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冯胜

中泰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740519050004,曾就职于安信证券、国海证券...>>

20日
短线
26.67%
(第75名)
60日
中线
13.33%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3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奕瑞科技 2021-08-09 419.89 -- -- 470.00 11.93%
506.98 20.7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2021H1实现营业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44.32%,实现归母净利润2.10亿元,同比增长91.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75.18%;2021Q2实现营业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32.94%;实现归母净利1.35亿元,同比增长74.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51.54%;超市场预期。 2021H1业绩保持高增长态势,盈利水平持续攀升。 (1)成长性分析: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4.3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1.50%。主要原因是: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普放系列产品需求量继续上升;②公司不断挖掘现有客户需求,多个大客户的多项产品继续保持增长,同时不断拓展导入新的大客户;③工业及齿科等新产品延续良好发展态势,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2)盈利能力分析:2021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为54.16%,同比增长2.58pct;销售净利率为37.92%,同比增长9.28pct;主要是因为规模优势凸显使费用率进一步下降,2021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39%、4.20%和-1.66%,同比分别下降0.62pct、0.69pct和1.86pct。 (3)营运能力及经营现金流分析:公司营运能力进一步提升,2021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58.88天,同比下降27.83%;公司现金流水平进一步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0.91亿元,同比增长51.91%。 受益下游需求增长,X射线平板探测器市场迎来新增长点。 (1)数字化X射线平板探测器起到接收X射线并转换为数字信号的作用,内部结构包括闪烁体、TFT/PD、集成电路等,是影响影像设备成像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其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在医疗领域,可用于生产普放数字化X射线影像系统、DM系统、DSA、DRF、CBCT、放疗设备等;在非医疗领域,可用于生产工业无损探伤设备、安检设备、宠物医疗设备等。 (2)欧美发达国家医疗影像行业由于起步较早,市场上存在大量的胶片机和CR面临淘汰和升级,从而产生数字化革新需求;国内医疗卫生改革和医疗器械国产替代需求,将赋能国内平板探测器发展。据Yole统计,至2024年,全球数字化X线探测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4.5亿美金,其中医疗领域市场规模为16.7亿美金,工业及安检领域市场规模将达到7.8亿美金。 (3)医疗领域中,国内齿科行业增长趋势明显,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人们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对口腔CBCT设备的需求将持续提高,带动齿科领域平板探测器快速放量。在工业领域,工业无损检测目前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电子、铁路、压力容器等产业。目前,新能源动力电池检测和半导体后端封装检测已成为X射线探测器在工业领域应用新的增长点。 公司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突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1)公司公司通过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及拓展新产品,目前已全面覆盖非晶硅、IGZO、CMOS和柔性基板四大核心传感器技术、闪烁体碘化铯生长技术等,产品品质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在确保非晶硅探测器技术优势的同时,加大对IGZO、CMOS和柔性基板等传感器技术和产品的投入。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5432.96万元,同比增长28.19%,占营业收入比重为9.78%;新增各种IP登记或授权33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7项。 (2)随着产品和技术的不断提升,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数字化X线探测器行业知名企业,与柯尼卡、锐珂、富士、西门子、飞利浦、安科锐、DRGEM、上海联影、万东医疗、普爱医疗、蓝韵影像、东软医疗及深圳安科等国内外知名影像设备厂商均与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不断推进对新客户和新领域的开拓,实现各领域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 维持“增持”评级。X射线平板探测器下游需求持续超预期,带来2021H1公司业绩超预期,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1.46亿元、15.31亿元、19.21亿元(调整前预测值为10.24亿元、12.94亿元、15.66亿元);分别同比+46.20%、+33.57%、+25.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5亿元、5.02亿元、6.48亿元(调整前预测值为2.95亿元、3.77亿元、4.60亿元),分别同比+68.55%、+34.11%、+28.91%;EPS分别为5.16元、6.92元、8.93元(调整前预测值为4.07元、5.20元、6.34元);按照2021年8月4日股价对应PE分别为73、55、4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滑风险、新产品研发销售不顺利风险、知识产权保护及核心技术泄密风险、中美贸易摩擦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供应风险、新冠疫情风险等。
海目星 2021-07-21 47.05 -- -- 86.00 82.78%
86.00 82.78%
详细
