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蔡嘉豪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930523070003...>>

20日
短线
4.76%
(--)
60日
中线
14.29%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海油工程 建筑和工程 2024-08-21 5.63 -- -- 5.58 -0.89% -- 5.58 -0.89%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4亿元,同比-7%;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22%。2024Q2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7.58亿元,同比-3.57%,环比+37%;实现归母净利润7.22亿元,同比+35%,环比+52%。 点评:24H1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净资产、自由现金流同比提升2024H1,布伦特原油均价为83.42美元/桶,同比+4.4%,总体仍保持在中高位。石油公司继续加大上游勘探开发投资力度,全球海洋油气工程行业景气度高企。 公司工程量同比持续增加,重要工程项目高质高效推进,安全绩效继续保持优异水平,“海基”深水系列产品实现新升级,高端FPSO建造领域行业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业务、绿色能源转型有序展开,海外发展势头强劲,国际工程总包商的身份角色持续巩固。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53亿元,同比+4.7%,资产负债率40.82%,同比+1.01pct。2024H1公司实现自由现金流31亿元,同比+70.6%。公司资产平稳增长,效益大幅提升,现金流充裕,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工作量再创同期新高,下半年进入投产高峰工作量方面,公司上半年完成钢材加工量27.13万吨,同比增长16%,投入船天1.14万天,同比下降12%;陆地建造完成导管架35座、组块11座,海上安装导管架22座、组块9座,铺设海底管线168公里,海底电缆42公里。2024H1公司海上船天投入、海底作业量同比下降,但导管架和组块海上安装数量大幅增长,大型结构物安装船天同比增长110%。2024年下半年,公司面临的工作量依然繁重,计划35个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建造加工量可能超过14万吨,投入船天超过1.5万个。公司将聚焦能力建设,加强项目运营管控,强化精益化管理,科学合理调配和使用资源,高效完成各项生产建设任务。 市场开拓稳步推进,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合同额方面,公司2024H1新签合同金额125.18亿元,同比-30%,其中国内新签合同额75.43亿元,同比-31%,境外新签合同额49.75亿元,同比-28%,海外新签合同额占上半年新签合同总额的39.74%。公司海外市场开发工作稳步推进,为持续推动公司国际化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2024年6月末,在手订单总额约为388亿元,为公司业务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国内市场持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2024年上半年油气业务新签合同额75.39亿元,主要国内项目包括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渤中19-2油田开发项目、番禺11-12油田/番禺10-1油田/番禺10-2油田调整联合开发项目、绥中36-2油田36-2区块开发项目等。 公司始终坚定国际化发展信心,不断加强海外市场拓展力度,致力于推动公司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上半年公司新签海外主要项目包括浦项制铁四期开发总包项目、中海油北美公司MSAEPC框架协议、沙特阿美CRPO125/126导管架运输和安装项目。行业景气度高企叠加母公司扩充上游资本开支,公司有望持续受益国际市场方面,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仍将持续增长,根据IHSMarkit的预测,2024年全球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总量将超6000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5.7%,国际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有望持续增加,国际油服市场有望维持景气。国内市场方面,母公司中国海油积极响应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根据中国海油2024年度战略展望,2024年中国海油资本开支预算总额为1250-1350亿元,相较2023年的高基数仍有一定幅度的增长。随着油服行业景气度持续高企,公司有望实现收入与盈利的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业绩符合预期,油服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中国海油资本开支增长利好下属油服企业,我们看好公司长远发展,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3/21.52/24.9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2/0.49/0.57元/股,维持对公司的“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风险,中国海油资本开支不及预期,海外市场风险。
奥克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8-08 4.60 -- -- 5.39 17.17% -- 5.39 17.17%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6亿元,同比-10%,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0.49亿元;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79亿元,同比-2%,环比+43%,实现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0.68亿元,环比+0.56亿元。 点评:旺季来临聚醚销量增加,Q2业绩环比显著改善:公司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主要用于基建、地产等领域,2024年H1,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5万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4%;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9.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0%。聚醚单体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叠加产能过剩价格竞争加剧,短期内行业盈利承压,致公司24H1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单季度来看,随着二季度施工旺季来临,公司减水剂聚醚单体产品销售量显著增长,叠加二季度中东局势缓解原油价格回落以及乙烯厂商负荷提升带来乙烯供应增加,乙烯价格回调,成本端回落,公司24Q2业绩环比显著改善。 聚焦环氧产业链,持续向新能源新材料市场迈进,在建产能建设顺利。公司是国内产业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环氧乙烷衍生绿色低碳精细化工新材料制造企业,是全球环氧乙烷衍生绿色低碳精细化工新材料最大的供应商之一。 公司拥有5万立方米低温乙烯储罐,拥有30万吨商品环氧乙烷、160万吨乙氧基化产能。公司积极进行技术转化新能源材料项目,新型锂电添加剂材料2万吨亚硫酸乙烯酯(ES)项目于2024年1月建成投产。在建产能方面,公司聚焦环氧产业链,持续向新能源及医用材料市场迈进。根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披露,现有在建产能项目主要包括二期15万吨/年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精深加工衍生新材料扩能项目、20万吨/年环氧衍生绿色能源新材料项目、15万吨EO/PO精深加工装置技改项目,截至2024年上半年,三者的工程进度分别为19.67%、100%、27.25%。后续随着新增产能的投产放量,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聚焦环氧产业链,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我们基本维持公司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3/0.36/0.46亿元,折合EPS分别为0.02/0.05/0.07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诚志股份 医药生物 2024-08-01 6.86 -- -- 7.22 5.25%
