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东阿阿胶 医药生物 2013-10-24 44.85 -- -- 45.13 0.62%
45.13 0.62%
详细
公司公布2013年三季度报告:1-9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8.52亿元,同比增长53.2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47%;基本每股收益为1.32元,同比增长幅度为16.47%;扣除上半年业绩的影响,公司7-9月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99亿元和3.18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54.27%和16.69%。 投资要点: 收入延续高增长,母公司业绩增速加快:3季度,在自身销售规模扩大、新增医药商业业务合并报表的共同驱动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9亿元,同比增长54.27%,延续了上半年以来的高增长趋势;其中母公司方面,7-9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82亿元,同比增长35.06%,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增长48.17%,利润增速较1、2季度提升明显,成为报告期内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提价因素逐步呈现,有效缓解成本压力:7月份,公司公告为了应对原料驴皮价格上涨,上调阿胶出厂价25%,提价因素逐步在3季度逐步显现,单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65.51%,环比提升8.71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单就母公司的情况来看,当季毛利率为67.86%,同比增加了5.34%,提价有效缓解了原料成本上涨带来的经营压力。 期间费用上升过快,4季度控制难言乐观:受加大市场开拓以及研发费用、薪酬等项目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前3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为5.42和2.49亿元,同比增长48.91%、66.22%,期间费用过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侵蚀公司利润;从历年情况来看,3、4季度一般是公司全年营销推广的重点,特别是今年产品价格调整后,我们预计公司为了维护渠道秩序、防止客户流失,4季度市场费用等投入仍将持续加大,因此费用控制难言乐观。 阿胶资源稀缺依旧,未来仍存在调价预期:3季度末,公司预付账款3.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09.36%,公司解释为预付驴皮及中药材款增加所致;与此同时,公司预收款项约为2.37亿元,同比增长25.54%,显示了上游驴皮资源稀缺性依旧,而下游阿胶市场需求则持续旺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公司阿胶产品未来仍存在有调价预期。 投资评级: 我们认为,虽然公司今年期间费用同比增长较快,但盈利能力的提升有望促使其保持稳定的盈利水平,因此暂维持公司13-15年EPS分别为1.98/2.43/2.91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3、18、15倍;公司品牌形象良好、终端控制能力较强,未来阿胶系列仍存在有提价空间,增长预期明确,在当前A股市场环境,具备较好的防御特性,维持其“买入”评级。 投资风险: 负面报道影响;原材料价格变动;市场推广风险。
天士力 医药生物 2013-08-08 47.70 -- -- 46.40 -2.73%
46.40 -2.73%
详细
事件回顾: 公司2013年中期报告披露: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02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28.7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1亿元,同比增长34.85%;扣非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21亿元,同比增幅为31.20%;基本每股收益为0.58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85%。 投资要点: 工商并进,业绩基本符合预测: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54亿元,相对去年同期(调整前)的增长幅度为29.56%,基本每股收益为0.58元,基本上符合我们此前的预期判断;分行业来看,工业收入23.13亿元,同比增长30.53%,毛利率为74.77%,商业收入30.09亿元,同比增长25.54%,毛利率为5.21%,工商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 毛利上升,期间费用控制显著: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5.58%,较去年同期提升0.58%,与其同时,期间费用控制卓有成效,上半年三费率合计为20.5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60个百分点,毛利率上升和费用率下降共同驱动当期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就分项费用来看,1-6月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较去年增加21.63%、34.43%、29.08%,销售费用增速低于收入增长幅度是当期费用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管理费用的高增长则主要是由于期间科研费用及职工薪酬增加所致。 