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油工程
|
建筑和工程
|
2021-03-24
|
4.83
|
--
|
--
|
4.61
|
-5.92% |
|
4.67
|
-3.31% |
|
详细
事件:3月23日,公司发布2020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78.63亿元,同比+21.43%;实现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1200.90%,即2020Q4单季度实现净利润2.84亿元,环比-3.8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 点评:降本增效助力公司通过低油价考验,020年业绩显著改善。2020年,国际原油价格明显下滑,布油全年均价约40.49美元/桶,同比下降37%,公司仍取得了防疫和生产经营双胜利。20年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主要由于在手项目进度超预期,“10+1”项目中2020年内投产部分提前完工,流花16-2油田提前投产,陵水17-2深水项目超前。费用端,管理费用下降2.78%,降本提质成效显著;利润端,实现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1200.90%。 新签订单突破200亿元大关,油价回暖持续助力基本面。20年新签合同220.09亿元,同比+11%。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未完成订单总额约270亿元。充足的在手订单将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LNG工程领域,公司在报告期内签订LNG合同金额超120亿元。预计未来将持续受益于绿色低碳转型,叠加精品模块化建造带来的全球竞争力提升,2021年公司依然有望抢占大型LNG项目。我们预计2021年油价供需格局依旧维持紧平衡状态,全年油价中枢有望维持在55-65美元/桶,支撑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资本开支有望进一步攀升,深水油气开发迎来广阔利润空间。公司集团母公司中海油提出了力争2025年油气产量超过8000万吨目标,预计2021年资本支出预算为900-1000亿元,同比20年795亿元增长13%-26%,为公司“十四五”期间的国内海域工程建设量提供坚实保障。“10+1”海上油气田项目建设使得公司建造工作量超过历史峰值,其中应于2020年内投产的项目均提前完工。 据公司2021展望,工作量将超历史峰值,预计国内有17个海上油气田项目要建成投产。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目前公司国内在手订单充足,海外订单有望恢复,叠加油价回暖,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但考虑到公司订单释放进度,我们下调21年盈利预测,上调22年盈利预测,新增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8.53(下调14.96%)/15.03(上调14.56%)/22.12亿元,折合EPS0.19/0.34/0.50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疫情反复导致海外市场风险等。
|
|
|
海油工程
|
建筑和工程
|
2020-04-13
|
5.26
|
7.67
|
29.34%
|
5.59
|
3.71% |
|
5.45
|
3.61%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盈利预测及目标价。我们维持2020/2021/2022年EPS为0.12/0.25/0.48元的判断,保持目标价为8.16元,增持。 公司承接香港地区海上LNG接收站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金额港元47亿元,合人民币43亿元。合同分为三个合同包,A合同(海上LNG接收码头),B合同(龙鼓滩发电厂天然气管道及接收站),C合同(海管)。 项目计划于2020年4月开工,预计完工日期为2022年3月31日。A合同包和B合同包甲方支付20%预付款,后续按月度及工程进度付款,C合同包按月度及工程进度付款。 海上LNG接收站总包合同积极影响2020年收入。该合同是公司积极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同时开拓香港LNG工程市场结果。通过该项目实施,将提升公司在中国LNG工程市场影响力,提高场地和船舶使用率,同时也将加深公司与香港客户的合作,为进一步拓展香港市场打下良好基础。该项目2020年实现收入占合同总金额35%左右。 LNG项目较好对冲低油价带来的风险。LNG项目相对海上安装等项目作业环境更加稳定,工期相对更好控制,我们认为在短期的低油价背景下LNG项目的建设实施将部分对冲行业风险。同时,2012-2014年的LNG项目投资高峰结束后,2017-2018年行业FID项目减少,2019年新一轮LNG项目FID周期开启,我们预计LNG工程建设行业订单将持续回暖。 风险提示:油气公司资本开支低于预期风险,汇兑损失风险。
|
|
|
海油工程
|
建筑和工程
|
2020-04-08
|
5.21
|
4.59
|
--
|
5.52
|
4.55% |
|
5.45
|
4.61% |
|
详细
