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程宇婷

安信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450522030002...>>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鼎龙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4-12 20.90 25.80 15.80% 22.46 7.46% -- 22.46 7.46% -- 详细
事件:4月10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收26.67亿元,同比下滑2.00%;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减少43.0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减少52.79%。 全年营收逐季增长,多重因素影响利润率承压:2023年Q1-Q4公司营收逐季度上行,分别为5.47/6.13/7.13/7.95亿元,单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79%,环比增长11.42%;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下降51.99%,环比下降43.09%,单季度利润环比下降主要由于四季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其中,全年半导体材料板块营收8.57亿元,受打印耗材芯片业务口径调整影响,若剔除芯片业务,该板块业务营收为6.69亿元,同比增长28%;打印复印耗材业务营收17.86亿元,若加回芯片业务,板块营收为19.73亿元,同比下降7.9%,如剔除珠海天硌出表因素影响,同比下降4.2%。两板块毛利率同比均有下滑,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动等因素。费用端公司持续加大在光电半导体光刻胶等半导体创新材料新项目的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金额3.80亿元,同比增长20.20%;研发费用率14.26%,同比增加2.64pct;研发人员数量占比30.74%,同比增加6.87pct。 同时,仙桃产业园建设影响银行贷款利息支出增加、汇兑损益、参股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同比下降、旗捷科技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及北海绩迅上市中介费用支出等因素,均对归母净利润有一定影响。报告期末库存量同比减少60.37%,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5.34亿元,存货周转及现金流情况良好。 CMP抛光垫四季度业绩亮眼,CMP抛光液及清洗液快速上量:(1)CMP抛光垫业务:全年实现收入4.18亿元,同比下降8.65%;但第四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49亿元,环比增长25.68%,同比增长49.21%,创历史单季收入新高。对比上半年,受下游部分客户政策面影响产能较弱而出现销量下滑,抛光垫业务边际明显改善。其中,潜江工厂多个抛光软垫产品已实现批量销售,测试通过的客户增加,产量进入爬坡阶段,包括无纺布类抛光垫也在多家客户的Grinding制程测试通过并取得订单。自制CMP抛光硬垫用微球的中试工作已完成并开始产业化建设,后续逐步实现CMP抛光硬垫三大核心原料自产,巩固产品竞争力。(2)CMP抛光液及清洗液业务:全年实现收入0.77亿元,同比增长330.84%;第四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890万元,环比增长32.96%,同比增长294.61%,进入快速上量阶段。搭载自产研磨粒子的抛光液产品客户需求持续增长,铜及阻挡层抛光液开始在国内主流客户产线验证,氧化铈抛光液持续开发。清洗液方面,除铜CMP清洗液,已开发导入多款23年开发出的其他制程清洗液并产生销售收入。随着半导体产业规模的增长和制程工艺的进步、芯片堆叠层数的增加,抛光步骤和CMP耗材用量将会增加,CMP材料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根据TECHCET最新预测显示,2024年全球CMP耗材市场预计将达35亿美元,至2027年将进一步增长至42亿美元。公司作为具有先发优势的国产供应商,有望率先受益。 显示材料助力业绩增长,先进封装及晶圆光刻胶快速推进:(1)半导体显示材料:2023年销售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267.82%;第四季度实现销售收入6,673万元,环比增长17.46%,同比增长174.86%。OLED面板产业上游核心原材料供应链自主化程度低,国内替代空间广阔。公司YPI、PSPI产品已成为国内部分主流面板客户第一供应商,处于国产供应领先地位,薄膜封装材料TFE-INK已经通过下游大客户认证并取得批量订单。(2)高端晶圆光刻胶:潜江一期小规模光刻胶量产线建设基本完成,潜江二期300吨光刻胶量产线的建设也于2023年下半年启动。目前已布局16支国内还未突破的主流晶圆光刻胶,包括8支高端KrF光刻胶和8支浸没式ArF光刻胶(其中包括4支负显影浸没式ArF光刻胶),已完成7支产品的客户送样,其中包括一支极限分辨率KrF光刻胶和一支极限分辨率ArF光刻胶,其余产品均计划在2024年完成客户送样。(3)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临时键合胶产业化建设已完成,具备量产供货能力,已基本完成国内主流客户的验证及量产导入工作;半导体封装PI布局7款产品,送样5款,产品全面覆盖非光敏PI、正性PSPI和负性PSPI,公司计划24年完成部分产品的验证并开始导入。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2.51亿元、39.83亿元、47.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1亿元、6.06亿元、9.0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3元、0.64元、0.95元。综合考虑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复苏,公司作为平台型半导体材料公司的国产供应领先地位,以及相关业务拓展情况,成长性突出,结合Wind行业一致预期,给予公司60倍PE估值,对应2024年EPS为0.43元,给予6个月目标价25.80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业务经营风险。
清溢光电 计算机行业 2023-12-12 21.61 28.40 59.55% 22.97 6.29%
22.97 6.29%
详细
