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吴骏燕

东海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630517120001...>>

20日
短线
16.67%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海油工程 建筑和工程 2024-03-22 6.70 -- -- 6.96 3.88% -- 6.96 3.88% -- 详细
事件: 2023年, 海油工程实现营业收入307.52亿元,同比增长4.75%; 归母净利润16.21亿元,同比增长11.08%;扣非净利润12.37亿元,同比增长44.8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1.25亿元,同比增长54.67%; 基本每股收益0.37元,同比增长12.12%。其中2023年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7.89亿元,归母净利润2.48亿元。 业绩维持高质发展轨道不变。 公司2019-2023年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达20.24%和175.84%, 2023年营收站上300亿元新台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分年度看, 2021年受中海福陆减值以及2022年受中海福陆纳入合并范围影响,公司净利润产生较大波动。当剔除这两项非日常经营的一次性影响后,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1%/56%/58%,公司业绩平稳增长,维持高质且可持续发展轨道不变。 项目进展影响毛利, 海外市场不断成熟。 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率10.75%,较2022年提升1.76pct,其中海洋工程陆地建造工作量提升,公司来自海洋工程行业的收入明显增长,占总收入比例达73.56%,而由于海洋工程行业四季度新开工项目较多,其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2.51pct,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毛利率表现。分地区来看, 境内和境外项目毛利率分别为9.44%和16.15%,境外项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10.57pct, 公司海外市场不断成熟,海外项目高质量交付的同时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生产经营平稳向好, 在手订单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公司市场开发获里程碑式突破, 全年市场承揽额达339.86亿元, 同比增长32.55%, 其中海外市场承揽额141.76亿元,同比增长233%。工作量也创历史新高, 2023年累计实施规模以上项目72个,其中完工25个; 完成钢材加工量47.2万吨,同比增长25%;投入船天2.48万天,同比降低5%。 截止2023年末公司在手未完成订单约396亿元, 有力支撑公司未来工作量及业绩落地。 分红比例提升, 积极回馈股东。 公司拟以2023年末总股本44.21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7元(含税)。 本次共需派发现金约6.5亿元, 较2022年增长47%; 分红比例为40.11%,较2022年提升9.77pct, 公司积极展现回馈股东决心。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营收分别为332.17/356.22/381.45亿元(原2024-2025年预测为359.48/380.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9/20.15/22.09亿元(原2024-2025年预测为25.98/27.1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1/0.46/0.50元,对应PE分别为15.08/13.69/12.49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全球上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风险; 海外项目运营风险以及受国际形势影响风险;未来订单不及预期风险。
中海油服 石油化工业 2024-02-29 14.60 -- -- 19.86 36.03% -- 19.86 36.03% -- 详细
海洋油气前景广阔:1)全球:2022年全球海域常规油气剩余可采储量占全球34.57%,全球深水油气产量达1010万桶油当量/天,占全球油气产量的6.4%。未来随着深水油气产能的进一步释放,2030年全球深水油气产量有望突破1700万桶油当量/天。2)我国:中国海洋油气开发近10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CAGR约4.4%,增速接近陆上的两倍。2023年我国海洋原油产量突破6200万吨,已连续四年占全国石油增产量的60%以上。中海油预计2060年我国海洋石油及天然气产量占总产量比重将分别达40%和20%以上。 公司股价表现受油价与业绩双重驱动:我国油服公司盈利能力存明显周期性规律,油价可作为判断趋势拐点的信号指标,同时持续的股价表现离不开公司业绩支撑。当油价回暖时,股价往往在业绩复苏拐点确认之后迎来反弹。当前油价自2020年以来重回中高位,而中海油服因ROE尚未回归此前水平,股价相对平缓,但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公司ROE呈增长态势,2023Q3同比上升5.98%,待业绩进一步回归,股价可期有较大程度涨幅。 油价——原油价格中枢提升::供给端,OPEC+主要产油国联合减产,美国工作钻机数恢复与原油增产缓慢;需求端,GDP增长低于趋势水平,同时能源效率提高和车辆电气化使石油需求增长趋缓。整体来看2024-2025年石油供需仍相对偏紧,2023年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平均为82.41美元/桶,EIA预计2024/2025年为82.50/79.50美元/桶。全球油价预计上行空间有限,但较历史油价走势而言未来原油均价中枢提升,将维持中高位区间震荡。 业绩——增储上产推动业绩稳定:源于中海油的收入比例维持在80%左右,国家政策对国内油气公司勘探开发投入有决定性作用,我们认为公司业绩主要传导机制为:油价+政策+中海油经营表现→中海油资本开支→中海油服业绩。