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1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11-22 23.38 -- -- 23.79 1.75% -- 23.79 1.75% -- 详细
华兰生物全称为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始建于1992年,是一家从事血液制品、疫苗、重组蛋白等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为002007。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安康。截至2023年三季报,安康通过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45.25%的股份。 公司主营业务为血制品业务。2022年年报数据显示,血制品收入占比近6成。从上游采浆情况看,目前公司的采浆量位于国内第一梯队,2022年合计采浆超过1100吨;公司也是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中血浆综合利用率较高、品种较多、规格较全的企业之一。 目前拥有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等11个以“华兰”为品牌的血液制品品种(34个规格),生产规模、品种规格、市场覆盖和主导产品产销量均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四成左右的收入来自于疫苗领域。疫苗业务主要依托于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华兰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7.5%,下简称“华兰疫苗”,代码为301207)。华兰疫苗成立于2005年,是全球首批上市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诞生地,全球第五家、我国首家通过流感疫苗WHO预认证的企业。也是我国最大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基地。目前已经上市的品种包括: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剂型)、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共有459次流感疫苗批次,其中华兰疫苗流感疫苗批签发批次为103批次,占比22%,位居行业首位,其中四价流感成人剂型77批次,儿童剂型14批次,三价流感疫苗12批次。金迪克流感疫苗批签发批次占比约为15%,排在第二位;其他企业的占比均不超过10%。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13亿元,同比增长8.62%;实现归母净利润10.67亿元,同比增长18.5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06亿元,同比增长19.4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21.05%。基本每股收益0.59元。单看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8亿元,同比增长85.78%;实现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70.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1.89%,基本每股收益0.30元。 根据华兰疫苗财报数据可以测算出,公司前三季度血制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1.95亿元,同比增长7.4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7.48%。其中,第三季度血制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59亿元,同比增长0.7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2.74%。前三季度血制品利润的快速增长得益于采浆量的提升以及白蛋白和静丙在新冠疫情之后旺盛的市场需求。 2022年年报显示,目前公司共拥有单采血浆站32家,其中广西4家、贵州1家、重庆15家、河南12家。其中7家河南的单采浆站于2022年获批,2023年上半年已有4家建成投并获得单采血浆许可证,剩下3个预计在2023年年底前建成;新浆站的采浆贡献将在2024年逐步体现。公司未来还将积极推进浆站扩张,2023年11月1日披露的调研活动信息显示,公司将继续申请新建单采血浆站,旗下重庆公司未来拟在巫山、丰都申请新建单采血浆站。同时,公司将继续通过工艺优化、新产品开发、技术升级、产品结构调整提高血综合利用率,实现血液制品稳定增长。 疫苗板块看,华兰疫苗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18亿元,同比增长1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55亿元,同比增长22%。 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4.1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4%。 根据中国疾控公布的今年第44周(截止11月5日)流感周报监测数据显示,从哨点医院报告的(ILI%)数据来看,我国南北方的流感流行情况,都明显高于前三年,也就是2020~2022年的同期水平——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流感样病例占比)为5.7%,而前三年同期为3.5%、3.6%和3.0%。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4.6%,也明显高于前三年同期的2.4%、2.6%和2.6%。Q4的流感疫苗销售有望维持较好的水平。