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讯精密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0-08-31
|
54.52
|
--
|
--
|
59.19
|
8.57% |
|
63.88
|
17.17% |
|
详细
立讯精密2020年半年报正式发布,我们详细解读公司财报,提炼财报核心亮点如下: 1)上半年业绩大超市场预期。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64.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01%;实现利润总额30.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0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01%。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9.39亿元,同比增长60.51%,环比增长20.75%。归母净利润达到15.56亿元,同比增长75.70%。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公司仍然实现了利润的大幅增长,公司目前各项业务进展顺利,智能模组不断实现跨产品与跨领域应用;SIP顺利量产,airpods、watch智能可穿戴产品需求旺盛,公司持续落实海内、外产能建设,上半年虽受疫情等外部环境影响,但总体进展顺利。 2)财务指标得到大幅度改善。公司按照年初设定目标,高度重视投资回报,持续优化ROE等经营性指标,降费增效,加强内部账期和库存管理、持续提升自动化和能力。公司2020年上半年ROE增长至11.15%,较去年同期提升2.19个百分点。 3)公司研发投入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持续坚持对研发技术的大力投入,努力革新传统制造工艺,不断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25.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74%。公司坚持与行业领先客户共同开发,精准掌握市场发展趋势,确保满足客户需求。 深度受益Airpods以及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产品的持续增长。Airpods 2020年继续维持高增长,Airpods 2019年出货量大约5500万,2020年预计可达9000万部~1亿部,随着airpods销量的不断增长以及良率效率的提升,公司有望迎来显著的营收以及利润增加。公司今年切入watch的组装,SIP进展顺利,将为公司带来新的营收增长点。 公司在通信和汽车的长线业务取得进展。公司多年来在通信、数据中心、工业及汽车电子市场提前布局的产品,也成为公司发展和业绩贡献新动力。通信业务全面布局有线、无线和光模块业务,已经在海外几家主力设备客户中取得积极进展。随着新能源汽车持续放量,国内外客户逐渐导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公司成长逻辑清晰,核心优势显著。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不断扩大产品线以及提升自身的市场份额,通信、数据中心、工业及汽车电子也成为公司发展和业绩贡献新动力。公司凭借优异的管理能力以及精密制造的能力不断创造良好的成绩,产品以及技术服务也持续受到客户的认可,同时公司核心管理层对于市场长期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较为准确,公司经营获利能力也获得不断提升。横向不断拓宽产品种类,纵向不断增加产品的价值量。我们坚定看好立讯精密在今后的成长!我们预计2020E/2021E/2022E年实现营收902.90/1198.57/1543.73亿元,归母净利润71.97/95.60/122.81亿元,目前股价对应PE为53.4/40.2/ 31.3x,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加剧,贸易纷争加剧。
|
|
|
歌尔股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0-08-25
|
44.05
|
--
|
--
|
45.17
|
2.54% |
|
50.23
|
14.03% |
|
详细
歌尔股份2020年半年报正式发布,我们详细解读公司财报,提炼财报核心亮点如下: 1)二季度业绩贴指引最上限,利润大幅增长。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73亿元,同比增长14.71%。归母净利润7.8亿元(业绩预告指引7.60~7.86亿元),同比增长49.05%,贴业绩指引最上限。其中单二季度实现营收90.99亿元,同比增长15.61%,归母净利润4.87亿元,同比增长51.79%,环比增长65.45%。公司始终坚持“零件+成品”的发展战略,上半年公司TWS耳机销售超预期,尤其是618大促期间销量得到大幅拉动并且随着产线良率效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2)公司坚持大力研发创新,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2020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力度,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研发投入105,702.3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79%,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6.56%,近年来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创新,重视新技术、产品、工艺的研究,高端人才的引入和培养,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3)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TWS销量超预期,新品爬坡进度超预期。