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杨荣

中信建投

研究方向: 银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440511080003,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英国杜伦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2008年),银行业分析师。专注于将金融学理论和中国具体的市场实践精巧结合,并且借助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市场内在的规律和秩序。...>>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2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国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5-09-02 3.81 3.68 42.77% 4.29 12.60%
4.30 12.86%
详细
事件 8月28日晚中国银行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银行2015年上半年实现税后利润为949.9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69%,实现股东应享税后利润907.46,同比增长1.14%。截止6月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比率分别为1.41%和2.30%。境内机构贷款拨备率2.68%,集团信贷成本0.63%。 简评 1、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降至个位数 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395.61亿元,同比仅增1.9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利润907.46亿元,同比增1.14%。其中利息净收入1633.91亿元,同比上升4.29%,增长乏力,而非息收入不升反降,较去年同期下降2.66%,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下降4%,拖累整体收入增长。主因是一方面去年同期基数较大,另一方面咨询顾问和结算清算业务收缩(上半年进出口减缓)及收费新规影响。 2、资产质量承压,加强处置力度和主动增量调整以应对 六月末不良贷款率1.41%,环比上升15bps,较年初上升23bps。其中不良主要来自境内东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上半年境内机构共核销不良资产434亿元,同比增加165亿元,处置力度加大。六月末不良余额1250.53亿元,较年初增加245亿元,据此估算不良生成约680亿元。此外,拨备覆盖率157.37%,贷款拨备率2.68%,风险管理的前瞻性较充分。 六月末贷款总额88971.5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88%。除对存量处置外,新增贷款投向调整,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总量,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和严重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投放,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等行业贷款增长7.73%,内地人民币个人贷款比上年末增长7.06%。 3、资产配置调整和海外负债缓冲息差缩窄压力。 上半年净息差2.18%,较去年同期下降9bps。2015年上半年三次调息效果逐步显现,境内人民币客户贷款收益率下降,对NIM拖累0.07个百分点,而境内人民币客户存款付息率上升。为缓冲息差缩窄,中行主动调整债券投资结构,加大内地人民币债券投资力度,境内人民币投资收益水平同比提升20bps,人民币证券投资规模比上年末增长21.3%,投资额达27,104亿元。此外,主动海外发债,控制融资成本,如六月底期间的首笔“一带一路”主题债,及先前的“宝岛债”(台湾),“狮城债”(新加坡),“申根债”(卢森堡)等,上半年外币业务发行债券付息成本仅5.68%,同比下降248bps,成本优势显著。 4、国际化业务优势保持。 2015年上半年,中行海外资产总额7959.82亿美元,较年初增长6.83%,海外税前利润46.52亿美元,同比增长5.46%,占集团资产总额和税前利润的比重保持平稳,分别为27.53%和22.91%,领先主要同业。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方面,离岸人民币债券承销市场份额稳居中资同业之首;成为香港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伦敦清算所、伦敦金属交易所结算银行,基本实现交易所结算银行全球布局。上半年,国际结算量1.96万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2.63万亿元,跨境人民币清算量148万亿元,均为全球领先。而汇改后也将带来新业务需求,如货币保值增值的金融服务等,中行作为海外业务先行者,将受益长期服务经验和海外机构布局。 5、多元化业务持续扩容。 中国银行作为混业经营领头羊,全牌照布局已初步完成,2015年上半年多点开花,投行、基金、保险、投资、租赁等业务均实现快速发展,近期中银保险又成功收购中航三星人寿,收货寿险牌照,牌照进一步完善。2015年上半年多元化业务税前利润同比增长41.64%,成为集团利润增长的重要推进器。 6、投资建议。 中国银行国际化程度最高,将受益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通过进一步战略布局和重组,未来以期充分发挥其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的主导作用,并作为混业经营领头羊,且有望接过银行业混改的接力棒,深化改革,内外兼修,有助于公司估值抬升。我们下调2015年盈利预测,预计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2%,2015年EPS为0.61元,2015年对应PE和PB分别是6.4,和0.91,考虑到目前估值接近底部,安全边际较高,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为6元。
光大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5-09-02 4.03 3.78 35.73% 4.43 9.93%
4.76 18.11%
详细
