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海股份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4-05-09
|
12.11
|
--
|
--
|
12.42
|
2.56% |
|
12.42
|
2.56% |
|
详细
公司披露2023年报。实现营收26.07亿元,同比-13.59%,实现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63.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比-53.66%。其中,单四季度实现营收6.19亿元,同比-14.11%,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92.21%,扣非后归母0.16亿元,同比-81.26%。公司盈利水平较上一年度明显下滑,主要系1)经济恢复发展不及预期,全球消费疲软,玻纤应用细分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加之行业前期产能快速扩张导致供需失衡,行业竞争剧烈,部分产品价格屡创新低,行业库存积压所致;2)预计系公司新窑炉点火,新产品成本较高,叠加前期库存商品减值计提影响。公司披露2024年一季报。实现营收5.81亿元,同比-3.67%,实现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37.5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37.83%。 分产品来看,公司的玻璃纤维及制品、化工制品、玻璃钢制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08、6.39、0.60亿元,分别同比变动-15.72%、-5.98%、-15.12%。公司玻纤产品的销售额同比下滑,主要系市场终端需求疲软、玻纤行业价格下滑所致。 产销数据和吨指标分析,(1)玻璃纤维及制品实现销量27.36万吨,同比-1.27%;营业收入19.08亿元,同比-15.72%;营业成本13.79亿元,同比+0.27%;毛利5.29亿元,同比-40.49%。综合来看,单吨售价6973.12元,同比-1195.59元/吨;单吨成本5041.23元,同比+77.58元;单吨毛利1931.89元,同比-1273.16元/吨。(2)玻璃钢制品实现销量0.68万吨,同比-9.73%;营业收入0.60亿元,同比-15.12%;营业成本0.46亿元,同比-16.19%;毛利0.14亿元,同比-11.24%;单吨售价8786.05元,同比-557.50元/吨;单吨成本6791.74.37元,同比-523.64元;单吨毛利1994.32元,同比-33.86元/吨。报告期内,玻璃钢制品产销量及库存量减少,主要系市场需求偏弱,SMC库存变少。(3)化工制品实现销量7.86万吨,同比+3.26%;营业收入6.39亿元,同比-5.98%;营业成本5.42亿元,同比-5.89%;毛利0.97亿元,同比-6.50%;单吨售价8131.77元,同比-799.36元/吨;单吨成本6899.17元,同比-670.76元;单吨毛利1232.60元,同比-128.60元/吨。 公司2023年度实现综合毛利率24.51%,较上年同期-8.86pct。分产品来看,公司的玻璃纤维及制品、化工制品、玻璃钢制品的毛利率分别为27.70%、15.16%、22.70%,分别同比变动-11.53pct、-0.08pct、+0.99pct。 报告期内,公司玻纤产品毛利率同比下滑,主要系玻纤行业价格下滑及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公司2023年期间费用率为11.45%,较上年同比+1.77个百分点。1)销售费用率2.62%,同比+0.47个百分点;2)管理费用率4.47%,同比+0.96个百分点;3)财务费用率为-0.70%,同比-0.42个百分点,主要系利息收入增加等影响;4)研发费用率5.06%,同比+0.75个百分点。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4、4.50、5.59亿元,5月7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14.0、11.3、9.1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宏观经济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玻纤需求不及预期;投产进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玻纤价格波动风险
|
|
|
旗滨集团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4-04-30
|
7.08
|
--
|
--
|
8.56
|
14.59% |
|
8.12
|
14.69% |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 实现营业收入 156.83亿元,同比+17.80%;实现归母净利润 17.51亿元,同比+32.98%;其中, Q4实现营业收入 44.98亿元,同比+29.48%;实现归母净利润 5.08亿元,同比+645.38%。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光伏玻璃、浮法玻璃、节能玻璃公建产品等销量增加所致。 公司披露 2024年一季报: 实现营收 38.57亿元,同比+23.20%,实现归母净利润 4.42亿元,同比+292.30%。 分产品来看, 公司的优质浮法玻璃原片、节能建筑玻璃、超白光伏玻璃、其他功能玻璃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90.66、 27.81、 34. 12、 2.37亿元,分别同比+4.04%、 +8.17%、 +114.13%、 -8.10%。随着光伏玻璃产能不断释放,报告期单独列示光伏玻璃业务;同时,报告期收入、成本较去年增长较快,主要系光伏玻璃同比产销量大幅增加。 产量、销量方面, 1)优质浮法玻璃原片产量 11,035万重箱,同比+0.93%,销量 11,402万重箱,同比+5.55%,库存 242万重箱,同比-60.64%; 2)节能建筑玻璃产量 3,843万平米,同比-1.71%,销量 3,919万平米,同比+0.62%,库存量 87万平米,同比-47.21%; 3)超白光伏玻璃产量 19,950万平米,同比+178.67%,销量 19,408万平米,同比+201.72%,库存量 1,347万平米,同比+133.80%。超白光伏玻璃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 5条各 1200吨生产线相继建成点火,产能增加 6000吨/日所致。 