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佳慧

兴业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90522080007...>>

20日
短线
14.29%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4-05-17 14.00 -- -- 14.50 3.57%
14.50 3.57% --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34.08亿元(YOY-33.89%);归母净利润3.07亿元(YOY-78.56%);扣非归母净利润2.95亿元(YOY-81.90%);经营性现金流19.21亿元(YOY+17.20%)。 2023年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3.83亿元。2024Q1,公司实现营收29.73亿元(YOY-8.01%);归母净利润0.23亿元(YOY-85.49%);扣非归母净利润0.24亿元(YOY-85.47%)。2024Q1公司计提信用减值0.93亿元。 收入端增长符合预期,ICL业务持续快速增长。2023年,公司医学诊断服务实现营收51.87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11.91%,其中ICL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7.18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16.73%,特检收入实现20.49亿元,占ICL业务比例为43%;渠道产品实现营收82.83亿元(YOY+5.32%);自产产品实现营收4.03亿元(YOY-73.74%)。2024Q1,公司诊断服务业务实现收入11.49亿元(YOY-5.97%),其中ICL收入为10.71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10.41%;渠道产品业务实现收入18.57亿元(YOY-7.06%),自有产品业务实现收入0.76亿元(YOY-38.71%)。截至2024年4月公司在全国布局了43家连锁化实验室,在越南布局了1家实验室。 利润端由于计提信用减值导致承压,减值压力逐步释放。2023年随着检验业务收入体量下滑,固定成本摊销压力增大、期间费用规模效应减弱、应收账款减值等因素影响了公司短期盈利能力。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4.34%(YOY-4.84pp),毛利率为31.29%(YOY-5.87pp)。2023年底公司员工人数同比减少17.4%。随着摊销和减值的压力陆续释放,“内紧外冲”策略执行,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改善。截至2024Q1公司应收账款84.75亿元。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96、1.17、1.52元,2024年5月14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4.8X、12.1X和9.4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信用减值风险;行业政策变动超预期
老百姓 医药生物 2024-05-16 36.24 -- -- 36.00 -0.66%
36.00 -0.66%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 公司实现营收 224.37亿元(YOY+11.21%) ; 归母净利润 9.29亿元(YOY+18.35%) ; 扣非归母净利润 8.44亿元(YOY+14.68%) 。 2023Q4, 公司实现营收 63.96亿元(YOY-0.05%) ; 归母净利润 2.12亿元(YOY+21.17%) ; 扣非归母净利润 1.98亿元(YOY+17.89%) 。 2024Q1, 公司实现营收 55.39亿元(YOY+1.81%) ; 归母净利润 3.21亿元(YOY+10.27%) ; 扣非归母净利润 3.11亿元(YOY+10.35%)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火炬项目” 提高毛利率水平。 2023年公司业绩超预期, 主要源于积极承接门诊统筹、 降本增效和数智化转型提升盈利能力。 2024Q1公司收入增速放缓主要源于上年同期高基数、 基于对当地医保政策判断主动退出部分城市、 基于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放缓并购节奏影响。 2024Q1, 公司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 得益于“火炬项目”实施, 营采商销全流程发力, 2024Q1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 2.20pp 至35.20%。 积极承接门诊统筹。 截至 2024Q1, 公司拥有门诊统筹门店 4673家, 其中直营门店落地门诊统筹占比 39.78%, 直营可用互联网处方的统筹医保门店占比 30.67%。 聚焦优势市场扩张, 巩固领先优势。 2023年和 2024Q1公司分别新增门店 3388家、 642家。 截至 2024Q1, 公司门店总数 14109家, 其中直营门店 9470家, 加盟门店 4639家。 公司门店网络已覆盖 18个省级市场、 15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 涵盖了中国医药零售市场 3/4的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聚焦优势市场, 构筑直营、 并购、 加盟、 联盟立体深耕模式, 积极承接门诊统筹, 数智化转型和“火炬项目” 显著提升盈利能力。 我们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 EPS 分别为1.47、1.77、2.14元, 2024年 5月 10日股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24.1X、19.9X、16.5X,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扩张整合不及预期风险; 医保政策变化超预期风险。
