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黄瑞云

红塔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200520120001。曾就职于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贵州茅台 食品饮料行业 2023-07-18 1751.00 -- -- 1935.00 10.51%
1935.00 10.51%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 1H23实现营业总收入 706亿元左右、同增 18.8%左右,归母净利润 356亿元左右、同增 19.5%左右; 预计 2Q23实现营业总收入 312亿元左右、同增 18.9%左右,实现归母净利润 148亿元左右、同增 18.0%左右。 Q2茅台酒表现亮眼,收入略超市场预期。H1公司实现营收 18.8%,超过全年 15%的目标,减少 H2的业绩压力,考虑到需求回暖和 H2旺季共振,预计全年超目标的概率较大。分产品来看,H1公司茅台酒营收 591亿元左右、同增 18.3%左右,系列酒营收 99亿元左右、同增30.3%左右。Q2公司茅台酒营收 254亿元左右、同增 20.3%左右,表现较为亮眼,主要受益于非标产品放量及直营销售占比提升;系列酒营收 49亿元左右、同增 17.2%左右,主要来自于 1935的贡献增量。 批价回涨至稳定,静待 H2旺季验证窗口。公司持续加强价盘管控,端午期间由于供给配额增加,飞天批价有所下行,目前飞天散瓶一批价回涨 40元、稳定在 2750元/瓶,原箱回涨 50元至 2940元/瓶,需求表现强劲。H2中秋国庆旺季是重要验证窗口期,随着消费刺激政策落地,消费信心增强,白酒有望迎来上行周期。H2公司茅台酒主要来自放量与直营占比提升,收入占比超过 80%,奠定全年业绩基础;系列酒将受益于行业复苏,1935有望实现百亿目标,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改革效果显现,经营质量提升,有望重回快速发展轨道。公司的经营治理尚有较大改善空间,持续深化改革,深入践行五合营销法,通过茅台冰淇淋、茅台咖啡等周边产品,年轻消费者粘性持续增强,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化;i 茅台的投放调节作用显著,促进营销改革和价格改革,公司的市场统筹力度日渐强化,为加快重回快速发展轨道夯实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茅台作为白酒价格天花板,品牌势能强,随着投放量增加,量价齐升确定性高,预计 23-25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6.0%、16.5%、15.7%,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17.9%、16.8%、16.4%,2024年对应 PE 为 26X,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中枢。行业弱复苏的背景下,龙头更显业绩韧性,目前估值处于低位,长期配置现价比凸显,维持“买入”评级。
伊利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8-12 36.48 -- -- 36.64 0.44%
36.64 0.44%
详细
原奶价格持续下行,基本业务稳健增长。原奶价格自节后持续下行,且同比去年降幅不断加大,随着新建牛场陆续投产,原奶供需缺口收窄,预计 H2原奶价格呈稳中有降的趋势。Q2公司的液态奶业务(尤其是低温酸奶)动销受疫情影响有所放缓,但促销竞争有所缓解;据渠道反馈,7月份液态奶动销提速,渠道库存处于合理区间。公司培育了安慕希、金典两大超 200亿级明星大单品,未来可通过产品升级实现稳健增长,基本盘的领先优势将持续扩大。 奶粉业务快速崛起,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澳优加入后,同伊利的协同效应明显,奶粉业务潜力不断释放。1-5月份伊利婴儿奶粉全渠道增长 20%+,其中,儿童奶粉 QQ 星实现 205%的高增长,母婴渠道增长30%、位列行业增速第一,成人奶粉亦是全渠道头部品牌增速第一、继续保持市占率第一。据消息称,公司将收购菲仕兰的婴儿营养品生产基地,届时预计可增加 3个段系婴幼儿奶粉配方。奶粉业务已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是公司高速增长、打开乳业“高净利之门”的重要支点,未来目标是做到行业第一。 加大新赛道投入,冲刺全球乳企第一目标。公司的基本盘稳健增长,净利率提升空间较大;奶粉业务增长势头较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奶酪业务经过 3年多时间快速跃居行业市占率第二,常温奶酪铺货迅速,随着新产能投产,5年内做到行业第一的目标有望完成。公司一方面依靠传统品类的优化升级,一方面加大投入新消费赛道,争取每个细分领域成为领导者,加快多元化发展,有望提前完成“2025全球前三”、“2030全球第一”的中长期目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先发优势明显,全产业链张力激活,中长期内大概率实现收入稳增长、净利加快改善的目标。我们预计公司 22-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16.4%、14.7%、12.8%,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25.4%、21.4%、17.1%,EPS 分别为 1.71、2.07、2.43元,对应 PE 分别为 21、17、15X,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中枢,净利水平提升的确定性较强,估值有望进一步修复,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古井贡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8-05 251.72 -- -- 265.79 5.59%
