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钟琳

国盛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680525010003。曾就职于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16.67%
(--)
60日
中线
16.67%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领益智造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3-06 9.82 -- -- 10.45 6.42% -- 10.45 6.42% -- 详细
积极打造AI终端硬件制造平台,加速在AI硬件领域的探索。2006年,深圳领胜电子成立,主要从事模切业务,与富士康、比亚迪和诺基亚等大客户合作。2018年公司上市并更名为领益智造。在2017-2021年公司多次收购以拓展业务,2017年收购东莞鑫焱及领镒精密扩大结构件业务规模,2019年收购赛尔康切入充电器业务,2020年收购苏州一道并成立苏州益道,2021年收购浙江锦泰开拓新能源业务。2024年,公司成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搭建AI运算平台,为公司精益制造赋能,围绕包含XR、机器人等AI终端的硬件产品探索在自身业务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协同。AI端侧落地开启新一轮换机潮,公司各大业务板块迎来新机遇。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的预测,2024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AI)手机渗透率将达到11%,并随着更多次旗舰以及中高端机型将配备更强大的端侧AI能力,进一步增长到43%,届时出货量将超过5.5亿台,增长近4倍。公司在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和模组领域有着广泛的布局和深厚的技术积累,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生产服务据点、研发中心和销售办事处,覆盖全球主要市场。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终端设备。 服务器空间广阔,公司进军显卡市场。随着数据中心设备及AI服务器功耗日益提升,GPU、CPU等算力芯片朝着更高性能升级,进一步推动供电系统、散热系统升级与需求提升,核心组件中电源管理系统及散热系统的价值量显著提升。公司凭借多年在散热领域的深耕研究,已具备超薄均热板、散热零部件、散热模组、散热板、液冷系统、石墨片、导热垫片、导热胶及VC热管等散热相关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能力,现已进军显卡市场,进入AMD供应链核心,实现全球化布局。 AI眼镜大势已至,AI赋能XR新发展。公司为全球XR领域头部客户提供软质功能件、注塑件、散热解决方案、充电器等核心零部件。深度绑定XREAL大客户,为其提供关键零组件和组装服务。2025年2月25日,XREAL与海信视像的AR/AI眼镜签约战略合作,双方联合研发的首款AR高端观影产品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AI技术的深度赋能成为关键支点。公司作为XREAL的长期战略伙伴,为其AR眼镜提供关键零组件和组装服务,XREAL与多方的合作也为公司在新兴领域开辟了全新的增长空间。 人形机器人迈入发展快车道。公司自2009年开始在机器人研发领域积累技术。公司拥有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人形机器人执行层的核心技术,已为人形机器人客户提供头部总成、灵巧手总成、四肢总成、高功率充电和散热解决方案等核心硬件。公司重视人形机器人市场机遇的开拓,以特种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打磨和迭代为基础,人形机器人业务快速成长。纵观公司机器人业务发展路线,可以看到,公司从2009年起,凭借自研自动化技术开始服务于主要客户的产线,2018年手工线变为十几米长的全自动巧手线;2020参与开发Hanson人形机器人“Sophia”并持续迭代出货;2023年与HansonRoboticsLimited签署谅解备忘录,就人形机器人的优化升级、量产测试等方面展开合作。到2025年年初,公司拥有百台自研机器人,实现与Hanson、智元等机器人企业合作研发,并不断拓展机器人新客户。折叠屏手机增长空间大,碳纤维结构件助力轻薄化。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增速远超大盘,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根据IDC,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917万台,同比增长30.8%,远超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5.6%,预计2025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000万台左右,同比增长9.1%。公司的碳纤维结构件具有高强度、散热佳等特性,已在高端折叠屏手机上实现量产出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在2025/202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0/591亿元,同比增长22%/21%,实现归母净利润22.8/29.7亿元,同比增长30%/30%。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PE分别为30/23X,具有估值优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关键假设有误差风险。