7.22 5.25%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6.6亿元,同比-13.6%,实现归母净利润 1.8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其中 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9.4亿元,同比-7.7%,环比+8.0%,实现归母净利润 0.33亿元,同比+58.8%,环比-78.5%。 点评: 清洁能源产品售价提升叠加原材料价格下跌,24H1业绩同比大增:24H1公司清洁能源板块部分产品乙烯、丙烯、正丁醇市场均价分别为 961美元/吨、6887元/吨、8374元/吨,同比分别+6.9%、-2.7%、+10.6%。原料及动力成本方面,24H1无烟煤(7000K)、动力煤(5500K)价格分别为 995元/吨、722元/吨,同比分别-30%、-1%。2024上半年公司烯烃等清洁能源产品售价提升,叠加原材料采购价格下跌,带动公司 24H1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液晶材料及清洁能源板块持续发力,主营业务稳步扩张:2024年 3月 24日,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与 DIC 株式会社签署了《知识产权转让协议》,以 2.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了 1183项专利资产,有望形成领先的专利布局,有望增强公司液晶材料板块竞争力。2024年 5月 31 日,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三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子公司南京诚志参与竞 拍蓝星东大 100%股权的议案,获取其位于南京江北新区新材料科技园的 15.42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进一步增加在清洁能源业务板块的用地面积,公司清洁能源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成功签订 POE 工艺包,POE 项目稳步推进:2022年 8月 31日,公司发布公告,计划投资建设 POE 项目。项目建设范围包括 2×10万吨/年 POE 装置及辅助生产设施区和库房区,预计总投资约为 40亿元,建设期为 3年。截至 24H1,POE项目已完成工艺包的开发和审查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已完成环评,工程总承包商已完成确定,设计工作正在推进,其他工作待规划许可批复后展开。公司POE 项目稳步推进,持续布局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域,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下游需求弱复苏,公司盈利能力修复程度不及我们此前预期,因此我们下调公司 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 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8(下调 41%)/3.44(下调 38%)/4.04亿元,折合 EPS 分别为 0.24/0.28/0.33元/股,公司坚持“一体两翼”战略,加速铺设新产能,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迭代风险,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宝丰能源 基础化工业 2024-08-01 14.81 -- -- 15.77 6.48%
15.77 6.4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024年 H1,公司实现营收 168.95亿元,同比+29%;实现归母净利润 33.04亿元,同比+46%;其中 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18.83亿元,同比+76%,环比+33%。 点评: 宁东三期投产带动烯烃销量同比大幅增长,24H1业绩同比高增:2024H1,公司主营产品焦炭、聚乙烯、聚丙烯市场均价分别为 2133元/吨、8355元/吨、7778元/吨,分别同比-14%、+1%、+2%,焦炭价格同比大幅下跌,聚烯烃价格同比小幅增长。公司 24H1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 23年宁东三期煤制烯烃项目投产,烯烃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内蒙一期项目启动建设,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可期:2023年,公司宁东三期煤制烯烃与 C2-C5及混合烃类增值利用项目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全球第一套利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第三代 100万吨级 DMTO 装置的烯烃项目,新增甲醇产能 150万吨/年、新增烯烃产能 100万吨/年、新增聚乙烯和聚丙烯产能 90万吨/年。项目投产后,预计公司聚乙烯和聚丙烯产品产能增长 75%。内蒙一期 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及配套 40万吨/年绿氢耦合制烯烃项目 2023年启动建设,当年建设进程过半。公司各项目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大股东增持彰显发展信心,推动员工持股保障未来发展:公司控股股东宝丰集团拟自 2024年 2月 1日起 6个月内增持 1-2亿元公司股份,本次大股东增持计划体现了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截至 2024年 7月 22日,宝丰集团累计增持金额 1亿元左右。2024年 3月 14日,公司发布《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本员工持股计划的持有人包括公司董事(不含独立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业务(技术)骨干及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 其他人员,计划购买公司股票的价格为 7.60元/股,受让股份 2年后分四期解锁,业绩考核目标对应分别为 2025-2028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不低于 20%、8.33%、7.69%、7.14%。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执行后预计将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股东权益带来积极正面影响,保障公司未来发展。 持续分红,重视股东回报:公司自上市以来,利润分配全部采取现金分红方式。五年来,公司共分派现金红利约 106亿元,占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 40%,其中现金分红约 103亿元,用于股权激励的股票回购资金 3亿元,分红比例在行业内位于前列。在兼顾公司长远发展的同时,让股东切实获得公司的发展成果。2023年,公司拟向中小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3158元,大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650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20.54亿元,派息比例为 36.34%。未来,公司将在保证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坚持为投资者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保障股东回报。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煤制烯烃龙头企业,持续聚焦产业协同和降本增效,未来成长空间广阔。我们维持公司 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8.29/138.77/149.74亿元,折合 EPS 分别为 1.20/1.89/2.04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中国石化 石油化工业 2024-07-31 6.67 -- -- 7.12 6.75%