另外新品Vero细胞狂苗、破伤风疫苗2M23有望在2024年逐渐贡献收入。 创新药领域,公司主要依托参股公司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0%,下简称“华兰基因”)。目前华兰基因共有9个产品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等6个单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贝伐单抗已经于2023年7月取得药品注册上市许可受理通知书,预计2024年上半年能够批准上市。 预计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2元,0.95元和1.11元,对应的11月16日收盘价23.17元/股,市盈率分别为28.26倍,24.39倍和20.87倍,给予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浆站扩张低于预期,流感疫苗销售低于预期,新药研发进度低于预期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11-06 23.40 -- -- 23.82 1.79% -- 23.82 1.79%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39.1 亿元(+8.6%),归母净利润 10.7 亿元(+18.5%),扣非归母净利润 9.1 亿元(+19.4%)。单 Q3 季度实现收入 23.3 亿元(+85.8%),归母净利润 5.4 亿元(+70.2%),扣非净利润 5.1 亿元(+71.9%),业绩符合预期。 血制品业务基本符合预期, 后续看流感疫苗放量。 剔除华兰疫苗后, 2023Q3 公司血制品实现收入 7.6 亿元(同比+1%), 考虑到三季度外部环境变化以及公司采浆量增长情况,我们认为业绩符合预期。 下半年来看,重点关注流感疫苗终端接种情况,考虑到今年有望成为流感疫苗销售大年,流感疫苗今年有望贡献显著业绩。此外 2022 年 2 月, 公司首家取得四价流感疫苗(儿童剂型)的《药品注册证书》,可用于 6-36 个月龄儿童接种,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流感疫苗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河南新批浆站陆续开始采浆, 公司采浆量有望加速增长。 公司采浆站数量从 2018 年到 2021 年一直都是 25 个, 近几年采浆量普遍维持在 1000 吨上下, 公司 22 年完成 8 家浆站单采血浆许可证的换发工作,按计划推进河南省 7 家浆站的验收进度。 2023 年 5 月,伊川单采血浆站、 潢川单采血浆站和商水单采血浆站取得河南省《单采血浆许可证》, 8 月夏邑浆站取得《单采血浆许可证》。 此外在重庆等公司具有优势地区或存在进一步获批采浆站的可能,公司采浆量成长空间得到大幅提升, 我们预计 2023 年采浆量有望突破 1300 吨, 2026 年有望突破 2000 吨。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考虑到血制品业务和流感疫苗具有较大弹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9/16.9/20.2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29/24/20 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政策超预期的风险
王斌 10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9-05 21.31 -- -- 23.75 11.45%
23.82 11.78% -- 详细
事件: (1)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5.85亿元(-32.53%),扣非归母净利润 3.98亿元(-14.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27元(-9.66%)。 血制品总体平稳增长,静丙表现突出,盈利能力得到恢复。2023年上半年,公司血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为 14.31亿元(+11.68%),其中白蛋白收入 5.15亿元(+8.55%),静丙收入 4.70亿元(+38.84%),我们认为静丙销售表现突出主要是由于疫情带动需求量增加,同时疫情提升了医生和患者对于静丙、白蛋白等血制品临床价值的认知度,相关产品需求增速在疫情后仍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2023年上半年公司血制品毛利率为 53.72%,同比增加 1.18pct,其中静丙毛利率为 56.42%,同比增加4.47pct,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疫情带动血制品需求增长后,产品价格上涨所致。2022年公司获批 7家单采血浆站,2023年以来伊川、潢川、商水和夏邑 4个单产血浆站取得了采浆许可证,有望自 2023年下半年起显著增厚采浆量,远期来看随着 7个新浆站陆续投产以及采浆量逐步爬坡,公司采浆量有望进入稳步增长阶段,血制品业务迎来新一轮增长。 疫苗销售季度性波动影响表观业绩,全年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上半年公司疫苗收入为 1.48亿元(-85.97%),主要是由于受国内流感疫苗批签发时间较去年延后影响,导致疫苗业务收入下滑。