1、资产扩张息差微升 从资产上看,公司资产总额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633亿元,增长9.62%;负债总额约2.8万亿元,增长9.16%。日均生息资产2.82万亿同比增14%。 从结构上看,降息及利率市场化对公司有负面影响,存贷利差下降24bp,降幅在行业中不大。投资增长1355亿,平均收益5.32%同比增加22bp,带动净息差微升2bp至2.27%。 在生息资产增长与净息差稳定的共同作用下,公司实现净利息收入321.05亿元,同比增加42.67亿元,增长15.33%。 2、不良资产增长超预期 公司不良贷款201亿元,不良贷款率1.42%,同比大幅提升了0.23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拨备覆盖率155.18%,下滑25个百分点,拨贷比2.2%同比略升,拨备覆盖已降至行业较低水平,对未来业绩回升压力大。 3、中收高增长,理财尤其亮 在银行卡与理财业务的带动下,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实现佣金净收入135.58亿元,同比增加49.26亿元,增长57.07%,占营业收入29.77%,同比提升6.73个百分点。 其中,理财手续费实现收入36.51亿元,同比增长275%。理财产品规模达10,040.14亿元,较年初增长18%。公司率先提出将理财业务拆分,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团队建设与产品储备,子公司成立后有望维持高增长势头。 4、电子银行快速发展 公司将其电子银行业务归纳为“一门两云三e”,其中一门为”直销银行“,两朵云为”云缴费“及”云支付“,三e即为e理财、e融资与e电商。上半年公司电子银行业务在其战略下保持了快速增长,手机银行客户1,636万户,较年初增长30%;对私网银客户1,850万户,较年初增长20%;电子银行实现综合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119%。 5、盈利预测与评级 公司资产管理能力领先同业,银行“大资管”时代将会向资产管理角色转型,公司优势明显,理财业务拆分成立子公司,有望显著提升公司估值水平。公司生息资产平稳增长,净息差稳定,上半年资产质量暴露加速,下半年有望企稳。预测15年继续加强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15年EPS0.66元,维持“买入”评级。
中国太保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5-09-02 22.00 19.01 -- 24.44 11.09%
29.00 31.82%
详细
事件 中国太保发布2015半年报: 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345.14亿元,同比增长17.8%;实现归母净利润112.95亿元,同比增长64.9%;净资产1826亿元,较年初增长9.8%。 内含价值1938.66亿元,较年初增长13.2%;寿险上半年新业务价值72.27亿元,同比增长38.2%。 基于目前价格,P/EV为1.04,P/E为16.24;EVPS为21.39元,EPS为1.25元。 简评 1.寿险大个险格局初步确立 上半年公司实现寿险业务收入624.65亿元,同比增长3.8%,远低于同业的增速,但“聚焦营销,聚焦期缴”的发展策略得到了有效的贯彻,个人业务保险业务收入增长24.2%,法人业务渠道保险业务收入大幅下降了42.7%,结构的调整使得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38.2%,其中个人业务新业务价值68.67亿元,同比增长45.1%,占比达到了95.0%。 2.财险综合成本率显著下降 上半年实现财产保险业务收入484.23亿元,同比微增0.4%,但是上半年实现承保盈利,综合成本率为99.4%,较2014年全年的103.8%下降了4.4个百分点,达成管理层预期目标,财险业务质量得到改善。 3.投资收益丰厚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增长快 上半年实现总投资收益317.99亿元,同比增长121.1%,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6.6%,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增加了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达14.5%,较去年末增加3.9个百分点,其中集团管理的资产中,第三方管理资产的规模增长迅速,较上年末增加了45.9% 4.人力规模增速快 2015年上半年月均人力达到41.5万人,同比增长29.7%,营销员每月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5,928元,同比增长3.6%,营销团队的规模和质量都有所提升,人力结构有效改善。 5.投资建议 集团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95%,资本充足;虽然太保目前的保费整体增速较低,但公司着力提升业务质量并取得显著成效,P/EV目前仅为1.04,估值相对较低,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6元。
农业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5-09-01 2.98 2.74 9.47% 3.39 13.76%
3.39 13.76%
详细
农业银行8月27日晚发布2015年中期业绩报告。2015年上半年,农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045.64亿元,同比增长0.5%;基本每股收益0.32元。 简评。 1、业绩增长显颓势,传统收入结构承压。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41.47亿元,同比仅增加2.8%;实现净利润1045.64亿元,同比增0.5%。拨备前利润1721.25亿元,同比上升5%,拨备前利润增速同样现颓势。上半年利息净收入2194.93亿元,同比增4.8%,为收入主要增长动力,占比达80.06%;非息收入同比不升反降,回落4.45%,仍受收费新规影响。经济下行,息差缩窄等压力下,传统利息收入为主的收入结构下增长略显乏力。 2、息差回落,负债端优势仍存。 上半年净息差2.78%,环比有所回落,上半年降息影响在二季度逐渐反映。在五大行中一直保有领先地位,主要优势来自于计息负债成本率较低,由于其县域金融优势能获得比同行相对低成本的存款,上半年定期存款占比有所上升,存款付息率较年初上升至1.88%,负债端优势仍存。 3、资产质量问题不容小觑,不良持续攀升。 六月末不良率1.83%,环比增加18bps。拨备覆盖率238.99%,环比下降29.06个百分点。此外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增加346亿,核销154亿,不良生成近500亿。此外关注类贷款占比4.13%,较上年末上升0.29个百分点。不良主要来源是短期公司类贷款,占比达65.6%,不良率高达4.53%;增加较多的两个区域为西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行业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 4、县域金融业务和互联网金融双管齐下。 农业银行始终将服务“三农”和县域作为战略重点,且针对其三农业务,也积极以市场化为方向完善总部组织架构的优化调整。2015年上半年县域金融业务实现1015.55亿收入,占比达37%。 此外,在县域电子商务金融服务领域积极布局,打造“四融平台”(面向农户和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集融通、融资、融商、融智为一体的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共布放终端1,886台,其中融商业务累计上线网上店铺356家,完成交易1.09万笔,金额10.36亿元)、试点“E农管家”(特色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农村零售商与县域批发商之间的采购活动的线上化和农民日常缴费购物活动的电子化,目前累计上线商户2万余户,实现交易37,581笔,交易金额7.11亿元)。 5、投资建议。 我们下调2015年盈利预测,预计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2%,2015年EPS为0.56元,2015年对应PE和PB分别是5.20和0.88,考虑到目前估值接近底部,安全边际较高,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为4.5元。
