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农发展
|
农林牧渔类行业
|
2011-11-14
|
16.89
|
--
|
--
|
17.56
|
3.97% |
|
17.56
|
3.97% |
|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对外投资公告。 点评:对外投资,异地扩张启动。公司拟在异地投资建设年产1.2亿羽肉鸡工程及配套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种鸡场、肉鸡场及饲料厂、孵化厂、肉鸡加工厂、运输车队等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为27亿元左右。 公司该投资计划尚处于意向阶段,未披露具体的异地地址,仍具有不确定性。 产能加速扩张,下游需求强盛,公司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公司目前屠宰量在1亿羽以上,增发项目预计明年中期完全投产,公司产能将达1.92亿羽。此次异地扩张后,产能将达3.12亿羽,加上合资子公司2013年6000羽的计划,公司总产能将达3.72亿羽,市场占有率接近白羽肉鸡市场的10%。公司异地扩张将复制自繁自养的产业链经营模式,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将以异地复制现有模式的方式来不断扩张产能,提高市场占有率,预计公司未来的市场占有率有望提升至20%。公司与肯德基、麦当劳有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产能扩张后的销售无虞。 产销形势良好,Q4将延续高增长。公司增发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公司第四季度的屠宰量应该在4500万羽左右,预计全年屠宰量将接近1.3亿羽。 公司鸡肉销售价格仍在13元/公斤,近期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回落,公司单只鸡盈利能力提升。总的而言,量价齐升的态势在四季度会得到延续和加强,公司预计全年业绩增速90%-140%。 看好公司的核心理由:经营模式和优质客户资源,即“好模式生产好鸡肉,好客户不愁卖鸡肉”。公司实行的是“自养自宰”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将市场风险转为管理成本,能有效的确保食品安全。公司下游客户包括肯德基、麦当劳、太太乐、铭基、福喜等。 盈利预测和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EPS分别为0.65元、0.82元和1.07元。我们看好公司的模式,维持“推荐”的评级。 风险提示。肉鸡疫情的风险;项目进展不达预期的风险;食品安全的风险。
|
|
|
隆平高科
|
农林牧渔类行业
|
2011-11-10
|
22.27
|
--
|
--
|
22.97
|
3.14% |
|
22.97
|
3.14% |
|
详细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不考虑受让湖南隆平5%-10%股权一事,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2年的EPS 分别为0.51元和0.79。公司研发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在种子行业积极向好、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在业绩和市值上成为真正的种业龙头.公司业绩拐点确立,并开始着手解决少数股东权益问题,维持“推荐”的评级。
|
|
|
伊利股份
|
食品饮料行业
|
2011-11-03
|
21.36
|
--
|
--
|
23.12
|
8.24% |
|
23.12
|
8.24% |
|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布2011年三季报。 点评: 业绩概况:主业增长超预期。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24.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8亿元,同比增长157.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89元。 第三季度业绩增速加快。2011年7-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55亿元,同比增长16.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192.32%。 费用率下降,利润率提升。由于行业竞争格局改善和公司主动控制成本,公司销售费用率明显下降。公司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率为21.2%,同比下降1.69个百分点。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16.6%,同比下降3.6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5.33个百分点。报告期内,由于出售呼和浩特市惠商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等,公司实现投资净收益2.22亿元。在费用率下降和投资收益增加下,公司净利率上升2.52个百分点,到4.86%。 毛利率第四季度有望继续回升。上半年,由于原奶价格高位运行,公司毛利率下降0.2个百分点。8月以来,原奶价格涨幅趋缓,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为30.25%。我们认为,第四季度是旺季加上原奶成本压力有望进一步趋缓,公司第四季度毛利率有望继续回升。 定增支撑长期竞争力提升,短期会摊薄业绩。