事件:公司12月6日公告称,拟向境内自然人、机构投资者定增募资不超12.0亿元,发行数量为8004.0万股。募集资金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用于投资:高精度掩膜版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高端半导体掩膜版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 新建项目助力半导体掩膜板业务推进,国产化需求迫切:“高端半导体掩膜版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36个月,主要产品为覆盖250nm-65nm制程的高端半导体掩膜版,计划总投资6.04亿元人民币,拟投入募集资金6亿元。公司2023年上半年半导体业务收入为6,161万元,在主营业务中占比为14.90%。 SEMI2023年6月分析报告中指出,2022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销售额增长8.9%,达到727亿美元,超过2021年创下的668亿美元的前一市场点。硅、湿化学品和掩膜版等领域在晶圆制造材料市场中表现出最强劲的增长。本项目将提高公司半导体掩膜版产品的技术能力和产能,优化公司掩膜版产品结构,提升公司在半导体掩膜版市场占有率。公司已实现180nm工艺节点半导体芯片掩膜版的客户测试认证及量产,同步开展130nm-65nm半导体芯片掩膜版的工艺研发和28nm半导体芯片所需的掩膜版工艺开发规划。 国产替代叠加新品开发,面板掩模版持续高景气:“高精度掩膜版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24个月,主要产品为平板显示掩膜版,系平板显示产业链上游核心材料之一,计划总投资80,001万元人民币,拟投入募集资金60,000万元,主要生产8.6代及以下高精度掩膜版,应用于a-Si、LTPS、AMOLED、LTPO、MicroLED等平板显示掩膜版产品。根据Omdia数据,2027年全球8.6代及以下平板显示行业掩膜版销售收入预计达1,293亿日元,占全球平板显示行业掩膜版销售额的比例为93.5%,8.6代及以下平板显示行业用掩膜版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中国大陆平板显示行业掩膜版的需求将持续上升,预计到2026年,中国大陆平板显示行业掩膜版需求全球占比将达到60%。AMOLED/LTPS等高精度掩膜版2022年国产化率仍只有9%,国产替代空间大。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提高公司平板显示掩膜版产能,提升高精度平板显示掩膜版国产化程度及配套水平,填补国内产业空白。公司已实现8.6代高精度TFT掩膜版及6代中高精度AMOLED/LTPS等掩膜版的量产,正逐步推进6代超高精度AMOLED/LTPS等掩膜版的研发和高规格半透膜掩膜版规划开发。 前三季度业绩稳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21.97%,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增长36.87%。公司Q3单季度毛利率为29.48%,同比上升2.80pcts;净利率为16.48%,同比上升2.00pcts。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上升,主要系客户加大新品开发的力度,带动掩膜版需求增长,公司接受的订单数量有提升。公司前三季度净利上升主要系因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高,对产品、业务和客户进行了结构性优化,产品获利能力优于上年同期。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公司整体产能扩张及技术水平升级,市占率及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根据半年报,募资项目已基于公司自有资金启动分期建设,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9.50亿元、12.13亿元、15.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1.89亿元、2.3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2元、0.71元、0.88元。综合考虑掩模版行业国产化需求迫切、公司平板显示掩膜版市场龙头地位以及未来产能扩充,给予公司2024年40倍PE,对应12个月目标价28.4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及贸易形势不确定性;设备材料依赖进口的风险;重资产经营的风险;新产品进展不及预期;产能扩充不及预期等。
沪硅产业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06 17.98 22.37 72.08% 18.99 5.62%
18.99 5.6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23.90亿元(YoY-7.94%);归母净利润为2.13亿元(YoY+68.7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63亿元(YoY-170.71%)。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6亿元(YoY-14.05%,QoQ+5.84%),归母净利润0.25亿元(YoY-64.51%,QoQ-69.54%)。 受半导体行业周期性影响,公司三季度业绩承压。公司单三季度毛利率为15.08%,同比下降8.18pcts,环比下降2.03pcts;单三季度净利率为1.53%,同比下降7.07pcts,环比下降7.06pcts。 半导体产业周期性调整持续,受此影响,公司三季度半导体硅片收入下降。同时公司持续投入扩产项目,提前布局周期拐点:300mm大硅片二期项目、芬兰200mm硅片项目等持续较大的建设投入导致相关成本费用增加。单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2.38%,同比上升0.49pcts,管理费用率为8.29%,同比上升1.61pcts,财务费用率为-0.82%,同比下降0.79pcts。归母净利润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系投资的上市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大所致。 产能规划持续扩张,提前布局周期拐点:前三季度,子公司上海新昇300mm半导体硅片的产能建设持续推进,一期30万片/月的产线产能利用率及出货量保持稳定,累计出货超800万片。子公司上海新昇二期30万片/月300mm硅片产能建设项目生产设备现已形成7万片/月的新增产能,预计公司2023年年底300mm芯片产能将达到45万片/月。子公司芬兰Okmetic在芬兰万塔200mm半导体特色硅片扩产项目预计将在年内完成厂房的基础建设。 公司产品研发认证稳步推进:公司在研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及各类消费类产品、存储芯片制造、逻辑芯片制造、MEMS、SOI生产、滤波器应用等,单三季度研发费用为0.69亿元(YoY+9.51%,QoQ+22.69%),单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7.33%,同比上升1.35pcts,持续支持高端产品研发。子公司新傲科技继续推进300mm高端硅基材料研发中试项目。外延业务方面,新傲科技与客户开展全方位合作,面向新能源汽车和工业类产品需求,积极开拓IGBT/FRD产品应用市场。控股子公司新硅聚合持续进行滤波器应用产品研发和送样,部分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单晶压电薄膜材料处于样品开发中。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34.40亿元、43.79亿元、58.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亿元、3.44亿元、4.3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08元、0.13元、0.16元。综合考虑半导体硅片行业景气度、公司市场地位以及扩产情况,结合Wind行业一致预期,给予12.5倍PS估值,12个月目标价22.37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投资建议:行业复苏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清溢光电 2022-10-24 21.13 24.32 36.63% 23.89 13.06%
23.89 13.06%
详细
