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谭紫媚

太平洋证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190520090001...>>

20日
短线
26.09%
(第174名)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大智造 机械行业 2024-05-16 56.60 -- -- 58.00 2.47% -- 58.00 2.47% -- 详细
事件:4月26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9.11亿元,同比下滑31.19%;归母净利润-6.07亿元,同比下滑129.98%;扣非净利润-6.82亿元,同比下滑358.54%。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8.70亿元,同比下滑161.22%。 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1亿元,同比下滑14.26%;归母净利润-2.01亿元;扣非净利润-2.13亿元;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2.19亿元。 测序业务发展良好,国内外并驾齐驱扩大市场份额2023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67亿元,其中,基因测序仪业务实现收入22.91亿元,同比增长30.31%;实验室自动化业务中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相关的常规业务实现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4.95%;新业务中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相关的常规业务实现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21.41%。 2023年,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按照产品类型划分,仪器设备实现收入8.98亿元,同比增长18.75%,试剂耗材实现收入13.54亿元,同比增长38.31%。按照收入地区划分,国内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24.38%,收入占比为62.97%,海外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长41.82%,占比37.03%。 对于国内市场,公司占国内基因测序行业上游收入口径的市场份额为32.6%;新增测序仪销售装机695台,占国内基因测序行业上游新增装机口径的市场份额为47.3%,测序设备新增装机的市场份额连续两年位居国内第一。对于海外市场,公司测序业务覆盖近70个国家或地区,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大,为更多国家的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个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测序服务。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实现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海外实现收入合计1.57亿元,同比增长19%。 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增长,净利率短暂承压2023年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59.47%、28.58%、18.14%、31.26%、-4.78%、-20.86%,分别变动+5.89pct、+14.01pct、+3.84pct、+12.01pct、-1.19pct、-68.68pct。其中,毛利率提升明显,主要系基因测序业务收入占比提升;销售费用率提升明显,主要系营销网络的建设及市场拓展力度加大;研发费用率提升明显,主要系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大。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较多,主要系:1)实验室自动化产品需求萎缩导致相应产品收入同比大幅下滑,整体毛利贡献额减少;2)市场需求变化导致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3)公司持续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导致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4)公司坚持立足国内,布局全球,加大了营销网络的建设及市场拓展力度导致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2024年第一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64.80%、37.91%、23.67%、38.16%、1.45%、-38.11%,分别变动+8.89pct、+10.97pct、+6.66pct、+2.81pct、+3.91pct、-13.87pct。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继2023年继续维持高位,因此净利率短暂承压。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4.44亿/41.74亿/50.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3%/21.2%/20.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亿/1.09亿/3.3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6.1%/152.7%/204.2%;EPS分别为-0.50/0.26/0.79元/股,按照2024年5月14日收盘价对应2024年6.91倍PS。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贸易摩擦风险、业务模式相关风险、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结构单一风险。
凯普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5-14 6.49 -- -- 6.40 -1.39% -- 6.40 -1.39% --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04亿元,同比下降80.27%;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下降91.86%;扣非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93.47%。 若剔除新冠相关检测影响,产品端和服务端均实现同比增长2023年度,因行业需求变化,相比过去三年的持续高增长,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扣除应急公共卫生服务检测产品及服务外的常规业务收入为8.89亿元:其中产品端实现收入6.81亿元,同比增长1.13%;医学检验服务实现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8.82%。 公司是宫颈癌筛查--HPV检测的先行者、倡导者。并于2023年6月获得我国第一张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注册证书,截至2023年末公司HPV产品累计使用量超6,600万人次。 检验业务板块出现亏损,将持续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公司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提供精准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服务,从2019年18家医学实验室提升至目前已有34家运营,服务覆盖区域和人群持续扩张。然而,由于行业需求变化,2023年公司检验服务收入同比大幅下滑90.89%至3.92亿元,收入规模尚不能覆盖实验室的固定开支和成本(包括人工福利、折旧摊销、租赁等支出),因此公司检验业务实现净利润为-1.90亿元,出现较大规模亏损。 为扭转这一局面,2024年公司将持续开展降本增效工作,一方面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强化内部管理,降费控本,提高实验室整体效能。 应收账款余额较高,但是坏账风险可控截至202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22.11亿元(含坏账计提3.23亿元,净值为18.88亿元),其中因公共卫生事件形成的核酸检测应收账款为15.54亿元,常规业务形成的应收账款为6.57亿元。我们认为,虽然收回时间会有延迟,但是形成大额坏账的风险可控:(1)从2023年来看,应收账款期末余额比期初减少8.45亿元,而且香港检验中心为支持香港公共卫生防控发生的业务收入近30亿港币已全部收回;(2)公司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由集团高管带队,财务、商务、法务、市场等专业部门人员组成管理队伍,持续对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16个省区开展重点管理,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对应收账款催收。 去年同期基数影响,24Q1业绩仍旧承压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下降39.39%,主要系行业需求变化,检验服务收入大幅减少所致;归母净利润-0.14亿元,扣非净利润-0.16亿元,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0.64亿元;应收账款净值18.31亿元,较年初略有减少。 2024年度,公司将持续推进核酸99战略,加快研发创新与新产品上市与拓展,持续推进“凯普B53核酸远程战略服务方案”,推进宫颈癌筛查及等肿瘤筛查业务拓展,加快医学检验和检验检测业务拓展。因医学实验室整体固定支出成本较高,2024年度公司将加实验室大业务拓展,提升业务收入规模,减少其亏损幅度,逐步提升实验室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21亿/12.33亿/14.56亿,同比增速分别为-8%/21%/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亿/1.36亿/1.68亿,同比增速分别为-27%/34%/23%;按照2024年5月10日收盘价对应2024年41倍PE。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应收账款管理风险,集采降价超预期风险,检验项目价格下降风险,行业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规模迅速扩张引致的管理风险。
