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黄俊伟

华鑫证券

研究方向: 建筑建材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050522060002。曾就职于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建材首席分析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超过5年建筑建材行业研究经验和3年建筑建材实业从业经验。...>>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2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坚朗五金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2-02 99.31 -- -- 101.38 2.08%
101.40 2.10%
详细
坚朗五金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022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000万元至6000万元,同比下降93.25%至94.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49万元至3500万元,同比下降96.03%至97.45%。 投资要点受疫情及地产行业扰动影响,2022年业绩承压公司2022年Q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561万元至5561万元,环比下降49.14%至37.99%;扣非归母净利润2551万元至3802万元,环比下降68.15%至52.53%。 2022年公司业绩同比出现下滑主要原因系国内疫情反复及地产与宏观行业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导致下游客户需求减少。 2022年,我国地产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5%,且2022年Q4全国各地物流及施工装修侧受到疫情放开的影响,对公司业务运营造成一定的阻碍。另外,2022年公司生产所需能源及原材料相关的生产成本大幅提升,同时公司逐步导入新产品,扩充其产品矩阵,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 行业回暖在即,2023年业绩改善可期公司系国内规模最大的门窗幕墙五金生产企业之一,2021年公司门窗五金业务占比达47.4%,市占率达13.03%。2021年建筑五金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88.8亿元,随地产竣工端边际复苏及重修更新需求的增加,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我们预计2023年随公司新品类的推进及新场景的开发,公司整体业绩以及市占率有望提升。 多品类提升集成化优势,渠道下沉助推公司发展公司在门窗五金业务之外积极扩展产品品类,开拓智能锁、家居类产品等其他相关业务。截至2022年Q3,公司产品品类超过130个,是目前为止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建筑配套件品类最多的集成供应商。 公司形成自有、参股、战略合作三大品牌矩阵。公司目前已拥有坚稳、精高等20余家自有品牌,19余家参股品牌以及14余家战略合作品牌,通过参股以及战略合作的方式涉足新品类,可以有效打破产品间壁垒,低成本发展新品类,构建完善产品矩阵。三大品牌矩阵充分迎合公司多品牌,多品类战略,有利于公司整体品牌塑造。 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将通过进一步以拓展产品品类的形式扩宽业务渠道,开拓全新下游产品品类渠道,为公司提供增量业绩。 盈利预测考虑2023年行业边际复苏及市占率提升,我们调整预测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77.0、100.3、125.2亿元,EPS分别为0.18、2.01、2.90元(营收前值为84.8\98.1\118.0亿元,EPS前值为0.68\2.02\2.6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39.2、49.4、34.2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新品类发展不及预期;2)新场景开拓不及预期;3)房地产行业复苏不及预期
科顺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2-02 13.51 -- -- 14.32 6.00%
14.69 8.73%
详细
科顺股份发布公告:预计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 14,000万元至 21,0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000万元至 6,000万元。 投资要点 2022业绩承压明显,未来触底回升可期2022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 1.4-2.1亿元,同比下降 68.78%-79.19% , 扣 非 净 利 润 0.4-0.6亿 元 , 同 比 下 降 89.51%-93.01%。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3至-0.6亿元,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4至-1.2亿元,亏损明显。据公司公告,公司年度销售收入基本保持稳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沥青等上游原材料采购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的生产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2022年全年沥青均价为 4861元,同比上升 27.45%,原材料成本负担较重。同时部分下游客户回款周期延长,应收款项有所增加,公司根据风险情况计提信用减值准备,这也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的利润表现。 2019/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 3.634/8.903/6.726亿元,同比变化 96.13%/145.03%/-24.45%。近两年受到疫情、下游地产端衰退以及原材料成本波动影响,连续两年盈利下滑,但是公司 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50.22%、34.09%、24.57%,仍然保持增长势头,我们认为随着未来疫情影响的消退、地产竣工端的恢复以及原材料成本回落,公司盈利表现将显著回暖。 政策推动竣工端恢复,防水新规助力市场扩容地产端利好政策持续加码,“保交楼”政策推进有序,竣工端恢复在即。2022年 11月央行发布了稳定房地产 16条措施,28日证监会在股权融资方面提出 5条优化措施,自此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箭齐发”,有力推动下游地产恢复。2022年 Q4全国地产竣工面积新增 4.53亿平米,全年为8.62亿平米,Q4占全年总额的 52.59%,竣工端明显改善。 我们预计 2023年竣工端会进一步恢复,下游防水需求有望充分释放,公司面临宝贵的业绩提升机遇。 2022年 10月 4日,住建部发布防水新规《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一方面此次防水提标政策落地将带动防水市场扩容 40%-60%,拓宽了公司未来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新规对防水材料质量、验收和技术规范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加速产品质量低下的中小企业出清,公司得益于产品的良好 品质,将充分受益。 原材料价格降低缓解成本压力,携手保利提高经营质量得益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四季度以来沥青价格持续下跌,12月底已经跌至 4100元左右,相较于年内高点下跌达 26.79%,公司成本端压力持续缓解,我们预计 2022年 Q4以及 2023年毛利率、净利率水平将会保持上升,公司盈利表现有望明显改善。 2022年 11月 1日,公司发布公告与保利资本签署框架合作协议,预计未来五年将与保利在产业业务、多元化发展、新能源开发建设、股权投融资、资本运作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公司与保利展开深度合作有助于充分利用其优质的央国企资源,展开多元化布局,从而实现涉房与非房业务的协同发展,增强自身抵御市场波动能力,降低应收账款风险。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 78.52、100.02、122.68亿元,EPS 分别为 0.16、0.75、0.97元,当前股价对应 PE分别为 86.5、18.0、14.0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房地产需求复苏不及预期。2)产能扩张不及预期。 3)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安彩高科 基础化工业 2023-02-02 6.75 -- -- 7.28 7.85%
7.28 7.85%
详细
安彩高科发布公告:预计 2022年归母净利润 6500-8500万元,同比减少 59.49%-69.02%;扣非净利润 4000-6000万元,同比减少 65.20%-76.80%。 投资要点 减值拖累 2022Q4业绩,全年玻璃业务承压从单季度看,公司 2022Q4归母净利润亏损 1835–3835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 3204–5204万元。公司 2022Q4主业盈利能力保持稳健,亏损主因贵金属计提资产减值、销售收入增加导致年底计提信用减值增加、药玻项目财务费用增加,我们判断减值因素消化后 2023年公司业绩将回归正常水平。 从全年看,取业绩预告中值,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7000万元,同比下滑约 64%;扣非净利润 5000万元,同比下滑约71%。2022年,公司玻璃业务遭受一定市场环境压力:1)光伏玻璃受市场行情影响,价格同比下滑,叠加原材料、动力价格上涨,产品成本增加,光伏业务经营利润减少。2)浮法玻璃受地产竣工及需求不及预期影响,需求下行,公司超白浮法玻璃产品价格下降,浮法业务经营利润减少。此外,公司光伏玻璃、光热玻璃、药用玻璃等项目研发费用同比增加幅度较大,对全年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光伏玻璃业务保持增长,光热玻璃业务开始起步光伏玻璃业务:新签 30亿元订单,主业保持强劲增长动能。 2022年 12月 21日,公司公告称与天津环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定 2023年至 2025年间,计划销售 22.5GW±4.5GW 的太阳能用超白压花或超白浮法玻璃。初步测算销售总额约 30亿元,假设每年贡献 10亿营收,未来三年年均贡献营收增量可达 2021年光伏玻璃营收的 75.8%。