多元并举,激光++自动化布局成效凸显①公司定位:激光及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于2008年,以研发激光器起家,目前主要提供与激光相关的切割、焊接等设备以及相应的自动化线,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锂电、3C、钣金等。近几年受益于锂电和3C行业的发展,公司整体业绩实现快速增长。未来几年公司将聚焦锂电设备,凭借优秀的口碑和大客户基础拓展规模,有望扶摇直上。 ②经营状况: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有望提升。2020年公司营收为13.21亿元,2016年-2020年CAGR为44.86%,实现快速增长。此外,2020年疫情期间原材料采购成本及人工成本上涨,导致当年净利润下降,随着公司订单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产品标准化的实施,规模效益将有效提振盈利能力。 激光行业:优质赛道,受益下游需求高景气激光行业:优质赛道,受益下游需求高景气①激光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国激光产业已走过黄金十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激光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十年间规模扩大十倍。我国激光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过程,目前已成为全球激光产业应用最大的国家之一,并已在某些领域领跑世界。 ②下游应用广泛,多领域迎来高景气。激光加工凭借精准、高效等优势在下游锂电、消费电子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锂电行业为例,新能源政策出台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大幅增长,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63.6GWh,2014-2020年CAGR为60.5%。动力电池市场的蓬勃发展直接带动了激光装备需求的高增。我们预计,激光下游多个应用领域在未来几年或将迎来高景气。 ③中国激光设备规模超③中国激光设备规模超600亿元,未来成长可期。2018年国内激光设备市场规模超600亿元,未来随着激光加工在多领域逐渐替代传统加工,对制造业的渗透比例有望持续提升,2024年激光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00亿元,具备长期成长空间。 锂电行业:景气度提升,锂电激光设备受益明显锂电行业:景气度提升,锂电激光设备受益明显①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有望持续突破。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我国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竞争力将明显提高,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0%,并在2030年销量占比达到40%。新能源整车的需求提升将带动锂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扩大,前瞻预测,到2026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②动力电池行业扩产进度加快,锂电设备市场空间广阔。考虑到2020年疫情导致电池厂资本开支推后,预计未来三年是锂电设备又一轮黄金周期。2022年全球产能有望提升至2020年的2倍,根据测算,2021-2022年,锂电设备年均新增市场空间接近500亿元,2023年接近600亿元,需求正迎来爆发。 ③锂电激光设备:市场空间广阔,非标到标准化提升行业盈利水平。市场空间方面:根据我们测算,2021-2022年全球锂电激光设备年均市场空间超过130亿元,2023年达到180亿元,并有望在未来几年保持较高水平。行业盈利方面:在锂电激光设备标准化的进程中,设计变更等费用持续减少,费用率降低,带来行业整体净利率企稳向上,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海目星:激光领域的优秀加工商,锂电激光设备的开拓者①公司持续完善激光及自动化领域布局。公司成立以来,主要技术产品不断迭代,并凭借其技术优势,斩获下游优质客户资源。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加大锂电技术的研发,截止2020年底,累计投资额达3109万元,远超计划投资规模,公司对锂电领域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②锂电激光设备先行者,受益行业标准化进程。公司高速激光制片机系业内先进产品,于2017年进行全球范围内销售,奠定了公司在锂电激光设备领域的龙头地位,2019年成功开拓特斯拉等全球头部客户。截止目前,公司持续推进高速激光制片机标准化进程,净利率有望趋稳向上。 ③“技术++客户”双向优势,推动公司持续发展。技术层面:公司在激光器光学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取得显著优势。公司重点研发的极片缺陷智能跳切技术可以智能跳过有缺陷的区域,节约极片,并且在较高的跳切速度时仍可达到高精度切割。客户层面:公司持续挖掘下游优质客户资源,不断调整客户结构,近年来,公司获得特斯拉、CATL、蜂巢能源、中航锂电等行业知名客户大额订单,体现了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积极覆盖行业优质客户的产品战略方向。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是国内激光及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激光、自动化和智能化综合运用领域已形成较强的优势。受益于锂电及消费电子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叠加竞争格局持续优化,公司高成长可期。同时锂电激光设备行业标准化已基本定型,公司净利率有望趋稳回升。预计2021-2023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1亿元、2.51亿元、4.68亿元,对应PE分别为79、38、22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动力电池被其他能源替代的风险,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的经营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引用公开资料信息滞后的风险,订单波动或实施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测算偏差的风险。
科瑞技术 机械行业 2021-07-07 28.99 -- -- 31.18 7.55%
33.70 16.25%
详细
专注自动化设备及解决方案, 下游应用广泛。 (1)公司定位:国内自动化设备及解决方案领先提供商。 公司成立于 2001年,专注于工业自动化设备以及精密零部件制造业务,目前已成为国内自动化设备及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公司产品主要包括自动化检测设备和自动化装配设备、自动化设备配件、精密零部件, 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新能源、医疗健康、电子烟、汽车、硬盘和物流等多个行业。 (2)经营状况: 2020年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2021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 ①2020年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14亿元,同比增长 7.61%,实现归母净利润 2.93亿元,同比增长 12.02%。业绩增长主要受益移动终端业务及医疗业务收入增长:全球疫情蔓延刺激在线办公和教育需求,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的销量大幅增长,公司移动终端业务实现收入 11.7亿元,同比增长 22.14%。公司医疗行业实现收入 3.01亿元,同比增长 502.31%。公司通过布局下游多个行业,确保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②2021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 公司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58亿元,同比增长135.74%。