资源整合,规模优势逐步显现: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全面国际化”和“一个中心带两翼”的战略布局,整合产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以现代化中药制造为主,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为辅的产业格局,丰富的产品线加上出众的营销能力,规模效益优势正逐步显现;上半年公司持续强化产业链资源一体化优势,重点品种集原药材种植、采收、加工制剂生产为一体,随着数字提取中心的投入使用,公司产品产量将得到大幅提升,为后续市场放量奠定基础。 技术创新,产品国际化持续推进: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支出1.42亿元,同比增长45.40%,持续高增长的技术投入成就了公司核心竞争优势,新产品方面,痰咳净滴丸获取生产批件,有望在下半年实现投产,消渴清颗粒、丹参滴丸均获药品再注册批件;国际化方面,丹参滴丸FDAⅢ期临床试验申报项目稳步推进,后续品种水林佳、穿心莲内酯滴丸已完成FDA-IND的递交工作,此外,穿心内酯滴丸、芪参益气滴丸获得了加拿大植物药批件。 基药放量,未来业绩增长可期:新版国家基药目录中,公司独家品种丹参滴丸、养血清脑丸(颗粒)分别入选,其他独家品种如芪参益气滴丸也分别进入广东、青海等地增补目录,我们认为公司经过多年的市场实践,不仅较为熟悉基药独家品种推广的游戏规则,而且还拥有较为健全的基药营销网络,有望推动新进品种的实现快速放量增长,公司未来业绩高增长依旧可期。 投资评级: 公司是国内中药现代化的标杆性企业,核心技术优势明显,营销能力出众,推动公司业绩长期保持稳健增长,我们根据公司中期报告,考虑化药业务对未来业绩增厚以及股本变动的影响,暂调整公司13-15年EPS分别为1.14/1.55/2.11元(原不考虑合并化药业务及股本变动的前提下分别为1.96、2.48、3.02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2、31、23倍,我们认为在当前A股市场中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估值水平明显偏高的情况下,公司具备较好的防御特征,因此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投资风险: 产品降价风险;中药材价格变动;新药研发风险;业务整合风险。
华润三九 医药生物 2013-06-26 26.26 31.48 23.34% -- 0.00%
28.30 7.77%
详细
事件回顾: 华润三九近日公告称:为落实公司发展战略,丰富产品线,实现业务快速增长,公司拟收购华润东阿阿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阿阿胶”)持有的山东临清华威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清华威”)100%股权,转让价款为人民币8,074.73万元。 我们的观点: 华润三九和东阿阿胶均系“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而临清华威是东阿阿胶的全资子公司,此次交易属于关联交易,但交易的性质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临清华威是一家老字号中药生产企业,其前身是山东临清中药厂,始建于1958年。公司拥有拥有80个品种的批准文号,生产剂型有片剂、丸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糖浆剂等剂型。按照产品的功效进行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健脑、补肾和养胃三类。尽管公司的经营历史源远流长,但经营历史没有转化为经营规模和形成品牌效应,因此,可以说,临清华威是一家小型中药生产企业。东阿阿胶于2001年和临清华威进行资产重组,此后,临清华威成为东阿阿胶的全资子公司。然而东阿阿胶的经营品牌为阿胶等保健品,和药品经营是完全不同的市场逻辑。2012年之前的财务数据显示,尽管有华润东阿阿胶作为强力后盾,临清华威的经营改善并不明显。华润三九作为一家品牌中药和OTC药物生产企业,对临清华威进行整合收购,更容易产生协同效应。 按照临清华威一季度的财务和经营数据计算,华润三九此次的收购价格为8,074.73万元,收购溢价为4,815.28万元,动态市净率2.48倍,动态市盈率9.77倍,均低于华润三九收购之前自身的动态市净率(5.46)和动态市盈率(22.60),价格合理。追溯临清华威的经营历史可以发现,其2009、2010和2011年的净利润均为负值,处于亏损状态,于2012年扭亏为盈,管理效率大幅提高,管理费用率显著下降,因此可以说,经营成果的波动性也暗含着一定的收购风险。我们认为,收购之后,临清华威将纳入华润三九的品牌下进行管理,产品分类经营明确以后,销售和管理效率存在大幅提高的空间,能够为华润三九自身的成长带来正能量。 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的EPS分别为1.31元、1.62元和1.97元, 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2.60倍、18.27倍和15.03倍,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比较确定及未来的并购预期,我们给予公司28倍的市盈率,目标价36.68元,维持买入评级。
浙江医药 医药生物 2013-06-21 22.96 12.54 -- 22.63 -1.44%
23.18 0.96%
详细
事件回顾: 浙江医药近日公告称与美国AMBRX公司经协商,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正式签署《合作开发和许可协议》,进行新药的合作研发与商业化生产,目前阶段的合作内容是单克隆抗体药物а Her2-ADC的合作研发,аHer2-ADC主要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 我们的观点: AMBRX公司是一家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主要进行生物医药技术的研发,该公司在全球拥有700多项专利,在中国有30个专利申请。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在蛋白质药物研发技术领域,如蛋白质定点共轭技术,非天然氨基酸定点插入蛋白质序列的技术。AMBRX公司与多家国际制药巨头建立了合作关系,如默沙东、默克(于2012年收购了其一种在研的多发性硬化症(MS)治疗药物的专利,并将取得Ambrx的股权,药物名称为ARX424)、礼来、百时美施贵宝等。 尽管拥有多项专利技术,AMBRX公司目前尚未有上市的药物,其生物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上的范例长效生长激素已完成Ⅱ期临床。 