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张超

国信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980522080001...>>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迈克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5-16 13.41 -- -- 13.39 -0.15% -- 13.39 -0.15% -- 详细
表观业绩受到分子诊断试剂收入基数的影响,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5%。2023年实现营收28.96亿元(-19.8%),归母净利润3.13亿元(-55.9%),扣非归母净利润3.16亿元(-55.5%)。其中四季度单季度营收7.81亿元(-19.7%),归母净利润0.44亿元(-59.1%)。业绩同比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分子诊断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且公司按照会计政策的要求对相关存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其次公司持续进行代理业务的调整。剔除分子诊断的基数影响,2023年公司自主常规产品同比增长8.27%。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6.16亿(-8.9%),归母净利润1.2亿(+3.05%),常规业务逐步回到正常增长轨道,加速直销业务向分销业务转移,大力推进流水线和单机的装机。 剔除新冠后自主产品实现增长,加大实验室智能化检验分析流水线的装机。 2023年自主产品收入18.80亿(-18.67%),其中自主常规产品同比增长8.27%;自主产品常规试剂收入17.15亿(+4.92%)。免疫试剂销售9.52亿(+18.68%),生化试剂销售5.77亿(+2.54%),临检试剂销售1.76亿(+27.38%)。公司大力推广实验室三大平台——生化、免疫、临检集成化产品,为终端客户提供了灵活配置的实验室智能化检验分析流水线,2023年自主产品大型仪器及流水线市场端出库达成4016台(条),其中生免流水线189条、血液流水线162条、化学发光仪器1458台、血液仪器1369台,铺入终端市场的仪器将陆续带来试剂销量的持续增长。 毛利率回升,经营性现金流保持稳健优质。2023年毛利率为55.27%(+1.0pp),随着自主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和试剂的销售放量,有望持续拉动毛利率增长。销售费用率22.53%(+5.1pp),管理费用率6.36%(+2.0pp),财务费用率0.81%(+0.3pp)。2023年研发投入4.14亿(+22.34%),占自主产品收入的22.02%,保持高强度投入,净利率10.52%(-8.9pp),盈利能力有所承压。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02亿(+6.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归母净利润的比值达到288%。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加速战略转型和行业政策环境的影响,下调2024-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6年归母净利润4.13/5.30/6.37亿(2024-25年原为4.77/6.71亿元),同比增速32.2%/28.3%/20.2%;当前股价对应PE=20/15/13x。公司业务涵盖生化、免疫、血球等9大平台,大力推进全实验室智能化检验分析流水线,同时加速代理业务和直销转型分销的战略调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体外诊断试剂集采降价风险、研发不及预期、竞争加剧风险。
普门科技 医药生物 2024-05-16 19.85 -- -- 21.10 6.30% -- 21.10 6.30% -- 详细
2023年营收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1%。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11.46亿元(+16.55%) , 归母净利润 3.29亿元(+30.65%) , 扣非归母净利润 3.13亿元(+34.39%) 。 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 3.37亿(+8.71%),归母净利润 1.24亿(+25.66%) , 公司主营的治疗与康复和体外诊断两大业务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体系, 同时公司营销能力进一步加强, 带动收入呈现良好的增长。 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 3.06亿元(+10.06%) , 归母净利润1.07亿元(+21.69%) , 保持稳健增长趋势。 治疗与康复类业务快速增长, 进一步深化国际业务布局。 分产品看, 2023年体外诊断类产品营收 8.29亿元(+10.73%) , 其中检验设备营收 3.10亿元(+15.68%) , 检验试剂 5.18亿元(+7.96%) , 临床应用持续上量, 特别是发光和糖化两大系列产品拉动了相关业绩增长。2023年治疗与康复类产品营收 3.04亿元(+33.79%) , 其中医用产品类营收 2.88亿元(+32.30%) ,家用产品类营收 0.16亿元(+66.51%) , 核心临床医疗产品如空气波、 排痰机等继续保持较好增长, 同时皮肤医美系列获得行业好评带动了新业务板块的业绩增长。 分地区来看, 公司加强国内、 国际营销系统能力建设, 2023年国内业务营收 8.09亿元(+23.82%) , 国际业务营收 3.24亿元(+0.47%) ,若剔除疫情相关产品, 海外业务保持较好增长。 毛净利率持续提升, 经营性现金流保持健康优质。 随着公司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高毛利率产品销售占比提升, 同时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2023年毛利率提升至 65.81%(+7.29pp) 。 销售费用率 16.99%(+1.95pp) , 主要是销售人员工资、 差旅费增加以及 2023年开始运营电商平台相应的推广费增加; 研发费用率 14.82%(-2.55pp) ,管理费用率 5.32%(+0.66pp) , 财务费用率-2.76%(+0.87pp) ; 归母净利率进一步提升至 28.68%(+3.10pp) 。 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3.04亿(+11.8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归母净利润的比值达到 93%, 持续保持健康优质。 