实现归母净利润 0.31亿元,同比增长 2638.45%。增速较快原因主要系去年一季度业绩受疫情影响较大导致基数较低,而今年公司经营已全面恢复。此外公司移动终端及新能源业务均实现了较高幅度的增长,且动力电池业务增速较快,有望推动公司业绩迎来新高。 3+N 战略布局,新能源行业迎来高景气, 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公司去年制定了 3+N 战略布局,未来将形成三个超 10亿元的支柱产业,即“移动终端、新能源、精密零部件与模具”。 2021年公司经营目标为实现销售收入 23-25亿元,同比增长 14-24%。 (1)移动终端业务稳定发展, AR/VR 业务放量有望推动业绩增长: 移动终端业务发展稳定,年营收已迈过 10亿大关,虽然目前业务较稳定,但公司较早布局 AR/VR 业务,且在 2020年实现收入 5,060万元,同比增长 926%。 AR/VR 设备行业巨头公司已布局多年,近年来持续不断推出新品,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 未来 2-3年 AR/VR 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移动终端业绩增长另一突破口。 (2)新能源业务迎来快速增长机会: 公司定位于新能源锂电制造设备行业中后段解决方案提供商,聚焦新能源电池行业龙头企业。 2020年公司核心设备叠片机在消费电池领域头部企业占有领先优势, 2020年受疫情影响新能源相关业务实现收入 3.61亿元,同比下降 15.18%。伴随相关政策鼓励,未来 3-5年内将成为动力电池高速发展窗口,公司新能源业务将迎来快速增长机会。 (3)精密零部件业务布局多年,国产替代加速: 公司以硬盘业务起家, 由于硬盘对精密零部件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前期对相关业务持续投入,在精密零部件业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精密零部件需求的上升及未来国产替代趋势,未来精密零部件业务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4) 其他业务助力公司业绩进一步增长:公司其他业务主要包括医疗、电子烟、食品、物流等相关业务。目前公司已掌握了高速灌装、视觉检测等核心技术,下游应用广泛,有望进一步推动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公司将通过核心设备开发和行业推广,未来在医疗、电子烟、食品、物流等领域形成规模超过一亿元,且有持续增长机会的业务线。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是国内领先自动化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未来AR/VR、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我们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22亿元、 3.96亿元、 4.72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32、 26、 22倍。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引发行业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升级迭代的风险、下游应用市场波动的风险。
伊之密 机械行业 2021-07-07 21.18 -- -- 23.64 11.61%
23.64 11.61%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收约 17亿元,同比增长约 58.88%,实现归母净利润 2.50-2.70亿元,同比增长 147.03%-166.79%,超市场预期。 注塑机行业延续高景气,公司订单饱满, 2021Q2业绩创历史新高。 2021H1, 注塑机行业继续延续较高的景气度, 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预计实现营收 17亿元, 同比增长约 58.88%,实现归母净利润 2.50-2.70亿元,同比增长 147.03%-166.79%,其中, 2021Q2, 营收约为 9.4亿元, 归母净利润约为 1.43-1.63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 展望未来,随着海外疫情逐步缓解及海外复工复产的推进,海外需求有望持续保持高增。 国内来看, 上次注塑机高峰行情发生在 2009年以后的数年,目前正是上述存量注塑机的集中更换周期(注塑机的使用寿命约 8-10年),因此在十年更新周期驱动下,行业景气度具备强持续性。 公司层面上, 持续受益行业高景气, 订单饱满,同时,公司自身生产经营持续优化(例如:精益制造模式持续推进,生产效率不断提升),高增长持续性强, 全年业绩展望乐观。 汽车行业持续复苏,为公司注塑机和压铸机业务提供支撑。 注塑机和压铸机的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均为汽车行业, 2020年国内汽车行业最初受疫情严重影响,全年销量呈现明显的 V 型增长态势, 2020Q2开始,随着国内疫情缓解,汽车市场迎来复苏,根据中汽协最新公布数据,2021年 5月,汽车产销量累计同比分别增长 38.40%和 36.60%,汽车行业的快速复苏带动相关零部件行业增长,发展态势良好。 我们认为, 伊之密注塑机和压铸机业务均将充分受益汽车行业持续复苏的进程。 产能扩张享受行业高景气红利。 在行业高景气背景下,产能决定成长弹性。伊之密主要通过两大途径提升产能: ①原有产能不断提升生产效率。 如公司的注塑机精益生产线,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块化组件关系,将散件组件化,提升了设计质量、缩短了设计周期和总装周期, 极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库存,有效提高了注塑机生产车间的利用率。目前,公司的精益生产线主要应用在 320吨以下的通用注塑机; ②新建产能。 在国内,公司五沙第三工厂已启动建设,完成建设后预计扩大产能约达 20亿, 在海外,印度新工厂项目的建设正在开展,完成建设后预计扩大产能约达 3-4亿(数据来源: 6月 23日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以上新建产能大于 2020年公司注塑机板块收入。 我们认为, 产能的快速扩张已为公司打开高速成长路径,有望充分享受行业高景气红利,进而实现份额的快速提升。 维持“增持”评级: 行业高景气+自身生产经营持续优化, 公司 2021Q2业绩创历史新高。 公司产能的快速扩张已占据行业发展先机, 有望充分享受行业高景气红利,未来可期。 基于对行业高景气的判断,同时考虑到公司产能的持续爬坡,我们上修公司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 4.98、 6.41、 8.13亿元(原来预计是 4.63、 6.03、 7.58亿),对应的 PE 分别为 18、 14、 11倍。 风险提示: 生产模式变革进程不及预期、新接订单增长不及预期、下游需求走弱风险等。
大族激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02 41.00 -- -- 39.77 -3.00%