1)油价端,原油均价中枢提升;2)政策端,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推行,中海油未来勘探开发资本开支有望保持1000亿元以上;3)中海油经营端,中海油桶油成本不断下降,桶油利润将有效助力其上游开发力度;低负债+优秀现金流强力支撑公司上游资本开支,有效助力资本开支向中海油服业绩传导。 业绩——多措并举助力业绩优化:分析公司2020-2022年业绩,我们发现大额资产减值、钻井毛利下滑、海外业务欠佳三个因素对业绩产生不良影响。公司对此积极行动:1)轻资产重技术,以租代建,将钻井业务逐步转化到油技业务,减弱周期属性,凭借其较低的固定成本和稳定的毛利率,叠加持续推进技术成果转化,为业绩提供支撑;2)钻井业务存较大弹性,钻井平台工作量和收入逐步恢复,但整体来看本轮油价恢复尚未带动钻井业绩恢复此前水平,未来有较大改善预期;3)海外市场业绩有望突破,公司“1+2+N”市场格局逐步成型,2022年新签海外合同总金额达35.35亿美元新高。当前国际上游勘探开发有望恢复,公司不断积淀,增强国际认可度和客户高质性,海外业务有望实现突破性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87/41.37/51.20亿元,EPS分别为0.67/0.87/1.07,以2024年2月27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21.93x/16.90x/13.65x,看好公司未来业绩确定性及增量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和油价下行风险;地缘政治不稳定风险;上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风险;海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海油工程 建筑和工程 2024-02-05 5.99 -- -- 6.96 16.19%
6.96 16.19%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自愿披露关于海外项目的公告》, 于近日与卡塔尔NOC正式签署RUYAEPCI 09总包项目合同。公司承担管理、详细设计、采购、施工、运输、安装和预调试及其相关工作内容等总承包工作,合同金额约为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4亿元人民币。 公司海外认可度持续提升: 此次合同主要内容涉及在卡塔尔AI-Shaheen油田区域内38条海底管道以及9条海底复合电缆的项目管理、详细设计、采购、施工、运输、安装和预调试及其相关工作内容, 基于实际施工进度按月支付, 建设期限为2023年10月31日起64个月。此合同标志公司进一步得到中东地区业主认可与信任, 促进公司坚实推动海外战略, 是公司持续加强海外市场开发力度、推动境外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体现。 市场多元化发展格局大力深化。 此前公司于2023年12月披露收到卡塔尔国家能源公司ISND 5-2期油田开发项目中标的通知,合同金额约44.37亿元。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海外市场承揽额76.35亿元。 如将近两项沙特项目计入后, 2023年公司实现海外市场承揽额184.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10%。 根据披露, 2023年前三季度, 公司在手未完成订单总额约411亿元,为公司全年业绩奠定坚实基础。公司由国际工程分包商向国际工程总包商身份转变持续推进,未来有望保持业绩持续增长及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 公司现金流良好,企业维持在高质发展轨道不变。 公司三季度单季毛利率10.84%、净利率5.84%,维持在近五年相对较高的位置,受客观因素影响略有波动。三季度公司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32.61亿元,总现金流净增加30.7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有效运用营业现金比率指标,净现金流处于年内阶段性高点。 中国海油勘探开发资本开支有望保持1000亿元以上。 在高油价催动下, 2022年中海油勘探开发资本开支同比上升14.6%。 1月25日,中国海油发布2024年经营策略和发展计划称,2023年资本支出预计达人民币1280亿元,预计在2024年资本支出预计将达1250亿-1350亿元人民币,考虑到上游资本开支占比为77%,且2019-2022年中海油勘探开发资本开支实际值均大于年初战略指引预测值,实际值与年初预测值的比例均值为1.25,按该均值测算2023年/2024年中海油上游资本开支实际值约为1007/1279亿元。上游勘探景气提升,为公司业绩提供有力保障。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营收分别为335.96/359.48/380.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0/25.98/27.1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5/0.59/0.61元,对应PE分别为9.89/9.33/8.93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和油价下行风险;地缘政治不稳定风险;上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风险;海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卫星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4-01-25 14.23 -- -- 19.37 36.12%