兴业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5-09-01 14.00 13.05 8.70% 15.26 9.00%
17.26 23.29%
详细
公司公布中报,报告期公司收入722.58亿,同比增长21.63%,归母净利润277.44亿元,增长6.63%,每股收益1.45元,ROE10.77%,不良贷款率1.29%。 简评。 1、公司收入增长符合预期,收入增长来源自生息资产规模增长(同比增长16.33%)与净息差的提升(升4bp),投资类资产是资产高增长的主力,信托及受益权类资产增加7240亿,增长53.2%。净息差方面,也获益于投资的高增长,投资平均收益率5.92%,高于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44bp。在存贷利差收窄46bp的情况下实现了2.44%的净息差,同比上升4bp。 2、资产的扩张带来了资本充足率略有下滑。资本充足率11.03%,较年初下降0.2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15%,较年初下降0.3%。虽然公司新增投资、同业类资产风险权重较低,但行业中下的资本充足水平对资产进一步扩张仍有限制。公司业绩发布会表示将适时启动二级资本债的发行工作,并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降低资本占用。 3、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9亿,同比增长13.8%,同比增长15%,增速明显下滑,从业务上看,投行业务成为亮点,同比增长14亿,托管业务在托管规模达6万亿(环比增1.3万亿)的情况下收入下降4亿,主要原因为市场竞争加剧下费率下降。 4、公司不良贷款余额222亿元,不良贷款比率1.29%,较期初上升0.19个百分点;拨备计提充足,期末拨贷比2.85%,拨备覆盖率221.21%,在同业中处于稳健水平。不良贷款增加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制造业及批发零售等近年来不良多发产业,上半年制造业贷款占比17.88%,下降0.56%,批发零售业占比13.94%,下降1.1%,相应增加弱周期类行业及符合国家战略投向的新兴产业,结构调整有条不紊。 5、在经济下行与利率市场化双重压力之下,银行业整体来自净息差收窄与资产质量的压力巨大。公司信贷资产仅占生息资产的36%,在资产端大多数资产定价早已市场化且风险较小,在当前市场情形下面临的冲击小于同业。 6、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上半年理财销量逾1.9万亿元,已超上年全年销量,末理财业务余额14,030.44亿元,环比增68%。加之旗下信托约9000亿、基金约3100亿的资产管理规模,其“大资管”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成,在光大、浦发宣布独立成立理财子公司后,公司存在将资管业务独立公司化运作的可能性。 7、我们一直强调,兴业银行的大同业+大资管战略能更好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公司市场化资产业务积累了深厚的经验,收益率有望延续。公司拨备水平充足,信贷资产质量随着结构调整与处置对业绩的拖累在经济企稳后有望快速缓解,我们维持2015-2016EPS分别为2.73、3.00元的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宁波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5-09-01 11.51 11.02 -- 12.61 9.56%
16.16 40.40%
详细
宁波银行8月27日晚间发布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净利35.52亿元,同比增15.09%;营业收入90.07亿元,同比增23.49%;基本每股收益0.91元,同比增2.25%。报告期内,该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0.89%,与年初持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9.12%。 简评。 1、收入和利润增速符合预期,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宁波银行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0.07亿,同比增长23.4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35.52亿元,同比增长14.74%,收入和利润增速均符合预期。拨备前利润约57.86亿元,同比增长约27%,同样可观。 其中,净利息收入75.98亿元,同比增长19.60%,非息收入14.09亿元,同比增长49.6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7.43亿元,同比增长41.42%,占比达19.35%,再上新台阶,同比上升2.45个百分点,主因是银行卡结算,保函业务,投行,托管以及旗下基金子公司管理费业务收入增长,其中托管业务和基金子公司业绩均与资本市场活跃有密切联系。 2、息差同比持平,生息资产结构调整。 上半年息差2.39%,与去年同期持平,主因是资产配置调整,压缩收益率下滑较多(下降168bps)的同业资产和增加收益率较平稳证券投资(下降8bps)配置。证券投资类以非标类理财产品、资产管理计划及信托计划投资增加为主,较年初余额增加70%,约2418亿元,占总资产比高达36.8%。 3、存贷款规模稳步扩张,个人消费贷成信贷主投放。 六月末存款余额3582亿元,较年初增速达17%,活期占比略有上升。贷款余额2259亿元,较年初增加约10%。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个人消费贷款,6月末余额约858亿元,较年初增加28%。此外宁波银行首创循环资产池个人消费贷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支持零售业务发展,使额度滚动,取消零售信贷规模意识。 4、不良率指标亮眼,资产质量稳定。 截至6月末不良率水平维持在0.89%,与年初持平,连续六个季度不良率持平,预计此不良率水平将为上市银行中最低。此外关注类占比1.69%,较年初下降8bps,逾期率1.5%,较年初下降43bps。不良贷款余额增加5.27亿至20.52亿,上半年核销9.6亿,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处置力度很大,估算上半年不良生成率1.42%。 拨备覆盖率282%,拨贷比2.5%,基本保持稳定,拨备覆盖较为充分。 5、二级资本债和资产证券化发行完成,资本进一步补足。 规模扩张,消耗核心资本,六月末核心资本充足率环比下降78bps至9.12%。而上半年宁波银行成功发行70亿二级资本债,补足二级资本,六月末资本充足率12.64%,环比66bps。此外资产证券化业务常态化,宁波银行于上半年成功发行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38亿)及消费信贷资产转让(37亿)项目各两单,盘活资金,释放风险资本。 6、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宁波银行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15年EPS1.94,15年PE/PB为5.88和0.94,目前估值接近底部,安全边际较高,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为18元。
