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海油服
|
石油化工业
|
2023-03-15
|
16.85
|
--
|
--
|
17.20
|
2.08% |
-- |
17.20
|
2.08% |
-- |
详细
油价高位, 驱动行业高景气; OPEC+仍坚持2百万桶/天的减产计划, 而美国原油产量增量预计将被俄罗斯减少的部分所抵消。 随着全球原油需求缓慢恢复, 2023年全球原油供给仍坚保持偏紧状态, 油价预计高位震荡。 公司油服板块打破技术垄断, 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 未来有望受益于国内外市占率提升; 公司定向钻井等核心高技术领域, 目前市占率全球6%, 位列第四。 未来, 有望随国内外市场不断开拓, 而实现营收增长。 钻井平台供需由“偏松” 向“偏紧” 转变, 平台日费率将触底回升; 目前, 自升式钻井平台有效使用率已达到90%, 半潜式平台有效使用率也接近90%; 钻井平台日费率已出现“触底回升” 态势; 根据Valaris最新签单结果, 2023年自升式钻井平台日费率达到9.4万美元/天, 半潜式钻井平台日费率达到25万美元/天, 相比最低点提升39%/108%。 预计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68/41.48/46.86亿元, 同比增长656%/75%/13%; 对应PE为33/18.8/16.7X。 日费率提升将带来钻井业务巨大业绩弹性, 参考2019年的景气向上周期时的盈利、 估值水平, 公司股价具有足够安全边际。 风险提示: OPEC+、 美国等主要产油国暴力开采, 打破原油供需平衡; 俄罗斯原油遭受严重制裁, 造成供给短缺; 全球经济不景气, 原油需求大幅降低。
|
|
|
中海油服
|
石油化工业
|
2022-10-31
|
16.90
|
--
|
--
|
18.98
|
12.31% |
|
18.98
|
12.31% |
|
详细
事件:2022年10月27日晚,中海油服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2.46亿元,同比增长21.95%;实现归母净利润20.63亿元,同比增加42.0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91亿元,同比增加48.24%,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43元/股。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0.33亿元,同比增加26.40%,环比增加7.35%;实现归母净利润9.61亿元,同比增加47.54%,环比增加20.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65亿元,同比增加55.56%,环比增加26.94%;基本每股收益0.2元/股。 点评:油服需求逐渐回升,各板块生产作业协同推进。2022年Q3,公司虽仍受疫情反复和原材料涨价等影响,但经营业绩稳中有升。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钻井、油田技术服务、船舶和物探四大板块业务稳步推进。 (1)钻井服务:2022Q1-Q3,自升式、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天数分别为10078、2248天,同比增幅24.1%、14.3%,日历天使用率为84.2%、61.3%,同比增加14.1pct、6.3pct,主要受全球海上平台需求稳步上升影响。(2)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研发的“璇玑”、“海亮”等技术设备持续为公司贡献业绩,2022Q3油田技术服务各业务线作业量均有所增加。(3)船舶板块:2022Q1-Q3公司船队共作业39963天,同比增幅8.1%,日历天使用率为90.8%,装备数增加导致使用率同比基本持平。 (4)物探勘察板块:物探行业产能过剩影响持续,2022Q1-Q3公司二维采集作业量为2353公里,同比增加9.1%;三维采集工作量为11351平方公里,同比减少28.0%;海底电缆作业量为1259平方公里,同比减幅6.6%;公司积极推广海底节点采集作业,助力油气勘探能力提升,累计完成作业量648平方公里,同比增幅43.0%。 持续拓展海外业务,与国际石油公司深化合作。2022年10月,中海油服在海外市场取得重大突破,公司与中东地区一流国际石油公司签署多份钻井平台服务长期合同,合同金额总计约人民币140亿元。这标志着公司与国际石油公司在油气田勘探开发各领域的深化合作进入新阶段,也标志着公司国际化运营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被国际一流石油公司全面认可。 中海油资本开支维持高位,有力保障油服订单。2022年Q1-Q3中海油资本支出686.93亿元,同比增长20.59%;2022年Q3中海油资本支出271.21亿元,同比增长29.55%,环比增长10%。2022年前三季度,中海油在国内外共有6个新项目投产,国内海域新投产垦利6-1油田10-1北区块开发项目、涠洲12-8油田东区开发项目、东方1-1气田东南区及乐东22-1气田南块开发项目,海外投产巴西Mero一期、印尼3M和圭亚那Liza二期项目。中海油持续高额的资本开支保障了公司业绩稳定增长,有利于公司获取更多订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3、35.48和41.6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84.5%、15.1%、17.2%,EPS(摊薄)分别为0.65、0.74和0.87元/股,按照2022年10月27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26.23、22.79和19.44倍。考虑到公司受益于自身竞争优势和行业景气度回升,2022-2024年公司业绩增长有望提速,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和油价下行风险;疫情反弹致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上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
|
中海油服
|
石油化工业
|
2022-10-31
|
16.90
|
--
|
--
|
18.98
|
12.31% |
|
18.98
|
12.31% |
|
详细
业绩稳步增长: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2.46 亿元,同比增长21.95%;归母净利润20.63 亿元,同比增长42.0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91 亿元,同比增长48.24%。2022Q3,公司实现营收90.33 亿元,同比增长26.40%,环比增加7.35%;实现归母净利润9.61 亿元,同比增长47.54%,环比增加20.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65 亿元,同比增长55.56%,环比增长26.94%。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2 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13.58%,同比下降3.07pct,销售净利率8.72%,同比上升1.36pct;2022Q3,公司销售毛利率15.83%,同比下降3.36pct,环比上升2.40pct;销售净利率11.12%,同比上升1.96pct,环比上升1.59pct;毛利率有所下滑,而净利率保持稳定,原因在于,汇率波动影响,本期汇兑收益增加,财务费率下降明显,使得2022 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率同比下降4.00pct。 