20.01 40.6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45-52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48.00%-67.31%;预计扣非净利润45.63-51.63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47.71%-67.14%;预计基本每股收益达1.37-1.54元/股。其中2023年Q4单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2.1-18.1亿元,同比上升2521.7%-3826.1%,环比上升-22.2%-16.4%。 C2业务原料成本优势显现:2023年全年美国乙烷价格约为182.4美元/吨,同比上年下降48.79%,其中2023年Q4平均价格为168.6美元/吨,环比下降22.98%,乙烷价格回归低位,原材料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当前美国乙烷裂解项目投产放缓+出口受限,供给过剩对乙烷价格将造成长期压制,同时2023年12月乙烷价格与HenryHub现货价格比例已达1.1,关联性进一步显现,预期冬季天然气价格未来反弹幅度有限,乙烷价格有望持续保持低位,公司将维持C2业务生产成本优势红利。 C3业务有望提供业绩弹性:1)原料价格有所回落:2023年Q4华东丙烷CFR均价为670.5美元/吨,环比上升7.3%,同比上年同期上升1.8%,原料成本的上升对Q4业绩造成一定影响。而自2024年以来,丙烷价格有所回落,1月1日~22日华东丙烷CFR均价为627.2美元/吨,公司PDH工艺成本有望下降;2))价差有待恢复:2023年Q4公司C3业务主要产品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环氧丙烷/双氧水价格(均为华东地区价格)分别环比上升-3.2%/+5.4%/-1.3%/-31.2%,其中丙烯酸及丙烯酸丁酯当前价差较2015-2022八年平均价差分别下降71%和64%,未来景气上行C3产品有望提供可观业绩弹性。 新材料业务开拓成长空间:公司于2021年签署投资150亿元连云港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含年产10万吨α-烯烃与配套POE等生产装置),2022年底建成年产1000吨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已实现稳定运行,其中1-辛烯为国内首创。2023年9月公司α-烯烃顺利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成果鉴定会,1-辛烯纯度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高产1-辛烯技术填补国内空白。2023年6月公司宣布拟在连云港投资约257亿元,新建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计划2024年底前开工建设,预计投产后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POE高端新材料市场的综合实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报告期内,公司多项新增产能顺利实现收益转化,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凸显,全年盈利超预期,我们上调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52/67.64/79.53亿元,EPS分别为1.44/2.01/2.36,以2024年1月23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9.91x/7.11x/6.04x,看好公司业绩确定性及未来成长性,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落地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地缘政治问题;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荣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4-01-04 9.30 -- -- 10.45 12.37%
11.46 23.23% -- 详细
公司与沙特阿美签署备忘彔拟相互收购对方下属公司股权,国际化进程有望加速。1月2日,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在沙特达兰签署《谅解备忘彔》,根据该备忘彔,双方拟相互收购对方下属实体公司股权。这是继2023年3月双方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后,进一步深化合作,标志着双方向跨国实体项目投资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备忘彔显示,双方正在讨论荣盛石化(或其关联方)拟收购沙特阿美朱拜勒炼化公司(“SASREF”)的50%股权,并拟通过扩建增加炼油化工产能、提高产品灵活性、复杂度和质量。同时,双方也正在讨论沙特阿美(或其关联方)对荣盛石化旗下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不超过50%股权的潜在收购,并联合开发中金石化现有装置升级扩建、开发新建下游荣盛新材料(舟山)项目。收购沙特阿美在沙特的炼厂股权并参与其扩建项目,同时引进沙特阿美深度参与国内项目的建设,是荣盛石化加快实现石化产业全球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有利于荣盛石化获取充足稳定和有竞争力的石化原材料、补充更加先进的化工技术,以及建立更加系统协调的全球产业体系。 公司拟投资675亿元建设金塘新材料项目,深化拓展大化工平台。金塘项目为延伸浙石化及中金石化下游产业链,拟新建以下装置:300万吨/年催化裂解装置、100万吨/年气分装置、60万吨/年芳烃抽提联合装置、30万吨/年PEO装置、100万吨/年EVA联合装置、20万吨/年POE装置、40/25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20万吨/年1,3-丙事醇装置、40/88万吨/年PO/SM装置、40万吨/年PTT装置、60万吨/年顺酐装置、50万吨/年BDO装置、20万吨/年PBS装置、40万吨/年PBT装置、12万吨/年异丁烯装置、15万吨/年CO2回收装置、16万吨/年乙基氧化装置、20万吨/年DMC装置、48万吨/年聚醚多元醇装置、120万吨/年ABS装置、2×24万吨/年双酚A装置、2×26万吨/年聚碳酸酯装置、10万吨/年CHDM装置、10万吨/年PCT装置、10万吨/年PCTG装置、5万吨/年UHMWPE装置、30万吨/年α-烯烃装置。(可能存在部分装置类型或规模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据公司公告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8,687,714万元,每年可实现净利润1,546,303万元。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4.81%,税后投资回收期6.11年(含建设期3年)。 投资建议:大而美标的,行业周期底部配置价值凸显。油价中高位震荡,化工行业整体处于周期相对底部。随着需求回暖,产品价差存在回升趋势;公司优质资产陆续投产,预计业绩有望逐步修复。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2、67.24、113.97亿元,EPS分别为0.21、0.66、1.13元,对应PE为48.74X、15.45X、9.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剧烈波动;下游炼化品需求不及预期;新材料项目建设不及预期等。