投资建议: 考虑行业政策和宏观环境的影响, 下调 2024-25年盈利预测,新增 2026年盈利预测, 预计 20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 4.20/5.24/6.40亿(2024-25年原为 4.30/5.59亿) , 同比增长 27.7%/24.9%/22.0%;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0/16/13倍。 公司横跨体外诊断与治疗康复两大优质赛道, 拥有高壁垒的电化学发光技术平台, 前瞻布局皮肤医美和消费健康领域, 成长前景广阔,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 销售推广不及预期、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汇率风险。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4-05-15 305.03 -- -- 314.49 3.10% -- 314.49 3.10% -- 详细
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 15%, 归母净利维持稳健增长。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349.32亿(+15.0%) , 归母净利润 115.82亿(+20.6%) 。 其中单四季度营收 76.28亿(+7.9%) , 归母净利润 17.48亿(+16.2%) 。 自 8月以来的行业整顿行动使得国内设备的招标采购活动出现大面积推迟, 但体外诊断和种子业务仍保持快速放量, 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93.73亿(+12.1%) , 归母净利润 31.60亿(+22.9%) , 去年同期国内的紧急采购需求量使得今年国内市场整体在高基数下实现个位数增长, 其中去年同期受抑制的国内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业务均实现恢复性高增长。 去年同期产能倾斜国内导致国际市场基数较低, 在海外高端客户群突破持续加快的助力下, 国际市场整体今年一季度增长近 30%, 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长超过 30%。 体外诊断业务领衔增长, 超声业务持续突破高端。 2023年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实现营收 152.52亿元(+13.81%) , 截至 2023年末, 国内医疗新基建待释放的市场空间仍超过 200亿, 预计对该产线增长会带来显著贡献。 体外诊断业务实现营收 124.21亿元(+ 21.12%) , 其中国际 IVD 业务连续两年复合增速超过 30%。 BC-7500系列全年装机超过 2000台, 成为首款在上市第三年就实现收入突破 10亿元的产品。 国内化学发光新增装机超过 2000台, 其中高速机占比达到近六成, 在国内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一家进口品牌并位列第四。 医学影像业务实现营收 70.34亿元(+8.82%) , 公司在国内发布国产首款超高端超声平台 Resona A20, 并加速海外高端客户突破, 海外超声高端型号增长超过 25%, 助力超声业务首次实现了国内第一和全球第三的行业地位。 毛净利率提升, 各项费用率保持稳定。 2023年毛利率 66.16%(+2.01pp) ; 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均维持稳定, 同时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率 9.83%(+0.20pp),研发投入 37.79亿(+18.43%);财务费用率下降 0.96pp,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 净利率 33.15%(+1.50pp) , 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投资建议: 公司在国内受益于医疗新基建和产品迭代升级, 并在海外加快高端客户拓展。 微创外科、 心血管等种子业务高速放量, “三瑞”数智化方案引领转型升级。 综合考虑行业政策影响和惠泰医疗并表, 维持 2024-25年净利润 预 测 , 新 增 2026年 利 润 预 测 , 2024-26年 归 母 净 利 润139.79/168.85/203.01亿元, 同比增速 20.7%/20.8%/20.2%, 当前股价对应PE=26.4/21.9/18.2x。 公司作为国产医疗器械领袖, 研发和销售实力强劲,国际化布局成果显著, 将快速成长为全球医械龙头,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集采政策风险, 汇率波动风险, 医疗设备招采进度不及预期。
爱尔眼科 医药生物 2024-05-14 12.79 -- -- 13.05 2.03% -- 13.05 2.03% -- 详细
多变环境下保持高质量发展, 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3%。 2023年实现营收 203.67亿元(+26.43%) , 归母净利润 33.59亿(+33.07%) , 扣非归母净利润35.14亿(+20.39%)。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收43.20亿(+41.25%),归母净利润 1.78亿(+6.25%) 。 2023年公司实现门诊量 1510.64万人次(+34.26%) , 手术量 118.37万例(+35.95%) 。 截至 2023年末, 公司境内医院 256家, 门诊部 183家, 分级连锁医疗体系不断扩大; 海外已布局 131家眼科中心及诊所, 形成覆盖全球的医疗服务网络。 在高基数和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2024年一季度公司展现增长韧性,实现营收 51.96亿(+3.50%),归母净利润 8.99亿(+15.16%) 。 毛利率较为稳定, 降本增效推动净利率提升。 2023年毛利率为 50.8%(+0.3pp) , 白内障项目毛利率均提升 2.6个百分点, 进一步体现规模效应。 销售费用率 9.7%(同比持平) , 管理费用率 13.1%(-1.1pp) , 财务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汇兑损益变动。 2023年研发投入 3.33亿(+22.73%) , 公司持续加大对临床运用技术及数字化转型投入。净利率提升至 18.0%(+1.3pp)。 白内障项目收入高速增长, 视光业务维持高景气度。 2023年屈光项目收入达74.31亿(+17.27%) , 毛利率为 57.40%(+0.58pp) , 屈光手术量增长的同时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新术式占比进一步提高, 且公司不断加大对基层医院屈光科室的建设。 