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4-16
|
6.04
|
--
|
--
|
6.26
|
3.64% |
-- |
6.26
|
3.64% |
-- |
详细
事项:北京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0.8%,年化加权平均ROE为8.65%。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12.6%,其中贷款同比增长9.6%,存款同比增长18.3%。公司发布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预计每股分红0.32元,分红率为30.01%。 平安观点:营收修复,盈利稳健。北京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1.9%,24Q1-3),其中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速较前3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至4.4%,盈利增速整体保持稳健。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4.1%,24Q1-3),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3.1%(+2.7%,24Q1-3),息差韧性支撑利差业务企稳。非息收入贡献同样有所提升,公司24年全年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0.1%(+8.3%,24Q1-3),其中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同比负增7.8%(-16.7%,24Q1-3),负增缺口持续收敛。此外,得益于24Q4债市利率的下行,公司债券投资相关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5.4%(+17.8%,24Q1-3),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息差韧性凸显,扩表速度环比提升。北京银行24年末净息差水平为1.47%(1.47%,24H1),同比下降7bp,降幅预计处于可比同业较优水平。资产端收益率略有下降,公司24年末贷款收益率为3.94%,较半年末下降9BP,其中对公贷款/零售贷款收益率分别环比半年末下降3BP/19BP至3.36%/5.12%,降幅相对可控,定价管控效果显著。负债端成本延续改善趋势,公司24年末存款成本率较半年末下降3BP至1.85%,其中对公业务存款/个人存款成本率分别环比半年末下降3BP/4BP至1.71%/2.16%,调降存款挂牌利率效果逐渐释放。规模方面,公司24年末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2.6%(+9.7%,24Q3),其中贷款同比增长9.6%(+8.9%,24Q3),皆保持较快增速水平。下半年贷款增量仍主要来自于对公业务,对公贷款增量占到下半年贷款增量的93.4%,零售端需求不足的情况仍存,仍需关注未来政策效果。负债端方面,公司24年末存款同比增长18.3%(+14.6%,24Q3),但存款定期化趋势仍在持续,24年末定期存款占比较半年末提升2.3pct至60.1%,成为制约存款成本红利释放的主要因素。资产质量稳健,拨备水平保持平稳。北京银行24年末不良率环比持平3季度末于1.31%,同比下降1BP,我们测算公司24年年化不良贷款生成率为0.96%(0.95%,24H1),同比提升22BP,预计仍与零售和小微业务的风险扰动相关。前瞻性指标方面,公司24年末关注率环比半年末下降8BP至1.79%,逾期率较半年末下降20BP至1.62%,综合考虑公司资产质量核心指标近年来延续改善趋势,整体资产质量压力相对可控。拨备方面,公司24年末备覆盖率和拨贷比环比3季度末下降0.98pct/1BP至209%/2.73%,风险抵补能力保持稳定。 投资建议:区域经济支撑业绩稳健增长,资产质量趋势向好。公司自成立以来深耕北京区域,拥有首都经济和政府客户的资源禀赋,存贷款规模位于北京市管金融企业前列。随着存量风险的不断出清,历史包袱的不断抖落叠加经济恢复下的市场需求恢复,预计公司未来业绩有望持续改善。考虑到当前信贷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仍存,我们小幅下调公司25-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27年EPS分别为1.23/1.26/1.32元(原25-26年EPS预测为1.34/1.42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是0.7%/2.5%/5.0%(原25-26年预测分别是5.4%/6.5%),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5-27年PB分别是0.46x/0.43x/0.40x,估值安全边际充分,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3)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抬升。
|
|
|
宁波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4-14
|
23.75
|
--
|
--
|
24.76
|
4.25% |
-- |
24.76
|
4.25% |
-- |
详细
宁波银行发布 2024年年报,公司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666亿元,同比增长 8.2%,实现归母净利润 271亿元,同比增长 6.2%,年化加权平均 ROE 为 13.59%。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 15.3%,其中贷款规模同比增长 17.8%,存款规模同比增长 17.2%。公司 2024年分红预案为现金分红 59.43亿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 22.77%。 平安观点: 营收增速持续回暖,盈利增速保持平稳。 宁波银行 20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2%( +7.0%, 24Q1-3),营收的韧性支撑公司盈利增速保持平稳。公司 24年全年营业收入增速较前 3季度提升 0.8个百分点至 8.2%,其中净利息收入增速较前 3季度提升 0.4个百分点至 17.3%,整体维持较快增速,息差韧性支撑公司利差业务企稳。非息收入整体略有下滑, 24年全年同比负增 9.9%( -9.3%, 24Q1-3),其他非息收入增速下滑拖累非息收入整体负增缺口略有扩大,公司 24年全年其他非息收入同比负增 6.2%( +0.3%, 24Q1-3),不过公司中收业务略有回暖,全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负增 19.3%( -30.3%,24Q1-3), 4季度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回暖一定程度支撑中收业务修复。 息差略有改善,扩表保持积极。 宁波银行 2024年末净息差为 1.86%( 1.85%,24Q3),公司 24年末息差水平环比略有回暖,同比降幅仅 2BP,预计处于同业较优水平,息差韧性预计与公司优异的资产定价管理能力相关。从资产端来看,公司 24年末贷款收益率为 4.84%( 4.92%, 24H1),降幅预计优于同业。 负债端延续改善趋势, 24年末存款成本率为 1.94%( 1.96%, 24H1),同比下降 7BP,预计与存款挂牌利率的调整相关。从存款结构上来说,公司 24年末定期存款占比较半年末提升 0.5pct 至 69.3%,存款定期化趋势略有提升。规模方面,公司 24年末总资产同比增长 15.3%( +14.9%, 24Q3),其中贷款规模同比增长 17.8%( 19.6%, 24Q1-3),皆保持较快增速。