巨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3-12-08 15.20 -- -- 21.35 40.46%
23.94 57.50% -- 详细
事件:公司拟收购飞源化工51%股权。根据巨化股份12月5日发布公告,公司拟以现金5.78亿元收购飞源化工30.146%的股权,同时单方面增资8.16亿元增加飞源化工注册资本,合计取得51%股权。飞源化工与公司产业链协同互补,本次收购有望进一步巩固巨化股份氟化工龙头地位。飞源化工拥有较完整的氟化工、环氧树脂产业链,产成品线较为丰富,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022年,公司主要制冷剂产品R32/R125/R134a产能分别为3万吨/2万吨/3万吨;同时公司还拥有混配制冷剂R410A、R404A、R407C、R507;精细化学品以及其他上游原材料等,与巨化股份产业链协同互补,有望进一步完善公司产业链布局,提升公司竞争力水平。配额有望推动三代制冷剂进入长期景气周期。随着三代制冷剂基线期结束,二代制冷剂配额进一步缩减,我们认为行业供需关系有望大幅改善,并有望迎来长期景气周期。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023年12月5日,R32/R125/R134a价格分别为16750元/吨、27500元/吨和27000元/吨,分别较2023年初变动14.89%/-5.17%/,产品价格和价差逐步修复,有望持续改善。 公司产业链不断完善,新产品成长空间广阔。公司持续完善产业链布局,氟聚合物、电子氟化液、石化材料领域均有新产能和新产品陆续建成投产上市。受益于新能源及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公司PVDF及电子氟化液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新项目落地后,有望进一步带动公司业绩提升。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9亿元、22.25亿元、34.59亿元,EPS分别为0.45元、0.83元、1.28元,对应PE为34.90X、19.10X、12.32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氟化工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制冷剂产品需求不及预期;新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卫星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3-11-15 13.85 -- -- 17.12 23.61%
20.01 44.48% -- 详细
强链补链延链,业务不断拓展: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轻烃产业链一体化生产企业,不断实现上游产品向下游高端产品延伸发展,具原料成本优势、同时产能持续扩张及下游产品高端化, 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8.82亿元,同比增加11.21%;归母净利润33.94亿元,同比增长11.43%,业绩逐步恢复预期。 C2业务享先发优势: 1)原料进口供应链具强壁垒性:美国乙烷长期供给过剩,叠加回注量提供弹性空间,有力保障公司原料供应;且公司已率先拥有管道、码头及运输船舶等稀缺出口资源; 2)乙烷价格有望长期维持低位:美国乙烷裂解项目投产放缓+出口受限,供给过剩对乙烷价格长期压制。同时乙烷与天然气价格自2012年以来不断贴近,价格回归低位且仍有下行可能,低成本原材料为公司带来超额收益; 3)下游产品矩阵不断拓宽:公司将C2、 C3产业链有望实现EAA国产化替代,将产业链延伸至茂金属聚乙烯、 α烯烃、POE等高附加值产品等,抬升公司盈利水平。 C3业务强领跑地位: 1)独特下游布局:相较于市场多数企业的PDH-PP产业链,公司深耕C3产业链,下游产品布局丰富。卫星化学丙烯酸年产能已达84万吨,未来随产能陆续落地将达120万吨,原料端PDH工艺具备成本优势+产能端行业领先+产品端不断向下游深加工产品布局,为公司带来确定性盈利。同时公司拟收购嘉宏新材,布局环氧丙烷,强化一体化优势; 2)量价有望齐升:公司在C3产业链产能积极布局,产能持续投入;丙烯酸及丙烯酸丁酯当前价差均处历史低位,未来投产产能有限,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新材料业务开拓成长空间: 1) DMC业务: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电解液溶剂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当前DMC高端产能空间广阔。公司EO与装置副产二氧化碳为原料,实现低碳工艺; 2) POE业务: POE胶膜兼备抗PID性能和水汽阻隔性,目前国内全部依赖进口,市场大且增速快。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α-烯烃/POE产能的上市公司, 1-辛烯被评价为达国际先进水平,将夯实公司在POE高端新材料市场的综合实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30/69.39/83.41亿元 , EPS 分 别 为 1.34/2.06/2.48, 以 2023年 11月 13日 收 盘 价 计 算 , 对 应 PE 为11.93x/7.79x/6.48x,看好公司业绩确定性及未来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产能落地不及预期; 2)原材料价格波动; 3)地缘政治问题; 4)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华润材料 基础化工业 2023-11-03 10.15 -- -- 10.32 1.67%
10.32 1.67% -- 详细