7.21 8.10% -- 详细
事件:7月25日,中国石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暨2024年中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认真落实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要求,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面临形势,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 点评: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传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有关要求并作主题讲话。马永生强调,面对前所未有的行业变局,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要大力实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国际化经营体制机制改革,确保到2029年取得决定性成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领会改革意图,把准改革指向,完善改革激励机制,牢固树立改革没有局外人旁观者的观念,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工作职责,把改革任务落细落小落实。 党的二十大以来,国资委、政府工作报告等针对国企改革密集发声,新一轮国企改革全面深化。中国石化积极对标世界一流管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稳步推进大部制、基地化、去行政化,突破传统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实现由“以部门为中心”向“以业务为中心”转变。同时,中国石化推进员工社会公开招聘,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在2023年度中央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任务考核结果,中国石化位列第一。中国石化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任务,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增强活力动力抗风险能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迈向世界领先。 乘势而上、主动作为,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目标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赵东作生产经营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油气增储上产势头良好,炼销一体发力拓市攻坚,化工扭亏脱困成效初显,资本金融服务主业有力,产业转型焕新有序推进,创新驱动效能加速释放,改革管理成效日益凸显,风险防控应对扎实有效。赵东强调,公司要把握经济动能修复、市场需求复苏机遇,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加快转型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做好集团公司下半年生产经营各项工作。要以目标为牵引,以改革为动力,强化担当、狠抓落实,聚焦活力动力,集中精力抓好改革创新;聚焦运行优化,集中精力抓好统筹联动;聚焦量效提升,集中精力抓好市场攻坚;聚焦向新而行,集中精力抓好转型发展;聚焦安稳运行,集中精力抓好风险防范。要坚持思想领航,坚持示范引领,坚持同向发力,坚持团结奋斗,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在炼油化工行业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大背景下,如何发力下游化工新材料、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石化产业体系成为新课题。“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构建“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夯实‘一基’,打牢能源资源基础;巩固‘两翼’,提升洁净油品和现代化工发展质量;做大‘三新’,探索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其中,在新能源领域,加强地热开发利用和风电、光伏布局,巩固在氢能领域的产业领先优势,塑造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打造“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商;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全面参与充电、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速发展氢能。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将持续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全力完成全年经营目标,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4、752、802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58、0.62、0.66元/股,我们继续看好公司作为国内石化化工龙头的核心竞争力,未来随着公司新产能逐步投产,新能源领域布局落地,公司业绩有望增厚,长期成长前景广阔,维持A股和H股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下行风险,成品油和化工品景气度下行风险。
中国石油 石油化工业 2024-07-31 9.06 -- -- 9.28 2.43%
9.35 3.20% -- 详细
事件:2024年7月27日,中国石油集团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点评: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1、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作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主题讲话。中国石油集团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公司:(1)坚持“两个一贯之”,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2)加强战略谋划,公司战略体系不断健全完善;(3)改革完善管理体制,组织体系得到系统性重塑;(4)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业务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整体性优化;(5)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科技治理效能大幅提升;(6)加快推荐市场化改革,运行机制更加灵活高效。 2021年以来,中国石油推动构建新型高效的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提升治理效能,推动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同时,中国石油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两方面改革驱动中国石油形成更加成熟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构建起与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对企业效益的提升起到了显著的助力作用。2023年以来,在新一轮油价波动周期中,中国石油的归母净利润大幅高于历史归母净利润数据形成的趋势线,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8.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现金流分别同比+16.0%、+6.3%。