278.73 10.7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 H1实现营收 90亿元、同增 28.5%,归母净利润 19亿元,同增 39.2%,每股收益 3.63元;其中,预计 Q2实现营收 37亿元、同增 29.6%,归母净利润 8亿元、同增 35.5%,扣非净利润 8亿元、同增 40.1%。 高基数下依然高增,全年目标有望提前完成。Q2营收同增 29.6%,在去年高基数的情况下,依然实现高增,超过市场的预期,主要得益于: 1)献礼和古 5受益于省内的返乡潮,预计增速 20%左右,2)疫情后宴席、宴请出现回补消费行为,主攻宴席宴请场景的古 8和古 16动销加快,尤其是古 16(400-500元)成为省内主流宴请产品,3)古 20卡位 600元,持续发力全国化,开始进入放量阶段,4)黄鹤楼省内恢复增长,省外(尤其是安徽)导入顺利。H1收入完成全年目标的 59%,利润完成约 56%,Q3价盘较为稳定,样板市场稳健拓展,Q2末合同负债为 34亿元、同增 55%,公司积极抢占渠道库存和资金,为 Q3蓄力,中秋国庆旺季预计将维持高增态势,全年业绩有望超过预期。 营销继续高举高打,内部管理持续优化。公司坚持“全国化、次高端”战略不动摇,不断优化产品和市场结构,市场和品牌建设继续采取高举高打策略,优化资源投放的同时,加大对网络和新媒体的投放力度,升级品牌 IP,公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方面,公司积极推进薪酬激励机制,优化、活化考核机制,放宽基层自主考核权,建立柔性引才借智机制,实行淘汰和轮岗锻炼,不断激发员工活力,为公司快速发展蓄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省内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将加快省内主流价格带升级,古井将享受升级红利,黄鹤楼和明光顺利承接古井产品升级的价盘,整体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省外样板市场梯队式拓展顺利,疫情反复情形下,依然逆势增长。2022年是古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一年,也是乘势而上、加速迈进 200亿的一年,公司计划 2025年实现双百亿目标,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和团队急流勇进的工作作风,公司有望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预计公司 22-24年 EPS 分别为 5.76/7.24/9.01元,估值处于合理区间,给予“买入”评级。
贵州茅台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7-27 1952.99 -- -- 1948.00 -0.26%
1948.00 -0.2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 H1实现营业总收入 594亿元左右、同增17%左右,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左右、同增20%左右。其中,Q2预计营业总收入262亿元左右、同增16%左右,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左右、同增16%左右。 上半年任务过半,Q2实现稳健增长。H1营收增速为17%左右,超过今年15%的收入增长目标,圆满完成上半年任务。Q2收入增速为16%左右,在疫情反复的情形下,依然实现稳健增长,实属不易。分产品来看,H1茅台酒营收499亿元左右、同增16%左右,系列酒营收75亿元左右、同增24%左右;其中,Q2茅台酒、系列酒收入分别同增15%、19%左右,收入占比分别为84%、16%左右,系列酒占比环比提升4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和新品1935放量。H2基建项目陆续落地、消费恢复,需求将逐步改善,全年收入目标有望实现。 茅台和系列酒量价齐升,改革深化加快重回快速发展轨道。公司产品量价齐升的确定性较强:i 茅台自3月31日上线以来,日活跃人数超过280万,上线100天销售额约46亿元,放量明显,另外,直营店配额和省内直销渠道供货增加,大力投放电商、商超渠道,直营占比的提升将有效贡献吨酒价;新品1935增量贡献明显,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叠加产品结构升级,系列酒收入增长将加快。公司管理班子的“五合营销法”开启茅台营销新时代,改革持续深化,市场统筹力度日渐强化,为未来茅台健康发展提前布局,周期性将进一步弱化,为加快重回快速发展轨道夯实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随着渠道改革深化,疫情对茅台影响弱化,H2基建项目落地、消费复苏,茅台需求改善,叠加投放量增加,量价齐升的确定性较高。茅台品牌强势,具备提价优势,且集团内部改革,公司经营灵活性提高,未来业绩成长性颇佳。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6.0%、16.5%、16.2%,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8.2%、17.9%、17.5%,对应EPS 分别为49.38、58.20、68.38元。目前公司估值回落至合理中枢,兼具确定性和成长性,值得适时布局投资,维持“买入”评级。
