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理邦仪器 机械行业 2011-07-26 23.57 5.31 -- 24.09 2.21%
24.09 2.21%
详细
国内诊疗仪器细分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主要有产科、监护、心电和超声影像四大板块构成。目前产品包括80多种型号,用户遍及120多个国家,是国内诊疗仪器细分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产科系列产品位居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占比21.89%;心电系列产品国内品牌市场份额第一、出口市场份额第一;监护类产品出口市场份额第三。近三年销售收入连续三年超过30%,净利润连续三年超过40%,高於行业水平。 发力多参数监护仪大市场:2009年我国多参数监护仪市场规模达到12.39亿元,2015年,预计将达到28.77亿元,未来5年行业增速约16.6%。公司多参数监护设备销售额快速增长,市场份额较小,2010年多参数监护实现营收1.08亿元,2008-2010年销售的复合增长率高达69%,高於同期国内外多参数监护市场增长速度。受益於基层医疗机构的扩容,现有产品还就维持30%左右的增速,2010年M50和M80新品上市,2011年开始全年销售,是公司目前主推产品,我们预计在新产品的迭加效应下公司多参数监护系列产品保持在50%左右的增速。 产科监护设备龙头,未来稳健增长:公司产科监护仪设备市场份额位居全国第一名,市场份额逐年提高。在产科领域,公司技术处於国际先进水平,产品成功销往全球顶级医疗机构,国内市场竞争对手与公司差距较大。公司2010年产科监护设备实现营收7800万(YOY+13%),内销外销各占约50%,基於公司产科监护设备已有的市场地位,品牌和技术优势,预计公司未来将稳健增长,保持15%左右的增速。 心电设备内销出口齐并进:理邦仪器心电图机2010年实现营收7900万(YOY+29%),其中内销占比34%,实现营收2300万(YOY+31%);外销占比66%,实现营收5600万(YOY+43%)。公司为国内出口心电生理设备的企业中位居第一,占比22%。公司心电图机未来增长动力主要来源於国内基层市场的扩容和海外市场的扩张,我们预计未来将维持30%左右的增速。 彩超新品助推高增长:公司超声影像2010年实现营收3900万(YOY+48%)。超声影像设备市场的种类较多、市场空间较大,公司所占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彩超预计2012年初有望上市销售,基於目前公司超声设备基数较小,预计近2年还将维持40%的增速,彩超2012年将带来5000万左右的营收。 盈利预测:预计2011年/2012年实现净利润0.98亿元(YOY+48.84%)/1.42亿元(YOY+44.30%),EPS为0.98元/1.42元,对应PE为32倍/22倍,考虑到高成长性应享有高溢价,给予“买入"的建议。目标价37.00元(2012PEX26)
新华医疗 医药生物 2011-05-02 26.15 11.58 -- 32.41 23.94%
32.41 23.94%
详细
2011年Q1业绩大幅增长:2011年Q1实现营收4.61亿元(YOY+102%),实现净利润0.23亿元(YOY+234%),每股收益0.17元,大幅优于我们预期,主要由于公司产品收益行业景气度,销售情况一路走高。规模效应及产品结构变化降低销售费用率4.4个百分点,较好的抵消了由于钢价等原材料成本上涨和低毛利率产品增速较带来的毛利率下降,使营业利润率提高2.2个百分点。 医疗专业工程服务项目促进医院感染控制设备增长:公司医院感染控制设备占据国内70%的份额,尤其在非一线医院拥有绝对优势,医改加大对基层卫生医疗的建设投入,公司直接受益。同时,公司将产业链延伸至附加值更高的医疗专业工程服务项目(包括消毒供应室和洁净手术室的建设),借助公司在产品、广阔的医院客户网络和多年的行业经验,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和在建项目预计超过100家,未来成长空间可期。 2010年预计增速在40%,2011Q1也保持了高增长,预计未来2年可延续此增速。 受益新版GMP,制药用消毒灭菌设备将延续高增长:公司为国内制药用消毒灭菌设备龙头企业,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新版GMP标准于3月起执行,5年的过渡期,提高了无菌制剂生产环境标准,利好于消毒灭菌设备行业。去年开始,部分制药企业提前对GMP升级,拉动了消毒灭菌设备的增速,2010年公司制药用消毒灭菌设备增速超过50%;2011、2012年也将是设备升级的高点,预计将延续50%的增速。 盈利预测: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计,2011年/2012年将实现净利润0.95亿元(YOY+56.79%)/1.39亿元(YOY+46.43%),EPS分别为0.70元/1.03元,对应PE分别为43倍/29倍,考虑公司受益行业景气度高成长确定,同时外延并购加速,上调"买入"建议,目标价36.00元(2012PE35X)。
天士力 医药生物 2011-04-28 19.15 12.78 -- 20.77 8.46%
22.40 16.97%
详细