益丰药房 医药生物 2024-05-16 37.91 -- -- 38.62 1.87%
38.62 1.87%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 公司实现营收 225.88亿元(YOY+13.59%) ; 归母净利润 14.12亿元(YOY+11.90%) ; 扣非归母净利润 13.62亿元(YOY+10.92%) 。 2023Q4, 公司实现营收 67.00亿元(YOY+2.47%) ; 归母净利润 4.13亿元(YOY-5.81%) ; 扣非归母净利润 3.95亿元(YOY-8.65%) 。 2024Q1, 公司实现营收 59.71亿元(YOY+13.39%) ; 归母净利润 4.07亿元(YOY+20.89%) ; 扣非归母净利润 3.99亿元(YOY+24.26%) 。 2023Q4及 2024Q1业绩均超预期。 线上线下承接处方外流。 线下领域, 截至 2023年底, 公司拥有院边店 675家, DTP 专业药房 305家, 其中已开双通道医保门店 246家, 开通门诊统筹医保药房 4200多家, 经营国家医保协议谈判药品超 250个, 医院处方外流品种 800多个。 线上领域, 公司布局电子处方流转业务, 目前对接省市级医保、 卫健处方流转平台 10余家, 直接或者间接承接 100余家三级医院及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业务。 门店拓展高效, 持续推进商品精品战略。 2023年、 2024Q1公司分别净增门店 2982家(含加盟店 1024家) 、 670家(含加盟店 171家) 。 截至2024Q1末, 公司门店总数 13920家(含加盟店 3157家) 。 2024年公司门店拓展计划: 自建 1800家, 并购 700家, 加盟 1500家。 截至 2023年底, 公司遴选了 1800多个品种纳入公司商品精品库, 经营国家集采目录品种达 98%以上, 累计引进国家集采品种数量 2200多个 SKU。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坚持“区域聚焦、 稳健扩张” 的发展战略,维持较高的门店扩张速度, 线上线下承接处方外流, 通过专业化服务提升内生增长动力。 我们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 EPS 分别为 1.76、 2.16、 2.66元, 2024年 5月 10日股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26.2X、21.3X、 17.3X,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扩张整合不及预期风险; 医保政策变化超预期风险。
普瑞眼科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4-05-14 50.19 -- -- 49.67 -1.04%
49.67 -1.04%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 公司实现营收 27.18亿元(YOY+57.50%) ; 归母净利润 2.68亿元(YOY+1202.56%) ; 扣非归母净利润 1.98亿元(YOY+967.07%) 。 2023Q4, 公司实现营收 5.52亿元(YOY+88.39%) ; 归母净利润-0.49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元。 2024Q1, 公司实现营收 6.76亿元(YOY+4.01%) ; 归母净利润 0.17亿元(YOY-89.58%) ; 扣非归母净利润 0.19亿元(YOY-73.28%) 。 2024Q1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 受宏观环境低迷及 2023Q1强复苏、 高基数影响, 公司 2024Q1整体营收同比增长放缓, 屈光、视光等高毛利率项目收入占比有所下降; 第二, 公司在 2022年和 2023年加快投资扩张步伐, 新医院正式开诊后产生的各类资产折旧摊销、 人工成本和期间费用等刚性开支对成本、 费用增长影响较大。 业务结构持续调整, 白内障及综合眼病加强发力。 公司传统优势项目屈光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 公司顺势而为发展白内障和综合眼病业务。 分业务看, 2023年, 公司屈光项目实现营收 12.96亿元(YOY+33.52%) , 占比 47.69%,毛利率为 51.58%(YOY+1.11pp) ; 视光项目实现营收 3.97亿元(YOY+52.65%) ,占比 14.60%, 毛利率为 51.45%(YOY+6.70pp) ; 白内障项目实现营收 5.94亿元(YOY+137.96%), 占比 21.84%, 毛利率为 43.37%(YOY+12.52pp) ; 综合眼病项目实现营收 4.17亿元(YOY+78.65%), 占比 15.33%, 毛利率为 13.41%(YOY+0.14pp)。 医院梯队成型, 在建医院开业在即。 截至 2023年末, 公司已开业医院 27家, 视光门诊部 3家。 2023年公司旗下医院上海奉贤普瑞、 湖北普瑞也陆续开诊, 并完成对东莞光明眼科的并购。 