产能方面,2022年公司光伏玻璃总日熔量从 900t/d 提升至 2600t/d,订单执行能力具备保障。未来凭借天然气成本优势,预计公司光伏玻璃业务将持续保持竞争力,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光热玻璃业务:与 100MW 光热发电项目达成合作,第二成长曲线破局在即。2022年 12月 15日,公司披露已与国内100MW 光热发电项目达成合作,正在组织第一批光热玻璃订单生产和交付。在新能源替代趋势加速和持续政策利好推动下,我国光热发电行业方兴未艾,据 CSPPLAZA 统计,2022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容量新增 200.5MW(以实现并网为统计口径)达到约 6892MW,其中我国光热发电装机总规模约556MW,国际能源署(IEA)预测 2030年我国光热发电装机将达29GW。此外,截至 2023年 1月 5日,青海、甘肃、新疆、吉林、西藏等地在建/拟开发光热发电项目总规模已超 4GW,十余个光热项目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并将从2023年底开始陆续并网投运。预计 2023年我国将迎来光热电站投运并网潮。公司积极跟踪光热电站项目建设进展,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全资子公司光热科技作为全球唯二、国内唯一具光热玻璃量产能力的企业,先发优势显著,未来订单获取能力或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光热玻璃业务有望持续受益我国光热发电行业成长红利,成为公司重要的第二增长极。 成本优势进一步夯实,光伏玻璃景气望提升天然气自用比例提升+新建硅料项目,成本优势巩固、盈利能力望提升。1)受国际局势影响,2022年市场天然气价格高企,而公司子公司安彩能源运营豫北支线天然气运输管道,输气能力 10亿 m3/年,同时能够供应自身生产所需燃料,为公司带来能源成本优势。 2022Q1公司天 然气自用占比15.54%,随未来玻璃产能进一步增加,自用比例将达 50%,低价、优质和稳定的气源供应将为公司持续稳定生产提供保障。2)2022年 12月 23日,公司公告称拟总投资约 1.18亿元,在安阳、焦作、许昌三大玻璃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合计年产能 75万吨硅基材料项目,通过对外购石英砂矿石加工后供应公司玻璃窑炉生产使用,其中安阳/焦作/许昌项目设计产能分别为 30万吨/年、 15万吨/年、30万吨/年。此举有利于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保障石英砂供应安全,进一步巩固公司成本优势,提升玻璃业务竞争力。 硅料价格下调,光伏玻璃景气度或迎边际改善,为公司带来发展机遇。2022年 11月起,硅料价格步入下行通道,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2023年 1月 18日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 16.4万元/吨,相比 2022年 11月高点30.6万元/吨下跌 46.4%。原料价格下降一方面或驱动产业链利润重新分配,为光伏玻璃带来提价空间,另一方面有望刺激下游光伏装机回升,提升组件客户终端交付需求。我们预计光伏玻璃 2023年存在“量价齐升”机会,为公司带来发展机遇。 盈利预测我们调整公司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 41.33、53.74、65.12亿元,EPS 分别为 0.08、0.32、0.42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87.3、21.4、16.1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集智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1-16 62.19 -- -- 78.44 26.13%
78.44 26.13%
详细
集智股份发布公告: 2023 年1 月12 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2.546 亿元,用于集智智能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1.778 亿元)、电机智能制造生产线扩产项目(0.768 亿元)。 投资要点 募集资金扩产,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546 亿元用于以下项目:1)集智智能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入1.778 亿元,建设期36 个月;2)电机智能制造生产线扩产项目,投入0.768 亿元,建设期36 个月,项目100%达产后预计年均实现销售收入2.8 亿元,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9.92%。我们认为本次募集资金旨在进一步为拓展自动化产线和平衡机业务提供动力,提高公司在高速动平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展现公司对业务发展的信心。 装备制造业政策频出,高速动平衡机业务或显著受益2022 年11 月21 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强调重视装备制造业,其中包括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重大技术装备。2023 年1 月1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强调要加快推进在大飞机、工业母机等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重点发展一批市场急需的基础零部件和关键材料。上述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加快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给相关行业生产设备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主营业务高速动平衡机下游行业属于政策提及的装备制造业范畴,有望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显著受益,高速动平衡机市场规模或显著提升,我们认为公司大幅提升资金实力,可保障高速动平衡机领域的研发进展,加速推进高速动平衡的产业化,从而推动国产设备进口替代。 传统主业持续领跑,智能光纤传感业务推进顺利公司传统主业——平衡机业务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新兴业务自动化产线、智能声学传感系统迅速推进,发展顺利。 2023 年随各业务板块通过募资、新设子公司等方式加大力度有序推进,公司发展持续向好。1)平衡机业务,作为公司业绩压舱石,正在传统低速动平衡领域的技术优势基础上,向技术壁垒更高的高速动平衡领域拓展,后者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公司已于2022 年3 月定增募资3 亿元左右,推进其研发和产业化进程。2)自动化产线业务,国内劳动力成本的走高为其带来充足市场潜力,通过全自动生产的方式降低成本是我国电机公司破局的必经之路,头部电机企业已率先引入部分自动化设备。公司于2022 年成立长沙子公司从事扁线电机自动化生产线业务,在该领域迈出关键发展步伐。3)智能光纤传感业务,相关产品应用前景广泛但技术难度较大,公司与之江实验室强强联手进行攻关,其子公司谛听科技已于2022H1 完成原理样机开发,2022Q3 完成工程样机开发。在公司充沛资金支持下,水声产品产业化可期,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新增长极。 盈利预测因可转债发行未最终完成,盈利预测未考虑发行转债的影响。预测公司2022-2024 年收入分别为2.97、4.00、5.13 亿元,EPS 分别为0.44、0.77、1.07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24.7、71.6、51.1 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民用及高速动平衡市场规模低于预期;(2)主业营业收入低于预期;(3)自动化生产线业务拓展规模低于预期;(4)谛听科技研发进度不及预期;(5)可转债发行进展不及预期。
喜悦智行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1-11 25.26 -- -- 27.60 9.26%
30.58 21.06%
详细
可循环塑料包装龙头,财务表现稳健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定制化可循环塑料包装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通过销售可循环包装、提供租赁及运营服务实现收入。自2011 年起,公司将定制化可循环塑料包装在国内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中进行推广,成为国内较早进入该行业的定制化可循环塑料包装企业之一,具备较强的产品设计能力,与大众汽车、特斯拉等品牌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2014-2021 营收/ 归母净利润CAGR 为14.58%/33.67%;2022 年Q3 单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为1.32亿/0.20 亿元,同比增长41.1%/21.5%,流动比率/现金比率为4.53x/2.66x,财务表现稳健。近年来由于疫情影响,下游客户公司均存在不同程度停工停产的情况;随着疫情的放开和下游行业的复苏,2023 年公司业绩有望复苏。 政策驱动行业快速发展,可循环塑料市场空间巨大公司所处行业是可循环包装行业,属于快速发展的蓝海行业。公司可循环包装作为“绿色包装”,行业受到国家重点支持。自2016 年至今,如《“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产业(2021)372 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陆续出台,对公司持续经营和快速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可循环包装市场快速成长,市场空间巨大。(1)可循环塑料包装市场规模大,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根据《上海包装》预测,我国塑料包装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塑料包装行业工业产值预计2023 年将达到5170 亿元,可循环包装行业市场预计2023 年达到485.07 亿元人民币,2023 年可循环包装渗透率不足10%,提升空间巨大。(2)对其他材料的替代+应用领域增加,可循环塑料市场持续扩大。塑料包装产品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防护功能和实用功能,同时满足环保、经久耐用的要求,在更多高端制造行业逐步形成对纸张、木材与金属等传统包装材料的替代。