事件:10月20日,公司发布2022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47亿元,YoY+41.46%;实现归母净利润0.69亿元,YoY +123.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6亿元,YoY +142.20%。 合肥工厂产销规模持续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高:22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YoY+28.95%;实现归母净利润0.30亿元,YoY +193.82%,单季度毛利率为26.13%,YoY +3.33pct,自22Q1起持续提升。净利润增长主要由于子公司合肥清溢产能爬坡后产销规模增长放量,根据公司公告,22Q3合肥工厂盈利1,451.03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053.76万元。合肥工厂于22年上半年实现量产,随着产能释放,市场份额提升,利润端有望持续增长。同时,折旧等固定费用由于产销规模增加而减少了单位成本,从而提升利润率。 面板新品开发带动需求增长,产能释放加速提升市场份额:根据公司公告,上游掩模基板及掩膜版保护膜等上游材料供应紧张,同时今年上半年全球面板行业景气度下降,面板厂商为提升产能利用率,加速新品开发,带动掩膜版需求端快速增长。因此平板显示用掩膜版景气度上行。根据公司半年报,合肥工厂聚焦AMOLED/LTPS用高精度掩膜版等中高端产品,部分产品分辨率达到1,600 pixels per inch (ppi)并已应用于VR产品。同时,公司计划新引进平板显示掩膜版光刻机,有望进一步提升综合产能。 半导体芯片掩膜版部分产品已量产,积极推进客户认证:半导体芯片用掩膜版产能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增速放缓,三季度随着疫情影响消退,业务加速增长。根据公告,半导体掩膜版技术目前已实现250nm工艺节点的6英寸和8英寸半导体芯片用掩膜版的量产,正在推进180nm半导体芯片用掩膜版的客户测试认证,同步开展130nm-65nm半导体芯片用掩膜版的工艺研发和28nm半导体芯片所需的掩膜版工艺开发规划。公司半导体芯片掩膜版的客户有:艾克尔、颀邦科技、长电科技、中芯国际、士兰微、英特尔、上海先进等。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5亿元、11.44亿元、14.3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3亿元、1.33亿元、1.85亿元,EPS分别为0.35元、0.50元和0.69元,对应PE分别为61倍、43倍和31倍,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光刻技术路径变化的风险,全球贸易摩擦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疫情反复风险。
汉威科技 机械行业 2022-08-29 19.24 22.22 51.67% 19.27 0.16%
19.90 3.43%
详细
事件: 8月 26日,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度报告。 2022H1公司实现营收 11.81亿元,同比增长 7.28%;实现归母净利润 1.44亿元,同比增长 3.8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97亿元,同比减少 2.28%。 业绩稳定增长,公司经营稳健: 2022H1公司业绩增速放缓,主要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因素扰动,部分供应链、产品发货受影响,物联网解决方案等项目进展延后, 公司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归母净利润为 1.56亿元, 同比增长 12.32%,高于业绩预告中枢(yoy+10%),表现出经营韧性,下半年有望随着疫情影响减缓而提升业绩增速。 Q2单季度看,22Q2营收为 5.86亿元, YoY+2.66%, QoQ-1.35%;归母净利润 0.93亿元,YoY-4.01%,QoQ+80.07%。上半年毛利率 32.95%,同比减少 0.37pcts,环比减少 0.52pcts。 分业务看,传感器、智能仪表、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及公用事业的毛利率分别为 44.21%/44.26%/25.99%/18.47%, 同比+1.72/+2.78/-4.40/-7.73pcts。 传感器业务持续拓展,车载及柔性增长可期: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传感器业务在深耕传统安防、环保业务板块的同时,加强拓展智能安防等高附加值领域,实现向华为、小米等头部客户批量供货。汽车领域陆续取得车企定点,参股子公司新立电子在理想、小鹏、蔚来等车企定点。热失控安全监测领域产品已实现批量稳定供货,截至上半年在热失控安全检测相关市场的出货量已达到 30万支以上。柔性传感器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苏州能斯达积极拓展柔性微纳传感器的应用场景,与小米科技、九号科技、科大讯飞、深圳科易机器人等合作。 在“双碳”目标及全社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背景下,将加快传感器、 物联网纵深发展,公司业务有望进一步增长。 智能仪表业务发展向好,安全仪需求持续上升: 公司智能仪表业务表现稳定, 22H1营业收入 4.15亿元,同比增长 61.20%。根据公告,报告期内工业安全仪表产品入围中海油三年框架,并中标海上平台招标项目。在新《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和地方燃气通知落地实施的双重作用下,工商业报警器、家用报警器及控制器订单量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同时,随着行业客户数字化改造、安全的重视及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快,公司持续推进工商业安全仪表的全景产品链升级迭代,加快业务生态整合,实现收入、利润、客户数量大幅增长。工业安全仪表持续扩大差异化产品优势,引入粉尘、超声等新仪表产品。当前下游市场渗透率较低,且公司具有国产龙头先发优势,短期内将维持相对高的毛利率及增速。伴随安全意识的提升及国产替代的加速演进,仪器仪表市场释放需求,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27.95亿元、34.98亿元、 44.8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4亿元、 4.24亿元、 5.69亿元,EPS 分别为 1.03元、 1.31元、 1.75元, 对应 PE 分别为 18倍、 15倍和11倍。 给予买入-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的风险; 物联网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创新能力不足的风险;集团化管控能力不足的风险;车载传感器定点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大华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8-26 14.77 20.85 20.10% 14.90 0.88%
14.90 0.88%
详细