水晶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2-26 25.55 -- -- 27.77 8.69% -- 27.77 8.69% -- 详细
二十余载深耕光学领域,多元化布局延续增长, 研发转型初见成效。 公司成立于 2002年, 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 聚焦光学赛道二十余年,围绕消费电子、车载光电、元宇宙三大应用场景布局产品业务, 目前已经构建了光学元器件、薄膜光学面板、半导体光学、汽车电子( AR+)、反光材料五大业务板块。 公司坚定研发转型,不断迭代攻破一号工程, 公司研发费用从 2019年的 1.58亿元大幅提升至 2023年的 4.24亿元。公司的上一个一号工程是微棱镜项目,该项目在 2023年 6月实现量产, 2024年,公司的一号工程切换到了 AR, 着力解决反射光波导的量产性难题。 公司预告2024年全年盈利持续增强, 归母净利润预计在 10-11.2亿之间,同比增长 66.60%-86.59%, 公司在 2024年各业务板块的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同时实现了产品毛利率与净利率的双重增长。 消费电子:手机光学创新延续,积极探索新增长空间。 1)光学元器件方面, 传统红外滤光片业务稳健发展,其升级产品吸收反射复合型滤光片实现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 公司旋涂滤光片在安卓客户端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 25年有望在涂胶端切入北美大客户旋涂滤光片供应链; 公司微型棱镜产品在 23年 6月成功量产,在 24H1快速完成迭代升级并大规模量产,带来营收的显著增长,并在大客户占据主要份额,未来伴随潜望镜下沉至更多机型,公司有望深度受益。 2)薄膜光学面板方面, 公司在手机摄像头盖板中份额较高,未来增量空间来自手机向非手机类扩展。 3)半导体光学方面, 3D 手机摄像头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带动窄带滤光片业务稳步向好, 公司纳米光学产品 PBS 实现 0到 1的突破,芯片镀膜产品紧跟终端需求实现量产提升。 AR/VR: 大力推动反射光波导一号工程,开启第三发展曲线。 当前互联网大厂、手机品牌跑步进场, AI 眼镜未来已至,未来将加入光学方案完成 AR 眼镜的最后一公里。公司在 AR 领域已经布局了十多年,从显示系统、光机元器件以及其他传感类元器件均做了大量的产品和技术布局,尤其是在显示系统上重点布局反射光波导技术和衍射光波导中的体全息技术。 目前在衍射光波导上, 公司和美国 Digilens 保持战略合作,已经有小批量面向北美商业级应用出货。 反射光波导作为公司的一号工程, 公司坚定地投入并着力解决反射光波导的量产性难题,目前正在建设初步的 NPI 产线。 汽车电子:智驾时代来临,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1) AR-HUD 方面,公司是国内首家量产供应 AR-HUD 的厂商, 储备 TFT、 Lcos、 DLP、光波导等多种技术方案, 24H1公司在 AR-HUD 装机量市占率为 23.1%,排名第一,市场竞争力强劲。目前公司拿到了海内外多项车型定点, 未来增量空间可期; 2)激光雷达方面, 根据 yole,全球汽车 LiDAR 市场预计将从 2023年的 5.38亿美元增长至 2029年的 36.32亿美元, CAGR 为 38%。公司在玻璃材质类激光雷达视窗片的技术领先优势逐步转化价值,已和海内外各大激光雷达厂商建立业务合作。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在 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 入 66/79/92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30%/20%/16%,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11.0/12.6/15.2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83%/15%/21% , 当 前 股 价 对 应2024/2025/2026年 PE 分别为 32/28/23X。 今明两年的估值具有优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手机销量复苏不及预期, 智能驾驶发展不及预期,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关键假设有误差风险, 市场竞争激烈。
东山精密 计算机行业 2025-01-14 29.73 -- -- 35.80 20.42%
37.60 26.47% -- 详细
聚焦核心主业,进一步夯实竞争优势。 公司核心主业 PCB 业务保持稳定增长,新能源业务有序地推进。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为98.38亿元,同比增长11.37%; 归母净利润为 5.07亿元,同比下降 0.27%。前三季度营收为 264.66亿元,同比增长 17.62%;由于去年同期存在非经常收入以及汇率波动的影响, 归母净利润为10.67亿元,同比下降 19.91%。公司紧握行业发展机遇,伴随 AI 应用的落地,公司加大 PCB 产品在 AI 服务器、云计算、车载等领域的研发和新客户的拓展等工作,进一步夯实护城河保持竞争优势,积极布局前瞻性技术创新产品,把握行业发展的先机,迎接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的到来。 FPC 双寡头竞争格局优势凸显, AI 终端带动 PCB 设计难度加大, AR/VR、折叠屏等产品催生需求进一步增长,龙头公司强者恒强。 