开立医疗 机械行业 2024-05-13 40.39 55.00 34.21% 43.24 7.06% -- 43.24 7.06% -- 详细
事件: 4月 11日,公司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 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20亿元,同比增长 20.29%;归母净利润 4.54亿元,同比增长 22.88%;扣非归母净利润 4.42亿元,同比增长 29.5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89亿元,同比增长 3.43%。 其中, 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6.52亿元,同比增长 27.58%; 归母净利润 1.34亿元,同比增长 7.56%;扣非归母净利润 1.21亿元,同比增长 3.43%。 4月 26日,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79亿元,同比增长 1.33%;归母净利润 1.00亿元,同比下滑 27.65%; 扣非归母净利润 0.92亿元,同比下滑 26.5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29亿元,同比下滑-159.07%。 软镜持续高速发展, 超声四季度实现反弹按照产品划分: 2023年全年,公司彩超产品的收入为 12.23亿元,同比增长 13.28%,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57.68%;彩超业务的毛利率提升 0.21pct至 65.88%。来自内窥镜及镜下治疗器具的收入为 8.50亿元,同比增长39.02%, 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40.10%;该业务的毛利率提升 4.85pct 至74.42%。 按照地区划分: 2023年全年,公司国内收入为 11.81亿元,同比增长21.97%, 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55.71%; 国内收入的毛利率提升 1.55pct 至79.46%。 公司国外收入为 9.39亿元,同比增长 18.24%, 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44.29%; 国外收入的毛利率提升 3.37pct 至 56.78%。 高端突破带动毛利率提升,净利率逐渐稳定近几年来,随着公司持续在超声和内镜两大市场进行高端突破,公司销售的综合毛利率稳步提升。2023年全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提升 2.54pct至 69.41%。费用率方面, 2023年全年,公司的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4.73%、 18.12%、 6.05%、 -2.11%,同比变化分别为+0.72pct、 -0.54pct、 +0.49pct、 -0.41pct。综合影响下, 2023年全年,公司的净利率提升 0.45pct 至 21.43%。 其中, 2023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净利率分别为 70.96%、26.30%、18.49%、6.66%、-1.81%、 20.51%,同比变化分别为-1.16pct、 -0.64pct、 +1.63pct、 +1.23pct、-1.14pct、 -3.82pct。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净利率分别为 69.40%、25.64%、21.20%、7.21%、-3.36%、 20.90%, 同比变化分别为+0.80pct、 +3.30pct、 +4.29pct、 +1.89pct、-1.82pct、 -8.37pct。 多产品线格局初步形成, 研发营销齐进步2023年,公司各项业务发展总体符合经营计划,超声业务平稳增长,内镜业务保持较高增速,外科业务完成整合步入快车道,心血管介入产品崭露头角,公司多产品线格局初步形成。 研发方面,公司在 2023年取得较大成果。超声领域,公司新一代高端彩超平台 S80/P80系列正式上市,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高端超声领域的竞争力。消化与呼吸内镜领域,公司推出 HD-580系列内镜,该产品相对HD-550系列内镜大幅提升了图像质量和临床细节表现。微创外科领域,公司 SV-M4K100系列硬镜获证,并启动多个外科研发新项目,逐渐形成外科科室的整体解决方案。心血管介入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血管内超声产品正式上市,图像质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成功中标国内省际联盟集采项目,为公司在心血管介入领域的发展创造良好开端。 营销方面, 2023年公司国内、国际营销均不断往更专业化、体系化迈进。在国内市场,公司进一步细化市场目标、精准定位各级医院和不同科室的需求,实施更具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在国际市场,公司便携超声 X系列、 E 系列、搭载人工智能的 Cupid 系列超声、超声内镜系统(EUS)、超声产品 ProPet 系列机型和动物专用一体化内镜产品 V-2000等新品,为公司海外业务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6.56亿/33.07亿/40.8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27%/24.50%/23.5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71亿/7.47亿/9.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5.74%/30.76%/27.94%;EPS 分别为 1.32/1.73/2.21元,按照 2024年 5月 10日收盘价对应 2024年 30.59倍 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反腐活动影响医院招标进度的风险,技术创新和研发失败的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部分进口原材料采购受限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4-05-13 15.16 -- -- 14.69 -3.10% -- 14.69 -3.10% --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4.08亿元,同比下降33.89%,主要是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检验需求减少,公司诊断服务收入下降明显所致;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下降78.56%;扣非净利润2.95亿元,同比下降81.90%2023年ICL业务实现17%的同口径增长,三级医院占比突破新高1、诊断服务高质量发展:2023年诊断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87亿元,较2022年同口径同比增长11.91%。其中,ICL实现营业收入47.18亿元,较2022年同口径同比增长16.73%。 (1)学科产品:2023年新开检测项目1,023项,特检收入实现20.49亿元,占传统诊断收入的比例为39.50%。特色学科产品增速显著,感染性疾病项目同比增长142%,神经免疫项目同比增长102%,血液病项目同比增长69%。高端检测产品带动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全年新增三级医院客户数238家,三级医院收入占比提升至32.8%。 (2)模式产品:2023年新增共建实验室46家,累计共建实验室增至近700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二级及三级医院收入贡献达94%以上;新增27家精准中心,累计精准中心家数达70家,其中31家实现盈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 2、IVD产品业务稳定增长:2023年产品业务实现收入86.86亿元,同比下降7.58%;其中,渠道产品业务实现收入82.83亿元,同比增长5.32%;自有产品业务实现收入4.03亿元,全年自有产品新增3个三类证,7个二类证和180个一类证。 摊薄效应减少及信用减值计提仍有影响,应收回款趋势良好1、盈利能力分析:2023年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降低5.87pct至31.29%,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提升2.44pct、0.81pct、0.08pct、0.17pct至10.32%、7.06%、3.23%、1.65%,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降低4.85pct至4.34%。公司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我们预计主要是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检验需求减少导致销售收入规模缩减,从而部分人员、耗材、设备等固定成本的摊薄效应减弱所致。 2、经营质量分析:(1)信用减值略增:公司在2023年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3.83亿(主要为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相比2022年度3.05亿略增0.78亿。(2)回款趋势良好:2023年应收账款为80.54亿元,相比2022年度99.56亿元减少19.02亿元。(3)现金流良好: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9.21亿元,同比增长17.20%。 24Q1ICL业务同比增长10%,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3亿元,同比下降8.01%。 分业务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诊断服务业务实现收入11.49亿元,同比下降5.97%,其中ICL收入为10.71亿元,同比增长10.41%;渠道产品业务实现收入18.57亿元,同比下降7.06%,自有产品业务实现收入0.76亿元,同比下降38.71%。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下降85.54%;扣非净利润0.24亿元,同比下降83.01%。计提信用减值损失0.93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1.17亿元降低0.24亿元。截至第一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83.37亿元,相比年初80.54亿元略有提升。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进一步强化降本增效,通过供应链的集采招标及精兵简政,持续推动成本结构的优化;以及全面强化应收账款回款工作、有效控制坏账的发生,今年盈利水平有望逐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5.43亿/160.92亿/178.32亿,同比增速分别为8%/11%/1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0亿/8.43亿/10.15亿,同比增速分别为98%/38%/20%;按照2024年5月9日收盘价对应2024年16倍PE。 我们认为检验行业发展仍存在较大空间,且公司“产品+服务”双轮驱动、互相促进而产生的资源优势显著,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风险,商誉减值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质量控制风险。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4-04-30 294.98 -- -- 316.10 7.16% -- 316.10 7.16% -- 详细