白内障业务收入 33.27亿(+55.24%) , 毛利率为 37.97%(+2.63pp) , 公司经营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部分去年因外部环境延迟的老年患者恢复就医。 视光项目收入49.60亿(+31.25%) , 毛利率为 57.05%(+0.61pp) , 国家近视防控战略持续推动, 儿童青少年建档量不断增加, 爱尔视光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各医院近视防控手段和品类不断完善升级, 推动视光业务快速发展。 此外,眼前段及眼后段项目均实现快于整体收入的增长。 投资建议: 考虑宏观环境影响, 下调 2024-25年盈利预测, 新增 2026年盈利预测, 预计 2024-26年归母净利润 40.63/48.90/58.48亿(2024-25年原为 45.36/57.83亿) , 同比增速 20.9%/20.4%/19.6%, 当前股价对应 PE=30/25/21X。 公司是国内眼科医疗服务领域的龙头公司, 通过分级连锁模式迅速扩张, “内生+外延” 共同支撑业绩成长。 营收净利稳健增长,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并已形成完善的医教研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 新十年“二次创业” 稳步推进,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并购整合进度不达预期、 医疗事故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爱博医疗 医药生物 2024-04-23 135.04 -- -- 159.80 18.34% -- 159.80 18.34% -- 详细
营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净利润增速慢于营收增速。2023年实现营收9.51亿(+64.14%),归母净利润3.04亿(+30.63%),扣非归母净利润2.89亿(+38.96%)。其中四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2.83亿(+104.86%),归母净利润0.52亿(+48.55%)。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10亿(+63.55%),归母净利润1.03亿(+31.26%),单季度营收首次突破3亿。公司以手术治疗和近视防控业务为基础,前瞻布局的视力保健业务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持续拉动收入增长,但视力保健业务中以隐形眼镜产品为主的业务毛利率低于手术治疗和近视防控业务,且该业务处于产能扩张前期,单位成本偏高,影响了公司整体净利润增速。 核心业务保持稳健增长,隐形眼镜高速放量。2023年人工晶体收入4.995亿(+41.67%),其中境外人工晶体同比增长127.90%;普诺瞳OK镜收入2.19亿(+26.03%),角膜塑形镜业务受消费降级、竞品增加等因素影响,市场增速有所放缓。公司“普诺瞳”“欣诺瞳”离焦镜作为角膜塑形镜的互补产品之一,处于加速推进阶段,其收入同比增长247.32%,拉动其他近视防控产品收入增长166.12%至5,736万。隐形眼镜收入1.37亿元,占营收比例为14.36%,同比增长1,505%。公司在隐形眼镜领域已布局多年,沉淀了丰富的产品和产线技术,通过并购天眼医药、福建优你康、美悦瞳快速提升产能、拓展隐形眼镜市场,目前彩片产线处于满产状态。 毛净利率因产品结构变化导致下降,在研管线丰富。2023年毛利率为76.01%(-8.75pp),主要为隐形眼镜收入大幅提升后的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销售费用率19.28%(+0.64pp),管理费用率12.09%(+0.27pp),财务费用率0.31%(+0.74pp),净利率下降至30.07%(-9.14pp)。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1.32亿(+61.23%),占营收比例为13.91%(-0.25pp),有晶体眼人工晶体处于产品注册阶段,非球面三焦散光矫正人工晶体、非球面扩景深(EDoF)人工晶体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首家自主开发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状体的厂家,且在中国境内第2家取得角膜塑形镜注册证,隐形眼镜进入快速放量阶段。 公司拥有丰富在研管线,未来平台化和国际化发展潜力大。下调2024-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4.09/5.18/6.37亿(2024-25年原为4.40/5.77亿),同比增长34.7%/26.6%/22.8%,当前股价对应PE34.6/27.3/22.3X,维持“增持”。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研发风险、销售不及预期。
艾德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4-23 20.82 -- -- 22.65 8.79% -- 22.65 8.79% -- 详细
营收首次突破10亿,院内市场龙头地位稳固。2023年营收10.44亿(+23.91%),归母净利润2.61亿(-0.86%),扣非归母净利润2.39亿(+52.21%)。其中,第四季度营收3.36亿(+38.31%),归母净利润0.88亿(+118.64%)。公司凭借合规入院继续扩张院内市场,同时加快开拓国际市场,实现逆势成长,扣非后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行业龙头地位更加稳固。 检测加速向院内转变,国内国际双轮驱动。按业务来看,2023年检测试剂收入8.60亿(+40.64%),检测服务营收0.85亿(-37.09%),已呈现出明显的院内检测回流趋势,放大公司合规入院优势;药物临床研究服务收入0.89亿(+3.10%)。按经营管理口径看,国内销售7.85亿(+23.65%),其中院内检测试剂收入同比增长超40%,院内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国际销售及药企商务营收2.58亿(+24.68%),国际业务及BD团队近70人,与100余家国际经销商合作,在新加坡、香港、加拿大设有全资子公司,在荷兰设有欧洲物流中心,在重点海外国家设立本地化团队,助力全球化布局再上台阶。 毛净利率稳中有升,新行业环境下规模效应不断凸显。2023年毛利率为83.97%(+1.52pp)。分业务看,检测试剂毛利率90.6%(+0.8pp),保持稳定;检测服务毛利率36.1%(-23.9pp),药物临床研究服务毛利率70.8%(-2.2pp)。销售费用率31.58%(-4.50pp),管理费用率6.21%(-1.18pp),研发费用率19.47%(-1.25pp),财务费用率-2.48%,扣非后净利率22.90%(+4.26pp)。2023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2.99亿(+100.43%),与归母净利润的比值达114%,现金流情况良好。 投资建议:略上调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26/4.05/4.95亿元(2024-25年原为3.19/3.96亿),同比增长24.8%/24.1%/22.3%,当前股价对应PE26/21/17倍。艾德生物是肿瘤精准诊断领域的龙头企业,构建了从靶向治疗到免疫治疗的全方位伴随诊断产品体系,有望分享肿瘤精准治疗的时代红利,同时产品顺利实现出海,加速开拓国际市场,中长期发展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风险;海外销售推广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威高骨科 机械行业 2024-04-12 25.09 -- -- 27.44 9.37%
