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任慕华

上海申银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A0230517070002...>>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至纯科技 医药生物 2019-09-06 26.66 -- -- 26.46 -0.75%
27.10 1.65%
详细
公司公告:上半年实现收入3.32亿元,增长76.26%,归母净利润4312万元,同比增长12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51万元,同比增长51%,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554万元,去年同期净流出6824.6万元。其中2019Q2实现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88%,环比增长86.38%,归母净利润3169万元,同比增长88.17%,环比增长177.27%。符合预期。 二季度公司收购波汇科技并表,新增光传感与光通信业务。子公司波汇科技实现收入3998万元,净利润-486.97万元。若不考虑波汇科技收入及利润也是大幅增长。二季度单季研发费用率8.21%,达到历史高点,主要包括半导体湿法设备新机型投入较多,以及并表波汇研发投入的因素。上半年毛利率企稳回升,达33.2%增长1.38pct,其中2018Q4/2019Q1/2019Q2毛利率分别为23.41%/30.95%/34.33%,我们认为,毛利率水平回升表明公司湿法半导体设备结束低价获取市场份额阶段,逐步被客户认可。 公司发展目标为围绕先进制造领域不断进行业务延伸,如集成电路28纳米线宽乃至更精密线宽的客户提供核心的装备、材料及产业链配套。目前公司三块业务进展顺利,主要包括高纯工艺系统、湿法工艺设备、光传感与光通信业务(波汇)。其中湿法工艺设备设计槽式设备及单片式设备(8~12反应腔)均为8~12寸晶圆制造的湿法工艺设备,不断推出新产品系列满足客户需求,2020年,全球半导体对清洗设备需求将达到37亿美元,而随着清洗工序不断增加,新建厂线增加和改进的驱动下,未来5年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预计2019年国内半导体企业对清洗设备总需求400台,新工厂投入使用后,一期产能48台,后续有望达到200台,实现半导体清洗设备的国产替代。并且公司通过可转债募集资金3.56亿元,在合肥布局圆再生服务,进一步拓展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 公司正逐步形成围绕半导体产业的设备、材料、工艺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维持“增持”评级。立足高纯工艺业务,拓展半导体湿法设备产品,公司启东工厂已投入使用,并且通过子公司至微半导体在合肥子公司布局晶圆再生及部件清洗业务,同时业务延伸至半导体装备相关的化学品及耗材领域。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35/2.72/3.42亿元,EPS分别为0.52/1.05/1.32元/股,对应PE为47/23/19倍。
三利谱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9-04 32.85 -- -- 50.05 52.36%
50.05 52.36%
详细
公司公告:发布2019年半年报,收入6.16亿元,同比增长47.7%,归母净利润121.6万元,下滑95.71%,扣非扣归母净利润-623万元,下滑133.64%。其中二季度实现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55%,归母净利润1544万元,同比增长2.9%。收入符合预期,净利润低于预期。 收入大幅增长符合预期,毛利及净利润受汇兑影响下滑严重。上半年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产品导入京东方实现批量供货,并且上半年由于行业供需格局改善,供给短缺局面严重,公司产品实现小幅价格提升,受益于量价齐升,带来收入快速增长。合肥1490mm宽幅TFT偏光片生产线上半年实现收入2.35亿元。公司销售毛利率13.37%,较去年同期下降7.32pct,利润低于预期的原因,一方面合肥1490mm宽幅产线上半年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尚未达到盈亏平衡点,上半年亏损3556万元;另外由于汇率波动较大,产生较多汇兑损失,上半年财务费用达到2920万元,财务费用率高达4.7%,同比增长64%;第三,由于汇率波动,导致公司采购原材料成本上涨,TFT型偏光片毛利率减少7.58pct。 大尺寸偏光片需求放量,提供持续增长动力。目前公司共有四条TFT偏光片产线投产及在建,并且二季度启动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11亿元,建设2500mm宽幅新产线,目前四条TFT-LCD偏光片产线。随着国内8.5代及10.5代面板线投产,带来大量偏光片采购需求,预计大陆面板企业(不含外资在大陆设厂)对LCD用偏光片的需求为2.7亿平米,全球面板企业对LCD用偏光片的需求约5亿平米,目前我国偏光片的自给率不足20%,因此我们预计,国内偏光片企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们预计本次新建产线投产后,有望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贡献业绩,届时公司TFT-LCD偏光片产能将达到6100万平米,从产品尺寸角度看,将涵盖小尺寸到大尺寸及65寸以上超大尺寸用偏光片产品,有望提升产能利用率及在上下游的议价能力。 下调至“增持”评级,大尺寸偏光片需求打开,带动公司业绩拐点来临。维持收入预测,下调利润预测,主要调整成本端预测,2019年毛利率由25.5%下调为17.6%。预计2019-2021年净利润为0.29、0.80、1.15亿元(原预测为1.16亿、1.88亿、2.47亿),对应基本EPS分别为0.28、0.64、0.92元/股,对应PE分别为111X/49X/34X,若非公开发行2080万股,于2020年初完成,预计2019-2021年全面摊薄后EPS分别为0.23、0.64、0.92元/股。
福斯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19-08-23 44.99 -- -- 45.20 0.47%