长期经营维稳,产品价差压缩致利润承压: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6.68亿元, 同比增长5.07%;实现归母净利润4.44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2亿元。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28亿元,同比下降6.42%;实现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51.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2亿元, 同比下降57.38%。 瓶片扩产周期预计接近尾声,公司觃模优势凸显。 截至2023年9月,据百川盈孚统计,聚酯瓶片利润空间为-269.41元。价差支撑不足情况下, 年内瓶片新增产能约310万吨,加剧行业竞争。 预计瓶片扩产周期已接近尾声,公司共拥有瓶片产能210万吨/年, 具备觃模优势, 品牉价值高,客户基础良好, 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资金流动性良好,资产负债率较低。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资产总计102.08亿元,其中流动资产总计73.79亿元,占比72.29%。 其中货币资金总计24.69亿元,占流动资产主要比例。 负债总计29.75亿元,资产负债率29.14%, 公司经营杠杆逐年降低, 现金流有所保障,经营较为稳健。 公司维持低库存运行,两应管控良好。 公司坚持低库存经营战略, 以应对存货价栺波动的不确定性。 2023年Q1/Q2/Q3季度末,公司存货分别为24.34/20.76/17.67亿元, 位于行业较低水平。同时表明公司销售情况良好,保证营收的持续贡献。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三季末分别为9.19亿元、 19.76亿元,应收及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16.39天、 11.07天。 公司长期看点:聚焦新材料产品开发,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1)公司年产5万吨PETG特种聚酯销量稳步提升,下游应用成功进入多个领域。 2) PET泡沫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用于风电领域的CR-HP100泡沫、全新特种PET泡沫CR-HP300JP产品已获得国内外客户试用, 同时与国内厂商合作开发应用于新能源车后备箱盖板的PET泡沫,引领国内特种PET泡沫新产品的开发及市场开拓。 3)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项目目前主要产品包括三明治PET复合板、 PET及PP实芯板和PP蜂窝板, 公司大力优化研发结构,聚焦新产品开发。 投资建议: 公司背靠大央企华润集团,在夯实聚酯主业的同时,加强新材料布局,拓宽聚酯产品链,未来新材料有望成为重要增长点。 根据审慎性原则及市场修复情况,我们调整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4、 7.36、 9.35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8. 10、 9.41、 10.05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0.39、 0.50、 0.63元(原预测值分别为0.55、 0.63、 0.68元),对应PE为28.91X、 22.91X、 18.0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栺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材料项目研发及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巨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3-10-31 15.20 -- -- 21.35 40.46%
23.94 57.50% -- 详细
事件: 巨化股份于10月26日晚发布2023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0.13亿元,同比减少2.22%;实现归母净利润7.47亿元,同比下降56.04%。其中, 2023年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9.17亿元,同比增长0.75%,环比提升7.20%;实现归母净利润2.57亿元,同比下降65.54%,环比下降23.81%。 受市场需求减弱影响, 公司部分产品价格下滑, 主营产品制冷剂产销量同比减少。 产品价格端,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材料、氟化工原料、含氟精细化学品、食品包装材料、石化材料、基础化工产品均价分别同比变动-7.52%、 -41.80%、 -28.89%、97.86%、 -4.88%、 7.94%、 -36.97%,其中,三季度制冷剂、石化材料、基础化工产品均价环比企稳。从板块营业收入来看, 受上年同期高基数及市场需求疲弱影响,公司主营产品制冷剂前三季度外销量及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滑7.74%和14.68%, 公司含氟聚合物板块新产能投放带动产销量分别同比提升11.16%和24.75%,但受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前三季度营收下滑11.29%;含氟精细化学品和石化材料板块营业收入分别同比提升144.86%和62.39%。 公司产业链不断完善,一体化优势明显,新产品成长空间广阔。 公司持续完善产业链布局,氟聚合物方面有3万吨/年PVDF技改扩建项目;电子氟化液方面,公司目前已建成巨芯制冷液项目一期1000万/年,另有规划4000吨/年; 石化材料领域, 公司还有在建10万吨/年正丙醇扩能项目和15万吨/年特种聚酯切片新材料项目等。受益于新能源及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公司PVDF及电子氟化液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新项目落地后,有望进一步带动公司业绩提升。 投资建议: 制冷剂行业景气有望向上, 维持“买入”评级。 随着三代制冷剂配额正式落地,我们认为行业供需关系有望大幅改善,并有望迎来长期景气周期。 依据审慎性原则及市场需求减弱情况,我们调整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9亿元、 22.25亿元、 34.59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16.07亿元、 25.58亿元、 36.93亿元), EPS分别为0.45元、 0.82元、 1.28元(原预测值分别为0.60元、 0.95元、 1.37元),对应PE为32.68X、 17.91X、 11.5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氟化工行业下游需求疲弱,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等