27.44 9.37% -- 详细
2023年业绩受到带量采购执行所导致的出厂价格下降以及渠道库存补差影响, 陈敏女士就任董事长。 2023年实现营收 12.84亿元, 经会计重述后同比下降 37.6%; 归母净利润 1.12亿元, 经会计重述后同比下降 81.3%。 其中四季度单季营收 2.01亿(-55.8%) , 归母净利润亏损 0.10亿元。 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主要是由于带量采购执行引起产品出厂价格下降以及渠道存货补差给予进货价格折让的影响。 2024年 3月 26日, 公司公告选举董事陈敏女士为新任董事长, 陈敏在骨科行业从业经验丰富, 曾担任强生骨科事业部中国总经理一职, 负责骨科事业部的业务发展战略、 创新市场发展及产 品线管理等,是强生中国董事会成员之一,也是亚太区骨科领导团队成员。 陈敏董事长的加入有望带领威高成为骨科创新医疗科技的全球化公司, 推动出海战略, 从全球视野进行销售渠道建立以及研发项目推进。 各业务线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承压, 运动医学和组织修复产品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2023年脊柱类产品实现收入 4.72亿(-48.5%) , 创伤类产品收入1.95亿(-53.9%) , 关节类产品收入 2.89亿(-35.3%) , 各业务线随着国家或省份联盟集采的逐步推进在 2023年持续消化价格高基数和渠道库存的影响, 毛利率亦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预计随着出厂价格逐步稳定和渠道库存清理的完成, 各业务线将回归正常的增长节奏。 此外, 2023年年初公司以10.3亿收购威高新生医疗 100%股权, 拓展新业务领域, 运动医学和组织修复产品 2023年实现收入 2.27亿, 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毛净利率下滑, 销售和研发费用率提升明显。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 66.5%(-8.3pp) , 主要由于集采降价和渠道存货补差的影响。 销售费用率 43.7%(+11.2pp)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 21.1%, 主要是商务服务费降低, 但收窄幅度小于收入下滑;研发费用率 10.1%(+4.3pp),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10.7%,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管理费用率 4.8%(+1.0pp) , 净利率下滑至8.8%(-20.6pp) , 加速触底。 风险提示: 关节和脊柱产品放量低于预期; 续约价格变动; 医疗事故风险。 投资建议: 公司是平台化发展的国产骨科龙头, 实现了脊柱、 创伤、 关节和运动医学的全面覆盖, 集采趋势下公司快速提升市场份额, 巩固龙头地位。 考虑集采降价影响,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50/3.28/3.90亿元(盈利 预 测 调 整 见 内 文 ) , 同 比 增 长 122.2%/31.6%/18.8% ; EPS 为0.62/0.82/0.98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41/31/26倍, 维持“增持”评级。
艾德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3-06 22.87 -- -- 24.03 5.07%
24.03 5.07% -- 详细
业务逆势增长, 营收首次突破10 亿, 业绩表现超预期。2023年实现营收10.44亿(+23.91%) , 归母净利润 2.56 亿(-2.84%)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 2022 年公司完成 SDC2 产品的技术转让, 产生非经常性损益 8039 万,公司 2023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2.34 亿元, 同比增长 48.96%。 其中, 四季度单季度营收 3.36 亿(+38.31%) , 归母净利润 0.83 亿(+108.45%) , 在四季度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2023 年面对医疗行业新形势, 公司凭借合规入院继续扩张院内市场, 同时加快开拓国际市场, 实现逆势成长, 营收首次突破 10 亿元, 同时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 成本费用率有所下降,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扣非后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 行业龙头地位更加稳固。 公司顺利获批 MSI 检测试剂盒, PD-L1 试剂盒获得权威指南推荐。 2023 年11 月初公司研发的人类微卫星不稳定性(MSI) 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毛细管电泳法) 获批注册证, 用于替雷利珠单抗的伴随诊断, 是目前国内首个批准上市的泛实体瘤免疫治疗伴随诊断。 在结直肠癌诊疗领域, MSI 与 KRAS、BRAF、 NRAS 基因作为必须要检测的生物标志物被写入专家共识之中, 公司已于 2015 年获批上市了KRAS/NRAS/BRAF 联检产品, 与MSI 伴随诊断产品联用,可以全面满足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的刚性需求。 近期发布的《非小细胞肺癌PD-L1 表达临床检测中国专家共识(2023 版) 》 中, 艾德生物 PD-L1 检测试剂盒(克隆号 E1L3N, 国械注准 20223400313) 作为免疫治疗伴随诊断国产试剂的代表产品获得优先推荐, 未来有望加速医院准入和提升临床渗透率。 