在零部件制造与装配企业、电子及计算机制造与装配企业、食品饮料制造与流通企业等领域,采用塑料包装的企业不断增加,塑料包装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租赁模式快速发展,盈利能力和客户粘性有望提升公司快速推广租赁运营模式,相关业务迅速发展。在租赁模式中,公司将可循环包装出租给客户公司,在客户使用完毕后收回,期间为客户提供仓储分拣、清洁维护、物流配送、空箱回收和规划统筹等配套服务。公司为客户的可循环包装租赁合同一般3 年为一个周期,相比于销售模式的“一锤子买卖”,租赁模式能够确保持续盈利的能力,在项目的前期部分的收入能够覆盖成本,后期的收入将为纯利润。同时,相比于传统的销售模式仅仅提供可循环包装产品,租赁模式提供了物流、仓储管理等服务,能够提升公司的营收水平;还能够让客户更好地养成使用可循环包装的消费者习惯,从而增加客户黏性和提升产品渗透率。另一方面,从会计角度来说,租赁模式可以帮助客户降低一次性的成本支出,传统的一次性销售模式中,客户公司购买的可循环包装为“资产”,而在租赁模式中,为使用可循环包装的支出直接计入营业成本,从而帮助客户公司达到轻资产化的目的。公司未来租赁业务模式的营收及其占比都将进一步增加,预计2022年有望达到26%,且有持续提升的趋势。总体来说,我们认为租赁模式具有高毛利、高粘性、提渗透的特点。 与特斯拉深度合作持续受益,获项目定点成长空间打开与特斯拉深度合作,特斯拉大幅降价促销量,公司或持续受益。公司自2019 年起与特斯拉合作,为其提供新能源汽车电池周转箱类产品,特斯拉系公司重要合作客户,2021 年公司对特斯拉的销售额为1.06 亿元, 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9.15%。根据财联社1 月6 日消息,近期特斯拉国产车型降价,最大降幅逾13%,此举有望提升国产车型销量;公司作为特斯拉的可循环包装供应商,有望持续受益。 公司于2022 年12 月获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循环包装项目定点,凸显公司扩展下游客户的能力。项目预计从2023 年1 月开始,项目生命周期1 年,预计生命周期总金额为0.8 亿-1亿元,占2021 年营收22.1%-27.6%。除汽车及新能源电池产业外,公司目前正在大力拓展家电行业,并在服装鞋帽、果蔬生鲜、快递物流等行业也进行了一定的布局。我们认为,公司依托产品租赁模式,有望持续扩大下游市场,多点开花,成长空间可观。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2-2024 年收入分别为4.60、6.96、9.64 亿元,EPS 分别为0.68、1.07、1.46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37.1、23.5、17.2 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可循环包装市场发展不及预期;(2)公司租赁模式业务发展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超预期上涨;(4)订单情况不及预期;(5)与特斯拉合作不及预期等。
箭牌家居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1-04 15.35 -- -- 20.28 32.12%
25.35 65.15%
详细
陶瓷卫浴龙头企业,盈利能力行业领先箭牌家居是国内较早进入陶瓷卫浴行业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已在意大利等国成立设计院,经营触角扩张至全球,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陶瓷卫浴龙头企业。 近年来公司稳健经营:2018-2021年公司营收从68.1增长至83.73亿元,CAGR为7.13%;归母净利润从1.97亿元增长至5.77亿元,CAGR为43.08%;同时得益于公司产品销售能力和内部管理能力,公司毛利率稳定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2前三季度毛利率达到了33.98%,超过蒙娜丽莎(23.36%)、惠达卫浴(24.58%)等同业公司。 2022年行业受到下游地产行业衰退以及疫情管控的影响,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为52.67亿元,同比-6.23%,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4.23亿元,同比增长30.26%,这主要是公司产品销售单价提升以及销售结构优化所致。目前公司现金流保持良好,2022Q3账面货币资金留存3.94亿元,Q2、Q3经营性现金流分别净流入1.01、4.75亿元,Q3收现比/净现比分别为1.11x/2.62x,环比上升0.13x/0.30x,公司三季度现金流改善明显。 公司主营行业空间广阔,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陶瓷卫生洁具、龙头五金以及瓷砖三大行业:1)陶瓷卫生洁具:公司该类产品包括座便器、水箱等产品,中华卫浴网测算2021年国内卫生洁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046亿元,目前箭牌家居市占率约为8%,尚处于较低水平。 22018--12021年公司该领域从营收从3391.29增长至3347.34亿元,221021年该板块的毛利率达达334.38%,221022H1为收入为1135.23亿元,业务收入比例达达446.07%%。 2)龙头五金:公司该类产品包括花洒、水龙头、挂件、智能晾衣架、地漏等,根据智研咨询,2019年我国花洒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8.5亿元,公司该领域业务增长稳定,未来将持续为公司利润做出贡献。公司务龙头五金业务22018--12021年营收从从1112.91至增长至2212.51亿元,221021为年毛利率为227.90%,221022H1收入为995.05亿元,业务收入比例为227.35%。 3)瓷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瓷砖消费以及生产国,链兴陶数据显示,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营收达到3457.8亿元。目前陶瓷砖行业“大行业、小企业”特征明显,国内建筑陶瓷企业约2000家,箭牌家居2021年市占率仅为0.18%,该领域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力点。务公司瓷砖业务2018--12021从年营收从36.83至回落至56.25亿元,12021年毛利率为20.60%,12022H1收入为22.52亿元,业务收入比例为7.62%%。 总体而言,考虑到行业规模经济效应,我们认为,公司优异的毛利率水平,叠加产品品质和品牌优势,有望助力公司提升其在各个市场的市场份额。 政策推动行业边际修复,经济复苏助力公司业务成长地产“三支箭”陆续射出,“保交楼”政策持续推进,竣工端修复可期。近期地产链政策连续出台,2022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了“保交楼、稳民生”的议题,随后地产政策陆续加码:2022年11月央行、银保监会提出地产16条,同月证监会宣布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最终形成信贷、债券、股权三位一体融资政策体系,有力支持房地产行业修复。我们预测2023年房屋竣工面积约为9.4亿平米,同比上升19.5%,若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强,2023年房屋竣工面积乐观估计可达10.5亿平米。我们认为陶瓷卫浴等产品市场将会伴随着下游地产竣工端共同恢复,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市场修复带来的机遇,实现业绩的显著反弹。 同时,根据奥维云网地产大数据监测数据显示,222022年年11--88为月精装房开盘规模渗透率为440.4%,同比增长近四个百分比。虽然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但是在国家绿色建筑大势的推动下,全装修、装配式鼓励政策不断出台,带动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精装率持续上升,而陶瓷卫浴和瓷砖行业是精装房的重点应用产品。我们认为精装房渗透率提升,伴随地产行业供给侧结构优化和消费升级,将推动高品质卫浴陶瓷产品市场空间拓展,公司前瞻布局高品质和智能化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叠加品牌和营销优势,有望进一步夯实市场地位,深入把握精装房市场发展机遇。 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全面,直销模式推动利润提高上游:公司已经与上游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供应体系。直接材料成本在公司总成本中占比达到50%,其中主要包括泥沙、铜材、木质原材料、陶瓷化工等原材料以及水件盖板和包装材料,公司经过多年经营,与上游供应商已经建立了稳定的供应体系,并且通过逐步推进集采模式,已经有效降低如泥沙等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波动的风险。 下游:遍布全国的下游营销渠道助推公司各项业务发展。公司营销渠道主要分为经销和直销两种模式,其中经销模式为公司主要对外销售模式,2019/2022/2021年公司经销模式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95.98%/94.39%/89.11%。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了覆盖广、数量多、下沉深的庞大经销网络,截至2021年末,公司拥有经销商1854家,分销商6609家,终端门店网点合计12052家。范围广泛且数量充足的经销商一方面有利于公司产品的快速铺展,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和痛点,促进自身产品迭代和服务优化。 另一方面,公司近年直销模式收入占比逐渐提升,为公司盈利能力提高增添动力。公司2021年直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0.89%,其中线上渠道发展较快。公司的直销模式主要分为电商和工程两种渠道。2018年公司正式成立电商公司,加大直营电商的投入力度,2019-2021直营电商业务收入分别为0.94/2.28/6.32亿元;直营工程业务2019-2021收入分别为1.62/1.25/2.58亿元。直销模式下,商品设计的中间环节较少,主要面向个人消费者,公司定价空间大,毛利率高。221021年公司直销模式毛利率为444.48%,而经销模式则为为228.86%,未来随着公司直销收入占比的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提高。 生产力++产品力为双翼,公司核心竞争力突出公司品牌知名度高,研发能力保障公司产品品质。公司2019-2020年研发支出分别为2.00/2.20/2.88亿元,截至2022年9月公司已经取得1714项专利,其中1711项为自主申请。依托研发能力,公司ARROW箭牌、FAENZA法恩莎和ANNWA安华等品牌具有较高知名度,多次被评为中国十大卫浴品牌、十大瓷砖品牌。公司产品多次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奖,德国IF产品设计金奖,并在2015、2020连续两届世博会被指定为世博会中国馆陶瓷洁具供应商,产品声誉较高,广受消费者青睐。 公司生产体系完善。公司目前拥有佛山高明、佛山三水、肇庆四会等8个生产基地和2个筹备中基地,借助成熟的物流体系,满足全国各地经销需求,快速相应客户订单。