2010 年Q1 业绩高增长:2011Q1 年实现营收13.73 亿元(YOY+38%),实现净利润1.6 亿元(YOY+139%),每股收益0.31 元,优于预期,主要由于公司出售了所持有的天津商汇4.35%的股权,取得股权转让收益0.74亿元万元(YOY+ 111542.55%),剔除此因素后,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7%。 其中,综合毛利率略降0.2 个百分点,费用率控制良好,降低0.6 个百分点,由于减少了票据贴现以及存款利息收入较去年同期也有了大幅增长,财务费用率降低1 个百分点。 复方丹参滴丸恢复高增长:复方丹参滴丸是国家基药目录独家品种,渠道不断向基层市场下沉和渗透,效果已逐步体现,我们预计公司医药工业2011Q1 增速为37%左右,主导产品复方丹参滴丸增速将超过30%。同时,复方丹参滴丸即将进入FDA 临床III 期试验, FDA 效应有利于国内医院学术推广,提高医生认知度,预计全年复方丹参滴丸在国内将恢复高增速。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和重组人尿激酶原两种新药获批,助力中长期业绩: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上海绿谷制药于2005 年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获批上市,发展快速,2009 年销售约2 亿元,并进入2009 年国家医保。天士力为第二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获批生产企业,预计今年下半年将上市销售。协同公司心血管药物的优势渠道和学术推广经验,将有望成为公司增长亮点。重组人尿激酶原为生物制品Ⅰ类新药,主要用于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为抢救类药品,走高端路线,预计今年下半年将上市销售。 盈利预计:我们预计2011 年/2012 年公司实现净利润6.05 亿元(YOY+34.34%)/7.86 亿元(YOY+29.94%), EPS 分别为1.17 元/1.52 元,对应2011 年/2012 年PE 分别为34 倍/26 倍。公司为现代中药领军企业,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给予公司的“买入”的投资建议,目标价45 元(2012PE30X) 。
东阿阿胶 医药生物 2011-04-15 44.18 45.36 50.29% 47.42 7.33%
47.42 7.33%
详细
2010年业绩保持高增长,毛利率大幅提高:2010年实现营收24.64亿元(YOY+18.5%),实现净利润5.82亿元(YOY+48.5%),每股收益0.89元。由于2010年多次上调阿胶块的出厂价格,累计增幅51.7%,使综合毛利率大幅提高6个百分点。同时加大了费用力度,通过广告、建立消费者档案、养颜养生馆等多种手段来拉动终端需求,销售费用率提高1.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保持平稳。此外,处置长期投资及其它理财收益增加,投资净收益实现0.399亿元(YOY+542.59%),使净利润增幅高于营收增速。同时公司公告2011年Q1盈利预增为2.5亿元-3.34亿元(YOY+50%-100%)。 价格自主,阿胶块未来仍具提价空间:2010年阿胶系列实现营收18亿元(YOY+32%),预计阿胶块实现营收约9亿元,2010年阿胶块出厂均价同比增长46%。公司2011年1月再次上调阿胶块产品出厂价,上调幅度不超过60%,并且公司往后不受政府价格限制,公司阿胶块定位高端,战略清晰,预期未来销量不会出现较大波动,同时调价还将持续。 “控价放量”,复方阿胶浆销售可期:复方阿胶浆实行“拓展通路,控价放量”策略,公司正通过多种途径扩展复方阿胶浆的市场,销量增长将受益于医改基层市场的扩容和公司营销力度的加大。2010年销售收入预计接近7亿元,未来2年将保持30%以上增速。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2年净利润分别为9.39亿元(YoY+61%)和12.6亿元(YoY+34%),EPS为1.44元和1.92元,对应PE为31倍和23倍。考虑公司的资源稀缺性,维持“买入”建议。目标价57.00元(2012PE30X)。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11-04-01 40.41 14.79 89.93% 40.77 0.89%
40.77 0.89%
详细
公司血液制品处於行业龙头地位,行业景气度推动公司快速发展;疫苗业务发展迅速,血液制品和疫苗业务比翼双飞,看好公司长期持续发展。 预计2011年/2012年实现净利润8.72亿元(YOY+42.44%)/11.14亿元(YOY+27.66%),EPS分别为1.51元/1.93元,对应PE分别为27倍/21倍。给予“买入"的投资建议。
科华生物 医药生物 2010-11-16 19.03 21.35 7.20% 21.54 13.19%
21.54 13.19%
详细