公司推动大额回购, 提振市场信心。 2 月 26 日公司公告, 拟以不低于 1 亿元且不超过 2 亿元的自有资金进行股票回购, 回购价格不超过 28 元/股, 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假设按本次回购资金总额上限2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上限 28 元/股进行测算, 预计可回购股份数量为 714.29 万股,约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 1.79%。 投资建议: 基于业绩快报, 上调 2023-2025 年盈利预测, 预计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2.56/3.19/3.96 亿元(原为 2.39/2.93/3.67 亿) , 同比增长-2.8%/24.6%/24.2%; 当前股价对应 PE 36/29/23 倍。 艾德生物是肿瘤精准诊断领域的龙头企业, 构建了从靶向治疗到免疫治疗的全方位伴随诊断产品体系, 有望分享肿瘤精准治疗的时代红利, 同时产品顺利实现出海, 加速开拓国际市场, 中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进度低于预期; 海外销售推广不及预期; 集采降价风险。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4-02-02 268.99 -- -- 307.10 14.17%
316.10 17.51%
详细
事项:公司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深迈控收购惠泰医疗控股股东和其他股东合计持有的惠泰医疗约1412万股股份,占惠泰医疗总股本的21.12%,转让金额约66.5亿元,交易资金全部来源于迈瑞医疗的自有资金。 本次交易完成之后,深迈控及其一致行动人珠海彤昇合计持有惠泰医疗约1646万股,占惠泰医疗总股本的24.61%,惠泰医疗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深迈控。基于上述交易完成后在惠泰医疗股权结构、董事会和监事会结构方面的安排,迈瑞医疗能够对惠泰医疗实施控制,并在迈瑞医疗合并报表层面实现对惠泰医疗的并表。 国信医药观点:此次控股权并购有望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对于惠泰医疗而言,有望借助于迈瑞在研发和营销体系等各方面优势,不断提升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拉动电生理、冠脉通路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的全球销售。对于迈瑞医疗而言,惠泰医疗将为其扩充新的心血管业务线,新增300亿美金的全球可及市场和250亿人民币的国内可及市场,对于帮助迈瑞实现长期业绩的快速增长有着重要意义。迈瑞医疗作为国产医疗器械领袖,研发和销售实力强劲,国际化布局成果显著,此次对于惠泰的控股权并购为其打开广阔的心血管器械赛道,助力成长为全球医械龙头,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迈瑞医疗拟以以566.5亿元收购惠泰医疗21.12%股权,交易合并估值2302亿惠泰医疗的主营业务为电生理、冠脉通路及外周血管介入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我国电生理领域国产龙头企业及与心血管领域国产领先企业,具备深厚的技术储备与丰富的产品矩阵。惠泰医疗保持了优异的成长性,营收自2019年的4.04亿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12.16亿,CAGR为44.4%;同期归母净利润由0.83亿增长至3.58亿,CAGR高达62.8%。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14亿,同比增长36.8%;归母净利润为4.03亿,同比增长54.8%。迈瑞医疗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深迈控收购惠泰控股股东和其他股东合计持有的惠泰约1412万股股份,占惠泰医疗总股本的21.12%,转让金额约66.5亿元,交易资金来源于迈瑞自有资金。交易完成后,深迈控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惠泰医疗约1646万股,占惠泰总股本的24.61%,惠泰医疗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深迈控,实际控制人变为李西廷和徐航,迈瑞医疗将在合并报表层面实现对惠泰医疗的并表。迈瑞医疗强势迈入心血管赛道,国产器械龙头强强联合引领行业发展据EvalateMedtech估算,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排名中,心血管相关领域排名第二,且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心血管领域产品如电生理等市场规模大、渗透率相对较低,在国家政策持续推动下,行业加速发展。 近年来中国心律失常患者的电生理手术量快速增长,预计到2024年电生理手术量将达到37.3万例,2019-2024年CAGR为15.7%。导管消融手术中使用的介入类器械属于电生理器械,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同步由2015年14.8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6.7亿元,CAGR为33.2%。根据公司公告,国内每百万人电生理手术量约为130台,而美国则达到1300台/百万人,为国内的10倍。随着老龄化加剧、患者认知提升以及电生理技术的迭代升级,预计电生理行业将在中长期维持高速增长。根据公司公告,迈瑞医疗测算电生理全球可及市场空间超过100亿美元,其中国内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冠脉通路和外周血管介入产品全球可及市场空间超过200亿美元,其中国内超过150亿元人民币,进入这些领域可以极大拓宽迈瑞的可及市场空间。 惠泰为心血管领域的国内细分龙头,在电生理、冠脉通路、外周血管介入领域均有布局,拥有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从原材料到产品的耗材研发和生产能力。此次交易完成后,在惠泰医疗独立发展的基础上,两家公司将共同制定业务发展战略、研发和营销体系等各方面的整合规划,迈瑞医疗将赋能惠泰医疗不断提升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未来,迈瑞医疗还将以此为基础,横向拓展其它耗材领域,完善产品矩阵,进一步构建和丰富耗材型业务,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投资建议:此次控股权并购有望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对于惠泰医疗而言,有望借助于迈瑞在研发和营销体系等各方面优势,不断提升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拉动电生理、冠脉通路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的全球销售。对于迈瑞医疗而言,惠泰医疗将为其扩充新的心血管业务线,新增300亿美金的全球可及市场和250亿人民币的国内可及市场,对于帮助迈瑞实现长期业绩的快速增长有着重要意义。迈瑞医疗作为国产医疗器械领袖,研发和销售实力强劲,国际化布局成果显著,此次对于惠泰的控股权并购为其打开广阔的心血管器械赛道,助力成长为全球医械龙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