公司前期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不超过70亿元,用于产能扩张和上游奶源建设。其中,用于产能扩张41.2亿元(液态奶18.8亿元、冷饮2.8亿元、奶粉26亿元、酸奶14亿元),用于奶源建设12.3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6.48亿元。 盈利预测和评级。不考虑增发的摊薄效应,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上调后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EPS分别为1.06元、1.25元和1.55元,以最新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9X、16X 和13X。我们看好乳制品行业的增长空间、行业集中度提升和竞争改善,公司作为行业龙头,长期竞争力明显,维持“谨慎推荐”的评级。 风险提示: (1)食品安全的风险; (2)大盘系统性风险; (3)前期举报事件后续进展的可能风险。
|
|
|
青岛啤酒
|
食品饮料行业
|
2011-11-01
|
32.94
|
--
|
--
|
36.38
|
10.44% |
|
36.38
|
10.44% |
|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2011年1-9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88.9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11.4%基本每股收益1.23元。 销量增速高于行业。1-9月,公司共实现啤酒销售量604万千升,同比增长14.5%,增速快于行业的8.9%,其中主品牌青岛啤酒实现销售326万千升,同比增长17.7%。 多雨天气影响旺季销售,三季度单季业绩同比下滑。今年夏天高温多雨,对啤酒消费造成影响。公司第三季度实现收入71.23亿元,同比增长10.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4亿元,同比下降2.95%;每股收益0.5元。 成本上升使毛利率下降。尽管公司上半年调整了中高端产品价格,主品牌提价幅度5%—6%,但大麦价格持续上行,公司大麦成本在350美元/吨附近,在原材料成本压力下,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1.14个百分点。我们认为,第四季度行业及公司原材料成本压力难降。 双轮驱动提升公司产能,推进全国化。公司通过自建、扩建和对外收购来扩充公司产能。今年3月公司收购了杭州紫金滩酒业有限公司80%股权后,已启动年产20万千升啤酒的技改扩建项目。上半年还启动了在广东揭阳新建年产25万千升啤酒项目及武威公司、廊坊公司的搬迁扩建项目。双轮驱动推动公司产能扩张和全国化布局,为公司未来持续增长奠定基础,公司规划2014年力争实现啤酒销售1000万千升。 盈利预测和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1和2012年的EPS分别为1.39元和1.65。以最新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25X 和21X,维持“谨慎推荐”的评级。 风险提示。 (1)大麦价格上涨; (2)异常气候的不利影响。
|
|
|
隆平高科
|
农林牧渔类行业
|
2011-11-01
|
20.57
|
--
|
--
|
23.72
|
15.31% |
|
23.72
|
15.31% |
|
详细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不考虑受让湖南隆平5%-10%股权一事,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2年的EPS 分别为0.51元和0.79。公司研发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在种子行业积极向好、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在业绩和市值上成为真正的种业龙头.公司业绩拐点确立,并开始着手解决少数股东权益问题,维持“推荐”的评级。 风险提示。 (1)种子限价政策的影响; (2)公司品种推广不达预期的风险; (3)制种的自然风险。
|
|
|
水井坊
|
食品饮料行业
|
2011-11-01
|
21.97
|
--
|
--
|
22.80
|
3.78% |
|
22.89
|
4.19% |
|
详细
业绩概况。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9亿元,同比增长17.41%;营业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44.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82.03%。每股收益0.44元。 第三季度业绩明显回升。2011年7-9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长88.39%;营业利润7145万元,同比增长259.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0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每股收益0.09元。 公司第三季度业绩恢复到2009年第三季度的水平。 品牌向上延伸,毛利率提升。公司今年调整产品结构,品牌向上延伸,毛利率提升1.46个百分点,至71.59%。 费用率下降。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下降0.23个百分点,至38.7%,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1.04个百分点。 