事件: 8月 19晚,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度报告,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0.87亿元,同比增长 4.31%;实现归母净利润 15.20亿元,同比下降 7.5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2.56亿元,同比下降 12.78%。 零跑投资损失 2.09亿元,扣除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4.36%。 疫情导致业绩阶段性承压: 根据中报, Q2单季度营收为 82.39亿元,YoY-1.81%;归母净利润 11.64亿元, YoY-10.14%。 22H1业绩疲软主要受国内宏观因素扰动影响,疫情反复导致需求疲软、经营活动受限、项目延期等。 22H1毛利率 37.51%, 同比下滑 3.91pcts,运费计入成本端影响毛利率 1.61%。 Q2单季度毛利率为 36.44%,同比下滑 5.30pcts。 受疫情冲击经营性现金流同比较弱, YoY-98.34%。 存货方面有所回落,供应链稳定性及成本改善向好。 费用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的同比变化为 YoY-0.94%/+5.98%/11.18%/-453.52%,费用端基本持平, 财务费用变化主要由于汇兑收益 2.62亿元,同比增加 1.3亿元。 下半年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及前期延期项目逐步落地,公司业绩有望迎来企稳回升。 B 端、 G 端需求收缩递延, 创新、海外业务高增长: 根据中报, 22H1公司国内业务实现营收 72.96亿元, YoY-6.19%; To B、 To G 业绩表现有所下滑, To B 业务实现营收 20.30亿元, YoY-6.92%, To G 业务实现营收 21.81亿元, YoY-1.59%。 疫情封控导致商务活动受限, 社会投资需求有所减弱, 部分项目延期。 B 端: 结构化特点显著,传统建筑、金融等行业受宏观环境影响承压; G 端:地方财政紧张,疫情导致项目递延。随着疫情冲击的减弱以及行业数智化转型趋势的确定性, 国内智慧物联方向业务仍将体现成长韧性。 创新业务: 公司创新业务增长强劲,实现收入 16.86亿元, YoY+40.84%, 收入占比为 11.97%。 创新业务目前主要包括移动机器人、乐橙家用、汽车电子、智慧安检、智慧存储、智慧消防等, 依托视频物联行业的技术积累以及供应链整合能力, 实现快速发展。 创新业务赛道持续高景气,预计未来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海外业务: 22H1海外业务营收 67.91亿元, YoY+18.56%。 随着公司海外市场本地化策略的不断深化,以及持续导入更多非视频类新业务和产品解决方案,海外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中移动合作优化渠道下沉, 合作生态体系建设夯实业务结构: 公司持续强化渠道优势,国内业务下沉至县、乡镇一级,提升中小企业客户覆盖率, 同时积极拥抱互联网,全面布局电商、云商以及云睿业务,协同发展挖掘客户。公司通过和中国移动开展战略合作,实现渠道互通,进一步打通乡村级销售网络,根据业绩交流会,上半年合作订单、商机金额增速达 40%左右。我们认为,随着产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不断加速,公司通过持续引入合作伙伴以及不断强化建设营销体系,有望在 AIoT 浪潮下进一步提升行业市占率,巩固自身领先优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 360.19亿元、 419.49亿元、 482.6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35.72亿元、 44.15亿元、 50.87亿元, EPS 为 1.19元、 1.47元、 1.70元,对应 PE 为 13倍、 10倍、 9倍,维持买入-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风险; 地方财政支付能力下降风险; 国际化经营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 技术更新换代风险; 商业模式转变风险; 产品安全风险;供应链安全风险。
四方光电 2022-08-19 142.01 162.25 227.12% 150.97 6.31%
150.97 6.31%
详细
事件:8月15日晚,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7.85%;实现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下降4.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下降2.62%。 疫情扰动及原材料涨价影响,二季度业绩承压:根据中报,Q2单季度营收为1.17亿元,YoY-8.56%,QoQ-12.77%;归母净利润0.28亿元,YoY-32.31%,QoQ-35.40%。Q2营收同比、环比下降,主要原因系疫情反复导致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主要客户需求及产品交付均有所递延,预计伴随疫情影响消退,供需边际有望迎来改善。公司上半年实施股票激励计划新增股份支付费用401.13万元,剔除影响后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0.37%。上半年毛利率为46.08%,同比减少4pct,下滑主要原因系车载传感器MCU 等原材料价格居高,部分高价位库存短期计入产品成本。疫情期间为保障产品安全交付,公司采取策略性备货,2022年上半年存货金额1.83亿元,同比增长34.82%。费用端:1)销售费用0.15亿元,YoY+6.09%;2)管理费用0.12亿元,YoY+36.74%,管理费用大幅上升主要系管理人员薪酬、中介费增加以及计提股份支付费用所致;3)研发费用0.24亿元,YoY+49.00%,公司新增研发项目以及授予核心技术人员限制性股票,导致研发费用增加,占营收比例9.60%。 车载传感器项目定点进展迅速,外贸业务延续高增:公司车载传感器业务表现亮眼,舒适系统传感器已进入量产期并持续获得新项目定点。根据中报,公司2022年上半年车载传感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9.85%,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汽车舒适系统传感器定点数量累计约1600万个。根据8月16日公告,公司最新收到国内2家新能源主机厂3个项目定点通知书,提供车规级空气品质传感器,合计金额约1.86亿元。随着车载项目定点的持续增加以及逐步转化落地,未来有望贡献稳定业绩增量。随着国外疫情影响减弱,公司持续推进海外市场,在提升欧亚地区市场份额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沿线以及北美市场,加强车载传感器、超声波燃气表、高温气体传感器等外贸业务的开拓,报告期内实现外贸收入0.68亿元,同比增长129.31%,其中高温气体传感器现已取得汽车前装项目定点。 气体分析仪高增长,新产品推出有望贡献新增量:22H1公司加大工业过程领域气体分析仪的开拓力度,以烟气分析仪、过程气体分析仪为主的气体分析仪实现营收0.28亿元,同比增长50.84%。在双碳、国六等政策背景的推动下,气体监测需求逐步释放,将带动公司产品销量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推出多款新产品:气体传感器方面,1)研发出油烟传感器、氡气传感器、28.3L/min 大流量、高精度粒子计数器等,拓宽空气品质传感器类型及应用场景;2)开发出CO2变送器、新风控制器、报警控制器等,实现向控制器领域的延伸;3)研制出CH4传感器,应用于地下管廊、工业阀井、煤矿等领域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监测;4)开发出锂电池热失控监测传感器,用于动力电池热失控、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监测。气体分析仪方面,1)开发出整车排放气体分析仪以及CVS 系统,并开发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2)开发出CO2、CH4、CO 等气体分析仪,并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分析仪的工艺导入及量产。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8.16亿元、10.92亿元、14.2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30亿元、3.08亿元、4.15亿元,EPS 为3.29元、4.41元、5.93元,对应PE 为44倍、33倍、25倍,维持买入-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持续风险;MCU 等电子元器件采购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收入季节性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风险。