好于历史上的高油价时期,表明公司应对油价、炼化产品需求等行业周期性变化的韧性明显增强,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愈加凸显。 2、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中国石油将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石油集团到2030年,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世界一流企业之时,将基本实现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企业之时,将实现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党和国家多次强调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中国石油按照“两个阶段、各三步走”战略路径,目标建设世界一流。2020年以来,中国石油的改革全面加速,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征程开启,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在提质增效、增产保供、转型升级等领域成效斐然,有望加速建成穿越周期的世界一流企业。二、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做好下半年生产经营工作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侯启军通报业绩考核和生产经营情况。侯启军指出,今年以来,集团公司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党组、董事会部署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业务发展、提质增效、改革创新、安全环保等工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整改中央巡视反馈问题和国家审计发现问题为契机全面强化管理,油气两大产业链和各项业务平稳顺畅运行,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稳定增长,经营业绩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就做好下半年生产经营工作,侯启军强调:(1)要大力推动主营业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强化管理,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完成年度生产经营任务目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巩固和增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作出积极贡献。 (2)坚持全面从严,扎实做好QHSE工作。(3)加强统筹融合,提高油气新能源供给质量。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炼油化工业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4)坚持技术立企,增强支持和服务业务战略支持能力。(5)深化产融结合,增强资本和金融业务服务主业能力。(6)强化市场攻坚,全力提升营销工作质效。强化科技创新,切实发挥支撑引领作用。(7)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有效激发内生动力活力。 2022年以来,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复杂,我国能源安全环境受到较大挑战,炼油化工行业景气度低迷,天然气需求保持增长。公司上游业务大力加强“增储上产”,巩固油气产量格局,国内原油产量、国内天然气产量当量和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三个1亿吨”的格局进一步巩固发展。天然气业务把握国内天然气需求提升、价格机制改革的机遇,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厚。炼化业务推动转型升级,周期波动下经营利润高位运行。我们认为中国石油将持续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有望在波动剧烈的外部环境下实现较好经营业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持续深化改革,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盈利抗周期波动能力显著增强,随着公司“增储上产”持续推进,天然气销售量效齐升,炼油化工转型加速,公司有望持续实现较好业绩。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6/1777/182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4/0.97/0.99元/股,维持公司A+H股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和天然气价格下行风险,炼油和化工景气度下行风险。
卫星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4-07-23 18.05 -- -- 17.55 -2.77%
17.55 -2.77%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4亿元,同比-4.59%(调整后),实现归母净利润 20.56亿元,同比+12.51%(调整后);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06亿元,同比-2.53%(调整后),环比+20.34%,实现归母净利润 10.33亿元,同比-8.51%(调整后),环比+1.06%。 点评: C2装置盈利能力依然强劲,24Q2业绩实现环比正增长:2024Q2,国内 PDH 价差559元/吨,同比-634元/吨,环比+85元/吨;聚丙烯价差 970元/吨,同比+309元/吨,环比+175元/吨;丙烯酸价差 2131元/吨,同比+354元/吨,环比+585元/吨; 丙烯酸丁酯价差 202元/吨,同比-153元/吨,环比-385元/吨。2024Q2,C3产业链,PDH、聚丙烯、丙烯酸价差环比增长,丙烯酸及酯价差环比下滑。C2产业链,2024Q2,美国天然气价格同比小幅下跌,国际原油价格同比增长,公司乙烷裂解装置盈利能力优势依然显著。24Q2,在连云港石化及平湖石化部分装置检修背景下,公司业绩依然实现了环比正增长,展现出公司优异的盈利能力及管理能力。 C3新项目投产有序,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保障中长期成长:2024年7月 15日,公司 80万吨多碳醇项目(卫星能源三期项目一阶段)顺利投产,意味着公司顺利解决来了 C3一体化产业链上下游原料配套的问题,实现 C3产业链耦合闭环,卫星能源三期项目二阶段稳步推进。2024年 6月 24日,公司在徐圩新区投资新建的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年产 250万吨 α-烯烃轻烃配套原料装置、5套年产 10万吨 α-烯烃装置、3套年产 20万吨 POE 装置、2套年产 50万吨高端聚乙烯(茂金属)、2套年产 40万吨 PVC 综合利用及配套装置、年产 1.5万吨聚 α-烯烃装置、年产 5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装置、副产氢气降碳资源化利用装置以及 LNG 储罐。2023年 12月 29日,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阶段)环评公示,一期投资 121.5亿元,建设 2套 10万吨/年 α-烯烃装置、1套 9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45×2)、1套 45万吨/年聚乙烯装置、1套 12万吨/年丁二烯抽提装置、1套 26万吨/年芳烃处理联合装置及配套的 200万吨/年原料加工装置(含 WAO 配套装置)。公司基于以轻烃一体化为核心,打造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碳 α-烯烃的技术,积极向下游聚乙烯弹性体(POE)等新材料延伸,进一步夯实公司功能化学品、高端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的发展基础。 坚定投资者为本发展理念,推动规范且可持续运营。自上市以来,公司不断完善对投资者持续、稳定、科学的分红回报机制,与全体股东分享公司高速发展的红利。 2021-2023年,公司累计分红 18亿元,其中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占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 17%。经营治理层面,公司坚守合规底线,夯实公司治理框架,深入优化内控管理体系,有效降低各环节风险,保障公司股东合法权益。此外,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工作,建立公开、公平、透明、多维度的投资者沟通渠道,有效传达公司的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信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新材料项目有序推进,未来成长动力充足,我们维持公司 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9.64亿元/69.75亿元/88.98亿元,折合 EPS 分别为 1.77元/2.07元/2.6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新增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全球经济复苏缓慢。
