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叶寅

平安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13100001,曾供职于安信证券研究所...>>

20日
短线
5%
(--)
60日
中线
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以岭药业 医药生物 2024-09-02 15.37 -- -- 15.59 1.43% -- 15.59 1.43% -- 详细
事项:公司公告2024年半年报,实现收入46.04亿元(-32.19%),归母净利润5.30亿元(-66.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05亿元(-67.24%),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其中24Q2单季度实现收入20.82亿元(-27.10%),归母净利润2.27亿元(-43.8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2亿元(-41.49%)。 平安观点:受同期高基数和社会库存高企影响,收入端承压。24H1两大核心产品系列均有所下滑,其中呼吸系统类产品收入12.84亿元(-58.42%),主要受上年同期高基数以及社会库存高企导致的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心脑血管类收入23.14亿元(-7.86%),我们认为主要是受上半年医院反腐,以及内部营销体系调整等因素影响。伴随着呼吸类产品旺季到来,库存逐步消化,我们认为公司收入端有望迎来拐点。 公司是国内中药创新药领先企业,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除了心脑血管和呼吸类4大产品之外,公司不断布局新的创新产品。呼吸系统方面,第二大潜力品种莲花清咳于2020年获批上市,24上半年成功转为OTC,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神经系统两个产品益肾养心安神片和解郁除烦胶囊均于2021年获批,2022年谈判纳入医保,预计24年保持翻倍以上增长;糖尿病领域,通络明目胶囊于2023年获批,我们预计有望24年底谈判纳入医保。目前公司中药板块共有14个专利品种,为公司持续带来增长动力。 看好公司业绩拐点到来,以及中药创新梯队带来的长期成长性,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到短期业绩承压,我们将公司2024-2025年净利润预测调整至11.59亿、13.29亿元(原预测为29.24亿、33.96亿元),预计2026年净利润为16.03亿元。考虑到公司创新产品丰富,以及政策对创新和中药行业的支持,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当前市值对应2024年PE为2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风险:公司在研产品较多,存在失败或不及预期可能;2)降价风险:目前公司几大核心产品收入占比高,存在核心产品降价可能;3)政策风险:受行业政策影响,新产品存在进院不及预期可能。
九典制药 医药生物 2024-08-27 22.30 -- -- 22.42 0.54% -- 22.42 0.54% -- 详细
事项:公司公告2024年半年报,实现收入13.66亿元(+12.19%),归母净利润2.84亿元(+43.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5亿元(+43.24%),业绩符合预期。 其中24Q2单季度实现收入7.75亿元(+8.31%),归母净利润1.58亿元(+31.24%),归母净利润1.49亿元(+36.52%)。 平安观点:销量和利润保持高速增长,收入增速受价格下降拖累。24H1公司收入13.66亿元(+12.19%),归母净利润2.84亿元(43.77%),利润端保持了高速增长;收入端增速低于利润端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和省级集采的实施降低了部分产品的价格,尤其是核心品种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已被陆续纳入各地联盟集采。24H1公司毛利率为73.14%(-4.60pp),净利率20.80%(+4.57%),净利率提升主要归功于销售费用率的下降。 24H1销售费用率为39.98%(-8.74pp),下降原因是集采执行和公司向半直营销售模式转变。 增长逻辑由大单品放量型向平台型迈进,外用给药头部地位稳固。截至24H1,公司已进入注册程序的外用给药品种有利丙双卡因乳膏、利多卡因凝胶贴膏、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洛索洛芬钠贴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吲哚美辛凝胶贴膏等,我们预计这些品种有望在1-2年内陆续获批,推动公司有大品种放量逻辑向外用给药平台逻辑迈进,同时提升长期成长空间和抗风险能力。 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推荐”评级。我们看好公司经皮给药领域成长空间,伴随着酮洛芬凝胶贴膏放量,以及后续在研品种逐步获批,业绩有望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净利润分别为5.05亿、6.76亿、8.86亿元的预测,当前股价对应2024年PE仅21倍,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1)研发风险:公司在研品种较多,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2)降价风险:公司核心品种存在持续降价可能;3)产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核心产品销售规模越来越大,存在放量不及预期可能。
凯因科技 医药生物 2024-08-21 21.75 -- -- 21.79 0.18%
21.79 0.18% -- 详细