同时公司还有昆明官渡、 乌鲁木齐高新区、 广州越秀、 深圳南山、上海宝山、 福州、 哈尔滨南岗、 深圳罗湖等多家新院正在筹备装修过程中。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公司聚焦省会直辖市优质市场, “全国连锁化+同城一体化”加密完善全国网点布局; 医院梯队成型, 在建医院开业在即, 净利率提升逻辑不断兑现。 考虑到 2023年较高基数, 以及外部环境变化, 我们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0、 2.60、 3.33亿元, 2024年 5月 9日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8.1、 29.7、 23.2倍,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新院业绩爬坡不及预期的风险, 扩张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
大参林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4-05-13 21.69 -- -- 23.26 5.11%
22.80 5.12%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 公司实现营收 245.31亿元(YOY+15.45%) ; 归母净利润 11.66亿元(YOY+12.63%) ; 扣非归母净利润 11.41亿元(YOY+13.56%) 。 2023Q4, 公司实现营收 68.08亿元(YOY+5.87%) ; 归母净利润-0.08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0.23亿元。 2024Q1, 公司实现营收 67.52亿元(YOY+13.54%) ; 归母净利润3.98亿元(YOY-19.79%) ; 扣非归母净利润 3.96亿元(YOY-20.40%) 。 2023Q4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受上年同期高基数、 存货跌价准备等多项费用统一计提及年终奖发放影响。 2024Q1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 1) 受中西成药占比提升、 华南以外地区占比提升等因素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2.69pp; 2) 新店筹建前期亏损。 自建门店快速增长, 省外积极并购扩张, 直营式加盟加速布局。 2023年,公司新增直营门店 2132家(自建 1382家、 并购 750家) , 期末直营门店数量同比增长 23.28%; 新增加盟门店 2158家, 期末加盟门店数量同比增 长 107.52% 。 2023年 , 公 司 零 售 业 务 实 现 营 收 205.09亿 元(YOY+6.58%) , 加盟及分销业务实现营收 34.23亿元(YOY+122.46%)。 新零售快速增长, 参茸品类毛利率进一步提升。 2023年, 公司组建了专业的新零售团队运营新零售业务, 新零售业务销售同比增长 45.25%, 毛利率及净利率均稳步提升。 2023年, 参茸滋补药材实现营收 29.74亿元(YOY+15.04%), 毛利率为 42.88%(YOY+0.55pp) 。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深耕华南布局全国, 通过自建、 并购和直营式加盟持续扩大门店网络, 巩固中参品类特色优势。 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4-2026年 EPS 分别为 1.25、 1.52、 1.87元, 对应 2024年 5月 9日股价的 PE 分别为 18.3X、 15.0X 和 12.2X,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政策变化风险, 扩张整合不及预期。
健之佳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4-05-10 38.69 -- -- 55.00 15.28%
44.60 15.28% --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90.81亿元(YOY+20.84%);归母净利润4.14亿元(YOY+10.72%);扣非归母净利润3.99亿元(YOY+7.26%)。2024Q1,公司实现营收23.14亿元(YOY+6.79%);归母净利润0.52亿元(YOY-31.51%);扣非归母净利润0.50亿元(YOY-32.32%)。 店龄结构年轻,新店、次新店有望逐步成熟并持续产生业绩贡献。截至2024Q1末,公司新店、次新店合计1163家,占比22.10%(YOY-2.88pp),保持较高水平。公司2023年、2024Q1分别自建门店799家、134家,处于成长期的门店产出低、对公司短期业绩带来压力,随着门店逐步成熟,有望为公司后续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积极承接处方外流增量。公司积极响应医保门诊共济制度改革,积极申请慢病、特病、双通道、门诊统筹药店资质。截至2024Q1末,公司合计823家门店取得门诊统筹资质,门店数量占比为16.73%。 股权激励草案彰显公司业绩增长信心。公司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261名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176.49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37%。