中国人寿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5-08-31 24.30 24.30 -- 28.40 16.87%
31.50 29.63%
详细
事件 中国人寿发布2015半年报: 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334.11亿元,同比增长36.8%;实现归母净利润314.89亿元,同比增长71.1%;净资产3109.47亿元,较年初增长9.4%。 内含价值5168.22亿元,较年初增长13.6%;上半年新业务价值186.37亿元,同比增长38.5%。 基于目前价格,P/EV为1.2、P/E为19.77;EVPS为18.28元,EPS为1.11元。 简评 1.保费高速增长长期期交保费增速快 上半年公司已赚保费2293.6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寿险业务同比增长18.6%,主因是新单保费增长快;公司加大健康险发展力度,健康险业务同比增长19.4%;意外险同比增速9.1%,落后于整体保费增速。其中长险首年保费较2014年同期增长41.8%,业务结构明显优化。 2.销售队伍建设取得成效 截至六月底,保险营销员共计94.9万人,较2014年底增长27.7%,创行业新高;团险销售人员共计3.2万人;银行保险渠道销售代理网点6.0万个,销售人员共计9.4万人。在人力方面,公司拓展速度超预期。 3.权益类投资收获丰厚 公司根据资本市场情况,适时地调整大类资产配置比例,定期存款较2014年底下降6.2%,持有至到期投资下降2.7%,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较2014年底增长21.2%,增加了基金和股票配置规模,取得了丰厚的投资收益回报。 4.创新驱动发展 开展柜面直销试点,全系统实现柜面销售新单保费超过31.3亿元;智能理赔平台上线,理赔平均处理时效提速8.9%;全球援助服务平台已经可以为7,000多万客户提供全球援助服务。创新给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 5.投资建议 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09.21%,目前资本充足;行业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且低利率环境使得保险产品竞争力增强,预计未来保费会维持较快速的增长;基于目前价格,P/EV仅为1.2,估值较低,公司股价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8元。
新华保险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5-08-28 32.55 33.39 -- 40.18 23.44%
52.50 61.29%
详细
新华保险发布2015半年报: 201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39.97亿元,同比增长27.9%;实现归母净利润67.52亿元,同比增长80.1%;净资产569.35亿元,较年初增长17.7%。 内含价值992.47亿元,较年初增长16.4%;上半年新业务价值34.5亿元,同比增长43.2%。 基于目前价格,上半年P/EV为0.95、P/E为14.03;EVPS为31.81元,EPS为2.16元。 简评。 1.新单保费增速快新业务价值大增。 营销渠道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281.50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新单保费增长42.5%;银保渠道379.34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新单保费增长28.7%;服务经营渠道57.19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新单保费大增65.6%。团险渠道保费有所下滑,整体来看,实现了新单保费快速增长,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幅增长。 2.健康险和传统险增长迅速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传统型保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46.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3%,占比提升了15.7个百分点;健康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1.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8%,占比提升3.2个百分点。保障型产品占比提高,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3.权益投资占比大增总投资收益率大幅提升。 坚持“权益类投资总体上保持积极思维,固定收益总体不做大规模配置,选择高收益项目进行点配置,压缩非标资产规模”的投资策略,股权型投资1,206.85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的占比为18.8%,较上年末上升7.5个百分点,相应的债权型投资占比下降至51.1%,较上年末下降4.1各百分点,由于较好地抓住了上半年资本市场的机会,实现投资收益316.24亿元,同比增119.5%,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到了10.5%。 4.投资建议。 目前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5.75%,资本充足,基于目前价格,P/EV和P/E分别为0.95和14.03,具有较强的安全边际。受益于行业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和落地,预计公司未来保费仍会维持快速增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位41元。
招商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5-08-28 16.38 15.62 -- 18.41 12.39%
19.98 21.98%
详细