事项:公司公布2024年半年报业绩,实现收入5.97亿元(+4.89%),归母净利润0.42亿元(+10.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5亿元(+6.84%),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其中24Q2单季度实现收入3.84亿元(+2.10%),归母净利润0.20亿元(+17.6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4亿元(+18.19%)。 平安观点: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长效干扰素乙肝适应症报产在即。2024H1公司收入5.97亿元(+4.89%),净利润0.42亿元(+10.54%),实现稳健增长。 毛利率82.92%(+0.67pp),扣非净利率7.49%(+0.14pp),略有提升。2024H1公司研发投入7055万元(+25.67%),其中费用化6182万元(+41.03%),保持高增长。长效干扰素α-2注射液治疗低复制期慢性HBV感染3期临床完成数据锁库,我们预计将于24Q3报产。 凯力唯预计保持快速放量。凯力唯竞争格局良好,是首个纳入医保目录的国产泛基因型丙肝治疗方案。公司一方面与肝病领域专家展开深度学术合作,另一方面覆盖更多县域市场。我们预计2024H1凯力唯保持着快速放量,2024全年规模有望达到6亿-7亿元。 金舒喜逐步走出集采影响,成熟品种增速有望回升。金舒喜是国内唯一一款泡腾片剂型的干扰素,2023年江西集采降价温和。伴随着集采结果执行,金舒喜有望逐步走出集采冲击;同时,考虑到江西干扰素集采周期4年,因为在接下来3年内再次降价的可能性较小。我们预计24年下半年金舒喜收入有望环比改善,带动成熟品种增速回升。 主业改善,凯力唯放量,长效干扰素即将报产,维持“推荐”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46亿、2.00亿、2.68亿元的预测,当前市值对应2024年PE为26倍,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1)研发风险:核心研发品种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2)降价风险:核心商业化品种存在价格下调风险。3)政策风险:医疗反腐等可能对新品种进院产生不利影响。
药石科技 医药生物 2024-08-20 29.00 -- -- 28.15 -2.93%
28.15 -2.93% -- 详细
公司发布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7.45亿元(-11.75%),实现归母净利润0.99亿元(-13.3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68亿元(-37.55%)。 平安观点: 需求不足压制当期业绩,竞争加剧&产能错配影响利润国内外新药研发处于低谷,需求的收缩对公司各项业务发展造成阻碍,竞争加剧导致的价格下降进一步影响业绩表现。上半年公司前端业务(药物研究)实现收入1.66亿元(+0.80%),其中砌块收入1.42亿元( -10.06% ) , 由 新 药 研 发 部 转 型 来 的 CRO 部 门 收 入 0.24亿 元(+258.00%);后端业务(药物开发及商业化)实现收入5.78亿元(-14.83%),其中砌块收入2.37亿元(-6.35%),CDMO收入3.41亿元(-19.89%)。 新供需环境下,竞争导致各业务单价平均下降10%-20%,同时订单与反应釜规模的错配情况还有待改善,对当期利润产生不利影响。上半年,公司前端业务毛利率为64.74%(-3.35pct),后端业务毛利率为33.99%(-3.75pct),依靠工艺升级与降本增效措施有效缓解降价对利润的冲击。 海外需求复苏带来Q2订单加速增长,下半年业绩有望改善进入Q2后,海外创新药产业链需求有所复苏,推动药石及多家国内同行新增订单增长加速。截止6月末,药石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20%。从公司业务特性分析,在手订单估计以CDMO业务为主,且执行周期相对较短,有望在下半年逐步兑现,推动业绩环比改善。 强化回款细化运营,行业寒冬中继续能力建设 为适应当前相对困难的行业环境,公司进行了多项业务调整,并在24H1取得一定效果。 (1)调 整业务,原创新药研发团队对外承接CRO业务,上半年研发费用为0.63亿元(上年同期0.92亿元),研发开支显著减少; (2)强化回款,将回款纳入BD考核,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共计1.37亿元(+20.63%); (3)深化MNC合作,上半年公司来自MNC药企的收入共计2.16亿元(+45.84%),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业务的可持续性。 维持“推荐”评级。根据国内外医药投融资情况改善进度及行业竞争情况,调整2024-2026年盈利预测为归母净利润2.17、2.53、3.10亿元(原预测2.35、3.02、3.93亿元)。公司体系建设趋于成熟,当前利润抑制的核心在于需求不足环境下订单与反应釜规模错配导致设备实际利用度低,预期随着医药投融资环境逐步改善,公司业绩能够较快得到修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来自欧美的业务占比较大,地缘政治可能影响业务承接;2)创新药产业链受宏观经济及投融资周期影响,周期的波动可能影响公司发展速度;3)若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不能随公司发展阶段及时切换,则可能影响公司发展。
京新药业 医药生物 2024-08-19 11.67 -- -- 11.76 0.77%
11.76 0.77% -- 详细
事项:2024年8月14日,公司公布2024年半年报,实现收入21.50亿元(+11.02%),归母净利润4.02亿(+27.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4亿(+15.19%),收入端和利润端均实现较快增长,业绩略超预期。 平安观点:公司24H1收入和利润端均实现较快增长。公司24H1实现收入21.50亿元(+11.02%),归母净利润4.02亿(+27.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4亿(+15.19%),受成品药院外销售快速放量及制剂外贸营收快速增长影响,收入端和利润端均实现较快增长。期间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17.85%(-2.72pp),受主营产品纳入集采影响,销售成本进一步降低。管理费用率5.94%(+1.47pp),主要受山东京新1.1期等多个项目转固后折旧摊销增加影响(24H1固定资产22.42亿元,上半年新增4.67亿元)。研发费用率9.16%(+0.32pp),略有增加。公司24H1毛利率为51.57%(+1.06pp),归母净利率18.70%(+2.39pp),均有所提升,集采影响基本出清,成品药销售持续驱动增长。 成品药销售架构调整完毕,院外市场快速放量。24H1公司对成品药销售模式进行调整已完成,不再以产品管线设置部门,而以院内外市场来划分,重新设置医院事业部和零售事业部,医院事业部聚焦院内市场深耕,零售事业部专注院外市场拓展,进一步强化院外市场的销售能力。根据公司公告,成品药内贸24H1营收同比增长约16%,其中院外市场营收同比增长超过80%,销售调整完成后成品药院外市场销售初见成效。 聚焦精神神经等优势治疗领域,在研管线持续推进。根据公司公告,公司首个1类新药,适用于失眠患者短期治疗的地达西尼胶囊于24年3月正式上市销售。地达西尼采取全球首创的GABAA受体部分激动机制,在治疗过程中避免了过度抑制作用,从而在有效维持生理睡眠时间的同时降低日间损害和不良反应,具备临床优势,24H1已开发医院200余家,有望在纳入医保后快速放量。公司其他特色创新药管线也在顺利推进,用于精神分裂治疗的JX11502MA胶囊和康复新肠溶胶囊均处于临床II期,优势领域创新在研管线有望背书公司业绩长期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销售有望持续增长,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营收预期分别为43.99/50.19/57.70亿元。考虑公司上半年新增固定资产较多,折旧仍会对利润端造成短期影响,我们维持公司净利润预测为6.98/8.21/9.77亿元。考虑在研创新管线持续推进,估值仍有提升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药品审批不及预期:受市场环境影响,公司在研创新产品研发进度可能存在延迟。2)新药上市放量不及预期:公司创新产品地达西尼上市后各个节点是否顺利推进对于公司产品销售放量具有显著影响。3)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受市场环境影响,公司产能建设进度可能存在延迟。