随着疫情后常规疫苗接种恢复正常,国内流感疫苗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我们预计流感疫苗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公司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 细胞)、吸附破伤风疫苗相继获批,有望提供新的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 2023年至 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55.46亿元、67.41亿元和 81.6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2.8%、21.5%和 21.1%;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08亿元、18.63亿元和 22.2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0.1%、23.6%和 19.3%,以 9月 1日收盘价计算,对应 PE 分别为25.8倍、20.9倍和 17.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流感疫苗市场竞争激烈,接种率提升速度慢导致销售金额不及预期;采浆量提升速度低于预期;血制品需求增速下滑。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8-28 21.76 -- -- 22.58 3.77%
23.82 9.47% -- 详细
事件:2023 年 8 月 24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公司 2023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 15.85 亿元(同比-32.53%),归母净利润 5.27 亿元(同比-9.66%),扣非归母净利润 3.98 亿元(同比-14.07%)。 投资要点: 流感疫苗业务季节性特征,带来半年度业绩波动。 公司 2023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 15.85 亿元,同比下滑 32.53%。其中血液制品收入14.31 亿元,同比增长 11.68%;疫苗制品收入 1.48 亿元,显著低于2022 年 10.56 亿元。疫苗制品收入波动是因为公司流感疫苗具有季节性,往年收入主要体现在三四季度。2022 年二季度公司流感疫苗较往年提前批签发并上市销售,形成上半年业绩高基数。 新获批单采血浆站建设积极推进,血制品毛利率同比提升。 公司 2022 年获批 7 家单采血浆站。2023 年上半年,公司积极推进单采血浆站的建设工作。2023 年上半年血液制品毛利率提升 1.18pct。 其中,人血白蛋白毛利率提升 1.79pct,静注丙球毛利率提升 4.47pct。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2023/2024/2025 年公司收入为54.58 亿元/64.68 亿元/74.96 亿元,归母净利润 14.63 亿元/17.54亿元/20.17 亿元,对应 PE 为 25.68X/21.42X/18.64X。我们认为,公司单采血浆站增加、血液制品供给端改善,流感疫苗提供业绩弹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血液制品采浆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血制品产品临床推广不及预期,血制品产品价格受政策影响下滑,疫苗业务受传染病流行影响放量不及预期,公司经营波动风险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8-28 20.40 -- -- 22.58 10.69%
23.82 16.76%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5.9亿元(-32.5%),归母净利润5.3亿元(-9.7%),扣非归母净利润4.0亿元(-14.1%)。单Q2季度实现收入7.1亿元(-58.8%),归母净利润1.7亿元(-49.9%),扣非净利润1.2亿元(-50.5%)。 血制品业务符合预期,下半年看流感疫苗放量。分业务板块来看,2023H1公司血制品实现收入14.3亿元(+11.7%),血制品毛利率为53.7%(+1.2%),其中人血白蛋白实现收入5.2亿元(+8.6%),静丙实现收入4.7亿元(+38.8%,我们认为主要系上半年新冠感染影响),其他血制品4.4亿元(-4.8%)。疫苗实现收入1.5亿元(-86.0%)。疫苗板块下滑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公司2023年流感疫苗于6月底取得批签发,较去年晚一个月左右,因此上半年疫苗销量、收入同比大幅下降。我们认为公司目前疫苗批签发已经进入正常节奏,预计下半年疫苗业务将有所恢复。此外2022年2月,公司首家取得四价流感疫苗(儿童剂型)的《药品注册证书》,可用于6-36个月龄儿童接种,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流感疫苗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河南新批浆站陆续开始采浆,公司采浆量有望加速增长。公司采浆站数量从2018年到2021年一直都是25个,近几年采浆量普遍维持在1000吨上下,公司22年完成8家浆站单采血浆许可证的换发工作,按计划推进河南省7家浆站的验收进度。2023年5月,伊川单采血浆站、潢川单采血浆站和商水单采血浆站取得河南省《单采血浆许可证》,8月夏邑浆站取得《单采血浆许可证》。此外在重庆等公司具有优势地区或存在进一步获批采浆站的可能,公司采浆量成长空间得到大幅提升,我们预计2023年采浆量有望突破1300吨,2026年有望突破2000吨。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考虑到血制品业务和流感疫苗具有较大弹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16.9/20.2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27/22/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政策超预期的风险。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8-25 20.50 -- -- 22.58 10.15%
23.82 16.20% -- 详细
