化,同时也继续看好CDMO赛道及公司的持续发展。上调2021-2023年EPS预测至4.11、8.61、9.95元(原4.11、6.55、8.16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风险提示:1)若因创新药收益风险比不足、国际政治环境等原因导致全球创新药物的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则会影响CMO行业的发展;2)药品的研发失败将导致项目终止,CMO丢失对应订单;药品上市若销售若不及预期,将导致对应的CMO订单无法实现放量;3)若因发生生产事故、收到监管机构警告信或其他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订单乃至客户的丢失;4)主要客户来自欧美,订单以外币为计价单位,汇率波动会造成汇兑损益。
凯莱英 医药生物 2021-11-18 458.37 -- -- 532.49 16.17%
532.49 16.17%
详细
事项: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与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签订供货合同,累积合计金额达4.81亿美元。 平安观点:新签订单金额巨大,兑现期较短:公司公告的订单金额高达4.81亿美元,按当前汇率折算人民币超30亿元,接近公司2020年全年收入水平。根据公告,该合同履行期限为2021年至2022年,考虑2021年可执行时间有限,估计大部分订单将在2022年实施,有望对公司来年业绩产生明显提升。 根据订单规模以及公告披露的信息,我们推测合同对应产品很可能是当前需求量较大的小分子抗感染药物。考虑到此类产品开发周期较短,研发、生产节奏紧迫,估计该项目盈利能力不低于常规水平。 公司进入产能快速释放期,为订单执行提供保障:公司自2020年加大CAPEX后,产能建设及落地速度加快,2021Q3公司在建工程金额高达13.36亿元,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会在2021Q4及2022H1落地启用。这些新释放的产能将为公司顺利承接大额订单带来保障,最大程度减少大额订单对其他项目的影响。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强烈推荐”评级:我们一如既往看好CDMO赛道及公司的长期发展。考虑到新签订单有望为后续业绩带来较大增量,上调2021-2023年EPS预测至4.11、6.55、8.16元(原4.03、5.49、7.42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因创新药收益风险比不足、国际政治环境等原因导致全球创新药物的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则会影响CMO行业的发展;2)药品的研发失败将导致项目终止,CMO丢失对应订单;药品上市若销售若不及预期,将导致对应的CMO订单无法实现放量;3)若因发生生产事故、收到监管机构警告信或其他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订单乃至客户的丢失;4)主要客户来自欧美,订单以外币为计价单位,汇率波动会造成汇兑损益。
博腾股份 医药生物 2021-11-01 92.08 -- -- 99.38 7.93%
106.71 15.89%
详细
事项:公司公布2021年三季报:Q3实现营收7.74亿元(+37.52%),实现归属净利润1.46亿元(+35.23%),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1.52亿元(+49.64%)。处于之前季度预告区间的中间位置。 平安观点:核心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收购宇阳解决产能不足:公司核心业务小分子CDMO 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共实现收入20.13亿元(+38.64%),其中规模化生产(临床3期+商业化)13.98亿元,早期临床及CMC6.15亿元。收入增长的同时,高等级产品占比继续提升,客户与项目结构处于健康状态。 公司上半年新落地的109车间运营情况良好,Q3产能利用率相比Q2已显著提升,预期很快能够完成产能爬坡过程。9月公司收购宇阳药业70%股权,填补了目前缺乏的RSM 级别生产车间。目前宇阳已在进行车间改造升级和团队融合工作,长期来看,宇阳有望成长为与东邦类似体量的生产基地。 新兴业务投入加大,订单日益增长,团队趋于完善:公司着重孵化生物与制剂CDMO 两项新兴业务,投入进一步加大,因此短期内亏损也有增加。前三季度生物CDMO 业务实现收入1008万元,亏损4861万元,制剂CDMO 实现收入502万元,亏损2059万元。估计全年两大业务合计亏损将达到1亿元左右。若剔除这些投入期业务的亏损,公司核心业务盈利增长显著快于表观业绩。 公司生物CDMO 第三季度新签订单5045万元,相比上半年增长超9成,人员扩张至236人(年中162人),苏州桑田岛的新实验室正在建设中,预期其中4楼实验室能在11月启用。制剂CDMO 第三季度新签订单约1716万元,相比上半年增长超110%,人员扩张至143人(年中110人),重庆制剂工厂已启动建设,预期2022Q4能够落地,补足公司制剂规模化生产能力。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保持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客户、订单结构得到优化。新兴业务推进迅速,目前已出具规模。维持2021-2023年EPS 为0.84、1.13、1.50元的预测。公司进入CAPEX 高增长期,在行业发展动力充足且公司综合能力持续提升的情况下,预期公司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全球创新药物的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会影响CMO 行业的发展;2)药品研发失败项目提前终止,或药品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对应订单无法实现放量;3)生产事故、监管机构警告信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订单乃至客户的丢失;4)汇率波动可能造成汇兑损失。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1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