重庆啤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4-08 107.97 129.73 88.59% 130.50 18.95%
151.80 40.5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报,实现营收 131.2亿元、同增 19.9%,归母净利润 11.7亿元、同增 8.3%(备考口径同增 38.8%),扣非净利润 11.4亿元、同增 141.3%(备考口径同增 76.1%),每股收益 2.41元; 其中,Q4营收 19.3亿元、同增 1.1%,归母净利润 1.2亿元、去年同期亏 0.07亿元,扣非净利润 1.2亿元、去年同期亏 0.19亿元。 Q4收入受疫情拖累,高端占比持续提升。Q4受疫情的拖累,收入表现平稳。分产品来看,Q4高档类收入同增 4.4%,疆外乌苏为主要增长动力,主流类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0.3%),经济类收入实现11.2%增长,主要受益于区域拓展与品牌多元化;分区域来看,Q4南区增速为 25.6%,实现快速增长,中区和西北区分别下降 6.9%、12.3%。 Q4吨酒价为 4997元/千升,同比提升 4.4%,一方面受益于高端化,另一方面系 2H21陆续提价带来的增长。21年公司高档产品销量、营收分别同增 47.7%、67.5%,整体占比提升 4.3%,高端化进程加快,22年公司快速推进大城市计划,高端化将依然是主要业绩驱动力。 Q4盈利改善明显,提价+降本增效有望平滑成本压力。公司资产重组效果明显,Q4净利润扭亏为盈。由于公司调整会计口径,将 21年原计入销售费用的运费一次性调整计入营业成本,Q4可比口径毛利率为 59.7%、同升 10.3pct,主要系 1)2H21提价效应,2)降本增效效果显现,3)部分原材料提前锁价;Q4费用投放缩减,销售费用率同降4.5pct 至 28.2%(可比口径),管理费用率同降 1.0pct 至 5.5%。22年成本压力依然存在,预计可通过提价消化部分成本,另外公司大理、盐城、宜宾等新产能投产,西昌技改在进行中,随着新产能释放,经营效率将进一步提升,业绩弹性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扬帆 27,征程继续”,坚持“国际高端品牌+本地强势品牌”的“6+6”品牌组合,高端化依然是主旋律,乌苏、1664有望继续引领增长,大城市计划和全国化扩张稳步推进中,短期疫情和成本扰动不改变成长潜力。我们预计公司 22-24年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24.7%、22.3%、20.5%,22年 PE 为 37倍,目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给予“买入”评级。
山西汾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21-12-30 330.00 380.27 51.94% 324.58 -1.64%
324.58 -1.64%
详细
事件:2021年12月26月公司召开全球经销商大会,汾酒集团董事长、股份公司董事长、销售公司总经理出席大会并讲话。 新帅延续改革深化,将品牌提升作为首要目标。新董事长袁清茂讲话指出,2022年要乘胜追击,乘势而上,向更优结构、更好效益、更高质量进发,把品牌价值的提升作为首要目标,切实做到四个“专注”、四个“坚持”,优化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持续释放青花汾酒的头部效应和强化塑造腰部产品。新董事长继续聚焦品牌,延续改革深化,有望抢抓新发展的战略机遇。 完成跨越式阶段性目标,2022年再提新目标。经过5年改革,汾酒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亿元市场从2017年8个发展到今年的28个,经销商数量从2017年的不足1000家到目前的2944家,终端控制数量从2017年的不足万家扩大到100万家,省外市场和青花汾酒均实现大幅增长,拥有50+家海外经销商和8000+海外终端店。2022年是汾酒全国化品牌战略全面落地、营销改革持续深入、经营业绩再创新高的重要一年,为实现汾酒“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目标而努力。 聚焦三大市场,深度推进全国化,继续侧重青花系列,杏花村、系列酒加快打基础。从公司2022年的“133238”营销方针来看,公司继续将三大市场和青花系列作为重中之重,并加快布局国际市场和杏花村、系列酒品牌,为未来积蓄力量。1)今年汾酒将对大基地、华东、华南三大市场加大资源投入、深化渠道布局,发力华东、华南两大薄弱市场,有助于打造汾酒省外新的增长极。2)明年资源继续聚焦青花系列,将大力推动考核激励政策的落地,确保“青花的销量、青花20终端、青花意见领袖群体”三大指标的快速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后,不管从品牌、产品,还是从销售队伍和经销商队伍的角度,公司的竞争优势愈发明显,全国化战略有望加速实现;公司乘胜追击,继续提出新的战略目标,挖掘新的增长极,业绩弹性依然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1-23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4%、39%、32%,EPS 分别为6.50、9.04、11.89元,2022年的PE 3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次高端竞争加剧,终端需求疲软,全国化进展不及预期,管理层换届,食品安全问题。
金字火腿 食品饮料行业 2020-10-27 6.23 -- -- 6.20 -0.48%
6.23 0.00%