由于原研药物研发的困难,浙江医药此次与AMBRX公司的研发合作也是借鉴了国际制药巨头的发展模式,做到药物研发专业化,同时公司也向高端生物制药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此次合作研发的新药а Her2-ADC属于单克隆抗体药物,同传统的ADC(抗体药物偶联物)药物相比,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特异性强、成份单一、毒性低,无疑是未来靶向药物的发展方向。аHer2-ADC的靶点Her2已经研究的比较充分,罗氏公司针对此靶点开发的单抗药物赫赛汀(Herceptin)2011年销售额达56亿美元。理论上来说,新药比传统的药物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可以说该药物的市场潜力非常大。 目前来看,аHer2-ADC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协议同时包括了研发的受委托方药明康德。由于距离研发成功尚有很长一段时间,而且中间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尽管给公司的前景带来了积极的预期,但短期内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维持原来的财务预测,预计公司2013-2015年的EPS分别为1.77元、1.97元和2.10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3.17倍、11.83倍和11.10倍,考虑到公司在建项目的逐步完成及产能释放带来的业绩增量,我们给予公司15倍的市盈率,目标价26.55元,买入评级。
仁和药业 医药生物 2013-04-29 5.32 5.49 -- 6.37 19.74%
6.43 20.86%
详细
收入同比下滑明显,业绩略低于预期:2012年受“毒胶囊”及“优卡丹”事件的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出现明显下滑,其中核心医药业务取得营业收入20.71亿元,同比下滑10.7%;分产品来看,药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05亿元,同比下滑8.58%,健康相关产品销售2.6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6.43%,包装物相关产品业务收入1.45万元,同比减少95.53%;公司收入下滑出乎我们此前的预期判断,这也是导致公司12年业绩略低于我们之前预测(0.28元)的主要原因。 毛利率基本稳定,期间费用率上涨: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9.39%,基本上与去年同期(39.37%)持平,期间费用率累计为23.68%,较去年提高2.39个百分点,进一步加速利润下滑,分项来看,公司全年管理费用为1.44亿元,同比增加38.65%,管理费用的大幅提高是公司当期费用率上涨的主要原因,公司解释为本期定向支付推广服务费、咨询费、收购导致管理费用增加以及工资上涨所致,同时受媒体广告费用减少0.34亿元的影响,公司全年销售费用为3.55亿元,同比减少9.51%;期间公司针对变更外包装说明的库存商品外包装物及新增收购企业中账龄2-3年以上的产品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合计计提136.84万元减值损失,为今年的业绩增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负面影响延续,单季度经营逐步好转:去年2季度毒胶囊及优卡丹事件集中爆发,由于市场终端反应的滞后性,再加上出售仁翔药业因素的影响,导致3季度公司整体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分别同比下降21.97%和83.57%,4季度负面影响虽然仍在持续,但公司经营状况已有所好转,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6亿元,净利润为0.90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下滑16.21%、17.98%。 品牌产品受伤明显,二线品种快速崛起:2012年公司品牌产品受市场负面因素影响较大,以经营品牌产品为主的商业子公司江西仁和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6.76亿元和2381.38万元,分别较去年同期下滑69.21%和78.67%;但是公司二线品种报告期内增长迅速,仁和中方销售收入6.14亿元,同比增长68.34%,净利润实现翻番增长,重点品种清火胶囊销售近5千万元,儿科、咳嗽系列销售超过1亿元,为公司未来培育新品牌创造了市场条件。
浙江医药 医药生物 2013-04-17 20.92 12.26 -- 22.46 7.36%
23.74 13.48%
详细
公司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526,400.61万元,同比增长9.08%;利润总额99,555.24万元,同比减少16.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5,534.59万元,同比减少15.76%。 主营业务收入小幅增长。尽管维生素E出口低迷,受医药制造产品、医药商业的增长拉动,公司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526,400.61万元,同比增长9.08%。其中动物营养品销售收入171,889.56万元,同比减少6.04%,主要受欧债危机影响,维生素E出口低迷所致。医药制造产品实现收入102,380.52万元,同比大增45.75%,主要系抗生素类产品逆市增长所致,其中盐酸万古霉素、本芴醇和乳酸左氧氟沙星同比分别增长了72.01%、20.52%和15.62%。由于销售推进、规模扩大及经营方式的改变,人类营养品和医药商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92,072.07万元、148,504.2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98%、14.62%。 业绩小幅下滑。由于人力成本上升、主导产品维生素E价格的低迷及其他产品的毛利率同比下滑,公司增收不增利,业绩略有下滑。 研发成果显着。公司全年研发投入20,144.59万元,营业收入占比3.83%,报告期内共获得7个化药的生产批文,1.1类新药索西沙星片获Ⅱ期临床批文。