百合花 基础化工业 2024-07-17 9.40 -- -- 10.00 6.38%
10.00 6.3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4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97-1.02亿元,同比+76.7%~+85.8%;其中Q2单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56-0.61亿元,同比+43.6%~+56.4%,环比+36.6%~+48.8%。 点评:有机颜料量价齐升,Q2业绩大幅增长:随着终端需求的逐步修复,公司有机颜料产品销量增加,且部分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改善。此外,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北彩丽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900吨氨氧化项目”于23年成功投产,氨氧化项目的投产提升了公司产业链的延伸优势,为公司高性能有机颜料的生产提供了的原料保障,增强了公司原材料成本控制及抗风险能力。有机颜料量价齐升,叠加公司氨氧化项目投产提升盈利能力,带动公司Q2业绩大幅增长。 公司是我国有机颜料行业的龙头企业,逐步向高性能有机颜料布局。公司是我国兼具规模、产业链一体化、品类优势的有机颜料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拥有年产4万吨有机颜料和1万吨配套中间体的生产能力,产品覆含200多个规格,具备全色谱生产能力,可满足下游差异化需求。为提升高性能、高附加值、更环保产品的比例,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4亿元(含本数),拟使用2.67亿元募集资金投资建设“年产5000吨高性能有机颜料及4500吨配套中间体项目”。 海外高性能有机颜料龙头申请破产,公司作为国产龙头将有望受益。4月22日,辉柏赫向德国法院申请破产。其是全球领先的有机、无机和防锈颜料及颜料制备物生产商,主要涉及的高性能有机颜料品种包括苯并咪唑酮、喹吖啶酮、二噁嗪、DPP、异吲哚啉酮等。随着辉柏赫后续破产程序的进行,全球高性能有机颜料供给或将缩减。在此背景下,公司作为国内高性能有机颜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将有望实现相关产品产销量及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进而带动公司业绩的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有机颜料量价齐升,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因此我们上调公司24-25年的盈利预测,新增26年的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上调35%)/2.58(上调33%)/3.12亿元。公司是我国有机颜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安迪苏 基础化工业 2024-07-15 10.10 -- -- 11.41 12.30%
11.35 12.3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度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5-6.5亿元,同比+1547%~+184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5-7.5亿元,同比+6009%~+6949%;其中Q2单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3-3.73亿元,同比+753%~+1966%,环比-1%~+35%。点评:蛋氨酸及特种产品销量增长,24Q2业绩大幅增长:据公司公告披露,Q2业绩的强劲增长主要源于:1)蛋氨酸业务强劲增长,主要归功于液体蛋氨酸持续渗透以及稳定的销售价格;2)特种品业务中单胃动物产品和水产品快速增长,反刍业务由于美国奶业市场牛奶价格的低迷带来需求的减少,在二季度末出现了些许回暖迹象;3)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下降,对全球供应链、分销渠道和关税的有效管理;4)严格的现金和营运资金管理以及持续推动成本控制和竞争力提升计划。我们认为公司Q2业绩的强劲增长一方面体现出蛋氨酸及特种品业务景气度的持续回暖,另一方面展现出公司优异的供应链、关税、销售及成本管理能力,在行业景气度持续回暖背景下,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蛋氨酸供需格局改善,行业景气度持续回暖:海外工厂减产推动蛋氨酸价格回升,2023Q2、Q3,希杰通过降低产能利用率来改造其马来西亚工厂的蛋氨酸生产线,释放约40%的蛋氨酸产能来转产缬氨酸和异亮氨酸。赢创宣布在2023年Q4和2024年Q1降低其新加坡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实施4万吨产能扩张项目。伴随现有产能的暂时关闭和新产能的延迟,蛋氨酸供给将显著趋紧。此外,受人口不断增长、现代化畜禽养殖业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饮食结构改变的影响,亚洲地区蛋氨酸需求快速增长,其中,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蛋氨酸消费国,具备较大的需求潜力。因海外希杰马来西亚工厂和赢创新加坡工厂减产影响,叠加下游需求持续复苏,蛋氨酸价格实现底部反弹,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投资泉州蛋氨酸项目,蛋氨酸产能稳步扩张:公司拟投资建设15万吨/年固体蛋氨酸项目,预计总投资额约49亿元,项目建设期约为26个月,预计项目2027年投产,投资回收期为9年。该项目将充分利用与中国中化的整合协同效应节约资本开支和运营开支,进一步扩张蛋氨酸产能,巩固公司在蛋氨酸行业的领导地位,优化公司蛋氨酸产品结构以及国内外产能布局。公司通过持续的产业投资,扩大产能,公司欧洲生产平台连续实施多个产能扩张项目,自2021年Q3以来,欧洲项目提升8万吨/年的额外产能。南京工厂二期于2022年Q3投产,南京生产平台液态蛋氨酸总产能达35万吨。新增产能与现有工厂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及规模优势,公司的成本竞争优势将持续强化,公司业绩届时有望进一步增厚。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蛋氨酸景气度显著回暖,公司盈利能力上行,因此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7(上调23%)/13.21(上调21%)/15.21亿元,折合EPS分别为0.38/0.49/0.57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养殖业下游需求变弱;蛋氨酸产能投放进度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石化油服 基础化工业 2024-07-12 1.73 -- -- 1.89 9.25%