详细
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188.97%,主要是公司特色肉制品和品牌肉收入增加,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94.79%。单看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305%,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244.47%。 单三季度费用率有所改善,控费效果明显。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7.52%,同比下降16.73pct,销售净利率为18.93%,同比下降9.32pct。单三季度来看,公司销售毛利率环比提升1.22pct至23.54%,销售净利率环比提升4.24%至16.40%。费用端,从单三季度来看,销售费用率下降1.25pct至5.08%,管理费用率下降1.11pct至1.85%。 加大采购力度,有望平滑成本。公司目前存货5.82亿元,主要原因是加大了采购力度,期末原材料有所增加。截止2020年8月10日,公司猪肉原料库存17300吨,在途3950吨,共计21250吨,大部分都是今年采购的。公司自有冷库6万吨,可配合原材料储备及调整。 截至目前,公司共收到回购款项14,918.27万元。2020年9月,公司已将中钰资本及其控股子公司中钰医疗所属的北京房产过户至公司名下。2020年10月,公司已将中钰资本所属的成都房产过户至公司名下。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三季度营收以及利润均实现高增长,全面回归肉制品主业。肉制品产品结构逐步搭建,线上线下齐发力。公司采购具备优势,有望平滑成本。我们预计近几年将进入业绩快速发展期,预计公司20-22年营收分别为7.7、12.8、18.2亿元,净利润为1.8、3.2、4.6亿元,EPS分别为0.18、0.33、0.47元,对应的PE分别为34、19、13X,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猪肉采购价格波动较大,新品销售不及预期,渠道开拓速度放缓以及开拓数量不及预期,资产减值损失,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等。
金字火腿 食品饮料行业 2020-10-14 6.45 -- -- 6.45 0.00%
6.45 0.00%
详细
公司发布业绩预告,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为8500万元-9500万元,预计同比增长78.94%-99.99%。3Q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100万元-3100万元,预计同比增长153.77%-274.61%。 线上渠道发力,搭建更加立体的、多元化、全覆盖的销售网络。截止2020年6月30日,公司线上销售为9272.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2.78%。 公司线上除天猫、京东、淘宝外,还有生鲜电商、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等平台和渠道,建立了一个立体化、多元化、全覆盖的线上销售网络。 巩固成本优势,原料充足。截止2020年8月10日,公司猪肉原料库存17300吨,在途3950吨,共计21250吨,大部分都是今年采购的。猪肉的冷冻保质期一般是2年。公司目前原料充足,可以满足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需求。 2020年上半年特色肉制品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3.9%,增长迅速。特色肉制品是指香肠、腊肠、腊肉、酱肉、淡咸肉等产品,是我国历史传承的肉制品,具备3大特点:1.纯肉制作、风味多样、营养丰富;2.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3.消费群体大,重复消费频次高。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全面回归主业,聚焦肉制品发展。肉制品品类逐步丰富,产品结构逐步完善。我们预计近几年将进入业绩快速发展期,预计公司20-22年营收分别为7.7、12.8、18.2亿元,净利润为1.8、3.2、4.6亿元,EPS分别为0.18、0.33、0.47元,对应的PE分别为35、20、13X,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猪肉采购价格波动较大,新品销售不及预期,渠道开拓速度放缓以及开拓数量不及预期,资产减值损失,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等。
金字火腿 食品饮料行业 2020-08-12 7.38 -- -- 7.65 3.66%
7.65 3.66%
详细