原油价格高位震荡,中海油资本开支增长: 2022 前三季度,Brent 平均原油平均价格101.67 美元/桶,较去年同期增长49.84%。2022 年Q1-Q3 中海油资本支出686.93 亿元,同比增长20.59%;2022 Q3 中海油资本支出271.21 亿元,同比增长29.55%,环比增长10%。 钻井平台日历天使用率持续上升达78.8%,新签140 亿海外合同彰显公司钻井平台实力:受全球海上平台需求稳步上升影响,钻井平台作业12,326 天,同比增长22.2%。日历天使用率78.8%,同比增加12.3pct;可用天使用率84.7%,同比增加15.3pct。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10,078 天,同比增长24.1%,日历天使用率为84.2%, 同比增加14.1 pct;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2,248 天,同比增长14.3%,日历天使用率为61.3%, 同比增加6.3 pct。并且,根据公司公告,海外市场取得重大突破,公司与中东地区一流国际石油公司签署多份钻井平台服务长期合同,合同金额总计约人民币140 亿元。这标志着公司与国际石油公司在油气田勘探开发各领域的深化合作进入新阶段,也标志着公司国际化运营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被国际一流石油公司全面认可。 船舶服务-装备数量上升影响,使用率同比基本持平:公司船舶服务业务船队共作业39,963 天,同比增加2,995 天,增幅8.1%,日历天使用率为90.8%,。 物探行业产能过剩影响持续,公司积极进行市场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二维采集作业量为2,353 公里,同比增幅9.1%;三维采集工作量为11,351 平方公里,同比减幅28.0%;海底电缆作业量为1,259 平方公里,同比减幅6.6%;公司积极推广海底节点采集作业,助力油气勘探能力提升,累计完成作业量648 平方公里,同比增幅43.0%。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钻井平台使用率最新情况,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330、371、409 亿元,同比增长13%/12.3%/10.3%;预测22-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0/33.9/40.0 亿元,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加重,大幅降低全球石油需求;OPEC+原油主要生产国谈判失败,大幅增加产量,供需失衡;美国页岩油大力开采,供给大幅增加,冲击原油市场;碳中和政策,加速新能源发展,原油需求降低。
|
|
|
中海油服
|
石油化工业
|
2022-09-07
|
15.63
|
--
|
--
|
15.80
|
1.09% |
|
18.98
|
21.43% |
|
详细
公司披露 2022年半年报。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2.1亿元,同比+19.5%;实现归母净利润 11.0亿元,同比+37.6%。其中, 22Q2实现营业收入 84.1亿元,同比+23.1%,环比+23.8%;实现归母净利润 8.0亿元,同比+28.8%,环比+162.9%。 事件点评 高油价带动油服市场复苏, 公司细分业务全面增长。 上半年,国际油价震荡上行,油气公司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力度, 油服市场持续复苏。作为全球少有的一体化油气服务供应商,公司充分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油田技术 服 务 / 钻 井 服 务 / 船 舶 服 务 / 物 探 和 工 程 勘 察 服 务 分 别 实 现 收 入75.1/47.8/17.3/8.6亿元,同比分别+24.5%/+14.5%/+12.4%/+4.7%,收入贡献分 别 为 49.4%/31.4%/11.4%/5.6% 。 22H1公 司 毛 利 率 / 净 利 率 分 别 为12.2%/7.3%, yoy-3pct/+0.9pct; 受汇率大幅波动影响, 公司汇兑收益 2.7亿元,同比+3.6亿元,带动财务费用率同比-3.0pct 至 0.4%。 钻井业务: 日历天使用率 77.4%, yoy+12.1pct。 海上油气行业回暖,钻井平台市场需求增加, 公司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使用率均有回升。 22H1公司钻井平台作业 8017天/yoy+21.9%,其中自升式/半潜式钻井平台分别作业 6632/1385天, yoy+25.2%/+8.0%。 平台日历天使用率 77.4%, yoy+12.1pct。 截至上半年末,公司共运营、管理 57座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 44座, 半潜式钻井平台 13座),其中 33座在中国海域作业, 11座在北美、东南亚等作业, 11座平台待命, 2座正在修理。 公司持续深耕中东市场, 上半年收获三座钻井平台“5+2”年高端客户作业合同。 油田技术服务: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国内外拓展加速。 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 顺利完成 500MW 海上风电海缆交越段防护服务项目。 上半年公司在渤海某注蒸汽水平井实现高温连续油管光纤测试技术首次应用; ESCOOL 高温、高压电成像测井仪在陆地油田重点探井实现首次作业。 顺利完成美洲新客户首口井测井作业;成功开拓并高质量完成美洲首次陆地井固井技术服务;完成美洲某区块首批十口钻井总包作业; 完成美洲某区块首批十口钻井总包作业;中标东南亚两个海上钻完井液作业项目、一个固井服务合同、两个开发项目的固井服务、五年期电缆测井服务项目等。 船舶服务:日历天使用率 91.5%/yoy+0.8pct,积极研究创新绿色节能技术。 上半年末,公司经营和管理三用作业船、平台供应船、油田守护船等 160余艘,累计作业 26251天/yoy+8.7%,除油田守护船、修井支持船作业量小幅减少外,其他主要业务线使用率和作业量均有所上升。 此外, 积极研究创新绿色节能技术,截至上半年末, 累计交付 12艘 LNG 动力守护供应船。 推进技术驱动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公司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释放胶塞系统在国内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打破国外垄断。“璇玑”系统一次入井成功率提升至 91.7%,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巩固“璇玑”系统科研成果,建立了全球专家支持中心,实现可视化无延迟的 24小时作业指挥和技术支持,为公司传统技术支持模式开辟新发展道路。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 考虑当前油价保持高位震荡, 下半年全球上游勘探开发投资规模整体将有明显提升,油田服务市场有望持续复苏。 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9.5/36.2/4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840.2%/22.8%/19.2%,对应 EPS 分别为 0.62/0.76/0.90元,对应于 9月 2日收盘价 15.01元, PE 分别为 24.3/19.8/16.6倍。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油价大幅下行;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境内外业务拓展及经营风险。