通过与台湾太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合作协议,获得了1.1类创新药无氟喹诺酮新药“奈诺沙星”的独家专利代理权。综合来看,公司新药研发能力突出,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但研发领域集中于抗生素细分领域,细分领域竞争较小,但发展空间有限,而且抗生素限制使用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我们认为拓宽研究领域能够有效规避业务过于集中的风险。 海外收入占比不断减少。受外围经济持续低迷所致,海外收入增长受到制约,海外收入占比不断下滑,2012年海外收入占比38.87%,同比下滑了3.78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公司的出口业务的恢复性增长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风险因素:外围经济持续低迷的风险;汇率风险;VE价格波动的风险。 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的EPS分别为1.77元、1.97元和2.10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2.56倍、11.24倍和10.58倍,考虑到公司在建项目的逐步完成及产能释放带来的业绩增量,我们给予公司15倍的市盈率,目标价26.55元,买入评级。
天士力 医药生物 2013-04-08 32.67 -- -- 40.55 24.12%
45.21 38.38%
详细
事件回顾:公司2012年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00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41.56%;取得营业利润为9.36亿元,同比增长26.1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9亿元,同比增长25.93%;基本每股收益为1.49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93%。 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送红股10股并派发现金股利2元(含税)。 投资要点:业绩高于我们预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41.56%,基本每股收益为1.49元,高于我们之前1.40元的预期;分行业来看,工业收入34.07亿元,同比增长43.05%,毛利率为74.22%,商业收入58.52亿元,同比增长40.88%,毛利率为5.34%,工商业均延续了稳步增长趋势。 期间费用控制显著: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0.67%,较去年同期提升0.7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控制得力,三费率合计为18.96%,基本上与去年(18.89%)持平,就分项费用来看,12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较去年增加50.76%、24.35%、42.34%,销售费用增长过快推动当期费用率上涨的主要原因,公司解释随着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市场费用相应增加所致。 创新提高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支出1.87亿元,重点围绕丹参滴丸、养血清脑、芪参益气等产品开展专利战略保护研究工作,完成国内专利申请51项,PCT国际申请4项,丹参滴丸FDAⅢ期临床试验项目进展顺利,益气复脉获得在注册生产批件,养血清脑、藿香正气获得国家中药续保证书,持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重点品种快速增长:丹参滴丸作为基药独家品种,在公司加大医院、社区基层市场推广力度的带动下,近两年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二线品种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养血清脑、益气复脉、水林佳、芪参益气等重点产品均取得快速发展;近期新版基药目录公布,公司又一独家品种养血清脑新增在列,未来实现放量增长可期。 收购化学制药业务:继增资布局生物制药之后,公司又拟以现金14.50亿元收购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帝益药业是一家以口服固体制剂为主,化学原料药制造为辅的医药制造企业,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形成以现代化中药为主,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为辅的产业格局,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现有产品线,借助公司优势的市场营销网络,充分发挥集团化的规模效应,预计将会为公司13年业绩带来0.20元的增厚。 投资评级:我们在不考虑公司未来并购、股本变动的前提下,暂调整公司13-15年EPS分别为1.96/2.48/3.02元(原13-14年分别为1.76、2.32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4、27、22倍;公司技术优势明显,未来成长明确,并通过不断收购注入实现持续扩张,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投资风险:产品降价风险;中药材价格变动;新药研发风险;业务整合风险。
复星医药 医药生物 2013-04-04 11.78 14.67 -- 12.84 9.00%
13.15 11.63%
详细
