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董瑜

东北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550521010002,宾夕法尼亚大学材料工程硕士,中山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现任东北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组组长。曾任华创证券研究所电力设备行业分析师,农银汇理基金研究部行业研究员。 2013年以来具有 7年证券研究从业经历,所在团队获 2014年电力设备行业新财富第 1。...>>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1-04-07 33.88 35.96 56.14% 37.25 9.27%
45.37 33.91%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0年业绩快报及 2021Q1业绩预增公告, 2020年公司 实现营业收入 442.00亿元,同比增长 17.69%, 实现归母净利润 36.08亿 元,同比增长 36.95%,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24.09亿元,同比增长 4.06%; 2020Q1公司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7.5-8.5亿元。 组件电池出货大幅增长,转让通威实业确认 15亿元投资收益。 2020年 公司硅料出货 8.66万吨, 同比增长 35.79%, 电池及组件出货 22.16GW, 同比增长 66.23%,带动收入利润大幅增长。 其中非经常性损益较大主要 原因是: 1)公司转让成都通威实业 98%股权确认投资收益 15.22亿元; 2)公司对 2万吨多晶老产能计提减值 2.88亿元; 3)唐山及马鞍山三个 电站项目计提 2.22亿元。 2020Q4公司营业收入 125.22亿元,同比增长 31.4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96亿元,同比增长 116.59%。, 拆算到 Q4, 硅料出货 3.11万吨,电池组件出货约 8.05GW。 Q1利润超预期,电池盈利或好于预期。 2021Q1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为 8-9亿元,同比增长 132-16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7.5-8.5亿元,同比 增长 137-169%。测算公司硅料出货在 2.2-2.5万吨,成交价达 9万元/吨, 电池片出货量约在 6.5GW 以上,预计电池单瓦盈利达 0.02元左右,好 于原预期。 硅料紧缺贯穿全年,且矛盾由需求转向硅片。 2021年受限于硅料紧缺, 原材料将成为产量的瓶颈。但随着下游硅片扩产积极性提升,硅料紧缺 的矛盾将由下游装机量需求的矛盾,转向硅片大幅扩产的需求矛盾, 预 计硅片紧缺将延续至 2022年上半年,硅料企业毛利率有望维持在 55% 以上,头部企业单吨净利润达 5万元左右。 投资建议: 全年硅料维持高盈利,且有望延续至 2022年。 公司作为硅 料、电池双料冠军,成本优势全球领先,随着公司 2020-2023年发展规 划逐步落地,公司产能再上台阶,盈利能力再上台阶。 硅料价格超预期 上涨,上调公司盈利预测及目标价, 预计公司 2020-2022年 EPS 分别为 0.80元、 1.27元、 1.44元,对应 PE 分别为 42x、 26x、 23x, 对应 6个月 目标价 40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晶澳科技 机械行业 2021-04-02 28.44 19.09 29.16% 31.90 12.17%
49.52 74.1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0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8.47亿元,同比增长 22.17%;实现归母净利润 15.07亿元,同比增长 20.3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3.61亿元,同比增长 6.01%。 组件出货带动收入高增,产能扩张延续份额领先。2020年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 15.88GW(含通过出售电站的出货量),同比增长 55%,其中海外组件出货 10.85GW,同比增长 54.78%,总出货量位居行业第三。分季度来看,Q1-Q4组件出货量分别为 2.3GW/3.2GW/3.4GW/7.0GW 左右,组件出货大幅提升,带动收入快速增长。随着公司新的硅片、电池、组件产能落地,预计公司组件产能将由 23GW 提升至 40GW,硅片电池继续保持 80%配比,2021年出货有望达 25-30GW,继续扩张市场份额。 盈利能力下滑,原材料、汇率、运费为主因。2020年毛利率为 16.36%,剔除会计政策变更影响,回溯 2019年毛利率为 18.09%,同比下降1.73pct。