1.92 10.9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公司2024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4.52亿元左右,比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26亿元,同比+38.7%。2024Q2单季,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52%,环比+55%。 点评:油服行业回暖,公司工作效率提升,24H1业绩大增2024年以来,受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OPEC+延长自愿减产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高位震荡,石油公司继续加大上游勘探开发投资力度,国内外油田服务市场景气高企。公司把握住油田服务行业景气上行周期,持续优化生产运行,与石油公司强化一体化运行,提升工程技术服务能力,生产运行平稳高效;优化市场布局,持续扩大海外市场高端业务占比,新签合同额同比较好增长;深化人力、资产等资源优化,深挖降本潜力,推动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营业绩保持增长。 2024年上半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预计增加归母净利润2.01亿元,主要包括收到仲裁款冲回单项计提减值准备、根据巴西司法重组裁决结果冲回预计负债1336万美元、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政府补助等。 新签合同额快速上升,全年新签合同预计超过年初目标公司大力提升工程技术服务能力,全力开拓国内外优质市场,24H1新签合同额610亿元,同比增长14.2%。根据24H1新签合同额完成情况,公司2024年新签合同额将超额完成今年初确定的计划数人民币835亿元,预计达到850亿元以上。 国内市场方面,公司进一步优化市场策略,中石化内部市场提升投资转化率、市场占有率和队伍动用率,全面推进“四提”“五化”,大力推进难动用储量合作效益开发,共同扩大增量,形成更高质效主阵地;外部市场持续巩固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国家管网等规模市场,延展油藏运营、工程大包等服务模式。2024年4月2日,公司公告称中标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川渝鄂段(铜梁-潜江)施工总承包标段一、标段三及标段四项目,中标金额为人民币33.78亿元。公司持续拓展国家管网集团市场,2023年与国家管网新签合同额为51.8亿元,优质规模市场更加集中。 在海外,公司巩固拓展沙特、科威特等重点规模市场,加快测录井、钻井液、连续油管等技术服务业务走出去,实现更高水平国际化。公司与沙特阿美公司签署了MGS三期管道项目群6包和7包境内采购和施工交钥匙固定总价合同,合同金额约79.56亿元;与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成功续签3部钻井机、3部修井机以及录井服务项目5+1年合同,合同金额约23亿元,另外新中标6部深井钻机服务项目。 重视投资者回报工作,力争24年底满足分红条件公司在全力推动提升经营质量和价值创造能力的基础上,结合战略规划和运营实际,积极利用相关政策,积极维护公司价值,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公司将稳步提升经营业绩,持续增强盈利能力,依据新《公司法》研究以资本公积金弥补亏损方案,力争2024年底实现母公司未分配利润转正,满足现金分红条件。公司还将积极研究开展股份回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024年6月12日召开的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2024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和2024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已授予董事会回购股份的一般授权。 降本增效目标明确,经营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将锚定全年经营目标任务,组织开展攻坚创效专项行动,力争2024年降本增效人民币6.5亿元。公司将聚焦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大力优化人力资源,强化统筹调剂,加大外委转自营,扩大业务承揽规模,推动人力资源价值增值;2024年全年力争压减用工3000人以上、统筹盘活1.6万人次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8%,力争对外业务承揽或输出7000人以上、创收人民币3亿元以上。 加快资产运营公司建设,搭建集中保障服务共享平台,实现公司资产的统筹调剂、租赁、处置及招标的专业化整合,精准做好资产统筹配置,借势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公司资产使用效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提升资产运营创收创效能力。 油服行业景气叠加母公司维持较高上游资本开支,公司有望持续受益母公司中国石化积极响应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23年实现上游资本开支778亿元,24年预计上游资本开支776亿元,中国石化上游资本开支维持高位将有力支持公司国内业务发展。国际方面,国际油气工程行业受高油价背景下油公司资本开支的增长所推动,呈逐步复苏态势。根据S&PGlobal预测,2024年全球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约6079亿美元,同比增加5.7%。全球油田服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公司将获得更多服务机会,业绩有望继续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国内外油服行业景气度持续高企,公司新签合同额超预期完成,降本增效持续推进,有望实现盈利能力的持续增长。我们上调公司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8(上调19%)、12.62(上调14%)、14.50(上调10%)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05、0.07、0.08元/股,维持对公司A股和H股的“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上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成本波动风险。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24-05-24 28.31 -- -- 29.27 3.39%
29.27 3.3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投资建设相关项目的公告》,拟投资建设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及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以下简称“二元酸项目”)。点评:投资17亿建设酰胺原料优化升级及二元酸项目,持续完善尼龙产业链布局:公司坚持高起点规划、高端化延伸,拟启动建设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总投资17亿元,其中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8.33亿元、二元酸项目8.67亿元。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采用苯部分加氢、水合生产饱和脂环醇技术,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饱和脂环醇20万吨,副产环已烷4.28万吨,建设周期13个月。二元酸项目采用公司自有技术,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二元酸20万吨,建设周期13个月。根据公司公告披露,酰胺原料优化升级及二元酸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均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6.74亿元、6.24亿元。此次新项目建成投产后,有助于公司完善尼龙产业链布局,保障公司尼龙产品上游原材料供给,增强公司全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荆州基地一期投产,在建新材料项目有望增厚公司盈利能力:2023年11月,公司公告称公司荆州园区气体动力平台项目、合成气综合利用项目投产,该项目可年产尿素100万吨、醋酸100万吨、DMF15万吨、混甲胺15万吨。两个项目的建成投产,将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并为荆州基地的后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公司荆州基地二期新材料系列项目于2023Q3开工,预计将新增BDO、醋酐、蜜胺等新产品生产能力。此外,2023年12月,公司公告称高端溶剂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可年产碳酸二甲酯60万吨(其中销售量30万吨)、碳酸甲乙酯30万吨、碳酸二乙酯5万吨。公司利用低成本煤气化平台,不断扩大产品产能、延伸产业链,我们看好在德州、荆州双基地共同驱动下,公司加大新材料领域拓展力度,未来业绩有望进一步增厚。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荆州一期项目投产,在建项目稳步推进,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56/56.51/63.74亿元,折合EPS分别为2.19/2.66/3.00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阳煤化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5-08 2.50 -- -- 2.53 1.20%