招商银行25日晚发布半年报,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招商银行净利润329.76亿元,同比增加25.17亿元,增幅8.26%。2015年上半年,招商银行实现净利息收入661.04亿元,同比增加99.34亿元,增幅17.69%;实现非利息净收入382.77亿元,同比增加99.37亿元,增幅35.06%。年化后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A)和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分别为1.33%和20.40%,较2014年同期的1.35%和22.10%分别下降0.02个百分点和1.70个百分点。 简评。 1、净利润增速低于预期,受资产质量拖累。 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41.35亿元,同比增长23.59%,其中利息收入661.04亿元,同比增幅在17.69%,主要是由于生息资产规模扩张。非利息收入382.77亿元,同比增加35.06%,其中代理服务手续费同比增长166.23%,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收入同比增长57.56%,均受益于上半年资本市场活跃,代销基金业务和受托理财等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实现净利润329.76亿元,同比增长仅8.26%,低于预期。拨备前利润约为725.55亿元,同比增长约28.22%,利润创造能力依然强势,但受资产质量拖累较大。一体两翼三大业务分部税前利润趋势:公司业务下降28%,零售业务增长30%,同业业务增长29%。对公业务为招行长期短板,毫无刺激点,且不良随经济下行压力攀升,不良率达2.01%,较上年末增长62bp。 2、回归零售,息差稳健。 2015年上半年净息差为2.77%,其中Q2为2.65%,虽较Q1的2.9%有所回落,但较2014年末的2.64%,基本保持平稳。一方面二季度中前期降息的影响逐渐体现,另一方面,息差稳健得益于回归零售战略的推进。生息资产收益率较14年末回落18bp,而负债端下降幅度更大,约33bp,主因是同业利率的下降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零售贷款占比同比进一步提升至39.31%,年化平均收益率7.37%,同比逆市回升4bp,且高于对公贷款收益率5.52%。回归零售发展,对稳健息差有积极作用。 3、资产质量承压,不良陡升。 2015年六月末不良率达1.5%,较上年末增加约39bp。其中核销约135亿,已基本接近去年一年核销水平。不良贷款余额为396.15亿元,比年初增加116.98亿元,上半年总新增不良约252亿。此外逾期率3.12%,关注类占比2.42%,均呈上升趋势。资产质量严重低于预期,不良增加大多来自于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对公流动资金贷款。 4、综合化经营持续推进,中收占比创新高。 非息收入占比再创新高,达36.52%,为行业领先,距欧美银行约50%中收占比仍有上升空间。 综合化经营持续推进,上半年招银国际实现净利润港币2.56亿元,同比上升21.90%,招银租赁实现净利润7.18亿元,同比增长0.56%,招商基金实现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增长132.03%,招商信诺实现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34.51%,子公司业绩扩张,且对集团利润贡献占比提升45bp至4.27%。 5、轻型银行战略体现,资产证券化业务创新,资本充足率远超监管线。 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作为轻型银行战略的践行,上半年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共137亿元,包含住房抵押贷款项目31.5亿元及信用卡汽车应收账款项目105.5亿元,基础资产多样性显现,并实现信用额度滚动解决零售规模。六月末高级法下资本充足率12.40%,一级资本充足率10.50%,远高于监管要求,未来员工持股计划落实将进一步补充资本。 6、投资建议。 招行一直是我们首推品种,核心逻辑是估值溢价抬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重归零售后,信贷资源向信用卡、个人按揭住房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倾斜,零售端优势增强,业绩增速较高。其二、其资产管理业务业内领先,在银行资金对接二级资本市场时,其受益更加明显。其三、制度红利,其为唯一一家正式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银行。目前内部流程已经走完,在等待外部审批流程。其四、积极布局综合化经营,适应混业时代。招银国际将成为招行在香港的投行旗舰,其发展壮大将有助于招行提前弥补尚缺的其他非银牌照。 我们下调15年业绩预测,招行净利润同比增长9%,EPS为2.37元,15年PE/PB为6.22和1.06,目前估值接近底部,安全边际较高,我们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2元。
浦发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5-08-21 14.94 12.71 53.82% 15.95 6.76%
19.19 28.45%
详细
浦发银行公布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7.01亿元,同比增长19.74%;净利润239.03亿元,同比增长5.5%;基本每股收益1.28元。 一、业绩符合预期,息差压力大。 201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9.69亿元,同比增长19.74%;受不良率大幅上升(1.28,同比上升0.22个百分点)影响,实现净利润239.03亿元,同比增长5.5%。业绩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 从数据上看,公司ROE9.35%,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净息差2.42,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公司息差面临较大的压力。压力主要来自公司对公业务占比较高的资产负债结构:1、公司对公存款增长6.8%,贡献负债增长主要来源,存款占比近69%,同比提升了2.4个百分点,结构上看对公定期存款占比44.52%,同比提升6.6个百分点,定期存款占比提升较快;2、存款定价方面,在数次降息的背景下,对公存款利率不降反升4bp至3.62%(较2014年),进一步推升了负债成本;3、信贷结构上对公贷款占比74.1%同比略有下降但仍在高位,平均利率6.12%下降32bp(较2014年)。 为应对对公存贷款利差缩窄对净息差的负面影响,公司压缩同业等低收益业务规模,债券及应收款项类投资平均余额较2014年增长2596亿(增幅23.6%),应收款项类投资多投于信托贷款等,下半年随着经济下行及资本市场活跃度降低,规模增长受限,另外,生息资产结构调整也带来了资本充足率的下降,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16%,较年初下降0.45个百分点,处于较低水平,高收益资产的扩张持续性存疑。公司下半年可能会完成融资并加快资产证券化。 二、信贷资产质量下滑,结构进一步改善。 