帝亚吉欧收购一事尚在证监会审批中。公司控股股东全兴集团之外方股东Diageo Highlands Holding B.V.(DHHBV)从成都盈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受让全兴集团4%股权的审批申请及反垄断审查申请已获国家商务部批准,目前该事项正在中国证监会审批过程中。 邛崃名酒工业园扩展基酒产能,有利长远。邛崃投资项目将扩大公司的基酒产能,公司出售全兴酒业后,水井坊的产量不足1万吨,投资项目实施后将新增年产基酒2.8万吨、储酒10万吨,年包装2万吨,这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基酒基础。 盈利预测和评级。我们预计2011-2012年EPS 分别为0.68元和0.91元。 我们将2011年定义为公司的“整合年”,公司品牌力重塑需要时间,维持公司 “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新品推广和渠道建设的不确定性;帝亚吉欧收购全兴集团股份的不确定性。
|
|
|
五粮液
|
食品饮料行业
|
2011-10-31
|
35.62
|
--
|
--
|
36.55
|
2.61% |
|
36.82
|
3.37% |
|
详细
业绩概况。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49亿元,同比增长36.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18亿元,同比增长41.91%;每股收益1.27元。 三季度单季增速放缓。2011年7-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4亿元,同比增长2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5亿元,同比增长28.3%。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低于上半年的39.8%和48.7%,我们认为原因是为配合9月提价,公司8月份暂停经销商打款所致。 财务指标分析。(1)毛利率微降。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66.01%,下降0.32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毛利率65.78%,下降0.86个百分点。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原材料成本上升所致;(2)销售费用率上升。1-9月,因公司大力开拓五粮醇等中档产品,公司销售费用率上升0.42个百分点,但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1.18个百分点和0.59个百分点,合计使期间费用率下降1.34个百分点;(3)预收账款微降,但维持高位。9月底,公司预收账款78.99亿元,较6月底减少3.4亿元。 提价将保证公司明年业绩快增。9月10日起,公司52度五粮液出厂价提价至659元,团购价提价至689元,终端指导价调整至1109元,幅度均在20%以上,这为公司明年业绩快速增长奠定基础。 内外兼修进入新阶段。公司今年加大了团购和定制酒的推广力度,效果明显,进行销售改革,五粮醇等中价位酒销量增长迅速。公司货币资金充裕,将立足酒业,发挥产能和多酒种优势,加快资本运作。公司计划十二五期间实现收入400亿元,销量20万吨。
|
|
|
张裕A
|
食品饮料行业
|
2011-10-31
|
81.34
|
--
|
--
|
87.79
|
7.93% |
|
88.67
|
9.01% |
|
详细
业绩概况。2011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44.14亿元,同比增长23.61%;营业利润16.79亿元,同比增长40.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4亿元,同比增长41.77%;每股收益2.4元。 毛利率提升源于产品结构升级。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提升3.74个百分点,至75.35%。毛利率提升主要源于中高档酒销售实现快速增长和年初的产品提价。上半年,百年酒窖和爱斐堡酒庄酒的收入增速超过50%,卡斯特酒庄酒的增幅超过20%。 规模效应显现,费用率下降。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下降0.84个百分点至31.25%,其中,销售费用率因较强的管控能力和收入规模上升而下降0.82个百分点至27.76%;管理费用率因绿化费用增加而上升0.1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下降0.18个百分点。 公司未来看点:(1)酒庄酒规模扩大,放量可期。公司今年对爱斐堡酒庄进行扩产,新建咸阳酒庄、石河子酒庄、宁夏酒庄,这些有利于公司酒庄酒规模扩大和产品结构升级,预计今明两年公司酒庄酒产能为5000吨和1万吨;(2)深度分销和分类营销继续加强;(3)葡萄酒行业十二五期间有望保持15-20%之间的增速。 盈利预测和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EPS 分别为3.58元、4.73元和6.12元,以最新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0X、23X和18X。我们看好葡萄酒行业的增长空间,公司作为行业龙头,长期竞争力明显,维持“谨慎推荐”的评级。 风险提示:(1)食品安全的风险;(2)进口葡萄酒冲击的风险;(3)葡萄原料种植的自然风险。
|
|
|
好当家
|
农林牧渔类行业
|
2011-10-26
|
11.29
|
--
|
--
|
12.74
|
12.84% |
|
12.74
|
12.84% |
|
详细