主要原因是:1)集装箱运输费用大幅上涨,导致运输成本提升; 2)硅料、玻璃、胶膜等原材料价格提升,尤其在出货量较大的下半年,致密料报价达 8万元/吨以上,3.2mm 玻璃报价持续上涨至 43元/平米,对组件盈利构成负面冲击;3)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损益达 1.92亿元。分季度来看,Q1-Q4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3.43/4.07/4.43/1.68亿元,其中四季度量增利减明显,除上述核心原因外,或与公司上半年签订低价订单交付有关,导致组件单价较低,四季度受冲击较大。 单瓦盈利稳健,一体化优势凸显。公司一体化程度达 80%,抵御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优势明显,全年平均单瓦净利在 0.095元左右,盈利稳健。 随着公司产能扩张,硅片、电池端非硅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投资建议:各环节市占率稳步提升,2020年组件 CR5提升至 55.1%,头部集中效应明显。随着光伏平价时代到来,一体化稳定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优势凸显。公司稳健经营,一体化稳步推进,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对应 EPS 分别为 1.25/1.69/2.11元,对应 PE分别为 22x/16x/13x,短期光伏需求震荡,板块估值调整,调整 6月目标价为 37.77元,上调为“买入”评级。
2021-04-02 -- 23.49 -- -- 0.00%
-- 0.00%
详细
事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4.18亿元,同比增长 26.14%,实现归母净利润 12.29亿元,同比增长 91.9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1.12亿元,同比增长 81.97%。 组件出货大幅增长,跟踪支架放量显著。分产品来看,2020年公司组件合计出货 15.92GW,同比增长 81.74%,其中跟踪支架出货量超 2GW,实现翻番式增长,带动收入大幅提升。分业务来看,其中光伏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220.53亿元,同比增长 34.51%,光伏系统实现营业收入 60.96亿元,同比增长 9.68%,智慧能源实现 9.18亿元,同比增长 39.46%。均实现稳步增长。 收入逐季稳增,四季度盈利稳定。从单季度来看,2020年 Q1-Q4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55.03亿元/70.43亿元/73.81亿元/94.92亿元,逐季稳步增长。公司四季度供应链管理有效,战略采购锁定长单,确保长期稳定供应、且通过签订较多现价组件订单,有效对冲上游价格上涨风险,Q1-Q4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18.49%、13.27%、18.09%、14.87%,四季度整体毛利率仍维持较高水平。 产能有序推进,继续推进大尺寸应用。210尺寸产品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为下游客户降低 BOS 成本,下游推广顺利。截止 2020年,公司组件产能达 22GW,其中电池产能达 12GW。2021年公司产能扩张继续大踏步前进,规划电池产能达 35GW 左右,组件产能达 50GW,其中电池产能中超70%为210大尺寸产品。其中跟踪支架预计年底产能达5GW,实现翻倍式增长。目前公司 210mm 尺寸“至尊”系列组件签单量已超10GW,大尺寸产品受下游客户认可度高。 投资建议:公司坚持专业化布局并积极推进大尺寸产品,大尺寸电池产能占比预计年底将达 70%以上,尺寸结构优于同行。但受短期产业链价格博弈影响,组件及电池盈利能力弱,盈利及估值提升压力大。预计 2021-2023年公司 EPS 分别为 0.90元、1.37元、1.47元,对应 PE 为 20x、13x、12x,6月目标价 23.49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中信博 2021-03-09 159.15 179.60 114.27% 156.00 -1.98%
156.00 -1.98%
详细