受宏观环境影响,公司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不良贷款余额为277.42亿元,较年初增加61.5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8%,较年初上升0.22个百分点。公司加大了拨备力度,拨贷比达3.13%,同比大幅上升0.4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准备金覆盖率为245.45%,同比略降3.64个百分点。公司对不良信贷的拨备在股份行中处于较好水平。从逾期90天以上贷款来看,报告期末余额499亿,占比2.3%,处于可控范围。 从不良生成结构上看,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仍是不良主要贡献行业,不良率继续上升,分别为3.02%与2.03%,较年初上升38bp、36bp,行业风险仍在加速暴露。应对信贷资产质量下滑,公司对结构的调整也不遗余力,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占贷款比分别为17.68%、14.5%,较年初下降0.88、1.14个百分点,增加零售、服务业等信贷投放,公司对信贷结构的调整明显加速。 三、中收高增长,银行卡与资产管理业务突出。 公司手续费收入1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非息收入占比25.12%同比上升3.87个百分点,是公司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其中,银行卡与资产管理业务贡献最为突出,银行卡贡献收入36亿,同比增2.23倍,理财业务收入43亿,同比增1.1倍。 资产管理业务方面,个人理财产品销量突破2.5万亿元,同比增长89%,对应实现中间业务收入6.41亿元,较去年同期提升71.81%。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达1.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50%,此外,不仅银行业务线资管收入高增长,旗下浦银安盛基金也实现了爆发,期末浦银安盛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2,970.97亿元,较年初增长88%;净利润10,118万元,是同比增长39.8倍。浦银安盛控股的资产管理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787.44亿元。随着公司理财子公司的分拆、上海国际信托以及未来预期的上投摩根基金等泛资管主体的整合完成,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产品线将更加完善,更能发挥协同效应。 四、费用率下降。 公司成本收入比20.21%,同比下降了2.55个百分点,主要来自公司员工工资奖金等支出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所致,从福利费、社保、公积金等仍有10%以上的增长规模对比来看,公司在浮动薪酬支出上有所下滑,持续的下滑对稳定骨干员工有负面作用,在上海国资改革的契机之下,公司可能会研究员工持股等新型激励方案。 五、盈利预测与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转型方向.受益上海金融国资整合,公司业务转型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对公司业务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公司估值提升。我们维持公司2015-16年2.68、2.90元的业绩预测,给予公司2015年1.7倍PB(对应9.3倍PE),目标价25元,维持“买入”评级。
招商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5-08-05 17.96 17.75 -- 18.66 3.90%
18.98 5.68%
详细
事件 7月29日,招行发布重要公告。招行向全资控股的子公司招银国际控股增资4亿美元,同时永隆银行将永隆证券、永隆期货的股权100%全部转让给招银国际金融。 简评 增资扩股和资产重组前,招银国际控股同招行的股权结构 招行全资持有招银国际控股的股权,其前身为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银国际金融)。2014年年末,总资产26.27亿港币,净资产18.56亿港币,净利润3.23亿港币,相较于5大行在香港的投行平台公司资产规模较小。(见表1)。 招银国际控股全资持有招银国际金融的股权。在此次增资扩股和资产重组之前,招银国际控股和招银国际金融相当于“一个机构、两张牌子”。 增资扩股和资产重组后的变化 招行注资4亿美元后,招银国际控股净资产增加近30亿港币,达到48.56亿港币,增幅达到160%。招银国际控股净资产达到大行香港投行子公司的水平。 永隆银行拥有多家子公司,其中永隆保险、永隆证券、永隆期货是其相对较大规模的子公司(见表5)。2014年年末,永隆证券资产规模10.7亿港币,占永隆银行总资产比重只有0.43%;而永隆期货资产规模1.4亿港币,占永隆总资产比重0.06%。(见表4) 永隆证券、永隆期货全资注入招银国际金融后,招银国际金融资产规模增加12.1亿元,将达到38.38亿港币,增长46%。 尽管永隆银行的资产、净利润占招行的比重较小,只有4%-5%,(见表3)但是永隆证券、永隆期货全资作价注入到招银国际金融后,招银国际金融的规模快速提高,招银国际控股的资本实力、规模、业务承揽能力都将大幅增强。 整合香港金融业务,加强专业化管理,境外综合化运营更进一步 (1)专业化分工:永隆银行主要在香港从事商业银行业务,而招银国际控股则在香港专注于投资银行业务等非银行业务。 (2)避免了招商银行内部的同业竞争关系。之前,招银国际控股和永隆银行都可以从事香港的证券类业务;资产重组后,招银国际控股是招行旗下唯一一家能够在香港从事证券业务的机构,避免内部的同业竞争关系。 (3)招银国际控股的资本金实力增强,其净资产达约48.56亿港币,类同大行在香港的子公司(比如:工银国际、农银国际)从事H股投行全牌照业务。 (4)此次招银国际增资和资产重组后,分而治之,境外综合化经营迈出实质性一步,积累综合化经营和管理的运作经验, (5)招行将招银国际控股打造成“境外投行旗舰”,同境内的投行业务联动,为未来境内综合化经营铺平道路。 招行综合化经营的现状在股份制银行中,招行的综合化牌照相对比较齐全,目前缺少A股券商牌照、信托牌照,其他非银子公司都已具备(见表6)。其非银行子公司资产规模总计达到1219亿,占招行总资产比重为2.58%;净利润为21.4亿元,占招行全部净利润的比重为3.82%(见表7)。招行非银子公司的资产规模和净利润占比都相对较低,从而未来抬升空间较大。 而今,招银国际控股增资扩股,且证券、期货业务都并入到招银国际控股,有助于发展香港的投行业务。这表明招行在积累混业经营的经验,同样也在积极布局混业经营。 投资建议: 招行一直是我们首推品种,核心逻辑是估值溢价抬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重归零售后,信贷资源向信用卡、个人按揭住房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倾斜,零售端优势增强,业绩增速较高。其二、其资产管理业务业内领先,在银行资金对接二级资本市场时,其受益更加明显。其三、制度红利,其为唯一一家正式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银行。目前内部流程已经走完,在等待外部审批流程。其四、积极布局综合化经营,适应混业时代。招银国际将成为招行在香港的投行旗舰,其发展壮大将有助于招行提前弥补尚缺的其他非银牌照。我们预测15年,招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4%,EPS为2.48元,15年PE/PB为7.29和1.29,我们维持“买入”评级,第一目标价为25元。