|
|
|
中海油服
|
石油化工业
|
2022-08-29
|
14.70
|
--
|
--
|
15.85
|
7.82% |
|
18.98
|
29.12% |
|
详细
事件:2022 年8月 25日晚,中海油服发布 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H1,公司实现营收 152.13亿元,同比增长 19.45%,环比下降 7.62%;实现归母净利润 11.03亿元,同比增加 37.57%,环比增加 325.8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0.27亿元,同比增加 41.97%,环比增加 235.42%,实现基本每股收益 0.23元/股。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84.14亿元,同比增加 23.15%,环比增加 23.77%;实现归母净利润 7.99亿元,同比增加 28.77%,环比增加 162.8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7.60亿元,同比增加32.85%,环比增加 184.93%。 点评: 受益海上油气持续回暖,油田服务行业景气度复苏。2022年 H1,国际油价整体上行,brent 原油均价 104.94美元/桶,同比增速 60.89%,环比增速 37.27%。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投入持续增长,油田服务行业景气度复苏趋势明显,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公司各板块主要工作量、装备使用率有所上升。2022年 H1,油田技术行业实现营收 75.7亿元,同比增加 25.6%;钻井服务行业实现营收 50.6亿元,同比增加 16.2%;船舶行业实现营收 17.3亿元,同比增加 12.4%;物探和勘察行业实现营收 8.6亿元,同比增加 4.7%。 钻井服务:增储上产拉动钻井平台需求,海外市场持续开拓。2022年上半年,公司共运营、管理 57座平台(包括 44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和13座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天数分别为 6632天、1385天,同比分别增长 25.2%、8.0%;日历天使用率分别为 83.9%、56.4%,同比分别增加 15.3pct、1.9pct。公司大力推进海外市场开拓,上半年欧洲三座半潜平台恢复作业,中东市场作业成绩显著,收获三座平台“5+2”年高端客户作业合同。同时,公司紧跟国内增储上产步伐,不断提升技术及装备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有望更上一层。但受汇率及海外作业价格尚未恢复的影响,2022上半年自升式平台日收入 7.1万美元/日,同比下降 6.6%,半潜式平台日收入 11.5万美元/天,同比下降 20.7%。 油田技术板块: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谋划全球发展布局。2022上半年公司在渤海某注蒸汽水平井实现高温连续油管光纤测试技术首次应用; ESCOOL 高温、高压电成像测井仪在陆地油田重点探井实现首次作业; 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适应中低渗储层的生物纳米增注技术在渤海某油田实现规模化应用;自研套后中子密度测井仪在渤海某井实现首次水平井商业化作业;自研非水基钻井液用纳米封堵降滤失剂完成首次应用,填补了国产纳米材料在非水基封堵应用领域的空白;中标国内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咸水封存科研项目;顺利完成 500MW 海上风电海缆交越段防护服务项目。海外方面,公司在 2022上半年顺利开拓美洲客户、中标东南亚多个项目、在非洲签署作业合同等,自主研发的钻完井液工程软件(VirtualMud)在中东某油田连续成功应用。 船舶板块:作业量稳步提升,协同支持能力持续增强。在行业复苏背景下,2022上半年公司船舶板块共作业 26251天,同比增加 2099天,增幅 8.7%,日历天使用率 91.5%,同比增加 0.8pct。公司上半年累计交付 12艘 LNG 动力守护供应船。截至 6月 30日,公司经营和管理三用作业船、平台供应船、油田守护船等累计达到 160余艘,充分发挥各作业海域协同支持能力,有效保障作业的服务用船能力。 物探勘察板块:物探行业过剩影响仍存,海底节点业务贡献增量。受行业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限制影响,公司二维采集作业量为 1353公里,同比减少 37.2%;三维采集工作量为 8868平方公里,同比减少 8.3%; 海底电缆业务作业量为 638平方公里,同比减少 35.6%。上半年,公司OBN 作业队持续刷新单日产量纪录;“海途”综合导航系统、“HQI 系列”超深水物探船展开正式合同作业,“海源”震源数字包顺利下线,公司实现自研设备的规模化应用。 原油产能周期推动国际油价长期高位运行,引发能源大通胀。短期来看,俄乌冲突后,即使考虑到需求恢复速度放缓,美国页岩油恢复但产量增幅有限存瓶颈,OPEC+增产能力有限且供给弹性下降,2022年全球原油供需缺口仍存在,油价在高位运行有支撑;中长期来看,OPEC 新增产能投放缓慢,俄罗斯原油长期资产开支不足或将导致产能衰减,美国页岩油增产受政策、投资者、成本、资源区位等因素的负面影响,即使考虑到经济增速放缓和新旧能源转型,我们认为 2023-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每年仍将维持 100-150万桶/日的增量,原油供给能力较难满足需求增量,因此我们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全球原油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油价将长期高位运行,中枢将继续抬升。 中海油稳定增资扩产,有力保障公司盈利水平。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70%,国内将持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和投资力度以保障能源安全。在国际油价高企、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海油母公司“七年行动计划”等多方因素推进下,中海油将继续稳定开展增资扩产,为公司在集团内的订单量提供保证。2022年 H1中海油资本开支为 416亿元,同比增长15.4%,2022年中海油的资本支出预算为 900-1000亿元,与 2021年的资本预算持平,我们预计公司在集团内的工作量保持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9、31.72和 40.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691.6%、28.0%、26.6%,EPS(摊薄)分别为 0.52、0.66和 0.84元/股,按照 2022年 8月 26日收盘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28.81、22.52和 17.79倍。考虑到公司受益于自身竞争优势和行业景气度回升,2022-2024年公司业绩增长有望提速,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和油价下行风险;疫情反弹致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上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