46.39 3.11%
详细
公司公告:公司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69%。业绩略超预期。 产品结构持续改善,2019Q1单季胶膜销量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公司共销售光伏胶膜3.55亿平米,同比增长29.77%,背板销售共2.46亿平米,同比增长30.41%。上半年公司胶膜产品结构持续改善,带来上半年平均价格增长7%,胶膜毛利率达到19.21%,增长1.46pct,并且销量增长30%,受益于量价齐升,光伏胶膜实现收入26.98亿元,同比增长32%,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另外一方面,背板价格持续走低,上半年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下滑14.5%,毛利率下滑4.06pct至17.41%,背板收入共2.75亿元,同比增长7%。 新材料收入开始逐步放量,感光干膜产业化进程加快。上半年,公司电子材料产品实现收入2559万元,去年全年为2936万元,主要为感光干膜产品销售所得。并且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债方式,募集资金11亿元,用于扩建2.5亿平米白色EVA胶膜技改,2亿平米POE封装胶膜及2.16亿平米感光干膜项目,目前已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我们认为,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进一步扩建高端EVA胶膜产品,并持续拓展新材料业务布局,包括感光干膜、铝塑复合膜、FCCL产品等。预计后续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EVA龙头企业,白色EVA及POE胶膜有助结构改善,布局新材料业务已逐步放量。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9-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7.93、9.15、11.01亿元,全面摊薄每股EPS分别为1.52、1.75和2.11元,对应PE为26、23和19倍,维持“增持”评级。
纳思达 电力设备行业 2019-07-11 21.13 -- -- 25.24 19.45%
31.08 47.09%
详细
公司公告:发布年报问询函回复公告,主要针对监管提出的 20个问题进行回复。内容较为详实,涉及到公司具体业务发展、现金流及收入利润情况、负债、商誉问题等。 2019年开始非经常性因素影响降低,公司业务成长性将逐渐体现。 利盟国际由于并购整合及美国税改的影响,导致 2017及 2018年存在较多非经营性的影响,对现金流及净利润均产生了较多影响。 2018年若调整相同对比口径,利盟收入同比增长 8.59%,主要是打印耗材增长。因此 2019年开始公司非经营性的扰动减少,收入及利润将体现公司业务真实水平及成长性。 细化了公司负债构成,主要包括并购利盟时产生的短期借款(余额 35亿元)及长期借款(账面余额 79.78亿元) 。 由于公司并购产生较大商誉合计 128.18亿元,最主要部分为并购利盟国际产生,目前账面原值为 123.27亿元,通过对未来利盟整体企业现金流折现测算,预计现值为 246亿元,商誉减值风险较小。 未来看点:1)兼容耗材发展稳定,硒鼓行业整合集中度提升预计 2020年完成,再生耗材未来三年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2)基于耗材芯片拓展打印机芯片及非打印领域,通用 MCU 目前已中标南网项目;3)对利盟整合措施逐步完成,费用控制效果将在 2019年体现,后续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且摊销在 2020年有望降低,进一步带动业绩增长; 4)利盟与奔图合作机型上市,并且利盟二季度推出定位中端的流量打印机系列产品,预计带动国内市场销售l 利润四年 CAGR 34%的打印机自主可控追求者,维持“买入”评级。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19-2022年收入分别为 258/309/367/4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8/20.1/25.27/31.58亿元,目前对应 PE 为 17/12/9/7X,2018年-2022年,利润增长近 2.3倍,复合增速 34%。若假设后期利盟剩余 49%股权的收购,利润仍有增厚空间。
至纯科技 医药生物 2019-06-28 18.40 -- -- 22.32 21.30%
27.30 48.37%
详细
公司公告:发布第二期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拟对公司(含子公司)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骨干等共78人进行激励,共302万份,占公司总股本1.17%,其中首次授予权益总数为242万份,占本激励计划的80.13%,预留60万份。业绩考核目标为2019-2021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0.93、1.1、1.3亿元。 股权激励再加码,业绩考核难度适中,2020-2021年增速约18%。公司于2017年5月推出第一期股权激励方案,业绩考核标准为以2016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基础,2017-2019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100%、170%,即2017-2019年净利润不低于0.45/0.69/0.93亿元,并且已经于2018年完成授予工作,其中预留部分授予给了18名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业务/技术人员。公司此次激励方案为第二期,方案分为200万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为18.51元/股,及102万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为9.26元/股。股权激励需要摊销的费用412万元,限制性股票需要摊销的费用为747万元,合计1159万元,费用摊销时间为2019-2022年。 