47.20 15.12%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H1业绩预告,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8.50-9.00亿元,同比增长 36.36%–44.38%, EPS0.81–0.86元, 符合预期。 扣除口罩机因素, 2021Q2业绩预计大幅增长。 2021Q2,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5.20-5.70亿元,同比增长 0.78%-10.47%。 2020年上半年,公司为应对疫情,新增全系列口罩自动化生产线业务,并对当期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下半年疫情得到控制后, 国内口罩产能过剩,公司该业务逐渐退出。因此, 扣除口罩机因素, 我们预计公司 2021Q2业绩取得大幅增长。 “激光+X” 战略深入推进, 各项业务全面向好。 目前,公司已基本完成激光标记、激光焊接、激光切割等工业激光应用领域的产品布局, 同时围绕“激光+X”的战略,不断拓展新的行业应用和场景,推出有技术优势的行业专用设备和新场景应用设备, 各项业务全面向好(以消费电子、 PCB 和新能源业务为例): ①消费类电子业务: 需求向好,订单稳定增长。 2021年上半年, 公司消费类电子业务需求持续向好,产品订单较上年度保持稳定增长。 随着 5G 手机出货量增加(Strategy Aalytics 预测,得益于西欧、中国和美国的强劲需求, 2021年 5G 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 6.24亿台,远高于 2020年的 2.69亿台)以及 VR/AR 等产业链爆发性增长,消费电子行业客户资本开支明显增加,行业景气度上行。公司层面, 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逐步推出有技术优势的新场景应用设备, 在 5G 产业、晶圆识别、 IC 芯片等新业务领域均取得显著成果。 此外, 公司是苹果产业链重要公司,考虑到苹果产能向国外转移的步伐加速,2021年公司消费类电子业务展望乐观。 ②PCB 业务: 景气度持续提升,订单及发货同比大幅增长。 2020年以来,由于全球智能终端产品需求大幅攀升,带动封装基板、高多层板、 HDI 板等 PCB 细分产品快速增长, 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公司 PCB 设备业务订单及发货均同比大幅增长。 未来随着 5G 手机等终端产品的渗透率进一步增加,对任意层 HDI、 SLP 类载板、精细 FPC 及软硬结合板等更细线路、更小孔径、更高装配密度的 PCB 用量将持续提升,公司将持续受益。 此外, PCB 业务载体大族数控首发上市申请已获得深交所受理,后续进程值得关注。 ③新能源业务: 再获宁德大单,充分受益行业高景气。 近期公司发布公告,今年 1-5月份, 陆续收到宁德时代锂电设备订单 10.03亿元(含税),这是继去年取得宁德时代约 12亿元订单后再次获得的大单, 充分体现了公司新能源业务高景气度和公司竞争实力。 我们认为, 新能源电池行业已迎来新一轮扩产周期,公司作为新能源设备领军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维持“买入”评级。 2021Q2, 扣除口罩机因素,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体现出较好的成长性。 制造业复苏背景下,激光装备各细分领域景气度共振,公司各项业务全面向好, 高成长可期。 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18.42亿元、 23.67亿元、 29.07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3、 18、 15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质押股份占比较大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PCB 行业下游扩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
金博股份 2021-06-29 248.00 -- -- 310.68 25.27%
424.00 70.97%
详细
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小巨人”○1公司作为先进碳基复合材料领军企业。公司设立以来,依靠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在先进碳基复合材料生产制备低成本化、产品品种多样化和装备设计自主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了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低成本制备核心技术并实现了批量产业化。公司所在的光伏领域,降本始终是行业的第一性原理,公司具备的降本能力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优秀。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维持高速增长;公司营业收入自2016年8445万元增长至2020年4.26亿元,复合增速高达38.25%,且营收增长呈现出加速上涨态势;归母净利润从2016年的2063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1.69亿元,复合增速高达52.22%。 光伏行业需求旺盛,先进碳基复合材料行业空间广阔○1光伏产业市场空间广阔,进口替代等静压石墨进程顺利。全球光伏装机量保持快速增长,光伏发电在很多国家已成为清洁、低碳、性价比高的能源形式。 不仅在欧美日等发达地区,在中东、南美等地区国家也快速兴起。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到130GW,创历史新高。而截至2020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已经达到253GW。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新兴市场拉动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碳基复合材料产品在单晶拉制炉热场中的产品替代率快速提高,碳基复合材料坩埚、导流筒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等静压石墨产品,成为光伏用单晶拉制炉热场系统部件的主要材料。 ○2多重需求共振,行业景气度高。多重需求共振,行业景气度高。下游需求分为新增需求、替换需求和改造需求。根据公司可转债公告披露,公司的主要产品坩埚、导流筒、保温筒等均属于消耗品部件,主要应用于光伏晶硅制造领域的热场系统。其中坩埚每6-8个月就会进行替换,导流筒替换周期为2年,保温筒替换周期约为18个月,三重需求共振,行业空间巨大。据我们测算,热场四大件市场空间2021年为36.72亿元,其中碳基复合材料热场四大件的市场空间约为18.66亿元。 持续降本铸就行业壁垒、产能扩张提升公司业绩持续降本铸就行业壁垒、产能扩张提升公司业绩○1技术优势明显、规模效应铸就行业壁垒。公司凭借自身多项特有技术,相比其他竞争对手能够实现低成本量产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同时随着其产销量的上升,其生产成本仍持续降低。此外,公司产品在下游客户生产条线中的价值量比较高,从而客户验证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客户黏性强,短期在客户供应商体系中被替代的可能性较低。 ○2下游硅片厂商大量扩产带来新机遇,公司扩产提高市占率。公司下游的硅片厂商持续扩产,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硅片厂商计划扩产346.5GW,由此带来新机遇。公司同晶科、上机数控签订长期合作框架协议锁定未来销量,预计总协议金额约9亿元。公司产品呈现供不应求态势,未来将不断扩大产能,今年预计实现产能980吨,并于2022年释放全部产能1550吨。公司通过扩产将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占率,同时由于公司存在规模效应,市占率的提高叠加成本下降,形成产品的成本壁垒。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作为先进碳基复合材料领军企业,在碳基复合材料领域技术优势明显,降本能力优秀,能根据下游市场变化积极拓展客户,不断扩大下游空间。公司业绩保持快速增长,我们预测公司2021到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3/5.16/7.8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61/38/25倍。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领域产业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光伏行业景气度下降的风险;产品技术优势减弱的风险;产品价格下降风险;公司新增产能消化的风险;公司产品在半导体行业存在市场拓展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