|
中海油服
|
石油化工业
|
2022-08-29
|
14.86
|
--
|
--
|
15.85
|
6.66% |
|
18.98
|
27.73% |
|
详细
Q2业绩同比+28.8%,扣非业绩同比+32.8%:2022年上半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52.13亿元,同比+19.5%;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37.6%;扣非归母净利润10.27亿元,同比+42.0%。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4.14亿元,同比+23.1%;归母净利润7.99亿元,同比+28.8%;扣非归母净利润7.60亿元,同比+32.8%。 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汇兑损益增加: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12.2%,同比-3.0pp。2022年Q2单季度,公司毛利率13.4%,同比-6.2pp。期间费用率方面,上半年销售费用率0.1%,同比持平;管理费用率2.1%,同比-0.2pp;财务费用率0.4%,同比-3.0pp,主要系汇兑收益增加影响;研发费用率2.7%,同比-0.3pp;合计期间费用率5.3%,同比-3.5pp。 钻井平台利用率持续提升,看好板块工作量持续复苏:2022上半年,公司钻井平台作业日数为8017天,同比+21.9%。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可用天使用率为89.8%,同比+18.0pp;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可用天使用率为65.5%,同比+6.4pp。国际油价持续维持中高油价中枢,国内、海外工作量有望持续恢复,看好钻井平台板块盈利弹性。 投资建议:受益油价中枢的持续抬升,公司有望比肩全球综合性油服龙头,看好钻井平台利用率回升带来的盈利弹性。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35.4/40.2亿元,对应PE26、20、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油公司资本支出不及预期,疫情反复使得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
|
|
中海油服
|
石油化工业
|
2022-08-26
|
14.55
|
--
|
--
|
15.85
|
8.93% |
|
18.98
|
30.45% |
|
详细
事件: 8月 25日,公司发布 2022中报: 2022H1实现营业收入 152.13亿元,同比+19.4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1.03亿元,同比+37.57%。其中 2022Q2,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 84.14亿元,同比 23.15%,环比 23.7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7.99亿元,同比 28.77%,环比 162.87%。 点评: 油服行业景气上行,公司业绩不断增厚。 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2.13亿元,同比上涨 19.45%。盈利能力方面, 2022H1毛利率为 12.25%,同比下降 2.97pct; 净利率为 7.29%,同比上升 0.94pct,受疫情反复及油价中枢上移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略有下滑。期间费用方面, 2022H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 5.34%,同比下降3.52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 0.09%,同比下降 0.01,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 4.87%,同比下降 0.9pct,财务费用率为 0.38%,同比下降 2.61pct,公司在“技术驱动、成本领先、一体化、国际化、区域发展”五大战略指引下,将进一步控制成本和期间费用,深化降本提质增效。 国际油价持续高位震荡,油服行业景气有望持续。 2022年上半年,国外疫情管控放松,成品油需求复苏,同时俄乌冲突带来原油供给荒,国际油价中枢一路上移,据 Wid, 2022H1Bret 原油均价为 105美元/桶,同比上涨 61%, 2022Q2单季度Bret 原油均价为 112美元/桶,同比上涨 62%,环比上涨 14%。高油价拉动油气开采企业资本开支,油服行业有望景气上行。 2022上半年,公司钻井服务天数为 8017天,同比增加 1,439天,增幅 21.9%,其中自升式服务天数为 6632天,同比增加1,336天,半潜式服务天数为 1385天,同比增加 103天;钻井服务日历天使用率为77.4%,同比+12.1pct,其中自升式日历天使用率为 83.9%(+15.3pct) ,半潜式日历天使用率为 56.4%(+1.9pct)。 2022Q2单季度,公司钻井服务天数(环比)为 4095天(+4.41%),其中自升式服务天数为 3393天(+4.75%),半潜式服务天数为 702天(+2.78%);钻井服务日历天使用率为 78.95%(+3.05pct) ,其中自升式日历天使用率为 84.74%(+1.74pct) ,半潜式日历天使用率为 59.34%(+5.14pct)。 国家再次强调增储上产, 油服行业有望持续景气向上。 2022年 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通知》指出,到 2025年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 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 2300亿立方米以上。随后,国家能源局印发《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强调,加快油气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巩固增储上产良好势头。 7月 24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组织召开 2022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指出要大力推动油气相关规划落地实施,以更大力度增加上游投资。 中海油服兄弟公司中国海油 2022年资本支出预算总额为 900亿-1000亿元,其中,勘探、开发、生产资本化和其他资本支出预计分别占资本支出预算总额的 20%、 57%、 21%和 2%。 从国际市场看, 根据 HIS 预测,全球 2022年油气资本开支或将增至 4330亿美元,同比提升 25%,恢复至接近疫情发生前水平。预计后续几年上游资本开支将保持持续上涨态势,到 2026年将超过 5300亿美元。 截止 6月 30日, 公司共运营、管理 57座平台(包括 44座自升式钻井平台、13座半潜式钻井平台)随全球油服行业回暖,钻井平台供需格局改善下钻井平台日费具备向上动能,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或带来较大业绩弹性。 盈利预测: 考虑行业需求逐步复苏,我们预计 2022-20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6.5亿元、 44.1亿元、 48.6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油价波动的风险、中海油资本开支不及预期的风险、钻井平台日费大幅下滑的风险。
