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凯赛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4-04-17 39.80 -- -- 44.32 11.36% -- 44.32 11.36%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为6.50-7.20亿元,同比增长 28.60%-42.45%;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0.94-1.15亿元,同比增长 63.65%-100.2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91-1.12亿元,同比增 79.04%-120.36%,单季度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长链二元酸下游需求回暖,癸二酸替代持续进行,24Q1业绩同环比大幅提升。 公司是国内生物制造领域的开拓者,2003年实现了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产业化,并逐步完成对化学法同类产品的市场替代,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 2023年,受国际市场环境、行业等因素影响,尤其是欧洲市场的销售下滑,公司长链二元酸销售不及预期。但 2024年以来,下游需求持续回暖,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加大产品销售力度,同时全力拓展新产品癸二酸市场,提升客户份额,产品正逐步复制公司月桂二酸对化学法的替代过程。因此 24Q1公司长链二元酸业务的快速恢复带动业绩同环比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 持续推进生物基聚酰胺应用开发,携手招商局集团强化市场推广,协同发展打开新成长空间。 2023年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向上海曜勤(拟设立)发行股票募资不超 66亿元,招商局集团将通过上海曜勤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预计超过 5%。同时公司与招商局集团签署《业务合作协议》,根据协议 2023-2025年招商局采购并使用凯赛生物的产品中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量分别不低于 1、 8、 20万吨。招商局集团主要业务涉及海运、港口、航运、金融、房地产、能源等诸多领域,结合公司生物基材料与招商局的资源禀赋,共同开发生物基聚酰胺纤维复合、拉挤工艺以及集装箱、建筑、光伏、物流等领域的应用技术,为合成生物制造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投资分析意见:暂时维持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3.67、 5.92、 9.1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为 60、 37、 24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新项目建设进度、产品达产进度及销售不确定性风险;2)核心技术外泄、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研发滞后风险;3)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凯赛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3-12-07 53.45 -- -- 56.80 6.27%
56.80 6.27%
详细
事件:2023年10月31日,凯赛生物发布2023年三季报,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5.65亿元,同比下跌14.81%;归母净利润为3.14亿元,同比下跌35.44%;扣非净利润为2.56亿元,同比下跌45.99%。对应公司3Q23营业收入为5.35亿元,环比上涨1.92%;归母净利润为0.72亿元,环比下跌60.94%。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3Q23盈利环比下降。公司前三季度总体销售毛利率为28.48%,较去年同期下跌6.94pcts。公司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同比上涨28.82%;销售费用同比下跌17.68%;管理费用上涨8.74%;研发费用同比下跌6.19%。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出现下跌,净利率为22.57%,较去年同期减少6.31pcts,主要系公司长链二元酸系列毛利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同期有所下降等因素相关。公司3Q23归母净利润环比下跌,主要系2Q23汇兑收益较高。 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5.30亿元,同比下跌18.32%,。投资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13.13亿元,同比上涨60.69%。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0.80亿元,同比减少71.37%。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5.75亿元,同比下跌18.75%。应收账款同比下跌15.60%,应收账款周转率下跌,由2022年同期的5.89次变为4.48次。 存货同比下跌3.23%,存货周转率下跌,由2022年同期的0.86次变为0.73次。 合成生物学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颠覆与变革。合成生物学技术通过对生物系统的设计、构建和测试,运用生物方法进行大规模物质加工与转化。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具备高效、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可以逐步全面赋能传统行业、补充甚至颠覆传统生产方式,作为解决人类对传统石化、化工产品的过度依赖,以及解决碳减排、碳中和问题的有效途径,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在近年来“双碳”目标及绿色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许多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我国“十四五”规划及多项产业政策也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制造材料领域,这给予了合成生物学良好的发展契机。根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麦肯锡将合成生物学列入未来十二大颠覆性技术之一的“下一代基因组学”之中,预计到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影响将达到1000亿美元。 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先企业之一,深耕聚酰胺全产业链产品。公司利用生物制造技术,进行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全球领先的利用生物制造规模化生产新材料的企业之一。公司产品主要聚焦聚酰胺产业链,包括系列生物法长链二元酸(DC10-DC18),生物基戊二胺,以及系列生物基聚酰胺(泰纶、E-2260、E-1273、E-3300、E-6300等),二元胺及二元酸可以聚合生成聚酰胺。公司在全球率先实现了产业化生产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和生物基聚酰胺,并开发出系列生物基聚酰胺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聚酰胺全产业链中都具备明显优势。 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全球主导供应商,癸二酸提供业绩增量。公司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年产能11.5万吨,生产线位于凯赛金乡、乌苏技术和凯赛太原。在近年与传统化学法的竞争中,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因经济性及绿色低碳的突出优势,逐步主导市场。