我们认为,公司自上市以来,员工激励方案一直较为完善,此次再度加码股权激励,并且激励对象从第一期38人扩大到78人,预计后期预留部分还有望惠及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对于鼓励员工工作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并且也显示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2018年公司布局半导体相关业务初见成效。湿法设备订单进展顺利,并且启东工厂投产,极大的缓解了公司的产能压力,预计五年内超过200台湿法设备产能。公司槽式设备已得到众多优质客户认可,湿法清洗设备已获得了中芯、万国、TI、燕东、华润等用户的正式订单,后续单片式清洗设备也在验证过程中,预计19年有望取得订单。另外一方面,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在合肥发展晶圆再生服务,逐步延伸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 公司正逐步形成围绕半导体产业的设备、材料、工艺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维持“增持”评级。立足高纯工艺业务,拓展半导体湿法设备产品,公司启东工厂已投入使用,并且通过子公司至微半导体在合肥子公司布局晶圆再生及部件清洗业务,同时业务延伸至半导体装备相关的化学品及耗材领域。发行股份并配套募集资金收购波汇科技的所有新增股份已经登记完毕上市,目前总股本2.58亿股,预计波汇科技于2019年二季度开始并表。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32/2.72/3.42亿元,EPS分别为0.51/1.05/1.33元/股,对应PE为36/18/14倍。
纳思达 电力设备行业 2019-06-17 23.01 -- -- 24.14 4.50%
28.89 25.55%
详细
公司公告:6月4日,纳思达公告收到控股股东“赛纳科技”《股份减持比例达到1%的告知函》,获悉赛纳科技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1520万股。6月5日,公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持股5%以上的股东拟减持公司股份的预披露公告,其中庞江华拟减持850万股,其余高管合计拟减持33万股。 首先,6月5日公告主要减持股东(庞江华)不负责经营,且2018年曾同样预告减持窗口却未减持。1)公司主要减持股东庞江华先生,曾任职万力达(公司2014年重大资产置换前业务)董事长职务,目前是纳思达非独立董事,并非公司高管,也不负责公司经营层面等业务工作。2)庞江华于2018年5月,也曾经公告过减持规划,主要原因为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新规限制,需要解决个人资金的周转,减持数量1064万股,减持股份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及资本公积转增,但是并未进行减持操作。可见即使预告可能减持,历史上也未必执行。 其次,6月5日公告的高管减持主要为2016年高管激励的落地。剔除庞江华先生的拟减持,其余五位高管合计拟减持33万股,股票来源为2016年9月公司首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获取的股份,主要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再次,6月4日公告大股东减持部分为2016年收益权互换落地。6月4日公告2019年3-6月有620万股收益权互换减持,与2016年公告呼应。2016年1-2月,纳思达(原艾派克)有多个控股股东部分股权质押的公告。 最后,6月4日公告为大股东向员工持股平台转让股份,等效于“持股平台增持"。目前员工持股主要为奔图永业、纳思达恒丰、赛纳永丰及赛纳永信四个平台持有控股股东赛纳科技的股份形式进行。但考虑实现公司的激励机制,优化持股结构,2019年初公司公告,赛纳科技拟向其员工持股平台转让不超过5000万股,实现员工持股平台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 截止至2019年6月4日,已转让900万股。 目前公司芯片业务订单较为饱满,盈利能力较强(毛利70%,净利40%),通用MCU已中标南网项目,后续看点较多。兼容耗材方面,预计2019年硒鼓行业有望进一步整合,公司作为目前兼容耗材龙头,在兼容硒鼓方面市占率(目前25%左右)仍将进一步提升。奔图及利盟协同效果正逐步体现。自2018下半年开始利盟与奔图推出五款合作机型,公司目前正在加强对政府、特殊机构、中小企业等市场的开发,奔图有望充分受益于自主可控采购。另外利盟今年也将推出定位中端的打印机产品,完善产品线的布局。 利润四年CAGR34%的打印机行业整合者,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认为,大股东减持给员工持股平台,有助于公司优化股权结构,相当于员工持股平台对公司进行增持,并且后期激励机制将逐步完善。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9-2022年收入分别为258/309/367/4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8/20.1/25.27/31.58亿。目前对应19年PE为17X,维持“买入”级。
华峰超纤 基础化工业 2019-06-05 9.14 -- -- 14.33 4.22%
9.80 7.22%
详细