吨指标上, ①优质浮法玻璃原片,经测算公司全年箱均价 79.52元,同比-1.15元,单箱成本 57.89元,同比-4.23元,箱毛利 21.63元,同比+3.09元。②节能建筑玻璃单位均价 70.97元/平米,同比+4.95元/平米,单位成本 56.26元/平米,同比+4.26元/平米,单位毛利 14.71元/平米,同比+0.70元/平米。截至 2023年 12月 31日,公司浮法玻璃产能为 16,600吨/日,产能规模位于行业前列,规模优势有效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构筑了明显的低成本竞争力。 光伏玻璃产能行业前列,收入有望继续高增长。 2023年光伏玻璃业务平台湖南旗滨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实现收入 34.58亿元,净利润 2.38亿元。 截至 2023年 12月 31日,公司光伏玻璃产能 8,200吨/日, 3条 1,200吨/日生产线(总计 3,600吨/日)预计 2024年建成投产,作为光伏玻璃行业的新进入者,公司产能建设积极稳步推进,目前产能规模已位于行业前三。随着公司光伏玻璃产销量提升,规模效应将会逐渐显现,光伏玻璃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提升。 公司 2023年实现综合毛利率 24.99%,同比+3.77pct, 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下跌以及业务结构改善所致。 2023年分产品来看,公司的优质浮法玻璃原片、节能建筑玻璃、 超白光伏玻璃、 其他功能玻璃毛利率分别为27.20%、 20.73%、 21.55%、 8.80%,分别同比变动+4.21pct、 -0.50pct、+13.47pct、 -17.02pct。 公司 2023年期间费用率为 11.15%,同比+1.07pct。 销售费用率为 1.09%,同比+0.06pct,销售费用同比上涨,主要系光伏玻璃和节能玻璃规模扩张,产能逐步释放、相应费用增加所致;管理费用率为 5.37%,同比+0.23pct,管理费用同比上涨,主要系光伏玻璃产能扩张,人员需求量大,职工薪酬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为 3.65%,同比-0.11pct, 研发费用 57,223万元,同比增加 7,242万元, 研发费用同比上涨,主要系报告期研发投入增加所致;财务费用率为 1.04%,同比+0.88pct,财务费用同比上涨,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借款规模扩大,利息支出增加,同时汇兑收益同比减少所致。 公司 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 0.18亿元(2022年同期 0.22亿元), 公司 2023年资产减值损失 1.53亿元(2022年同期 0.44亿元)。 盈利预测及评级: 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17、 21.29、 24.51亿元, 4月 26日收盘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11.1、9.4、 8.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地产政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跌。
|
|
|
兔宝宝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4-04-26
|
9.84
|
--
|
--
|
12.41
|
26.12% |
|
12.41
|
26.12% |
|
详细
公司披露 2023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 90.63亿元,同比+1.63%;实现归母净利润 6.89亿元,同比+54.66%。 其中,四季度实现营收 33.32亿元,同比+9.46%;归母净利润 2.32亿元,同比+311.38%,主要是 2022年四季度基数较低且 23Q4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 1.2亿元所致。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83亿元,同比+33.37%,主要是 a 类板材收入同比增长所致,实现归母净利润 0.89亿元,同比+18.81%。 公司 2023年计划现金分红 4.56亿元, 4月 24日对应分红率、股息率为66%、 6%。 2023年分产品来看, 主营业务中装饰材料、柜类、地板、木门、品牌使用费和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64.24、 17.09、 3.76、 0.21、 4.41、 0.90亿元,分别同比变动+2.56%、 -2.98%、 -1.63%、 -7.44%、 +13.99%、 -8.77%。 公司加速多渠道运营策略, 2023年全年,公司装饰材料业务完成乡镇店招商 744家,完成乡镇店建设 627家。截至 2023年末,公司装饰材料门店共 3765家,其中易装门店 909家, 经销商体系合作家具厂客户达 16000多家; 定制家具业务收入同比下滑主要由于公司控制风险主动缩减业务规模所致。分渠道看,经销、直销、品牌授权收入分别实现营收 56.94、 29.27、4.42亿元,分别同比+1.99%、 -0.68%、 +13.99%。 值得注意的是, 裕丰汉唐 2023年实现收入 11.47亿元,同比减少 10.50%,实现净利润-4955.39万元,同比下降 593万元; 2023年公司对包括青岛裕丰汉唐在内的资产进行减值, 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为 2.3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04亿元,主要是商誉减值损失较上年减少,工程业务对公司业绩的拖累在进一步降低。 2023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 18.42%,较上年同期+0.24pct,同比小幅增长; 2024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 17.86%,同比-4.88%。 分产品来看,公司2023年装饰材料、柜类和品牌使用费毛利率分别为 10.97%、 25.24%、99.11%,分别同比变动+0.10pct、 -0.77pct、 +0.07pct。 2023年销售净利率 7.84%,较上年+2.66pct,主要系期间费用率降低及资产减值损失减少所致;期间费用率为 6.78%,同比-1.72pct。 