|
|
|
中海油服
|
石油化工业
|
2022-05-09
|
12.53
|
--
|
--
|
15.24
|
21.63% |
|
16.09
|
28.41% |
|
详细
事件:2022年4月28日晚,中海油服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2022年Q1,公司实现营收67.98亿元,同比+15.2%;实现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6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76.48%,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6元/股。点评:钻井工作量及使用率大增,一季度业绩大幅回升。2022年第一季度,国际油价整体上行,brent原油均价98美元/桶,同比+59.7%,环比+22.5%。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投入持续增长,油田服务行业复苏趋势明显,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公司各板块主要工作量、装备使用率有所上升。2022Q1,公司实现营收67.98亿元,同比+15.2%;毛利率10.79%,同比+0.64pct。钻井服务:2022年第一季度,自升式、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天数分别为3239天、683天,分别同比+26.1%、-5.5%;日历天使用率分别为83.0%、54.2%,分别同比+16pct、-7.6pct。 船舶板块:船舶服务业务在行业复苏影响下经营和管理工作船同比增加10艘,本期共作业12768天,同比+1082天,增幅9.3%,日历天使用率91.8%,同比+2.0pct。物探勘察板块:海底电缆业务作业量为243平方公里,同比减幅52.6%。新增海底节点(OBN)作业船队,本期作业量为60平方公里,上年同期无相关作业。二维和三维采集因海外作业减少、国内季节性作业窗口影响,作业量同比有所下降。供需缺口促油价中枢抬升,油服行业景气复苏。俄乌冲突前,2022年全球原油供需缺口就已经存在并将维持去库趋势。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原油供需两端均发生变化,我们认为,即使考虑到需求恢复速度放缓,全球原油供需缺口仍将进一步加大,油价上行通道将再次打开。中长期来看,中东地区传统油田开发生产周期长,每年新增原油供给量有限;受能源政策、投资者压力、成本上升、优质区块损耗等影响,美国页岩油长期增产能力有限且存在瓶颈,且未来几年美国存在战略补库需求;低碳转型压力迫使欧系石油公司减产;俄罗斯将因资本开支不足加速产能衰减,长期产量或将下降。我们预计即使考虑到经济增速放缓和新旧能源转型,2023-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每年仍将维持100-150万桶/日的增量,原油供给能力较难满足需求增量,因此我们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全球原油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油价将长期高位运行,中枢将继续抬升。油价高企将会带动上游的资本开支触底反弹,进一步提振油服行业景气度。根据公司2022年战略指引,2022年全球上游资本开支将同比增长24%,其中全球上游海上资本开支将同比增长15%,公司预计新签海外合同54份,合同金额12亿美元,2022年公司国内外钻井平台作业量有望继续保持高水平增长。 中海油22Q1资本开支稳步增长,有力保障公司国内业绩。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70%,国内将持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和投资力度以保障能源安全。在国际油价高企、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海油母公司“七年行动计划”等多方因素推进下,中海油将继续开展积极的增资扩产,为公司在集团内的订单量提供保证。2022年Q1中海油资本开支为169亿元,同比+5.6%,2022年中海油的资本支出预算为900-1000亿元,与2021年的资本预算持平,预计公司在集团内的工作量保持稳定。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13、40.61和46.8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26%、26.4%、15.4%,EPS(摊薄)分别为0.67、0.85和0.98元/股,按照2022年5月6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18.80、14.88和12.89倍。考虑到公司受益于自身竞争优势和行业景气度回升,2022-2024年公司业绩增长提速,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和油价下行风险;疫情反弹致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上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
|
中海油服
|
石油化工业
|
2022-05-02
|
12.56
|
15.03
|
0.80%
|
15.30
|
20.66% |
|
16.09
|
28.11% |
|
详细
业绩同比增长:中海油服发布22Q1季报,公司实现营收67.98亿元,同比+15.2%,实现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67.7%。受益于国际油价的上行,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的持续增长,油田服务行业复苏趋势明显。此外,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公司各板块主要工作量、装备使用率有所上升。 自升式钻井平台使用率大幅上升:公司22Q1钻井服务作业天数3922天,同比+19.2%,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天数3239天,同比+26.1%,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天数683天,同比-5.5%。按可用天使用率算,钻井平台总使用率84.2%,同比增加14.4个pct。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使用率达到89.4%,同比增加19.2个pct,半潜式钻井平台使用率达到66.1%,同比下降2.2个pct。由此可见,油服行业整体的景气度正逐步回暖。 受益于中海油的高资本开支:公司与中海油有大量关联交易,2021年钻井服务与中海油关联交易61.4亿元,占钻井服务营收的70%;2021年油技服务与中海油关联交易136.6亿元,占油技服务营收的91%;2022年中海油公布资本开支预期900-1000亿元,其中勘探占比20%,开发占比57%,公司有望受益于中海油的高额资本开支。 基于钻井平台利用率和油田服务价格的判断,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6、0.78、0.92元(原预测0.94、1.16、-元),按照22年可比公司23倍PE,给予目标价15.1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风险;石油公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能源转型快于预期;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开工率不高导致资产减值的风险