2.53 1.2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Q1,公司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同比-29%,环比+5%;实现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0.53亿元,环比+11亿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0.67亿元,环比+7亿元。点评:原材料成本下行,24Q1大幅减亏:2024年Q1,公司主营产品尿素、聚氯乙烯、丙烯、烧碱、三氯化磷、双氧水销售均价分别为1986元/吨、4890元/吨、5982元/吨、2000元/吨、5245元/吨、589元/吨,分别同比-18%、-10%、-7%、-17%、-19%、+11%,分别环比-10%、-4%、-3%、-6%、-8%、-28%。原材料方面,煤炭、工业盐、动力电24年Q1采购价格分别同比-17%、-5%、-13%。24Q1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叠加市场供给充足竞争加剧,化工行业整体弱势运行,公司主营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在化工行业周期性萎缩的背景下,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行叠加公司严控成本,致公司24Q1环比大幅减亏。 依托相关产能和技术优势,布局氢能产业链前景广阔:公司在氢能源领域有子公司正元氢能,阳雄氢能,以及与深圳市氢雄重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联营公司氢雄双阳。公司旗下正元氢能拥有自主研发的等温变换工艺及节能型的JR低压氨合成工艺,正元氢能拥有河北省内最大的单套尿素系统,生产能力居河北省第一。正元氢能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其年产6.48亿立方米氢气资源将成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大的氢源供应商。公司氢能重卡示范项目加氢站具备试运行条件,完成了设备联动试车及高纯氢加注工作。公司依托自身丰富的氢气产能和技术优势,协同氢能源产业上下游其他企业,在氢气提纯、加氢站建设、氢气供应等方面布局新业务,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截至24Q1,公司现有尿素产能232万吨、聚氯乙烯产能30万吨、丙烯产能17.6万吨、烧碱40万吨、双氧水25万吨和甲醇产能40万吨。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化工市场需求较弱,产品价格下行,公司盈利能力下滑,因此我们下调公司2024年-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下调55%)/1.01(下调47%)/1.32亿元,折合EPS分别为0.03/0.04/0.06元。公司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布局氢能产业链,成长空间广阔,因此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东方盛虹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4-05-07 9.90 -- -- 10.06 1.62%
10.06 1.6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Q1,公司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7亿元,同比+24%,环比-0.2%;实现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66.5%(调整后),环比+20亿元。 点评:计提减值短期影响盈利,24Q1业绩承压:伴随下游需求持续回暖,24Q1芳烃产业链维持高景气,价差维持高位。2024年Q1,石脑油裂解、炼油、PX、PTA、DTY分别为-64.3美元/吨、806元/吨、1179元/吨、396元/吨、2224元/吨,分别同比+25美元/吨、-204元/吨、+814元/吨、+16元/吨、-68元/吨,分别环比+19美元/吨、+70元/吨、-349元/吨、-7元/吨、-86元/吨。随着我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炼化行业景气度呈现回升趋势,看好大炼化盈利修复。24Q1,公司计提5.15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其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4亿元,致公司盈利短期承压。 大炼化项目全面投产,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炼化板块,2023年是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产能全面释放的第一年,该项目设计原油加工能力1600万吨/年,拥有芳烃联合装置规模28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规模110万吨/年,公司实现了“从一滴油到一根丝”的全产业链布局。聚酯化纤板块,截至23年年底,公司拥有涤纶长丝年产能355万吨,差别化率超过90%,以高端产品DTY为主。公司具有较高协同发展优势,炼化、聚酯及新能源新材料板块充分联动,协同发展高性能、高附加值材料及其改性应用,为产业链进一步向下游协同延伸提供广阔可能性。 积极推进新材料项目建设,深化“1+N”产业链布局:作为核心原料供应平台,2023年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推动众多新能源新材料产品获得突破性进展。1)2023年斯尔邦石化第四套丙烯腈装置投产,总产能升至104万吨/年,跃居世界第一。2)截至24Q1,公司已具备POE自主研发能力,800吨/年POE中试装置顺利投产。未来公司规划EVA总产能超过100万吨,POE总产能50万吨,全力打造世界级的光伏胶膜原料生产基地。3)25万吨/年再生聚酯纤维、13万吨/年PETG、9万吨/年MMA等高端新材料项目陆续投产,主要原材料实现基本自供,上下游一体化协同优势显著。在建项目稳步推进,保障公司未来成长性。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炼化行业复苏进度不及我们此前预期,因此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59(下调49%)/50.83(下调45%)/63.03亿元,对应EPS为0.57/0.77/0.95元。公司大炼化项目全面投产,新材料项目稳步推进,成长空间广阔,因此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
浙江医药 医药生物 2024-05-01 9.46 -- -- 11.90 24.09%
12.97 37.10%
详细