在新医改政策支持下,诊断行业发展迅速,目前血筛启动在即,科华生物作为国内诊断试剂行业龙头企业,将从中受益,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空间。 预计2010年/2011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44亿元(YOY+19.52%)/3.26亿元(YOY+33.41%),EPS分别为0.50元/0.66元,对应2010年/2011年PE分别为40倍/30倍。由於国家推行血液筛检政策为时势所趋,科华为国内诊断试剂行业龙头,政策的实施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给予"买入"建议,目标价26元(2011PE40X)。 国内医疗诊断试剂行业龙头企业:科华生物为国内最大的医疗诊断用品生产企业。销售规模从2005年的3.0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0%;同期净利润从0.56亿元增长到2.0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8%。 传统诊断试剂保持平稳增长,核酸试剂将成未来成长主力:诊断试剂为公司主要营收和利润来源,占比分别为55%和70%,包括有免疫诊断试剂(60%)、化学诊断试剂(30%)和核酸诊断试剂(10%)。免疫诊断试剂、化学诊断试剂为主要产品,具有传统优势,市场份额保持前列。 预计免疫诊断试剂、化学诊断试剂将保持10%和20%的平稳增长。核酸产品处於成长期,预计未来3年核酸产品(不包括血筛三联核酸产品)将保持30%的增长速度,将成为公司未来试剂类成长迅速的主要动力。 血筛市场启动有望带来公司核酸试剂业务爆发性增长:血筛核酸检测有望在2011年启动铺开,血筛主要用於临床血站和血浆站两块,2009年临床采血约2500万袋,到2012年临床采血将达到3800万袋。预计科华生物三联核酸诊断试剂将获得30%的市场份额,可为2011,2012年带来1.27和2.34亿元的营收,可增厚EPS分别为0.10元和0.19元。 医疗仪器增长或成公司未来重点:2010年H1医疗仪器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YOY+46.08%),其中自产仪器和代理仪器业务突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34%和50%,3Q的医疗仪器业务延续此增速。结合政策和市场的变化,预计公司自产及代理医疗仪器业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盈利预计:预计2010年/2011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44亿元(YOY+19.52%)/3.26亿元(YOY+33.41%),EPS分别为0.50元/0.66元,对应2010年/2011年PE分别为40倍/30倍。由於国家推行血液筛检政策为时势所趋,科华为国内诊断试剂行业龙头,政策的实施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给予"买入"建议,目标价26元(2011PE40X)。
广州药业 医药生物 2010-11-04 13.79 13.44 -- 18.63 35.10%
26.30 90.72%
详细
结论与建议: 公司2010年1-3Q实现营收34.34亿元(YOY+18.41%),实现净利润2.27亿元(YOY+48.49%),每股收益0.280元。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中成药生产基地,中药资源丰富,业绩凸显行销改革效果,业绩反转明确,看好公司未来成长。我们预计盈利2010年/2011年公司实现净利润3.4亿元(YOY+61.15%)/4.04亿元(YOY+19.29%),EPS分别为0.42元/0.50元,对应2010年/2011年PE分别为34倍/28倍,给予"买入"投资建议,目标价16元(2011PE 32X)。
上海医药 医药生物 2010-11-03 21.22 21.09 83.24% 25.03 17.95%
25.03 17.95%
详细
结论与建议: 上海医药为我国横跨医药工商业全产业链的医药航母企业,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医药行业集中度加速已凸现。我们看好上海医药在内部产业链整合後稳健的对外扩张以及药资产整合的资源优势,预计公司2010、11年将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和1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19.9%,目前对应PE分别为29和24倍,维持“买入"建议。 2010年1-3Q业绩稳定稳健:2010年1-3Q实现营收278.93亿元(YOY+19.19%),实现净利润11.05亿元(YOY+7.7%),扣除上年联华超市股权出售获得一次性收益後的同比,实现利润总额17.53亿元(YOY+52.17%),实现净利润11.05亿元(YOY+66.16%),每股收益0.556元,符合预期。 资源整合稳健,医药工商协同成长:2010年1-3Q医药工业实现营收61.05亿元(YOY+13.56%),毛利率提高1.23个百分点至51.55%。其中主要产品乌司他丁、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销售收入达到3.5亿元以上,参麦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抗衰老片、龙虎清凉系列、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乌司他丁、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以上。1-3Q医药商业实现营收217.02亿元(YOY+21.38%),市场份额稳居全国第二。公司各项业务的内部整合加速,工商业一体化的协同效应将为公司未来成长提供动力。 赴港融资将加速外延式扩张:公司2010年9月公告,拟在香港主板发行不超过6.64亿股,募集资金在88-117亿元,预计在2011年6月完成此次上市融资。目前医药巨头纷纷紧张并购加快布局,公司此次巨额融资的完成将为公司提供更好的资本运作平台,为公司加快外延扩张,抢占优质标的提供资金保障。我们预计2011-2012年将迎来扩张高潮,公司也将出现盈利规模的高涨。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10年/2011年公司实现营收378亿元(YOY+21.7%)/461亿元(YOY+21.9%),实现净利润15.4亿元(YOY+17.51%)/18.5亿元(YOY+19.88%),以目前股本计算(不考虑H股发行摊薄)EPS分别为0.77元/0.93元,对应2010年/2011年PE分别为29倍/24倍,估值被低估,维持“买入"建议。