国内光伏支架领先企业,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公司深耕光伏支架行业 十年,已形成跟踪支架、固定支架、 BIPV 的全面布局。得益于产品结 的不断优化以及海外扩张的持续推进,近年来公司业绩保持高速增长 已成为国内光伏支架领先企业。 跟踪支架前景可期, 公司充分受益于行业三重趋势。 1)能源转型深入 全球光伏装机加速: 2020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陆续提出长期的碳中 目标,可再生能源转型势不可挡,未来全球光伏装机有望进一步加速 2)跟踪支架渗透率快速提升: 是否在光伏电站中采用跟踪支架取决于 升的发电量收益能否覆盖初始的额外投资成本,经测算目前跟踪支架 代固定支架的经济性已经显现。 目前,除美国外全球范围内跟踪支架 渗透率不到 30%,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3)海外市场多点开花,中国 架出海可期: 跟踪支架的大规模应用起步于美国,目前美国占据了全 跟踪支架市场的“半壁江山”。 未来,在全球光伏装机多点开花的格局下 跟踪支架的市场将更加分散, 中国厂商有望在拉美、中东、 非洲、亚 等新兴市场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我们预计 2025年全球跟踪支架出货 有望达到 120GW,市场规模 685亿元。 行业格局仍存变数,公司有望脱颖而出。 目前,美国厂商凭借在本土 场的领先地位暂时处于全球跟踪支架行业的第一梯队,但在美国市场 外各家厂商的差距并不明显,竞争格局存在较大变数。 参照组件、逆 器环节的发展历程,我们预计国内跟踪支架厂商的竞争力将逐渐显现 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在技术、市场等环节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 有望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盈利预测: 在全球跟踪支架行业空间打开以及国内厂商市场份额提升 的双重趋势下,公司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将实现营收 31.37/45.10/60.81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 2.80/4.26/6.35亿元,对应 EPS 为 2.06/3.14/4.6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赛伍技术 基础化工业 2021-03-04 32.64 40.23 264.07% 34.00 3.98%
33.94 3.9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为21.83亿元,同比增长2.20%,实现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1.9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减少3.84%。 四季度业绩显著回暖,实际毛利率略有提升。2020年受疫情影响,导致公司业绩受到冲击,下半年随着光伏市场需求回暖,公司业务恢复增长。 Q4实现营业收入7.24亿元,同比增长29.76%,实现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38.76%。受会计政策变更影响,2020年公司毛利率为17.96%,将运杂费与报关费进行回溯,折算去年同口径测算毛利率在19%左右,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背板稳居行业龙头,胶膜快速放量。2020年公司背板业务市占率30.1%,与去年基本持平,继续保持行业领军地位。公司POE胶膜快速放量,2020年出货6880万平米,贡献收入达7.25亿元,同比增长262.43%,市占率达17.5%,较上年提升8.45pct,位居行业第二。随着公司3.5亿平POE胶膜产能逐步释放,业绩弹性将充分体现。此外,公司胶膜盈利能力逐步提升,全年毛利率达17.54%,且于Q4的11月、12月已接近行业领先水平。随着公司新产能释放,我们预计胶膜产品不论是收入体量还是利润体量均有望超背板业务,成为公司光伏业务增长新引擎。 非光伏业务加速突进,盈利能力凸显。公司SET材料(收入0.63亿元,毛利率39.02%)及3C材料(收入0.39亿元,毛利率29.52%)两大非光伏业务快速发展,全年合计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105.67%。其中SET材料收入从年初18.77万元/月快速增长至年末1636.12万元/月。此外,动力锂电池Pack的多种材料和其他电动汽车材料业务,自Q3起批量性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上汽等头部企业的供应链,并开始快速放量。非光伏业务的强爆发性及高盈利能力将提升公司收入体量及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为稀缺的新材料平台型企业,上市开启加速成长,光伏胶膜及非光伏的新能车及3C业务将显著提升公司收入体量及盈利能力。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0、4.96、6.52亿元,对应PE分别为34x、26x、20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胶膜价格大幅下滑,新产品放量、业绩预测和估值不达预期
派能科技 2021-03-04 157.50 194.20 157.25% 188.06 19.40%