国内超纤领域绝对龙头,具有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毛利率、期间费用率及净利率均保持稳定,且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目前公司拥有超纤产能8125万米,且2018年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已得到证监会反馈)持续扩产,扩产完成后,公司总产能达到15000万米,稳坐国内超纤龙头。公司具有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及内部费用控制水平,制造业务平均毛利率约20%,技术服务费毛利维持稳定约81%,期间费用率13%左右,且波动在0.3%以内。未来公司将在超纤高端产品方面逐步实现进口替代,预计扩产后高端产品占比的提升将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环保趋严加速超纤对真皮及人造革、合成革的替代,我国超纤供给仍存在较大缺口。鞋革是现在最主要的应用领域,约占45%,汽车、医疗、服装等高端领域目前应用占比较小。2018年超纤需求约2.76亿,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估计,到2020年人造革合成革需求量将达到52.9亿米,其中超纤需求量预计3.34亿米,比重达到6.31%,2018-2020年超纤需求的复合增速有望达到10.04%。截止至2017年底,我国国内超纤企业产能合计约1.38亿米,实际产量1.21亿米,需求约2.04亿米,供给缺口明显,并且高端超纤产品仍旧以进口为主。相比日本超纤占人造革、合成革用量的50%看,仍有很大替代空间。 并购移动支付领域技术服务商威富通,开启双主业发展模式,并拟更名“华峰科技”,以突显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移动支付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普遍接受的主流支付方式,监管趋严成为确定趋势。“断直连”后,清算平台在移动支付中占据主导地位,服务网联或者银联成为支付企业盈利新方向。并且线上支付逐步渗透至线下支付也是必然趋势。 重新布局,独角兽威富通将带领公司技术服务业务二次腾飞。威富通经历了快速发展后,受政策影响2016-2018年收入基本维持稳定,移动支付业务由于受到央行“断直连"影响,18年略有下滑。后续威富通一方面与银联开展全方位合作,另外一方面推出针对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18年下半年到19年是威富通银联合作及行业解决方案的布局期,19年开始逐步进入收获阶段,贡献收入增量,并且不断开拓新的领域维持持续增长。 产能扩张持续稳固超纤龙头地位,技术服务业务即将二次腾飞,维持“增持”评级。预计超纤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2.1/2.52/3.12,新增2022年净利润预测为4.06亿元,威富通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68/1.98/2.38,新增2022年净利润预测为3.1亿元。持对公司2019-2021年业绩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8/4.5/5.5亿元,新增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16亿元,目前股本11.36亿股,对应EPS分别为0.33/0.4/0.48/0.62元/股。假设公司非公开发行扩产今年完成,预计新增股本1.1亿股,对应摊薄后EPS为0.3/0.36/0.44/0.56元/股,对应PE分别为46X/39X/32X/25X。 风险提示:1.超纤下游需求低迷,公司产能扩张后消化受阻;2.移动支付行业发展过程中监管再次趋严;3.与银联的合作进展低于预期
至纯科技 医药生物 2019-05-08 17.77 -- -- 21.39 20.10%
22.32 25.60%
详细
公司公告:1)发布2018年报:2018年实现收入6.74亿元,同比增长82.6%,归母净利润3244万元,同比下滑34.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71万元,同比下滑30.7%;其中18Q4单季度实现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146.4%,环比增长168%,归母净利润219万元,同比下滑62%;2)发布2019年一季报,实现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57.7%,归母净利润1143万元,同比增长441.16%。18年收入超预期,利润低于预期,19Q1利润超预期。 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源于公司在集成电路领域顺利成为国内先进制程合格供应商,大客户订单增长较快。2018年,新增高纯工业系统订单8亿元,湿法清洗设备订单1.1亿元,累计新增9.1亿元,同比增长35.82%;另外一方面由于公司拓展清洗设备产品,在湿法方面投入较多研发,2018年研发费用增长2300万元,研发费用率5.41%,2017年研发费用率为3.6%,导致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 若还原研发费用、上市补贴及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同比归母净利润增长约45%。我们认为,2019年,公司前期投入将进入收获期,19年计划获取新增订单15亿元,确认收入10亿元,相比公司18年规划,增长100%来自半导体领域收入占比持续增长,毛利率略有下滑。由于公司为保障竞争优势,产品售价方面略有折扣,且成本端收到材料价格上涨限制,导致综合毛利率减少11pct至28%,主要来自半导体行业的毛利率下降所致,2018年来自半导体领域毛利率为25%,下降15pct,非半导体行业(包括光伏、LED、医疗等)毛利率35%,相比2017年38%基本持平。2018年公司来自半导体领域的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109%,占比达到65%,公司围绕半导体的业务布局初现成效。 湿法清洗设备业务进展顺利,客户订单丰富,2018年新增业务订单约1.1亿人民币元,预计部分产品将在2019年确认收入。根据SEMI数据,2015年,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的市场规模为26亿美元,到2017年发展到32.3亿美元,据ACMR估计,2020年,清洗设备将达到37亿美元,而随着清洗工序不断增加,新建厂线增加和改进的驱动下,未来5年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公司槽式设备已得到众多优质客户认可,湿法清洗设备已获得了中芯、万国、TI、燕东、华润等用户的正式订单,后续单片式清洗设备也在验证过程中,预计19年有望取得订单。 逐步形成围绕半导体产业的设备、材料、工艺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维持“增持”评级。启东工厂即将投入使用,后续湿法设备将逐步搬迁至启东生产,并且通过子公司至微半导体在合肥设立子公司,主要布局晶圆再生及部件清洗业务,同时布局半导体装备相关的化学品及耗材领域。公司发行股份并配套募集资金收购波汇科技已得到证监会批复,所有新增股份已经登记完毕上市,目前总股本2.58亿股,预计波汇科技于2019年4月开始并表。新增对其盈利预测中波汇科技部分(调整19-20年预测,原预测为1.45/1.97亿元,新增21年),预计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32/2.72/3.42亿元,EPS分别为0.51/1.05/1.33元/股。