分结构来看,宁波银行对公贷款和零售贷款分别同比增长 24.4%/9.96%,对公业务仍是重要的支撑因素,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个人消费贷款同比增长 11.3%,宁银消金规模快增不可忽视,宁银消金 24年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40.2%。负债端方面,公司 24年末存款同比增长 17.2%( +17.6%, 24Q3),整体保持较快增长。资产质量保持稳健,拨备水平略有下降。宁波银行 24年末不良率环比持平 3季度末于 0.76%,我们测算公司 24年全年年化不良贷款生成率为 1.17%( 0.87%, 23A),不良生成压力有所抬升,预计仍与零售资产质量风险相关。重点领域资产质量方面,公司 24年末个人贷款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分别为 1.68%/0.13%,分别环比半年末上升 1BP/3BP,整体保持平稳。 前瞻性指标方面,公司 24年末关注率环比 3季度末下降 5BP 至 1.03%, 逾期率环比半年末上升 3BP 至 0.93%,潜在资产质量压力保持平稳。综合来看,公司资产质量核心指标仍处低位,预计资产质量压力可控。拨备方面,公司 24年末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分别环比 3季度末下降 15.45pct/11BP 至 389%/2.97%,虽小幅下降,但绝对水平仍处高位。 投资建议:盈利能力优于同业,分红力度加大。 宁波银行作为城商行的标杆,受益于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市场化的治理机制和稳定的管理团队带来的战略定力,资产负债稳步扩张,盈利能力领先同业,在稳健资产质量护航下,夯实的拨备为公司未来稳健经营和业绩弹性带来支撑。特别是公司 24年提升分红率 6.78个百分点至 22.77%,股息价值同样有望进一步加强。考虑到今年以来信贷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仍存,我们小幅下调公司 25-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公司 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27年 EPS 分别为 4.38/4.83/5.34元(原 25-26年预测分别为 4.49/4.95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 6.5%/10.3%/10.7%(原25-26年盈利增速分别为 9.6%/10.2%),目前公司股价对应 25-27年 PB 分别是 0.72x/0.64x/0.57x, 鉴于公司市场化基因突出,长期视角下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有望持续领先同业,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 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 3)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抬升。
|
|
|
上海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4-03
|
9.98
|
--
|
--
|
10.71
|
7.31% |
-- |
10.71
|
7.31% |
-- |
详细
方正大黑简体 上海银行发布 2024年业绩快报,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7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5%。 2024年末资产总额达到 3.22万亿元,同比增长 4.57%,其中贷款总额较上年末增长 2.09%,存款总额较上年末增长 4.27%.平安观点: 营收表现回暖,盈利增速修复。 上海银行 24年全年营收增速较前 3季度回升 4.10pct 至同比增长 4.79%,我们预计债券相关的其他非息收入增长是支撑营收回暖的核心因素。营收稳健叠加拨备反哺支撑公司 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较前 3季度回升 3.11pct 至 4.50%。 稳健扩表,存贷增速小幅下滑。 公司 24年末总资产增速达到 4.57%( 5.5%,24Q3),其中贷款同比增长 2.09%( +3.4%, 24Q3),负债端来看,公司 24年末存款同比增长 4.27%( +4.8%, 24Q3),公司扩表速度整体保持平稳。 不良持续改善,拨备小幅下降。 上海银行 2024年末不良率环比 3季度末下降 2BP 至 1.18%,延续改善趋势。拨备方面,公司 24年末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分别环比 3季度末下降 7.50pct/15BP 至 270%/3.18%, 风险抵补能力仍保持稳固。 投资建议:估值具备安全边际,关注公司股息价值。 上海银行持续深耕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区位优势明显,覆盖区域内的良好信用环境也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上海银行努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聚焦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养老金融三大主线,持续深耕零售客群。 按照当前收盘价计算公司股息率为 4.67%,股息价值持续凸显。我们维 持 公 司 24-26年 盈 利 预 测 , 预 计 公 司 24-26年 EPS 分 别 为1.62/1.70/1.79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 2.2%/5.0%/5.3%,目前公司股价对应 24-26年 PB 分别为 0.61x/0.57x/0.53x,公司当前估值水平仍处在历史分位底部,安全边际充分,维持“推荐”评级。
|
|
|
浙商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4-02
|
2.94
|
--
|
--
|
3.02
|
2.72% |
-- |
3.02
|
2.72% |
-- |
详细
事项:3月28日,浙商银行发布2024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77亿元,同比增长6.19%;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0.92%;年化加权平均ROE为8.49%,同比下降0.93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规模达到3.3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78%,其中贷款总额1.8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21%;存款总额1.9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7%。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1.56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30.12%。 平安观点:非息支撑营收回暖,盈利增速保持稳定。浙商银行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9%(+1.2%,24Q1-3),盈利增速稳定主要是依托于拨备的反哺以及营收的稳健增长。