事件: 4月 27日, 公司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9.32亿元,同比增长 15.04%;归母净利润 115.82亿元,同比增长 20.56%; 扣非净利润 114.34亿元,同比增长 20.04%;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110.62亿元。其中,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 76.28亿元,同比增长 7.90%;归母净利润 17.48亿元,同比增长 16.15%;扣非净利润 17.48亿元,同比增长 14.88%;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32.91亿元。 同日,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93.73亿元,同比增长 12.06%;归母净利润 31.60亿元,同比增长 22.90%;扣非净利润 30.37亿元,同比增长 20.08%;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28.65亿元, 同比增长 114.85%。 生命信息与支持: 行业环境及自身基数影响, 23Q4和 24Q1增速受抑制; 硬镜市占率提升至国内第三2023年度, 公司的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52.52亿元,同比增长 13.81%,其中微创外科增长超过了 30%,硬镜系统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至国内第三。 (1) 国内方面, 虽然 2023年上半年以 ICU 病房扩容为主导的医疗新基建活动带来了显著的拉动作用,但因医疗行业整顿行动而导致的招标采购活动推迟对该业务线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冲击,同时医疗专项债在第四季度发行暂缓也影响了医疗新基建项目的推进,使得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下半年的增长趋弱。 然而, 不管是常规招标采购还是医疗新基建项目,行业整顿对设备的采购需求量并未造成任何影响,推迟的采购预计在未来仍将全部释放。据公司统计,从可及市场角度来看,截至 2023年度末国内医疗新基建待释放的市场空间仍然超过 200亿元,预计未来两年对该业务线的增长将会带来积极贡献。 (2) 海外方面, 除了 2023年一季度产能倾斜国内以外,二季度开始国际市场的产能供应已经完全恢复,并且国际市场的采购需求已经基本复苏,使得国际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下半年增长超过了 20%。 2024年第一季度, 由于 2023年同期国内重症病房建设所带来的紧急采购需求量远远超过其他常规采购需求量,使得今年一季度国内市场整体在高基数的情况下实现了个位数增长。 体外诊断: 24Q1国内外均实现高速增长; 23年国内发光业务市占率提升至第四2023年度, 公司体外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24.21亿元,同比增长21.12%,其中国际体外诊断业务连续两年的复合增速超过了 30%。 (1) 国内方面, 自 2023年 3月份以来,得益于国内常规门急诊、体检、手术等诊疗活动的迅速恢复,国内体外诊断试剂消耗也随之显著复苏,并且各特色仪器获得了亮眼的装机表现。 其中, BC-7500系列装机超过2,000台,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国内血球市场第一的行业地位,同时,该系列带来的收入贡献超过 10亿元,成为了首款在上市第三年就实现收入突破 10亿元的产品。国内化学发光新增装机超过了 2,000台,其中高速机占比达到近六成,助力公司的化学发光业务在国内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一家进口品牌并位列第四。 (2) 海外方面, 公司通过并购和自建的方式加快了对海外体外诊断市场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临床支持、 IT 服务等本地平台化能力的建设进度,全年成功突破了超过 100家海外第三方连锁实验室, 并且已经成为拉美第一大实验室 DASA 的独家血球供应商。 2024年第一季度, 去年同期受抑制的国内体外诊断业务实现了恢复性高速增长; 同时在海外高端客户群突破持续加快的助力下, 我们预计国际市场也实现了高于其他两条产线的快速增长。 医学影像: 超越外资成为国内超声市场行业第一的厂家,全球第三2023年度, 公司医学影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70.34亿元,同比增长8.82%,其中超声高端型号增长超过 20%。 (1) 国内市场, 虽然常规采购自 3月份以来得到了恢复,但从 7月底开始的医疗行业整顿行动使得超声的招标采购活动也出现显著推迟,导致医学影像业务下半年的增长放缓。 但是公司抓住了当前环境下的机会,首次超越原市场第一的进口品牌,成为国内超声市场行业第一的厂家。同时,公司于 2023年底在国内市场发布了国产首款超高端超声平台 ResonaA20,标志着公司超声技术已经正式迈入国际一流水平。 (2)国际市场, 虽然中低端超声采购需求的景气度持续受到整体宏观经济环境低迷的冲击,但公司迅速地对营销策略做了针对性调整,加大了海外高端市场的覆盖投入力度,推动海外超声高端型号增长超过了25%,加速了高端客户突破的进程,并助力超声业务首次实现了全球第三的行业地位。 各项期间费用指标保持稳定,一季度盈利能力略有提升2023年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 66.16%、 16.33%、 4.36%、 9.83%、2.45%、 33.15%, 分别变动+2.01pct、 +0.51pct、 +0.01pct、 +0.20pct、 -0.96pct、+1.50pct。其中, 2023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 66.31%、 22.46%、 5.35%、12.11%、 -3.28%、 22.85%,分别变动+2.65pct、 +1.66pct、 -0.16pct、 +0.30pct、-3.71pct、 +1.56pct。 2024年度第一季度, 公司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 65.96%、 15.85%、 5.05%、10.11%、 -1.32%、 33.73%,分别变动-0.43pct、 -0.58pct、 -0.41pct、 -0.08pct、-1.25pct、 +2.98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展望 2024年,国内公立医院的招投标活动预计呈现逐季度复苏的趋势。鉴于去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因紧急采购而导致公司基数垫高,而去年下半年的基数受行业整顿影响显著降低,因此今年上下半年的收入增速预计会呈现不均衡的情况。但通过加快各项业务海内外高端客户群突破和市场份额提升,以及抓住国内医疗新基建和设备更新项目的机会,公司对于完成全年的增长目标依然充满信心。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20.45亿/ 504.66亿/603.6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0%/20%/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9.56亿/ 167.77亿/201.53亿元,分别增长 20%/20%/20%; EPS 分别为 11.51/13.84/16.62,按照 2024年 4月 26日收盘价对应 2024年 25倍 PE。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摩擦相关风险, 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风险,反腐活动影响医院招标进度的风险, 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风险, 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
新产业 医药生物 2024-04-30 69.24 -- -- 80.05 15.61% -- 80.05 15.61% -- 详细