同时公司建立了完整的品质保障体系,包括来料检验、生产过程品质控制和成品检验以及产品安装和售后服务体系,为自身产品注入了充足的生命力。公司目前产能建设有序。截至2021年底,公司卫生陶瓷/龙头五金/浴室柜/浴缸/瓷砖/定制橱衣柜的产能分别为1055.38万件/959.12万个/186.45万套/11.55万件/2108.70万平方米/13.20万套,同时上市募集资金将投资与年产1000万套水龙头与300万套花洒项目,帮助公司进一步完善产能布局。 双智能战略推动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公司目前正实行“产品智能化”和“生产智能化”的双智能战略,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战略落地,其智能产品的收入占比持续提高,收入结构不断优化。考虑到智能产品的毛利水平相对较高,公司有望持续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形成经营发展的良性正反馈效应,及领先同业的核心竞争力。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96.09、112.93、133.57亿元,EPS分别为0.73、1.13、1.4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8、13.4、10.5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风险提示1)下游地产市场波动风险;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科顺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12-15 13.33 -- -- 14.21 6.60%
14.69 10.20%
详细
老牌防水材料公司持续完善销售渠道搭建,Q3 业绩短期承压公司成立于1996 年,是集建筑防水材料研发、制造、销售、技术服务和防水工程施工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17-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CAGR 为39.72%。公司的产品涵盖防水卷材、防水涂料两大类共100 多个品种,相关产品销售业务2021 年占比达80.28%。目前建筑防水市场规模达2000亿元以上,但市场较为分散,2020 年公司市占率为5.74%。 防水建材行业的渠道依赖度较高,公司的渠道建设采取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模式。直销模式通过设立销售分公司的模式,负责大型房企战略合作、建材市场的开拓及重大工程的招投标工作,截至2022H1,公司已在全国成立15 家销售分公司,年服务项目超过2000 个。2022H1 公司直销收入中房建领域占比达47.67% , 对比于2021 年68.11% 下降近20pct,非房业务开拓成果明显。经销则分为工建、民用、修缮经销,对应公司不同品牌。公司不断增加经销商数量,扩大经销商覆盖率。截至2022H1,公司已签约30 个省市2000多家经销商,2022H1 公司经销收入同比增长62.28%,占比达51.13%,逐步实现公司规划的直销经销1:1 的收入结构,其中,C 端市场增速接近50%,持续保持较高增长。 公司Q3 单季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18.16/0.24 亿元,同比-5.5%/-88.31%,受下游房地产业务拖累,公司整体业绩短期承压。此外,受上游沥青、乳液等原材料价格上升影响,公司Q3 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为18.98%/1.3% , 同比-10.97pct/-9.27pct,环比-1.64pct/-4.75pct,毛利率水平略有下降。四季度进入沥青销售淡季,叠加国际油价逐步下降,原材料价格下跌预期较强,公司业绩有望呈现成本端修复。 政策助推地产复苏,防水新规助推市场扩容,下游需求有望回暖“保交楼”政策持续推进,地产“三支箭”陆续射出,竣工端修复未来可期。2022 年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针对烂尾楼问题首提“保交楼、稳民生”。随后地产“三只箭”政策陆续出台,形成信贷、债券、股权三大融资政策体系支持房地产行业,助力供给端修复。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通过信贷支持、公积金支持、提供购房补贴、放松限购限售、降低落户门槛等方式刺激住房消费,以期由消费复苏带动楼市回暖。 我们认为未来供给侧、需求侧政策组合拳将在推动房地产行业竣工端修复的同时,持续提振居民购房信心与需求。我们预测,2023 年房屋竣工面积约为9.4 亿㎡,同比上升约为19.5%,若考虑政策力度的进一步加强,乐观估算2023 年房屋竣工面积约可达10.5 亿㎡,同比+33.2%。我们认为,2023年地产竣工端触底反弹态势可期,下游地产行业复苏助力公司业绩进一步改善。 2022 年10 月24 日,住建部发文批准《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发布,自2023 年4 月1 日起实施。一方面,新规大幅提高防水设计年限要求,在材料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单位面积材料用量是提高防水设计年限的最直接方式,测算认为此次防水提标政策落地将带动防水市场扩容40%-60%。此外,新规更新了屋面、室内、地下等多个场景的防水施工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并对材料质量、验收规范以及技术设计规范做出更高要求,将推动防水材料质量和施工技术的标准化。公司作为优质防水企业,产品品质良好且产能充足,有望充分受益于新规推行。 产能布局持续优化,提升效率抢抓市场机遇公司不断优化产能布局,扩张自身产能。公司建立广东佛山、江苏昆山等九大遍布全国的生产及研发基地网络,覆盖全国,形成最优运输半径,可以有效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此外,公司在生产基地周围建设小型卫星工厂,扩大产品辐射范围,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输费用。2022 年上半年,公司发行可转债融资,发行总额不超过22 亿元,拟以募集资金投资建设安徽、福建、重庆生产基地改扩建项目,并进行智能化项目升级,预计2025 年项目全部达产,投产后增加防水卷材产能163 万平方米,防水涂料产能25.5 万吨,有效解决公司产能偏紧、远距偏长问题,为公司后续提升市场份额奠定基础。 收购丰泽布局建筑减隔震业务,携手保利开展深度合作2022 年4 月,公司收购丰泽股份,正式布局减隔震领域。公司将借助自身渠道和客户资源,依托丰泽股份在建筑工程和轨道交通领域减隔震产品优势,切入减隔震市场。我们测算,减隔震行业市场规模自2022 年起将逐年增长,有望在五年内到达150 亿/年,目前丰泽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5%,未来发展空间广阔。2022 年10 月31 日,公司与保利(横琴)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拟与保利在产业业务、多元化发展、新能源开发建设、股权投融资、资本运作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公司将依托保碧新能源的项目渠道、供应链、专业技术等领域资源,拓宽业务范围、完善供应链体系,同时就新能源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光伏防水材料产品推广、新材料研发等领域达成业务合作。通过和保利开展深度合作,不仅公司传统防水业务有望受益,同时公司还可以此为契机开拓新能源等相关领域,探索第二增长曲线。公司积极探索多元化业务布局,实现涉房业务和非房业务协同发展,有利于公司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提升业绩弹性。 股权激励促动力,助推双百目标发展公司于2018、2020、2021 年分别实施股权激励,其中2021年拟向391 人授予2000 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的1.74%,同时设定各年度业绩考核目标,要求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增长不低于2021 年的25%/56%/95%。公司制定《2025 年发展规划》布局“双百亿”战略,目标2022 年公司实现销售过百亿,并力争在2025 年达到200 亿营收规模。 2021 年,公司人均创收为188.93 万元,2019-2021 年人均创收CAGR 为8.77%。此外,2021 年销售人员共计1742 人,同比+32.07%,占比达42.35%。销售人员数目增加叠加股权激励提升员工动力,带动公司人均创收的提升,助力公司双百亿目标的实现。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2-2024 年收入分别为86.79、100.02、122.68亿元,EPS 分别为0.38、0.76、0.97 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5.4、17.7、13.8 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房地产需求复苏不及预期。2)产能扩张不及预期。3)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坚朗五金 有色金属行业 2022-11-30 107.00 -- -- 112.49 5.13%
112.50 5.14%
详细
门窗五金行业龙头,Q3业绩环比改善公司主要从事中高端建筑五金系统及建筑构配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系国内规模最大的门窗幕墙五金生产企业之一,2021年公司门窗五金业务占比达47.4%。2021年建筑五金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88.8亿元,随地产竣工端边际复苏及重修更新需求的增加,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 2021年公司市占率为13.03%,2017-2021年公司营收CAGR高达29%,预计随公司新品类的推进及新场景的开发,公司整体业绩以及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Q3整体业绩、现金流环比出现明显改善。前三季度下游需求下降拖累公司业绩,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54.1/0.04亿元,同比-9.34%/-99.38%。但Q3单季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21.6/0.89亿元,同比-12.86%/-72.47%,环比+10.38%/+2063.60%。此外,公司Q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8亿,净现比/收现比为109.70%/26.86%,同比+30.69pct/+25.66pct,环比+10.79pct/24.29pct。 集成化优势抢占低线市场,信息化建设满足一站式需求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积极推动渠道建设。