1H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149.68%,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63.21%。2Q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286.76%。归母净利润为0.15亿元,同比增长106.02%。业务范围不断拓展,由传统的火腿业务迈入肉制品行业的大江大河,不断增加产品品类,搭建更完整地产品体系。1H20年业绩分产品来看:1.火腿营收为0.74亿元,同比增加23.68%;火腿制品营收为0.03亿元,同比增加1.07%;特色肉制品营收为0.64亿元,同比增长20.25%;品牌肉营收为1.60亿元,同比增长51.03%;冷链服务0.097亿元,同比增长3.10%。品牌肉和调理肉是公司新增业务,1H20年公司不断上架植物肉新品以及调理肉新品,搭建了更加完善的产品体系。1H20年公司毛利率有所下滑,毛利率为29.71%,主要系特色肉制品和品牌肉收入增加对应成本增加。 公司加大了采购力度,进一步巩固了原料成本优势。截止2020年4月22日,公司猪肉原料库存及在途共计19285吨。截止2020年8月10日,公司猪肉原料库存17300吨,在途3950吨,共计21250吨。与4月比较,增加1965吨,采购力度不断加大。据最新数据,7月27日-8月2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37.46元/公斤,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94.3%。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47.79元/公斤,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94.1%。随着猪价走高,公司成本优势进一步放大,形成良性、正向循环。 中钰资本退出逐步推进,增大业绩确定性。18年公司同意由娄底中钰、禹勃、马贤明、金涛、王波宇、王徽以现金方式回购公司所持中钰资本51.00%的股权,中钰资本也作为共同回购人,一并承担本次回购义务。截止8月10日,公司累计收到交易对方支付的股权回购款共8605万元。 网上销量网络销售增长迅速,渠道并行完善统一。公司全力发展网络销售,积极探索生鲜电商、社区电商、内容电商、网红直播等新型渠道,扩大用户群体。1H20年公司增进与用户的互动交流,打造粉丝节,提高用户的粘性与重复消费,维持头部、腰部主播共同发力,实现业务的高速增长。公司全资子公司金华金字火腿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金字优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拟在金华设立全资子公司肉掌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暂定名),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重点拓展猪肉、牛肉、调理类肉制品等肉类产品销售,以期提升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全面回归主业,聚焦肉制品发展。肉制品品类逐步丰富,产品结构逐步完善。我们预计近几年将进入业绩快速发展期,预计公司20-22年营收分别为7.7、12.8、18.2亿元,净利润为1.8、3.2、4.6亿元,EPS分别为0.18、0.33、0.47元,对应的PE分别为41、23、16X,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猪肉采购价格波动较大,新品销售不及预期,渠道开拓速度放缓以及开拓数量不及预期,资产减值损失,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等。
涪陵榨菜 食品饮料行业 2020-08-11 38.75 -- -- 56.24 45.14%
56.24 45.14%
详细
Q2补库存拉动收入高增,H2流动人口增加刺激需求,叠加渠道下沉与品类扩张,有望延续高增长。受疫情期间物流限制,Q1订单未能全部发货,3月份部分订单转移到4月份,Q2家庭消费场景依然增加,补库存明显,同时渠道下沉稳步推进,预计Q2收入增速在25%左右。H2基建启动,流动人口增加将刺激榨菜等佐餐调味菜的需求,公司的渠道下沉与品类扩张工作在稳步推荐,渠道库存也较为良性,再加上去年三、四季度的基数比较低,今年下半年公司收入有望继续延续远高于行业的增长态势。 提价效应助力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持续改善。19年公司渠道库存偏高,为去库存,费用投入加大,销售费用率(20.5%)达到5年来的高峰,19年底公司渠道库存理顺,20年轻装上阵,1Q20销售费用率也下降至15.9%。今年因疫情,有些广告费用投放转移到渠道推广与下沉,但预计整体费用率处于低水平。成本端来看,今年青菜头收购价略有提升,采购量在13万吨左右,但H1主要使用19年较低成本的原料,预计原料成本压力主要体现在H2,考虑到货折返利有所降低,我们判断今年毛利率依然处于稳中有升的态势。随着毛利率持续提升,费用率稳中有降,预计净利率平稳上行,盈利能力将持续改善。 渠道下沉工作基本到位,品类扩张蓄势待发,静待业绩释放。1、渠道下沉快速推进,目前基本完成年初计划。19年以前,公司收入贡献主要集中在省级、地级市市场,而县级经销商布局稀疏,19年起公司加大对10万人口以上的空白县级市场的开发,目前已拥有1200多个县级经销商,实现快速下沉,基本完成年初计划。同时公司分裂办事处、改进经销商与销售人员管理制度,以实现渠道下沉效果最大化。2、萝卜系列、泡菜、瓶装下饭菜等业务有序推进,品类扩张蓄势待发。公司的主业——榨菜品类市占率在30%左右,是行业的绝对龙头,目前增长点主要来自于挤压式增长与提价效应,未来3-5年榨菜业务的销量有望保持5-10%的增速。要实现更大的业绩突破,公司需要做好品类扩张,19年泡菜和萝卜的收入占比仅为6.4%、5.6%,多年来未快速形成规模,一方面是公司工作重点在榨菜主业,另一方面是对泡菜、萝卜的推广力度不够。今年公司重新调整策略,一是加强对品类扩张的重视,加强对经销商和销售人员的新品类考核任务,二是加大费用投放、地面推广等,三是泡菜业务由经验丰富的高管负责。展望未来,榨菜、泡菜等现有业务尚有增长空间,公司将加快调味酱、调味蔬菜、自热速食等品类延伸,向“大乌江”走近。此外,公司有望在国企改革中受益,对管理层与员工的激励水平有望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经过多年经营,公司构筑了渠道和原料护城河。提价红利时期渐远,未来可能回到以增量为主的轨道上来。