中国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5-07-28 4.96 4.29 66.76% 4.85 -2.22%
4.85 -2.22%
详细
国际化布局先行者 中国银行海外经营历史已有90多年,其海外业务资产和利润依然是四大行中的领跑者,海外业务收入和利润占比约1/3和1/4。海外业务核心竞争力与对集团贡献度均稳坐中资银行头把交椅,未来将加大新设网点布局和尝试海外并购,巩固期领先地位。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将成为贯穿2015年的主音律,将帮助其在未来的发展中,弹奏出完美乐章。 令同业望其项背的绝对优势 1、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市场份额领先 2014年,集团跨境人民币结算量5.32万亿元,中国内地机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2.55万亿元,市场份额稳居第一。此外,2014年期间国际结算业务量3.92万亿美元,保持全球领先。区域布局方面,为五大洲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理行开立1290个跨境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十余个国家,领先于同业。 2、全球人民币清算网络进一步完善 2014年办理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240.8万亿元,同比增长86.6%,继续保持全球同业第一。截至2014年末,在全球12家授权人民币清算行中中行共有6席,为推动全球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3、大力拓展海外机构托管业务,以外促内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托管服务客户数和业务规模居同业前列。2014年末海外托管资产规模逾1万亿元。集团整体境内外托管资产规模于2014年总计达6.4万亿元,规模居行业领先地位。 4、其他离岸人民币业务 (1)产品线完善;(2)海外债券发行;(3)指数和白皮书风向标;(4)加大与海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5)积极开展沪港通业务;(6)首发30亿美元四币种离岸债。 内外兼修,率先突围 1、规模扩张,息差稳升和多元化发展,实现净利润增速 2014年中行在五大行中保持了较快的净利润增速,约8.22%,得益于规模扩张:2010年至2014年期间境外公司贷款占比逐年上升,从17%上升至25%。且境外贷款资产质量更优,有效缓解国内贷款需求不足; 息差改善:净息差较低很大程度的原因是来自于其境外业务占比较高且净息差水平较低,2010年至2014年期间,中行境外业务净息差相较于境内业务净息差平均约低0.89个bp;多元化发展:2010至2014年期间非息收入占比平均约为30.06%,领先同业,源于内地非息收入占比稳步提升和其他业务收入占比较高。 2、海外业务优势积累。 (1)海外资产和利润占比和余额逐年上升:2010年至2014年五年期间,海外资产占比逐年上升,其他国家占比从5.05%上升到11.08%,港澳台地区占比基本保持平稳。海外利润其他国家占比从2.5%上升到6.54%,港澳台地区占比基本保持平稳。(2)境外资产质量良好,缓冲境内不良压力:2010年至2014年期间,境外不良率基本平稳,约0.20%,远低于境内压力。 3、业务转型,刻上国际化印记。 (1)利用海内外一体化经营优势:搭建“中银全球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投资服务平台”,实现国内外小微企业有效对接。(2)积极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截至2014年末累计为“走出去”项目提供贷款承诺1,219亿美元,成功撮合鼎晖收购南孚电池、复星收购葡萄牙保险公司等项目。(3)发展网络化和国际化供应链金融:帮助银行批量拓展中小企业客户基础,改变传统盈利模式。2014年供应链金融业务发生额近9,737亿元,累计拓展华为、富士康、比亚迪、东风汽车等超过500个供应链融资项目,为上述核心企业的超过8000家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需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逐年上升,2014年末达到了10,382亿元,2012年至2014年期间复合增长率达12.35%,快于整体贷款增速。 4、内外联动,战略布局新规划。 (1)出售南洋商业银行:原因之一业务重叠,差异化程度不够,造成资源和客户分散。;原因之二盈利能力拖累。南商行2014年实现的ROA水平仅为0.94%,ROE仅为8.19%,NIM为1.83%,各项指标均远低于集团平均水平,剥离有利于集团整体的ROE水平抬升。挂牌价680亿港元,相当于PB1.95倍,PE24.72倍。(2)东盟资产重组:中银香港立足香港市场,不仅是香港三家发钞银行之一,还受权担任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此次东盟资产重组转让一方面可提升中银香港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内外联动,另一方面也是为“一带一路”实施布局,东盟多国与香港有着密切的经济往来,东盟国家华侨客户也是中银香港重要的客户基础和业务来源。 混业领头羊,混改接力棒。 中国银行作为混业经营领头羊,全牌照布局已初步完成,通过母子公司交叉销售,从渠道、客户、产品等方面积极推动集团协同联动,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均得以有效提升。交通银行的改革方案已逐步落地,而中国银行很可能会是继交通银行之后的下一个试点。混改和混业相辅相成,混改能够提升管理效率,并通过对公司治理,内部体制和经营模式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对混业有重大促进作用。 投资建议。 中国银行国际化程度最高,将受益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通过进一步战略布局和重组,未来以期充分发挥其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的主导作用,并有望接过银行业混改的接力棒,深化改革,内外兼修,有助于公司估值抬升我们维持中行“增持”评级,预测15/16年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5%/8%,15/16年EPS为0.62/0.67,15/16年PE为8.05/7.48,15/16年PB 为1.17/1.07。
中国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5-07-17 5.37 4.29 66.76% 5.25 -2.23%
5.25 -2.23%
详细