思特威 2022-07-04 57.15 62.40 31.90% 60.88 6.53%
65.20 14.09%
详细
CIS 安防行业龙头,营收规模增长迅速: 公司是 CIS 安防领域龙头,主营业务分别为前照式结构 FSI-RS、背照式结构 BSI-RS 和全局快门GS 三个系列产品, 21年营收占比分别为 43.20%/40.05%/16.75%, 且2018-2021年期间 BSI-RS 和 GS 营收占比持续提升。 下游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机器视觉、智能车载电子和消费电子等四个领域,高端及超高端产品对标索尼。已应用于大华股份、大疆创新、宇视科技、普联技术、天地伟业、网易有道、科沃斯等下游终端客户的产品中。受益于下游需求扩容,营收规模及渗透率逐步增长。 2021年公司营收 26.89亿元, yoy+76.10%;归母净利润为 3.98亿元, yoy+229.23%, 归母净利润自 2020年起扭亏为盈,增速逐年提升。 安防&机器视觉产品线全面,布局中高端产品: 根据 Frost&Sullivan统计, 2020年公司安防领域 CMOS 图像传感器出货 1.46亿颗,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占比 34.95%。新兴机器视觉领域全局快门 CMOS 图像传感器出货超过 2500万颗,位居行业前列。 1) 安防领域产品:传统主业收入占比逐年降低, 2018-2021年分别为 98.44%、 92.62%、 82.13%和 72.82%。产品覆盖全面,包括低中高端的 100-800万像素, 800万像素三维堆栈的超高端 CMOS 图像传感器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迭代周期快, 根据招股书, 平均迭代周期不到两年,满足多样化客户需求,国产替代进展可期。 2) 机器视觉领域:高帧率的全局快门技术作为核心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公司具备创新型的背照式结构全局快门技术,应用于无人机、扫地机器人、智能翻译笔、人脸识别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并已进一步推出应用于智慧交通的高分辨率全局快门产品,打破了细分市场由索尼长期占据份额的格局。 车载+消费电子领域发力,积极拓展下游领域: 1) 汽车电子领域: 布局高端产品,渗透率逐步提升。随着智能汽车的渗透率加速提升,车载摄像头将充分受益技术升级带来的标配 ADAS 等需求扩容。 据Yole 预计, 其中 2MP 像素芯片作为主流车载摄像头视觉解决方案,到2023年市场渗透率将达到 55%。 公司积极推动车载前装高端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导入,实现从中低端到高端全面布局。根据招股书,目前在后装市场已实现大批量出货,前装市场已与多家主流整车厂的一级供应商开展合作。根据公司公众号公开信息,近日发布 2.5MP 车规级图像传感器 SC220AT, 目前已发布 6颗车规级高性能 CIS 产品, 覆盖1MP~8MP 智能车载影像解决方案。 2)智能手机领域:根据招股书,目前已研发并量产了从 200万到 1,600万像素的多款 CMOS 图像传感器产品, 获得部分主流手机品牌的认可,实现中低端产品的销售。自2021Q1起已开始大批量供货给多家手机整机厂和手机 ODM 厂商,并在多家市场主流品牌厂商进行验证和产品导入。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 40.87亿元、57.68亿元、 79.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34亿元、 8.31亿元、11.93亿元, EPS 分别为 1.33元、 2.08元和 2.98元,对应 PE 分别为 42倍、 27倍和 19倍, 首次覆盖,予以“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客户渗透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中美贸易摩擦的国际政治环境风险;市场竞争格局加剧的风险。
富瀚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7-01 85.00 108.18 238.80% 84.00 -1.18%
84.00 -1.18%
详细
深耕安防视频监控芯片,覆盖行业龙头客户: 公司是以视频为中心的芯片和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已覆盖智慧安防、智慧物联、智慧车行等应用领域。公司通过核心产品技术,与安防行业头部厂商海康威视深度合作,根据公司 21年年报,与海康威视关联交易 10.4亿元,约占全年营收 60%,根据 22年 4月公告,预计 2022年关联交易约 22亿元。同时根据萤石招股书,公司为萤石前五大供应商, 21年萤石采购金额约为 1.52亿元。公司产品多元化布局,营收增长迅速,其安防、汽车电子、智能硬件 21年营收分别为 12.51/1.75/2.78亿元,同比增长336.96%/139.86%/105.91%; 22Q1营收 5.15亿元, yoy+142.88%;归母净利润 1.02亿元, yoy+92.96%。费用端由于眸芯并表摊销导致管理费用率提升较大,利润端未来随着低端产品价格企稳,中高端产品逐步渗透放量,毛利率仍有上行空间。 AI 赋能智慧安防,中高端产品逐步放量: AI 渗透率持续上升,提升安防产品价格及利润率,根据六月公告,今年 AI 产品占比达 80-90%,IPC 产品渗透率有望达 100%。公司产品通过前端 ISP、 传输链路 RX、后端主控 XVR SoC 等打造智慧安防产品矩阵,满足下游智能化产品需求。公司智能安防芯片主要包括 IPC SoC 芯片和后端 NVR/XVR SoC两大类,持续向中高端产品布局,有望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2021年控股眸芯科技,增强技术实力,布局壁垒更高的后端 DVR/NVR SoC芯片。同时公司前后端产品同时导入客户更具优势,根据六月投资者关系记录,预计 22H2推出数款高端产品,包括一款后端高端芯片上量, Q4推出前端 AI IPC SoC 产品。 智能硬件+汽车电子加速成长,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1)智能硬件方面: 5G 技术升级驱动智慧硬件转型升级,新一轮的增长点将出现在智能家居、家用摄像机等市场。公司是三大运营商视频物联网芯片战略合作伙伴,同时导入萤石、乐橙等头部品牌,主要提供智能消费类 IPC解决方案等产品。 2)汽车电子方面, ADAS、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助力汽车智能化,车载摄像头使用数量大幅提升, 根据观研数据预计2025年车载 ISP 市场规模为 12.7亿元。 根据公告, 目前车载视频产品及解决方案为“专业车规 ISP+模拟视频链路芯片+车载 DVR 芯片”以及智慧座舱等,切入后装及前装市场, 已经完成 AEC-Q100车规认证并导入实现量产。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 24.70亿元、32.47亿元、 39.8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58亿元、 7.09亿元、9.49亿元, EPS 分别为 2.44元、 3.10元和 4.15元,对应 PE 分别为34倍、 27倍和 20倍, 首次覆盖,予以“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安防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新产品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传音控股 2022-04-28 77.20 164.48 10.50% 93.62 21.27%