193.68 22.97%
详细
纯正储能标的,业绩高速增长。公司90%以上收入来自储能电池系统,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用、通信、电力等领域。2018-2020年公司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45/1.44/2.75亿元,年均增速达146%。 海外户用储能市场方兴未艾,公司在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地位。降低综合用电成本与提升供电可靠性是居民安装户用储能系统的主要驱动因素,目前户用储能在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地区的渗透率处于0.1%-1%的水平,提升空间超过十倍,市场远未饱和。公司已在户用储能领域建立较强的市场地位,2019年家用储能产品销量达366MWh,约占全球出货量12.2%,其中自主品牌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三。 技术积累深厚,绑定海外大型优质客户。户用储能系统的终端用户为居民家庭,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对产品性能、品牌则有较高的要求。公司专注锂电池储能应用超过十年,掌握电化学、电力电子等环节核心技术,产品性能全球领先。通过长期的合作,公司已成为欧洲第一大储能系统集成商Sonnen、英国最大光伏产品提供商Segen等海外优质客户的核心供应商,具有较高的客户资源壁垒。 上市募资大幅扩充产能,迎接海内外储能市场爆发。截至2020年6月,公司共有1GWh电芯产能与1.15GWh电池系统产能,近年来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产能瓶颈逐渐显现。2020年底公司完成IPO募资21.68亿元,大部分投入锂离子电池及系统产能建设,建成后将新增4GWh电芯产能及5GWh系统产能。大幅扩充产能后,公司将充分受益于海内外储能市场的爆发。在户用储能市场以外,公司未来在工商业储能、发电/电网侧储能、通信备电等领域的增长同样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随着风电、光伏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全球储能市场前景巨大,储能产业链迎来发展良机。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2.75/5.09/7.27亿元,EPS1.78/3.28/4.69元,同比增长91%/85%/43%,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业绩预测和估值判断不达预期
固德威 2021-03-01 225.00 -- -- 253.66 12.74%
273.00 21.33%
详细
组串式逆变器优质厂商 ,业绩增长亮眼。 公司发布 2020年业绩快报,全 年实现营收 15.89亿元,同比增长 68.07%,归母净利润 2.53亿元,同比 增长 145.91%。 光伏逆变器需求高速增长, 组串式占比持续提升。 2020年以来主要经济 体相继提出长期“碳中和”目标,预计未来全球光伏装机将进一步加速。 与此同时, 随着此前的光伏项目陆续进入逆变器置换周期,存量逆变器 的替换需求也将日益显现。相较于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的发电 量损失较小且更易于后期维护,预计未来的占比将持续提升。 公司充分 受益于全球光伏逆变器需求增长及组串式逆变器占比提升的趋势,业绩 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深耕海外户用市场,盈利能力优秀。 公司在产品上坚持差异化路线, 主 营小功率户用产品, 主要市场集中在海外, 产品已销往全球 80多个国家 和地区。 相较于大型地面电站,海外户用领域的产品单价更高、盈利性 更佳。 2019年,公司境外销售占比为 66.4%,境外业务毛利率高达 49.4%, 几乎为境内业务毛利率的两倍。凭借在产品、渠道上的长期积累,公司 在海外户用市场中具有先发优势, 有望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 2020年前 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保持在 39.2%的高水平。 储能领域厚积薄发,储能逆变器出货量全球领先。 公司在成立初期就前 瞻性地布局储能领域, 2015年推出首款光伏储能混合逆变器, 2019年实 现储能逆变器收入 1.08亿元, 同比增长 148%,与此同时储能产品毛利 率高达 52.6%。 近年来海外户用储能市场开始进入爆发期,公司提前卡 位占据先机。 根据第三方机构的统计,公司 2019年户用储能逆变器出货 量位列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达 15%。 盈利预测: 能源转型背景下全球光伏、储能领域景气度持续提升,公司 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 2.53/4.31/6.09亿元, EPS 2.87/4.90/6.92元, 同比增长 146%/70%/41%,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上机数控 机械行业 2021-02-02 174.47 114.45 426.21% 183.49 5.17%