同和药业 医药生物 2024-07-22 8.79 -- -- 9.10 3.53%
9.10 3.53% -- 详细
同和药业特色原料药产品梯队完整,加速增长拐点初现。 江西同和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4年,公司起家于日本高端特色原料药市场,长期重点推动欧盟、北美、日本及韩国等国外规范市场的拓展,并积极开发国内市场。公司产品重点布局慢病适应症领域,主要包括 7个传统品种和 17个新品种。同和药业营业收入稳健,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7.22亿元,同比微增, 2024Q1收入 2.06亿元,同比略有下滑,主要受到下游客户去库影响。高端市场新产品放量进入加速期,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提升,叠加期间费用率的逐步改善, 2023年公司净利润为 1.06亿,同比增长 5%,2024Q1净利润 0.44亿元,同比增长 31.6%,利润端加速增长拐点初现。 传统品种整体市占率较高,产能利用率有望提升。 根据药融云《2023原料药产业白皮书》,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稳健增长,从体量看, 2022年中国原料药出口规模为 518亿美元,约占全球原料药市场的 25%,我国在全球原料药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伴随全球原料药去库存周期结束,上下游供需关系持续改善,我国原料药产量同比持续走高,价格边际修复趋势初现。伴随需求端修复,同和药业以塞来昔布和瑞巴派特等为代表的传统核心品种凭借较高的全球市占率,叠加加巴喷丁等部分品种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新品种高端市场放量进入加速期,产能建设助力全周期成长。 根据 IQVIA数据, 2024-2028年,全球面临专利悬崖而损失的药品销售额约 1920亿美元,为仿制药及相应特色原料药企业带来发展机遇。根据公司公告,2023-2027年,公司 17个特色原料药新品将进入密集放量期,平均每个品种都有 3-5家头部仿药企业认定公司为一供。新品种放量首先会从新兴市场国家开始, 2024年开始高端市场开始逐步放量,从放量节奏看, 2024年主要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非布司他、达比加群酯、维格列汀放量, 2025年主要是替格瑞洛、克立硼罗、阿戈美拉汀、米拉贝隆放量, 2026年主要是富马酸伏诺拉生、恩格列净、依度沙班、卡格列净、依格列净等放量,其中不乏原料药销售额过亿大单品。同和药业重点聚焦美国为代表的高端市场, 2024年公司新产品高端市场在手订单同比增加超 1亿元,其中新品销量将占据主导地位。公司二厂区新建产能有望助力公司特色原料药新品全周期成长,根据公司公告,二厂区一期验证批试生产已结束,预计 2024H2产能利用率能达到 40-50%,将在短期内快速扩充重点品种产能。二期定增项目预计于 2026-2027年建成, 2029年实现满产,接续重点新品种中长期成长。 投资建议: 考虑下游去库周期逐步结束,高端市场新产品放量进入加速期,公司产品整体毛利率有望提升,叠加期间费用率的逐步改善,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将分别实现营收 9.07/11.28/13.6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1.58/2.21/2.86亿元,考虑公司二期定增新产能有望助力新品种持续放量,利好公司长期价值提升,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料药价格波动风险:特色原料药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较大,且意外事件的发生可能导致特色原料药价格发生较大波动,影响公司盈利水平。 2)产能利用率不达预期风险:公司在建新项目较多,不同品种产能利用可能存在相互干扰,存在达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3)新品种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新品种较多,不同品种下游客户需求程度存在差异,存在放量不及预期可能。
微电生理 机械行业 2024-07-10 19.95 -- -- 23.39 17.24%
23.62 18.40% -- 详细
平安观点:电生理领域国产领跑者,未来成长可期。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来深耕心脏电生理领域,是目前全球市场中少数同时完成心脏电生理设备与耗材完整布局的厂商之一,亦是首个能够提供三维心脏电生理设备与耗材完整解决方案的国产厂商。公司拥有一支完善且经验丰富的团队,总经理孙总曾任职于美国西门子研究院,深耕行业近二十年,是国内电生理器械研发领域的资深专家。基于长期研发积累,公司攻克了诸多关键技术,多项产品填补国产空白,打破了外资巨头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地位,目前已开发了全面涵盖心脏电生理手术的产品布局,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矩阵,可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经营数据表现良好,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3.29亿元,同比+26.5%,2019-2023年CAGR达到29.4%,集采落地后公司持续提升手术量和加快高端产品放量,经营质量不断提升,净利率有望保持持续提升趋势。 心脏电生理市场蓝图广阔,国产替代进行时。心脏电生理术式主要用于过速性心律失常病症的介入治疗,国内过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人群庞大,仍存在较多未满足需求。需求端,2022年国内房颤和室上速患者人数超过2300万人,但相对海外市场、电生理治疗渗透率很低;供给端,电生理技术发展尚未成熟,产品创新和迭代长期存在。