金域医学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4-01-03 62.35 -- -- 60.60 -2.81%
66.87 7.25%
详细
事项: 12月 12日, 西安金域与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正式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双方将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 技术创新转化等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合作, 充分发挥陕西中医药大学的科研、 人才、 学科优势和金域医学检验集团的医学资源平台优势, 共同推动医学检验教育和医学检验行业发展。 国信医药观点: 金域医学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不断深化, 助力公司新项目开发、 人才梯队建设和医院合作共建服务。 1) 公司以临床需求为导向, 通过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 特别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实现技术转化与项目研发, 每年研发新项目 300-500项, 为临床检测注入创新动力; 2) 公司形成了产学研结合、 技术和管理序列兼顾的高素质人才梯队, 仅 2023年上半年公司引进临床咨询、 数字化、 研发、 检验技术等关键岗位硕博人才近 250人; 3) 通过与一批顶级三级医院达成产学研全面合作, 深入推广与城市医联体、 县域医共体、 城市社区等区域检验中心共建服务模式, 建设区域独立法人实验室, 进一步夯实“顶天立地” 的业务格局。 维持盈利预测, 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7.57/12.08/15.64亿元,同比增速-72.5%/59.4%/29.5%; 当前股价对应 PE=38/24/18x, 维持“买入” 评级。 评论: 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持续落地, 推动医学检验技术发展公司通过高效转化产业技术, 进一步吸引上游科研主体(科研院所、 医疗机构、 工业企业) 融入金域“医检+”, 产学研创新生态实力不断壮大, 已与 170余家机构合作。 与 101家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 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 学科建设等方面建立全方位、 广覆盖、 多元化的合作, 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医学检验行业和医学教育事业发展。
金域医学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3-12-01 66.91 77.40 112.40% 68.18 1.90%
68.18 1.90%
详细
深耕医检近三十载, 金域医学已成为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领导者。 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4年创办的校办企业广州医学院医学检验中心, 2003年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成立, 历经 14年完成全国所有省区中心实验室布局。 迄今为止, 公司已建立 49家医学实验室、 750余家合作共建实验室和辐射全国的远程病理协作网, 服务网络覆盖全国 90%以上人口所在区域,可为全国超过 23000家各类医疗机构提供约 3900项检验项目。 创始人梁耀铭为实控人, 开创了国内第三方医检行业的先河; 公司核心管理层具备专业背景, 践行长期主义。 政策与技术双重驱动, ICL 行业长坡厚雪。 中国第三方医检市场规模超 250亿, 预计将维持较快增长。 目前仍以普检为主, 特检市场占比预计将不断增加。2021年中国 ICL 的渗透率仅在个位数,远低于日本的 60%、德国的 44%以及美国的 35%。 DRGs/DIP、 检验收费价格调整等医改政策有助于加速检验外包, 而检验技术进步和精准诊疗也将驱动特检需求释放。 复盘美国 ICL行业发展历程及 Quest、 Labcorp 经营现状, 两家龙头公司均通过收并购拓宽地域覆盖能力, 并大力发展特检业务拉动检验量和单价同步增长。 坚持医检主航道, 实现强者恒强。 公司已布局七大技术中心和八大疾病线,并构建了行业领先的管理体系认证资质。 旗下重点子公司在疫情前大部分达到 12-17%的净利率水平, 资本开支预计进入稳定阶段, 规模效应有望逐步体现。 公司夯实“顶天立地” 业务格局, 2023H1三级医院收入占比已提升至近 40%, 同时发展“合作共建” 模式, 2022年全年在运营项目近 740个。 公司以产学研一体化激发创新潜力, 每年研发新项目 300-500项, 创新力度空前,特检(高端技术平台)业务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45%持续提升至2022年的 52%, 有望持续拉动毛利率稳中有升。 “医检 4.0” 数字化转型战略驱动公司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投资建议: 公司拥有强大的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 顺应政策趋势持续提升市占率, 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学研一体化保证技术领先性。 伴随高端技术平台的不断完善、 “医检 4.0”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以及多元化业务协同, 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稳健提升。 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7.57/12.08/15.64亿元, 同比增速-72.5%/59.4%/29.5%; 当前股价对应PE=41/25/20x。 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 公司合理股价为 77.4-90.3元, 相较当前股价(2023-11-27) 有 18-38%溢价空间,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财务风险; 技术风险; 政策变动风险。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3-11-07 280.63 -- -- 293.98 4.76%