公司201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34,078.27万元,同比增长13.19%;利润总额212,303.57万元,同比增长22.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547.66万元,同比增长31.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5,794.43万元,同比增长51.78%。 营业收入增速放缓。受氨基酸和抗疟疾系列产品生产线搬迁及毒胶囊事件的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略微低于预期。其中,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65,966.61万元,同比增长21.40%,除了锦州奥鸿并表带来的正面影响外,核心控股公司的核心产品如阿拓莫兰、青蒿琥酯系列、奥德金、邦亭、炎琥宁等产品销售额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目前已经产生了11个销售过亿的品种;分销与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7,831.43万元,同比减少1.98%,主要是由于公司处理分销公司浙江复星医药有限公司,合并范围同比缩小;医疗诊断与医疗器械的收入为105,721.42万元,同比增长0.05%,其中医疗诊断试剂同比增长21.51%,主要受核心诊断产品的销售增长所致。受西门子产品代理权调整的影响,医疗器械收入同比下降18.25%;医疗服务业务的收入为15,035.21万元,同比增长1,235.47%,主要系去年收购的医院所致。 投资收益部分兑现。复星医药通过出售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东富龙、海翔药业、水晶光电、佰利联和迪安诊断等上市公司的股票,实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收益7.09亿元,是公司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药控股业绩增速超出预期。公司的重要参股企业国药控股(持有32.05%的股权),作为国内药品分销领域的龙头,在过去一年通过内生增长和外部并购,实现营业收入1,357.87亿元,净利润19.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32.83%和26.48%,公司因此坐享6.33亿元的投资收益,超出了此前的预期。受益于医药流通领域快速整合的趋势,我们认为国药控股能够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的地位。 风险因素:药品降价的风险;并购低于预期的风险。 我们预计公司13-15年的EPS分别为0.84元、0.94元和1.06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4.40倍、12.87倍和11.42倍,考虑到公司外部并购及其股权投资所能带来的业绩增长,我们给予公司20倍的PE,目标价16.80元,买入评级。
东阿阿胶 医药生物 2013-04-04 49.85 -- -- 49.02 -1.66%
49.02 -1.66%
详细
阿胶市场逐步恢复,4季度销售增长明显:今年5月份起公司基于消化渠道及终端存货、加强营销体系管理和产品价格管控的考虑,主动控制阿胶块产品的发货;下半年随着阿胶产品销售旺季的到来以及渠道库存水平趋于合理,公司逐步恢复阿胶块的正常发货,从而带动单季度销售收入的大幅上涨,其中4季度公司取得营业收入11.95亿元,同比增长33.41%。 公司品牌优势突出,综合毛利率有所增加:在此前的报告中,我们分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认为公司品牌优势突出,具有较明显的溢价能力,能够通过持续产品提价维持稳定的盈利水平,2012年公司阿胶及系列产品业务取得营业收入28.9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94.84%,毛利率为71.04%,同比提高0.21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受转让商业公司以及高毛利阿胶系列业务收入占比提升的影响,公司全年综合毛利率为73.65%,较去年增加7.18%。 期间费用增长过快,侵蚀当期利润: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分别为3.34和7.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83%和44.56%,导致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5.85%,费用上涨过快侵蚀当期利润,这也是公司全年业绩低于我们预期的主要原因;从分项费用来看,公司销售费用增长主要来源于公司加大市场推广及广告宣传投入力度加大,职工薪酬、差路费增加,而管理费用增加主要系公司本期研发费用投入增加所致,未来存在有改善的空间。 投资评级:我们依据公司年报,暂调整公司13-15年EPS分别为1.98/2.43/2.91元(原13-14年分别为2.13、2.51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6、21、18倍;我们认为,公司具有良好的品牌溢价能力和渠道掌控能力,未来主导产品仍存在有提价空间,将持续提升公司盈利水平,12年公司持续加大市场推广、产品研发投入力度,将有望推动业绩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投资风险:阿胶浆增长低于预期;中药材价格变动;负面新闻影响。
华润三九 医药生物 2013-04-03 29.98 31.48 23.34% 30.14 0.53%
30.23 0.83%
详细
公司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689,110.26万元,同比增长24.72%;利润总额128,278.29万元,同比增长35.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407.61万元,同比增长33.35%。 OYC业务收入增速放缓。公司OTC业务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369,875.95万元,同比增长16.43%,主要系核心的感冒、皮肤和胃肠三大品类平稳增长带动,毛利率65.96%,同比上升了2.8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中药原材料的价格同比有所下滑,一直处于次低位徘徊的状态。白糖的价格也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公司的生产成本有所降低(原材料的营业成本占比由去年的87.99%降低到87.14%)。顺峰药业自去年年初并表之后,销售状况十分稳定,品牌和渠道整合过后,将迎来恢复性增长。