2024Q1销售净利率 6.02%,较上年-0.69pct;期间费用率为 8.64%,同比-4.74pct。 2023年销售费用率为 3.26%,同比-0.41pct;管理费用率为 2.92%,同比-0.91pct,主要是公司报告期加强内部成本费用管控,股权激励费用同比减少,职工薪酬同比减少所致;研发费用率为 0.77%,同比-0.03pct;财务费用率为-0.17%,同比-0.37pct。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9.1亿元,同比增加 9.77亿元, 主要系报告期公司加强营运资金管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6.42亿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 2.37亿元。 盈利预测及评级: 我们调整公司 2024-2026年的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2、 9. 14、 10.14亿元, 4月 24日收盘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10.6、 9.1、8.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应收账款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房地产市场变化及行业景气度下降的风险。
|
|
|
东鹏控股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4-04-26
|
6.91
|
--
|
--
|
8.10
|
17.22% |
|
8.10
|
17.22% |
|
详细
公司披露 2023年报。 实现营业收入 77.73亿元,同比+12.16%;实现归母净利润 7.2亿元,同比+256.63%。其中 Q4实现营业收入 20.42亿元,同比+8.97%;实现归母净利润 0.91亿元,同比增长+1009.87%。 主要系报告期内,深耕零售和优质工程渠道及对内降本增效。 分产品来看, 公司的有釉砖产品、无釉砖产品、卫生陶瓷产品、卫浴产品、其他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62.91、 2.90、 5.53、 4.27、 2.12亿元,分别同比 17.82%、 -31.93%、 -2.77%、 15.06%、 -5.69%。 公司大零售渠道稳定优化,零售渠道业绩占比达 71%。 产量、销量方面, 瓷砖产品实现产量 13,077.01万平方米,同比+20.77%; 销量 16,416.08万平方米,同比+23.64%, 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发布数据,2023年全国陶瓷砖产量下降 8.0%,公司销量逆势大增, 渠道优势明显;实现营收 65.81亿元,同比 14.15%;营业成本 43.47亿元,同比+9.11%;毛利 22.34亿元,同比+25.40%;每平方米均价 40.09元,同比-3.33元;每平方米成本 26.48元,同比-3.52元;每平方米毛利 13.61元,同比+0.19元。瓷砖单位销售成本同比下降 11.1%,主要系公司加强精益管理、降本增效。 公司 2023年度实现综合毛利率 32.02%,较去年+2.28pct。 分产品来看,公司的有釉砖产品毛利率为 34.09%,同比+2.25pct。分销售模式来看,直销渠道毛利率为 28.08%,同比变动+1.94pct;经销渠道毛利率 34.54%,同比变动+2.61pct。 报告期内, 公司不断优化产品和渠道结构,高毛利率产品收入占比和大规格岩板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至 25.55%,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公司 2023年期间费用率为 18.90%,同期比较-5.39pct。 1)销售费用率为 11.45%,同比下降 2.17pct,主要系公司加强精益管理、降本增效; 2)管理费用率为 5.48%,同比下降 2.92pct,主要系本期加强费用管控,同时股权激励费用减少所致; 3)研发费用率为 2.96%,同比上升 0.27pct,主要系本期加大研发力度,研发投入增加所致; 4)财务费用率为-0.99%,同比下降 0.57pct,主要系本期存款利息收入增加、借款利息支出减少所致。 2023年资产减值损失 1.04亿元(2022年同期 0.80亿元),主要系存货计提跌价、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投资性房地产计提减值损失增加所致。 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 1.06亿元(2022年同期 1.54亿元),主要系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降低。 盈利预测及评级: 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93、 9. 10、 10.49亿元, 4月 24日收盘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10.7、 9.3、 8.1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宏观经济下行、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波动。
|
|
|
海螺水泥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4-03-26
|
21.38
|
--
|
--
|
23.42
|
5.31% |
|
24.95
|
16.70% |
|
详细