事件: 4月 26日,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0.21亿元,同比增长 16.62%;归母净利润 4.26亿元,同比增长 20.04%; 扣非净利润 3.99亿元,同比增长 25.49%;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2.62亿元,同比增长 45.73%。 国内仪器装机受短暂性压制,今年有望逐季恢复分地区来看, 公司 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17%, 我们预计主要是医疗行业整顿行动使得招标采购活动出现延期所致,但是我们预计推迟的采购在未来仍将逐季释放; 海外市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4.95%,依旧维持了高速增长。 分产品来看, 第一季度公司试剂收入同比增长 26.42%; 仪器类产品收入同比下降 3.86%,我们预计国内医疗机构整顿行动对公司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装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外市场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 MAGLUMI X8实现销售/装机 220台,在高端客户群突破持续加快的助力下,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仪器单产有望实现显著提升。 大型仪器及试剂产品的收入占比增加,毛利率提升明显2024年度第一季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 5.15pct 至 73.84%(我们预计主要是大型仪器和试剂产品收入占比提升所致);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 1.30pct 至 15.61%;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 0.48pct 至 2.87%;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 0.43pct 至 9.93%;财务费用率同比降低 0.65pct 至-0.29%;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 1.19pct 至 41.73%。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维持原有预期,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9.15亿 / 61.57亿 / 76.6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25%/25%;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70亿/ 25.95亿/ 32.42亿元,分别增长 25%/25%/25%; EPS 分别为 2.63/3.30/4.13,按照 2024年 4月 26日收盘价对应 2024年 27倍 PE。 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在国内外市场均有望保持快速稳健成长,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风险,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反腐活动影响医院招标进度的风险, 海外市场波动风险。
万孚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4-25 25.95 -- -- 30.66 18.15% -- 30.66 18.15% -- 详细
事件:4月21日晚,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65亿元,同比下降51.33%;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下降59.26%;扣非净利润4.15亿元,同比下降62.45%。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7.60亿元,归母净利润0.88亿元,扣非净利润0.78亿元。同日,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61亿元,同比增长3.54%;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7.20%;扣非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6.78%。常规业务全面提“质”,慢病业务海外深耕发展中国家(1)传染病检测:2023年公司实现业务收入9.52亿元,同比下降75.82%。虽然新冠抗原检测产品等非常规相关业务有所回落,但常规传染病业务如呼吸道检测、血液传染病检测等有显著的恢复和增长,为公司长期的可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我们估计2023年度和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泛滥拉动公司流感检测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2)慢病管理检测:2023年实现业务收入11.19亿元,同比增长19.11%。国内院内市场诊疗修复趋势明显,公司继续聚焦心血管、出凝血、危急重症等领域,其中荧光平台在诊疗修复的大趋势之下实现了快速增长,化学发光战略平台实现收入翻倍增长。(3)毒品(药物滥用)检测:2023年实现业务收入3.31亿元,同比增长12.68%。公司持续深化北美毒检市场研产销一体化建设,成功稳定了核心客户群体,与核心客户的业务同比实现高速增长。(4)优生优育检测:2023年实现业务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10.08%。公司从优生优育到两性健康、生殖系统健康等领域进行多条产品线的布局和发力,实现重点品类的突破。持续高研发投入,创新业务谋“新”2023年公司的研发投入4.22亿元,占营收比例15.26%,全年公司在若干战略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化学发光:公司新推出超高速FC-9000系列、桌面式FC-2000系列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搭配已上市的近百个检测项目,以常规项目和特色项目双线并行的策略,推动管式化学发光业务快速发展。(2)分子诊断:根据国家疾控局的相关文件定制检测Panel,推出分子POCT及常规荧光PCR多重病原体检测试剂盒,助力疾控开展多重病原体检测。(3)病理业务:特色一抗和二抗原材料等多款自研产品上市,并获得标杆终端的广泛认可,当前三甲医院占比超过半数。23年营收规模下降引起费用率同比提升,24Q1净利率略有提升2023年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0.79pct至62.61%(其中传染病检测、慢病管理检测、毒品检测、优生优育检测分别提升7.42pct、10.29pct、6.54pct、0.91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3.51%、8.21%、13.67%,同比提升幅度分别为7.14pct、4.20pct、6.30pct(主要系营收规模下降引起各项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其绝对额同比分别下降30.08%、0.32%、9.75%)。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降低3.32pct至17.63%。2024年度第一季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01pct至66.30%;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1.00pct至18.56%;管理费用率同比降低0.91pct至6.79%;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91pct至12.26%;财务费用率同比降低2.40pct至-0.84%;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1.29pct至25.60%。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3.73亿/41.42亿/50.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21%/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2亿/8.81亿/10.61亿元,分别增长34%/35%/21%;EPS分别为1.38/1.87/2.25,按照2024年4月19日收盘价对应2024年16倍PE。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中美贸易摩擦相关风险,新品市场竞争风险,新产品研发、注册及认证风险。
新产业 医药生物 2024-04-16 64.95 -- -- 80.05 23.25%
80.05 23.25% -- 详细
事件:4月12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30亿元,同比增长28.97%;归母净利润16.54亿元,同比增长24.53%;扣非净利润15.47亿元,同比增长24.72%;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4.18亿元,同比增长47.37%。 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0.22亿元,同比增长36.16%;归母净利润4.67亿元,同比增长15.77%;扣非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14.98%;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4.91亿元,同比增长66.61%。 新一代X系列助力开拓国内外各类型终端市场随着MAGLUMIX3、MAGLUMIX6高速化学发光仪器的陆续上市,公司新一代X系列的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已实现系列化,性能优异,同时拥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对于公司开拓国内外各类型终端提供了重要产品支撑。截至2023年末,公司MAGLUMIX8国内外累计销售/装机达2,653台。 (1)国内中大型机及流水线驱动,终端认可度显著提升:①收入:2023年,国内主营业务收入26.01亿元,同比增长25.53%,其中国内仪器类业务收入随着大型发光仪器及流水线相关产品销量的增加带动国内仪器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3.53%,高于国内业务整体增速;国内试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73%,略慢于整体增速,我们估计是第四季度医疗反腐对诊疗量影响所致。 ②装机:2023年,国内市场完成了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装机1,465台,其中大型机装机占比为63.34%。随着中大型终端客户数量不断增加,带动国内试剂收入及单机产出的快速提升。 ③终端:公司通过高速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持续推广,有效拓展了国内大型医疗终端客户数量,2023年公司服务的三级医院数量较2022年末增加了155家,其中三甲医院客户数量增加了67家。