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及预测,我国电生理手术量从2017年13.8万例增长至2021年21.4万例,CAGR为11.6%,预计2025年将达到57.5万例,2020-2025年CAGR为28%。从竞争格局来看,行业目前国产化率不足20%,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专注整体解决方案,抓住集采放量机遇,高端产品占比有望不断提升。公司作为心脏电生理产品领域布局最完善的国产厂商,通过三维标测系统卡位高端医院,先发优势明显,有望充分享受行业发展的红利。公司拥有多项目前国产首家获批的高端化导管产品如高密度标测导管、压力感知射频消融导管等,经过一年多的培育期已全面进军房颤等高端市场,今年有望迎来快速放量期,增长空间进一步打开。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全面布局射频消融技术(火)、冷冻消融技术(冰)、脉冲消融技术(电),是行业内布局最完善的企业之一,为过速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为完善的诊疗方案。电生理集采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落地,未来价格预期清晰,公司作为国产龙头有望抓住机遇获取更多份额;截至2024Q2报表端价格高基数影响基本出清,后续有望进入稳健增长阶段,长期发展可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电生理领域龙头公司,产品和技术优势显著,能够充分受益于百亿规模且迅速扩张的电生理赛道。因此我们预计公司将保持快速增长,2024/2025/2026年预计分别实现营收4.69/6.58/8.95亿元,并不断提升利润率。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销售不及预期;2)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3)国家集采政策的影响等。
千红制药 医药生物 2024-07-08 5.25 -- -- 5.61 6.86%
5.75 9.52% -- 详细
事项:2024年7月3号,千红制药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53.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9亿元(+60.6%),主要受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影响。 平安观点:受肝素原料药毛利率提升利好,公司24H1利润端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24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53.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9亿元(+60.6%),主要受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影响,伴随销售费用率逐步下降。 肝素原料药价格边际初现,24H2新周期即将开启。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截至2024年5月,肝素出口价格为4181美元/kg,处于历史低位,当月肝素供应量为11.69吨,高于历史平均月供应量的9.43吨,上下游供需关系持续改善,伴随肝素采购量的持续提升,肝素新周期有望于24年下半年开启。同时,公司与我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牧原股份成立合资公司,进一步整合上游行业资源,助力打造肝素全产业链优势。在制剂端,公司依诺肝素中标第八批国家集采,光脚品种有望带来业绩增量。此外,公司就达喜复方消化酶胶囊与拜耳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相关产品切入拜耳OTC销售平台,积极开拓院外市场,有望实现药店渠道的有力增长。 布局创新药,开拓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根据公司公告,血液瘤治疗CDK9抑制剂QHRD107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类靶向抗癌新药,正在国内开展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Ⅱ期临床试验,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高选择性CDK9抑制剂获批上市,公司该产品全球进度领先,且采用口服给药,患者依从性较好,有望于24年底读出II期临床结果。此外,公司还有针对脑胶质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生长激素缺少的儿童生长缓慢等多个适应症的创新药在研管线稳步推进,积极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营收预期18.24/20.69/24.49亿元,净利润预期2.85/3.76/4.66亿元不变。伴随公司创新管线的持续推进,公司估值有望持续提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肝素价格波动风险:公司所属的肝素行业具有周期属性,肝素粗品价格、原料药价格,以及需求量,会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可能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2)药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创新药研发风险较高,存在研发失败风险。 3)国家政策的影响:医保谈判政策可能调整,从而影响肝素类药物制剂的处方开具,从而对公司制剂药物销售额产生影响。
健友股份 医药生物 2024-06-17 12.87 15.24 18.41% 12.45 -3.26%
12.87 0.00%
详细