考虑到2020年短期渠道补库存,目前渠道下沉和品类拓展效果良好,下半年基数低、流动人口增加刺激需求,费用率将回归正常水平,我们上调公司业绩,预计20-22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5.1%/13.5%/12.5%,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8%/18.5%/16.1%,EPS分别为1.00/1.18/1.37元,对应的PE分别为39/33/28X。下半年公司业绩有望逐季加速,但估值低于海天、中炬、恒顺等调味品公司,具有配置价值,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品类拓展有限;一二线城市增长疲软,渠道下沉效果不显著;产能投产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金字火腿 食品饮料行业 2020-08-05 7.96 -- -- 7.82 -1.76%
7.82 -1.76%
详细
聚焦肉制品发展,产品品类逐步丰富。1.聚焦产业发展:18年12月公司将从事医药医疗健康产业的控股子公司中钰资本51%的股权进行出售,并办理了股权交割工商变更手续,19年中钰资本不纳入合并范围。公司19年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3.98%,主要为报告期内中钰资本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如剔除中钰资本因素,本期实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0.24%。19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7.94%(如剔除中钰资本因素,再剔除公司对中钰资本股权回购应收款减值5613.33万元,则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8967.9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2.32%)。2.产品品类逐步丰富:回归主业后,公司加大产品结构优化,快速发展火腿和特色肉制品,如低温香肠、麻辣香肠、酱肉香肠、淡咸肉、酱肉等系列新产品。在产品多样化方面蓄力。同时,公司在产品品类进行创新,发展进口品牌肉和调理肉制品,并前瞻未来产业优势,持续培育植物肉。 加力线上销售,积极主办粉丝节以及强化主播合作。7月初,金字腊肠系列牵手明星主播。7月21日,公司打造粉丝节直播,加强线上平台互动管理。公司持续打造线上平台这一重要销售渠道的竞争力,提高公司线上平台的运作优势以及转化率。同时,线上平台的活动宣传也是对公司产品及品牌形象的良好宣传补充。 集合公司资源优势:采购原料+自有冷库容积。1.在原料方面:18年国内猪肉处于低谷,公司加大采购力度,进一步巩固原料成本优势。19年公司生产的特色肉制品部分原料来自于2018年采购的库存原料,而18年猪肉采购平均单价相比17同比下降8.79%,增厚利润端。2.自有冷库:公司自有冷库6万吨,适合家畜畜牧等肉类冻品、海水产品、调理食品、速冻食品、冷饮、奶制品、海鲜干货等各种不同需求层次的冷冻冷藏需求。因此冻库可进行自用以及出租销售,在满足自有发展的基础之上,有望实现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全面回归主业,聚焦肉制品发展。肉制品品类逐步丰富,产品结构逐步完善。我们预计近几年将进入业绩快速发展期,预计公司20-22年营收分别为7.7、12.8、18.2亿元,净利润为1.8、3.2、4.6亿元,EPS分别为0.18、0.33、0.47元,对应的PE分别为43、24、17X,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猪肉采购价格波动较大,新品销售不及预期,渠道开拓速度放缓以及开拓数量不及预期,资产减值损失,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等。
金字火腿 食品饮料行业 2020-07-10 6.86 -- -- 8.23 19.97%
8.23 19.97%
详细
公司预计1H20归母净利润为6300万元至8500万元,同比增长区间为60.61%至116.69%。依照上半年的预计增速区间,2Q20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412万元至3612万元,同比增长区间为92.12%至391.56%。公司1Q20营业收入为1.91亿元,同比增长103.34%。我们预计2Q20同比增速有望维持一季度增长水平,主要系以下原因拉动:1.线上业务:公司持续与内容电商、网红直播、社交电商、生鲜电商等平台进行合作,电商渠道拉动线上业务实现高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1-6月网上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有大幅增长。2.新增业务:进口品牌肉、调理肉制品业务收入带来增量。 2Q20上市3款调理肉制品新品,需求奠定发展契机,公司技术优势赋能。1.ToB端、ToC端需求奠定调理肉制品发展契机:ToB端:都市生活节奏加快,烹饪时间被压缩,调理肉制品加工便捷方便;消费者对健康、营养饮食的需求日益旺盛。ToC端:餐饮企业原材料、场地、人力等成本承压,预调肉制品对成本端有改善影响。2.技术优势:公司深耕肉制品行业多年,积累肉制品质构处理经验与技术,为调理肉制品业务赋能。3.公司2Q20上架3款调理肉制品,分别为“10度鲜”低温香肠、腊排、淡咸肉。产品终端反馈良好,有望放量拉动收入增长。 成本优势+产品优化+渠道革新,三个方向助力增厚业绩确定性。1.生产成本优势明显,增厚利润弹性。公司自有冷库6万吨,在18年猪肉价格低点时期加大国外进口采购力度,抑平成本端。