尽管OTC业务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通过品牌营销、渠道下沉、外部并购等手段实现该项业务收入增速的小幅反弹。 处方药业务增长超出预期。公司处方药业务的年度销售收入229,545.25万元,同比增长50.54%,主要源于参附、参麦、华蟾素、新泰林注射液及新上市的茵栀黄口服液的大幅增长所致。由于抗生素替代效应及中药注射液有效性再评价工作所带来的推广作用,整个中药注射剂行业均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由于新的中药注射剂批文的审批更为严格,未来几年,现有的中药注射剂品种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势头。处方药业务的毛利率66.43%,同比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公司生产处方药的中药原材料由GAP种植基地自给。 产能扩张和外向并购注入新动力。淮北300吨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已经建成投产,公司中药配方颗粒的产能翻番。公司主导的79个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已经由广东省药监局公布,示范推广效应有助于公司中药配方颗粒业务的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13年该项业务能够实现5-6亿元的收入。公司于年初收购的桂林天和药业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风险因素:药品降价的风险;中药材价格上涨的风险;白糖价格波动的风险。 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的EPS分别为1.31元、1.62元和1.97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4.43倍、19.75倍和16.24倍,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比较确定及未来的并购预期,我们给予公司28倍的市盈率,目标价36.68元,维持买入评级。
恒瑞医药 医药生物 2013-04-03 29.52 7.23 -- 29.82 1.02%
29.82 1.02%
详细
事件回顾: 公司2012年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35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19.44%;取得营业利润为13.46亿元,同比增长26.4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77亿元,同比增长22.90%;基本每股收益为0.87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91%。 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0.80元(含税),送红股1股。 投资要点: 综合毛利率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83.99%,较去年增加1.22个百分点,核心业务医药制造全年毛利率为84.26%,较去年同期增加0.57个百分点,分产品来看,片剂、针剂、原料药的毛利率分别有不同程度提升;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59.16%,同比提高0.80%,其中销售费用增加明显,导致全年费用率增加1.03个百分点。 营销改革驱动:2012年公司深入实践复合营销改革,加快销售模式转型升级,完善营销体系,加大基层医院市场开拓;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为23.40亿元,同比增长22.37%,主要系市场费用增长所致,在营销驱动下,公司一线肿瘤品种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同时手术麻醉药及造影剂收入增长超过40%,电解质收入增长超过100%,成为公司增长的新亮点。 技术优势明显:公司作为国内新药创新的标杆性企业,技术实力雄厚,2012年公司通过整合研发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临床研究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自身技术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研发投入5.35亿元,同比增长24.4%,取得丰富的研发成果,共有9个品种获临床批件、1个产品获得生存批件,创新药阿帕替尼和19K完成Ⅲ期临床研究,进入申报生产阶段,法米替尼和瑞格列汀基本完成Ⅱ期临床研究,并获取多项国内外专利授权。 国际化战略推进:公司致力于把企业主力产品推向欧美主流医药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向美国FDA和欧盟递交了6个制剂产品的认证申请,同时有1个原料、3个制剂车间通过欧美批准前的现场检查,2012年公司注射剂伊利康泰、奥沙利铂分别获准在美国、欧盟上市,将有望进一步拓宽了重点产品的市场增长空间, 受益于行业政策:随着我国基本医保体系的完善,医疗保障的重点逐步向大病转移,胃癌、肺癌等20种疾病全部纳入大病保障范畴,报销比例不低于90%,有望促使医疗需求的逐步释放;近期公布的新基药目录,抗肿瘤药物首次被增加在内,无疑将会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利好,公司作为国内抗肿瘤行业的龙头企业,受益将会更加明显。 投资评级: 我们暂调整公司13-15年EPS分别为1.08/1.40/1.72元(原13-14年分别为1.23、1.55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0、23、19倍;公司技术优势明显,新药储备丰富,高估值隐含着市场对未来创新药物上市的预期,公司受益于政策利好,未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因此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7.80元。 投资风险: 药品价格下降;新药研发风险;海外市场开拓低于预期。
仁和药业 医药生物 2013-03-18 6.20 5.49 -- 6.55 5.65%
6.55 5.65%
详细