事件。 7月14日晚,中国银行(3988.HK)及中银香港(2388.HK)联合公告称,上述事宜已获得国家财政部批准。7月15日,南商银行100%股权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下称“北金所”)挂牌,挂牌价格680亿港元。 简评。 1、挂牌价?7月15日,南洋商业银行100%股权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的挂牌价为680亿,资产评估价430亿,存在60%的溢价。 2、溢价?这部分溢价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其一、控股股权100%出售的溢价。之前案例表明,银行在出售资产方面都是部分业务或者部分股权的出售,存在股东之间利益分歧,而中银香港出售南洋商业银行是100%股权的出售,从而需要有一个控股权的溢价。 其二、香港本地银行牌照的稀缺性溢价。南洋商业银行在香港、大陆、新加坡都有银行业牌照,这类银行在香港本地是相对比较少的。这也需要一个稀缺性溢价。 其三、同买家业务的协同效应逐步发挥,带来的溢价。买家是按照自身需要来收购的,自然同其有着明显协同效应,比如:各地的业务牌照,利用网点的分销渠道,业务协同性等,这也需要协同效应溢价。 3、综合评价?基于以上三点,中银香港的财务顾问,综合评价,给出了680亿挂牌价,溢价率60%。
浦发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5-07-03 16.50 12.71 53.82% 18.15 10.00%
18.15 10.00%
详细
公司估值低 2011年至今,公司平均PB水平约1.09倍,低于股份行平均水平约0.13倍。公司ROE在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其估值水平仍然偏低。 公司转型提速 2014年其公司转型进度明显加快,创新业务层出不穷。其中较为突出的主要有1、资管理财业务大发展,并拟分拆成立子公司;2、投联贷推出“科技小巨人”,投资/投行业务有望找到新模式;3、互联网零售、供应链金融推出“网贷通”、“和金融”的业务。 海金融国资改革启动 上海金融国资整合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收购上海信托迈出了整合的第一步。由于银行可对接的业务具有广泛性,公司有望成为上海国资中非保险非证券业务的整合平台。 大资管与投联贷有望成为公司发展方向 公司资管业务布局完成,未来形成信托、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创投)的全功能资管业务群,背靠经济发达的长三角,资管业务成长空间大,成为金控平台的主要发展方向; 通过浦发硅谷银行的实践,公司在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投行、信贷结合方面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2014年推出的“科技小巨人”,业务模式走向成熟。投贷联动有望成为公司标志性的科技企业服务模式,契合经济转型期市场需求,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极。 市场对公司目前业务下的潜在风险与转型保守有过度的担忧,我们看好公司未来转型方向.受益上海金融国资整合,公司业务转型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对公司业务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公司估值提升。我们维持公司2015-16年2.68、2.90元的业绩预测,给予公司2015年1.7倍PB(对应9.3倍PE),目标价25元,维持“买入”评级。
招商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15-06-26 18.79 17.11 -- 20.80 10.70%
20.80 10.70%
详细
事件 22日晚间,招商银行发布有关2015年度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此次持股计划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认购此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为不超过434782608股,股票价格为13.80元/股。 简评 1、认购规模:认购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认购股票数量不超过434,782,608股 2、认购价格:13.80元/股 3、参加对象:对整体业绩和中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核心骨干人员,总人数不超过8500人。其中,包含部分董事、部分监事、部分高级管理人员、中层干部及骨干员工,以及下属全资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此外,董事长李建红、副董事长马泽华、董事李晓鹏不参加此次持股计划。 4、持股规模:参加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认购的持股计划份额(初始份额)不超过7,070,000份,占本持股计划份额(初始份额)总数的比例不超过1.63%。此次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后,全部有效的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超过股本总额的10%,单个员工所获持股计划份额对应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超过股本总额的1%。 5、锁定期:36个月 6、存续期:6年 7、发行方式:委托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设立专门的广发原驰·招商银行1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进行管理,并将通过该计划认购 8、点评: 招行公告员工持股计划获股东大会通过,计划认购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占总股本不超过10%。员工持股定向增发,实现利益捆绑,管理激励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定增补充核心资本,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ROE,估值抬升。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速,公司治理不断完善,带来制度变革红利。 我们首推招行,维持“买入”评级,主要原因是:回归零售业务,业绩增速较好;财富管理业内领先,银行资金对接二级资本市场受益明显,加快零售转型,借助互联网金融技术和资产证券化进程,持续推进轻型银行进程,估值溢价回升;制度红利--员工持股计划优先实行,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发展,捆绑员工利益,实现良性激励,对股价和盈利是双重利好。目标价25元,我们预测15年其净利润同比增长12%,15年EPS为2.44元,15年PE/PB为7.61/1.33。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2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