104.86 35.83%
详细
事件:4月25、26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根据公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4.12亿元,同比增长30.75%;实现归母净利润39.09亿元,同比增长45.5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12亿元,同比增长30.42%。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0.55亿元,同比下降1.75%;实现归母净利润7.96亿元,同比下降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11亿元,同比下降7.62%。 21年业绩增长稳定,2022Q1表现基本持平:根据年报披露,21Q4单季度营收为136.39亿元,YoY+6.38%,QoQ+5.5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0.27亿元,YoY+40.26%,QoQ-10.65%,净利润较低主要受年末计提影响。业绩增长原因系公司继续加大非洲以外市场的开拓,在非洲市场继续保持增长的基础上,非洲以外市场销售收入同比上升较高。根据Canalys数据,22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11%,受经济下行以及行业周期淡季影响,终端市场需求疲软,在宏观环境承压形势下,22Q1业绩同比基本持平,符合预期,体现出公司经营的强劲韧性。公司利润率企稳,22Q1净利率同比+0.09pct,随着上游芯片原材料紧张缓解,预计未来将保持平稳状态。费用端持续加大研发力度,21年末研发人员人数同比增长48.56%,21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0.51%,22Q1研发费用率为3.57%,较21年末+0.51pct。 手机业务智能机提升渗透率,新兴市场份额进一步拓展:随着功能机向智能机切换的趋势不断加速,叠加公司积极拓展海外新兴市场,手机业务持续增长,21年营收461.94亿元,同比增长28.72%。根据GSMA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智能机渗透率将由2020年的48%提升至64%。智能机渗透率的提升带动单机价值量提升,根据公告数据测算,2019-2021年公司手机ASP分别为171.68/205.91/234.49元,出货量分别为1.38/1.74/1.97亿部。公司在保持非洲市场稳健增长的情况下,积极开拓非洲以外市场,根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公司在非洲以外市场的增速较非洲市场更快,且ASP更高。根据IDC数据,公司在全球智能机市场占有率由2020年4.7%上升至2021年6.1%,在巴基斯坦智能机市场占有率超过40%,位列第一,在孟加拉国和印度智能机市场市占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分列第二和第六。未来,随着市场人口高增长以及非洲以外市场智能机收入占比的不断提升,公司手机销售规模以及ASP均有望进一步提升。 移动互联+扩品类业务布局,打开成长空间:公司依托新兴市场积累的领先优势,积极实施多元化战略布局,开展数码配件、家电等扩 品类业务以及移动互联网业务,多点布局有望为公司打开业绩增长空间。移动互联方面,公司与网易、腾讯等多家互联网公司进行出海战略合作,开发和孵化互联网产品。根据公告,截至2021年底,已有多款自主与合作开发的应用产品月活用户数超过1000万,其中音乐类应用Boomplay月活跃用户数约6800万,新闻聚合类应用Scooper月活跃用户数约2700万,综合内容分发应用Phoenix月活跃用户数约1亿。扩品类业务方面,公司通过智能硬件品类生态模式的本地化探索,在大力发展线下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线上渠道,推出智能穿戴、TWS耳机、笔记本电脑、电视等产品,多品牌策略进入良性发展阶段,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32.28/773.46/905.7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7.63/58.32/72.17亿元,EPS为5.94、7.27、9.00元,对应PE为13/11/9倍,维持买入-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兴市场开拓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智能手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地缘政治恶化风险;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及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大华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5 16.33 27.97 61.12% 16.74 2.51%
16.99 4.04%
详细
事件:4月22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根据公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28.35亿元,同比增长24.07%;实现归母净利润33.78亿元,同比减少13.4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03亿元,同比增长13.47%。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48亿元,同比增长14.34%;实现归母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2.30%。 全年业绩增长稳健,利润率同比略有下滑:1)收入端:21年全年公司整体营收328.35亿元,同比增长24.07%,营收增速亮眼主要原因系公司的海外渠道拓展、产品结构优化及经营效率提升;公司在宏观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公司创新业务依旧获得高增长,经营版图持续扩张。2)利润端:21年公司毛利率38.91%,同比下降3.8pct,净利率10.39%,同比下降4.5pct;我们认为主要由于公司海外业务持续拓展、市场下沉战略及上游成本上升影响了公司毛利。21年研发投入34.52亿元,同比增长15.16%,公司主要在AI、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加大投入,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尽管21年公司上游供应端承压,但是整体费用控制较好,21年期间费用率28.39%,同比下降3.3pct,保证了公司的稳定持续盈利能力。 企业端业务贡献主要营收,海外市场拓展迅速:1)境内业务:公司21年To B业务实现营收86.2亿元,同比增长27.61%,该部分的境内业务占比持续提高,同比增加2.3pct。根据公告,目前公司To B业务细分场景超3000个,主要通过“浩睿”和“云睿”平台提供服务。“云睿”平台21年共发布200 余个新功能,发布了多款行业化智慧物联SaaS 产品,在制造、能源、教育等多行业输出解决方案,实现多场景、多业务的业务收入。此外,21年To G业务实现营收58.5亿元,同比提高3.17%,公司进一步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基于AIoT、物联数智平台打造城市平台2.0。根据公告,目前公司在城市治理领域积累了超过1000 个业务模型、200 个场景方案,全面赋能城市管控的有效落地,保证To G业务的稳健增长。