301.41 7.40%
详细
前三季度业绩稳健增长,国际业务成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73.04亿(+17.2%),归母净利润98.34亿(+21.4%),扣非归母净利润96.86亿(+21.0%)。单季度看,Q3实现营收88.28亿(+11.2%),归母净利润33.92亿(+20.5%),扣非归母净利润33.45亿(+21.4%)。8月以来国内公立医院的招投标活动有所推迟,诊疗有所放缓,对国内各项业务的开展造成不同程度的挑战。但得益于公司在海外持续的高端客户群突破和加快推动本地化平台建设,国际业务成为拉动营收增长的重要动力,国际市场Q3增速环比Q2进一步提速至20%以上,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增速进一步提速至30%以上。 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高端领域不断实现突破。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28.11亿元,占营收比重达到10.3%,同比增长23.3%,产品持续迭代升级,在高端领域不断突破。第三季度在体外诊断领域,公司推出MT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在医学影像领域,公司推出高端台式彩超ResonaR9铂金版(北美)、高端体检台式彩超Hepatus9(中国)等新产品。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公司推出了4K三维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和电子镜、AniFM3系(I3、S3)动物专用输注泵等新产品。 毛净利率进一步提升,销售及管理费用率有所下降。2023Q3销售毛利率67.21%(+2.58pp),预计毛利率较高的体外诊断试剂和中高端监护类/影像类产品的收入占比不断提升。销售费用率13.08%(-1.76pp),管理费用率3.63%(-0.30pp),研发费用率7.45%(-1.84pp),财务费用率-0.38%(+2.88pp)。归母净利率38.43%(+2.98pp),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在国内受益于医疗新基建和产品迭代升级,并同步在海外加快高端医院拓展。体外诊断业务领衔增长,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及医学影像业务稳健成长,微创外科、AED等种子业务高速放量,规模效应逐步体现及高端产品占比提升促进盈利水平稳中有升。考虑行业监管短期扰动,略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3-25年归母净利润115.35/139.00/167.14亿(原为115.92/139.66/168.21亿),同比增速20.1%/20.5%/20.2%;当前股价对应PE=29.8/24.7/20.6x。公司作为国产医疗器械领袖,研发和销售实力强劲,国际化布局成果显著,逐步成长为全球医械龙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医疗设备招采进度不及预期。
春立医疗 机械行业 2023-11-06 28.49 -- -- 30.77 8.00%
30.77 8.00%
详细
单三季度营收增长 33%, 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显著。 2023年 Q1-3实现收入7.93亿(+4.2%) , 归母净利润 1.81亿(-13.9%) , 扣非归母净利润 1.62亿(-10.9%) 。 单季度看, Q3实现收入 2.51亿(+33.3%) , 归母净利润 0.55亿(+3.5%) , 扣非归母净利润 0.51亿(+106%) 。 Q3单季扣非净利润增速为连续四个季度同比下滑后首次转正, 表明公司正快速走出集采影响, 受益集采后所带来的行业治疗渗透率提升及国产替代进程。 22Q3同期有 1958万的政府补助, 导致表观净利率较高。 毛利率略有下滑, 销售费用率大幅下降。 2023Q3毛利率 66.9%(-5.0pp) ,预计与当期处理脊柱渠道库存、 行业监管趋严导致部分产品销售推广受限有关。 销售费用率 26.7%(-13.0pp) , 管理费用率 4.0%(-0.8pp) , 研发费用率 15.9%(-1.5pp) , 财务费用率-1.6%(+4.2pp) , 归母净利率 21.9%(-6.1pp) , 扣非归母净利率 20.5%(+7.2pp) 。 坚定平台化发展, 运动医学集采有望提升公司市场份额。 公司已对多孔钽、镁合金、 PEEK 等新材料研发进行了相应布局, 并加大了关节手术机器人、 运动医学、 PRP(富血小板血浆) 、 口腔等新管线的产品研发, 上述战略布局帮助公司积极应对集采、 持续拓宽新增长点。 9月中旬, 《国家组织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 1号) 》 发布, 国采实施有助于国产头部企业提升市场份额, 公司作为骨科龙头企业将集聚优势, 积极推进营销网络建设, 在骨科行业领域内实现长久稳定发展。 投资建议: 考虑脊柱集采执行以及宏观环境的影响, 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3-25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2.75/3.62/4.73亿 (2023-25年 原 为3.19/4.09/5.13亿),同比增长-10.5%/31.3%/30.8%;EPS 为 0.72/0.94/1.23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41/31/24倍。 春立医疗已在关节假体产品领域建立起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领先的市场地位, 借助国采提升市场份额, 巩固龙头地位, 运动医学、 PRP、 口腔等新管线等将成为新增长点。 当前国内关节手术渗透率较低, 未来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集采风险出清, 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潜力,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关节和新产品放量低于预期, 市场竞争风险, 集采续约降价风险。