截至2022H1,公司有超过800个国内外销售网络点,销售团队6500余人,占员工总数比例达42.8%。公司也积极推动渠道下沉,2022年上半年,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城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0%、30%、20%,国内除西藏外所有的地级市都已覆盖,低线城市竞争格局分散,可以有效发挥公司集成、品牌优势,提升公司市占率。 公司主要针对B端和小B端市场,客户数量较多且集中度较低,多为中小订单。在此情况下,公司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借助网络销售平台进行线上辅助销售,现阶段线上收入占比达1/3。公司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新型业务模式,在增加客户满意度的同时提升整体效率,降低成本。 公司还建立工程项目协同业务一站式服务体,满足客户对“产品、方案集成+安装服务+售后服务”的一站式服务需求。 建立高效管理体系,多渠道提升员工动力公司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员工,提升员工动力。2021年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激励总数达543万份,授予1697人,占总员工比例超过10%,截至2022H1,股权激励计划等待期已满。此外,公司2019年设定员工持股计划,有效人数达246人,过户股数73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29%。2022年,公司发布公告,为符合特定条件的员工购房提供财务资助,借款额度为每年不超过人民币800万元的免息借款,拟运行3年。公司激励机制完善多样,可以有效提升员工动力,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多品类提升集成化优势,搭建矩阵推动品牌建设公司在门窗五金业务之外积极扩展产品品类,开拓智能锁、家居类产品等其他相关业务。截至2022年Q3,公司产品品类超过130个,是目前为止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建筑配套件品类最多的集成供应商。新品类拓展拉动公司营业收入增长,2022H1,在其他业务受需求拖累出现营收同比下跌的情况下,公司其他建筑五金业务仍同比增长66.73%。家居类及其他建筑五金业务占比也从2019年的19.1%提升至2021年的36.8%。公司以拓展产品品类的形式扩宽业务渠道,开发学校、医院等全新场景,试图利用新品类、新品牌的长尾效应对冲地产行业下行带来的影响,走出独立于地产之外的发展路线,开拓全新下游渠道。 公司形成自有、参股、战略合作三大品牌矩阵。目前已拥有坚稳、精高等20余家自有品牌,19余家参股品牌以及14余家战略合作品牌,通过参股以及战略合作的方式涉足新品类,可以有效打破产品间壁垒,低成本发展新品类,构建完善产品矩阵。三大品牌矩阵充分迎合公司多品牌,多品类战略,有利于公司整体品牌塑造。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4.75、98.13、117.95亿元,EPS分别为0.68、2.02、2.6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2.8、51.3、38.6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新品类发展不及预期;2)新场景开拓不及预期;3)房地产行业复苏不及预期。
东鹏控股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11-29 8.96 -- -- 9.14 2.01%
10.28 14.73%
详细
头部瓷砖品牌,共享仓模式持续强化大零售业务公司是国内以“小B+C端”为主打的瓷砖龙头企业,在全国拥有12个生产基地与7000余个专卖店和网点,与万科、碧桂园、保利、中海、华润等头部房企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2017-2021年营收从66.32亿元增长至79.79亿元,CAGR为3.77%,2021年毛利率为28.82%,高于可比公司。受下游地产需求萎靡及原燃材料成本上涨影响,公司盈利阶段性承压,根据公司2022年Q3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50.56/1.94亿,实现同比-11.89%/-50.40%,其中Q3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19.24/0.75亿,实现同比-8.94%/+2039.37%。 公司锚定共享仓模式,与经销商实现良性互动。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新零售累计派单规模增长91.48%,大零售端(小B+C端)业务营收占比近85%,公司近年来持续优化经销网络,发挥渠道优势,强化大零售业务。公司共在12个生产基地附近建立13个中心仓和6个销售仓,同时将大型经销商的仓库进行共享,建立30余个共享仓,共享仓周围200-500km的中小经销商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需要从共享仓中提货,形成行业内特有的核心经销商共享仓模式,降本增效并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该模式的优点如下:1)对公司来说,委托经销商进行配送可以将物流成本进行转移,同时有利于渠道下沉与区域外延式扩展;2)对中小经销商来说,共享仓为其减少仓储压力,提供更多SKU,同时就近提货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零售业务的交付效率;3)对大型经销商来说,批量采购可降低采购成本,将仓库共享给中小经销商可提高存货周转率。强大的经销网络为公司大零售端注入长期发展动力,公司喜提本年度双11“天猫、京东”装修建材双榜首,品牌优势尽显,稳坐瓷砖行业零售龙头。 股份回购彰显长期发展信心,股权激励激发员工狼性基于对未来发展信心,2022年2月28日至9月23日,公司以自有资金1.5亿元累计回购股份160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7%,将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2022年4月6日,公司推出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向符合条件的239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3465万份股票期权,占公司总股本的3.36%,行权价格为8.89元/股。此次激励计划对象范围较广,股票授予价格较低,旨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狼性,彰显公司治理决心。2021年公司销售人员达1313名,同比提升8.5%,销售人员人均创收607.7万元,同比提升2.7%。公司以股权激励计划持续提升销售人员积极性,有望在大零售端持续发力。 陶瓷产线转产锂电+碳排放约束加速落后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2021年我国瓷砖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391亿元,瓷砖产量达89亿平方米,国内头部瓷砖企业市占率逐年提升但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具体而言,从2017年至2021年,以瓷砖产量为口径的CR4由1.20%提升至4.52%,以瓷砖营收为口径的CR4由1.62%提升至5.75%,其中,公司以瓷砖产量和营收为口径的市占率分别为1.34%和1.52%。 多因素驱动行业供给端边际收缩,龙头企业市占率或提升。 今年受下游地产需求下行叠加原燃材料成本上涨影响,传统陶企尤其是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不足的中小陶企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而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屡破新高,故部分江西中小陶企转型锂渣煅烧提锂。截至2022年10月,十余家江西陶企将50余条陶瓷产线进行技改转产锂电。由于陶瓷产业能耗受到严格监管,该批产线将来几乎无法转回生产瓷砖,短期来看终端或流入一批特价库存瓷砖冲击市场,但长期来看则有利于优化行业竞争格局。2022年11月2日,四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将陶瓷等产品碳排放指标纳入绿色建材标准体系,加速高能耗的低效产能出清,助力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向绿色建材龙头方向提升。公司作为工信部列入的第一批绿色工厂示范单位,2022年上半年减少6083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力推进绿色制造,有望在环保趋严背景下显著受益。 “保交楼”助力下游地产竣工端边际改善2022年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加大,前三季度房地产新开工、竣工和销售面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但随着“保交楼”政策逐步落实,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1-10月累计房屋竣工面积下降18.7%,较1-8月同比数据缩窄1.1pct实现边际改善,我们认为中央及地方陆续出台的“保交楼”政策已经初步取得一定效果,考虑到政策对地产竣工端的影响有一定滞后性,我们预计竣工端的修复将于2022年Q4及2023年进一步兑现,瓷砖作为竣工端建材品类,需求有望受到提振。此外,有一定流动性风险的地产企业,未来在新房交付时或降低精装房比例,毛坯房比例上升将进一步带动C端客户增长,公司的大零售优势或将逐步体现,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工程业务经减值计提,轻装上阵弹性更足。我们预计瓷砖行业或于22年Q1迎来业绩修复期,公司业绩增长驱动在即。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74.1、93.5、109.8亿元,EPS分别为0.43、0.61、0.7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2、13.4、10.7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2)行业出清速度不及预期;3)地产竣工端修复不及预期。
集智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1-25 54.35 -- -- 67.79 24.73%
78.44 44.32%
详细