2)境外业务:21年海外业务收入134.89亿元,YoY+28.63%,公司全年新增2600余家大华元素/形象店,门店总数达5000家,同比2020年增长112%。公司目前在海外注重分销网络的完善,已建立印度、越南两个海外制造中心,通过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营销管理模式为公司未来提供可持续的营收增长。 创新业务持续布局,未来持续增长可期:21年公司创新业务实现收入28.5亿元,YoY+61.7%。目前公司创新业务主要在集中在工业机器 人、智能家居、汽车电子、智慧安检、智慧消防等领域,并在创新业务领域持续推出软硬件新产品,拓宽公司产品矩阵。其中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子公司华睿科技,持续深耕该业务场景,年均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20%,产品已覆盖海内外多个领域公司。消费电子领域发布多款智能家用产品、AIoT设备接入数整体增长超过35%,全球用户注册数增长整体超过40%,体现了公司在消费领域的高成长潜力。 未来公司将通过创新业务的发展打造智慧物联生态共同体,为公司带来新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397.34亿元、476.18亿元、56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55亿元、64.34亿元、78.49亿元,EPS分别为1.75元、2.15元和2.62元,对应PE分别为10倍、8倍和6倍,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改善不及预期;下游客户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全球汇率大幅度变动的风险;公司产品研发推广未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大华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0 16.69 27.97 61.12% 16.95 1.56%
16.99 1.80%
详细
事件:4月18日,公司发布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的公告。根据公司2021年12月1日公告,与中国移动签署《附生效条件的非公开发行股份认购协议》,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为中国移动,发行价格为17.67元/股,发行股票数量288,624,700股,拟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 引入中国移动作为战略投资者,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资源协同:根据12月公告披露及测算,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中国移动持有公司的股份预计达9.64%,将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并拟长期持有公司股票三年以上。我们认为,未来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产业合作等方面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协同,从而助力公司的AI转型落地及商务拓展。2020年,中国移动政企客户总数达到1,384万家,物联网智能连接数达到8.7亿个,拥有8,000多家自营营业厅,30万家合作营业厅,在品牌、渠道、客户和产品方面均拥有较强优势,有望围绕多重业务场景合作研发,为大华的渠道下沉、解决方案整合和海外市场业务规模拓展提供创新性产品突破及行业拓展支持。共同推进产业合作,深化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实现生态构建和产投协同。 募投项目完善AI落地能力,强化软件平台构建和场景落地:根据公告披露,通过本次发行,公司资产负债率将持续优化,偿债能力提升,保证了盈利能力及经营稳健。非公开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1亿元(含本数),拟用于“智慧物联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杭州智能制造基地二期建设项目”、“西安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大华股份西南研发中心新建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1)完善AI场景化落地能力:智慧物联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投入9.30亿元,将强化云计算、大数据和音视频融合感知处理等中台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以及行业软件开发。2)增强核心研发能力:西安及西南研发中心项目拟募资8.90亿元和10.05亿元将增强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及在5G、物联网和多维感知等核心技术上的技术储备。3)提升产能和供应链效率:杭州智能制造基地二期建设项目拟募资7.76亿元,通过引进自动化装备设备降本增效,将提升产能及产线智能化,加强供应链管理,满足大规模定制化需求。募投项目能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提升软件平台方面产品效率,实现算法能力开放,同时加速AI赋能,不断在多领域落地场景化解决方案,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投资建议:本次拟定向增发审核通过,引入中国移动作为战略投资者,有望通过战略协同进一步推进公司业务,加速AI场景落地。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311.64亿元、373.10亿元、446.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76亿元、51.79亿元、64.92亿元;维持买入-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疫情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
海康威视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18 39.86 54.55 65.96% 41.93 5.19%
41.93 5.19%
详细
事件: 4月 16日,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及一季报, 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814.20亿元,同比增长 28.21%;实现归母净利润 168.00亿元,同比增长 25.51%。 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65.22亿元, 同比增长18.11%;实现归母净利润 22.84亿元,同比增长 5.29%。 21全年业绩增长稳健, 22Q1增速亮眼: 根据公告, Q4单季度营收为 257.91亿元, YoY+20.06%, QoQ+18.70%;归母净利润 58.35亿元,YoY+17.96%, QoQ+30.12%。 公司经营稳健,全年 ROE 为 28.66%(+1.54pct) 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主要原因系采购备货支出增加、长期资产及对外股权投资增加、和借款净流出及股利分配增加。 费用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 17-21年研发费用占比逐年提升,分别为 7.62%/8.99%/9.51%/10.04%/10.13%。 