海油工程 建筑和工程 2023-10-31 5.85 -- -- 6.43 9.91%
6.96 18.97% -- 详细
业绩情况符合预期。 海油工程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09.63亿元,同比增长7.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3亿元,同比增长达64.40%,整体生产经营形势平稳向好。 前三季度,公司建造业务完成钢材加工量34万结构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9%,陆地工作量再创历史新高。安装等海上作业投入1.97万船天,较去年同期增长2%。 净利率保持平稳,现金流持续改善,企业维持在高质发展轨道不变。 公司三季度单季毛利率10.84%、净利率5.84%,维持在近五年相对较高的位置,受客观因素因素影响略有波动。 三季度公司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32.61亿元,总现金流净增加30.7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有效运用营业现金比率指标,净现金流处于年内阶段性高点。 市场多元化发展格局持续深化。 三季度,公司总计实现市场承揽额84.22亿元,同比增长236%。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市场承揽额262.85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国内186.50亿元,同比增长24%;海外76.3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76%。截止报告期末,在手未完成订单总额约411亿元,为公司全年业绩奠定坚实基础。公司由国际工程分包商向国际工程总包商身份转变持续推进,未来有望保持业绩持续增长及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 青岛公司再投资,场地利用有望加强。 公司青岛子公司将分别投资1.67亿元、 1.46亿元用于在3号滑道区域新建1台门式起重机及在5号滑道西侧新建一组重载滑道。项目资金来源皆为青岛公司自有资金,预计在2025年投入使用。当前公司业务承接景气,全年场地及船天使用率饱和,青岛子公司的投资项目有望进一步提升场地的作业能力,提升公司营收能力上限。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营收分别为335.96/359.48/380.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0/25.98/27.1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5/0.59/0.61元,对应PE分别为11.43/10.77/10.32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并推高通胀;美联储加息超预期,或海外通胀超预期,压缩企业资本开支,抑制下游需求;海外流动性危机进一步恶化,国际需求收缩,市场预期走低。
桐昆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3-10-31 13.11 -- -- 13.85 5.64%
14.55 10.98% -- 详细
2023Q3业绩同比扭亏为盈,环比持续改善: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7.42亿元, 同比增长30.84%;实现归母净利润9.04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22亿元。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8.45亿元,同比增长43.30%;实现归母净利润7.98亿元,同比扭亏,环比增长34.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02亿元, 同比扭亏,环比增长29.84%。 长丝Q3量价齐升,景气修复。 公司2023Q3单季度实现长丝产量295万吨,环比+49万吨; 销售285万吨,环比+32万吨。其中POY/FDY/DTY销量分别为221/38/26万吨。不含税售价分别为6961/7793/8457元/吨, 环比上涨179/175/142元。 年初至今,长丝景气改善明显,库存天数震荡下行, 据隆众数据, 截至9月, POY/DTY/FDY库存天数同比下降18/14/13天。 江浙地区化纤纺织企业的开机率9月份达到65.47%,同比增加5.27pct。 浙石化盈利修复,贡献正向收益: 2023Q3,公司实现投资收益4.26亿元,环比+2.35亿元,得益于浙石化Q3业绩改善。公司持有浙石化20%股权浙石化, 2023Q3浙石化受益库存和汇兑损失减少,以及成品油出口利润走高,盈利环比大幅修复,实现约21亿元净利润。预计四季度油价中枢提升趋势下,成品油和芳烃价差有望维持,浙石化相关产品继续受益。 公司产能持续扩张,产业链布局走向海外,坚实龙头地位。 1)公司嘉通、新疆中昆、恒超二期项目预计于2023年年内投产,宇欣新材料、沭阳项目正在陆续建设中。当前公司合计拥有PTA/长丝产能1020/1170万吨,预计到2023年底, PTA/长丝/乙二醇产能将新增250/120/120万吨。 2)公司与新凤鸣启动泰昆石化(印尼)有限公司印尼北加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我们认为在“双碳”及能源转型背景下,炼化企业出海布局有望破解产能增长瓶颈,而公司重芳烃的项目配置也更符合当地市场需求,有望获得成长第二曲线。 涤纶长丝长期需求占比提升,龙头驱动格局向好。 当前聚酯约占纤维总需求的近56%,其中印度占比仅41%,未来涤纶使用占比的提升空间仍然很大。 且聚酯纤维通过不断降本改性,应用范围扩大。 2023年我国涤纶长丝产能新增311万吨,六家聚酯龙头占比达到九成以上。长期来看, PX原料端的调油扰动或将进一步减小,产业链利润有望向下游转移。 投资建议:公司估值历史较低位,具有一定安全边际。 公司当前估值不到1倍PB,具有较强的安全边际。 根据审慎性原则及市场修复情况,我们调整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6、 34.75、 48.20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11.76、32.84、 42.86亿元), EPS分别为0.63、 1.44、 2.00元(原预测值分别为0.49、 1.36、 1.78元),对应PE为22.13X、 9.72X、 7.0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和产成品价格剧烈变动;产业链延伸成果不及预期;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等。