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利润端受存货减值影响短期承压。 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87 年,拥有全球领先的高端无菌注射剂生产技术,同时也是中国肝素原料药生产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早期业务以肝素原料药为核心, 2017-2022 年,伴随公司低分子肝素制剂及无菌注射剂业务的不断开拓,公司营收和利润总体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CAGR 分别为27%和 28%。 2023 年,受肝素原料药价格波动导致存货减值、低分子肝素制剂集采、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业绩短期承压,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 1.89 亿元,同比减少 117%。受 2023Q1 肝素原料药价格高基数影响,2024Q1 公司营收 10.04 亿元,同比减少 23%,归母净利润 1.77 亿元,同比减少 47%。伴随肝素原料药价格边际逐步好转,制剂集采利空出清,以及海外注射剂业务加速放量,公司收入和利润端有望在 2024 年恢复较快增长。 肝素原料药短期扰动减弱,价格新周期有望开启。 我国是肝素原料药主要出口国,健友股份肝素原料药全球市占率位居 TOP3。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截至 2024 年 4 月,肝素价格已快速回落至 4755 美元/kg,与 2018 年的肝素价格水平基本持平,下游去库周期已基本完结,上下游供需关系持续改善,我们预计 2024 年下半年有望开启新一轮肝素价格上行周期。根据公司公告,公司肝素库存结构持续优化,原材料库存逐渐减少,并于 2023年计提原材料减值准备 5.17 亿元,库存商品减值准备 7.30 亿元,共计12.47 亿元,减值后原材料和库存商品合计账面价值为 36.65 亿元,约为其减值前账面余额的 75%。伴随肝素下游需求量的增加,有望驱动肝素价格持续修复,我们预计本次肝素存货计提减值后肝素原料药风险释放已较为充分。 打造优质海外注射剂商业化平台,生物药出海助力公司长期成长。 根据我们的测算, 2022 年美国仿制药注射剂市场规模超 240 亿美元,且竞争格局良好,而美国注射剂药品的持续短缺,叠加注射剂高门槛的 GMP 生产要求,国内高端注射剂企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方正中等线简体 健友股份持续推进“立足中美,放眼全球”的发展策略,于 2016 年并购成都健进制药,开始向高端注射剂领域战略转型,于2019 年收购美国医药公司 Meitheal,快速建设海外直销渠道。截至 2023 年末,公司在美国市场已有超过 50 个产品运行,是美国注射剂销售管线最完整的供应商之一。根据公司公告, 2023 年 Meitheal 销售额为 16.30 亿元,同比增长 38%,增速显著。从盈利能力看,健友股份在原料和制造环节拥有明确的成本优势,海外制剂业务毛利率水平显著高于同业平均,未来伴随产能陆续建成、产品集群持续扩容、销售能力进一步精进,公司海外制剂业务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升。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生物药和高端复杂制剂, 2022 年合作海南双成引进白蛋白紫杉醇潜力大单品,进军美国高端复杂制剂市场, 2023 年合作通化东宝开发多款三代胰岛素,进军美国生物类似药市场,公司向生物药领域的持续拓展有望打开公司长期成长天花板。 投资建议:考虑肝素原料药价格短期扰动减弱,国内制剂集采利空基本出清,海外注射剂业务持续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将分别实现营收 43.44/53.22/66.24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8.67/11.53/15.07 亿元。按照公司业务的相对估值情况,我们给予公司 2024 年 28.5 倍 PE,对应目标价 15.37 元。考虑公司海外生物药业务持续拓展,公司价值有望持续提升,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料药价格波动影响:肝素原料药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波动,影响公司盈利水平。 2)海外制剂放量不及预期:公司海外制剂产品上市后各个节点是否顺利推进对于公司产品销售放量具有显著影响。 3)国家政策的影响:医保谈判政策可能调整,从而影响公司国内制剂销售。
科兴制药 医药生物 2024-05-13 19.63 -- -- 20.15 2.65%
20.15 2.65%
详细
欧盟市场空间大格局好,公司白紫欧盟销售额峰值有望超 7亿元。 根据公司公告,截至 2023年末,公司引进的 12个产品已同 40余个国家与客户签约并陆续提交了引进产品的注册申请。其中,大单品白蛋白紫杉醇重点出口欧盟,已于 2024年 5月顺利通过欧盟 GMP 现场检查,并与欧洲及南美洲 35个国家的合作伙伴签约,有望于 2024H2在欧盟商业化,成为全球第二家进入欧盟市场的白紫仿制药企业,放量确定性较强。欧盟医疗支出水平较高,且以公共医疗支出为主,药品可及性及定价规范性较强。 德、法、意、西、英五国在欧洲医药市场占比超 6成,将是公司白紫仿制药推广的第一梯队国家。白蛋白紫杉醇作为高端复杂制剂,是抗肿瘤核心治疗药物,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和胰腺癌的一线治疗,以及转移性乳腺癌的二线治疗,在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方面具备显著临床优势。欧盟白紫剂型替代空间广阔, 2020年欧盟白紫渗透率仅为 15%,远低于中、美、日等国白紫渗透率水平,未来伴随更多仿制药企业的参与,欧盟白紫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我们对白紫在欧盟市场空间进行了初步测算,在 50%渗透率的中性假设条件下,公司白紫欧盟市场销售额峰值有望超 7亿元。 新兴市场用药需求快速增长,进口药物空间广阔。 公司英夫利西单抗、贝伐珠单抗、阿达木单抗等多款重磅生物类似药相继完成埃及、巴西、印尼等国的现场审计,验厂节奏符合预期。根据公司官网,英夫利西单抗已于2024Q1在新兴市场部分国家产生销售收入。新兴市场进口生物药需求迫切叠加公司海外合作良好基础,预计相关产品市场空间广阔,净利率亦将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投资建议: 考虑公司后续出海产品较多,白紫空间广阔且确定性较强,我们 预 测 2024-2026公 司营 收为 15.68/20.71/26.92亿元 ,净 利 润 为0.35/1.18/2.57亿元,与之前预期保持一致。考虑公司多款在研和引进产品将持续推进临床和海外商业化,公司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维持"推荐"评级。
鱼跃医疗 医药生物 2024-05-08 37.73 -- -- 41.90 11.05%