康美药业 医药生物 2010-10-29 15.10 8.10 7.74% 19.63 30.00%
19.77 30.93%
详细
2010年1-3Q业绩稳步增长:2010年1-3Q实现营收23.03亿元(YOY+32.09%),实现利润总额5.51亿元(YOY+48.52%),实现净利润4.72亿元(YOY+46.96%),每股收益0.278元,符合我们预期。由於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的波动上涨使公司中药材贸易毛利率大幅上升使综合毛利率提高至35.99%(YOY+6.05%),是净利润增速远高於营业收入的增速的主要原因。加大广告宣传费及增加子公司的销售费用使销售费用率提高1.76%;经营规模扩张讯速,使管理费用率提高了1.01%。期间费用加大带来的营运效果将在未来逐步体现。 中药饮片产能有望明年逐步释放:由於产能受到限制,公司中药饮片业务增速低於我们预期。成都基地和北京基地有望年底陆续建成投产,四川阆中的毒性饮片和普宁三期年产2万吨的产能明年也将陆续投产,2011年开始中药饮片增长将加速。 上下游整合加速:2010年公司先後收购了国内三大药材市场,安徽亳州药材市场,普宁药材市场和河北安国药材市场。由此构建了公司在中药材上游对资源和资讯的绝对掌控能力,不仅中药材市场本身为公司带来利润贡献,同时提高了在整个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将带动公司的全面获利。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10年/2011年公司实现营收31.72亿元(YOY+33.4%)/42.92亿元(YOY+35.3%),实现净利润7.17亿元(YOY+42.89%)/9.71亿元(YOY+35.46%),EPS分别为0.42元/0.57元,对应2010年/2011年PE分别为44倍/32倍,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空间,给予"买入"建议。
新和成 医药生物 2010-10-27 27.65 6.29 66.39% 29.92 8.21%
29.92 8.21%
详细
目前VE市场成交好转,价格有趋坚的迹象,下游对于饲料需求有所增加,VE和VA价格将稳步上扬,带动公司获利回升,香精香料业务则为公司长期看点。我们预计盈利2010年/2011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2.50亿元(YOY+23.0%)14.99亿元(YOY+19.65%),EPS分别为1.73元/2.06元,对应2010年/2011年PE分别为16倍/14倍,给予"买入"投资建议,目标价32.00元(2011PE15X)。 2010年1-3Q业绩稳定增长:公司2010年1-3Q实现营收24.11亿元(YOY+20.48%),综合毛利率提高3.04%,实现利润总额9.87亿元(YOY+21.98%),实现净利润8.02亿元(YOY+20.61%),每股收益1.657元,符合预期。 主导产品维生素E、A价格有望反弹回升:维生素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毛利贡献~90%)。VE价格从年初175元/kg下跌至120元/kg的低点。目前,国内VE市场成交明显好转,价格有趋坚的迹象。一方面由于是大部分买家库存已经不多,另外一方面由于浙江地区电力供应仍然紧张,影响厂家生产,而且主要生产商要进行为期一个月上的停产检修,市场VE供应比较紧张,大部分买家库存已经不多;另一方面最近国际商品价格整体上涨,而国内饲料需求也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此基础上,VE价格走势趋涨概率增加。看好后期维生素的反弹回升,带动公司获利回升。 香精香料有望恢复增长,长期业绩看好:由于香精香料市场规模庞大,全球市场容量在800亿美元,潜力巨大。公司在有机合成方面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积累,发展香料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在现有客户基础下,公司未来香精香料业务可期。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盈利2010年/2011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2.50亿元(YOY+23.0%)/14.99亿元(YOY+19.65%),EPS分别为1.73元/2.06元,对应2010年/2011年PE分别为16倍/14倍,给予"买入"投资建议,目标价32.00元(2011PE15X)。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