目前公司的系列生物法长链二元酸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且公司与杜邦、赢创、艾曼斯、诺和诺德等多个优质客户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下游生物基长链尼龙等产品的逐步推广,长链二元酸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公司年产4万吨/年生物法癸二酸(DC10)建设项目在凯赛太原生产基地建成并开始试生产,可作为生产长链尼龙、癸二酸的酯类等产品的单体原料。根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披露,癸二酸全球规模约11万吨,据咨询公司GMI预测,癸二酸需求在2025年之前的复合年均增速约5.5%,其下游应用包括纺织、润滑油、增塑剂和化学中间体等多个领域。公司癸二酸的主要客户与长链二元酸(DC11-DC18)的客户部分重叠,易实现销售推广,我们认为随着公司癸二酸产能逐渐爬坡,有望贡献新的业绩增量。 戊二胺是公司生物基聚酰胺的核心原料。公司乌苏材料年产5万吨戊二胺项目,在全球范围首次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丰富了全球双尼龙市场的产品种类。 公司生物基戊二胺主要用做生产生物基聚酰胺的核心原料,与一种或多种不同的二元酸聚合,生产系列生物基聚酰胺,产品种类包括PA56、PA510、PA5X等。公司系列生物基聚酰胺年产10万吨生产线位于乌苏材料,其下游推广应用领域包括:民用丝、工业丝、无纺布、工程塑料、尼龙弹性体等。针对下游不同领域,公司注册了主要应用于纺织领域的商标“泰纶”和主要应用于工程材料领域的商标“ECOPENT”。 持续开发生物基聚酰胺的各类应用材料,积极推进市场推广。公司持续研发生物基长链聚酰胺、高温聚酰胺、连续纤维增强型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聚酰胺弹性体、以及聚酰胺发泡/蜂窝材料等产品,以促进下游应用推广,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公司正在开发的以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增强的生物基聚酰胺热塑性复合材料,由于其轻量化、高强、耐温等性能优势,可实现交运物流、新能源装备、建筑装饰等领域大场景的应用。目前聚酰胺产品中仍以石油基聚酰胺为主,尼龙6、尼龙66二者占比合计接近90%,生物基聚酰胺在近年实现产业化后,其产品性能和应用潜力逐渐为市场所接受和认可,开始在在纺丝和工程材料领域进行应用推广。生物基聚酰胺的应用推广有利于改善我国关键材料的进口依赖,生物基戊二胺和生物基聚酰胺产业化技术于2015年被工信部列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公司持续进行产品应用开发,并与下游的产业客户深化合作,积极开拓下游潜在应用,推进生物基聚酰胺的市场推广。 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打造完整的生产平台。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了生物基聚酰胺单体-生物基聚酰胺聚合物-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改性材料全产业链,在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并正在山西打造全球规模领先的合成生物新材料全产业链项目。公司通过生物法能够生产从碳十到碳十八的各种链长的二元酸,具备开拓多个潜在市场的能力,结合自有的生物基戊二胺产品,通过不同单体组合能得到更多高性能聚酰胺,拥有完整的平台以生产一系列生物基聚酰胺产品。 生物基聚酰胺低成本、低碳排放的竞争优势突出。公司拥有生产生物基聚酰胺的完整平台,主要核心原材料由公司自主掌握,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开发与升级,生产工艺优化,以及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强成本优势。公司生物基产品采用可再生的农作物作为原料,通过生物技术生产出生物基产品,制造过程条件温和、节能减碳,有望做到零碳甚至负碳,对降低碳排放有显著作用,在双碳政策及绿色生产方式转型的背景下优势突出。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生产每吨生物基聚酰胺56比传统尼龙66或尼龙6减少碳排放一半以上;生产每吨生物法癸二酸比化学法癸二酸减碳约20%;此外,公司生物基聚酰胺产品以塑代钢通过终端产品减重而降耗,以塑代塑替代热固性材料实现循环利用,均实现了对碳中和的有益贡献。 与招商局签订合作,有望进一步打开生物基聚酰胺的成长空间。公司在2023年6月公告披露,公司与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业务合作协议》,招商局集团将尽最大的商业努力推广和落实凯赛生物基聚酰胺产品的使用,保障落实前三年“1-8-20目标”(前三年“1-8-20目标”:招商局采购并使用凯赛生物的产品中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量于2023、2024和2025年分别为不低于1万吨、8万吨和20万吨),进一步打开公司生物基聚酰胺的市场增长空间。公司的生物制造技术在基础材料制造领域可有效降低碳排放,环保型材料可应用于招商局集团下属多个实业板块。我们认为公司与招商局集团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自在产品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发挥产业链上的协同效应,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拥有合成生物学全产业链高通量研发平台,持续进行研发迭代。公司在合成生物学、细胞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学科领域均设有研发团队,成熟的复合型团队具备产品开发、迭代及应用拓展的能力,打造出跨越多学科的高通量研发平台。公司依靠自主研发开发出现有的商业化产品,并在现有的生物制造技术基础上持续研发,在多个领域进行连续纤维增强型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应用开发和测试。1H23完成对AI蛋白质设计平台公司分子之心的战略投资,公司将和分子之心在业务层面展开深度合作,将AI技术引入生物制造研发体系,大幅度提高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效率。公司的太原合成生物研究院承担了合成生物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将为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储备人才和技术。公司研发-中试-工厂相结合的高通量平台取得初步成效。此外,公司上海“生物基聚酰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建成使用,利用上海这一核心地区的优势,更好地整合优化人才、技术、设备等各项资源,增强公司整体研发实力。 核心产品持续扩产,秸秆制乳酸试验项目力求解决原料供应及再利用难题。 公司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年产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年产3万吨长链二元酸和2万吨长链聚酰胺项目,年产240万吨玉米深加工及年产500万吨生物发酵液项目等正在建设中,长链二元酸、生物基聚酰胺等公司核心产品产能持续爬坡。公司致力成为“合成生物产业的开拓者”,为了解决生物制造原料的长期供应和生物废弃物的再利用难题,公司积极探索以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替代玉米等粮食原料作为生物制造原料,在山西合成生物产业园进行万吨级秸秆制乳酸试验项目,目前进展顺利。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2.85/45.17/76.1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6/7.05/10.4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8/1.21/1.78,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65.5X、42.3X、28.7X。我们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公司在生物基聚酰胺全产业链布局,拥有完整的生产平台,一体化协同效应显著;2)公司拥有跨学科高通量研发平台,并持续推进产品研发和应用测试,技术壁垒高筑;3)双碳政策下,公司低成本、碳减排的生物基产品优势突出,叠加与招商局合作,生物基聚酰胺市场推广前景良好。我们看好生物制造的低碳环保优势及公司生物基聚酰胺推广前景,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波动风险;技术研发滞后风险;新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波动风险;环保合规风险。