伊之密 机械行业 2021-04-27 19.48 -- -- 20.08 1.88%
23.64 21.3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报及2021一季报,其中,2020年实现营收27.18亿元,同比+28.59%,实现归母净利3.14亿元,同比+62.93%;2021一季度实现营收7.60亿元,同比+115.22%,实现归母净利1.07亿元,同比+893.27%。 注塑机高景气+汽车行业反弹,2020业绩高增长,2021Q1延续高景气。 (1)2020年营收27亿元,同比增长近29%,注塑机贡献主要业绩增量。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27.18亿元,同比+28.59%,实现归母净利3.14亿元,同比+62.93%。其中,公司主要产品注塑机所处行业景气度较高,公司经营情况良好,该板块实现营收20.24亿元,同比+41.37%,贡献主要业绩增量。此外,从下游行业来看,来自汽车领域的收入为6.17亿元,占营收比重为22.69%,同比增长68.04%,对营收增长的贡献率过半(0.23×0.68=0.16)。 (2)2021Q1延续高景气,月度国内注塑机接单再创新高。2021Q1,公司实现营收7.60亿元,同比+115.22%,实现归母净利1.07亿元,同比+893.27%,净利润偏业绩预告上限。2020二季度以来,注塑机行业景气度持续高涨,公司作为头部企业收入持续创新高(2021Q1收入环比下滑,我们判断主要是春节放假因素导致)。2021Q1行业高景气延续,公司月度国内注塑机接单再创新高。展望下半年,汽车行业的反弹将延续(对注塑机和压铸机板块都将产生拉动作用),同时随着海外疫情逐步缓解及海外复工复产的推进,海外需求有望持续保持高增,进而带动国内注塑机行业景气度延续,公司业绩高增可期。 (3)2020盈利能力:毛利率略有提升,费用率下降导致净利率提升明显。2020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4.54%,同比增加0.17pct,整体净利率为11.78%,同比增长2.50pct。分析净利率提升明显的原因,主要是费用率下降导致的(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66%/5.78%/1.73%,同比分别-1.86pct/-1.41pct/+0.21pct)。期间费用率下降表明公司成本管控能力在提升。 (3)营运能力持续增强。2020Q1以来,公司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均持续下降,同时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3亿元,同比增长80.42%,创历史新高,表明公司营运能力在持续增强。 海外需求复苏有望持续为公司高成长提供动能。根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2021年2月份,注塑机出口同比增长超过300%,延续去年以来的高增态势。目前中国已经摆脱疫情影响,生产快速恢复,整体出口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2月份出口金额累计同比为50.1%。集运市场供需紧张,集装箱航运市场持续向好,一季度,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为1960.99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3.33%,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增长53.8%,全球订单正在向中国持续转移。公司层面,2020年海外收入为5.15亿元,同比减少8.88%,是自2014年以来的首次下滑。随着海外疫情好转,我们预计2021年公司海外需求将有望实现正增长,从而带来公司持续成长新动能。 精益制造模式(总装流水线)持续推进,行业竞争力持续凸显。2019年11月,公司注塑机精益生产线落地,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块化组件关系,将散件组件化,提升了设计质量、缩短了设计周期和总装周期。目前,公司的精益生产线主要应用在320吨以下的通用注塑机。我们认为,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将显著提升公司生产效率,挖掘产能潜力。同时,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的变革,是伊之密真正拉开与注塑机第二梯队公司差距,实现行业地位进阶的重要标志。 维持“增持”评级。汽车行业反弹+海外需求复苏,注塑机行业有望延续高景气。生产模式变革助推公司行业竞争力凸显,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基于对行业高景气的判断,同时考虑到春节放假因素影响,我们上修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4.63、6.03、7.58亿,对应的PE分别为19、 14、12倍。 风险提示:生产模式变革进程不及预期、新接订单增长不及预期、下游需求走弱风险等。
杰瑞股份 机械行业 2021-04-14 31.81 -- -- 37.73 18.13%
47.13 48.16%
详细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1-2023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0.61亿元、24.66亿元、28.68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12、11倍。公司是领先的油气田设备和技术工程服务提供商,将充分受益国内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和世界能源向清洁化转型进程,业绩有望持续稳定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天然气价格下跌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低碳能源体系的发展对行业发展的风险、海外收入面临部分国家危机和汇率变动的风险、境外法律和政策风险、新冠病毒疫情风险、公司产业部分转型失败的风险。
交控科技 2021-04-14 37.32 -- -- 40.15 6.08%
39.58 6.0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0.26亿元,同比增长22.67%;实现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86.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108.66%;超市场预期。 疫情不误城轨交货验收,公司经营情况良好。经营情况良好。 (1)成长性分析:疫情不误城轨订单交付,2020年收入实现稳健增长。2020年,公司新增订单合计28.42亿元,其中信号系统项目23.16亿元,维保维护服务合同3.22亿元,TIDS项目2.04亿元。新签订单远大于营收,在手订单持续增长,保障未来业绩成长。 (2)盈利能力分析:随着业务规模增长及技术水平的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公司毛利率为32.34%,同比增长5.68pct;净利率为11.84%,同比增长4.26pct。 (3)营运能力)营运能力及经营现金流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提升,实现经营可持续发展。