24年营收全年增速较前3季度回暖0.6pct至6.2%,主要是来源于债券投资相关的其他非息收入的增长,24年4季度债市利率下行推动全年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61.7%(+34.0%,24Q1-3)。利差业务方面,4季度存量按揭调整以及LPR的调整拖累净利息收入负增缺口较前3季度进一步扩大4.0pct至全年同比负增5.0%。此外,公司24年全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负增11.0%(-2.8%,24Q1-3),与行业趋势保持一致,但公司全年代理及委托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50%,主要是来源于代销业务的增长。 息差延续下行趋势,贷款扩张速度稳健。浙商银行2024年末净息差水平为1.71%(1.82%,24H1),其中24年末生息资产收益率3.77%(3.94%,24H1),24年末贷款收益率为4.45%(4.65%,24H1),资产端定价水平的下滑是拖累息差下行的主要原因。负债端来看,公司24年末存款成本率2.10%(2.19%,24H1),其中对公业务存款和个人存款成本率分别环比半年末下降14BP/8BP至2.38%/2.96%,挂牌利率的下降以及存款结构的主动调整是促进成本红利加速释放的重要原因,公司24年末活期存款占比较半年末提升1.24pct至26.0%。规模方面,公司24年末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5.8%(10.8%,24Q3),其中贷款规模同比增长8.2%(7.6%,24Q3),总资产规模增速的下降既有高基数的原因也有金融投资增速下滑带来的影响,24年末信贷资产占比达到55.8%。对公贷款是下半年重要的重要支撑因素,24年末对公贷款占比较半年末提升1.46pct至67.3%。负债端方面,公司24年末存款同比增长2.9%(+6.7%,24Q3),公司压降高成本存款导致存款增长率走缓。 资产质量向好,拨备水平保持稳定。浙商银行24年末不良率环比3季度末下降5BP至1.38%,其中零售贷款不良率较半年末下降7BP至1.78%,对公贷款不良率较半年末下降2BP至1.36%,我们测算公司24年末不良生成率0.77%(0.97%,24H1),资产质量核心指标有所改善。前瞻性指标有所波动,24年末关注率环比半年末上升19BP至2.40%,24年末逾期率环比半年末下降36BP至1.81%。拨备方面,公司24年末末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分别较3季度末变化+3.34pct/-4BP至179%/2.46%,拨备水平保持稳定,风险抵补能力保持稳定。 投资建议:资产质量进入改善周期,新战略提升盈利质量。浙商银行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浙江的股份行,在跨区域布局、股权结构属性、政银关系构建、供应链金融业务拓展等方面都具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公司“深耕浙江”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支撑公司对公、零售业务的稳健发展。2022年以来,公司资产质量出现了边际改善的趋势,非标业务规模持续压降,不良核销处置力度逐渐加大,不良认定逐渐趋于严格,随着历史包袱的不断出清,叠加公司战略落地的持续深化,预计公司未来盈利质量会逐步改善。考虑到当前信贷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仍存,我们小幅下调公司25-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7年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EPS分别为0.57/0.61/0.66元(原25-26年EPS预测分别为0.62/0.68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3.7%/5.9%/8.4%(原25-26年盈利增速预测分别为7.9%/9.4%),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5-27年PB分别为0.45x/0.42x/0.40x,综合考虑公司持续向好的资产质量以及区域红利的不断释放,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3)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抬升。
|
|
|
农业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4-01
|
5.13
|
--
|
--
|
5.44
|
6.04% |
-- |
5.44
|
6.04% |
-- |
详细
事项:农业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106亿元,同比上升2.3%,实现归母净利润2821亿元,同比上升4.7%,年化加权平均ROE为10.5%。 24年年末,总资产规模达到43.2万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贷款总额同比增加10.1%,存款同比增加4.9%。2024年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普通股每股派发1.255元(含税),分红率为30.0%。 平安观点:盈利表现优于同业,营收增幅走阔。农业银行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3.4%,24Q1-3),增速较前三季度走阔1.3个百分点,我们预计受营收上行和拨备反哺共同拉动。从收入情况来看,24年全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速上行至2.3%(1.3%,24Q1-3),我们认为营收上行主要受净利息收入改善拉动,24年全年公司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6%(1.0%,24Q1-3),增速较前三季度走阔。公司全年非息收入同比增速为5.5%(2.7%,24Q13),增速走阔2.8个百分点,公司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上行26.3%(23.6%,24Q1-3),增速较三季度回升,我们预计主要与债券市场投资收益有关。 从中收情况来看,公司手续费收入同比回落5.7%(-7.6%,24Q1-3),负增有所改善。在资产质量企稳的背景下,公司拨备同比增速从前三季度的1.1%下降至全年的-3.6%,释放利润空间。 资产端定价承压,拖累息差回落。农业银行全年净息差为1.42%(1.45%,24Q1-3),息差同比降幅为18BP。息差下行主要受资产端的拖累,公司贷款收益率同比下行38BP至3.41%,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15BP至1.63%,部分对冲资产端下行压力。规模方面,公司年末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8.4%(12.5%,24Q1-3),其中贷款规模同比增长10.1%(10.5%,24Q1-3),年末公司贷款和零售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0.6%/9.4%,较前三季度增速分别变动-0.9pct、/1.1pct,零售贷款增速逆势上行,我们预计与公司普惠贷款投放加速有关,个人经营贷同比增长35.0%,占零售贷款比重较23年末提升5.3个百分点至28.3%。负债端方面,年末存款规模同比增长4.9%(3.3%,24Q1-3),增速整体保持稳健。资产质量整体稳健,仍需关注零售风险变动。农业银行年末不良率较三季度末下行2BP至1.30%,同比回落3BP,资产质量持续优化。