2022年 11月 21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包括: (七)巩固装备制造业良好势头。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重大技术装备自主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优化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试点政策, 深入开展政府采购支持首台(套)试点, 推动首台(套)、首批次等创新产品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 投资要点 政策聚焦装备制造业, 公司业务或受益2022年 11月 21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重视装备制造业,其中包括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重大技术装备。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全自动平衡机的设计和制造,下游行业包括航天航空、高铁、 电力、船舶等,属于《通知》提及的装备制造业范畴,有望持续受益。 专注高速平衡机研发, 具备经济+安全双重意义公司专注高速平衡机研发、制造业务, 具备经济和战略安全的双重意义。 高速动平衡机的下游行业包括船舶用燃气轮机、核动力汽轮发电机组、航空发动机等, 目前下游相关制造企业进行高速动平衡的实验装置对进口设备存在较大依赖度。 公司专注研发高速动平衡技术及其产品, 具备经济和战略安全的双重意义,一方面是对高速平衡机市场进行国产替代,更为重要的是提升国产大型装备性能,保证国防和军事能力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公司高速动平衡机研发进展顺利。 公司参与完成了 250吨、200吨等高速动平衡设备及准高速动平衡设备,已经完成了应用在航空细长轴类转子的高速动平衡机, 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实际生产经验团队的公司。 公司于 2020年为中国船舶提供高速动平衡仪的定制; 2021年 12月通过引进航发基金的方式与中国航发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定制“高精度”的航空 专用平衡机,抓住航空发动机国产化的机遇。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 2.97、 4.00、 5.13亿元, EPS 分别为 0.44、 0.77、 1.07元,当前股价对应 PE分别为 124.7、 71.6、 51.1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民用及高速动平衡市场规模低于预期; (2)主业营业收入低于预期; (3)自动化生产线业务拓展规模低于预期; (4)谛听科技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伟星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11-24 20.53 -- -- 22.70 10.57%
26.66 29.86%
详细
PPR管道行业先驱,Q3业绩、现金流环比改善公司主要从事中高档新型塑料管道的制造和销售,是国内PPR管道行业的技术先驱,在塑料管道行业深耕多年。2021年我国塑料管道总产量为1677万吨,随城市管道改造工作的推进以及以塑代钢趋势引发的新需求,行业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2021年公司市占率为1.81%,其中,PPR管材为公司主要业务,营收占比达47%,市占率约为8%。公司市占率位于行业前列,将充分受益于行业市场规模扩张。 公司Q3业绩、现金流环比改善。2022年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16.61/4.04亿元,同比+1.31%/+12.49%,环比+11.02%/+63.2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9亿元,环比+273.67%,收现比/净现比为104.59%/35.73%,环比-7.49pct/+25.11pct,业绩和现金流均出现明显改善。公司主要原材料PPR、PE价格相对稳定,PVC也已从高位9290元/吨回落至6055元/吨,预计后续仍将处于低位,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回落,公司四季度业绩有望进一步改善。 渠道体系搭建完善,零售工程双轮驱动公司市场营销能力强大,执行“零售工程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2022年Q3,公司零售/工程业务占比为63%/37%,受建筑工程端业务影响,工程业务占比对比H1略有下滑。零售端业务主要为PPR产品,依托经销渠道销售。公司开展线上星零售模式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并不断推动渠道下沉。截至2022H1,公司拥有30多家销售分公司,1700多名销售人员,30000多个营销网点,渠道营销体系搭建完善。2021年零售业务实现逆势发展,PPR管材管件营收同比+27.64%。工程端业务采取直销经销相结合的方式,公司加快市政工程全国性布局,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同时加大建筑工程优秀客户储备力度,加强风险管控力度,提升应收账款质量。 同心圆赋能产业链,系统集成打造产品优势公司积极推进“同心圆”产品链战略,培育家装防水净水业务,推进系统集成,打造产品竞争优势。2022H1公司防水净水业务同比+64.02%,新品类业务增长较为迅速。此外,公司收购捷流公司完善排水业务布局,以此打开国内高端住宅项目及大型公建市场发展空间。并借助捷流公司加快国际化步伐,做强东南亚、南亚市场。随公司渠道不断扩张,叠加新品类带来的产品集成优势,公司有望开拓新增长曲线。 优化企业人才结构,股权激励提升动力公司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升管理效率。2021年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同比减少14%,出现较大缩减。销售人员数目基本保持稳定,但销售人员人均薪资同比+27.7%,公司员工整体人均薪资也同比增长24.89%,较高薪资激励可以充分激活销售人员动力。公司人均创收也出现较大增长,同比增长29.47%至144.55万元,公司整体效率显著提升。 此外,公司也多次实施股权激励提升员工动力。2011、2016、2020年公司分别实施股权激励,且激励总数逐轮增加。其中,2020年共向143名激励对象定向发行1900万股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中销售人员占比约达到36%,可以有效提升销售人员积极性,提高销售能力。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8.76、77.87、89.66亿元,EPS分别为0.82、0.99、1.1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6、21.1、18.4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2)房地产恢复不及预期;3)渠道扩张不计预期;4)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5)海外市场拓展不计预期。
瑞可达 2022-11-23 109.37 -- -- 120.00 9.72%
120.00 9.72%
详细
瑞可达发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公司公告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100万股(占比0.88%),其中首次授予80万股,授予价格66.92元,解锁条件为23/24/25年营收不低于21/28/36亿元,激励对象共150人(占比12%),为公司核心骨干人员。 投资要点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充分调动骨干积极性11月18日瑞可达发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150名核心骨干人员授予100万股(首次授予80万股,预留20万股),合计占总股本的0.88%,首次授予价格为66.92元。限制性股票激励分别于授予日1/2/3年后解锁,解除限售比例分别为30%/30%/40%,解锁条件为公司在2023/2024/2025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1/28/36亿元,2023/2024/2025年摊销费用分别为1991.75/1003.95/488.26万元,权益费用总计为3483.96万元。 我们认为公司本次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设置合理,并且个人考核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公司将激励对象个人考核评价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对应归属比例为100%、100%、50%和0%。合理的业绩目标结合个人考核体系有助于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以及调动员工工作动力,有利于公司未来持续增长。 下游行业景气度依旧,公司订单充足,增长动能强劲1)新能源车产销量维持高速增长。2022年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6.2/71.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91.8%/86.2%,环比增长0.97%/0.91%。2022年10月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达到28.51%,渗透率上升明显,公司作为连接器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于下游行业高景气度。3)目前公司新能源业务在手订单充沛,未来增长动能充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已签订单15.74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新能源车及储能订单金额合计13.60亿元,通信订单1.11亿元,其他订单1.03亿元,充足的订单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公司产品链趋于完善,主要客户发展良好1)产品线更加丰富,布局趋于完善。公司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包括高压连接器、充换电连接器、智能网联高速连接器以及电子母排等产品。截至2022年11月公司高速连接器已经完成了全系列开发,包括Fakra、MiniFakra、HSD、以太网VEH、TypeC等产品,公司产品线进一步完善。2)下游客户发展良好,蔚来换电业务继续推进。2022年11月20日,蔚来官方宣布NIOPower长江中游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正式打通,至此蔚来已经在全国累计建成327座高速换电站,公司作为蔚来该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有望受益于其换电站建设的持续发展。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6.27、25.19、35.90亿元,EPS分别为2.54、4.03、6.1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3.1、27.1、17.8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低于预期;2)增发进展不及预期;3)项目建设进展不及预期;4)主业毛利率下滑等。