歌尔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6.74亿~18.71亿,同比增长70%~90%,若取中值则三季度利润有望接近10亿,主要得益于TWS销量超预期,新品爬坡顺利及VR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盈利能力改善。 TWS耳机2020年继续高增长。TWS耳机由于仍处于爆发阶段,渗透率较低,因此受疫情影响极为有限,2020年仍然能够维持高增长。歌尔作为TWS耳机的主要供应商,新加产线良率和利润率正在爬坡,pro版本良率效率超预期,全年将带来显著的收入与利润增量。歌尔同时作为安卓TWS的主要供应商,今年充分受益于安卓TWS耳机的普及。 5G时代AR\VR市场空间巨大,可穿戴成为不可忽视的亮点。公司积极布局AR\VR市场,随着大客户新品的推出,预计2020年VR恢复成长。歌尔在AR\VR方面具备核心光学元件、系统以及领先的ODM实力,全面布局虚拟现实产业链,有望带来新的成长动能。可穿戴产品去年增速接近翻倍,今年有望继续维持高景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0E/2021E/2022E公司营业收入可达502.61/683.09/861.66亿元,同比增长43.0%/35.9%/26.1%,公司2020E/2021E/2022E归母净利润可达23.00/33.69/46.86亿元,同比增长79.6%/46.5%/39.1%,目前股价对应PE为60.5/41.3/29.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中美科技摩擦。
|
|
|
领益智造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0-08-11
|
11.10
|
--
|
--
|
12.45
|
10.18% |
|
14.55
|
31.08% |
|
详细
领益智造2020年半年报正式发布,我们详细解读公司财报,提炼财报核心亮点如下:1)销售收入稳步增长,领益科技主体表现优异。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19.44亿元,同比增长24.47%,公司实现经营性净利润6.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08%,其中领益科技实现营业收入78.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19%;领益科技板块经营净利润为9.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2%。随着大客户新机的拉货,公司下半年各个板块业务持续向好,重点聚焦于核心主业,优化财报,充分发挥赛尔康、磁材、无线充电等业务互相协同的优势。2)精密功能及结构件是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5G时代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的普及和升级换代将带动智能终端零部件的增长。公司聚焦精密功能器件,同时丰富产品种类,切入无线充电模组等新产品,持续投入研发资源,改善产品结构,不断对消费电子零部件产业链资源进行整合,着力打造消费电子零部件的一站式供应平台。3)聚焦主营核心产品,募投项目顺利实施。公司主营业务以精密功能及结构件为核心,向上游材料领域和下游模组及组装产品延伸,具体包括模切材料、磁材、电源适配器等。子公司帝晶光电已剥离出表,未来集中资源优化产品结构,聚焦主营核心产品。募投项目顺利实施,助力公司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消费电子零部件的一站式供应平台,airpods、ipad等业务带来新的增量。随着5G到来,智能终端产品将迎来快速普及和换新潮流,智能终端零部件的产品种类和型号也愈加丰富,下游产品对行业企业加工技术、精度和组装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领益在大客户今年的料号继续增加,airpods、ipad等业务带来新的增量,随着功能模块的增多,散热屏蔽防水防尘等功能需求越来越高,带动新机种ASP的继续提升。公司不断向下游延伸,切入马达次组装、无线充电模组和散热模组等产品,同时又布局上游,以磁材为突破,体现规模效应,节省成本,准确的响应客户,加快上下游整合。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智能终端零部件产品的种类和型号也将日益丰富,高性能、高精密度的产品需求将对行业企业的加工技术、加工精度和组装能力提出更高要求,ASP不断提升,公司的龙头优势日益凸显。我们预计2020E/2021E/2022E公司营业收入可达287.14/345.79/404.93亿元,同比增长20.1%/20.4%/17.1%,公司2020E/2021E/2022E归母净利润可达25.94/35.01/43.07亿元,同比增长36.9%/35.0%/23.0%,目前股价对应的PE为31.4/23.2/18.9x,维持“买入”评级。
|
|
|
欧菲光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0-08-07
|
20.34
|
--
|
--
|
20.25
|
-0.44% |
|
20.25
|
-0.44% |
|
详细