42.08 11.53%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72亿元,同比+12.25%,实现归母净利润23.96亿元,同比+50.21%;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1亿元,同比-17.44%,实现归母净利润6.59亿元,同比-7.58%。 平安观点:收入增长符合预期,逐步进入稳健增长阶段。公司全面布局家用医疗器械领域,分业务板块来看,公司2023年呼吸业务板块实现同比+50.55%,其中制氧机产品业务规模同比增长近60%,呼吸机类产品业务增速超30%,雾化产品销售同比增长超60%,均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公司凭借出色的产品质量及使用体验、卓越的品牌影响力、高效的生产力及优质的服务保障取得快速增长;糖尿病护理板块营收规模同比+37.12%,其中新产品14天免校准CGM产品注册证顺利落地,并成功推向市场,公司血糖相关业务的院内外市场拓展持续深化,市场地位不断提升,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与客户群规模实现长足进步;家用类电子检测及体外诊断业务同比+10.15%,其中电子血压计产品营收同比增速超过20%,持续强化在相应市场的领导地位;急救板块业务实现同比+8.04%,自主研发的AED产品M600获证后,海内外业务持续拓展;感染控制业务在防控疫情需求高基数下有所下降,康复器械同比略有下降,但公司产品市场地位稳固,预计今年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Q1收入有所下滑,主要由于23Q1疫情防控放开需求旺盛导致基数较高,环比增长快速,全年增长可期。 业绩表现良好,经营质量持续提升。公司2023年实现毛利率51.49%,相较2022年提升3.36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有效的成本管理途径与日趋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不断降本增效,持续推进精益生产,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5.04亿元(同比+1.61%),研发费用率6.33%(-0.66bp),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并高度重视研发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费用率有所下降;管理费用4.11亿元,同比-2.22%,管理效率持续改善;销售费用10.98亿元(同比+6.48%),持续打造专业营销体系,全面覆盖经销、终端线上及外销等多种渠道,直营能力不断增强,各线上平台营销推广及主要产品线上销量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长期发展助力。公司毛利率稳中有升,费用端变动趋势持续向好,公司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经销质量不断改善,公司2023年全年净利率29.81%,同比提升7.66个百分点,2024Q1净利率29.63%,持续处于高位水平。 聚焦主业,不断拓展,国内外共同发展。公司作为家用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专注于血压监测、体温检测、中医设备、手术器械等基石业务,并在此基础上战略由“守”转“攻”,由基石成熟自产转向成长性业务,重点聚焦呼吸与制氧、血糖及POCT、消毒感控等三大核心赛道不断拓展,并对急救、眼科、智能康复等高潜力业务进行积极孵化。三条核心业务赛道市场空间大、渗透率低,行业长坡厚雪,公司将在核心赛道上会不断通过自研和并购推出新产品,利用渠道优势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推动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业务规模蓬勃发展。此外,公司持续推进海外重点国家市场拓展,培养国际视野、属地化能力的销售团队,更好服务海外客户,不断打开成长空间,长期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公司作为家用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在众多领域处于市场领导地位,并不断拓展新赛道和新领域,长期发展可期。根据2023年销售情况和市场变化,调整2024-2026EPS预测为2.37、2.78、3.18元(原2024-2025预测为2.02、2.38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业务孵化及拓展风险;2)新产品销售不及预期;3)产品降价风险;4)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药康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4-29 12.45 -- -- 13.28 6.67%
13.28 6.67%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和2024Q1业绩。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6.22亿元(yoy +20.5%);实现归母净利润1.59亿元(yoy -3.5%);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07亿元(yoy +5.0%),符合市场预期。2024Q1公司实现营收1.57亿元(yoy +12.0%);实现归母净利润2948万元(yoy -5.1%);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2287万元(yoy +2.7%),符合市场预期。 公司发布分红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元(含税),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比重为41.1%。 平安观点: 新产能投产及政府补贴下滑影响2023年利润。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6.22亿元(yoy +20.5%),其中国内实现营收5.29亿元(yoy +17.7%),海外营收9295万元(yoy +39.9%)。由于2023年北上广新设施投产后仍处于产能爬坡期,毛利率同比下滑3.8pct至67.6%。叠加政府补贴同比减少近1800万,公司归母净利润1.59亿元(yoy -3.5%)。收入增长的规模效应以及降本增效措施下,公司销售、管理以及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滑1.6pct、0.2pct以及0.5pct至13.2%、18.9%以及15.5%。 24Q1业绩符合预期,高校端收入受到春节影响。24Q1公司实现营收1.57亿元(yoy +12.0%),主要因为今年春节在2月,寒假变长对24Q1高校端销售产生了一定影响。根据公司公众号披露,24Q1海外收入保持高速增长达到3051万元(yoy +58.3%),国内营收约1.27亿元(yoy+4.6%)。24Q1收入占比低但固定成本不变,叠加政府补贴同比减少约475万元,使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1%至2948万元。新设施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及高价值品系的替换推动毛利率环比提升2.5pct至66.0%。三费保持稳定。 2024年增长可期。2023年公司的北京、广东二期、上海宝山设施相继投 产,提供额外9万笼设计产能;且美国租赁的设施即将投入使用,对公司2024年业绩增长提供保障。随着新投入产能产能利用率的提升(预计24Q2达到较高产能利用率)以及中高价值品系逐步替代低价值品系,公司2024年毛利率将持续改善。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到国内投融资仍待复苏,公司下游工业端需求仍待改善,调整2024-2025年EPS并新增2026年EPS预测为0.49、0.62、0.75元(原2024-2025年EPS预测为0.55、0.66元)。公司国内及海外市场的新产能不断释放,将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周期和投融资周期;2)小鼠品系更新不及预期风险;3)真实世界小鼠模型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4)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4-04-29 293.51 -- -- 314.53 7.16%