随着国内大型医疗终端客户数量的持续增加,国内中大型机及流水线产品的装机增长,有利于带动公司国内试剂业务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2)海外渠道增加进一步提高渠道覆盖的广度与深度:①收入:2023年,海外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36.16%,其中海外试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4.56%,海外仪器类收入同比增长16.91%;反映了良好的增长趋势。②装机:2023年,海外市场共计销售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3,564台,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提升至56.73%,较上年同期增长20.19pct;随着海外市场装机数量的快速增长及中大型机占比的持续提升,为后续海外试剂业务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终端:公司海外市场借鉴印度子公司经验,继续加大对重点市场国家的支持和投入及本地化运作,在意大利、罗马尼亚、沙特阿拉伯新设立3家海外全资子公司,并于2024年1月完成了印度尼西亚海外子公司的设立,截止目前公司已完成设立10家海外全资子公司(不含香港新产业及香港新产业控股),进而推动海外重点区域业务的持续增长。 中大型仪器及海外试剂收入占比增加,毛利率提升明显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为73.15%,同比增长2.65pct。(1)分产品来看,随着X系列及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增加,公司仪器类产品毛利率提升6.60pct至29.70%;试剂类产品毛利率保持稳定为89.28%。(2)随着海外装机数量的不断增加,带动海外试剂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58.04%,同比增加了6.91pct,进而带动海外主营业务综合毛利同比增长9.86pct至65.73%;国内主营业务毛利率稳定,全年为76.91%。 期间费用方面,2023年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0.98pct至16.04%;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2.56pct至2.72%,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变动所致(2022年度调减已确认的股权激励费8,070.59万元);研发费用率同比降低1.11pct至9.31%;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1.60pct至-0.78%,主要系汇兑损益变动所致;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降低1.50pct至42.08%。 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74.57%、14.34%、1.79%、9.28%、-0.43%、45.71%,分别变动+2.20pct、-2.43pct、+14.84pct、-3.28pct、-0.22pct、-8.05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9.15亿/61.57亿/76.6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25%/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70亿/25.95亿/32.42亿元,分别增长25%/25%/25%;EPS分别为2.63/3.30/4.13,按照2024年4月12日收盘价对应2024年25倍PE。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在国内外市场均有望保持快速稳健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风险,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反腐活动影响医院招标进度的风险,海外市场波动风险。
百奥泰 医药生物 2024-04-09 35.80 -- -- 35.78 -0.06%
35.78 -0.06% -- 详细
事件: 2024 年 3 月 28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年度报告: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7.05 亿元,同比增长 54.86%;归母净利润-3.95 亿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 0.86 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4.72 亿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 0.51亿元; 基本每股收益-0.95 元。 其中, 公司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44 亿元,同比增长 232.32%;归母净利润-0.12 亿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 2.13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52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 1.78 亿元。 自免和抗肿瘤药物带动收入快速增长。 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自身免疫和抗肿瘤药物收入稳步提升。 (1) 自身免疫药物: 2023 年实现销售收入 4.90 亿元,同比增长54.09%,收入占比 69.52%。 BAT1406(阿达木单抗) 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 截至 2023 年末已在国内获批八个适应症, 与超过1,000 家处方医院及超过 1200 家药店达成合作, 2023 年销售额较上年同期稳步提升; BAT1806(托珠单抗) 2023 年 1 月国内获批上市, 进一步扩充自身免疫品种。 (2)抗肿瘤药物: 2023 年实现销售收入 2.09 亿元,同比增长 67.59%,收入占比 29.62%。 BAT1706(贝伐珠单抗) 2021 年 11 月国内获批上市,药品销售提成收入及销售里程碑收入增加,驱动抗肿瘤药物收入增长。 多款生物类似药出海贡献收入弹性。 (1) BAT1806(托珠单抗): 2023 年 9 月,美国 FDA 批准 BAT1806上市。BAT1806是第一款由中国本土药企自主研发、生产且获得美国 FDA批准上市的单克隆抗体药物,也是美国 FDA 批准的第一款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 2021 年 4 月,公司签署授权许可与商业化协议,将 BAT1806 在除中国地区以外的全球市场的独占产品权益有偿许可给 Biogen。 (2)BAT1706(贝伐珠单抗): 2023 年 12 月,美国 FDA 批准 BAT1706上市。公司已将 BAT1706 在中国市场的开发和商业化授权给百济神州,并将在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国际市场的商业化权益有偿许可给 Sandoz。 (3) BAT2506(戈利木单抗)、 BAT2206(乌司奴单抗)和 BAT2306(司库奇尤单抗): BAT2506 和 BAT2206 已完成全球 III 期临床试验,BAT2306 正处于全球 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公司已与 Pharmapark 就BAT2506 在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达成合作; 先后将 BAT2206 在美国市场的独占的产品商业化权益有偿许可给 Hikma, 将 BAT2206 在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分销和销售权有偿许可给 Pharmapark。 我们预计在2024 年公司将针对以上三个品种密集对外授权,进一步拓宽公司生物类似药板块的海外市场。 楷体 创新药管线顺利推进。 PCI 围术期抗血栓创新药 BAT2094(巴替非班) 是一种肽类的 β3 整合素受体抑制剂,可以阻止纤维蛋白原、 Von Willebrand 因子和其它粘附配体与糖蛋白受体 αIIbβ3 结合, 从而阻断血小板的交联及血小板的聚集,目前处于国内上市申请阶段。 公司开发的靶向叶酸受体 α( FRα) 的抗体药物偶联物( ADC)BAT8006, 由重组人源化抗 FRα 抗体与毒性小分子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可剪切连接子连接而成,在 2023 年 8 月读出 I/II 期临床研究剂量爬坡的早期数据, 在国内 FRα ADC 赛道中进度第三, 且小样本的有效性数据优于进度更快的两个品种。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公司获批新品有望继续放量, 多款生物类似药出海贡献收入弹性,未来收入将快速增长。 我们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4.20 亿元/20.59 亿元/31.3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1.47%/45.01%/52.3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9 亿元/1.38 亿元/5.35 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授权及获批进度不及预期,海外合作方销售能力不及预期,新药临床试验失败的风险。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4-05 17.73 -- -- 18.87 6.43%
18.87 6.43% -- 详细