具体来看对公贷款不良率同比回落25BP至1.58%,零售贷款不良率同比上升30BP至1.03%,按揭贷款、信用卡、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不良率同比分别上行18BP、6BP、51BP、46BP至0.73%/1.46%/1.55%/1.39%,零售资产质量仍需持续观察。从前瞻指标来看,年末关注率同比回落2BP至1.40%,逾期率同比上升10BP至1.18%,风险整体低位可控。拨备方面,年末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较前三季度下降2.75pct/11BP至300%/3.88%,但绝对水平仍处高位,风险抵补能力保持稳定。 投资建议:县域支撑盈利,关注股息价值。农业银行作为国内国有大行之一,规模、客户数量、网点数量等位于同业前列。农行坚持面向三农,专注服务乡村地区,将县域金融作为公司重点战略和发展方向。考虑农行县域优势的持续释放,我们小幅上调25-26盈利预测,并新增27年预测。预计公司25-27年EPS分别为0.84/0.89/0.93元(原25-26年EPS预测分别为0.82/0.87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4.1%/5.6%/5.4%(原25-26年盈利增速分别为3.6%/5.1%),当前公司股价对应25-27年PB分别为0.66x/0.61x/0.56x,近年来,在银行业整体面临内外部挑战增多的背景下,农行维持了较快的扩张速度,积极进行信贷投放,支撑业绩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3)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抬升。
|
|
|
常熟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3-31
|
7.10
|
--
|
--
|
7.30
|
2.82% |
-- |
7.30
|
2.82% |
-- |
详细
事项:常熟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10.5%;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增长16.2%;年化ROE14.15%。2024年末总资产3666亿元,较年初增长9.6%,其中贷款规模2409亿元,同比增长8.3%,存款总额2865亿元,同比增长15.6%。2024年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5元(含税),对应每股派息0.25元,分红率为19.77%。 平安观点:营收韧性支撑盈利快增,净利息收入环比回暖。常熟银行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2%(+18.2%,24Q1-3),营收韧性和拨备反哺是支撑盈利增速企稳的重要因素。公司24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0.5%(+11.3%,24Q1-3),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全年净利息收入增速较前3季度提升1.3pct至7.5%,深耕小微金融提供的利差韧性以及兴福村镇银行营收的稳健增长是支撑公司营收稳定的重要原因,兴福村镇银行全年营收增速较半年度抬升3.1pct至15.85%。非息收入方面,全年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9.1%(+44.2%,24Q1-3),其中债券投资相关的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5.9%(+40.3%,24Q1-3),整体保持稳定。 息差降幅优于同业,规模扩张稳健。常熟银行24年净息差为2.71%(2.75%,24Q3),息差韧性仍较为突出,资产端收益率下滑拖累息差小幅下行。拆分两类资产来看,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全年收益率分别环比半年末下行13BP/10BP至4.44%/6.80%,下行幅度预计处于同业较优水平。 从兴福村镇银行来看,虽然全年息差水平较半年末11BP下行4.44%,但绝对水平仍然较高。存款端来看,公司全年末存款成本率环比半年末下降2BP至2.20%,其中企业定期存款成本率较半年末下降27BP至2.72%,但占比较高的个人定期存款成本率维持相对刚性,24年末个人定期存款成本率环比半年末下降2BP至2.81%,三年期及以上定期存款成本率环比半年末下降1BP至3.26%。资产质量稳健,拨备水平环比下降。公司24年末不良率环比持平3季度末于0.77%,我们测算公司年化不良贷款生成率为1.37%(1.22%,24H1),零售业务的风险暴露预计是扰动资产质量的原因所在,公司24年末个人贷款不良率环比半年末上行3BP至0.94%,其中信用卡和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环比半年末上行1.40pct/4BP至4.14%/0.95%。前瞻性指标方面,公司全年末关注率环比3季度末下行3BP至1.42%,逾期率环比半年末下降11BP至1.43%,潜在资产质量压力有所缓释。拨备方面,公司4季度末拨备覆盖率环比3季度末下降27.9pct至501%,拨贷比环比3季度末下降23BP至3.86%,虽小幅下降,但绝对水平仍处高位,风险抵补能力保持充足。 投资建议:看好零售和小微业务稳步推进。公司始终坚守“三农两小”市场定位,持续通过深耕普惠金融、下沉客群、异地扩张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零售与小微业务稳步发展,我们认为后续伴随区域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需求的持续回暖,公司有望充分受益。考虑到当前信贷有效需求仍显不足以及小微贷款资产质量的扰动,我们小幅下调公司25-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27年EPS分别为1.46/1.68/1.91元(原25-26年EPS分别为1.54/1.83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15.3%/15.0%/13.7%(原25-26年盈利增速分别为19.1%/19.0%),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5-27年PB分别为0.71x/0.64x/0.56x,我们长期看好公司小微业务的发展空间,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3)金融政策风险。
|
|
|
招商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3-28
|
42.75
|
--
|
--
|
43.78
|
2.41% |
-- |
43.78
|
2.41% |
-- |
详细
3月 25日,招商银行发布 2024年年报,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375亿元,同比下降 0.48%,实现归母净利润 1484亿元,同比增长 1.22%。年化加权平均 ROE为 14.49%,较去年同期下降 1.73个百分点。 2024年末总资产 12.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0.19%,其中贷款较上年末增长 5.83%,存款较上年末 增长11.54%。 2024年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每股派息 2.000元(含税),分红率约35.32%。 平安观点: 利差韧性支撑净利息收入回暖,盈利增长保持稳健。 招商银行 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2%( -0.6%, 24Q1-3),盈利的稳健增长来源于公司营收端韧性。首先从利差业务来看,公司全年净利息收入负增缺口较前 3季度收窄 1.5个百分点至-1.6%,负债成本红利的加速释放支撑利差业务企稳。