吉林化纤 基础化工业 2022-11-22 5.75 -- -- 5.88 2.26%
5.88 2.26%
详细
吉林省属上市平台,粘胶纤维主业稳健公司于1960年成立,1996年上市,是吉林化纤集团(下称“集团”)控股子公司和吉林省碳纤维产业链碳丝上市平台,实控人为吉林市国资委。多年以来公司以粘胶纤维为主业,产品包括粘胶长丝和粘胶短纤,公司为国内粘胶长丝行业龙头;近年布局碳纤维业务并加速扩充产能,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粘胶纤维主业稳定增长,粘胶长丝稳居国内龙头。公司粘胶纤维业务主要依托子公司吉林艾卡粘胶纤维(持股100%)和吉林吉溧(持股51%),2017-2021年营收由16.86亿元增至34.02亿元,CAGR达19%;其中2021年粘胶长丝/粘胶短纤营收分别为22.05/11.97亿元,毛利率12.01%/1.61%,公司盈利能力较高的粘胶长丝业务占比(61.6%)显著高于粘胶短纤(33.4%)。11)粘胶长丝:公司为国内粘胶长丝行业龙头,产能8万吨/年,2021年国内总产能21万吨/年,公司占比超三分之一。粘胶长丝产品以出口为主,公司客户遍及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日本、韩国等众多海外国家和地区。且公司产品在高端领域优势明显,2021年高端市场占有率超45%。22)粘胶短纤:公司产能12万吨/年,作为粘胶长丝的补充,二者相互配合有利于扩大粘胶纤维总体销售。 粘胶纤维行业趋于集中,龙头市场份额有望增加。双碳背景下,近年许多中小化纤企业因难达环保要求而陆续退出市场,随着落后产能加速淘汰,行业集中度趋于提升。公司持续改进生产技术水平并进行产品更新换代,近几年粘胶纤维新产品的数量、质量均不断提高,我们认为公司粘胶纤维业务发展的基本盘稳定,有望继续保持龙头地位,并受益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持续增加市场份额。 碳纤维行业前景广阔,国产替代有望加速碳纤维下游应用广泛,为政策重点支持行业。碳纤维相比普通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优点。按纤维丝数量不同,碳纤维分小丝束、大丝束两种:小丝束性能优异但价格较高,多用于航空航天、军工以及高端体育用品和光伏热场等领域;大丝束则性能相对较低但成本也低,常用于基础工业如风电、建筑等领域。鉴于其军民两用的特殊属性和重要战略地位,碳纤维为国家重点发展行业,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各地纷纷出台具体措施进行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碳纤维行业快速成长,国产替代为发展趋势。11)需求高增,风电为主要驱动力。风电为大丝束碳纤维增量需求主力,2021年占我国碳纤维需求达36.1%。近年来风电装机的迅速提升(2017-2021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量从164GW提升至329GW,CAGR19%)带动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碳纤维需求国,2021年我国需求量达6.24万吨,占全球53%,市场规模达15.88亿美元,占全球47%。预计在海上风电快速发展及风机大型化趋势下,碳纤维在风电叶片中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行业需求将持续景气,我们预测2025年我国碳纤维市场规模有望达200亿以上。22)产能扩张,国产替代有望加速。2021年我国以6.34万吨的运行产能(占全球30.5%)成为全球最大碳纤维生产国,且据统计,2022年全国新建产能有望超过5万吨(集团/新创碳谷/上海石化/新疆隆炬分别为2.7/1.2/0.6/0.6万吨),国产碳纤维供应能力正迅速提升。若考虑到疫情对国际航运的负面影响,以及日美等国在高端产品领域的潜在断供风险,我国对包括碳纤维在内的重要产业领域“自主可控”日益强烈的诉求,据此,我们判断碳纤维产业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本土碳纤维厂商或将迎来发展机遇。 公司前瞻布局碳纤维业务,技术储备扎实,第二成长曲线可期公司是我国最早布局碳纤维市场的企业之一,依托其在技术、产业链等维度上的竞争优势,有望率先受益需求快速增加和供给国产替代红利。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11)技术优势突出,产品性能优良。公司所属吉化集团在我国率先完成了碳丝生产线装备国产化攻关,并于2019年实现国内首批48K大丝束碳纤维的量产,产品各项指标均超过日本东丽T300水平;2022年7月开车35K预浸料专用大丝束碳化线,此线为集团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属国内首创,产品力学强度指标达到行业领先的T700等级。作为集团旗下重要的碳丝上市平台,公司可依托集团领先的大丝束研发技术资源,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提供兼具高品质和价格优势的大丝束碳纤维产品。 22)深度合作吉林碳谷,原料供应具备有力保障。公司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碳纤维原丝均通过市场化方式采购自吉林碳谷,后者是国内最大原丝生产企业和唯一原丝外售供应商。 由于双方同属吉林国资委且厂区地理位置毗邻,公司在采购流程协调、产品运输成本及技术合作创新上均具有显著优势。 33)吉林碳纤维产业集群效应明显、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吉化集团碳纤维产业布局清晰,公司发展环境优越。吉林是我国最早研发碳纤维技术的地区之一和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形成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链条,省内现有上游丙烯腈生产企业,中游原丝、碳丝、复材生产企业和下游应用客户,可为公司提供良好的供应市场和产业资源。此外吉林省明确将碳纤维产业打造成经济重要增长点,出台《吉林市推动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通过优先保障土地供应、优先给予能耗指标等切实措施支持产业发展。在吉林碳纤维产业链整体规划框架下,到“十四五”末吉化集团将形成33万吨原丝、10万吨碳纤维、6.5万吨复材的生产能力,较现有产能大幅扩充。公司作为吉化集团下重要上市平台,有望充分受益产业集群效应和省内政策支持,在优越的发展环境下加速成长。 募投项目稳步推进,资产注入预期愈发确定,未来产能有望大幅扩容20222年年77月,公司定增募资12亿元落地,用于1.2万吨碳纤维复材项目建设。项目产品主要用于风电叶片的生产,据赛奥碳纤维预测,2025年全球风电叶片碳纤维需求将达8.06万吨,较2021年(3.3万吨)提升两倍以上,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募投项目于2021年9月28日正式开工,据中国建材信息网,该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下半年投产。考虑到公司抢抓建设进度动力较强,实际达产时间或将有所提前。 22022年年33月,集团表示将于33年内将国兴碳纤维控股权注入上市公司。国兴碳纤维为集团大丝束碳纤维生产主体,现有1.2万吨碳纤维产能,在建1.5万吨碳纤维产能,据“吉林市发布”媒体,该项目已于2022年8月全部竣工,计划年内投产。募投项目和优质资产的注入将为公司快速扩张产能提供强大助力,显著增强公司实力。 产能进一步增加,大丝束龙头地位夯实。公司目前不仅拥有吉林凯美克(控股100%)的600吨小丝束产能,且其参股的吉林宝旌(参股49%)拥有8000吨大丝束碳纤维产能(权益产能4000吨)。若募投项目顺利实施且集团资产成功注入,公司将新增募投1.2万吨复材产能(相当于1万吨碳纤维产能)、国兴现有1.2万吨碳纤维产能和将投产的1.5万吨碳纤维产能,大丝束碳纤维产能将扩充至约4.1万吨。产能大幅扩充将为公司带来更为明显的规模优势,公司大丝束龙头地位将随产能逐渐增加而不断夯实。 20223Q3现边际好转,长期发展态势向好12021年至2022H1,疫情爆发和原材料上涨压力下公司业绩下滑。公司2021年营收35.8亿元(同比+43.2%),扣非净利润-1.37亿元;2022H1营收18.63亿元(同比+10.93%),扣非净利润-0.41亿元,其中碳纤维首次贡献营收0.39亿元(占比2.11%),毛利率达19.27%(高于整体毛利率7.86%)。公司业绩下滑,系印度等主要出口国家疫情爆发造成粘胶长丝出口不畅,下游开工不足致产品价格徘徊低位,以及大宗原料、化工辅材料及能源价格大幅上升导致成本增加所致。 20223Q3扭亏为盈,发展态势向好。公司2022Q3单季营收11.69亿元(同比+24.39%),扣非净利润516.28万元,毛利率/净利率分别达7.86%/0.88%,同比+1.04/5.08pct。公司单季度扭亏主要系今年下半年以来疫情、原材料上涨等不利因素已有所缓和,以及纤维产品价格回升所致。随着不利影响进一步消退以及公司新建产能快速放量,在高速发展的下游需求带动下,我们认为2022Q3或将成为公司扭亏转盈的边际拐点,公司有望在碳纤维业务带动下,迎来业绩的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在不考虑国兴碳纤维资产注入的前提下,预测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6.01、43.01、49.06亿元,EPS分别为0.01、0.1、0.1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94.4、57.5、43.6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竞争格局恶化;2)公司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3)集团资产注入不及预期等。
伟星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11-22 21.21 -- -- 22.70 7.02%
26.54 25.13%
详细