事件: 2024 年 3 月 30 日, 公司发布 2023 年年度报告: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7.42 亿元,同比增长 15.27%;归母净利润 5.24 亿元,同比增长34.59%;扣非净利润 5.11 亿元,同比增长 32.50%;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5.85 亿元,同比增长 47.69%。其中, 2023 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 5.08 亿元,同比增长 30.69%;归母净利润 1.52 亿元,同比增长 27.19%;扣非净利润 1.42 亿元,同比增长15.78%;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2.18 亿元,同比增长 57.25%。医疗机构门诊及手术量全面恢复,带动生化及病理试剂销售增长。 从产品构成来看, 2023 年体外检测试剂业务实现收入 16.34 亿元,同比增长 14.43%, 占营业收入比重 93.85%;体外检测仪器业务实现收入 9087.35万元,同比增长 32.29%, 占营业收入比重 5.22%; 仪器租赁、检验服务及实验辅助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204.38 万元、 985.24 万元。与 EGI 合作探索出海,深化全球化布局战略。 从地区分布来看, 2023年国内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17.10 亿元,同比增长 15.42%;海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3167.00 万元,同比增长 7.87%。2023 年12 月14 日,全资子公司迈新生物控股子公司与 ELITechGroup Inc.(“EGI”)签订了《产品分销协议》, 有望凭借 EGI 成熟的销售网络及渠道,在新增较低的销售成本下对相关产品进行推广、销售,助力公司快速开拓市场、增厚业绩。国药多方面赋能, 大力发展病理板块。 迈新生物聚焦组织病理平台,通过投资 FISH 领域企业,进一步完善免疫病理+分子病理技术布局;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7.24 亿元,同比增长 12.21%。 迈新生物 2023 年开始借助国药平台,已和国药基因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2024 年有望借助九强渠道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国内病理诊断龙头企业地位。此外,公司 2023 年完成了事业部制改革,从而实现检验事业部及病理事业部在临床、学术、市场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并在 BD 层面发挥集约化优势,推动两大业务体系协同发展。销售费用率下降明显,整体净利率提升 3.87pct2023 年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 0.07pct 至 74.66%,其中体外检测试剂毛利率同比提升 0.55pct 至 78.89%。 销售费用率同比降低2.16pct 至 20.90%,我们预计主要是股权激励费用同比减少、以及公司规模效应增强所致;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 0.08pct 至 7.29%;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 0.27pct 至 9.35%;财务费用率同比降低 0.77pct 至 2.42%;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 3.87pct 至 29.98%。其中, 2023 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 72.38%、 18.41%、 8.96%、10.43%、 1.42%、 30.31%,分别变动-3.76pct、 -2.91pct、 +4.38pct、+2.26pct、 -1.09pct、 -0.52pct。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 我们预计 2024- 2026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0.88 亿/24.85 亿/29.33 亿,同比增速分别为 20%/19%/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27 亿/7.71 亿/9.42 亿,同比增速分别为 20%/23%/22%; EPS 分别为 1.07/1.31 /1.60,按照 2024 年 4 月 3日收盘价对应 2024 年 17 倍 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 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风险,新产品研发和注册风险,业务整合、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恩华药业 医药生物 2024-04-03 21.71 -- -- 25.68 16.73%
25.57 17.78% -- 详细
事件: 2024年 3月 29日, 公司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50.42亿元,同比增长 17.28%;归母净利润 10.37亿元,同比增长15.12%;扣非归母净利润 10.13亿元,同比增长 16.11%;基本每股收益1.03元,同比增长 15.73%。 其中, 公司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3.86亿元,同比增长 17.58%; 归母净利润 1.51亿元, 同比下滑 4.76%;扣非归母净利润 1.27亿元,同比下滑 0.42%。 麻醉线稳定增长,商业板块快速增长。 (1) 麻醉线业务: 院内诊疗复苏叠加管制类麻醉镇痛产品(羟考酮、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和阿芬太尼等)快速放量, 2023年麻醉线实现营业收入 27.02亿元,同比增长 24.29%。 (2)精神线业务:集采利空出清,逐步恢复增长, 2023年精神线实现营业收入 10.92亿元,同比增长 3.74%。 (3)神经线业务:受集采降价和竞争对手降价影响, 2023年神经线实现营业收入 1.27亿元,同比下滑32.22%。 (4) 原料药业务: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1.46亿元,同比增长23.97%。 (5) 商业板块: 受定点零售药店医保支付政策影响, 2023年商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7.09亿元,同比增长 37.25%。 期间费用有所下降,净利率维持稳定。 2023年度, 毛利水平较低的商业板块占比提升, 导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降低 3.43pct 至 72.83%; 销售费用 17.37亿元, 受行业反腐对学术推广活动的影响, 销售费用率同比降低 4.05pct 至 34.45%; 管理费用 2.07亿元,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37pct 至 4.11%; 研发费用 5.49亿元, 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 0.33pct 至10.90%;财务费用率同比增长 0.10pct 至-0.38%;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增长 0.03pct 至 20.51%。 其中, 2023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 72.09%、 45.88%、 4.01%、11.88%、 -0.67%、 10.89%,分别变动-3.73pct、 -2.48pct、 -0.62pct、 -1.96pct、+0.61pct、 -1.38pct。 麻醉镇痛大单品有望放量,引进罕见病用药贡献增量。 2023年 5月8日, 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TRV130)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成人患者严重到需要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的急性疼痛,也可作为替代疗法效果不佳时的选择。 2023年 11月 TRV130通过国谈进入医保目录,随着入院工作的稳步推进,有望逐步放量增长,成为术后镇痛的重磅单品。 2024年 2月 26日, 公司引进梯瓦(TEVA)罕见病药物安泰坦, 用于治疗成人亨廷顿舞蹈症(HD)及成人迟发性运动障碍(TD) 。根据合作协议,公司将在 2024-2028年期间完成 TEVA 安泰坦总计约 20-25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我们预计安泰坦今年收入有望超过 1亿元, 为公司业绩贡献新的增量。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公司管制类麻醉镇痛系列产品有望在 2024年继续快速放量,麻醉线业务有望继续维持较快增长;随着精神线业务恢复增长,叠加引进的安泰坦贡献新的收入增量,公司整体业绩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60.03亿元/72.34亿元/87.8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9.06%/20.52%/21.44%,归母净利润分别 为 12.48亿 元 /15.19亿 元 /18.58亿 元 , 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20.32%/21.79%/22.26%, EPS 分别为 1.24元/1.51元/1.84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PE 为 17倍/14倍/12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部分核心产品降价,管控升级风险;新镇痛产品放量不及预期;创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微电生理 机械行业 2024-04-03 25.71 -- -- 28.49 10.81%
28.49 10.81% -- 详细