22Q1在宏观下行压力及疫情冲击影响下, 营收增速表现优秀,利润增速符合市场预期,体现公司强韧的经营能力,提振全年业绩信心。 创新业务快速发展,海外业务复苏: 根据年报披露, 2021年有 5个创新业务收入超过 10亿且净利润为正(新增热成像业务、汽车电子及存储业务),营收 122.71亿元(yoy+98.83%),机器人业务、热成像业务及汽车电子业务增速均超 100%。其中机器人业务整合硬件产品并发布新一代 AMR 软件平台,机器视觉产品拓展至 3D 产品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及 AI 赋能的需求持续提升带动业绩增长;海康微影的热成像业务在泛安防、测温及商用视觉等方面迭代优化产品,通过提高定位精度,拓宽产品序列等方式扩大产品矩阵及收益规模;汽车电子集中于乘用车及商用车的智能驾驶需求, 乘用车 2021年新增定点项目数量翻倍,其中新增合同预期销售额较 2020年末翻两倍。海外业务方面,营收占比同比增长 24.23%。 市占率持续提升,主要由于营销端的开拓及供应链稳定的优势。 主体业务稳定增长, 股权激励稳固信心: 在国内外宏观扰动环境下,公司聚焦自身能力成长,提升供应链能力稳定经营。 21年 PBG 业务收入 191.61亿元,同比增长 19.85%, SMBG 业务收入 134.90亿元,同比增长 46.49%。 根据公开业绩说明会披露, EBG 业务加回热成像业务(划分至创新业务) 后,同比增速为 24%左右,符合市场预期。 我们认为, 宏观经济影响主要集中在 PBG 和 SMBG 业务, 而随着政府端招投标的拉动及中小企业市场的渠道打通, 21年业绩仍有强韧表现。 EBG 和创新业务主要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 提升企业智能物联创新能力, 增速稳定且成长性较高, 随着业务占比的不断提升, 将提供公司业绩新曲线和内生增长的持续动力。同时,公司 2月的限制性股票计划也彰显了管理层对公司经营能力和业务发展规划的信心, 解锁条件为 ROE 不低于 20%及四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15%。保证公司人才的稳定性和持续研发能力,为公司的海内外拓展战略提供长期动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 963.52亿元、1148.52亿元、 1366.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8.89亿元、 235亿元、 274.97亿元, EPS 分别为 2.13元、 2.52元和 2.95元,对应PE 分别为 19倍、 16倍和 14倍,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贸易关系不确定性的风险; 国内新冠疫情风险;经济下行及地缘政治风险; 创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国内客户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分拆上市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汉威科技 机械行业 2022-04-01 19.24 22.10 50.85% 18.80 -2.29%
19.04 -1.04%
详细
事件: 3月 30日晚,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16亿元,同比增长 19.32%;实现归母净利润 2.63亿元,同比增长 28.05%;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76亿元,同比增长 45.60%。 全年业绩持续增长,公司经营稳健: 2021年公司业绩稳中向好, 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70%。从收入结构上看, 传感器、智能仪表、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及公用事业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11.96%/24.21%/29.53%/32.62%, 同比-4.58%/+5.34%/-0.47%/-0.17% ; 对 应 毛 利 率 分 别 为39.82%/45.14%/29.70%/25.09%, 同比-8.69/-1.02/0.90/2.83pcts。从 Q4单季度看, 21Q4营收为 7.26亿元, YoY+22.58%, QoQ+48.17%;归母净利润 0.54亿元, YoY+79.71%, QoQ-22.89%, 维持了下半年产销旺盛的景气度,环比减少主要受股权激励计提等因素影响。 费用端方面,公司研发投入稳定增长, 2021年全年研发费用 1.58亿元,同比增长22.99%,报告期内新增专利 104项,新增软件著作权 71项,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 22.38%。 智能仪表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持续受益: 公司智能仪表业务表现亮眼, 21年营业收入 5.61亿元,同比增长 53.06%。在新《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和湖北十堰安全事故的双重作用下,报告期内,公司燃气报警器等产品订单量大幅提升,燃气安全设备覆盖五大燃气集团及重点城市燃气集团,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同时,随着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 根据公告, 公司成功中标中石油、中石化年度框架,并在中海油、半导体等国内产品空白领域实现突破。 我们认为当前下游市场渗透率较低,且公司具有国产龙头先发优势,短期内将维持相对高的毛利率及增速。 伴随安全意识的提升及国产替代的加速演进,仪器仪表市场将释放强劲需求,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传感器实现多领域布局,物联网业务构筑增长新动力: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传感器业务在保持传统安防及环境领域市占率的同时,积极布局家电、汽车领域, 入围格力、美的、华为、小米等企业合格供应商名单,实现批量供货; 子公司炜盛科技通过 IATF16949认证,获得车企定点订单。子公司能斯达的柔性传感技术水平及产业化程度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年产千万支柔性传感器产线已投入使用,订单饱满。 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方面,在智慧安全、智慧城市、智慧环保等领域均有新项目落地,提升渗透率贡献收入并加速了传感器需求释放。 公司以传感器为核心,构建相对完整的物联网生态圈,形成传感器、仪器仪表、物联网行业应用三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在“双碳”目标及全社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背景下,将加快传感器、物联网纵深发展,公司业务有望进一步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30.43亿元、39.96亿元、 52.54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62亿元、 4.91亿元、 6.66亿元,EPS 分别为 1.12元、 1.51元、 2.05元, 对应 PE 分别为 18倍、 13倍和10倍。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物联网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创新能力不足的风险; 集团化管控能力不足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