疫苗销售季节波动影响表观业绩。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80亿元(-32.52%)、归母净利润5.27亿元(-9.66%)、扣非归母净利润3.98亿元(-14.07%)。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5亿元(-58.77%)、归母净利润1.75亿元(-49.88%)。由于去年流感疫苗批签发和销售较往年提前,使得今年Q2营收和利润较去年同期产生较大波动,剔除流感疫苗销售的影响,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血制品业务实现良好增长,新浆站逐步开采贡献增量。报告期内,公司血液制品实现营收14.31亿元(+11.68%),其中白蛋白实现收入5.15亿元(+8.55%),静丙实现收入4.71亿元(+38.84%),其他血液制品实现收入4.45亿元(-4.84%),受年初疫情影响静丙需求大增,血制品业务整体收入实现良好增长。2023H1公司血制品业务毛利率为53.72%(+1.18pp),其中白蛋白毛利率52.49%(+1.79pp)、静丙毛利率56.42%(+4.47%),预计受到供需关系影响产品价格有所上升。公司去年获批7家单采血浆站,2023上半年伊川浆站、潢川浆站及商水浆站3家浆站获得采浆许可,2023年8月夏邑浆站获得采浆许可,随着新浆站采浆活动的陆续开展,公司采浆量将逐步提升,为后续血制品业务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流感疫苗下半年逐步放量,疫苗产品管线进一步丰富。报告期内,公司流感疫苗实现收入1.48亿元(-85.97%),主要集中在今年一季度。流感疫苗的签发和销售时间差使得公司疫苗业务收入和利润呈现季节波动。2023年6月底公司四价流感疫苗获得批签发3批并完成对外供货;截至8月23日,公司共获流感疫苗批签发72批,其中四价70批次,三价2批(2022全年共获流感疫苗批签发103批,其中2022H1共获流感疫苗批签发64批)。新冠疫情后人们接种疫苗意识有望得到增强,目前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具备很大提升空间。其他产品方面,华兰疫苗于2023H1陆续取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吸附破伤风疫苗的生产批件,产品管线进一步丰富。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30亿元、17.56亿元和21.1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8元、0.96元和1.1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6.3/21.4/17.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血制品批签发及采浆情况不确定性风险;流感疫苗销量不达预期的风险;药品研发失败风险。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8-25 20.50 -- -- 22.58 10.15%
23.82 16.20% --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收入15.85亿元(-32.53%),实现归母净利润5.27亿元(-9.6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98亿元(-14.07%)。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 Q2血制品稳健增长,毛利率提升带来额外利润22Q2恰逢国内流感流行,流感疫苗销售10.46亿元,而23Q2几乎没有疫苗销售,导致季度业绩不可比。以公司整体业绩剔除华兰疫苗业绩为可比口径(绝大部分来自血制品),Q2血制品收入约7亿元(+5.58%),对应毛利率约为54.96%(+12.61pct),毛利率大幅提升的原因包括 (1)供需格局改善后白蛋白、静丙等产品出厂价有所提升; (2)23Q2白蛋白、静丙等产品批签发数量显著高于上年同期,摊薄了固定成本。 该口径下,Q2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15%(+0.95pct)、7.28%(+0.46pct)、6.48%(+0.69pct)。 从上半年产品分拆来看:白蛋白贡献收入5.15亿元(+8.55%),毛利率为52.49%(+1.79pct);静丙贡献收入4.71亿元(+38.84%),毛利率为56.42%(+4.47pct),疫情过后医疗机构储备静丙的意愿得以保持,促使静丙在Q2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其他血制品贡献收入4.45亿元(-4.84%),毛利率为52.29%(-2.55pct),主要系特免产品销售下降;流感疫苗收入1.48亿元,几乎全部在Q1时确认收入。 公司22年新批7家浆站,其中3家已在上半年取得许可证并开始采浆,其余4家也有望在未来较短时间内逐步投入使用。新浆站的启用为公司23-25年的采浆带来更多增量。 流感疫苗开始销售,有望实现放量。 截止报告日,华兰疫苗共取得流 疫苗批签发72批次,对应约1800万支,且已于6月末开始对外供货。考虑到疫情后人口流动加大及公共场合口罩佩戴率显著下降,下半年出现流感流行的概率较大,估计公司全年四价流感疫苗有望销售超2000万支。由于金迪克停产,市场原有供需格局被打破,不排除公司进一步追加供应的可能。 维持“推荐”评级。根据血制品及疫苗销售推进情况,调整2023-2025年EPS预测为0.77、0.87、0.96元(原0.72、0.81、0.91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供需由紧缺转向平衡,竞争压力加大;产品研发是高风险高收益行为,存在失败的可能性;白蛋白以外的血制品以及疫苗产品对销售推广要求较高,可能影响公司利润水平。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7-11 21.95 -- -- 23.58 7.43%
23.75 8.20%
详细