314.53 7.16%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32亿元,同比+15.04%;归母净利润115.82亿元,同比增长20.56%;扣非归母净利润114.34亿元,同比增长20.04%。2024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73亿元,同比增长12.06%;归母净利润31.60亿元,同比增长22.90%;扣非归母净利润30.37亿元,同比增长20.08%。 平安观点: 国内外齐头并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23年国内市场实现收入213.82亿元,同比+14.5%,其中自去年3月份以来,国内常规诊疗活动实现了迅速复苏,推动国内IVD全年实现了20%的快速增长;国际市场实现收入135.50亿元,同比+15.8%,发展中国家表现亮眼,公司凭借优质的质量和完善的服务,持续加快在各国公立市场及高端客户群的突破,2023年获取了大量的订单,监护、检验、超声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进入了更多的高端医院、集团医院和大型连锁实验室,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2024年Q1国内市场在去年整体高基数情况下实现个位数增长,但国内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业务均实现了恢复性高增长;国际方面,因去年同期产能倾斜国内而导致国际市场基数较低,同时在海外高端客户群突破持续加快的助力下,国际市场整体Q1增长近30%,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长超过了30%,国际三大业务线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三大业务板块共同发展,体外诊断表现亮眼。公司2023年在国内医疗行业整顿行动压力下仍然取得不错的收入增长,其中1)体外诊断板块表现亮眼,全年收入增长超过20%,主要得益于国内3月份以后常规诊疗活动迅速恢复、体外诊断试剂消耗具备韧性,叠加国际市场中大样本量客户群加速突破,值得一提的是,国际体外诊断业务连续两年复合增长超过30%。2)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板块上半年受益于医疗新基建开展和国际需求复苏,下半年由于国内8月份以来医疗行业整顿行动导致国内设备招标采购活动出现大面积延迟,增长有所放缓,全年收入增长13.81%,其 中微创外科增长超过30%。3)医学影像板块收入增长8.82%,虽然国内超声常规采购自3月份以来得到了恢复,且国际市场中高端超声持续放量,但医疗行业整顿行动同样使得相关采购活动延迟,公司凭借强大的产品竞争力和高标准的合规体系,抓住了当前环境下市场份额提升的机会,首次超越原市场第一的进口品牌,成为国内超声市场行业第一的厂家,展现了公司强大的综合竞争能力。 经营业绩高质量发展,全年增长可期。公司2023年和2024Q1毛利率维持在66%左右水平,净利润率持续稳中有升,净利润保持20%以上快速增长趋势,经营业绩呈现高质量发展。展望今年,国内公立医院的招投标活动预计呈现逐季度复苏的趋势。去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因紧急采购而导致公司基数垫高,而去年下半年的基数受行业整顿影响显著降低,预计今年收入增长或呈现前低后高状态。随着海内外各项业务高端客户群突破顺利,公司有望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叠加国内医疗新基建、设备更新采购等政策支持,全年增长仍然值得期待。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作为医疗器械领域平台型龙头企业,国内外需求空间广阔,长期发展可期。根据国内政策环境变化,调整2024-2026EPS预测为11.57、13.93、16.77元(原2024-2025预测为11.61、14.03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国内医疗环境政策风险;2)体外诊断集采降价风险;3)海外拓展不及预期风险;4)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等风险。
皓元医药 医药生物 2024-04-29 22.26 -- -- 35.85 14.46%
25.48 14.47%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8.80亿元(+38.44%),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34.1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10亿元(-29.58%)。 分红预案:每10股派现1.50元(含税),同时每10股转增4股。 平安观点: 全年:产业寒冬期实现快速增长,竞争加剧影响利润率业务上,公司全年前端业务实现收入11.32亿元(+36.88%),其中分子砌 块 3.07亿 元 ( +25.1% ) 、 工 具 化 合 物 和 生 化 试 剂 8.25亿 元(+41.9%),由于分子砌块国内的价格竞争较为激烈,板块毛利率为58.24% , 比 上 年 同 期 下 降 3.65pct; 后 端 业 务 实 现 收 入 7.36亿 元(+41.25%),其中仿制药相关收入2.55亿元(+22.1%)、创新药相关收入4.81亿元(+54.1%),同样由于价格竞争以及新产能投放带来的额外成本,板块毛利率比上年同期下降9.92pct至25.68%。 分地域看,公司境内收入11.77亿元(+32.43%),毛利率为37.21%(-10.57pct),境外收入6.91亿元(+50.46%),毛利率为59.37%(+0.02pct)。侧面验证了目前国内价格竞争激烈,海外价格保持基本稳定的行业状态。 费用方面,2023年销售费用率为8.41%(+0.30pct),国内竞争叠加海外开拓,销售投入继续增加;管理费用率为11.71%(-0.74pct),研发费用率为11.92%(-2.92pct),新增人员、产能和设施的利用率上升以及股权激励摊销减少等因素共同作用减少了管理、研发费用率。