截止2020年4月22日,公司进口猪肉库存8887.55吨,在途10397.45吨,共计19285吨,有望为今明两年的生产供充足的原料保障。2.产品结构优化提升盈利水平。与传统火腿比较,特色肉制品香肠、腊肉、酱肉、咸肉等生产周期短,消费频次高;19年末公司新增品牌肉业务,增长显著;20年推进调理肉制品新品上市。3.网络销售占比提升,增长较快,大力发展线上渠道。公司将建立覆盖面更广的新营销网络,头部&腰部主播并行合作,电商渠道全面发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特色肉制品+调理肉制品+进口品牌肉有望高速增长,火腿业务稳步增长,植物肉蓝海具备先发优势,增长看点清晰。我们预计近几年将进入业绩快速发展期,预计公司20-22年营收分别为7.7、12.8、18.2亿元,净利润为1.8、3.2、4.6亿元,EPS分别为0.18、0.33、0.47元,对应的PE分别为37、21、14X,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猪肉采购价格波动较大,新品销售不及预期,渠道开拓速度放缓,资产减值损失,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等。
来伊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0-06-30 17.07 -- -- 21.75 27.42%
22.44 31.46%
详细
“新鲜零食”品牌战略升级,模糊零食与主食边界。6 月初公司以“新鲜零食,赢领未来”为主题举办多项活动,向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传达公司的品牌革新。为顺应健康、新鲜的零食消费需求,来伊份率先提出采用中央厨房式供给以保证产品的新鲜口味,并提出原料新鲜、技术保鲜、包装锁鲜、配送领鲜、产销争鲜五大保障新鲜零食的标准,打破零食与主食的明确边界。具体来看,公司向上深入供应链,通过原产地直采、核心原料包山包林等方式确保新鲜度,缩减SKU 至800 多个,挖掘SKU 深度,寻找溢价空间;向下优化物流配送,每日配送或一日多配,外卖实现30 分钟到家。从产品来看,门店618 期间补货最多的产品是“饥本要素”系列蛋白素肉,其次是榴莲干、益生菌坚果,这三款产品的新鲜、健康、美味特性均较强,侧面反映出公司战略的正确性。 建设智慧零售“内生态”,打破线下路径依赖。来伊份起家于直营门店模式,后拓展至加盟门店,线下门店为公司带来庞大流量,公司以消费者为核心,拓展至线上,已形成门店、第三方电商平台、社区自营APP、团购等全方位体系。来伊份自建线上平台,着力打造“来伊份app”,与线下门店打通闭环式的体验服务,通过会员注册、服务号内容福利、到家电商与更多的活动裂变形成独有的核心留存平台,同时有利于节省中间费用,让利与消费者,客户忠诚度远高于外部电商平台,从而形成“内生态”发展模式。在该模式下,门店的定位和服务业存在变化,商场店以品牌体验为主,交通枢纽店相当于对外窗口,社区店是服务型的生活便利店,四五线城市类似于“来伊份小店”,未来将打造成全方位的社区服务平台,让“新鲜零食”成为来伊份鲜明的标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零食连锁龙头,在华东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经过经营思路调整,逐步走向正轨,全国化扩张助力市场份额提升。 21 年以前,公司以全国化扩张为目的,对收入考核大于利润;随着公司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提升门店盈利能力,直营结合加盟的开店模式,实现快速扩张,规模效应显现,21 年以后净利水平有望上新台阶。预计20-22 年的收入分别为55.3、68.3、83.2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2.2、3.4亿元,EPS 分别为0.39、0.66、1.01。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来伊份20年的估值处于偏低水平,随着基本面逐步改善,有望享受估值溢价,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直营门店租金及人工成本大幅上涨,加盟进度不及预期,线上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原料价格上涨,食品安全问题等。
双汇发展 食品饮料行业 2020-06-24 41.84 -- -- 57.30 36.95%
65.65 56.91%
详细
天猫旗舰店近日上新“双汇八宝肠”产品,分为袋装和杯装两种。作为调制米饭制品,可即食,也可冲泡食用。新品丰富公司产品品类,在消费需求日渐多元化的情况下,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布局上游产业链,有望抑平成本,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公司近期发布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0亿元,用于肉鸡产业化产能建设项目,生猪养殖产能建设,生猪屠宰及调理制品技术改造,肉制品加工技术改造等项目。肉鸡产业化产能项目,有望提升上游鸡肉产品产能,稳定下游肉制品加工的原材料供应,公司成本控制力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将围绕屠宰产能布局,合理布局生猪养殖产能,逐步扩大自有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养殖和屠宰加工产业配套协同发展,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 推进专业化经营和投资股权的集中管理。