点评: 业绩概况。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9亿元,同比增长13.9%; 实现营业利润9963万元,同比增长32.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703万元,同比增长37.9%;实现每股收益0.17元。2011年7-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23.1%;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1%,环比下降63.3%;每股收益0.04元。 毛利率提升带动净利润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提升2.96个百分点,至26.62%,综合毛利率提升主要源于海参业务毛利率提升,上半年由于苗种成本结算的常规化和苗种成活率的提升,公司海参业务毛利率提升了5.78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率上升0.88个百分点,带动期间费用率上升0.32个百分点。 海参业务新捕捞季有望量价齐升。10月以来,海参价格已明显回升,威海水产品市场价格已升至216元/公斤,公司海参价格在200元以上。若后续天气合适,海参业务的捕捞量也有望放量上升。 海参业务进入放量和盈利提升通道。2011年上半年,公司海参捕捞1064吨,同比增长41%,我们认为这是公司海参放量的开始,理由有三: (1)丰富的海域资源支撑公司放量。公司现有海域约23.6万亩,其中包括,现在已经改造为精养池的2.6万亩,正在合拢的1万亩(增发项目)和苏山岛20万亩; (2)精养池改造提高单产; (3)大苗投放比例增加缩短养殖周期。公司今年投苗大约1亿尾,其中,10头、30头、40头的大苗投放比例增加。需求的强劲和供给刚性使海参价格有望延续上升趋势,而公司成本结算方面也开始常规化,即考虑不同规格海参的生长周期不同,其成本费用也随其生长周期进行结转,以保证海参在压成本的稳健性,公司海参业务毛利率有望进入持续上升通道。 盈利预测和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2年的EPS分别为0.33元和0.51元,以最新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4X和22X。我们认为公司是消费升级、海参行业景气回升下较好的投资标的,维持公司“谨慎推荐”的评级。 风险提示: (1)公司海参、海蜇捕捞产量低于预期的风险; (2)投苗成本结算对盈利的影响; (3)水产养殖的自然风险。
|
|
|
雏鹰农牧
|
农林牧渔类行业
|
2011-10-24
|
8.86
|
--
|
--
|
9.46
|
6.77% |
|
9.46
|
6.77% |
|
详细
业绩超预期增长。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2元,同比增长97.4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3.11亿元,同比增长321.3%;EPS1.16元,业绩超市场预期。公司预计2011年全年净利润增速为250%-280%。 净利率大幅提升,接近历史平均水平的2倍。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上升16.66个百分点,至40.6%,同时,公司期间费用率下降18.52个百分点。两者作用,公司净利率提升18.52个百分点,至34.86%,接近历史平均水平的2倍。 业绩超预期源于猪价高位运行和公司模式优势。第三季度,生猪价格并没有因为淡季而大幅回落,仍维持在18元以上的高位运行,公司第三季度的综合毛利率已达45.83%。我们判断此轮生猪价格上涨的周期要延续到明年2季度。公司经营模式可概括为雏鹰模式,我们在此前报告中多次强调,因为固定价结算和成本控制严格,在猪价上行过程中,公司业绩的反弹弹性更大。 公司生猪规模持续扩张。公司二元种猪年初约有2.6万头,通过外购和自繁,今年6月底达3.52万头。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9月末较年初增加3,392.5万元,增长64.55%,较6月末增加1806.32万元,增长26.39%。 考虑后备母猪的数量,公司今年能繁母猪的数量可实现5-6万头的计划,为后续产销规模扩张奠定基础。 看好公司统分结合、流程化养殖的雏鹰模式。雏鹰模式将规模化养殖的另外两种方式——工厂化养殖和公司+农户模式进行了有效结合,“分阶段,流程化”加“分散养殖、统一管理”。雏鹰模式的优势可体现在:(1)与农户以固定价核算,在生猪价格上升时,业绩弹性更大;(2)食品安全可保障,可以获得肉制品加工及快餐企业的青睐,尤其是瘦肉精事件后;(3)雏鹰模式适合中国养殖业国情,具有明显优势。具有可复制性,可实现年轮式扩张。 盈利预测和评级。我们上调公司2011年盈利预测,上调后,我们预计公司2011和2012年的EPS 分别为1.63元和1.54元,维持公司“谨慎推荐”的评级。 风险提示。(1)大范围的畜禽疫病发生的风险;(2)产能扩张速度低于预期的风险。
|
|
|
圣农发展
|
农林牧渔类行业
|
2011-10-21
|
15.35
|
--
|
--
|
17.65
|
14.98% |
|
17.65
|
14.98% |
|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布2011年三季报。 点评: 业绩概况:第三季度盈利加速。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7亿元,同比增长49.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107.47%;每股收益0.34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收入8.57亿元,净利润1.85亿元;每股收益0.2元。 量价齐升推动业绩大增,第四季度有望继续延续。公司前三季度屠宰量同比增长29.48%,增速高于上半年的23.93%。由于定增项目的屠宰产能已经开始逐步投产,公司目前日屠宰量已超过50万羽(三季度为40万羽出头)。我们估算了一下,公司前三季度的屠宰量约8000万羽,按目前的状况,第四季度的屠宰量应该在4500万羽左右,公司全年屠宰量将接近1.3亿羽。