2023年7月6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参股公司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上市许可《受理通知书》;此外由华兰基因申报的“重组抗BCMA和CD3双特异性抗体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同意开展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试验。 经营分析贝伐珠单抗注册申请获受理,有望培育利润新增长点。根据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是由罗氏原研的特异性靶向游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重组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游离VEGF与其受体结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贝伐珠单抗最早于2004年获FDA批准上市(商品名AVASTIN),并于2010年于国内获批上市,全球峰值销售额约71亿美元(2019年)。贝伐珠单抗原研药物专利已陆续过期(欧洲专利2019年,美国专利2017年),华兰基因贝伐珠单抗若顺利获批上市,将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抗体类药物研发持续推进,药物管线有望持续丰富。根据公司公告,目前华兰基因共有7个单抗品种取得临床试验批件,正在按计划开展临床试验,除此次贝伐珠单抗申请获受理外,阿达木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地诺单抗正在开展Ⅲ期临床研究;帕尼单抗和伊匹木单抗正在进行I期临床研究产品线。除单抗类产品外,华兰基因申报的重组抗PD-L1和TGF-β双功能融合蛋白注射液和重组抗BCMA和CD3双特异性抗体注射液分别于今年5月及7月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公司抗体类药物研发稳步推进,药物管线有望持续丰富,将持续增强公司竞争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2023-2025年盈利预期,预计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4.5(+35%)、16.4(+13%)、19.4亿元(+18%)。2023-2025年公司对应EPS分别为0.80、0.90、1.06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8、24、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保降价和控费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等。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4-26 23.47 -- -- 23.53 -1.09%
23.21 -1.1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 年一季报,实现营收8.8 亿元,同比增长37.5%,实现归母净利润3.5 亿元,同比增长50.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 亿元,同比增长27.4%。 非经常性损益增厚业绩,23Q1 业绩整体符合预期。2023 年第一季度,扣除疫苗业务,血制品业务实现收入7.4 亿元,同比增长17.5%,实现净利润2.9 亿元,同比增长23.0%。公司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主要系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加0.6 亿元。2023Q1 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63.1%和43.4%,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所上涨,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2%、7.4%和0.1%。 河南新批浆站有望打开公司长期采浆量成长空间。公司采浆站数量从2018年到2021 年一直都是25 个,近几年采浆量普遍维持在1000 吨上下,公司22 年完成8 家浆站单采血浆许可证的换发工作,按计划推进河南省7家浆站的验收进度,此外在重庆等公司具有优势地区或存在进一步获批采浆站的可能,公司采浆量成长空间得到大幅提升,我们预计2023 年采浆量有望突破1300 吨,2026 年有望突破2000 吨。 23Q1 流感疫苗销售收入增长明显,看好全年触底反弹。华兰生物子公司华兰疫苗23Q1 实现营收1.4 亿元,同比增长893.0%,实现归母净利润0.9 亿元。2021-2022 年,新冠疫苗接种和疫情管控的影响,导致流感疫苗行业接种大幅不及预期,2022 年2 月,首家取得四价流感疫苗(儿童剂型)的《药品注册证书》,可用于6-36 个月龄儿童接种,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进一步巩固其在流感疫苗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考虑到血制品业务和流感疫苗具有较大弹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16.9/20.2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 31/26/21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政策超预期的风险。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4-25 23.63 28.66 23.32% 23.80 -0.63%