2020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为2.66次,同比增长5.1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8亿元,同比下降19.18%,主要是因为公司为2021年销售积极采购备货,实际生产经营稳健。 (4)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73亿元,同比增长53.09%,占营收比重8.55%,同比增加1.70pct;突破核心技术2项,并形成相应专利27项;共申请专利281件,授权149件,其中国内授权133件,国外授权16件。截至2020年底,公司累计拥有授权专利499件。 国家高度重视城轨建设,城轨市场需求将仍处高位。 (1)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城轨行业发展。2020年3月,国家将“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列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2020年10月末,“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2021年3月5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专门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同时,城轨协发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要求推进城轨信息化,发展智能系统,建设智慧城轨。 (2)城轨建设投资处于高位,市域铁路发展迅速。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徐州、合肥、济南、宁波4市的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新获批线路长度共计455.36公里,总投资额共计3364.23亿元。按照目前国家已经批复的建设规划,未来10年将建设2,000公里以上的市域铁路,全国市域铁路的投资规模将超万亿元。 城轨信号系统市场空间快速增长,公司是行业领跑者和推动者。 (1)根据公司公告,预测2021-2023年我国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所对应的信号系统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15.32亿元、134.95亿元和155.60亿元。未来10年,我国有将近85条城轨线路进入信号系统改造周期,线路总长度约2,500公里。 (2)公司是城轨信号系统的领跑者和推动者。截至2020年底,公司产品已覆盖国内28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累计里程2,057公里,其中全自动运行FAO线路共12条总里程357公里,FAO业绩在行业内排名第一。2020年,公司共中标6条新线路,其中2个城市为公司新开拓的城市,近三年(2018-2020年)公司整体市场占有率排名业内第一。 为支撑公司战略发展,公司实施非公开发行。为把握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公司在“自主创新、业务突破、服务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战略推进,2020年12月公司启动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9.5亿元,目前方案在证监会审核阶段。募投项目包括自主虚拟编组运行系统建设项目、轨道交通孪生系统建设项目、面向客户体验的智能维保生态系统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能够提高公司在轨交的技术研发实力,加快推进面向未来核心产品布局,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 维持“增持”评级。暂不考虑定增摊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0亿元、3.88亿元、4.57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20、16、14倍。受益于国内城轨建设快速增长,公司作为国内城轨信号系统龙头,未来有望充分受益,预计业绩进入快速放量期,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发失败或技术未能产业化的风险;发出商品和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收入季节性波动的风险;定增发行的不确定性。
伊之密 机械行业 2021-04-13 19.76 -- -- 20.34 1.70%
22.22 12.4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收约7.65亿元,同比增长约117,实现归母净利润1.02-1.08亿元,同比增长856%-,超市场预期。 注塑机行业延续高景气,公司订单饱满,2021Q1业绩超预期。2021Q1,公司预计实现营收约7.65亿元,同比上升约117%,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2-1.08亿元,同比增长856%-895%。 宏观层面上,2021年2月份,国内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为37.30,复苏进度持续加快。以注塑机为代表的模压成型设备是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与宏观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关联度较高,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复苏驱动注塑机行业延续较高的景气度。展望下半年,随着海外疫情逐步缓解及海外复工复产的推进,海外需求有望持续保持高增,进而带动国内注塑机行业景气度延续。公司层面上,作为行业头部企业之一,公司率先受益行业高景气,2020年二季度以来,收入持续创新高即是最好证明(2021Q1收入环比下滑,我们判断主要是春节放假因素导致)。 同时,公司订单饱满,全年业绩展望乐观。 注塑机出口持续高增,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全球订单向中国转移进程。根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2021年2月份,注塑机出口同比增长超过300%,延续去年以来的高增态势。目前中国已经摆脱疫情影响,生产快速恢复,整体出口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2月份出口金额累计同比为50.1%。集运市场供需紧张,集装箱航运市场持续向好,一季度,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为1960.99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3.33%,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增长53.8%,全球订单正在向中国持续转移。海外市场的强劲需求有望为公司的高成长提供动能。 汽车行业快速复苏,为公司压铸机业务增长提供支撑。压铸机主要下游应用领域为汽车行业,2020年国内汽车行业最初受疫情严重影响,全年销量呈现明显的V型增长态势,2020Q2开始,随着国内疫情缓解,汽车市场迎来复苏,根据中汽协最新公布数据,2021年3月,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较快增长,分别达到246.2万辆和252.6万辆,环比增长63.9%和,同比增长71.6%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复苏带动相关零部件行业增长,发展态势良好。我们认为,伊之密压铸机业务将充分受益汽车行业快速复苏的进程,2020年下半年以来压铸机的反弹即是证明。 维持“增持”评级。注塑机行业延续较高的景气度,公司订单饱满,全年业绩展望乐观;同时汽车行业的快速复苏为压铸机业务增长提供动能。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3. 12、3.96、4.95亿,对应的PE分别为28、22、18倍。 风险提示:新接订单增长不及预期、下游需求走弱风险、汽车行业复苏进程不及预期等。