纳思达 电力设备行业 2019-05-06 25.40 -- -- 27.43 7.57%
27.33 7.60%
详细
发布2018年报和2019Q1季报:2018年,纳思达实现收入219.3亿元,同比增长3%;实现营业利润8.04亿元,同比增长12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9.51亿元。2019Q1实现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7%。 尽管利润受到诸多扰动,经营现金流开始高增。1)纳思达自打印芯片开始,通过内外延发展,战略为全球打印方案市场的领导者。预期差在专利与品牌壁垒、四年CAGR34%、2018-2021的财务负担扰动(管理整合、大股东借款财务费用、总部费用、股权激励费用、折旧摊销、美元负债)。2)2018年实现经营现金流21.6亿,同比高增448%。2016-2018分别为1.3、3.9、21.6亿元。开始高增。2019Q1公告经营现金流受到主要原因扰动:一方面,本报告期美国利盟收到退税款比上期减少约2.55亿元;另一方面,美国利盟2018年经营向好,支付给职工费用增加2.31亿元。若剔除以上影响,2019Q1经营现金流也是大幅改善。 2019Q1利润表相对预告的惊喜在于扣非利润439%增长,推测主要原因是利盟管理改善。1)此前预告2019Q1利润增长-30%-17%,实际利润增速7%,为上半区间。2)惊喜在于扣非利润同比增长439%。2018Q1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16亿元和财务费用6.46亿元,2019Q1该两项分别为0.10、0.48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造成利润与扣非利润差异的主要原因。若同时剔除财务费用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19Q1依然高增。推测主要原因是利盟的管理改善。 管理大幅改善和协同得到费用增速2018和2019Q1佐证。1)2018年报指出了利盟与奔图的协同:“奔图打印机全球出货量及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长率均超过50%。经营管理方面:奔图打印机2018年全球出货量约70万台,同比上升51.5%。成功导入多款利盟高端产品。2)子公司费用可佐证利盟管理优化。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的费用差主要来自子公司利盟。2017年销售费用该差额为41亿元,管理费用该差额为37亿元。2018年销售费用该差额仅为31亿元,管理费用(已考虑研发费用同口径问题,下同)该差额仅为29亿元,等效于2018年优化18亿元。2019Q1销售费用该差额、管理费用该差额分别为6.5、6.0亿元,相当于2018年的1/5。2019年费用继续优化概率高。 壁垒还在于专利和诉讼重大经验,对实现“全球激光打印机前三甲”战略目标大有裨益。1)技术专利是行业的坚实保护壁垒。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获得授权的专利4,163项,在已获得授权的专利中:发明专利2,927项,实用新型专利956项,外观设计专利280项,软件著作权与集成电路布图设计95项。同时,另有1,107项专利正在申请中。2)2018年还披露了18项重大诉讼和仲裁。公司从事国际销售、产品研发、协同整合已久,体现丰富的国际业务经验。这对于公司披露的“完成公司进入全球激光打印机前三甲的战略目标”大有裨益。 2019可能是芯片产品的突破年,体现在营销/产品/研发/重点国产项目。1)2018年报浓墨重彩芯片业务。2)营销方面:与SCC共同加强对中高端市场的整合管理。子公司杭州朔天竞标成功南方电网配电安全芯片项目,首款双核安全芯片在广州成功上网示范运行。3)产品方面:完成了多款主流新品的首推工作,在喷码机芯片、标签机芯片、手机周边芯片等方面完成了产品创新,实现了从无到有;持续推进核高基项目,项目进展顺利,其中重点项目基于四核国产CPU的多功能激光打印机SoC芯片进入小批量产综合测试阶段,基于3核国产CPU的单功能激光打印机SoC芯片完成MPW投片,并进入测试阶段;基于ARMCortexM0+/M3/M4系列通用MCU首款芯片成功投入量产,并将继续完成全系列产品布局。4)技术研发方面:完成首款自主设计的基于RISC-V内核的CPU;在芯片超低功耗设计、BLE5.0芯片设计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后续更多产品进入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 利润四年CAGR34%的打印机自主可控追求者,维持“买入”评级。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9-2022年收入分别为258/309/367/4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8/20.1/25.27/31.58亿元,目前对应PE为20/14/11/9X.相比于2018年9.51亿元,至2022年,利润增长至32亿元,近2.4倍。若假设后期利盟剩余49%股权的收购,利润仍有增厚空间。
三利谱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4-29 29.80 -- -- 40.49 4.41%
31.11 4.40%
详细