凯赛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3-11-17 52.13 -- -- 56.10 7.62%
56.80 8.9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度报告,公司 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5.65亿元,同比减少 14.81%;实现归母净利润 3.14 亿元,同比减少 35.44%;2023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35 亿元,同比减少 2.51%,环比增加 1.9%;实现归母净利润 0.72 亿元,同比减少 51.89%,环比减少 60.87%。 长链二元酸毛利下滑,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公司主营业务为长链二元酸,此前长链二元酸以化学合成为主,在近些年的竞争中,生物法逐渐将化学法取代,公司是全球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主导供应商。今年前三季度受到国际市场影响,公司长链二元酸毛利下滑,叠加汇兑收益的下降,公司业绩同比下滑。公司 4 万吨/年癸二酸项目于去年三季度建成,其可应用于纺织、增塑剂、润滑油等领域。 未来随着产品逐步放量,将稳固公司在长链二元酸领域的龙头地位。 生物基聚酰胺复材应用场景多元,招商局订单奠定业绩基础公司以生物基戊二胺为核心原料,合成出 PA56、PA510、PA5X 等一系列聚酰胺材料,并同时开发高玻纤含量的复合材料加工技术,进而提升产品强度,生物基聚酰胺复材潜在的应用场景包括新能源装备、交运物流、建筑装饰等。今年 6 月,公司与招商局签署框架协议,2023-2025年,招商局拟从公司采购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量分别为不低于 1 万吨、8 万吨和 20 万吨。此次合作将有望加快公司生物基聚酰胺材料的应用和推广,奠定公司业绩基础。目前公司 50 万吨/年生物基戊二胺、90 万吨/年生物基聚酰胺等项目稳步推进,为后续生物基复材推广提供保障。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2/7.10/11.14 亿元,EPS分别为 0.74/1.22/1.91 元,对应 PE 分别为 75/46/29 倍。考虑公司作为合成生物学龙头,主营产品长链二元酸优势明显,招商局入股后,生物基聚酰胺材料有望持续放量,成长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长链二元酸产品价格下跌,聚酰胺材料放量不及预期。
凯赛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3-11-06 53.29 -- -- 55.48 4.11%
56.80 6.59%
详细
2023 年 10 月 30 日, 凯赛生物发布三季报: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65 亿元,同比-14.81%;实现归母净利润 3.14 亿元,同比-35.4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5.30 亿元,同比-18.32%;销售毛利率为 28.48%,同比减少 6.94pct;销售净利率为 22.57%,同比减少6.31pct。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35 亿元,同比-2.51%,环比+1.92%;实现归母净利润 0.72 亿元,同比-51.89%,环比-60.9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2.06 亿元,同比-28.37%,环比-15.85%;销售毛利率为 26.06%,同比减少 10.19pct,环比增加 0.46pct;销售净利率为 16.61%,同比减少 12.99pct,环比减少 20.08pct。 投资要点: 受国际市场影响,长链二元酸毛利下降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65 亿元,同比-14.81%;实现归母净利润 3.14 亿元,同比-35.44%。 营收利润的下滑, 主要系公司长链二元酸系列毛利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同期有所下降,汇兑收益下降所致。2023Q3,公司实现净利润 8888 万元,环比减少 1.04 亿元,主要是汇兑收益减少所致。财务费用为-3197 万元,环比增加 1.10 亿元。销售费用为 865 万元,环比增加 195 万元,管理费用为 4017 万元,环比增加 1445 万元,研发费用为 4025 万元,环比增加 378 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为-182 万元,环比增加 1234 万元,信用减值损失为-135 万元,环比减少 333 万元。 与招商局签订合作协议,保障聚酰胺销售推广2023 年 6 月 25 日,凯赛生物发布公告称,与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业务合作协议》,招商局将尽最大的商业努力推广和落实凯赛生物基聚酰胺产品的使用,保障落实前三年“1-8-20 目标”。前三年“1-8-20 目标”:招商局采购并使用凯赛生物的产品中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量于 2023、 2024 和 2025 年分别为不低于 1 万吨、 8 万吨和 20 万吨。从 2024 年底开始,双方提前一年确定后续采购产品形式和采购量。招商局集团系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将发展绿色科技作为重要战略部署。与传统化工方式相比,公司的技术能力在基础材料制造领域可有效降低碳排放,环保型材料可应用于招商局集团下属多个实业板块,双方能够协同发展。2021 年乌苏工厂聚酰胺产能投产以来,生产销售承压,与招商局合作有望进一步加速聚酰胺生产应用。 太原在建 90 万吨生物基聚酰胺,看好公司的长期成长性截至 2023H1,公司有 11.5 万吨长链二元酸产能,其中包括 4 万吨癸二酸产能,乌苏现有 10 万吨生物基戊二胺产能, 年产 50 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年产 90 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 年产 3 万吨长链二元酸和 2 万吨长链聚酰胺项目等项目正在建设中, 看好公司的长期成长性。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考虑长链二元酸的需求偏弱, 调整公司盈利预期,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公司的归母净利分别为 4.29、 7.71 和11.65 亿元,对应的 PE 分别为 72、 40、 27 倍,考虑公司聚酰胺应用有望加速推进,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投产不达预期风险、产品价格下滑风险、产品需求下滑风险、工厂安全环保生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销售未达预期风险等
凯赛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3-11-01 53.70 -- -- 53.76 0.11%
56.80 5.77%
详细
事件描述10月30日,凯塞生物发布了2023年三季度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5亿元,同比减少14.81%;归母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减少35.44%。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5亿元,同比减少2.51%,环比增加1.92%;实现归母净利润0.72亿,同比减少51.89%,环比减少60.94%。 公司Q3业绩符合预期,受宏观环境影响明显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5亿元,同比减少2.51%,环比增加1.92%;实现归母净利润0.72亿,同比减少51.89%,环比减少60.94%。公司营收基本维持稳定,Q3整体毛利率为26.06%,环比基本持平,主要系公司长链二元酸系列毛利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同期有所下降,同时汇兑收益下降,综合导致净利润环比下降。预计未来随着下游需求恢复,公司产品加速放量,业绩将逐渐恢复。 招商局集团间接入股公司,战略合作发展生物基聚酰胺公司通过定增方式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60,000.00万元,募集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发行对象为上海曜勤,招商局集团直接持股上海曜勤48.9995%股权。