仁和药业以OTC起家,经过多年市场耕耘,在产品品牌的塑造上颇具心得,成功推出优卡丹、可立克、妇炎洁、闪亮、正胃胶囊、清火胶囊等多个享誉国内品牌,在各自细分市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具有较强的品牌溢价能力,持续通过产品提价、品牌延伸,改善自身盈利水平,维持较好的盈利能力。 仁和药业营销能力出众,拥有完善的全国销售网络,强大的营销推广能力和终端控制能力不仅有助于缩短新产品的市场培育周期,同时还增强了公司对下游经销商的议价能力,公司一直坚持严格的销售回款政策,应收账款维持较低水平,整体财务运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营运能力。 2013年初,微博传言优卡丹对1岁以下儿童肝肾有毒,对公司品牌形象影响较大,虽然传言已被证实为市场误读,但是短期内将会影响优卡丹产品的正常销售;我们认为,优卡丹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较低,2011年为13.95%,短期的业绩下滑将在公司的可控范围之内,此外,优卡丹事件并非公司自身问题,市场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信心仍在,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公司品牌形象的维护到位,优卡丹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将会逐步消除,市场无需过度担心。 公司管理层打造医药航母的意愿强烈,不断通过资产注入布局产业链、丰富自身产品线、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2012年通过收购樟树制药、江西制药进入处方药市场,我们认为,公司民营机制灵活,激励到位,擅长于营销团队建设,因此看好其处方药业务领域的营销整合,预计未来公司将会更为积极的参与到各地政府招标事务中,随着公司完成对医院终端的广覆盖,处方药和二线品种将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期,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 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12-14年的EPS分别为0.28元、0.34元、0.42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38%、20.30%、24.17%,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2、18、15倍;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在处方药领域的表现,因此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8.00元。 风险提示:品牌受损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行业政策风险;业务整合风险.
上海医药 医药生物 2013-03-18 12.36 11.67 -- 13.71 10.92%
13.71 10.92%
详细
事件回顾: 上海医药近日公告称公司第四届董事会二十六次会议通过决议,同意本公司以人民币4.444亿元向杭州市正大青春宝职工持股会(“职工持股会”)收购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正大青春宝”)20%的股权。 我们的观点: 此次收购前,上海医药通过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运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正大青春宝55%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本公司将合计持有正大青春宝75%的股权。 正大青春宝20%的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为19,953.50万元、净利润3,703.43万元,以4.444亿元的收购价格计算,此次收购的PB为2.23倍,相对于公司当前的动态PB的溢价为59.29;PE为12倍,相对于公司当前的动态PE的折价率为22.73%,综合来看,此次收购的价格稍微偏高(从正大青春宝当前的经营状况来看,公司已经进入一个平台期,收入无明显的增长),但考虑到收购完成后股权比例的变化所带来的控制力的提高,价格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正大青春宝是一家以天然植物为主要原料的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中药生产企业。公司的前身为胡庆余堂制药厂的制胶车间,1972年改为杭州第二中药厂,后于1992年改为合资企业,也就是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公司的产品包括处方药、OTC和保健品,剂型以注射剂、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四种为主,产品近百种,核心产品包括青春宝抗衰老片、参麦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公司在全国设有千余个办事处,并派驻销售代表,以杭州为中心,辐射全国。 此次收购完成后,上海医药通过提高对正大青春宝的持股比例,进一步强化了其对正大青春宝的控制力,通过对正大青春宝销售终端的有效整合和品牌价值的深度挖掘,提高运营效率,提高投资价值。此外,正大青春宝目前还有12个在研产品,产品研发成功后,有望催化公司的销售收入的增长,为当前处在平台期的正大青春宝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维持原来的财务预测,预计公司12-14年的EPS分别为0.81元、0.88元和0.92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5.51倍、14.27倍和13.65倍,估值优势明显,考虑到公司的品种规划及外延扩张所能带来的业绩增长,我们给予公司18倍的PE,目标价14.58元,维持买入评级。
人福医药 医药生物 2013-03-11 27.40 14.05 -- 26.47 -3.39%
29.02 5.91%
详细