23.48 -0.6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Q1实现营业收入8.81亿元,同比增长37.46%;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50.37%;扣非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27.36%。 流感意外爆发,疫苗带动公司业绩高增长。正常年份一季度流感疫苗基本没有销售,由于2023Q1流感大爆发,以及2022Q4新冠疫情打乱流感疫苗接种窗口,子公司华兰疫苗2023Q1流感疫苗销售爆发,同比扭亏为盈。华兰疫苗2023Q1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892.96%。按华兰生物持有67.5%的持股比例计算,华兰疫苗2023Q1贡献归母净利润约0.63亿元,贡献扣非归母净利润约0.46亿元。2023Q1单季度毛利率高达100.22%,净利润增速远大于收入增速,主要是由于华兰疫苗在2023Q1销售的存货成本在去年已足额计提减值准备。 血制品业务增长平稳。扣除掉子公司华兰疫苗贡献部分,公司2023Q1剩余业务实现收入约7.36亿元,同比增长约17.6%;扣非归母净利润约2.30亿元,同比增长约5.2%。公司血制品业务平稳增长,一季度采浆或受新冠患者及其恢复期影响略有困难,但随着新获批浆站逐步投产,公司血制品业务仍有较大增量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浆站建设提速,血制品业务有望较快增长;今年流感爆发有望唤起公众预防意识,且疫苗接种不再受新冠苗接种影响,疫苗业务有望强劲复苏。我们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9/17.67/20.47亿元,同比增长40.22%、17.09%、15.86%,对应EPS为0.83/0.97/1.12元,对应PE为29/24/2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血制品成本上升过快的风险、后续浆站获批不及预期的风险、流感疫苗销售不稳定的风险等。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4-24 23.63 -- -- 24.43 2.00%
24.10 1.99%
详细
2023年4月21日,华兰生物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23年Q1实现收入8.81亿元,同比增长37.46%;实现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50.3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27.36%。 经营分析一季度流感疫苗销售大幅增长,23年业绩有望迎来反转。子公司华兰疫苗2023年Q1实现收入1.45亿元(+893%),实现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扭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扭亏。 一季度部分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提升,公司积极开展流感疫苗市场推广活动。除消化疾控接种点的库存疫苗外,公司根据各地疾控中心的订单进行流感疫苗配送工作,因公司流感疫苗在22年底未销售部分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该部分疫苗的成本结转与相应减值的冲回对23年一季度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22年公司取得流感疫苗批签发共计103个批次,共2686.24万剂,流感疫苗批签发批次数量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目前国内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随着疫情对接种及推广工作影响消退及市场教育程度的进一步提升,流感疫苗有望在23年实现业绩反转。 浆站建设注入新动能,血制品业务稳定增长。22年公司获批7家新浆站,争取23年年内实现全部建成并通过验收,提高采浆量,进一步增强公司血制品原料供应能力。截至目前,公司浆站总数达32家,22年采浆量超1100吨,浆站数量及采浆量均位居行业前列。未来公司总采浆量有望持续突破,叠加疫情推动院端对血制品的认知程度,血制品业务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研发工作持续推进,产品管线进一步丰富。公司于今年2月份先后取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吸附破伤风疫苗的《药品注册证书》,公司后续将积极推进狂犬疫苗的生产及销售工作及破伤风疫苗的GMP符合性检查工作。产品线的进一步丰富将持续增强公司竞争力,并对公司23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2023-2025年盈利预期,预计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4.5(+35%)、16.4(+13%)、19.4亿元(+18%)。2023-2025年公司对应EPS分别为0.80、0.90、1.06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30、26、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保降价和控费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疫苗销售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等。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4-11 23.37 -- -- 25.09 5.91%
24.75 5.91%
详细