公司披露2023年报,2023全年实现营收1409.9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80%,主要系其他业务增长所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略有下降;实现归母净利润104.30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33.40%。其中,2023Q4实现营业收入419.56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10.15%;实现归母净利润17.58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45.78%。 2023年分产品来看,公司的42.5及以上标号水泥、32.5级水泥、熟料、骨料及机制砂、商品混凝土和贸易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09.17、102.76、67.41、38.64、22.54、23.56亿元,较上年分别同比变动-12.21%、-11.24%、-31.74%、+73.32%、+24.71%、-73.27%。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业务收入为545.92亿元,同比+92.67%,主要系公司为充分利用大宗材料供销渠道服务客户带来的收入。 公司2023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16.57%%,较上年同期-4.73pct,主要系产品价格下降,但产能总量处于高位,生产成本提升,受煤炭价格高企及环保降耗压力增强等因素影响,水泥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行业效益持续下行。 2023年公司实现销售净利率7.62%%,较上年同期-4.60pct;32023年期间费用占比为6.96%,较上年同期--40.04个百分点,公司费率基本稳定。 公司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01.06亿元,同比+108.36%;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3.79元//股,同比+108.40%。从收、付现比的角度来看,公司2023年收、付现比分别为121.67%、120.66%,分别较上年同期变动+2.11pct、-7.82pct。 现金流方面,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1.06亿元,较上年同比+108.36%,主要系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水平,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预付款项等科目较年初下降所致。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的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27、102.17、116.78亿元,3月21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13.6、11.7、10.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房地产基建市场需求下行;国际宏观经济波动;原材料、燃料价格大幅波动。
|
|
|
华阳国际
|
建筑和工程
|
2021-03-09
|
23.26
|
--
|
--
|
25.25
|
6.23% |
|
24.71
|
6.23% |
|
详细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8.94亿元,同比增长58.55%;;中其中Q4实现营业入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88.70%,季度收入加速增长。公司在Q1、Q2、Q3、Q4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0亿元、3.97亿元、5.39亿元、7.68亿元,分别同比变动8.19%、32.64%、72.34%、88.70%。公司设计业务、非设计业务收入分别为12.34亿元、6.60亿元,同比增长32.87%、148.24%,设计业务保持较高增速,非设计业务翻倍增长,我们预计主要系EPC订单落地所致。 2020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27.42%,其中Q4增长36.17%。公司Q1-Q4营业利润分别为-0.30亿元、0.76亿元、0.84亿元、0.91亿元,分别同比变动-713.26%、101.28%、28.90%、49.18%,除Q1受疫情影响外,其余各季度营业利润均同比转正,并且下半年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公司Q1-Q4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6亿元、0.66亿元、0.71亿元、0.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15.62%、102.94%、35.64%、36.17%。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0年公司净利率同比下降、ROE同比提升1.83%。 公司Q1-Q4的营业利润率分别为-15.79%、19.14%、15.58%、11.85%,分别同比变动-18.63%、6.43%、-5.18%、-3.14%,除Q2外,公司各季度利润率有所下降,我们判断主要系低毛利率的工程总承包业务增长较快所致。2020年公司净利率为9.19%,同比下降2.19%,其中Q1-Q4的净利率分别变动-16.53%、5.92%、-3.44%、-3.21%。从ROE来看,公司加权ROE为13.67%,同比提升0.36pct,我们判断主要系资产负债率提升所致。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74亿元、2.35亿元和2.93亿元,EPS为0.89元、1.20元、1.49元,3月5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6.1、19.3、15.5倍,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装配式建筑落地不及预期、地产新开工面积下行、EPC业务带来坏账损失、应收账款带来坏账损失、现金流恶化的风险
|
|
|
金螳螂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1-03-04
|
9.73
|
--
|
--
|
10.20
|
4.83% |
|
10.20
|
4.83% |
|
详细
盈利预测和评级:我们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的EPS分别为0.88元、1.15元和1.30元,2月26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10.9倍、8.4倍、7.4倍,维持“买入”评级。
|
|
|
坚朗五金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1-03-04
|
154.00
|
--
|
--
|
170.98
|
11.03% |
|
195.63
|
27.03% |
|