非息收入方面,全年同比增长 1.4%( -2.6%, 24Q1-3),债券投资相关的其他非息收入仍是主要的贡献因素,全年增速较前 3季度上行5.9个百分点至 34.1%。中收业务保持稳定,全年同比负增 14.3%,负增缺口较前 3季度略有收敛 2.61个百分点,其中占比 27.2%的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全年同比负增 22.7%,增速较上半年回暖 9.81个百分点,代销理财(占财富管理手续费比 35.7%)同比增长 44.84%,对中收的贡献不可忽视。 成本红利支撑息差企稳,扩表速度稳健。 招商银行 2024年全年净息差水平为 1.98%,其中 24Q4单季度净息差水平 1.94%,环比下降 3BP,我们预计成本红利的释放是在资产端利率下行背景下支撑息差企稳的重 要因素, 4季度单季度贷款收益率环比下行 21BP 至 3.70%,单季度环比下行幅度较 3季度扩大 16BP,存量按揭调降落地拖累资产端定价水平。但 4季度存款成本率则环比下行 14BP 至 1.40%,其中定期存款成本率下降更为明显, 24年全年对公和零售 定期存 款成 本率 分别 较半 年 度 下 降10BP/13BP 至 2.45%/2.58%。此外, 24年 4季度同业存款自律机制推动24Q4同业存款成本率环比 3季度下行 17BP,两者共同作用下推动 4季度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 3季度下行 14BP 至 1.50%。规模方面,公司 2024年资产规模同比增长 10.2%( +9.2%, 24Q3),其中贷款规模同比增长 5.8%( +4.7%, 24Q3),对公和零售业务均有所回暖, 4季度对公/零售贷款分别环比增长 3.2%/2.0%。负债端,公司全年存款同比增长 11.5%( +9.4%, 24Q3),其中活期存款日均余额占客户存款的比例为 50.34%,较 3季度末下行 0.26pct,整体保持稳定。 不良率环比上行,拨备水平略有下降。 招商银行 2024年末不良率环比 3季度末上升 1BP 至 0.95%,不良贷款生成率 1.05%( 1.02%, 24Q3),我们预计与零售业务的资产质量扰动有关, 2024年末零售贷款不良率环比三季度末上行 2BP 至 0.96%,其中小微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分别环比半年末上行 14BP/2BP 至 0.79%/0.48%。此外,公司对公贷款不良率环比 3季度末上升 1BP 至 1.06%,但房地产不良贷款环比 3季度末下降 6BP 至 4.74%,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前瞻性指标方面,公司 24年末关注率环比 3季度末下行 1BP 至 1.29%,逾期率环比 3季度末下行 3BP 至 1.36%,潜在资产质量风险缓释。拨备方面, 2024年末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环比 3季度末下降 20.2pct/14BP 至 412%/3.92%,绝对水平仍然较高,风险抵补能力夯实。 投资建议:短期承压不改业务韧性,关注股息配置价值。 公司营收和资产质量受到宏观环境的扰动较大,但长期角度下的竞争优势依然稳固,营收能力绝对水平仍位于同业领先地位,长期价值依然可期。特别是公司 24年上调分红率 0.31pct 至 35.32%,按照 3月 25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达到 4.44%,股息价值突出。考虑到当前信贷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仍存,我们小幅下调公司25-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 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5-27年 EPS 分别为 6.01/6.25/6.54元(原 25-26年 EPS 预测分别为6.39/6.83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 2.2%/3.9%/4.7%(原 26-27年盈利增速分别为 5.2%/6.9%),当前公司股价对应 25-27年 PB 分别为 1.03x/0.95x/0.87x,在优异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保证下,我们看好招行在零售领域尤其是财富管理的竞争优势,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 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 3)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抬升。
|
|
|
苏州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2-13
|
7.77
|
--
|
--
|
7.78
|
0.13% |
|
8.16
|
5.02% |
-- |
详细
事项:2月10日,苏州银行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正增3.01%,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10.2%。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同比增长15.3%,其中贷款规模同比增长13.6%,存款规模同比增长14.6%。 平安观点:营收稳健上扬,盈利持续高增。苏州银行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较24Q1-3提升1.91个百分点至3.01%,我们预计与4季度债市利率的迅速下行所带来的非息收入相关。营收韧性和拨备的反哺支撑盈利增速保持良好态势,公司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2%(11.1%,24Q1-3)。 存贷高增,转债强赎增厚资本。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苏州银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5.3%(+16.1%,24Q3),其中贷款同比增长13.62%(+14.1%,24Q3),增速整体保持平稳。负债端来看,公司24年末存款同比增长14.61%(+15.2%,24Q3),维持较快增速水平。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目前可转债强赎进程稳步推进,资本实力的进一步丰厚为公司规模扩张提供新动力。 资产质量向好,拨备水平夯实。苏州银行2024年末不良率环比3季度末下降1BP至0.83%,资产质量持续向好。拨备层面,2024年末拨备覆盖率环比3季度末上升9.80个百分点至483%,拨贷比环比3季度末上升2BP至4.01%,整体拨备水平依旧处于高位,风险抵御能力稳固。 投资建议:区域禀赋突出,改革提质增效。苏州银行资产质量处于同业优异水平,苏州地区良好的区域环境将持续支撑信贷需求的旺盛,公司人员与网点的加速扩张也有助于揽储和财富管理竞争力的增强,伴随大零售转型和机构改革的持续推进,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1.28/1.42/1.57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10.4%/10.9%/11.2%,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4-26年PB分别为0.70x/0.67x/0.61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3)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抬升。
|
|
|
成都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2-12