|
|
|
中海油服
|
石油化工业
|
2022-05-02
|
11.98
|
--
|
--
|
15.15
|
26.46% |
|
16.09
|
34.31% |
|
详细
22Q1盈利超预期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7.9亿元,同比增长15.2%;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6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实现2.67亿元,同比增长76.5%。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22Q1,公司毛利率10.79%,同比增长0.64pct。 原油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公司有望受益于母公司资本开支增加22Q1,Brent原油平均价格98美元/桶,比去年同期增长60%。公司22Q1母公司中海油实现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长132%。中海油Q1资本开支169亿元,同比增长5.58%。中海油今年资本开支计划为900-1000亿元,Q1资本支出占比约为17-19%,后续资本开支进度有望加速。 国内增储上产政策坚定,油服行业景气高涨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到2025年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 且国家能源局《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强调,加快油气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巩固增储上产良好势头。国内三大油公司持续增加勘探开采资本投入,强化油气勘探开发,加快页岩油气开发力度,重视老油田增储上产,非常规油气、深海油气已经成为增储上产的主阵地。国内油田服务行业和市场持续向好。 工作量及使用率大增,油服行业复苏明显分业务看,钻井板块内,受油服行业整体复苏影响,公司钻井平台作业3,922天,同比增长19.2%。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3,239天,同比增长26.1%。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683天,同比降低5.5%。但在高日费率水平的墨西哥湾作业的5套模块钻机,本期作业268天,同比增长19.6%。从使用率角度看,钻井平台日历天使用率达75.9%,同比增长10.1pct。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日历天使用率达83%,同比增加16pct;半潜式钻井平台日历天使用率为54.2%,同比减少7.6pct。船舶板块内,作业天数12,768,同比增长9.3%,日历天使用率达到91.8%,增长2pct。 在物探板块,物探板块内,因海外作业减少、国内季节性作业窗口影响,作业量同比有所下降,海底电缆业务作业量为243平方公里,同比减幅52.6%。 投资建议:维持深度报告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45、406、472亿元,同比增长18%/17.75%/16.26%;预测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3/53.4/55.5亿元,对应EPS为0.93/1.12/1.16,对应估值水平为15.3/12.7/12.2X。2022年油价高位震荡,叠加能源政策,推动油服行业高景气,以及公司具备领先的行业地位,参考公司历史估值,给予2022年20倍估值,“买入-B”评级。风险提示:疫情加重,大幅降低全球石油需求;OPEC+原油主要生产国谈判失败,大幅增加产量,供需失衡;美国页岩油大力开采,供给大幅增加,冲击原油市场;碳中和政策,加速新能源发展,原油需求降低。
|
|
|
中海油服
|
石油化工业
|
2022-04-29
|
11.73
|
--
|
--
|
15.19
|
28.19% |
|
16.09
|
37.17%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一季报:2022Q1实现营收67.98亿元,同比增长15.18%;实现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67.6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76.51%。 点评:紧抓行业回暖时机,Q1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公司2022Q1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67.66%。期间费用方面,2022Q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8.13%,同比上升0.1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09%,同比上升0.02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5.07%,同比下降0.66pct;财务费用率为2.97%,同比上升0.75pct。公司在“技术驱动、成本领先、一体化、国际化、区域发展”五大战略指引下,将进一步控制成本和期间费用,深化降本提质增效。 疫情复苏叠加地缘政治拉动国际油价,油服行业有望持续景气向上。2021年,虽然国际油价回升,但一方面由于疫情持续影响带来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油气公司勘探开发投入的一贯滞后性,油服市场复苏相对缓慢。进入2022年,国外疫情管控放松,成品油需求复苏,同时俄乌冲突带来原油供给恐慌,国际油价中枢一路上移,最高时油价达到137美元/桶(2022年3月8日),全球能源价格均保持较高位置,国内外油气开采活动逐渐活跃,油服行业有望景气上行。2022Q1单季度,公司钻井服务天数(环比)为3922天(-1.88%),其中自升式服务天数为3239天(-0.8%),半潜式服务天数为683天(-6.69%);钻井服务日历天使用率为75.90%(-2.77pct),其中自升式日历天使用率为83%(-1.33pct),半潜式日历天使用率为54.2%(-6.17pct);从国际市场上看,根据HIS数据,全球2022年油气资本开支将同比提升25%,近期油服行业加速复苏。目前公司共运营、管理57座平台(包括43座自升式钻井平台、14座半潜式钻井平台)随全球油服行业回暖,钻井平台供需格局改善下钻井平台日费具备向上动能,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或带来较大业绩弹性。 