事件:3月30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26.46%,主要系公司主要产品受到市场广泛认可,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产销量稳步提升;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增长85.17%;扣非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减少214.0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38亿元,同比减少304.77%。 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93亿元,同比增长36.11%;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减少2311.78%;扣非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减少67.0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03亿元,同比减少66.65%。 特色产品矩阵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国内外市场拓展迅速2023年,公司境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增加17.15%。 1)截止2023年底,公司三维手术累计突破5万例,累计覆盖1000余家医院。2)作为首款获得NMPA批准上市的国产压力导管,TrueForce自上市以来已在多家中心完成了1000余例压力监测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均获得满意疗效和术者好评。3)冷冻消融系统率先破冰国产冷冻消融房颤市场,在温度控制技术、贴靠和封堵等方面有着良好表现,截至目前已完成20多个省份的挂网。 2023年,公司境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0.69亿元,同比增加59.50%。 截止2023年年底,公司累计覆盖3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21款产品获得CE认证,4款产品获得美国FDA注册许可,1款产品获得英国UKCA认证,20款产品获得巴西注册证。1)面对复杂的国际商业环境,公司根据产品定位不断调整营销策略,重点加强代理渠道的建立;2)TrueForce压力导管于2023年8月获得欧盟MDR认证和英国UKCA认证,国内外房颤市场拓展开始协同推进,在西班牙、希腊、波兰等国家顺利开展首批临床应用;3)积极践行国产品牌“走出去”理念,参加欧洲心律大会、美国心律大会和亚太心律大会,逐步提升国际市场行业知名度。 集采中标情况良好,助力产品迅速放量截至2023年底,1)在福建牵头的省际联盟电生理带量采购工作中,公司完成了27个省份带量采购落地实施;2)公司参与北京市医疗机构DRG付费和电生理带量采购,TrueForce压力导管、EasyStars星型标测导管等多款产品全线中标,已于2023年12月15日开展执行,冷冻系列产品已申请增补;3)参与京津冀“3+N”联盟电生理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包括冷冻消融系列产品在内的4个组套及单品部件全部中标。 研发实力强劲,有望实现电生理“冰火电”全产品覆盖截至2023年底,1)压力脉冲消融导管项目已完成临床入组,进入随访阶段,公司通过投资上海商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加快完善PFA领域研发布局,推进“射频+冷冻+脉冲电场”三大能量平台协同布局,为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为完善的诊疗方案,PFA产品预计于2025年获批。2)肾动脉消融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通过与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联用以实现更加精准的靶点消融,可以降低X射线对术者和患者的伤害,RDN产品预计于2025年-2026年获批。 3)公司持续推进与Stereotaxis的合作,其核心产品第五代“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磁导航系统”(GenesisRMNSystem)已由公司提交注册申请,预计2024年获得NMPA注册批准;完成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磁导航模块开发,具备支持远程手术的条件,可实现设备远程操控;截至目前,共同合作研发的磁导航消融导管已递交注册申请。 期间费用率略有波动,整体净利率略有提升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5.59pct至63.51%,主要系电生理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实施;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2.08pct至33.20%,主要系公司销售规模增长,销售团队人工成本和营销成本相应增长以及销售活动全面恢复;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49pct至12.41%;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1.81pct至27.74%;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1.89pct至-1.81%;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0.59pct至1.73%。 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58.34%、33.37%、15.97%、29.12%、-1.4%、-6.26%,分别变动-6.64pct、-2.75pct、+3.98pct、-5.01pct、+3.51pct、-6.65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7亿/6.71亿/9.0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5%/41%/3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9亿/0.90亿/1.5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61%/83%/76%;EPS分别为0.10/0.19/0.34,按照2024年3月29日收盘价对应2024年25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行业政策导致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新产品研发失败及注册风险,科研及管理人才流失的风险。
普门科技 医药生物 2024-04-02 17.92 -- -- 20.18 11.00%
21.10 17.75% --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46亿元,同比增长16.55%;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30.65%;扣非净利润3.13亿元,同比增长34.39%;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04亿元,同比增长11.82%。 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8.71%;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25.64%;扣非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39.68%;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80亿元,同比增长10.40%。 发光和糖化成为主要增长引擎,皮肤医美系列产品获得行业认可公司体外诊断产品和治疗与康复产品两大产品线系列产品不断丰富和完善,市场竞争力持续加强,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同时公司营销能力进一步加强,带动了主营业务收入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从产品维度来看,(1)体外诊断线系列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临床应用持续上量,特别是发光和糖化两大系列产品拉动了相关业绩增长。2023年公司体外诊断业务实现收入8.2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2%,同比增长11%,剔除2022年国际市场疫情产品的基数后同比增长21%;(2)治疗与康复产品:核心临床医疗产品如空气波、排痰机等继续保持较好业绩增长,同时皮肤医美系列产品获得行业好评带动了新业务板块的业绩增长,全年治疗与康复业务实现收入3.0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7%,同比增长34%,其中医用产品和家用产品增速分别为32%和67%。 从区域维度来看,公司加强国内、国际营销系统能力建设,产品覆盖能力显著提升,带动公司产品销售增长。2023年国内业务收入8.09亿元,占主营业务总收入的比例为71%,同比增长24%;国际业务收入3.24亿元,占主营业务总收入的比例为29%,同比略增0.47%,剔除2022年疫情产品基数同比增长21%。 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拉高盈利水平,净利率同比提升3.03pct2023年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7.29pct至65.81%,我们预计主要是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毛利率产品销售占比提升所致;其中体外诊断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8.95pct至65.22%,治疗与康复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2.77pct至70.83%。 期间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1.95pct至16.99%,主要是销售人员工资、差旅费增加以及2023年开始运营电商平台相应的推广费增加所致;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0.66pct至5.32%,主要公司规模扩大人员薪酬增加以及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相应的折旧费用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同比降低2.55pct至14.82%,主要是评估咨询费减少所致;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0.87pct至-2.76%,:主要是本期汇率波动所致;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3.03pct至28.58%。 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64.35%、7.74%、4.69%、9.25%、-0.77%、36.61%,分别变动+7.98pct、-3.50pct、+0.84pct、-0.95pct、-1.25pct、+4.88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4-2026营业收入分别为14.59亿/18.41亿/22.54亿,同比增速分别为27%/26%/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3亿/5.28亿/6.52亿,分别增长29%/25%/24%;EPS分别为0.99/1.23/1.52,按照2024年3月29日收盘价对应2024年18倍PE。我们认为当前公司处于低估状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风险,核心技术员工流失的风险,行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