公司近期发布公告,拟以人民币1.97亿元的对价收购上海双汇26.04%的股权、0.11亿元的对价收购意科公司49%的股权、0.18亿元的对价收购杜邦蛋白40%的股权、0.54亿元的对价收购杜邦食品48%的股权、4.28亿元的对价收购芜湖进出口49%的股权、0.22亿元的对价收购上海史蜜斯25%的股权,支付以上对价总计金额7.3亿元。本次股权收购完成后,上海双汇、意科公司、芜湖进出口、上海史蜜斯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杜邦蛋白、杜邦食品将成为公司的参股公司,本次收购推进公司的专业化经营和投资股权的集中管理。同时,公司此次收购整合了原体系内优势资源,有利于集团内业务、渠道资源的效益共通最大化,助力公司长期盈利水平的增长。此次收购完成后,公司架构有望精简化,股权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或可带来新的运营活力和内生动力。 积极拥抱接植物蛋白领域。本次收购的杜邦蛋白公司主营业务为豆制品的生产、销售。杜邦食品主营业务为主营豆制品(其他豆制品:包括植物蛋白、豆类蛋白、分离蛋白、浓缩蛋白、植物水解蛋白、大豆蛋白聚合物及其副产品)的生产、销售。国内市场“人造肉”动作频繁,巨头纷纷试水。继4月20日肯德基宣布推出“人造肉”产品—植培黄金鸡块后,星巴克于4月22日起,在中国推出全新基于植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菜单。结合植物肉行业蓝海趋势,有望与现有肉制品业务形成良好的互补。 公司长期逻辑较为通畅:1.肉制品业务有望在中长期享受提价红利和产品结构升级,前期内部改革与调结构为长期盈利奠定基础,有望进入加速阶段;新品完善公司产品品类,迎合多元化消费需求。2.屠宰业务将受益于行业整合机遇与中美猪肉价差红利;3.新建生猪养殖+肉鸡产业化项目有望实现上下游协同,抑平成本,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4.本次收购有望推进专业化经营,提升管管理效率;5.公司布局植物蛋白领域,积极开放,有望搭载植物肉市场蓝海。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结合以上长期逻辑,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分别为699.4/786.1/872.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7.3/77.2/87.7亿元,EPS分别为2.03、2.33、2.64元,对应PE分别为21、18、16X。公司作为高分红率标的,是稳健价值投资的较优选择,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风险,新品销售及拓展不及预期,冻猪肉进口价格上涨,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行业趋势变动风险,食品安全问题。
来伊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0-05-12 16.74 20.31 77.69% 19.57 16.35%
21.75 29.93%
详细
事项:公司拟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亿元,拟用于全渠道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等。拟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价均价的80% 全渠道布局,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效应。公司已形成直营门店、加盟门店、特通渠道、电子商务和来伊份APP平台等全渠道网络,协同效应不断强化。1、线下直营、加盟齐头并进,加快走向全国化。公司直营模式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明显,从18年开始公司加快加盟店的开发,重点开拓区域在华北、华南,随着品牌影响力提升,开店节奏预计会逐年加快;随着门店赋能的深化,单店盈利能力也有望提升。2、发力线上渠道,强化线上线下联动。随着公司加强线上营销,17-19年以来,公司线上月均销售额增长较快,仅次于三只松鼠,目前线上渠道不断强化,疫情期间表现亮眼,20年有望大幅增长。 放开加盟模式,全方位赋能加盟商,提高门店盈利能力。2017年公司推出“万家灯火”计划,加速线下门店扩张,从华东地区加快走向全国化,到2019年底公司共有2792家(直营店2429家、加盟店363家),遍布全国百余个大中城市,19年直营收入为30.6亿元、加盟收入为1.9亿元。今年公司将加快加盟店扩张,一方面以单店加盟、区域加盟、战略加盟齐头并进,另一方面,从品牌、营销、服务、管理、物流供应链、组织和IT系统等全方位赋能加盟商,为加盟商提供激励和优惠政策,鼓励优质加盟商多开店、开好店;同时稳步推进直营模式,强化品牌形象和忠诚度。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经过经营思路调整,逐步走向正轨,随着品牌知名度提升,线下渠道拓展加速,规模效应逐步显现,预计公司21年以后净利水平有望上一个新的台阶。预计20-22年的收入分别为55.3、68.3、8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2.2、3.4亿元,EPS分别为0.39、0.66、1.01,考虑到未来三年公司复合增速超过50%和同类公司估值,给予21年PE为31倍,21年对应目标价为20.5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直营门店租金及人工成本大幅上涨,加盟进度不及预期,线上增速放缓,原料价格上涨,食品安全问题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