荣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3-10-30 9.30 -- -- 10.45 12.37%
11.46 23.23% -- 详细
2023Q3业绩同环比提升显著。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90.47亿元,同比增长6.19%;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减少98.03%。其中,2023年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45.22亿元,同比增长9.07%;实现归母净利润12.34亿元,同比增长1367%,环比增长261.75%,盈利修复明显。 成本端高位支撑,需求复苏,成品油、芳烃价差坚挺。截至2023年9月,以新加披FOB为基准,汽油/柴油/煤油裂解价均值达10.47/27.86/23.66美元/桶,分别位于三年以来历史价差的55%/65%/66%分位;芳烃方面,纯苯/PX/丁事烯价差均值达3050.33/4375.39/3862.33元/吨,分别处于三年以来历史价差的66%/91%/52%分位。我们认为油价中枢仍将有望维持相对高位,利好成品油出口以及芳烃产品收益。 获得2023年第三批成品油出口配额,市场选择灵活。公司于9月获得2023年第三批成品油出口配额,包含成品油104万吨,低硫船用燃料油2万吨。一是可享受出口免征消费税、增值税的优惠,事是可以根据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经济效益来选择安排两个市场的供应数量,追求利益最大化,对日常经营有积极影响。 第三次股份回购进展顺利。截至2023年10月11日,公司第三期股票回购计划累计达82,534,77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151%,成交总金额为10.11亿元,目前回购资金总额已达到拟回购资金总额的下限10亿元,回购顺利推进彰显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肯定。 在建产能陆续兑现,进一步优化公司产业结构。公司2023年三季度装置进展包括:1)永盛科技年产25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扩建项目全部投产,公司的聚酯薄膜产能达到43万吨,位居国内前四。2)浙石化的30万吨/年醋酸乙烯装置,目前已顺利产出合栺产品,在降低EVA生产成本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方面有积极意义。3)浙石化的6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产出合栺产品,投产后预计公司苯乙烯总产能达250万吨/年。4)浙石化的1000吨/年α-烯烃中试装置投料成功,目前已顺利产出合栺产品1-己烯,有助于打破对国外工艺技术的依赖。 投资建议:大而美标的,行业周期底部配置价值凸显。油价高位震荡,化工行业整体处于周期相对底部。随着需求回暖,产品价差存在回升趋势;公司优质资产陆续投产,预计业绩有望逐步修复。依据审慎性原则及市场修复情况,我们调整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2、67.24、113.97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34.07、99.72、132.14亿元),EPS分别为0.21、0.66、1.13元(原预测值分别为0.34、0.98、1.31元),对应PE为53.01X、16.81X、9.9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栺剧烈波动;下游炼化品需求不及预期;新材料项目建设不及预期等
荣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3-08-31 12.19 -- -- 12.70 4.18%
12.70 4.18%
详细
业绩暂时承压,Q2单季度盈利修复:公司上半年营收保持小幅增长,实现收入1545.25亿元,同比增长4.67%;实现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下降120.99%。其中Q2单季度实现收入848.05亿元,环比增长21.64%;实现归母净利润3.41亿元,环比增长123.24%,对比第一季度已开始实现盈利修复。 化工景气筑底,化工品价差显回弹趋势:上半年石化行业遭遇了原料和产品价格同步下滑、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不振等困难,景气度回落。但随着国内经济逐步恢复,消费端投资端拉动,化工效益有望改善。进入第三季度,化工产品指数(CCPI)有所回升,8月月均CCPI指数升至4665点,较6月上升401.26点;重要化工品价差逐渐回暖,8月份乙烯/丙烯/PX/纯苯价差涨幅分别为2.80%/10.22%/5.15%/32.55%。 公司计划实施第三次股份回购,彰显管理层信心:公司第三期回购股份数量约占总股本的0.55%~1.10%。本次回购为公司自2022年以来的第三次回购,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和长期成长性的肯定。截至2023年8月28日,公司三期回购股份总比例已达3%。 高附加值产品产能逐步落地,打开长期成长空间。1)2023年上半年,浙石化年产40万吨ABS装置、年产6万吨溶聚丁苯橡胶装置和年产10万吨顺丁稀土橡胶/共线年产7万吨镍系顺丁橡胶装置成功投产,顺利产出合格产品。2)永盛科技年产25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扩建项目顺利投产,标志着公司的聚酯薄膜产品正式迈向高端差异化。3)投产+在建共计100万吨,光伏级EVA产能长期占优。4)POE觃划产能40万吨,制约性原料α-烯烃中试装置于8月开车成功,顺利产出优等产品1-己烯,纯度达99.456%。5)金塘新材料和台州新材料园区前期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大部分新建项目预计在近三年逐步释放产能,届时公司增收有望再添亮点,助力公司成为大化工板块核心资产。 投资建议:大而美标的,行业周期底部配置价值凸显。依据审慎性原则及中报公告,考虑到公司上半年仍有一定亏损,且2023年下半年化工行业仍面临上游原料及下游需求的双重挑战,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7、99.72、132.14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48.98、99.95、132.41亿元),EPS分别为0.34、0.98、1.31元(原预测值分别为0.48、0.99、1.31元),对应PE为36.50X、12.47X、9.41X。随着需求回暖,产品价差存在回升趋势;公司优质资产陆续投产,预计业绩有望逐步修复,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剧烈波动;下游炼化品需求不及预期;新材料项目建设不及预期等。