国家再次强调增储上产,中海油Capex支撑业绩增长。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随后,国家能源局印发《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强调,加快油气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巩固增储上产良好势头。根据中国海油公告,2022年Capex为900-1000楷体楷体亿元,勘探比例从17%上调至20%,开发环节从61%下调至57%,生产环节从20%上调至21%,其他维持2%,且国内产量占比上调1%至69%;虽总目标与去年持平,但是侧重勘探、侧重国内的策略更利于中海油服。一季度为传统Capex淡季,中海油资本开支为169.3亿元,二季度投入有望加速,中海油自七年行动计划提出后,Capex履行率较高,公司油技板块近九成交易来源于中海油,有望充分受益。此外,随着油价中枢的抬升,油公司对成本较高、开采难度较大的油田的开采意愿有所提升,高温高压设备、地层测试、大直径井壁取心等高价值服务覆盖面有望提高;同时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推动自研设备在国内市场应用,随规模化商用ESCOOL高温高压设备、地层测试、大直径井壁取心等高价值技术产品,板块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油价波动的风险、中海油资本开支不及预期的风险、钻井平台日费大幅下滑的风险。 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5亿元、44.1亿元、48.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
|
|
中海油服
|
石油化工业
|
2022-04-01
|
13.61
|
--
|
--
|
13.99
|
1.75% |
|
16.09
|
18.22% |
|
详细
事件: 近期公司发布 2021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收 292.03亿元,同比增加 0.8%; 实现归母净利润 3.13亿元,同比减少 88.4%;2021Q4实现营收 93.21亿元,同比增加 24.1%,环比增长 30.4%,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39亿元,同比下降 307.7%,环比下降 275%。 投资摘要: 钻井板块受资产减值拖累明显公司钻井板块实现营收 87.79亿,同比减少 23.4%,毛利率 0.3%,同比减少 25.7%。一方面,受到 2020年同期收到 Equinor Energy AS 支付和解收入 1.88亿美元的高基数影响,另一方面,受疫情持续影响,全球上游勘探开发投入增长放缓,油服市场复苏缓慢,钻井作业量有所下降, 2021年公司钻井平台作业日数为 14,082天,同比减少 487天,减幅 3.3%。由于钻井装备的使用率偏低,公司在年末计提了 20.1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使得2021年全年利润大幅下滑。 然而,受俄乌国际冲突以及经济复苏影响,未来两年油价有望维持高位运行,全球勘探业务将持续增加,带动整体日费率提升,公司钻井板块业绩有望在2022年触底反弹。 油田技术服务板块持续向好公司油田技术服务板块实现营收 150.85亿元,同比增长 13.2%,毛利率29.3%,同比增长 0.5%。公司是中国近海油田技术服务的主要供应商,同时也提供陆地油田技术服务。 公司坚持技术化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技术成果转化,期内承担重大科研项目 10项。2021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 12.55亿,比“十三五”期间年平均研发投入水平(8.74亿)增长 44%。技术优势持续推动公司向轻资产方向战略转型,近几年轻资产的油田技术服务板块逐渐晋升为第一大板块,公司周期属性逐渐减弱,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中海油资本开支攀升助力公司成长公司绝大部分业务承接自中海油,而中海油“七年行动计划”提出 2025年公司勘探量和探明储量相较于 2019年翻一番,中海油 2022年资本支出预算总额为 900-1000亿元。在此背景下,中海油的勘探工作有望持续加大,这对于维持公司长期的工作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国内工作量有一定的保证基础上,公司也在大力开拓海外业务。2021年,新签海外合同及补充协议百余份,实现海外合同量质齐升。在全球钻井行业洗牌以及自主技术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公司海外业务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投资策略: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56亿、39.15亿、46.99亿元,每股收益(EPS)分别为 0.64元、0.82元、0.98元,对应 PE分别为 22.2、17.3、14.4。考虑到公司的龙头地位,未来随着中海油资本开支增加以及海外业务拓展,公司业绩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下跌风险、台风以及海啸等自然灾害风险等。
|
|
|
中海油服
|
石油化工业
|
2022-03-29
|
13.74
|
--
|
--
|
14.01
|
1.97% |
|
16.09
|
17.10% |
|
详细
国内海上油服绝对龙头,油田技术服务业务快速发展中海油服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控股,是全球最具规模的油田服务供应商之一。钻井服务及油田技术服务为公司两大收入来源,持续贡献80%以上营收。相比于钻井平台业务,油田技术服务毛利率、壁垒更高,属轻资产业务。2021 年,油田技术板块营收占比达51.3%,远超钻井平台板块,稳居公司第一大业务。且板块毛利率实现6 年连涨,2021 年达29.3%。公司也将把油服技术服务继续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全球原油价格将持续高位震荡,推动行业景气上行,公司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疫情影响逐渐降低,2022 年全球原油需求预计恢复到100.8 百万桶/天,超2018/19年平均水平。但全球原油供给扩张乏力:OPEC+坚持温和供给、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恪守谨慎的资本开支计划、俄罗斯受严重制裁。综合测算,假设俄罗斯受严重制裁导致原油出口受限,全球原油缺口将达1.75 百万桶/天,且持续时间较长。按照EIA 上调后的油价105 美元/桶测算,中海油21/22 年油气利润有望实现1416/2955亿元,同比130%/109%的爆发增长。作为中海油直属控股子公司,公司钻井平台业务使用率、日费率有望大幅提升,资产减值风险大大降低,有望实现业绩持续快速增长,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海上油气赛道优势明显,成为我国能源重要增长极能源安全战略下,海上油服具备长期发展前景。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73%。 必将不断出台加大能源勘探力度的相关政策,持续推动油服行业高景气度。