公司公告:发布2019年一季报,实现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50.5%,归母净利润-1422万元,同比下滑206%,同时预计2019年1-6月净利润区间为0-1000万元。收入略超预期,净利润符合预期。 一季度收入大幅增长,受益于合肥工厂订单饱满及行业格局改善,预计今年公司盈利能力将大幅改善。合肥工厂共两条产线,其中1490mm 宽幅1000万平米产线已经于2018年量产,我们预计今年销量将达到700万平米,目前行业存在严重的供给缺口,公司产品已实现小幅涨价,预计全年价格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另外一条1330mm 宽幅600万平米产线于2018年试产,预计今年下半年逐步爬坡。另外IPO 募投项目预计2020年上半年可投入使用,为1490mm 宽幅1000万平米产线,主要针对中小尺寸客户。 一季度毛利率5.3%触底,二季度即将反弹,合肥工厂二季度单季盈利确定性强。毛利率同比减少17pct,环比减少12.67pct,一方面由于汇率因素导致原材料的成本上升,去年全年存货中原材料金额1.38亿,其中部分是为大尺寸偏光片产品储备原材料采购,由于公司原材料以日元、美元计价,2018年受汇率影响,成本平均上涨约5%,其中四季度采购主要为大尺寸备货,体现为2019Q1的材料成本上涨5-10%;另外一方面,合肥产线尚未满产,对毛利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我们预计2019年二季度合肥产线满产,单季盈利,上半年合肥工厂微亏。 订单充足且募投产线,提供持续增长动力。公司近期启动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11亿元,建设2500mm 宽幅新产线,目前四条TFT-LCD 偏光片产线。随着国内8.5代及10.5代面板线投产,带来大量偏光片采购需求,预计大陆面板企业(不含外资在大陆设厂)对LCD 用偏光片的需求为2.7亿平米,全球面板企业对LCD 用偏光片的需求约5亿平米,目前我国偏光片的自给率不足20%,因此我们预计,国内偏光片企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们预计本次新建产线投产后,有望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贡献业绩,届时公司TFT-LCD 偏光片产能将达到6100万平米,从产品尺寸角度看,将涵盖小尺寸到大尺寸及65寸以上超大尺寸用偏光片产品,有望提升产能利用率及在上下游的议价能力。 大尺寸偏光片需求打开,带动公司业绩拐点来临,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作为国内偏光片领导厂商确定受益偏光片国产化替代趋势,且未来三至五年不会有国产公司加入竞争,当前阶段预判系公司基本面左侧拐点,大尺寸产品爬坡和业绩兑现逐步验证,预计2019Q2合肥工厂扭亏为盈;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9-2021年净利润1.16亿、1.88亿、2.47亿,目前对应EPS 分别为1.45/2.35/3.09元/股,对应PE 分别为28X/17X/13X,若非公开发行1600万股,于2020年初完成,预计2019-2021年全面摊薄后EPS 分别为1.21/1.96/2.57元/股。
荣泰健康 家用电器行业 2019-04-26 34.60 -- -- 33.12 -5.32%
32.76 -5.32%
详细
公司公告:发布2018年报及2019年一季报,公司2018年实现收入22.96亿元,同比增长19.6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49亿元,同比增长15.28%;其中2018年四季度单季实现收入5.38亿元,归母净利润6542万元,环比增长54%,同比增长7%。2019年一季度实现收入5.11亿元,归母净利润5777万元,同比下滑0.82%。收入及利润均略低于预期。 收入及净利润均低于预期,毛利率略有下滑,净利率基本持平。2018年公司为韩国BODYFRIEND代工业务受到韩国市场竞品影响,导致公司外销收入下滑2%,公司收入略低于预期;另外受共享按摩业务快速铺设产品影响,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减少6pct。2018年期间费用率15.9%,相比2017年减少8.37pct,相比2017年,公司在外汇管控方面采取较多措施,财务费用回归正常水平。在按摩椅的消费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公司越来越重视新产品的研发,增加技术及产品储备,维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2018年研发投入约1.09亿元,2018年上半年推出星翌椅RT7800,下半年推出线上专供RT6810天语者,并且加载最新技术的按摩椅将在2019年投入市场,均显示出公司在研发方面的不断投入以保持其竞争优势。 共享按摩业务增速放缓。2018年,公司服务业务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57%。公司曾于2017年3月于万达签订五年战略合作协议,在万达院线投入共享按摩仪,截止至2018年底,对万达的417家门店共铺设2258台按摩椅,我们认为,后续有望与万达深度持续合作,带动共享按摩业务发展。 产能瓶颈逐步消失,公司募投项目进展顺利。公司的募投项目“健康产品生产基地项目”湖州南浔厂区于2017年7月建成投产,目前一期产线已达设计产能不,二期募投项目“厂房新建”也于2018年下半年开始投入建设,预计今年底建成投产。未来将形成“青浦+南浔”双基地模式,产能瓶颈消失,满足市场中商用按摩椅及家用按摩椅需求的快速增长。 公司是国内高端按摩椅生产龙头企业,共享按摩模式迎来新发展,下调至“增持”评级。从公司发展历史可见其管理层执行力较强,在国内按摩椅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高端产品渗透率提升的行业背景下,公司积极拓展产能、建设国内渠道发力内销市场;共享按摩模式逐步被认可并在国内公共场合得到快速扩张。考虑到目前公司海外业务竞争压力较大,国内共享按摩增速放缓,由“买入”下调评级至“增持”。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2.73、3.04、3.54亿元(原预测2019-2020年净利润3.71、4.88亿),目前对应EPS分别为1.95、2.17、2.53元,对应PE分别19/17/14倍。
三利谱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4-23 34.14 -- -- 43.18 -2.81%
33.18 -2.81%
详细