具体事件。欧菲光2020年半年报正式发布,我们详细解读公司半年报,提炼财报核心亮点如下: 1)上半年实现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65亿元,同比下降0.53%,主要是因为安卓触控业务剥离所致。归母净利润为5.02亿元(业绩预告指引4.5~5.5亿元),同比大幅度增长2,290.28%。公司光学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部分大客户订单增加,高端模组和光学镜头出货提升,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受益于大客户平板电脑销量增长使得公司触控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提高了公司整体盈利水平。2020年产品结构改善,高端产品占比提高,公司未来重点聚焦于光学领域。 2)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得到改善,营运能力提升,现金流改善。公司2020年上半年营业周期较去年同期下降5.7天,公司不断加强对库存的管理, 2020年上半年存货为71.9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0.66%,较去年同期的36.92%下降了6.3个百分点,同时库存周转天数得到优化,营运能力不断提升。2020年上半年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6.27亿元,同比增长了21.6%。 摄像头升级继续,进一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扩大镜头产能。需求端手机摄像头颗数翻倍增加,供给端镜头不断升级,高端镜头对镜头的产能占用更大, 变相缩小了供给产能,欧菲目前6P 占比逐渐提升,到年底镜头产能有望大幅扩张以应对供需缺口。公司进一步深入布局光学镜头的研发和制造,继续向产业链上游进行延伸。多摄渗透加速,摄像头业务持续推进,镜头自供率逐渐提升,欧菲光作为龙头厂商将充分受益。伴随着今年大客户利润率的提升,安卓多摄、潜望式、TOF 等持续的渗透,产品结构持续向好,并且内部的学习曲线拉升,同时公司加强成本控制和存货管理,提高运营效率,良率和利润率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光学赛道持续升级,随着三摄、多摄渗透率的不断提升, 产品结构不断升级, 公司盈利能力逐渐提升, 我们预计公司 2020E/2021E/2022E 年实现营收525.71/598.42/751.13亿元,同比增长1.1%/13.8%/25.5%;实现归母净利润14.60/19.61/26.66亿元,同比增长186.4%/34.3%/35.9%,目前股价对应PE37.6/28.0/20.6x,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贸易纷争加剧。
|
|
|
信维通信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0-08-07
|
57.61
|
--
|
--
|
66.28
|
15.05% |
|
66.28
|
15.05% |
|
详细
具体事件。信维通信发布2020年半年报,我们详细解读公司财报,提炼财报核心亮点如下:1)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30.8%,归母净利润约为3.3亿元,同比下降10.9%。其中单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9%;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5.5%,落在之前指引(同期增长233.18%-299.12)的上限。单二季度毛利率为34.4%,同比增长2.2%。一季度的经营情况收到了疫情影响,但Q2各产品线进展顺利,降本增效持续推进,公司的收入、毛利率、净利润均得以改善。2)持续加强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公司自身竞争力。公司2020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75%,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0.10%。公司保持对LCP、磁性材料、陶瓷、散热材料等基础材料的前沿研究;推动5G毫米波天线及滤波器等射频前端器件的产品落地工作;加强5G天线、无线充电、LCP器件、高性能精密BTB连接器、5G基站天线及关键天线部件等产品的客户覆盖。3)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得到改善。在企业运营方面,公司持续优化资本结构,有效降低资产负债率;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回款管理,在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控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2020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2.28%,较上年同期相比降低4.52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上年同期减少13天。公司成长逻辑清晰,核心优势显著。【天线+无线充电+LCP】5G基站+5G手机天线市场得益于MIMO致使天线数量增加的同时,集成度同步提高,迎来量价齐升。信维为无线充电主要供应商,在各个客户份额不断提升。LCP目前已经向部分国外客户供货,国内用户也在积极接洽,预计会逐步放量。【EMC/EMI+板对板连接器】5G时代由于高频高速的通信需求以及手机功能模块的增加,智能手机对其内部的电磁屏蔽需求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EMC/EMI的需求增加。公司在BTB连接器方面加大扩产,不断切入新的客户,高性能精密BTB连接器业务已批量出货,实现了中国供应商对国内、外主流品牌终端厂商的突破,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射频前端:5G必争之地】信维在现有5G天线业务基础之上,向SAW、TC-SAW和BAW等方向延伸,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主营业务领域的整体竞争力,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E/2021E/2022E实现营业收入71.88/100.63/130.82亿元,同比增长40.0%/40.0%/30%,可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4.03/19.51/26.27亿元,同比增长37.6%/39.1%/34.6%,目前股价对应PE为40.7/29.2/21.7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