本次激励计划各年度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3年净利润为基数,2024-2026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5%、36%、60%,对应2024-2026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5%、18.26%、17.6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前期自建门店逐步培育成熟并产生业绩贡献;存量成熟门店营收稳健增长;冀辽及西南地区并购项目稳健融合。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3.08、3.65、4.30元,对应2024年5月8日股价的PE分别为15.5X、13.1X和11.1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医保政策变化风险,扩张整合不及预期。
百洋医药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4-04-30 31.19 -- -- 33.46 7.28%
33.46 7.28%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 公司实现营收 75.64亿元(YOY+0.72%) ; 归母净利润 6.56亿元(YOY+29.55%) ; 扣非归母净利润 6.35亿元(YOY+25.14%) 。 2023Q4, 公司实现营收 20.68亿元(YOY+3.92%) ; 归母净利润 1.62亿元(YOY+0.26%) ; 扣非归母净利润 1.51亿元(YOY+8.84%) 。 2024Q1, 公司实现营收 16.61亿元(YOY-1.50%) ; 归母净利润 1.66亿元(YOY+35.60%) ; 扣非归母净利润 1.65亿元(YOY+30.71%)。公司拟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7.62元(含税) , 合计派发现金 4.01亿元。 品牌运营业务稳健增长, 标杆产品持续放量。 公司逐渐打造出骨健康、消化、 代谢病、 肝病、 眼科等品牌矩阵。 2023年, 公司品牌运营业务实现营收 44.00亿元(YOY+18.91%) , 毛利率为 43.17%(YOY-2.95pp) : 迪巧系列实现营收 18.97亿元(YOY+16.53%) ; 海露实现营业收入 6.40亿元(YOY+49.88%) ; 安立泽实现营收 2.38亿元; 纽特舒玛实现营收0.83亿元(YOY+44.36%) 。 2024Q1, 公司品牌运营业务实现营收 9.19亿元(YOY+0.22%) , 毛利率为 44.18%(YOY-0.53pp) 。 ROE 稳步提升, 规模效应凸显。 2023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 24.59%(YOY+2.78pp) 。 公司深入开展迪巧、 纽特舒玛终端市场活动, 体现出全终端的规模效应, 2024Q1公司销售费用率为 12.65%(YOY-1.99pp) 。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健康品牌商业化平台, 迪巧、泌特等品牌成功孵化验证了公司的商业化能力。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54/11.05/13.79亿元, 2024年 4月 26日股价对应PE 分别为 19.4/15.0/12.0倍,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品牌运营业务集中风险; 限售股解禁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益丰药房 医药生物 2023-11-13 35.62 -- -- 39.49 10.86%
42.42 19.09%
详细
益丰药房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88亿元,同比增长19.03%;归母净利润9.99亿元,同比增长21.32%;扣非归母净利润9.66亿元,同比增长21.58%。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81亿元,同比增长12.70%;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18.96%;扣非归母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22.13%。 中西药品类增长平稳,基数效应导致非药品类承压。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中西成药、中药和非药的增速分别为20.84%、28.34%、5.44%,非药业务增速放缓主要源于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销量同比下降。前三季度新增直营门店1414家,期末直营门店数量同比增长率为19%,新增加盟门店826家,期末加盟门店数量同比增长率为59%。前三季度公司零售业务营收142.11亿元,同比增长17.52%;批发营收12.59亿元,同比增长44.14%。至2023Q3末,公司门店总数12350家,其中加盟店2788家。 积极承接外流处方,拥抱统筹账户对接机遇。今年以来门诊统筹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门诊统筹对药店开放,为药店带来了新的客流和销售收入的增长,公司从商品品种配置和门店的软硬件设施设备等方面,做好对接门诊统筹的各项工作。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坚持“区域聚焦、稳健扩张”发展战略,维持较高的门店扩张速度,通过专业化服务提升内生增长动力。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1.39、1.73、2.14元,对应2023年11月9日的股价的PE分别为25.8X、20.7X和16.7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医保政策变动超预期,扩张整合不及预期