普门科技 医药生物 2023-11-06 21.95 -- -- 25.00 13.90%
25.00 13.90%
详细
前三季度业绩快速增长, 两大业务线均衡发展。2023Q1-3公司实现营收 8.09亿元(+20.15%) , 归母净利润 2.05亿元(+33.87%) , 扣非归母净利润 1.88亿元(+31.09%) 。 从单季度看, 23Q3单季营收 2.51亿元(+10.64%) , 归母净利润 0.70亿元(+31.42%) , 扣非归母净利润 0.62亿元(+23.36%) 。 剔除疫情相关产品影响, 预计体外诊断保持良好增长, 治疗与康复业务复苏强劲。 持续投入研发, 产品管线不断丰富。 公司持续深耕体外诊断领域, 公司的全自动化生化仪获证, 可以与电化学发光高速机 eCL9000进行级联, 形成生免流水线。 同时公司在实验室自动化方面投入研发, 为检验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基于散射比浊方法学的全自动红细胞渗透脆性分析仪 RA800系列产品已取得注册证并开始市场推广工作。 另外, 光电医美产品优化升级持续进行,强脉冲治疗仪已提交注册申请,调Q激光治疗仪核心部件成功实现自主研发、生产, 升级款红蓝光治疗仪已有成品。 在临床医疗产品线, 公司依托控股子公司智信生物开展泌尿外科“肾盂镜和膀胱镜” 产品研究, 新立项的间歇式空气波治疗仪预计在 2024年上市; 多种类型的敷料持续研发中, 预计年底在海外上市。 毛净利率持续提升, 销售及管理费用率有所下降。2023Q3销售毛利率 69.09%(+11.5pp) , 预计以体外诊断试剂为代表的高毛利率产品收入占比不断提升。 销售费用率 23.50%(+7.0pp) , 管理费用率 5.63%(+0.5pp) , 研发费用率 16.49%(-4.4pp) , 财务费用率-3.62%(+3.9pp) 。 归母净利率 28.08%(+4.4pp) , 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 考虑业务布局和宏观环境的变化, 略下调盈利预测, 20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 3.29/4.30/5.59(原为 3.29/4.40/5.90亿) , 同比增长 30.7%/30.7%/30.2%, 对应 PE 分别为 29/22/17倍。 公司横跨体外诊断与治疗康复两大优质赛道, 拥有高壁垒的电化学发光技术平台, 前瞻布局皮肤医美和消费健康领域, 成长前景广阔,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 销售推广不及预期、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汇率风险。
新产业 医药生物 2023-03-06 58.70 -- -- 62.80 6.98%
62.80 6.98%
详细
新产业:做中国体外诊断领域的领导者。公司成立于1995 年,一直专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领域的研究和开发,2008 年完成中国第一台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的注册。截至2022H1,公司面向全球销售9 款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及191项配套试剂,已服务国内超8200 家医疗终端,其中三级医院客户达1279 家,三甲医院覆盖率超过50%,国内及海外累计实现化学发光分析仪装机或销售分别超10500 和13400 台。公司历史业绩展现了良好的成长性,2012-21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9%和33%,且保持了优异的盈利能力。 化学发光是高景气度和高壁垒的赛道。2020 年中国IVD 市场规模约为1075亿元,在政策扶持、终端需求膨胀、技术进步的带动下,预计2020~25 年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达15.4%。其中免疫诊断为最大的细分板块之一,2020年国内市场规模为278 亿元。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是该领域的主流技术,凭借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势,快速实现了对酶联免疫等方法学的替代,但目前70%-80%的市场份额由进口厂商占据,国产龙头份额仍然较低。 公司借助强大的自研能力加速进口替代,国际化和平台化打开新成长曲线。 公司以自主研发起步,花费十数年打破跨国企业在化学发光领域的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并已构建“仪器+试剂+原料”的一体化研发和生产能力。公司在国内及海外的新增装机量快速增长,中大型机占比不断提升,有望持续带动试剂销售。公司有着完善的经销商网络和优异的渠道管理能力,并于2018年率先推出超高速发光仪X8,成为进口替代的“利剑”。公司对海外市场持续耕耘近十余年,海外收入占比超过30%,将把印度市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国家。公司通过自研合作并举实现横向扩张,布局生化诊断、数字PCR和实验室自动化/检验流水线等业务,有望开启新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新产业生物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领域的龙头,拥有技术、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多重优势,2018 年推出超高速发光仪X8 后加速仪器销售和装机,不断提升中大型机占比,坚实庞大的装机基础未来将持续带动试剂销售,促进进口替代,同时国际化和平台化布局将开启新成长曲线。预计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12.27/16.13/20.77 亿元,同比增长26.0%/31.4%/28.8%;EPS 为1.56/2.05/2.64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37.7/28.7/22.3 倍。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公司一年期合理股价为71.75-77.90 元,相较当前股价(58.77 元/股)有22.1-32.6%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体外诊断集采降价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降价的风险;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业务领域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