详细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上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8.14亿元、11.02亿元、14.13亿元,2月26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60.2倍、44.5倍、34.7倍,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
|
|
东鹏控股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1-03-04
|
23.59
|
--
|
--
|
23.21
|
-1.61% |
|
23.40
|
-0.81% |
|
详细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上调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55亿元、10.98亿元和13.69亿元,2月26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8.1、21.9、17.6倍,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
|
|
亚士创能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1-02-09
|
52.95
|
--
|
--
|
61.55
|
16.24% |
|
72.07
|
36.11% |
|
详细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22亿元、4.51亿元和6.52亿元,2月8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34.3、24.5、16.9倍,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房地产销售下行、渠道拓展不及预期、新基地产销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升的风险、应收账款带来坏账损失
|
|
|
蒙娜丽莎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1-02-09
|
34.34
|
--
|
--
|
40.35
|
15.78% |
|
43.96
|
28.01% |
|
详细
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债券≤116,893万元,其中,5.31亿元用于收购至美善德(普京陶瓷全资子公司)58.9706%股权,2.98亿元用于数字化管理系统及智能仓库建立,3.4亿元补流。2021年2月7日,公司与普京陶瓷、自然人冼伟泰及标的公司至美善德签署《关于高安市至美善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之股权收购协议》,公司将以现金40,100万元受让普京陶瓷持有的至美善德58.9706%的股权,并以现金25,000万元认缴至美善德新增注册资本4,411.7647万元,上述交易方案完成后,公司将持有至美善德70%的股权。 江西普京陶瓷2008年在江西省高安市成立登记,注册资金1.2亿元,人员规模超过1700人,拥有9条现代化生产线,年产能4000万平方米。2019年位列高安市工业企业纳税15强之一。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为冼伟泰先生,持股90%。陶都高安抓住2007年后佛山陶瓷“北上”的历史机遇,迅速建设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凭借汽运、原材料等成本优势不断吸引外埠企业进入,经历十余年发展,已形成现代化产业园区。 布局江西,强化华东。公司当前主打两广三大基地:广东佛山、广东清远、广西藤县。2019年公司华东地区收入占比31%31%,毛利率39.1%39.1%,高于华南、西南地区。华东收入同比增速23%23%,显著高于占比同样超过30%的华南地区(同比+9.89%)。华东地区一直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主因①华东经济生活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品牌溢价机会充分;②华东精装房更多,一段时间有望继续引领。本次股权收购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华东地区的生产与供货能力,以较低的仓储物流成本辐射华东及全国市场,强化竞争力。同时,还可有效丰富品类,优化产品结构,扩大应用领域。 制造与品牌的深度融合。高安陶瓷基地制造工艺成熟,同时拥有丰富代工经验,占有交通便利、原料就近、产业链配套等优势,但本地尚未培育出全国性一线品牌。而佛山陶瓷更善于品牌运营,尤其是时间积累的消费者印象、口碑,难以一时追平。本次股权收购,是制造与品牌的深度融合,蒙娜丽莎有望实现产能扩大、区域布局降低成本、产品线更为丰富,相对自建节省时间成本。 行业酝酿变化,集中度加速提升。公司一方面加快大B布局,广度深度并行,分散风险,子公司获碧桂园创投2亿元投资;另一方面,C端业务受益新房二手房交易景气持续下沉开新店;同时借助上市红利加紧产能配套并适当补流。我们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5.63亿元、7.06亿元、9.02亿元,EPS分别为1.4、1.7、2.2元,2月5日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23.6X、18.9X和14.7X,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
|
|
亚士创能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1-01-28
|
43.28
|
--
|
--
|
61.55
|
42.21% |
|
67.89
|
56.86% |
|