事件1: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同比-4%,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20%;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同比-4%,环比-1%,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133%,环比+341%。 事件2: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Q1,公司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12%,环比+17%;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3%,环比-1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8%,环比+2.1亿元。 点评:维生素景气度下滑,23年业绩同比下降:2023年,受下游饲料养猪业务盈利状况较差,叠加维生素原有产能恢复及新建产能释放影响,公司维生素产品价格同比显著下跌,致公司23年业绩下滑。2023年国内VA、VE、2%生物素均价分别为85元/kg、71元/kg、42元/kg,分别同比-48%、-17%、-27%。维生素市场供大于求,产品价格下跌明显,致公司盈利能力下滑。 维生素景气度回升,24Q1业绩逐渐修复:2024年Q1国内VA、VE、2%生物素均价分别为82元/kg、66元/kg、37元/kg,分别同比-10%、-14%、-16%,分别环比+11%、+4%、-5%。2024年以来,国内外维生素需求持续复苏,同时受供应端突发事件、停产检修等因素影响,维生素供给端趋紧,推动维生素价格回升。24年以来维生素价格触底回暖,公司盈利中枢上行,带动公司24Q1业绩逐渐修复。 积极创新研发布局新产品,医药业务成长空间不断打开:公司一直注重研发费用的投入,持续加大创新药物研发力度。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8.6亿元,同比+6%。 截至23年年底,公司产品黄体酮软胶囊通过一致性评价,磷酸西格列汀(酶法)、盐酸米诺环素登记状态转A,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XC2309(SH-337)片批准药物临床试验。氧氟沙星等2个原料药、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等5个制剂项目提交注册申请。子公司创新生物于2023年1月收到美国FDA核准签发的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500mg/瓶、1g/瓶、5g/瓶、10g/瓶四个规格按505(b)(2)申报的NDA新药申请批准信。子公司昌海制药于2023年6月29日通过美国FDA对盐酸米诺环素原料药的批准前检查和达托霉素原料药的现场检查。公司积极推动新产品研发及各项审批流程,拓宽医药业务未来盈利空间。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维生素景气度下行,公司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因此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4(下调36%)/6.38(下调29%)/7.46亿元,折合EPS分别为0.50/0.66/0.77元,维生素景气度触底回暖,公司积极创新研发布局新产品,医药业务成长空间不断打开,因此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研发风险,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海油工程 建筑和工程 2024-04-26 6.31 -- -- 6.50 3.01%
6.50 3.01%
详细
事件: 2024年 4月 24日,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同比-11%,环比-42%;实现归母净利润 4.75亿元,同比+5.96%,环比+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00亿元,同比+23%,环比+154%。 点评: 油服行业景气高企提振公司业绩,经营质量稳步改善2024年以来,受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OPEC+延长自愿减产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高位震荡,Q1布油均价为 81.76美元/桶,同比-0.4%,环比-1.3%。 石油公司继续加大上游勘探开发投资力度,全球油服行业景气高企。公司受益于高油价环境,市场开发稳定增长;工作量饱满,安全形势平稳,质量控制良好;全面应用价值管理指标,持续降本提质增效稳增长。 截至 2024年 3月底,公司总资产 442亿元,归母净资产 253亿元,资产负债率 38.31%,资本结构继续保持稳健。公司现金流大幅改善,24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25.61亿元,上年同期为-8731万元。公司盈利质量持续改善,24Q1年化 ROE为 7.6%,同比+0.1pct,成本费用利润率为 9.3%,同比+1.8pct。 新签合同额稳步增长,国内外项目稳步推进合同额方面,公司 2024Q1新签合同金额 65.17亿元,同比+11%,其中国内新签合同额 61.10亿元,同比+17%,境外新签合同额 4.07亿元,同比-39%。截至2024年 3月底,公司在手订单总额约为 405亿元,为公司业务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工作量方面,2024Q1公司实施规模以上项目 63个,其中 4个项目运行交付。 2024Q1公司完成钢材加工量 13.6万结构吨,同比增长 13%;投入船天 0.48万天,因工作量分布不同,本报告期总投入船天同比降低 23%,但其中大型船舶结构物安装船天同比增长 336%,自有船舶船天同比增加 438天;陆地建造完成导管架 19座、组块 7座,海上安装导管架 9座、组块 6座,铺设海底管线 68.9公里,海底电缆 39公里。 国内项目方面,2024Q1,公司总承包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珠江口盆地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并精准就位,刷新了作业水深、高度、重量等多项亚洲纪录,标志着我国深水超大型导管架成套关键技术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对推动海上油气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绥中 36-1/旅大5-2油田二次调整项目 3个平台相继提前投产,旅大 5-2CEPC 平台完成浮托安装,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自营油田调整项目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对渤海油田增产上储、保障京津冀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海外项目方面,2024Q1,我国首个沙特阿美海洋油气独立总承包项目——沙特CRPO122项目第一批 6座导管架在青岛场地完成装船并正式进入海上运输与安装阶段;乌干达 KingFisher 项目 CPF 设备及管廊基础全面推进,已开始储罐安装工作;沙特 Marjan 项目、巴油 P79FPSO 上部组块项目、巴斯夫模块项目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卡塔尔 ISND5-2项目已开展前期筹备。 发布三年股东回报规划,加大分红力度积极回馈股东公司发布《未来三年(2024-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公司每年应当进行一次现金分红,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30%。2015年以后公司股利分配率稳定在 30%以上,2023年度公司派发现金红利 0.147元/股,拟分红总额约 6.50亿元,占 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 40.11%,股利分配率相较 2022年的 30.34%增长 9.77pct,分红总额相较 2022年增长 47%。公司注重股东回报,加大分红力度,与投资者共享公司发展成果。 行业景气度高企叠加母公司扩充上游资本开支,公司有望持续受益国际市场方面,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仍将持续增长,根据 IHSMarkit 的预测,2024年全球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总量将超 6000亿美金,较 2023年相比增加 5.7%,国际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有望持续增加,国际油服市场有望维持景气。 国内市场方面,母公司中国海油积极响应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根据中国海油 2024年度战略展望,2024年中国海油资本开支预算总额为 1250-1350亿元,相较 2023年的高基数仍有一定幅度的增长。随着油服行业景气度持续高企,公司有望实现收入与盈利的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24Q1公司业绩稳步增长,油服行业景气度高企,公司市场开拓成绩斐然,有望持续受益。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63/21.52/24.99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42/0.49/0.57元/股,维持对公司的“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风险,中国海油资本开支不及预期,海外市场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