其中,海上油气生产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增长极,根据中海油官网披露,2020/2021年我国海上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总增量的80%以上。中国海上油气资源丰富,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十三五”期间,中海油先后启动科技专项,目标南海西部油田、东部油田、渤海油田,预计2025 年产量合计达8000 万吨,CAGR 达13%。增储上产大背景下,海上油服具备长期增长潜力。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345、406、472 亿元,同比增长18%/17.75%/16.26%;预测22-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3/53.4/55.5 亿元,对应EPS 为0.93/1.12/1.16,对应估值水平为15.3/12.7/12.2X。2022 年油价高位震荡,叠加能源政策,推动油服行业高景气,以及公司具备领先的行业地位,参考公司历史估值,给予2022 年20 倍估值,“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加重,大幅降低全球石油需求;OPEC+原油主要生产国谈判失败,大幅增加产量,供需失衡;美国页岩油大力开采,供给大幅增加,冲击原油市场;碳中和政策,加速新能源发展,原油需求降低。
|
|
|
中海油服
|
石油化工业
|
2022-03-28
|
13.39
|
--
|
--
|
14.50
|
7.25% |
|
16.09
|
20.16% |
|
详细
2021年,公司实现业绩3.13亿元,同比-88.4%:2021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92.03亿元,同比+0.8%;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同比-88.4%;扣非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101.5%。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3.21亿元,同比+24.1%;归母净利润-11.39亿元,同比-307.7%。全年业绩有所下滑,主要系部分大型装备的作业价格和使用率处于低位,公司出于谨慎考虑计提了20.1亿的资产减值损失所致,符合此前业绩公告预期。 成本压力有所上升,期间费用控制良好:2021年,公司实现毛利率16.4%,同比-6.6pp。其中Q4单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15.9%,同比-8.9pp。2021年全年及Q4单季度毛利率有所下滑,主要系公司成本压力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阶段性减免政策取消等的影响下有所上升所致。期间费用率方面,2021年全年实现销售费用率0.1%,同比基本持平;管理费用率2.5%,同比+0.2pp;财务费用率3.0%,同比-1.4pp;研发费用率3.3%,同比+0.6pp;合计期间费用率达8.9%,同比-0.5pp。 油技板块营收同比+13.2%,技术研发持续取得突破:此前中低油价中枢下,公司以油技服务为主要盈利点,实现重资产向重技术的蝶变。2021年,公司油技板块实现营收150.8亿元,同比+13.2%。其中,关键油技技术研发持续取得突破,旋转导向和高温测井等2项科技成果入选央企创新成果目录。自主研发的“璇玑”旋转导向及随钻测井系统已具备全规格现场作业能力,已成功进入海外市场。 钻井平台板块收入同比-23.4%,看好工作量恢复后的板块盈利弹性:受全球疫情持续和市场订单延期影响,2021年钻井平台板块全年实现营收87.8亿元,同比-23.4%。全年来看,公司钻井平台作业日数为14082天,同比-3.3%。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可用天使用率为75.8%,同比-2.4pp;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可用天使用率为59.3%,同比-6.0pp。随着国际油价中枢的不断抬升,国内、海外工作量有望持续恢复,看好板块盈利弹性。 投资建议:受益油价中枢的持续抬升,公司有望比肩全球综合性油服龙头,看好钻井平台利用率回升带来的盈利弹性。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 35.4/ 40.2亿元, 对应 PE 24、19、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油公司资本支出不及预期,疫情反复使得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
|
|
中海油服
|
石油化工业
|
2022-02-23
|
15.71
|
17.33
|
16.23%
|
18.11
|
15.28% |
|
18.11
|
15.28% |
|
详细
1.公司简介中海油服是亚洲地区服务链最完整、最具综合性的海上油田服务公司。公司的业务涉及勘探、开发、生产各个环节。从收入结构来看,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中,油田技术服务、钻井服务、船舶服务、物探服务四个板块分别占比46%、40%、10%、4%。从作业区域来看,公司收入中来自国内和国外分别占比74%和26%。 2.行业分析:油服需求强劲增长,海上服务复苏两因素带来2022年油气资本开支预期上调:1)油价涨幅超预期;2)双碳纠偏。几大巨头计划在2022年资本开支增幅较大。中海油(CNOOC)资本开支受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拉动,2022年有望延续一定增长。 2021年以来,国际海上钻井服务市场景气复苏,使用率持续上升,日费尚未回升2022年有望出现拐点。 3.公司钻井服务板块:业绩弹性大2022年,根据公司战略指引发布会材料预估,自生式和半潜式平台使用率分别有望达到87%和76%左右,超过2019年的高点。公司钻井业务板块毛利,对使用率和日费均有正向弹性。根据我们测算,假设使用率上升10%,对应毛利率提升3.4cpt;日费上升10%,对应毛利率提升6.7pct。 4.技术服务板块:自主替代,持续成长公司重视自主研发和关键技术的国产替代。从过去十几年来公司油田技术服务板块的营业收入和毛利率情况来看,除了个别年份受油价和资本开支外部因素影响,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随钻测井技术服务能力快速提升。此外,公司拓展海上风电业务,积极探索绿色低碳转型5.盈利预测与估值2021年考虑公司计提了20.1亿减值损失,结合业绩预告,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4.0亿。2022/2023年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36.7/52.9亿。 2021/2022/2023年EPS分别0.08/0.77/1.11元。当前PE估值21/22/23年分别187/20/14倍。考虑到2022年全球油气资本开支出现拐点、增长力度大、油服市场复苏预期强,公司钻井服务板块有望体现出较强业绩弹性;油田技术服务受益技术突破和进口替代,有望保持良好增长。给与2022年25倍PE,目标价17.5元,上调评级至“买入”。 风险提示:油价大跌且2022年均值低于预期的风险;国际油气资本开支不及预期的风险;碳中和提速影响石油需求导致油服需求长期向下的风险;人力和大宗原料如成本上涨过快带来的成本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