根据 Prismark 的数据,以 2023年收入规模计算,公司 FPC 排名全球第二, PCB 排名全球第三。明年随着大客户新机的推出,手机中元器件数量增加,电池容量亦不断扩大,手机内部空间趋于紧张,因而对轻薄、体积小、导线线路密度高的 FPC 需求日益提升, AI 功能的加入对于软板设计难度大幅提升,高端产能将会紧缺,龙头公司强者恒强。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新增更多大客户料号订单, 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带动公司 FPC 价值量与收入体量的快速增长。 AR/VR、可穿戴设备、折叠屏手机等新兴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也将催生 FPC 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 精密制造业务快速成长,全面拥抱大客户,打造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在世界汽车电动化的浪潮下,国内外主流车企纷纷加大新能源汽车战略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市场驱动的高速成长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给精密金属结构件等产业链相关企业带来众多的成长机遇。 2024年 1-9月,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收入约 61.60亿元,同比增长约 36.89%,占公司营收比重进一步提升。公司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客户提供 PCB、车载屏、新能源汽车散热件、电池包壳体、白车身、电池结构件等汽车组件等多种产品,全面拥抱美国大客户, 电子时代预计单车 PCB 价值量新增 4000元,随着产能稼动率的提升盈利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是上游供应商中为数不多的能为新能源汽车客户提供 PCB、车载屏、功能性结构件等多种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的厂商。一体化的优势将进一步加深公司与大客户的黏性。 调整 LED 等非核心业务的盈利情况,明年有望大幅减亏。 随着公司触控显示模组开拓韩系大客户, 以及 LED 显示器件领域加快推进与国际客户的合作,拉动产能稼动率,我们预计盈利能力也将进一步改善。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一方面实施持续降本增效全链路精益管理,另一方面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及经营模型,争取早日实现扭亏为盈。 2023年 1月公司完成对苏州晶端的收购,进一步拓展车载显示模组业务,触控显示模组业务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在 2025/202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464/542亿元,同比增长 19.6%/17.0%,实现归母净利润 38/48亿元,同比增长117.2%/26.4%,当前股价对应 2025/2026年 PE 分别为 14/11X, 具有估值优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消费电子拓展不及预期;新能源扩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关键假设有误差风险。
鹏鼎控股 计算机行业 2024-11-04 37.00 -- -- 38.56 4.22%
41.90 13.24%
--
水晶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0-31 22.10 -- -- 24.42 10.50%
24.42 10.50%
--
东山精密 计算机行业 2024-10-30 26.30 -- -- 37.38 42.13%
37.38 42.13%
--
华勤技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8-28 44.71 -- -- 48.50 8.48%
66.15 47.95%
--
鹏鼎控股 计算机行业 2024-08-19 33.45 -- -- 36.49 9.09%
39.35 17.64%
--
工业富联 计算机行业 2024-08-16 20.74 -- -- 21.46 3.47%
28.30 36.45%
--
鹏鼎控股 计算机行业 2024-07-26 35.67 -- -- 38.20 7.09%
39.35 10.32%
--
东山精密 计算机行业 2024-07-23 24.72 -- -- 25.52 3.24%
26.94 8.98%
--
长盈精密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7-17 12.25 -- -- 13.08 6.78%
16.48 34.53%
--
水晶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7-12 18.98 -- -- 20.94 10.33%
20.99 10.59%
--
工业富联 计算机行业 2024-05-01 25.30 -- -- 26.42 4.43%
29.47 16.48%
--
华勤技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26 49.84 -- -- 56.12 12.60%
61.97 24.34%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