美亚光电 机械行业 2021-04-09 40.38 -- -- 48.50 18.12%
57.59 42.6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4.96亿元,同比下降0.32%;实现归母净利润4.38亿元,同比下降19.5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9亿元,同比下降15.89%;基本符合预期。 积极降低疫情的负面冲击,积极降低疫情的负面冲击,2020年年实现经营可持续发展。 (1)成长性分析:新会计准则影响收入确认,公司实际已实现较好的恢复性增长。2020年1月1日起,公司实行新会计准则,2020年底存货中发出商品为3532.42万元,按照2020年销售成本率估算跨期收入约7330.19万元,考虑跨期收入确认影响,2020年实际收入增速约为4.56%,符合预期。 (2)盈利能力分析:产品结构变化影响毛利率,汇兑、政府补助、投资收益、人员费用影响。净利率。2020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51.81%,同比下降3.64%,主要是因为高毛利产品——口腔CBCT收入下滑,产品结构变化带来毛利率下降。2020年,公司销售净利率为29.29%,同比下降6.99pct,主要是因为:①公司国外销售按照美元结算,2020年下半年以来美元贬值造成公司汇兑损失2707.76万元,2019年同期为汇兑收益288.84万元;②2019年有国家项目“红外激光解离光谱-质谱联用仪的研制与产业化”结项等非经常政府补助1500万元左右,2020年无相关补助;③公司现金投资“智能工厂”和“钣金涂装工程”,造成账上现金资产减少,导致理财等投资收益下降23.09%;④基于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2020年逆势扩张增加研发、销售等127人,造成人员费用有所增加。随着疫情好转,预计2021年公司将恢复快速增长。 ( (3))营运能力及经营现金流分析:营运资本周转率持续提升,实现经营可持续发展。2020年,公司营运资本周转率为0.86次,同比增长16.2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5亿元,占净利润比重达95%,同比增长3pct;可见公司生产经营稳健。 ( (4)持续扩大研发,坚持)持续扩大研发,坚持高质量产品创新。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04亿元,同比增长13.44%,占营收比重6.97%,同比增长0.84pct;研发人员532人,同比增长16.41%,占公司员工总数比重38.89%,同比增长2.06pct。 截至2020年底,公司累计获得83项发明专利、235项实用新型专利和60项外观设计专利,技术研发优势明显。 (5)坚持积极的现金分红政策,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2020年,公司进一步加大回报力度,利润分配预案为现金分红5.408亿元;上市以来公司累计现金分红超25亿元,实现了公司可持续发展与股东合理回报的和谐统一。 口腔医疗需求刚性,看好疫情后医疗影像设备持续放量。 (1)口腔行业正处于需求快速释放阶段。根据卫生统计年鉴测算,我国牙科市场规模接近千亿,但牙科服务普及率仅为17.9%,与美国68.8%、中国台湾47.5%的普及率相比提升空间较大。 (2)新冠疫情影响口腔行业投资,2020年口腔CBCT收入略有下滑。2020年,公司口腔CBCT收入为4.54亿元,同比下降6.15%;主要是因为上半年国内疫情封城影响口腔行业投资,收入同比下降37.76%;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下半年我国口腔行业投资逐步恢复,2020年下半年公司口腔CBCT收入同比增长14.88%;预计2021年将恢复快速增长。2020年公司口腔CBCT毛利率为58.21%,同比下降1.82%,随着规模的增长及智能工厂投产,预计毛利率将稳中有升。( (3))基于光电识别核心技术,不断拓展高端医疗影像产品线。2020年7月,公司又一款高端医疗设备——口扫仪取证,并在9月口腔展会上市销售,借助口腔CBCT的渠道、品牌优势,未来推广放量可期。2020年8月,公司耳鼻科CT正式通过注册认证,标志着公司高端医疗影像产品的临床应用范围由口腔领域拓展至耳鼻领域。 (4)加强海外市场拓展,口腔口腔CBCT获得CE、TGA认证认证。公司十分重视并积极推动海外市场的发展,2020年口腔CBCT先后获得国际知名认证机构TüVSüD颁发的医疗器械CE认证和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TGA)的注册,标志着公司高端医疗影像产品的国际市场拓展取得积极进展。 色选机需求稳定,工业检测获轮胎厂大订单。,工业检测获轮胎厂大订单。 (1)作为直接保障民生的产业,全球疫情下粮食加工需求呈现刚性,色选机需求稳定。同时,疫情下公司将CBCT积累的线上销售经验引入色选机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是疫情下公司色选机“马太效应”强化的体现。2020年,公司色选机收入达9.57亿元,同比增长2.08%;毛利率为48.70%,同比下降3.23pct,主要是因为公司海外色选机是美元计价,美元贬值造成单台价值量下降,导致整体毛利率下滑。我们预计色选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2)公司工业检测设备已有多个系列化产品,包括X射线包装食品异物检测机、X射线安全检测设备和子午线轮胎X射线检测设备等,在保障工业品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020年,公司工业检测设备收入为6650.22万元,同比增长4.34%。特别的,2020年12月公司再次收获玲珑轮胎1880余万元的订单,包含8台美亚轮胎X光检测机,目前正在陆续发货中。我们预计工业检测设备有望快速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受益于消费升级,公司口腔医疗设备发展空间广阔,色选机业务在国内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海外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考虑到美元贬值对海外业务的汇兑损失以及非经常政府补助影响,预计2021-2023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50亿元、8.04亿元、9.87亿元,对应PE分别为43、35、28倍。 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共振,口腔赛道具备成长属性,公司作为口腔数字化设备龙头,具有确定性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防控不及预期;食品检测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海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国内口腔CBCT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国内口腔CBCT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椅旁修复系统发展不及预期;汇兑损益对公司业绩的不确定性影响;其他经营收益对公司业绩的不确定性影响。
奕瑞科技 2021-04-08 178.89 -- -- 261.88 46.39%
324.00 81.12%
详细