医药主业增长迅速。报告期内,公司医药主业实现营业收入446,850.93万元,同比增长46.35%,其中利润贡献占比较大的麻醉镇痛药芬太尼系列产品继续占有市场主导地位,且增长较快。恩华药业的相关产品投放市场后可能对公司的麻醉药业务形成一定的冲击,但冲击力度短期内不会很大,我们预计公司的芬太尼系列产品会继续享受垄断竞争的政策红利。由于财务并表,医药商业的规模快速增长,逐步建立区域优势,但不是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维药产品祖卡木颗粒、通滞苏润江胶囊、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继续占据着细分市场的主导地位,目前规模较小,未来市场有望继续拓宽。公司最近实现了对中原瑞德的全资控股,发展血液制品业务的路径日渐清晰,公司目前只有两个血站,血液制品种类相对较少,血液制品行业同样属于政府密切监督的行业,基本上处于一个垄断竞争的格局,盈利能力较强,我们看好公司这项业务的长期发展。 募资收购计划稳步实施。公司2012年年中就通过了定向募集10.25亿资金的方案,以实现收购北京巴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80%的股权并进行武汉中原瑞德血液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异地搬迁GMP改造。收购项目的完成有助于公司扩大业务版图,实现长远发展计划。 研发成果显着。公司注重科研创新,2012年的研发支出为21,217.47万元,同比增长35.73%,营业收入占比达到3.99%。比较显着的成果是三类新药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获得药品注册批件。此外,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药物Ad-HGF的临床研究”与“血浆综合利用及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新产品研发”均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并且获得了国家863计划的支持。 风险因素:药品降价的风险;血浆短缺的风险。 我们预计公司13-15年的EPS分别为0.99元、1.24元和1.60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5.13倍、20.06倍和15.55倍,考虑到公司麻醉药业务的市场主导地位及外延业务的扩张,我们给予公司30倍的PE,目标价29.70元,买入评级。
康缘药业 医药生物 2013-03-05 27.34 -- -- 30.13 10.20%
32.40 18.51%
详细
事件回顾: 公司公布2012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3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23.77%;营业利润为2.43亿元,同比增长32.7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0亿元,同比增长31.32%;基本每股收益为0.57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55%。 投资要点: 销售增长加速,业绩超出预期:2012年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增长呈现加速趋势,销售规模扩大带动业绩的稳步增长,其中4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99%,净利润为5363.22万元,同比增长128.95%,公司4季度净利润大幅度增长使得全年业绩超出我们此前的预期。 热毒宁延续高增长,桂枝市场逐步恢复:分产品来看,2012年公司注射剂业务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77亿元,同比增长83.63%,其中热毒宁受益于基药市场扩容及抗生素替代,全年延续着高增长的势头,累计销售8.63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86.96%,是公司当期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胶囊制剂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93亿元,同比下滑8.80%,桂枝虽然全年销售同比下降15.78%,但从单季度情况来看,下滑趋势得到遏制,企稳回升迹象明显;我们认为,公司以推动终端消化为重点的营销改革逐步奏效,重点产品的市场消化数据明显好转,未来以桂枝为代表的老品种销售恢复值得期待。 毛利率有所提升,财务状况向好:2012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75.17%,同比提升2.65个百分点,公司期间费用率为60.63%,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21个百分点,费用率提升侵蚀部分利润;在营销改革的推动下,公司货币现金和经营性现金流净值分别同比增长70.65%和135.19%,经营财务状况持续向好。 研发成果丰厚,重点关注内酯上市:2012年公司累计研发支出2.0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73%,全年申请中国专利30件,获得专利授权25件,公司研发实力雄厚,将会为未来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新品银杏内酯ABK已于12年11月中旬获批,公司积极完善其上市保障工作,我们认为,该产品作为老一代银杏制剂的升级换代品种,具备成为大品种的潜质,上市销售后,将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投资评级: 我们暂调整公司13-15年EPS分别为0.77/1.03/1.33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4、25、19倍;我们认为公司研发能力出众,拥有多个极具市场潜力的独家品种,热毒宁受益市场扩容处于高增长期,老品种随着营销改革的深化销售有望逐步回升,新品上市将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继续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投资风险: 药品价格的宏观调控;营销改革风险;新药研发风险;新品市场推广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