血制品和流感疫苗业务23年有望迎来双拐点,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公司为国内老牌生物制品企业,在血制品和疫苗领域耕耘多年,目前为血制品和流感疫苗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之一。2022年开始,公司在河南省获得7个新批浆站,打开公司采浆量成长空间;在流感疫苗领域,2021-2022年受疫情影响,行业和公司流感疫苗市场表现不及预期,我们认为2023年开始流感疫苗行业预计将触底反弹,看好公司血制品和流感疫苗板块2023年开始迎来双拐点。 河南人口大省获批7个浆站,公司采浆量空间大幅提升。公司从2016年到2021年,采浆量普遍维持在1000吨上下,除了疫情原因以外,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过去几年采浆站数量增长乏力,公司采浆站数量从2018年到2021年一直都是25个,2022年,公司在河南十四五规划中新取得7个新建浆站批文,此外在重庆等公司具有优势地区或存在进一步获批采浆站的可能,公司采浆量成长空间得到大幅提升,考虑到新浆站的投产以及老浆站的采浆进一步爬坡,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采浆量有望突破1300吨,到2026年采浆量或有望突破2000吨,此前市场顾虑的采浆量成长性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流感疫苗2023年有望触底反弹。2021-2022年,新冠疫苗接种和疫情管控的影响,导致流感疫苗行业接种大幅不及预期,看2023年,我们预计新冠疫情对流感疫苗接种的影响将极其有限,考虑到社会面放开之后,流感疫情传播相比前几年或有所加强,以及流感疫苗在国内接种率一直处于极低水平,我们认为流感疫苗行业将迎来触底反弹。华兰疫苗为国内流感疫苗龙头,四价流感疫苗批签发一直处于行业头部,且儿童剂型(6-36月龄)四价流感疫苗于2022年2月取得药品注册证书,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我们认为公司流感疫苗业务2023年有望实现大幅增长,带动23年业绩高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血制品业务和流感疫苗具有较大弹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16.9/20.2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31/26/2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浆站建设进度和采浆量不及预期;血制品和疫苗销售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4-10 23.37 -- -- 24.75 5.91%
24.75 5.91%
详细
业绩简评2023 年4 月9 日,华兰疫苗发布2023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2023 年Q1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86-0.93 亿元,同比扭亏;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0-0.67 亿元,同比扭亏。 经营分析一季度多地甲流疫情高发,流感疫苗销售得到推动。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自今年第9 周(2 月27 日-3 月5 日)起,我国南方及北方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百分比均开始超过近3 年内同期水平,截至第13 周(3 月27 日-4 月2 日)仍处于近三年来高位。公司去年底库存的部分流感疫苗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销售,疫苗销量较上年同期明显增长,该部分疫苗已在22 年年度报告中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在实现销售后,应结转的成本与上年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相抵消,对公司23 年第一季度的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 流感疫苗批签发量持续领先,23 年业绩有望迎来反转。22 年公司取得流感疫苗批签发共计103 个批次,其中四价流感疫苗(成人剂型)77 批次,四价流感疫苗(儿童剂型)14 批次,四价流感疫苗及流感疫苗批签发批次数量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目前国内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随着疫情对接种及推广工作影响消退及市场教育程度的进一步提升,流感疫苗有望在23 年实现业绩反转。 血制品业务持续增长,浆站建设注入增长新动能。22 年公司获批7 家新浆站,争取23 年年内实现全部建成并通过验收,提高采浆量,进一步增强公司血制品原料供应能力。截至目前,公司浆站总数达32 家,22 年采浆量超1100 吨,浆站数量及采浆量均位居行业前列。未来公司总采浆量有望持续突破,叠加疫情推动院端对血制品的认知程度,血制品业务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2023-2025 年盈利预期,预计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4.5(+35%)、16.4(+13%)、19.4 亿元(+18%)。2023-2025 年公司对应EPS 分别为0.80、0.90、1.06 元,对应当前PE 分别为30、26、2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保降价和控费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疫苗销售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1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