华润材料 基础化工业 2023-08-31 10.46 -- -- 10.87 3.92%
11.42 9.18%
详细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收持续扩张,产品价差压缩致利润承压:华润材料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40亿元,同比+12.12%;实现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25.64%;上半年聚酯瓶片行业产能增加明显,产品价差空间受到压缩,公司利润端短期承压。 聚酯瓶片出口保持增长,国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反弹修复:短期来看,暑期期间旅行、探亲等出行需求旺盛,加之持续的高温天气,有利于终端软饮料的消费,国内需求形成了萎缩后的集中释放。长期看好聚酯瓶片对于纸张、木材、铝材等在细分领域的需求替代。海外市场维持平稳,聚酯瓶片出口小幅增长,据隆众石化统计,2023年1-6 月国内聚酯瓶片出口总量至222万吨左右,同比增长3.2%。 瓶片产量高速增长,公司规模优势凸显:2023年聚酯瓶片行业产量增速维持高位,据隆众石化统计,国内上半年聚酯瓶片产量达619万吨,同比增速达12.06%;公司目前整体PET聚酯瓶片产能规模达到210万吨/年,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充分利用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生产线优势,多措并举提高营销综合能力,提升公司市场占有量。202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聚酯瓶片产量110.94万吨,较上年同期提升21.64%,产销率达114%。 公司长期看点:聚焦新材料产品开发,成长空间值得期待。1)公司一期年产5万吨PETG特种聚酯已正式投产,销量稳步提升,下游应用成功进入多个领域,其中化妆品包装市场的销量占比达到40%以上。2)PET泡沫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应用于风电领域的CRHP100泡沫、全新特种PET泡沫CR-HP300JP产品已获得国内外客户试用。公司目前也在开发系列创新型特种PET泡沫产品应用于室内装饰材料,同时与国内新能源车厂家合作探索 PET泡沫在新能源车后备箱盖板上的应用,引领国内PET泡沫材料非风电应用新产品的开发及市场开拓。3)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项目目前主要产品包括三明治PET复合板、PET 及PP实芯板和PP蜂窝板,产品应用领域涵盖家具、建材、新能源车等。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背靠大央企华润集团,海外龙头BP、英力士参股协作,在夯实聚酯主业的同时,加强新材料布局,拓宽聚酯产品链,未来新材料有望成为重要增长点。考虑到市场开拓和产能投放进度,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8.10亿元、9.41亿元和10.05亿元,EPS 分别为0.55、0.63、0.6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材料项目研发及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桐昆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3-08-28 14.27 -- -- 15.75 10.37%
15.75 10.37%
详细
深化全产业链布局,穿越周期逆势扩张。公司是涤纶长丝龙头,国内仹额占比超过20%,国际超过13%,在涤纶长丝行业整体行情较差的背景下,仍逆势扩张,实现产能、产量以及市占率的全面提升。管理层顺利履新,大股东信心稳定,增持股仹;公司保持稳定的研収及资本投入,迚一步収展空间可期。 涤纶长丝行业景气度有望回暖,集中度提升下龙头凸显优势。迚入2023年,下游需求随宏观经济好转而有所恢复,产成品价栺维持稳定,预期涤纶长丝行业盈利水平年内有望逐步修复。且随着产能持续优化,行业仹额向头部迚一步集中,长丝龙头强者恒强。 产业链一体化+产品差异化,技术先迚性+区位协同性,打造公司产品护城河。1)公司PTA名义产能1020万吨/年,有效保障原料端自给。MEG以新疆当地天然气为原料,觃划120万吨/年乙事醇项目,打通原料配给。炼化端参股浙石化20%股权,静待行情复苏启动,海外即将启动印尼炼化项目,打造国际竞争优势。2)公司聚酯技术先迚,嘉通PTA装置采用当前最先迚INVISTAP8++技术,能耗物料优势突出;公司代表性“一头多尾”一体化聚酯熔体直纺工程技术等成功应用于绿色纤维生产线,满足多功能差异化品种高效、高质、低耗制备。3)“PTA-聚合-纺丝”基地区位一体化设计,靠近消费腹地,成本、费用把控优越。4)后续公司继续大力収展差异化长丝、智能化工厂及能源绿色转型,凭借自身行业龙头的觃模优势,辅以优秀区位,不断强化自身护城河。 打造东盟炼化+钦州化工“双基地”。公司与新凤鸣启动泰昆石化(印尼)有限公司印尼北加炼化一体化项目。我们认为在“双碳”及能源转型背景下,炼化企业出海布局有望破解产能增长瓶颈,依靠海外区域自有的原料、消费腹地、投资税收政策等优势获取成本优势以及优质的海外市场,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而公司更重芳烃的项目配置也更符合当地市场需求及自身収展特长,有望获得成长第事曲线。钦州绿色化工基地一期化工新材料项目有望打通“一带一路”重要承接点,与印尼炼化项目形成良好的区位协同优势,且钦州项目更定位于精细化工产品,也有助于炼化大宗品的有效消化。 投资建议:公司估值历史较低位,具有一定安全边际。公司当前估值仅有1倍PB,处于近五年20%分位,具有较强的安全边际。我们预测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6亿元、32.84亿元、42.8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9元、1.36元、1.78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9.32倍、10.50倍、8.0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栺剧烈变动;产业链延伸成果不及预期;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