同时,今年鸡肉价格持续上行,公司鸡肉售价第三季度已超过13元/公斤,前三季度鸡肉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49%。我们认为第四季度鸡肉价格有望继续上行。总的而言,量价齐升的态势在四季度会得到延续和加强,公司预计全年业绩增速90%-140%。 毛利率提升和费用率下降推动公司净利润大增。由于鸡价上升幅度高于饲料原料,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提升4.28个百分点,回升至21.97%。 预计公司第四季度毛利率将进一步提升。由于借款对增发项目进行预先投资,公司财务费用率1.96%,上升0.34个百分点。但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下降了0.23和0.17个百分点,使期间费用率下降0.06个百分点,显示了公司良好的费用控制。 所得税和少数股东收益大幅增加系欧圣公司投入运营。报告期内,公司所得税710万元,主要来源于公司缴纳的对合资公司欧圣公司的实物投资的一次性所得税。公司前三季度少数股东损益275万元,主要系欧圣公司7月开始运营,产生利润所致。 未来业绩增长:产能扩张和产业链延伸。我们认为,产能扩张将是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根据公司增发预案和合资公司的销售计划,2013年,公司肉鸡生产产能将合计达到2.52亿羽,相当于现有产能的2.6倍。公司还积极上下延伸产业链,向上,做祖代鸡养殖;向下,做鸡肉熟食制品。公司目前已建成2个祖代种鸡场,在建祖代种鸡场(含孵化厂)3个。 看好公司的核心理由:经营模式和优质客户资源,即“好模式生产好鸡肉,好客户不愁卖鸡肉”。公司实行的是“自养自宰”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将市场风险转为管理成本,能有效的确保食品安全。 公司下游客户包括肯德基、麦当劳、太太乐、铭基、福喜等。 盈利预测和评级。因为公司量价涨幅超过我们此前预期,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按最新股本全面摊薄后,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EPS分别为0.65元(上调0.14元)、0.82元(上调0.02元)和1.07元。 我们看好公司的模式,维持“推荐”的评级。 风险提示。肉鸡疫情的风险;项目进展不达预期的风险;食品安全的风险。
|
|
|
贵州茅台
|
食品饮料行业
|
2011-10-21
|
187.78
|
--
|
--
|
201.60
|
7.36% |
|
206.08
|
9.75% |
|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布三季报。 点评: 业绩概况。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42亿元,同比增长46.26%;营业利润92.82亿元,同比增长57.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9.31亿元,同比增长57.12%;每股收益6.33元。 提价促收入和盈利提升。年初,茅台酒出厂价上调20%左右,其中,53度飞天茅台的出厂价上调24%到每瓶619元。产品提价带动公司收入和盈利提升。上半年,高度茅台酒收入增长52.27%,低度茅台酒收入增长17.42%。1-9月,公司综合毛利率提升0.33个百分点至91.53%。 预收款项创新高。9月末,公司预收款项68.18亿元,较6月末增加18.84亿元,较年初增加20.81亿元。 费用率下降明显。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下降1.5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下降1.79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合计下降了3.46个百分点,至9.36%。 集团领导人更换。据媒体报道,茅台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袁仁国将接任集团董事长。刘自力出任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并辞去股份公司总经理职务。季克良将继续担任茅台集团董事。 价差继续扩大,公司将增加专卖和直营店数量。 目前,茅台实际零售价超过1600元,零售和出厂的价差超过1000元,渠道利润丰厚。 公司将增加专卖和直营店的数量,截止近期,公司特约经销商和专卖店网点达到1467家。 茅台进入产能释放期。公司自2006年起,连续五年启动了新增2000吨产能的项目建设,从今年开始,2006年生产的基酒可开始销售(五年一个生产周期)。公司今日也公告,将启动“十二五”万吨茅台酒工程第二期(2012年)新增2500吨茅台酒技术改造项目。预计今年茅台酒销量为1.25万吨,未来每年增加1800吨,2015年实现2万吨销量 盈利预测和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EPS分别为7.66元、10.69元和13.84元,公司品牌力最强,业绩释放动力强,能力足,维持“推荐”的评级。 风险提示。白酒政务消费受控的风险;公司产品提价受到政策限制的风险。
|
|
|
安琪酵母
|
食品饮料行业
|
2011-10-19
|
29.02
|
--
|
--
|
31.43
|
8.30% |
|
32.62
|
12.41% |