健之佳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3-11-13 60.99 -- -- 62.59 2.62%
63.37 3.90%
详细
#健之佳发布 2023年三季报。 2023年前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5.00亿元, 同比增长 38.03%; 归母净利润 2.78亿元, 同比增长 42.03%; 扣非归母净利润 2.71亿元, 同比增长 37.26%。 2023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2亿元, 同比增长 26.96%; 归母净利润 1.20亿元, 同比增长 13.94%; 扣非归母净利润 1.16亿元, 同比增长 12.63%。 门店扩张进展符合预期, 门店陆续成熟进入业绩释放期。 2023年前三季度, 公司新增自建门店 603家, 新增收购门店 61家, 净增门店 656家,2023Q3末门店总数达到 4711家, 较年初增长 16.18%。 川渝桂冀辽门店快速增长, 门店数达 1702家, 较年初增长 24.32%, 门店数量占比提升至38.81%。 截至 2023Q3末, 公司店龄一年以内新店 684家, 占比 14.52%,店龄二年以内次新店 449家, 占比 9.53%, 新店、 次新店合计 1133家,占比由上年同期的 28.42%下降至 24.05%。 积极调整品类规划, 加强品种引进, 承接处方外流增量。 2023年前三季度, 公司中西成药实现收入 46.43亿元, 同比增长 47.91%, 占比 75.27%,同比提升 4.65pp(含唐人纳入合并报表影响), 其中处方药营收 22.41亿元, 同比增长 55.89%, 收入占比 36.32%, 同比提升 3.99pp, 毛利率为22.63%, 同比下降 0.61pp。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深耕云南、 河北市场, 逐步加强在川渝桂、辽宁的布局, 店龄结构年轻, 成长动力充足。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3.18、 3.99、 4.98元, 对应 2023年 11月 9日股价的 PE 分别为 17.6X、 14.0X 和 11.2X,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政策变化超预期, 扩张整合不及预期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3-11-10 24.99 -- -- 27.98 11.96%
27.98 11.96%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报。 2023 年前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2.92亿元, 同比下降 34.15%; 归母净利润 5.31 亿元, 同比下降 78.13%; 扣非归母净利润 4.82 亿元, 同比下降 80.01%。 2023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0 亿元, 同比下降 29.25%; 归母净利润 0.78 亿元, 同比下降 85.84%;扣非归母净利润 1.50 亿元, 同比下降 71.88%。 2023Q3, 公司非经常损益为-7247 万元,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05 亿元。 23Q3 渠道业务稳健增长, ICL 业务和自产产品短期承压环比降速。 2023年前三季度, 公司诊断服务营收 40.80 亿元, 同比增长 17.07%, 其中 ICL服务营收 37.11 亿元, 同比增长 21.16%; 渠道产品营收 62.21 亿元, 同比增长 6.07%; 自研产品营收 3.29 亿元, 同比增长 30.56%。 2023Q3, 公司ICL 服务营收 12.32 亿元, 同比增长 10.01%; 渠道产品营收 21.07 亿元,同比增长 4.14%; 自研产品营收 1.00 亿元, 同比增长 9.89%。 信用减值计提环比下降, 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改善。 2023 年公司前三季度共计提信用减值 3.53 亿元, 2023Q1、 Q2、 Q3 分别计提 1.17、 1.35 亿元及 1.01 亿元, 信用减值计提环比下降。 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 公司共有应收账款 93.90 亿元, 环比下降 2.75 亿元。 2023Q1、 Q2 及 Q3, 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分别为-2.29 亿元、 2.57 亿元及 3.39 亿元, 环比改善明显。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 2023-2025 年的 EPS 分别为 1.14、 1.76 和 2.20 元, 2023 年 11 月 8 日收盘价对应 PE 分别为 21.4X、13.9X 和 11.1X,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 信用减值风险; 行业政策变动超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