PPR管道行业先驱,Q3业绩、现金流环比改善 公司主要从事中高档新型塑料管道的制造和销售,是国内PPR管道行业的技术先驱,在塑料管道行业深耕多年。2021年我国塑料管道总产量为1677万吨,随城市管道改造工作的推进以及以塑代钢趋势引发的新需求,行业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2021年公司市占率为1.81%,其中,PPR管材为公司主要业务,营收占比达47%,市占率约为8%。公司市占率位于行业前列,将充分受益于行业市场规模扩张。 公司Q3业绩、现金流环比改善。2022年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16.61/4.04亿元,同比+1.31%/+12.49%,环比+11.02%/+63.2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9亿元,环比+273.67%,收现比/净现比为104.59%/35.73%,环比-7.49pct/+25.11pct,业绩和现金流均出现明显改善。公司主要原材料PPR、PE价格相对稳定,PVC也已从高位9290元/吨回落至6055元/吨,预计后续仍将处于低位,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回落,公司四季度业绩有望进一步改善。 渠道体系搭建完善,零售工程双轮驱动 公司市场营销能力强大,执行“零售工程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2022年Q3,公司零售/工程业务占比为63%/37%,受建筑工程端业务影响,工程业务占比对比H1略有下滑。零售端业务主要为PPR产品,依托经销渠道销售。公司开展线上星零售模式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并不断推动渠道下沉。截至2022H1,公司拥有30多家销售分公司,1700多名销售人员,30000多个营销网点,渠道营销体系搭建完善。2021年零售业务实现逆势发展,PPR管材管件营收同比+27.64%。工程端业务采取直销经销相结合的方式,公司加快市政工程全国性布局,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同时加大建筑工程优秀客户储备力度,加强风险管控力度,提升应收账款质量。 同心圆赋能产业链,系统集成打造产品优势 公司积极推进“同心圆”产品链战略,培育家装防水净水业务,推进系统集成,打造产品竞争优势。2022H1公司防水净水业务同比+64.02%,新品类业务增长较为迅速。此外,公司收购捷流公司完善排水业务布局,以此打开国内高端住宅项目及大型公建市场发展空间。并借助捷流公司加快国际化步伐,做强东南亚、南亚市场。随公司渠道不断扩张,叠加新品类带来的产品集成优势,公司有望开拓新增长曲线。 优化企业人才结构,股权激励提升动力公司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升管理效率。2021年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同比减少14%,出现较大缩减。销售人员数目基本保持稳定,但销售人员人均薪资同比+27.7%,公司员工整体人均薪资也同比增长24.89%,较高薪资激励可以充分激活销售人员动力。公司人均创收也出现较大增长,同比增长29.47%至144.55万元,公司整体效率显著提升。 此外,公司也多次实施股权激励提升员工动力。2011、2016、2020年公司分别实施股权激励,且激励总数逐轮增加。其中,2020年共向143名激励对象定向发行1900万股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中销售人员占比约达到36%,可以有效提升销售人员积极性,提高销售能力。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8.76、77.87、89.66亿元,EPS分别为0.82、0.99、1.1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6、21.1、18.4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2)房地产恢复不及预期;3)渠道扩张不计预期;4)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5)海外市场拓展不计预期。
兔宝宝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11-16 9.40 -- -- 11.54 22.77%
18.59 97.77%
详细
装饰板材龙头品牌,业绩保持稳定增长公司深耕板材行业三十年,目前稳坐国内板材行业龙头,主营装饰材料和定制家居两大板块, 2022H1 分别占比77%/22%,其他业务占比1%。公司为装饰板材领域龙头,2021 年营收65.82 亿元,毛利率13.68%,2022 年位居中国板材网“板材十大品牌”之首,高端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近年来公司定制家居业务增势迅猛,2016-2021 年从2.98 亿元增长至26.87 亿元,CAGR 达55.28%,2021 年毛利率25.19%,相比2016 年提升了4.16pct。 公司多年增长稳定,2017-2021 年营收从41.2 亿元增长至94.26 亿元,CAGR 达22.99%;净利润从3.64 亿元增长至7.37 亿元,CAGR 达19.29%。2022 年行业受到疫情管控和下游地产行业低迷的影响较大,但是公司经营情况仍然稳健,三季度实现现金流边际改善:1)公司2022 年营收承压,前三季度公司营收58.73%,同比-7%。2)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2 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18.19%,净利率6.85%,相比2021年分别+0.49pct、-0.97pct。3 )公司现金流保持良好,2022Q3 公司账面货币资金留存4.96 亿元, Q2/Q3 经营性现金净流入3.79/4.10 亿元, Q3 收现比/ 净现比分别为1.08X/2.63X,环比+0.13X/+0.30X,2022Q3 短期借款相比于2022H1 减少了2.52 亿元,公司现金流环比改善明显。 大行业小企业,装饰板材龙头提升空间巨大装饰板材市场规模大,集中度低,供给侧改革+新规收紧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我国是人造板生产消费第一大国,应用于定制家具及装饰板材产品的市场规模接近3000 亿元。目前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众多,2020 年国内人造板企业超过1.6万家,兔宝宝市占率不足5%,未来提升空间巨大。同时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淘汰落后产能,2020 年底全国累计注销、吊销、停产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约1.75 万家。2021年10 月1 日公司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正式施行,新规将进一步带动全行业产品环保品质升级,加速非标企业退出市场,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 依靠行业领先的环保技术,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格局的变化,加速提升市占率。1)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建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各类科研平台,2018-2022 年研发费用均超过5000 万元。2)得益于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产品环保性能较好。目前市场上仍存在大量环保等级为E1 级(甲醛释放量≤0.124mg/m3)板材,而公司主打产品生态板均已达到E0 级( 甲醛释放量≤0.050mg/m3),与加拿大厂商Norbord 合作的OSB 板已经达到ENF 级(甲醛释放量≤0.025mg/m3)。公司作为板材环保领域先行者,有望抓住机会提高市场份额。3)顺应绿色建材发展趋势,公司迎来发展机会。2022 年11 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继续推动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化发展,该领域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公司凭借较高的研发能力与先进的环保技术将迎来提高市占率的宝贵机会。 业务+渠道多元化发展驱动公司业绩增长家具行业个性化定制需求兴起,公司抓住机遇及时切入定制家居赛道。根据艾瑞咨询,家装消费中35 岁以下人群占比达到了51.9%,年轻人对于定制化需求更高,定制家居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22 年定制橱柜/衣柜/木门市场规模分别达到了1461/950/520 亿元, 相比于2016 年增长了53.14%/55.99%/176.60%。公司定制家居业务2016-2021 年CAGR 达到55.28%,2021 年整体单店营收达到了66.70 万元,同比增长39.76%。 公司渠道兼顾BC 两端,渠道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巩固自身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多年来深耕C 端,持续拓宽经销渠道。截至2021 年末,拥有各类专卖店共3542 家,其中装饰材料/成品家居专卖店分别为2635/907 家,其中公司在板材业务基础上布局以全屋定制为主的健康家居门店体系,2021 年底家居综合店/全屋定制店/地板店/木门店分别有305/229/276/97家。同时公司进一步向县级市场和乡镇市场下沉,2021 年末各地营销网点已经超过1000 家。 易装模式为公司创造板材增值价值,打造C 端渠道差异化优势。截至2021 年末,公司易装专卖店已由2018 年末的45 家增加至797 家,公司C 端市场进一步拓展。兔宝宝易装核心业务包括整合设计、产品以及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从材料选择到风格设计再到上门安装的一站式服务。易装模式解决了消费者在板材选购、加工过程中面临的痛点,顺应了行业定制化趋势。 公司大力拓展家具厂、家装公司等B 端渠道。2022H1 公司全国布局十六大分公司,承载渠道拓展、渠道管理、市场监督和售后服务等职能,赋能经销商开展B 端业务,截至2021 年末公司已经与5800 多家定制家具企业达成业务合作。 收购裕丰汉唐,加码定制家居大B 端业务布局。公司在2021年取得裕丰汉唐95%的股份,一方面公司可以拓展自身工程端渠道,裕丰汉唐与万科、融创、旭辉等房企合作密切,公司可以借此实现与优质客户的深度绑定。另一方面裕丰汉唐可以利用公司品牌以及产品设计增强服务能力,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股权激励调动核心人员积极性2022 年10 月公司发布《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本次激励计划向任职的董事、核心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等461 人授予3000 万份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4.03%,授予价格为5.01 元/股。解锁日期分别为2022/2023/2024 年审计报告披露之日起12 个月内,解锁比例分别为40%/30%/30%。以公司2021 年扣非净利润为基数,业绩考核目标分别为2022/2023/2024 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35%/55%。为此次激励计划对象范围较广,股票授予价格较低,旨在充分调动中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彰显公司治理决心。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2-2024 年收入分别为98.33、114.46、137.09亿元,EPS 分别为0.88、1.11、1.32 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7、7.7、6.5 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疫情反复导致终端销售不及预期;2)公司渠道开拓情况不及预期;3)下游地产端资金风险持续加大,恢复情况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2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