183.49 5.1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30-5.80亿元,同比增长186%-21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10-5.60亿元,同比增长229%-262%。 业绩符合预期,硅片推动业绩快速增长。随着公司硅片产能逐步释放,公司利润逐季攀升,单季度来看,Q1/Q2/Q3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3/0.88/1.92亿元,预计公司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87-2.37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79-2.29亿元,预计公司全年硅片出货在6.5GW左右。 新增通威订单,2021年已签订单量约18GW。通威股份与公司签单硅片长单销售合同,其中2021年向公司采购2.7196亿片,从销售价格来看,指向210大尺寸产品。根据我们统计,目前上机数控已签订硅片订单数量达18GW左右,客户已覆盖天合、日升、阿特斯、正泰、通威。 硅片价格预计降幅有限,硅料订单保障硅片顺利产出。全年来看,硅料将处于紧平衡,在此情况下硅片价格下降空间有限,硅片盈利能力有保障。此外,在行业硅片产能过剩下,硅料原料供给充足是企业正常产出及保证盈利能力的保障。公司积极保障原料供给,与大全、协鑫及新特均签订采购订单,2021年已签订硅料采购订单达3.73-4.21万吨(其中已签订长单进行年化平均),可保障产能达13-15GW左右产能。 盈利预测:硅片技术变革进行后周期,后发者优势明显,叠加一体化浪潮下,专业化企业更有望获取产业支持。此外,行业大尺寸化趋势明显,我们认为公司强执行力及技术储备将使产能扩张速度及降本幅度持续超市场预期,长期来看,公司有望成为硅片领域新的中坚力量。中期视角来看,在下游充足订单保证下,公司业绩高增长确定性强。预计2020-2022年对应EPS分别为2.22/6.16/10.86元,对应PE分别为79x/28x/16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成本下降不及预期、硅片价格大幅下滑,业绩不达预期
上机数控 机械行业 2021-01-26 178.01 114.45 426.21% 191.00 7.30%
191.00 7.30%
详细
成功切入硅片领域,开启二次成长。公司是业内最早的光伏专用设备生产商之一,主要产品应用于硅片生产。2019年公司进军光伏单晶硅生产领域,形成“高端装备+核心材料”双轮驱动。随着单晶硅产能释放,上半年单晶硅业务收入贡献达85%,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7/3.43亿元,同比增长317.44%/125.56%,开启公司二次成长。2020Q1-Q3公司新业务盈利能力逐季提升,单晶硅业务盈利向上拐点显现。 大尺寸大势所趋,需求释放叠加产业链打通,产业蓄势待发。趋势:降本提效是光伏永恒的主题,大尺寸产品能有效降低生产及使用环节成本,发展确定性强。需求:无论是下游对大尺寸产品的招标还是组件企业的积极推广,均彰显大尺寸产品蓄势待发。供给:尺寸虽有分歧却同指大尺寸发展方向,全产业链相互配合下,光伏产业链协同推进大尺寸发展。目前大尺寸相关产业链配套及关键环节均已打通,已具备向下游推广的基础。 产能超预期释放叠加充足在手订单保障收入确定性,成本快速下降打开盈利空间。产能:公司产能释放持续超预期,我们判断公司一期5GW项目及二期8GW项目实际产能释放有望达到20GW,将助力公司成硅片领域新的中坚力量。订单:公司已公布在手订单均指向210尺寸。测算2021年-2022年在手订单已达15GW、19GW,保障公司产能销售。:成本:随着公司规模扩张,公司与同行硅料价差将逐步抹平。而公司凭借行业先进设备及自身切片端优势迅速降低学习成本,带动非硅成本快速下降。公司单晶硅盈利能力加速追赶同行,我们判断Q3公司单晶硅毛利率已趋近30%,且随着规模继续扩张,成本具备继续下降空间。 盈利预测:硅片技术变革进行后周期,后发者优势明显,叠加一体化浪潮下,专业化企业更有望获取产业支持。此外,行业大尺寸化趋势明显,我们认为公司强执行力及技术储备将使产能扩张速度及降本幅度持续超市场预期,长期来看,公司有望成为硅片领域新的中坚力量。中期视角来看,在下游充足订单保证下,公司业绩高增长确定性强。预计2020-2022年对应EPS分别为2.32/6.15/10.85元,对应PE分别为76x/29x/16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成本下降幅度不及预期,210大尺寸下游接受度低于预期风险提示:成本下降不及预期、硅片价格大幅下滑,业绩不达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