另外,公司与招商局集团在6月签订《业务合作协议》,协议约定招商局将尽最大商业努力,推广和落实凯赛生物基聚酰胺产品的使用,采购并使用凯赛生物的产品中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量于2023、2024和2025年分别为不低于1万吨、8万吨和20万吨。本次战略合作为生物基聚酰胺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有力助推公司实现“致力成为全球合成生物领军企业”的战略目标。 积极扩展产品布局,充分发挥生物技术优势公司目前在建项目包括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年产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年产3万吨长链二元酸和2万吨长链聚酰胺项目等,持续拓展高温、中温、长链系列生物基聚酰胺以及连续纤维增强型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在各类场景的应用。为了解决生物制造原料的长期供应和生物废弃物的再利用难题,公司在山西合成生物产业园建设年产1万吨的秸秆制乳酸试验项目。另外,公司计划布局多肽类药物合成,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低成本的高附加值原料药,同时也正在开发生物基含杂原子的环状化合物,布局生物基哌啶产品。公司多产品布局,充分发挥生物合成技术的优势,新产品和新产能成为公司提升业绩潜力的基石。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2、7.54、11.00亿元(前值为7.04、10.35、13.37亿元),同比增速为-14.6%、59.6%、45.9%。对应PE分别为66、41、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及产业政策波动风险;(2)新项目建设进度、产品达产进度及销售不确定性的风险;(3)关税等进出口政策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风险;(4)汇率波动风险;(5)核心技术外泄或失密风险。
凯赛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3-08-31 62.13 -- -- 61.36 -1.24%
61.36 -1.2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公司 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0亿元,同比减少 20.05%;实现归母净利润 2.42亿元,同比减少28.12%;2023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25亿元,同比减少 16.35%,环比增加 3.96%;实现归母净利润 1.84亿元,同比增加 13.91%,环比增加 222.81%。 长链二元酸需求疲软,半年业绩同比下滑。公司以合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主要从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具有生物法长链二元酸(DC10-DC18)产能 11.5万吨/年,其中生物法癸二酸产能4万吨/年,生物基戊二胺产能 5万吨/年,生物基聚酰胺产能 10万吨/年。上半年由于公司主营产品长链二元酸下游需求疲软以及一次性成本费用的增加,公司业绩同比下滑。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销售费率、管理费率、财务费率、研发费率分别为 1.82%、8.82%、-16.37%、8.36%,分别同比+0.18pct,+3.73pct,-2.96pct、+1.65pct。公司癸二酸项目于去年三季度建成并开始试生产,有望在今年逐步放量,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公司 50万吨/年生物基戊二胺、90万吨/年生物基聚酰胺项目、3万吨/年长链二元酸和 2万吨/年长链聚酰胺等项目也在稳步推进,项目储备充足,为后续的产品放量打下基础。 招商局入股签订合作协议,生物基聚酰胺有望持续放量。2023年 6月25日,公司通过了 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的相关议案,本次发行完成后,招商局集团将间接持有公司超过 5%的股份。同时双方签署《业务合作协议》,2023-2025年,招商局拟从公司采购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量分别为不低于 1万吨、8万吨和 20万吨。公司的生物基材料将有望应用于招商局下属的多个实业板块,双方将分别发挥自身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形成产业链的有效协同。此次合作将有望加快公司生物基聚酰胺的持续放量,为公司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助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46/7.70/11.52亿元,EPS分别为 0.94/1.32/1.98元,对应 PE 分别为 59/42/28倍。考虑公司作为合成生物学龙头,主营产品长链二元酸优势明显,癸二酸有望在今年逐步贡献业绩;招商局入股后,生物基聚酰胺材料有望持续放量,成长空间广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长链二元酸产品价格下跌,聚酰胺材料放量不及预期。
凯赛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3-08-17 60.99 -- -- 63.98 4.90%
63.98 4.90%
详细
深耕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及聚酰胺产业链,全球合成生物学应用龙头。公司是全球代表性的合成生物制造公司,主要生产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及生物基聚酰胺。公司深度参与合成生物学全产业链的流程研发中,已在生物设计、基因修饰、发酵工程、分离纯化及商业化应用积累了核心技术。 长链二元酸为合成生物学的成功商业化产品之一,公司产品全球市占率约80%,已实现对化学法的替代。长链二元酸主要作为单体用于合成高性能聚酰胺,也是麝香香料、油漆、涂料、润滑油、增塑剂、新医药和农药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预计2023-2028年期间全球市场CAGR=7%。公司量产的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已经成为全球的主流合成方式,凭借性能和成本优势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化学法的替代,全球市占率约80%。公司长链二元酸销售稳定,2017-2022年复合增速为9.33%,2022年销量约5.87万吨。公司现有7.5万吨DC11-DC18产能,此前位于乌苏基地延期的3万吨产能或于2023年底投产。此外4万吨DC10产能已经于2022年9月底完成调试,预计全球需求约11万吨,有望对工艺繁琐且不环保的蓖麻油化学法形成替代,现已形成销售。 低成本+性能潜力+碳减排优势,生物基尼龙纤维与工程塑料景气度高。 公司实现了对生物基尼龙原材料戊二胺的全球首次规模化量产,并且形成面向纺织用途的泰纶(TERRYL)和面向工程塑料的ECOPENT两大生物基尼龙品牌。纺服领域,预计全球2022-2025年生物基尼龙纤维市场复合增速为57.31%,2025年达到52.28亿元。工程塑料领域,2021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45亿美元,预计2021-2027年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4.49%,公司通过复合、改性等工艺持续发掘PA5X生物基尼龙在“以塑代钢、以塑代塑”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在新能源、运输和建筑等领域均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公司现有生物基聚酰胺产能1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5万吨,此前位于乌苏基地延期的2万吨产能或于2023年底投产,2024年末太原基地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及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预计达到可使用状态,产能建设持续推进。 央企招商局入股,“1-8-20”采购目标有望加速生物基尼龙推广。2023年6月26日,凯赛生物发布《关于公司与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业务合作协议〉暨涉及关联交易的公告》以及《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等公告。招商局集团将成为上市公司间接股东,并拟与公司开展系列生物基聚酰胺材料方面的战略合作,保障落实2023、2024和2025年采购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量分别为不低于1万吨、8万吨和20万吨,公司生物基尼龙推广有望加速。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23年至2025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21.72/41.13/78.76亿元,同比-11.03%/89.36%/91.50%;实现归母净利润4.66/7.45/11.74亿元,同比-15.72%/59.79%/57.51%,对应EPS分别为0.8/1.28/2.01元,PE为75.42/47.20/29.9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公司技术外泄或失密风险;定向增发失败风险;减持风险