|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布2011年三季度报告。 点评: 业绩概况:增速低于计划。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3亿元,同比增长19.4%,收入增速低于全年计划的3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4754万元,同比增长20.2%;每股收益0.75元。 Q3盈利环比下滑。7-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7亿元,同比增长10.1%,环比下降6.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382万元,同比下降16.6%,环比增长7.4%;每股收益0.22元;综合毛利率29.15%,环比下降2.27个百分点。 费用率增加1.1个百分点,营业外收入大增。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均上升约0.4个百分点,合计使期间费用率上升1.1个百分点至16.9%。因公司收到的新兴产业政府扶持发展资金大幅增长,营业外收入同比增长335.64%,达8362万元,占利润总额的27%。 糖蜜价格高企影响盈利,出口业务增速放缓。糖蜜占公司生产成本的40%,公司于上年10月到本年4月完成糖蜜采购。本榨季,糖蜜价格持续上行,价格上涨至1250元/吨。受此影响,上半年公司酵母及深加工毛利率下降3.6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3.89个百分点。糖蜜价格高企影响公司盈利。另外由于中东、北非政局动荡,欧债危机以及人民币升值,对公司出口业务形成影响,公司出口业务增速由正常年份的30%下降到10%多。 明年看点有三: (1)糖蜜成本回落。目前糖蜜价格已有明显回落,价格在1100元/吨左右,预计新榨季开始价格会进一步下降,公司明年成本压力将明显下降,我们预计糖蜜成本下降幅度有望接近20%; (2)募投项目投产,新品上市将带来新看点。公司8月份完成了定向增发,发行价格34.5元。增发项目包括:年产5000吨新型酶制剂生产线项目、年产10000吨生物复合调味料生产线项目、年产8000吨复合生物饲料生产线项目、生物保健食品生产基地项目和埃及年产15000吨高活性干酵母项目。预计募投项目将在明年2季度陆续投产,其中酶制剂技术门槛高,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3)明年酵母产能大幅释放。公司目前酵母产能10.7万吨,明年将新增埃及1.5万吨产能、广西柳州2万吨产能和云南德宏2万吨产能,产能达16.2万吨,预计公司2015年酵母产能将扩张至20万吨。 总的而言,我们认为2011年可能是公司业绩的低点,2012年随着相关产能的释放和糖蜜成本的下降,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和评级。我们略微下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EPS为1.08元、1.47元和1.82元,以最新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3X、24X和20X,维持“推荐”的评级。 风险提示。埃及政局的稳定性或影响公司埃及项目的进度以及出口业务的开展;糖蜜价格回落低于预期的风险;项目建设进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
|
|
伊利股份
|
食品饮料行业
|
2011-09-05
|
18.97
|
--
|
--
|
19.12
|
0.79% |
|
23.12
|
21.88% |
|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布2011年半年报。 点评: 业绩概况:主业增长超预期。2011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69亿元,同比增长28.4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16亿元,同比增长136.70%;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51元。不考虑投资收益的业绩贡献,公司主业增长接近90%,超过市场预期。 各业务均衡快速发展,产品结构持续改善。报告期内,公司液体乳、冷饮和奶粉业务收入分别为128.94亿元、26.32亿元和31.3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49%、29.89%和27.52%,各业务实现了均衡快速地发展。 各业务中,高端产品占比不断提升,金典、儿童奶和舒化奶占液态奶的占比20%以上(分别大约为为5%、10%和5%),金领冠的在奶粉中的占比也超过10%。 原奶价格高位运行,公司承压,毛利率略有下降。上半年原奶价格高位运行,均价3.2元/公斤,同比增长14.17%。公司承压原材料价格上行,综合毛利率微降0.2个百分点,为31.6%。 费用率下降和投资收益大增促公司净利率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出售呼和浩特市惠商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实现投资收益2.18亿元,贡献1.62亿元净利润,占比达19.88%。公司销售费用率23.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4.3%,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1%,同比持平;期间费用率合计27.88%,降低0.85个百分点。在费用率下降和投资收益大增下,公司净利率上升2个百分点,到4.4%。 乳制品行业:趋势向好,下半年值得关注。 从长期看,乳制品行业受益于消费升级,包括农村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和城市中高端产品消费占比的提升。利乐乳业指数预测,2013年中国液态乳制品需求量有望从约250亿升增长到约350亿升,其中乳酸饮料与婴幼儿牛奶消费分别上涨60%与50%以上,强劲带动乳制品需求增长。 