|
16.50
|
--
|
--
|
16.98
|
2.91% |
|
17.79
|
7.82% |
-- |
详细
事项:2月11日,成都银行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正增5.88%,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10.21%。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同比增长14.56%。 平安观点:债市收益支撑营收回暖,盈利稳定高增。成都银行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较24Q1-3提升2.65个百分点至5.88%,24年4季度债市利率的快速下行一定程度支撑营收增速回暖。营收回暖以及拨备反哺支撑盈利增速企稳,公司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21%(+10.81%,24Q1-3)。 稳健扩表,转债强赎夯实基础。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成都银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4.6%(+14.92%,24Q3),增速整体保持平稳。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目前已完成可转债的强制赎回过程,公司总股本增加至42.38亿股,资本水平的持续夯实同样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添砖加瓦。 不良率环比持平,拨备略有下降。成都银行2024年末不良率环比3季度末持平于0.66%,资产质量保持稳健。拨备方面,2024年末拨备覆盖率环比3季度末下降18.12个百分点至479.28%,拨贷比环比3季度末下降0.13个百分点至约3.16%,绝对水平仍然较高,风险抵补能力夯实。 投资建议:区域资源禀赋,看好红利持续释放。成都银行作为一家根植成都的城商行,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升级,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值得期待。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3.11/3.56/4.10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13.1%/14.3%/15.1%,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4-26年PB分别为0.93x/0/83x/0.72x,考虑到公司区域资源禀赋带来的高成长性和资产质量优势,我们看好公司估值溢价的持续和抬升空间,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3)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抬升。
|
|
|
宁波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2-07
|
25.64
|
--
|
--
|
26.09
|
1.76% |
|
26.74
|
4.29% |
-- |
详细
事项:1月27日,宁波银行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正增8.20%,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6.23%。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同比增长15.3%,其中贷款规模同比增长17.8%,存款规模同比增长17.2%。 平安观点:营收表现回暖,盈利稳健增长。宁波银行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较24Q1-3提升0.75个百分点至8.20%,24年4季度债市利率的快速下行一定程度支撑营收增速回暖。得益于公司营收回暖以及拨备的反哺,盈利增速整体保持平稳,公司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23%(+7.0%,24Q1-3)。 稳健扩表,存贷高增。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5.3%(+14.9%,24Q3),其中贷款同比增长17.8%(+19.6%,24Q3),增速整体保持平稳。负债端来看,公司24年末存款同比增长17.2%(+17.6%,24Q3),维持较快增速水平。 不良率环比持平,拨备略有下降。宁波银行2024年末不良率环比3季度末持平于0.76%,资产质量保持稳健。拨备方面,2024年末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环比3季度末下降15.6pct/12BP至389%/2.96%,绝对水平仍然较高,风险抵补能力夯实。 投资建议:零售转型高质量发展,看好公司高盈利水平保持。宁波银行作为城商行的标杆,受益于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市场化的治理机制和稳定的管理团队带来的战略定力,资产负债稳步扩张,盈利能力领先同业,在稳健资产质量护航下,夯实的拨备为公司未来稳健经营和业绩弹性带来支撑。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4.10/4.49/4.95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6.1%/9.6%/10.2%。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4-26年PB分别为0.88x/0.78x/0.69x,鉴于公司市场化基因突出,长期视角下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有望持续领先同业,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3)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抬升。
|
|
|
长沙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1-22
|
8.90
|
--
|
--
|
9.32
|
4.72% |
|
9.50
|
6.74% |
-- |
详细
长沙银行发布 2024年业绩快报,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5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6.92%,不良贷款率 1.15%,拨备覆盖率 314.23%。规模方面,截至 2024年末,长沙银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 12.5%,其中贷款规模同比增长11.6%,存款规模同比增长 9.73%。 平安观点: 盈利增速回暖,营收韧性凸显。 长沙银行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92%( +5.85%, 24Q1-3),营收韧性和拨备反哺支撑盈利增速回暖, 24年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57%( +3.83%, 24Q1-3),我们预计 4季度债市利率下行带来的其他非息收入推动营收增速小幅回暖。考虑到公司县域业务贡献占比逐渐突出,风险可控背景下的下沉客户或将增强公司资产端利率韧性,关注公司县域业务红利的释放。 规模增速保持平稳,看好增长动能释放。规模方面,长沙银行 2024年资产同比增长 12.5%( +10.4%, 24Q3),其中贷款同比增长 11.6%( +11.3%,24Q3),增速水平保持稳健,对公端贡献预计仍将保持突出地位。