凯赛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3-08-16 61.18 -- -- 63.98 4.58%
63.98 4.58%
详细
事件:2023 年8 月8 日,凯赛生物发布2023 年中报: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0 亿元,同比下滑20.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 亿元,同比减少28.1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24 亿元,同比-10.25%。销售毛利率29.73%,同比减少5.34 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25.67%,同比减少2.91 个百分点。 其中,2023 年Q2 实现营收5.25 亿元,同比-16.35%,环比+3.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 亿元,同比+13.91%,环比+221.0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45 亿元,同比+12.87% ,环比+209.06%。销售毛利率25.6%,同比减少8.39 个百分点,环比减少8.4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36.69%,同比增加8.49 个百分点,环比增加22.47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长链二元酸下游需求疲软,2023H1 净利润同比下滑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0 亿元,同比下滑20.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 亿元,同比减少28.11%。 主要是公司长链二元酸系列销量受下游需求疲软影响较同期有所下降,一次性成本费用增加所致。销售费用率为1.82%,同比+0.1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8.82%,同比增加3.73 个百分点,主要系一次性费用以及股份支付费用增加导致;财务费用率为-16.37%,同比减少2.95 个百分点,主要是汇兑收益增加,汇兑收益金额为6824万元;研发费用8.36%,同比增加1.65 个百分点。 二季度毛利率下行,费用率下降毛利率下行主要是由于长链二元酸产量下降带来的开工率波动有关;费用率下降主要是财务费用发生变动,2023Q2 的财务费用为-1.42 亿元,环比-1.15 亿元,二季度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提升,推测为汇兑收益带来的变动。 与招商局签订合作协议,保障聚酰胺销售推广2023 年6 月25 日,凯赛生物发布公告称,与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业务合作协议》,招商局将尽最大的商业努力推广和落实凯赛生物基聚酰胺产品的使用,保障落实前三年“1-8-20 目标”。前三年“1-8-20 目标”:招商局采购并使用凯赛生物的产品中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量于2023、2024 和2025 年分别为不低于1 万吨、8 万吨和20 万吨。从2024 年底开始,双方提前一年确定后续采购产品形式和采购量。 招商局集团系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将发展绿色科技作为重要战略部署。与传统化工方式相比,公司的技术能力在基础材料制造领域可有效降低碳排放,环保型材料可应用于招商局集团下属多个实业板块,双方能够协同发展。 2021 年乌苏工厂聚酰胺产能投产以来,生产销售承压,与招商局合作有望进一步加速聚酰胺生产应用。 太原在建90 万吨生物基聚酰胺,看好公司的长期成长性公司目前有11.5 万吨长链二元酸产能,其中包括4 万吨癸二酸产能,乌苏现有10 万吨生物基戊二胺产能,年产50 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年产90 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年产3 万吨长链二元酸和2 万吨长链聚酰胺项目等项目正在建设中,看好公司的长期成长性。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考虑长链二元酸的需求偏弱,下调公司2023-2024 年的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公司的归母净利分别为5.47、8.99 和12.43亿元,对应的PE 分别为84、51、37 倍,考虑公司聚酰胺应用有望加速推进,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投产不达预期风险、产品价格下滑风险、产品需求下滑风险、工厂安全环保生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销售未达预期风险等。
凯赛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3-08-11 61.33 -- -- 63.98 4.32%
63.98 4.32%
详细
事件概述2023年8月8日,公司发布2023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30 亿 元 , 同 比 -20.05% ;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 2.42 亿 元 , 同 比 -28.12%;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2.03亿元,同比-39.46%。主要系公司长链二元酸系列销量受下游需求疲软影响较同期有所下降。 招商局间接入股,协同发展打开新成长空间2023年6月26日,公司发布2023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拟向上海曜勤(拟设立)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66亿元,招商局集团通过上海曜勤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预计超过 5%。公司同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业务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招商局集团将尽最大的商业努力推广和落实公司生物基聚酰胺产品的使用,保障落实前三年“1-8-20 目标”,即招商局采购并使用公司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量于 2023、2024 和 2025 年分别为不低于 1 万 吨、8 万吨和 20万吨。与传统化工方式相比,公司的技术能力在基础材料制造领域可有效降低碳排放,环保型材料可应用于招商局集团下属多个实业板块。公司将与招商局集团充分发挥双方在生物基聚酰胺产品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发挥产业链上的协同效应,打开新成长空间。年产50 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 90 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计划于2024年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生物基聚酰胺热塑性复合材料开拓应用场景公司进一步与下游客户深化合作,积极开拓产品下游潜在应用,持续发掘开拓市场空间。以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增强的生物基聚酰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轻量化、高强、耐温、耐腐蚀等特点。