从下半年看,行业趋势向好: (1)二季度以来,我国乳制品产销量增速已基本回升到历史正常水平,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13.93%,6月产量同比增长20.86%; (2)原奶价格涨幅已经趋缓,下半年乳企成本压力有望减缓; (3)新的乳制品生产许可证的重新发放仅有不到六成企业通过审查,明显有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另外,行业竞争改善,2011年1-6月乳制品行业三项费用率合计16.1%,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4)近日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指出,高温灭菌乳和巴氏灭菌乳将实行进行税额核定扣除的方法,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为乳业减负。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明显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和行业竞争改善,实现市场占有率提升和费用率下降。 定增支撑长期竞争力提升,短期会摊薄业绩。公司前期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不超过70亿元,用于产能扩张和上游奶源建设。其中,用于产能扩张41.2亿元(液态奶18.8亿元、冷饮2.8亿元、奶粉26亿元、酸奶14亿元),用于奶源建设12.3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6.48亿元。 接力事件营销,提升品牌形象。今年,公司采用了新logo“新伊利,滋养生命活力”,新logo 赋予了新的品牌诉求。公司事件营销策略日益完善成熟,2008年以来,公司相继在奥运、世博、迪士尼成功进行了事件营销。今年7月,公司再次在变形金刚电影热映时进行了事件营销。我们看好公司不断在事件营销中提升品牌形象、实现厚积薄发。 盈利预测和评级。不考虑增发的摊薄效应,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2年的EPS 分别为0.9元和1.18元,以最新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2X 和16X。我们看好乳制品行业的增长空间、行业集中度提升和竞争改善,公司作为行业龙头,长期竞争力明显,首次给予公司“谨慎推荐”的评级。 风险提示: (1)食品安全的风险; (2)大盘系统性风险; (3)前期举报事件后续进展的可能风险。
|
|
|
贵州茅台
|
食品饮料行业
|
2011-09-02
|
204.65
|
--
|
--
|
202.27
|
-1.16% |
|
206.08
|
0.70% |
|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布半年报。 点评: 业绩超预期。2011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26亿元,同比增长49.16%;营业利润68.9亿元,同比增长57.2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58.31%。按最新股本全面摊薄的每股收益4.73元。 二季度增速加快。公司二季度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32.81%;净利润30.23亿元,同比增长64.83%,环比增长60.47%。 提价促收入和盈利提升。年初,茅台酒出厂价上调20%左右,其中,53度飞天茅台的出厂价上调24%到每瓶619元。产品提价带动公司收入和盈利提升。上半年,高度茅台酒收入增长52.27%,低度茅台酒收入增长17.42%。公司酒类毛利率提升0.06个百分点,其中,高度茅台酒提升0.06个百分点,低度茅台酒提升0.23个百分点。 费用率下降明显。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下降1.4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下降1.97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合计下降了3.45个百分点,至8.33%。 系列酒表现不错。报告期内,公司系列酒收入增长52%,毛利率提升0.14个百分点,至49.59%。公司上半年推出了次高端新品汉酱,终端售价600多,估计汉酱上半年贡献了部分收入。 公司后续看点:业绩释放动力强、能力足。 动力方面: (1)新一届贵州省政府领导希望公司释放业绩; (2)茅台集团将换届,换届后的新班子有动力释放业绩; (3)竞品的高速增长促使公司释放业绩。 能力方面: (1)品牌力最强。超高端酒需求强劲,开始奢侈品属性,我们认为,超高端白酒看品牌力,而公司品牌力毫无疑问是最强的; (2)产能开始释放。公司自2006年起,连续五年启动了新增2000吨产能的项目建设,从今年开始,2006年生产的基酒可开始销售(五年一个生产周期)。公司今日也公告,将启动“十二五”万吨茅台酒工程第二期(2012年)新增2500吨茅台酒技术改造项目。预计今年茅台酒销量为1.25万吨,未来每年增加1800吨,2015年实现2万吨销量; (3)价差大,提价存空间。目前,茅台出厂价619元,专卖店指导价1099元,实际零售价超过1400元,渠道利润丰厚,提价空间大; (4)预收账款为业绩释放预留空间。2011年6月30日,公司预收账款高达49亿元,为后续业绩释放预留空间; (5)今年生产顺利。共生产茅台酒及系列产品29,325吨,与上年同一生产轮次相比增长10.14%。 盈利预测和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1年和2012年的EPS分别为7.93元和11.05元,以最新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7X和19X,公司品牌力最强,业绩释放动力强,能力足,首次覆盖给予“推荐”的评级。 风险提示。白酒政务消费受控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