负债端方面,存款同比增长 9.7%( +8.9%, 24Q3),保持较快水平。 不良率环比下行,拨备水平保持稳健。 截止 2024年末,长沙银行不良率环比 3季度末下降 1BP 至 1.15%,资产质量持续向好。拨备方面,公司2024年末拨备覆盖率环比 3季度末下降 0.31pct 至 314%,拨贷比较 3季度末下降 3BP 至 3.61%,风险抵补能力保持稳定。 投资建议:深耕本土基础夯实,看好公司零售潜力。 长沙银行作为深耕湖南的优质本土城商行,区域充沛的居民消费活力为其零售业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公司对于零售业务模式的探索仍在持续迭代升级,随着未来零售生态圈打造、运营更趋成熟以及县域金融战略带来的协同效应,我们认为其在零售领域的竞争力将得以保持。特别是公司 3季度永续债的成功发行持续公司资本实力,为公司长期发展添砖加瓦。我们维持公司 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4-26年 EPS 分别为 1.97/2.21/2.51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 6.4%/11.7%/13.7%,目前股价对应 24-26年 PB 分别为 0.52x/0.47x/0.42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 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 3)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抬升。
|
|
|
招商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1-20
|
40.96
|
--
|
--
|
42.48
|
3.71% |
|
46.10
|
12.55% |
-- |
详细
事项: 1月 14日,招商银行发布 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负增 0.47%,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 1.22%。规模方面,截至 2024年末,总资产同比增长10.2%,其中贷款规模同比增长 5.83%,存款规模同比增长 11.5%。 平安观点: 营收韧性支撑盈利回升,非息收入贡献持续提升。 招商银行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22%( -0.62%, 24Q1-3), 营收企稳支撑盈利增速小幅回暖。公司 24年全年营业收入同比负增 0.47%( -2.91%, 24Q1-3),利差业务贡献略有提升, 24年全年净利息收入增速负增缺口较 24Q1-3收敛1.5个百分点至同比负增 1.6%,我们预计与低基数以及负债成本的优化相关。非息收入方面, 24年全年非息收入同比正增 1.45%( -2.6%, 24Q1-3),我们预计主要仍来自于金融市场业务的贡献。 规模扩张保持稳健,存贷规模稳定增长。 规模方面,截至 2024年末,招商银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 10.2%( +9.25%, 24Q3),其中贷款同比增长5.83%( +4.70%, 24Q3),增速整体保持平稳。负债端来看,公司 24年末存款同比增长 11.5%( +9.4%, 24Q3),维持较快增速水平。 不良率略有上升,拨备水平环比下降。 招商银行 2024年末不良率环比 3季度末上升 1BP 至 0.95%,我们预计与零售资产风险暴露相关,虽然不良率绝对水平有所上升,但预计仍处可比同业较优位置。拨备方面, 2024年 末 拨 备 覆 盖 率 和 拨 贷 比 环 比 3季 度 末 下 降 20.2pct/3.92BP 至412%/3.92%,绝对水平仍然较高,风险抵补能力夯实。
|
|
|
兴业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1-20
|
19.98
|
--
|
--
|
21.22
|
6.21% |
|
22.48
|
12.51% |
-- |
详细
事项: 1月 15日, 兴业银行发布 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0.6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0.12%。规模方面,截至 2024年末,总资产同比增长3.47%,其中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5.05%。负债方面,存款同比增长 7.69%。 平安观点: 盈利增速回正,营收水平略有承压。 兴业银行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0.12%( -3.02%, 24Q1-3),盈利增速转正,我们预计仍主要来自于拨备的反哺。营收端持续承压, 24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 0.66%( +1.81%,24Q1-3),息差收窄以及存量按揭调整持续拖累营收增长。 规模扩张稳健,贷款增速略有下滑。 截至 2024年末,兴业银行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 3.47%( +3.87%, 24Q3),其中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5.1%( +8.0%, 24Q3),我们预计贷款有效需求的不足一定程度拖累贷款的增长。负债方面,公司 24年末存款总额同比增长 7.7%( +4.0%, 24Q3),规模增速保持稳健。 不良率环比下行,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夯实。 兴业银行 2024年末不良率环比 3季度末下降 1BP 至 1.07%,资产质量边际向好。从拨备水平来看,公司 24年末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环比 3季度末上升 4.24pct/1BP 至238%/2.54%,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夯实。 投资建议:“商行+投行”打造差异化经营,股息率价值突出。 兴业体制机制灵活,围绕“商行+投行”布局,以轻资本、轻资产、高效率为方向,不断推动业务转型,目前公司表内外业务均衡发展, ROE 始终处在股份行前列,公司提出未来将打造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金色名片,我们看好相关赛道的长期发展空间。目前公司股息率达到 5.25%,股息价值进一步凸显。我们维持公司 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4-26年EPS 分 别 为 3.76/3.97/4.28元 , 对 应 盈 利 增 速 分 别 为+1.4%/+5.5%/+7.8%,目前兴业银行股 价对应 24-26年 PB 分 别为0.54x/0.50x/0.46x,考虑到目前公司估值安全边际相对较高,收入端短期扰动消退后长期盈利能力有望修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
|
|
农业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4-11-15
|
4.54
|
--
|
--
|
5.08
|
9.25% |
|
5.32
|
17.18% |
|
详细