详细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45.01%,主要系公司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并且加大了市场投入和推广,带动销量增长,主要系公司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并且加大了市场投入和推广,带动销量增长。分季度来看,公司在Q1、Q2、Q3、Q4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10.43亿元、10.95亿元、11.50亿元,分别同比变动-12.05%、51.19%、36.32%、70.88%,公司Q4收入创历史新高且呈现加速增长态势,我们判断和公司积极的销售策略有关,前期小B客户数量高增长,进入Q4开始贡献收入,使得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Q4实现营业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167.74%。公司Q1、Q2、Q3、Q4分别实现营业利润-0.52亿元、1.86亿元、1.51亿元、0.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21.88%、268.50%、183.36%、167.74%,Q4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部分原因系前期基数较低。公司Q1、Q2、Q3、Q4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53亿元、1.64亿元、1.26亿元、0.86亿元,分别同比变动-386.42%、253.86%、183.96%、152.94%,Q4归母净利润大于营业利润,判断系个别子公司亏损所致。 2020年公司营业利润率为10.47%,同比上升5.24pct。分季度来看,公司在Q1、Q2、Q3、Q4的营业利润率分别为-22.72%、17.81%、13.80%、10.47%,分别同比变动-19.51pct、10.50pct、7.16pct、5.80pct,除Q1受疫情影响外,各季度的营业利润率均有所提升,主要源于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尽管产品售价下降,但原材料下降幅度更大,因此各季度盈利能力提升,但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季度营业利润率逐步回落,提升幅度逐渐收窄。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上调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22亿元、4.51亿元和6.52亿元,1月26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7.3、19.4、13.4倍,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房地产销售下行、渠道拓展不及预期、新基地产销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升的风险
|
|
|
东鹏控股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1-01-11
|
13.50
|
--
|
--
|
19.95
|
47.78% |
|
24.20
|
79.26% |
|
详细
丰城基地产能再度加码,未来规模经济优势更为明显。公司瓷砖和卫浴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上,本次购置土地建设智能陶瓷家居产业园,有利于公司提高目前的产能和配套效率、供应效率,形成规模经济优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该项目建设完成后,瓷砖长产能有望增长50%以上。按照产线日产能1.5-2万平米计算,考虑到有效生产时间,每条产线年产能在450-600万平米,则9条岩板产线对应的4050-5400万平米,则较公司19年产能(8110万平米)增长49.9-66.6%之间。岩板不止应用于地面、背景墙装饰,还可用于家具面板等,售价和毛利率均较高,9条岩板产线的建设,将能够提升高端建筑陶瓷的产能,增强辐射全国的能力,进而提升公司综合实力。 瓷砖卫浴一体化,配套发展构建竞争优势。瓷砖和卫浴一体化发展成为瓷砖龙头的最优选择。该协议包括建设年产260万件智能整装卫浴等项目,是对IPO中卫生洁具项目的拓展和深化。2020H1公司卫生洁具业务收入为3.52亿元,占比为13.48%,随着卫浴产能的增加和配套率的提升,助力公司进一步构建核心优势。 门店数量领先,渠道优势明显。公司采取经销+直销的模式,2020H1分别占比58.36%、41.64%;直销中工程客户占比为33.78%,对比其他龙头,工程客户占比处于略低水平。经销方面,公司有瓷砖经销商1753家,瓷砖经销商门店4981家;卫浴经销商82家,卫浴经销商门店1468家;其中,112家瓷砖直营店/展厅,2家卫浴直营店/展厅。公司门店数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渠道优势构建公司护城河。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8.09亿元、10.08亿元、12.07亿元,EPS分别为0.69、0.86、1.03元,1月6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20.1倍、16.2倍和13.5倍,首次覆盖,给予“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大房屋竣工增速不及预期;大B拓展不及预期;C端下沉不及预期;该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
|
|
金螳螂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1-01-07
|
9.40
|
--
|
--
|
9.50
|
1.06% |
|
10.20
|
8.51% |
|
详细
盈利预测和评级: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的EPS分别为0.98元、1.16元和1.40元,1月4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9.3倍、7.9倍、6.5倍,维持“买入”评级。
|
|
|
金螳螂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0-11-02
|
10.00
|
--
|
--
|
11.64
|
16.40% |
|
11.64
|
16.40% |
|
详细
盈利预测和评级:我们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的EPS分别为0.98元、1.16元和1.40元,10月30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10.0倍、8.5倍、7.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新签订单不达预期、订单落地不及预期、家装业务低于预期、现金流情况恶化、坏账损失超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