签订大额订单,公司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20年3月31日,本公司与香港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有限公司、青山发电有限公司、香港电灯有限公司三家甲方公司完成香港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总承包合同签订。合同总金额港元46.91亿元,约合人民币42.83亿元(按照1港元兑换0.9130人民币计算)。该项目计划于2020年4月开工,预计完工日期2022年3月31日。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中国LNG工程市场的影响力,提高场地和船舶使用率,同时也将加深本公司与香港客户的合作,为进一步拓展香港市场打下良好基础。预计2020年该项目实现的收入占合同总金额35%左右。 作业量稳步增长带动营收回升,订单快速增长利润空间广阔 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较好,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3.10%,主要原因是随着公司新签订单的较快增长,总体工作量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陆地建造业务完成钢材加工量较上年同期增长23%,海上安装营运船天较上年同期增长31%,LNG储罐和接收站工作量也保持增长,使得本期收入相应增长。公司2019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0.7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51亿元,下降119.87%,主要是由于公司部分海外项目未达到项目里程碑点,相应未到收款节点,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减少所致,之后随着项目进入高峰,逐步回收前期工程款,现金流情况将发生好转。 顺应油服行业回暖形势,公司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2019年公司实现市场承揽额198.82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海外市场承揽额97.13亿元,主要包括日挥福陆LNG模块合同以及Marjan油田增产开发项目的EPCI合同。 从国内情况来说,市场承揽额为101.69亿元,承接了唐山LNG项目,金额超过40亿元,是公司目前承揽金额最大的国内LNG项目;同时签订了渤中、秦皇岛等一些中小型海上平台项目。截至2019年末,在手未完成订单总额约248亿元,在手订单充裕,预期将为公司业绩提供有力支撑。 沙特项目损失拖累业绩,降本增效计划扭转局势 2019年公司净利润显著下滑,同比下降64.99%,其中沙特3648项目亏损和计提减值影响利润总额7.57亿元,是拖累本期业绩的主要原因。同时全球海洋油气工程行业复苏缓慢,项目数量虽增加但价格水平仍处于低位,也影响了整体利润水平。为扭转经营形式,公司制定了全面的降本增效计划,优化项目方案,有效利用库存原材料,全力降低成本。在第三季度稳住了经营业绩下滑形势的基础上,不利经营局面在第四季度进一步扭转,最终实现全年盈利。我们预计,随着海洋油气行业的逐渐回暖,2020年公司盈利水平将会持续好转。 能源安全战略驱动上游资本开支,公司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随着我国实施能源安全战略,中海油提出“七年行动计划”,持续扩大油气资本开支。2019年资本支出由2018年626亿元增长至802亿元人民币,2020年预算为850-950亿元人民币,持续保持较快增长。相应地,带动国内海上油气工程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趋势继续向好。作为中海油旗下油田工程建设公司,海油工程直接受益于中海油资本开支的增加,加之全球油气行业呈现复苏态势,海外投资金额亦有所增加,公司订单逐步增长。 预计2020年公司收入将较2019年增长40%以上,将努力把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控制在91%以内,费率之和控制在5%以内。不过2019年全球海洋油气工程行业复苏缓慢,项目数量增加但价格水平仍处于低位。因此工作量虽然有明显增长,2020年公司仍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效,继续降本增效,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尽全力实现经营目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由于当前原油价格下跌,海洋油气工程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我们下调对公司2020-2021年的盈利预测,新增2022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44/10.03/13.12亿元,EPS为0.15/0.23/0.30元。但中长期来看低位油价难以持续,全球油气行业仍处于复苏阶段,在中海油“七年行动计划”的驱动下,公司订单数量预计持续增长,业绩有望触底回升,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波动风险、汇率风险、海外市场风险、工程项目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