丽珠集团 医药生物 2024-04-01 36.36 -- -- 40.00 10.01%
41.47 14.05% -- 详细
事件:2024年3月28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4.30亿元,同比下降1.58%;归母净利润19.54亿元,同比增长2.32%;扣非归母净利润18.81亿元,同比增长0.05%;基本每股收益2.10元,同比增长2.94%。 化学制剂承压,中药制剂增长。(1)化学制剂业务:受第三季度行业政策变化、以及第四季度艾普拉唑针剂国谈降价等因素的影响,化学制剂板块略下滑,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5.71亿元,同比下降6.13%。其中,消化道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9.03亿元,同比下降15.51%;促性激素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7.67亿元,同比增长6.79%;精神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02亿元,同比增长10.46%;抗感染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同比下降25.52%。 (2)原料药业务: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和激烈的竞争格局,公司积极寻找突破口并维持了业务收入的持续增长,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2.53亿元,同比增长3.67%。 (3)中药制剂业务:在参芪扶正注射液和抗病毒颗粒的带动下,中药制剂增长明显,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45亿元,同比增长39.15%。 (4)诊断试剂与设备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59亿元,同比下降8.98%。 (5)生物制品业务:疫情后新冠疫苗需求减少,全年实现营业收入0.84亿元,同比下降79.41%。 降本增效减少利润下滑。2023年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降低0.60pct至64.08%;销售费用35.98亿元,受行业反腐对学术推广活动的影响,销售费用率同比降低1.83pct至28.95%;管理费用6.54亿元,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0.06pct至5.26%;研发费用13.35亿元,研发费用率同比降低0.56pct至10.74%;财务费用率同比降低0.05pct至-2.18%;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降低0.21pct至15.27%。 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64.59%、28.24%、6.03%、12.57%、-1.98%、9.85%,分别变动+2.43pct、-3.12pct、+2.78pct、-1.68pct、-1.52pct、-2.73pct。 股份回购+高分红回报股东。根据公司股份回购方案(注销),2022年10月25日-2023年10月24日公司已回购1161.46万股。根据公司2023年利润分配预案,拟继续向本公司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3.50元(含税)。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获批新品托珠单抗和曲普瑞林微球有望在2024年开始贡献新的收入增量。2025年之后多款潜在大单品陆续获批上市,公司将步入“创新药+高壁垒复杂制剂”战略转型后的快速发展阶段。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4.04/147.57/165.0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6/24.78/29.03亿元,EPS分别为2.39/2.67/3.1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16/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制剂产品降价风险,在研产品获批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惠泰医疗 机械行业 2024-03-27 425.05 567.83 5.35% 484.36 13.95%
569.00 33.87% -- 详细
事件: 3 月 24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6.50 亿元,同比增长 35.71%;归母净利润 5.34 亿元,同比增长49.13%,扣非净利润 4.68 亿元,同比增长 45.54%, 主要系公司销售规模增长、降本控费带来的利润增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89 亿元,同比增长 87.52%, 主要系公司销售规模增长,经营利润增长。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37 亿元,同比增长 32.80%;归母净利润 1.31 亿元,同比增长 34.11%;扣非净利润 1.08 亿元,同比增长 21.7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04 亿元,同比增长132.70%。各业务高速增长,国际因素扰动下海外依旧呈现良好增长趋势2023 年, 公司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布局不断完善, 各产品线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分产品来看, 公司电生理业务实现收入 3.67 亿元,同比增加25.51%;冠脉业务实现收入 7.91 亿,同比增加 38.98%;外周介入实现收入 2.56 亿元,同比增加 40.36%;非血管介入业务实现收入 0.16亿元; OEM 业务实现收入 2.10 亿元,同比增加 31.67%。(1)电生理业务: 2023 年, 公司在超过 800 家医院完成三维电生理手术 10,000 余例,手术量较 2022 年度增长超过 200%。国内电生理产品新增医院植入 300 余家,覆盖医院超过 1,100 家。公司在 2023年度的带量采购项目执行周期中,坚决执行中标结果,在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保障了供货的稳定性和及时性, 在研项目脉冲消融导管、脉冲消融仪、高密度标测导管、压力射频仪等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冠脉及外周介入: 血管介入类产品入院家数较去年底增长超600 家,整体覆盖医院数 3,600 余家,其中外周线入院增长超 30%,冠脉线增长接近 20%。公司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围绕疾病疗法,如冠脉通路、冠脉预规划、冠脉复杂病变、逆向 CTO、肿瘤栓塞通路等,及时有效地向临床传递了全产品解决方案。在研项目胸主动脉支架、腔静脉滤器、弹簧圈等植入产品进入注册发补阶段,颈动脉支架、 TIP 覆膜支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分地区来看, 境内公司实现收入 14.08 亿元, 同比增加 31.70%;境外实现收入 2.34 亿元,同比增加 72.62%,占主营业务 14.26%。公司国际业务积极拓展经销商,注重国际临床学术交流和产品临床应用的专家经验分享,持续增加国际专家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和信心。虽然国际市场受到国际战争、汇率波动、欧盟 MDR 指令切换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公司国际业务整体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其中中东非洲、独联体区域同比增长超 100%,其他区域实现平稳增长。从产品线层面看, PCI 自主品牌及 EP 自主品牌是国际业务增长的驱动源头。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整体净利率略有提升2023 年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 0.06pct 至 71.27%;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 1.36pct 至 18.46%;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 0.49pct 至4.98%;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 0.04pct 至 14.42%,主要系公司不断完善产品布局,进一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入;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 0.02pct 至-0.20%;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3.67pct 至 31.64%, 主要系公司销售规模增长、降本控费带来的利润增长。其中, 2023 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 70.95%、 16.42%、 4.61%、15.94%、 0.28%、 28.77%,分别变动-0.83%、 -2.37%、 +0.25%、 +3.61%、+0.16%、 +0.63%。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2.23 亿/ 30.08 亿/ 39.6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5%/35%/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89 亿/ 9.34 亿/ 12.37 亿元,分别增长29%/36%/32%; EPS 分别为 10.30 /13.97 /18.50,按照 2024 年 3 月22 日收盘价对应 2024 年 42 倍 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失败及注册风险,科研及管理人才流失的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行业政策导致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