公司积极开发连续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在交运物流、新能源装备、建筑装饰等领域大场景的应用,同下游的产业客户密切沟通需求,协作开发样品,为后续规模商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w 联合开发高性能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管材领域的应用;w 开发高性能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电池壳的工艺,进行实验室级别样品测试;w 开发高性能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集装箱的工艺,完成小规模样箱及辅材评估。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与招商局的合作不仅直接带来业绩增量,还对生物基聚酰胺的市场拓展带来背书效应,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6.73、9.61、12.39亿元,同比增速为21.66%、42.80%、28.94%,当前股价对应P/E为53.02、37.13、28.8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放大量产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品市场验证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波动风险、下游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凯赛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3-08-10 61.40 -- -- 63.98 4.20%
63.98 4.20%
详细
2023年8月7日晚,凯赛生物发布2023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0亿元,同比下降20.05%;实现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下降28.12%,实现扣非净利润2.03亿元,同比下降39.46%。 中报业绩符合预期,癸二酸产能持续释放公司二季度营收维持稳定,业绩环比实现大幅上涨。2023年8月7日晚,凯赛生物发布2023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0亿元,同比下降20.05%;实现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下降28.12%,实现扣非净利润2.03亿元,同比下降39.46%。公司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同比下降16.35%,环比增加3.87%;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加13.91%,环比增加221.05%;扣非净利润1.57亿元,同比下降5.80%,环比增加243.74%。同比下降主要系公司长链二元酸系列销量受下游需求疲软影响较同期有所下降所致。虽受宏观经济影响明显,产品价格承压,但依托癸二酸、生物基聚酰胺等新产能的逐渐放量,叠加公司三费改善明显,第二季度营收维持稳定,业绩环比实现大幅上涨,第二季度整体符合预期,随着下半年的需求回暖,公司下半年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公司与招商局建立战略合作,助力打开生物基聚酰胺市场公司股权架构引入招商局集团,战略合作协议将逐步打开生物聚酰胺下游市场。6月25日,公司发布公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60,0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贷款。公司股权架构引入招商局集团有利于在产品布局、财务能力、人才引进等方面做出优化,同时在新建项目投产和产品研发上提高了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另外,公司与招商局签署《业务合作协议》,招商局集团拟从凯赛生物采购生物基聚酰胺,约定采购并使用凯赛生物的产品中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量于2023、2024和2025年分别为不低于1万吨、8万吨和20万吨。为落实“1-8-20目标”,双方共同设立生物基聚酰胺应用场景的公关团队开发生物基聚酰胺纤维复合、拉挤工艺以及在集装箱、建筑、光伏、物流等领域的应用技术。本次业务合作,将推动新产能的放量,为生物基聚酰胺的在集装箱、建筑、光伏等应用迈出开拓性的一步双方互利共赢,有利于公司把握行业优势,有力助推公司实现“致力成为全球合成生物领军企业”的战略目标。 长链二元酸维持龙头地位,生物法癸二酸逐步贡献增量公司长链二元酸维持全球龙头地位,生物法癸二酸新产能逐渐贡献增量。化学法长链二元酸自2015年底开始退出市场,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凭借其经济性和绿色环保优势逐步主导市场。另外,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区项目中年产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项目已于2022年三季度建成并开始生产,目前癸二酸传统生产方式为蓖麻油水解裂解制取,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1万吨,公司该项目是全球首创的生物法癸二酸产业化项目,癸二酸可作为聚合单体用于生产长链尼龙、癸二酸的酯类等产品,其主要客户与公司长链二元酸(DC11-DC18)的客户部分重叠,新增产能将随着下游需求恢复加速放量,稳固长链二元酸行业龙头地位。 尼龙复材市场空间广阔,生物基聚酰胺加速渗透尼龙复材市场稳步增长,生物基尼龙凭借成本和性能优势渗透率逐步提升。尼龙是五大工程塑料之首,尼龙复合材料兼具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低成本等综合优势,汽车轻量化趋势以及工程塑料对耐热性、力学性能标准提升将持续使尼龙复合材料市场稳定增长,预计2025年尼龙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超2300亿。生物基尼龙具有原料可再生、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等特性,凭借较低的成本和自身性能的优势,渗透率逐步提升。凯赛(乌苏)年产5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年产1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线已于2021年中期投产,生物基聚酰胺产品开发了300多家客户并开始形成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民用丝、工业丝、无纺布、工程塑料、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领域,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区项目中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预计2024年年底投产,预计未来生物基高温尼龙将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在尼龙复材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至10%,市场空间超210亿元,生物基尼龙在下游市场接受度的逐步提高将奠定公司的业绩潜力。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4、10.35、13.37亿元,同比增速为27.2%、47.1%、29.2%。对应PE分别为51、35、2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波动风险;(2)新项目建设进度、产品达产进度及销售不确定性的风险;(3)下游行业波动风险;(4)宏观经济波动风险;(5)关税等进出口政策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风险。
凯赛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3-08-09 62.03 -- -- 63.98 3.14%
63.98 3.14%
详细