公司公告:1、发布2018年年报,实现收入8.83亿元,同比增长8%,归母净利润2727万元,同比下滑66.3%,符合预期,其中四季度单季实现收入2.37亿元,归母净利润499万元,环比扭亏,同比下滑82%。2、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计划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600万股,采取询价发行方式,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11亿元,用于建设超宽幅偏光片产线,其中董事长认购不低于4000万元。 公司2018年业绩触底。2018年公司偏光片销量677万平米,同比增长12%。毛利率17.97%,相比2017年减少8.01pct,主要受人民币汇率影响,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2018年公司期间费用率15.95%,去年同期16.74%,下降0.79pct,主要为管理效率的提升带来,其中研发费用5005万元,研发费用率5.67%,同比略有下滑,前期研发项目基本处于收尾阶段,偏光片下游主要为TFT-LCD及OLED企业,研发主要为产品革新,目前公司研发的项目主要为大尺寸偏光片的稳定性提升、车载屏用偏光片及超薄笔记本用偏光片产品,小尺寸偏光片主要为配合消费电子产品的多样性及OLED用偏光片产品。 2018年底存货较期初增加43.81%,主要为合肥工厂备货储备,鉴于2018Q4相比2019Q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影响,导致19Q1合肥工厂生产使用的原材料成本较高,毛利率处于低位,预计2019Q2将得到改善。 合肥工厂订单饱满及行业格局改善,预计今年公司盈利能力将大幅改善。合肥工厂共两条产线,其中1490mm宽幅1000万平米产线已经于2018年量产,我们预计今年销量将达到700万平米,目前行业存在严重的供给缺口,公司产品已实现小幅涨价,预计全年价格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另外一条1330mm宽幅600万平米产线于2018年试产,预计今年下半年逐步爬坡。另外IPO募投项目预计2020年上半年可投入使用,为1490mm宽幅1000万平米产线,主要针对中小尺寸客户。 超宽幅产线建设提上议程,预计投产后将大幅增厚业绩。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11亿元,用于投资建设2500mm宽幅偏光片,设计产能3000万平米/年,预计建设周期30个月,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20.48亿元收入,2.13亿元净利润。 随着国内8.5代及10.5代面板线投产,带来大量偏光片采购需求,预计大陆面板企业(不含外资在大陆设厂)对LCD用偏光片的需求为2.7亿平米,全球面板企业对LCD用偏光片的需求约5亿平米,目前我国偏光片的自给率不足20%,因此我们预计,国内偏光片企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大尺寸偏光片需求打开,带动公司业绩拐点来临,上调评级至“买入”。公司作为国内偏光片领导厂商确定受益偏光片国产化替代趋势,且未来三至五年不会有国产公司加入竞争,当前阶段预判系公司基本面左侧拐点,大尺寸产品爬坡和业绩兑现逐步验证,预计2019Q2合肥工厂扭亏为盈;维持盈利预测。考虑到公司后续扩产计划,作为国产偏光片的龙头企业,将持续抢占国内份额,将评级由“增持”上调至“买入”。预计2019-2021年净利润1.16亿、1.88亿、2.47亿,目前对应EPS分别为1.45/2.35/3.09元/股,对应PE分别为29X/18X/13X,若非公开发行1600万股,于2020年初完成,预计2019-2021年全面摊薄后EPS分别为1.21/1.96/2.57元/股,对应PE分别为34X/21X/16X。
福斯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18-11-13 26.00 -- -- 28.88 11.08%
31.75 22.12%
详细
EVA胶膜龙头企业,行业地位稳固。福斯特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是EVA胶膜、太阳能背板及其他新材料,是全球光伏封装材料EVA胶膜和POE胶膜的龙头企业。随着福斯特EVA胶膜的规模化生产后,2017年福斯特的全球市占率达到48%,成为最大的EVA胶膜供应商。公司生产工艺成熟,各项成本控制较好,三大费用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EVA胶膜毛利率虽然有所下滑,但对比同行业公司,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2016年和2017年毛利率分别为31.16%和20.27%。随着公司白色EVA胶膜及POE胶膜占比的提升,公司胶膜产品的平均价格在18年开始回稳,我们认为未来毛利率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大客户导入助力背板业务放量,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2011年开始发展太阳能背板业务,依托EVA胶膜的品牌影响,背板业务发展迅速。随着大客户的导入,公司2017年背板业务发生质的飞跃,实现营收5.08亿元,同比增长66.56%。2014-2016年度,公司背板全球市占率分别为3.19%、5.7%及5.45%,2017年实现销售量3734.61万平方米,市占率达到6.1%,预计公司未来的背板业务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战略转型布局新材料业务,公司业绩成长可期。2015年,根据公司“立足光伏主业,大力发展其他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公司的经营范围将由原来的光伏封装材料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的新材料。近年来,公司对感光干膜、单面无胶挠性覆铜板(FCCL)、铝塑复合膜、有机硅封装材料项目进行投资,加强公司在功能膜、新材料领域的市场地位,致力于成为世界优秀的材料供应商。目前,公司FCCL完成试生产阶段,已经开始送样到客户端进行测试;铝塑复合产品方面,已有部分小客户进行试用;感光干膜产品方面,预计2018年下半年可以完成一期5000万平米产能的投放,为公司业绩注入强心剂。 EVA龙头企业,白色EVA及POE胶膜有助结构改善,布局新材料业务静待放量。预计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02亿、51.51亿元和62.1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98亿、6.07亿和7.64亿元;全面摊薄每股EPS分别为0.95、1.16和1.46元,对应PE为26、22和1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荣泰健康 家用电器行业 2018-10-31 28.48 -- -- 34.99 22.86%