毛利率下滑叠加8400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上年同期为4338万),公司全年利润出现较大下降。 23Q4:毛利率进一步下降,年末减值进一步影响利润率 单Q4公司实现 收入5.04亿元(+29.92%),当季毛利率为36.51%(-10.28pct)。临近年末行业内业务承接压力加大,砌块、仿药原料药及中间体等均出现进一步降价,加上公司的全球仓储物流建设,导致毛利率环比继续下滑。费用率方面,23Q4单季销售费用率为11.21%(YoY +1.98pct,QoQ +3.39pct),管理费用率为8.22%(YoY -5.99pct,QoQ -4.28pct),研发费用率为10.36%(YoY -5.12pct,QoQ -2.47pct)。加上Q4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更多,当季几乎没有形成盈利。 持续搭建能力平台,提升整体竞争力在整体需求相对有限的时候,公司加大投入增强自身能力建设。前端业务继续增加SKU,分子砌块、工具化合物种类分别达到8.0、3.6万种(22年末时为6.3、2.4万种),新开拓的生物类产品中重组蛋白、抗体等试剂达到超1.3万种(22年底5900种)。 后端业务上,公司通过自建、并购新增多个研发中心,并形成马鞍山、菏泽、启东、重庆等生产基地,用于承接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业务的规模化生产。在公司布局领先的ADC领域,第4条产线在年内投入使用,提升了ADC的GMP生产能力,与重庆基地配套打造一体化ADC平台,匹配国内法规需求。 维持“推荐”评级。根据国内外医药创新环境现状,调整2024-2025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为归母净利润1.40、2. 13、3.15亿元(原预测3.34、4.89亿元)。公司当前处于能力建设期,各类投入规模较大,收入与利润增长不匹配,对短期业绩造成一定压力。预期随着后续行业走出寒冬,公司凭借目前所建立的领先的能力平台能够获取更多高等级需求,进而充分摊薄各项成本,在经营杠杆的帮助下盈利水平快速回到理想水平,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若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可能丢失订单甚至丢失客户;药物的研发、销售存在不确定性,若进度低于预期,可能影响公司盈利;高速扩张期时若公司管理能力提升跟不上节奏,可能影响运营质量。
九典制药 医药生物 2024-04-25 24.50 -- -- 28.11 14.73%
28.11 14.73%
详细
公司公布2023年报,实现收入26.93亿元(+15.75%),归母净利润3.68亿元(+36.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40亿元(+36.91%),EPS为1.07元/股。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同时公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实现收入5.91亿元(+17.74%),归母净利润1.26亿元(+63.4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6亿元(+53.90%)。 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3.21元(含税)转4股。 平安观点: 24Q1业绩表现亮眼,销售费用率持续改善。24Q1公司归母净利润1.26亿元(+63%),表现远超此前对于2024年全年预期水平,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销售费用率改善明显。2022年、2023Q1、2023年、2024Q1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2.43%、46.15%、48.56%、40.50%,呈明显下降趋势。我们认为公司销售费用率改善主要得益于半直营模式开展,以及OTC渠道占比的持续提升,预计2024年全年销售费用率仍有改善空间。 2023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润分别为 77.15%( -0.63pp)、 13.68%(+2.09pp)。 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持续放量,酮洛芬凝胶贴膏迎放量元年。2023年核心品种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收入15.47亿元(+18.7%),考虑到该产品纳入多地省级集采,价格有一定下降,因此销量端表现更好 。2023年底公司潜力品种酮洛芬凝胶贴膏顺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迎来放量元年,助力经皮给药管线保持快速增长。其他口服制剂收入6.89亿元(+9.9%),维持稳定增长。原辅料主体公司九典宏阳收入4.78亿元(+15.2%),2023年公司13个原辅料成功转A,13个原料药及9个药用辅料完成登记备案;且国际化方面迎来突破,成功通过德国拜耳、阿斯利康、韩国大熊等头部药企和伊朗官方审计。 经皮给药管线大扩容,龙头地位稳固。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2.69亿元, 占收入10%。公司以经皮给药产品研发为核心,目前除已上市的两款独家凝胶贴膏品种外,在研外用制剂产品超15个,其中已经申报生产7个。目前处于CDE审评中的经皮给药品种有吲哚美辛凝胶贴膏、椒七摄凝胶贴膏、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洛索洛芬钠贴剂、利多卡因凝胶贴膏、利丙双卡因乳膏、酮洛芬凝胶等。我们认为伴随着公司经皮给药管线大扩容,单个品种集采等因素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将逐步弱化,抗风险能力和持续成长性进一步增强。 看好经皮给药龙头长期发展,当前估值性价比仍然突出,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到2024Q1公司业绩超出此前预期,我们上调2024-2025年净利润预测至5.05亿、6.76亿元(原预测为4.72亿、6.26亿元),同时预计2026年净利润为8.86亿元,未来3年公司净利润CAGR仍有望保持在30%以上,当前股价对应2024年PE仅23倍,性价比突出,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风险:核心品种研发失败或不及预期风险。2)政策风险:集采执行力度超预期。3)产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核心产品基数较大,存在放量不及预期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