2023年8月7日公司披露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0.30亿元,同比下降20.1%;实现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下降28.1%。 其中,Q2实现营收5.25亿元,同比下降16.4%,环比增长3.87%;实现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13.9,环比增长221.1%。 二元酸业务逐季恢复,癸二酸稳步推进:公司上半年业绩贡献主要来自长链二元酸业务,在二季度混合烷烃价格环比下滑的背景下实现收入的小幅增长,反应出公司长链二元酸的销售在逐季恢复;4万吨癸二酸去年三季度投产后在逐步导入国内外客户,与公司长链二元酸(DC11-DC18)的客户部分重叠,预计将凭借其性能优势逐步占据市场。 生物基聚酰胺短期产能爬坡,招商局入股助力推广:公司上半年10万吨聚酰胺项目基地实现收入1.61亿元,净利润-0.66亿元,仍处于产品推广的产能爬坡期。今年6月公司公告定增募资不超过66亿元引入招商局,并与招商局签署《业务合作协议》,保障落实23-25年公司聚酰胺“1-8-20”目标,双方有望在交通物流、建筑建材、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实现合作,助力公司生物基聚酰胺在复合材料、工程塑料等方面的推广。 23年上半年,公司长链二元酸业务逐季恢复正常,与招商局的合作为聚酰胺产品的落地打下坚实基础。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6.17、8.48、11.12亿元,EPS预测为1.06、1.45、1.92,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为57.94、42.21、32.03倍,维持“增持”评级。 聚酰胺推广进展慢;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人民币汇率波动;
凯赛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3-06-29 64.82 -- -- 65.41 0.91%
67.00 3.36%
详细
事件: 2023年 6月 25日,凯赛生物发布公告称《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预案》:拟向上海曜勤(拟设立)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66亿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贷款。 2023年 6月 25日,凯赛生物还发布公告称,与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业务合作协议》,招商局将尽最大的商业努力推广和落实凯赛生物基聚酰胺产品的使用,保障落实前三年“1-8-20目标”。前三年“1-8-20目标”:招商局采购并使用凯赛生物的产品中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量于2023、2024和 2025年分别为不低于 1万吨、8万吨和 20万吨。从 2024年底开始,双方提前一年确定后续采购产品形式和采购量。 投资要点: 拟定增不超过 66亿元,招商局或间接持股超 5%凯赛生物发布公告称《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 拟向上海曜勤(拟设立)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66亿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贷款。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发行对象为上海曜勤(拟设立),CIB 拟为上海曜勤(拟设立)的有限合伙人,拟以所持凯赛生物股票 11666万股出资,持有上海曜勤(拟设立)50.9995%的份额;招商局集团拟为上海曜勤(拟设立)的有限合伙人,拟以现金方式出资,持有上海曜勤(拟设立)48.9995%的份额。 上海曜建(拟设立)拟为上海曜勤(拟设立)的普通合伙人、执行事务合伙人,拟以现金方式出资,持有上海曜勤(拟设立)0.001%的份额;截至 2023年 6月 25日,CIB 为上海曜建(拟设立)唯一股东,拟将其持有的上海曜建(拟设立)49%股权转让予招商局集团,转让完成后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CIB)持有上海曜建(拟设立)51%股权,招商局集团持有上海曜建(拟设立)49%股权。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由 CIB 变为上海曜勤(拟设立),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 XIUCAI LIU(刘修才)家庭。本次发行完成前,招商局集团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本次发行完成后,招商局集团通过上海曜勤(拟设立)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预计超过 5%,将成为公司的关联方。 与招商局签订合作协议,保障聚酰胺销售推广2023年 6月 25日,凯赛生物发布公告称,与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业务合作协议》,招商局将尽最大的商业努力推广和落实凯赛生物基聚酰胺产品的使用,保障落实前三年“1-8-20目标”。前三年“1-8-20目标”:招商局采购并使用凯赛生物的产品中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量于 2023、2024和 2025年分别为不低于 1万吨、8万吨和20万吨。从 2024年底开始,双方提前一年确定后续采购产品形式和采购量。 招商局集团系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将发展绿色科技作为重要战略部署。与传统化工方式相比,公司的技术能力在基础材料制造领域可有效降低碳排放,环保型材料可应用于招商局集团下属多个实业板块,双方能够协同发展。 2021年乌苏工厂聚酰胺产能投产以来,生产销售承压,与招商局合作有望进一步加速聚酰胺推广应用。 聚酰胺产能储备充足,工程塑料应用广泛生物基聚酰胺在工程塑料领域应用广泛,例如汽车部件、电子电器、扎带、隔热条等;此外,公司正在开发以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增强的生物基聚酰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耐蠕变、尺寸稳定、耐化学性高等特点,可用于轻量化领域,例如集装箱、车厢板、建筑模板、新能源装备、风电叶片、管材;尼龙弹性体领域,例如面料、鞋材等。广泛的应用场景,使得凯赛生物的生物基聚酰胺可与招商局在多个应用领域切入合作。 另外公司在建生物基聚酰胺产能,目前有乌苏工厂 10万吨产能,在 建 2万吨,预计 2023年底投产,年产 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 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 5X 项目建设过程中。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基于审慎原则,暂不考虑本次发行股份摊薄因素及收购影响;考虑生物基聚酰胺应用推广需要一定时间,下调了 2023-3024年的盈利预期,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公司的归母净利分别为 7.29、10.01、12.23亿元,对应的 PE 分别为 52、38、31倍,考虑公司在合成生物学的技术优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不达预期风险、产品价格下滑风险、聚酰胺推广不及预期、与招商局业务合作进展不及预期、工厂安全环保生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等。
凯赛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3-06-27 58.95 -- -- 66.47 12.76%
67.00 13.66%
详细