34.99 22.86%
详细
公司公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7.58亿元,同比增长37.62%,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18.57%,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30.86%;其中Q3实现收入5.22亿元,同比增长14.55%,归母净利润4247万元,同比减少2.94%,基本符合预期。 分季度看,公司三季度收入基本符合预期、净利润略低预期。三季度受消费降级趋势影响,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增速放缓,利润增速由正转负,同比下滑2.94%,环比下滑49%,三季度单季略低于预期。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3.34%,同比减少4.36pct,较上半年减少0.89pct,其中Q3单季度毛利率31.24%,同比减少6.62pct,环比减少2.09pct,前三季度毛利率逐季下滑,我们认为一方面受到原材料涨价影响,另外一方面受共享按摩椅业务毛利率走低导致。 费用端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汇兑影响已基本消化。前三季度公司三项费用率合计19.89%,同比减少3.59pct,较上半年减少0.26pct。在按摩椅的消费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公司越来越重视新产品的研发,增加技术及产品储备,维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公司自去年四季度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导致管理费用增速较高,对利润增速产生了一定影响。 去年开始产能瓶颈逐步消失,公司募投项目进展顺利。公司的募投项目“健康产品生产基地项目”湖州南浔厂区于 2017年 7月建成投产,目前一期产线已达设计产能,将于 2018年下半年投入二期产线建设。此外,公司的另一个募投项目“厂房新建项目”,也于 2018年 6月开工动土,项目建设周期 1.5年,预计 2019年底建成投产。未来将形成“青浦+南浔”双基地模式,产能瓶颈消失,满足市场中商用按摩椅及家用按摩椅需求的快速增长。 公司是国内高端按摩椅生产龙头企业,共享按摩模式迎来新发展,维持“买入”评级。从公司发展历史可见其管理层执行力较强,在国内按摩椅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高端产品渗透率提升的行业背景下,公司积极拓展产能、建设国内渠道发力内销市场;共享按摩模式逐步被认可并在国内公共场合得到快速扩张。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2.77、3.71、4.88亿元(原预测3.06、3.77、5.11亿),目前对应EPS 分别为1.98、2.65、3.49元,对应PE 分别18/14/10倍。
三利谱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10-26 26.50 -- -- 34.95 31.89%
36.37 37.25%
详细
公司公告: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6.46亿元,同比增长5.6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71万元,同比下降59.31%,其中第三季度实现收入2.2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65万元,同比减少122.46%;符合公司前期业绩修正预告预期,低于我们预期。同时公告全年净利润区间为2877-4521万元,同比减少65%~45%。 公司三季度收入端维持稳定,但单季业绩严重低于预期,鉴于已公告修正业绩预告,市场已有预期。我们认为由于合肥子公司审厂进度较慢,导致公司大尺寸偏光片产品客户验证进展频频低于预期,合肥工厂带来的折旧对利润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单位生产成本较高;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18.7%,其中Q3毛利率14.9%,较上半年20.69%下滑较多,收入端偏光片产品价格承压,成本端一方面产能未完全释放导致单位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导致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导致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处于持续下滑的态势。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公司客户结构改善,订单增长,合肥生产线产能利用率提升,毛利率及净利率有望在明年逐步恢复。 我们认为,偏光片产能瓶颈解决后,其未来看点重点在大尺寸产品的客户导入带来订单的增长。目前国内LCD行业的崛起,偏光片是面板材料中有望最先实现国产突破的产品,因此国内面板企业对偏光片国产化诉求较强,长期看偏光片国产化是必然趋势。并且公司目前产线爬坡正常,但客户导入进度较为缓慢。我们认为长期看公司的产品进入到国产大尺寸面板的供应体系将成为必然,目前部分大尺寸产品已经通过京东方等客户的认证,逐步进入小批量试用阶段,并且四季度有望实现惠科的产品供应。 公司大尺寸偏光片产品进度低于预期,客户导入进展较慢,且产线产生的折旧拖累公司业绩,我们认为,虽然公司偏光片的产能瓶颈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需求端受到压制,因此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0.398、0.76、1.18亿元(原预测0.998、1.66、2.7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0、0.95、1.47元/股,对应PE分别为58、30、20倍。长期看产能充分释放后,预计公司光明、合肥、龙岗三个生产基地未来合计实现收入27-30亿,相比目前全年8亿收入,具有较大的业绩弹性,看好产业长期趋势,维持“增持”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