公司概况:国有大行,专注三农。农业银行最早起源于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国有大行。自成立以来,农行历经改制、转型、上市等重要发展阶段,逐步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同时也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截至24年三季度末,农行资产规模达到43.6万亿,存贷款规模分别为29.3万亿元、24.7万亿元,是我国第二大的商业银行。从股权结构来看,农行股权结构稳定,中央汇金和财政部为绝对控制人。从农行现任高管履历来看,农行高管均有丰富的银行从业经验以及管理经验,任职基础扎实。稳定的股权结构和经验丰富的高管团队都为农行长期的稳健经营打下坚实基础。 稳固农业客群差异化优势,县域盈利贡献稳步抬升。相较于其他大行,农行基于与生俱来的战略定位走出了一条专注于三农服务的差异化发展路线。过去几年,农行进一步深化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战略定位,将资源向县域倾斜,另一方面,从组织架构上围绕战略进一步独立三农板块的职能,通过专业分工提升效率,取得不错效果。截至24年半年末,农行覆盖个人客户8.7亿户,居于大行首位。从盈利能力看,农行县域板块年化营业利润占总资产比重为1.38%,高于全行整体0.63个百分点,存贷利差为2.07%,高于全行23BP。质量同样优于全行,24年半年末县域不良率为1.12%,低于全行20BP,成为推动全行盈利增长的重要引擎。 以量补价抵御行业波动,盈利提升仍有空间。农行受益于县域金融的战略和扎实的客户基础,深耕主责主业,在过去几年较好的平抑了资产端规模波动,在“资产荒”背景下仍然维持了较高的规模增速。2019-2023年间,农行贷款复合增速为14.1%,高于可比同业平均1.9个百分点,体现出农行在资产荒背景下积极主动获取资产,扩张资产规模的能力。农行资产稳健扩张主要源自县域金融丰富的信贷需求,19-23年间农行县域金融贷款复合增速为17.8%,高于全行贷款3.7个百分点,给予全行贷款较大的驱动力。静态来看,截至2024年半年末,我们测算的农行算术平均年化ROE为11.5%,位于上市国有大行中第二位。拆分来看,利息收入以及净息差水平基本持平可比同业,资产质量整体稳健,但非息收入占比较低,我们认为未来农行非息业务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县域支撑盈利,关注股息价值。农业银行作为国内国有大行之一,规模、客户数量、网点数量等位于同业前列。农行坚持面向三农,专注服务乡村地区,将县域金融作为公司重点战略和发展方向。近年来,在银行业整体面临内外部挑战增多的背景下,农行维持了较快的扩张速度,积极进行信贷投放,支撑业绩增长。县域金融在全行中占比逐渐提升,成为农行的重要战略增长极,县域金融盈利能力强劲,存贷利差高于全行,且资产质量优异,资本充足率及拨备覆盖情况良好,拉动了全行的规模增速和盈利能力。当前在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农行作为能够稳定分红的高股息品种,其类固收价值同样值得关注,截至2024年11月12日,公司股息率为5.55%,相对无风险利率的股息溢价率位于历史高位,股息吸引力突出。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0.80/0.82/0.87元,盈利对应同比增速3.4%/3.6%/5.1%,2024年11月12日公司A股股价对应公司24-26年PB分别为0.64x/0.59x/0.55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导致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变化;2)利率下行导致净息差缩窄超预期;3)金融政策监管风险。
|
|
|
建设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4-11-04
|
7.77
|
--
|
--
|
8.13
|
2.26% |
|
8.81
|
13.38% |
|
详细
事项:建设银行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90亿元,同比负增3.3%,实现归母净利润2558亿元,同比增长0.1%。年化加权平均ROE为11.03%。截至2024年三季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40.9万亿元,同比增长8.1%,贷款较同比增长9.1%,存款同比增长4.0%。 平安观点:盈利同比回正,营收小幅改善。建设银行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0.1%(24H1,-1.8%),增幅较上半年上升1.9个百分点,我们预计主要与营收回暖有关。从营收来看,公司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3%(24H1,-3.6%),较上半年小幅回升。拆分来看,净利息收入同比负增5.9%(24H1,-5.2%),受到息差下行影响,降幅较上半年小幅走阔0.7个百分点。从非利息收入来看,公司前三季度非息收入同比上行6.8%,增速较上半年回升4.7个百分点,延续正增。其他非息收入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同比增幅较上半年走阔15.7个百分点至71.5%,主要是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损益单季增加45.1亿元。公司前三季度中收收入同比下降10.3%(24H1,-11.2%),降幅收窄但仍表现低迷。 息差延续下行,规模稳健扩张。建设银行前三季度年化净息差为1.52%,延续下行趋势,我们按期初期末余额测算的Q3单季年化净息差为1.46%,较Q2回落3BP,主要来自资产端收益下行压力,我们测算的Q3单季度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行6BP至3.13%,付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行3BP至1.83%,一定程度缓解息差压力。从资负结构来看,建行三季末资负两端扩张稳健,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8.1%(24H1,5.3%),增幅较半年末上升2.8个百分点,其中贷款同比增长9.1%(24H1,10.0%),信贷需求边际转弱带动贷款同比增幅收窄,建设银行三季度末公司贷款和零售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4.7%、0.8%,分别较半年末回落7.1pct/3.1pct。负债端存款同比增长4.0%(24H1,3.8%),较半年末有所回升,从结构上看,三季度末建行定期存款占比为56.7%,较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存款定期化态势仍在继续。资产质量稳定,拨备夯实无虞。建设银行三季度末不良率环比持平上半年为1.35%,资产质量整体稳定。展望未来,随着一揽子政策出台,经济回升向好,房地产市场有望企稳,对公资产质量或持续改善。拨备方面,公司三季末拨备覆盖率较半年末下降1.7个百分点至237%,拨贷比环比下行2BP至3.20%,整体水平仍处高位,拨备夯实无虞。 投资建议:优质国有大行,关注股息价值。建设银行作为国内领先的商业银行,其在盈利能力、综合化经营和转型发展等方面都起到行业标杆作用。立足长期,建行基于自身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战略”,并不断拓展外延,积极深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养老健康、消费金融、科技金融等国计民生重点领域,转型成效值得关注。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1.32/1.36/1.43元,盈利对应同比增速-0.6%/2.9%/5.2%,目前公司A股股价对应24-26年PB分别为0.63x/0.58x/0.54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3)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抬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