6月25日下午,公司公告定增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60,000.00万元引入招商局集团,发行价格为43.34元/股,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贷款。同时拟与招商局集团签订业务合作协议,招商局采购并使用凯赛生物的产品中生物基聚酰胺树脂的量于2023、2024和2025年分别为不低于1万吨、8万吨和20万吨。采购产品为生物基聚酰胺树脂或生物基聚酰胺纤维复合材料(包括短纤维复合树脂、连续纤维预浸带、连续纤维预浸纱),或其片材、异型材、管材等成型材料。 招商局集团与公司展开合作,协同拓展生物基聚酰胺应用场景公司与招商局集团合作,拓展公司产品广阔应用场景。招商局集团系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将发展绿色科技作为重要战略部署。与传统化工方式相比,公司的技术能力在基础材料制造领域可有效降低碳排放,环保产品最终可应用于招商局集团下属多个实业板块,有望实现板块生物替代。本次发行能够增强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业务合作的顺利开展有望打造低碳乃至零碳产业的“灯塔型”项目,进一步为公司合成生物产品更加广阔的应用场景奠基,募集资金及招商集团后续提供的金融服务,助力公司构建融资优势,把握行业机遇,并有望进一步实现“全球合成生物领军企业”的战略目标。从长期看,生物基尼龙对比石油基仍具成本和性能优势,随着大经济周期的逐步改善上行,凯赛生物也将以此次与招商局集团合作为契机,开启生物基PA的规模化放量。 尼龙复材市场规模较大,生物基尼龙有望加速渗透2025年尼龙复材市场规模较大,生物基尼龙有望加速渗透。汽车轻量化趋势以及工程塑料对耐热性、力学性能标准提升将持续使尼龙复材市场增长。汽车和电子电气是尼龙复材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汽车领域中轻量化趋势叠加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持续增长;电子电气领域中连接器、LED照明设备等工程塑料的性能要求提升;风电叶片大型化、轻量化趋势下,尼龙相比于环氧树脂拥有更好防腐性、可回收性;以及集装箱领域,尼龙复材能够保证相同力强度下比钢、铝合金轻,能够有效降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 产品持续创新突破关键产业化技术,生物基聚酰胺放量在即聚酰胺复合材料突破关键产业化技术开发,下游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公司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在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及生物基聚酰胺功能材料等领域所积累的生物制造技术基础上持续研发,不断改进菌种及纯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高温聚酰胺、连续纤维增强型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应用开发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已经进入到样品试制阶段,有望进入“以塑代钢、以塑代铝、以热塑代热固”,替代金属、替代热固型材料的大应用场景,例如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设备,有轻量化需求的新能源汽车、高铁、集装箱等交通运输设施,综合阻燃保温建筑材料等众多复合材料类下游产业。公司在山西综改区规划的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90万吨聚酰胺产能按计划进行,预计将在23年年底陆续开始投产。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7、10.21、15.37亿元,同比增速为31.4%、40.5%、50.5%。对应PE分别为45、32、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及产业政策波动风险;(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3)关税等进出口政策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风险;(4)新项目建设及达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5)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波动风险;
凯赛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3-05-18 53.35 -- -- 56.66 5.91%
67.00 25.59%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2年度报告和2023年一季度报告:1)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24.41亿元,同比+3.28%;实现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6.97%。2)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05亿元,同比-23.56%;实现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67.09%。 终端需求疲软,生物基聚酰胺客户拓展仍在进行中。2022年长链二元酸销量5.87万吨,同比-4.48%,毛利率减少1.64pct至40.69%;生物基聚酰胺销量1.10万吨,同比-22.59%,毛利率减少3.49pct至-7.34%,主要由于产品进入市场时间较短,客户对于材料的性能深入理解和熟练使用仍需一段过程。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改进菌种及纯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研发费用同比+40.58%至1.88亿元。 生物新材料打开应用场景,以生物智造重塑人类低碳生活1)拓展长链二元酸产品,合成生物基聚酰胺5X新材料。在当前产品基础上,陆续开发包括九碳、十碳、十六碳、十八碳二元酸产品。 结合公司自有二元酸与二元胺单体,通过有机组合可以合成一系列生物基聚酰胺5X产品,根据不同品牌的特点开发不同的应用市场。例如,聚酰胺56产品性能接近通用型聚酰胺66,戊二胺与长链二元酸(十六碳以上)聚合得到的长链聚酰胺产品具有接近聚酰胺11、12的低温柔韧性能,聚酰胺5T性能接近聚酰胺6T。 2)生物基高温尼龙高效突破性新工艺具有性价比优势。生物基高温尼龙突破性工艺在产业化示范线上得到验证,充分体现了生物基单体构造的高分子材料表现出的性价比优势。公司开发的耐高温生物基聚酰胺一步法聚合工艺比传统化工同类产品的二步法聚合工艺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使生物基聚酰胺相对于传统化工产品具有“原料可再生、产品可回收、成本可竞争”的优势。 3)系列生物基聚酰胺连续纤维增强热塑型复合材料的关键产业化技术开发进展顺利,具有高性能、易加工、轻量化、可回收、低成本、耐磨耐腐蚀等综合优势,突破传统热塑性复合材料成本和性能局限,有望在交运物流、新能源装备、建筑装饰等领域的大场景中实现“以塑代钢、以塑代铝、以热塑替代热固”,用户侧的全周期成本和环境压力更低。 4)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生产乳酸的万吨级示范线已经部分建成并获得产品。公司将研发利用从农、林、湖泊等来源的生物废弃物经加工得到的C5糖和C6糖,经生物转化成各种产品,其中可能包括乳酸(用于做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材料)、戊二胺(用于生产生物基聚酰胺)、乙醇/丁醇(生物燃料)、氨基酸(如谷氨酸、赖氨酸)和蛋白质(营养)等。研发的目标是使之能在商业上比粮食更有经济性,做到“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公司还将研发秸秆中木质素和磷、钾、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回收和综合利用技术。 5)生物制造过程条件温和,节能减碳,生物基材料有望做到零碳甚至负碳。公司生物基产品采用可再生的农作物作为原料,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碳,再通过生物转化生产出生物基产品,生物制造过程条件温和,节能减碳,对降低碳排放有显著作用。经第三方检测,生产每吨生物基聚酰胺56比传统尼龙66或尼龙6减少碳排放一半以上;生产每吨生物法癸二酸比化学法癸二酸减碳约20%;此外,公司生物基聚酰胺产品以塑代钢应用于轻量化场合,终端产品由于减重而降耗节能,以塑代塑替代热固性材料实现材料循环使用,都可以实现对碳中和的有益贡献。绿色生产和轻量化是公司产品的特点,用生物基材料的高性价比与石油化学品竞争,发展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考虑2022年以及2023年一季度需求疲软,以及生物基聚酰胺市场拓展仍需时间,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6.73、8.02、9.69亿元(2023-2024前值为9.44、11.50亿元),同比增速为21.71%、19.14%、20.81%,当前股价对应P/E为46.78、39.26、32.50倍。我们认为长期来看生物新材料前景广阔,公司常年深耕聚酰胺产业链所形成的技术优势,以及在新一代合成生物学技术上的开拓将使公司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放大量产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品市场验证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波动风险、下游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