稳居国内平板探测器龙头,稳居国内平板探测器龙头,2020年年业绩大幅提高。 1)公司成立十年间迅速跃居国内平板探测器行业龙头,全面覆盖四大核心技术,产品主要应用于医疗和工业安防两大领域,产品和技术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2)受益于项目量产和新冠疫情带动的需求增加,2020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43.58%;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130.54%。 3)公司高管持股充分。2015年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授予33名核心骨干员工640.81万股,占上市前总股本的11.79%,核心员工利益绑定,积极性和粘性增强,有利于产品研发和公司发展。 产业政策和应用端普及双驱动,平板探测器市场空间广阔。 1)欧美地区存在大量X线影像设备数字化升级需求,国内医疗卫生改革及医疗器械国产替代带动国内平板探测器市场发展,未来国内外平板探测器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静态平板探测器:静态平板探测器出货量在总体中占比超过85%。其中,普放DR作为平板探测器下游最主要应用领域,目前在国内的渗透率较低,随着未来DR设备的普及推广,普放系列产品将持续增长;随着对乳腺疾病重视度的不断提高,乳腺系列产品将迎来广阔增长空间。根据IHSMarkit的预测,至2023年,我国医疗和宠物医疗静态平板探测器出货量将达到23094台,CAGR达到9.92%。 3))动态平板探测器:口腔医疗需求不断释放带来的CBCT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将成为动态领域的重要发展动力。根据IHSMarkit的预测,到2023年中国动态平板探测器出货量将达到5417台,2017-2023年的CAGR将达到16.81%,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公司的动态产品在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32%,存在较大提升的空间。 4))工业安防领域: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和半导体后端封装检测已成为全球工业无损检测领域新的增长点。根据Yole预计,2024年全球平板探测器应用于工业和安防检查领域的市场份额将分别扩大至11%、17%。 全球龙头通过并购拓宽产品技术,公司市占率快速提升。 1)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三大龙头占据全球过半市场。2018年全球前三大企业合计占据市场份额约52%。海外竞争对手进入行业较早,通过横向并购的方式强强联合,整合优势资源。目前行业内主要竞争公司包括万睿视、Trixell、佳能、Vieworks、Rayece、奕瑞科技和康众医疗,其中万睿视为全球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大幅领先,2020年收入为7.3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8.15亿元)。 2)公司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逐步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公司通过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及拓展新产品,目前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掌握全部主要核心技术的数字化X线探测器生产商之一,在国内细分市场中始终排名第一,在全球市场中形成局部领先地位,逐步打破国外龙头企业的垄断。并得到柯尼卡、富士、西门子、DRGEM、上海联影等国内外知名影像设备厂商的认可,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17年、2018年、2019年公司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09%、9.86%和12.91%,市场份额不断提高,逐步缩小与国际龙头差距。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是国内平板探测器行业龙头,在产品和技术方面不断拓展突破,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在产业政策层面,公司受益于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医疗器械核心关键部件国产化替代的稳步推进,在下游应用端层面,医疗影像设备的普及和新增长点的出现将拉动对平板探测器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5亿元、3.77亿元、4.60亿元,对应P/E分别为45、35、29倍。公司作为国产平板探测器龙头,未来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滑风险、新产品研发销售不顺利风险、中美贸易摩擦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供应风险、核心技术和管理人员流失风险、未办理境外投资发改主管部门备案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富瑞特装 机械行业 2021-04-05 6.23 -- -- 8.27 32.53%
8.26 32.58%
详细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是我国LNG全产业链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之一。2020年公司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通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和积累,公司的产品研发设计能力、产品质量性能均处于行业前列。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0、1.20、1.55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36.63、24.46、18.94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募投项目新增产能不能及时消化、市场竞争加剧、盈利能力持续下滑、汇率大幅波动等风险。
中联重科 机械行业 2021-04-01 13.00 -- -- 13.39 3.00%
13.39 3.00%
详细
维持“买入”评级。 2020年公司业绩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一季度业绩再超市场预期。我们要正视中联重科“股权周期+产品周期+监管周期”三重叠加带来的投资机会;正视公司在2017年以来,股权结构、激励机制、产品布局、经营质量所取得的显著进步;看到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化带来的巨大机会。“三重周期”驱动逻辑持续兑现,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5、123.7、141.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6、8.9、7.8倍。目前市值已严重低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房地产投资不及预期、行业周期性下滑、募投项目不及预期、市场恶性竞争、海外贸易环境恶化、业绩不及预期风险等。
豪迈科技 机械行业 2021-04-01 30.90 -- -- 32.19 4.17%
32.19 4.17%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 05亿元、13.66亿元和14.78亿元,根据最新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19、18倍。公司作为轮胎模具行业龙头,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受益风电抢装潮,铸件需求旺盛,大型零部件加工业务有望快速增长,增厚公司业绩,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3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